第九讲 牙源性囊肿及肿瘤
口腔常见牙源性肿瘤及囊肿的病理学表现

二、囊肿的分类
(一)颌骨上皮性囊肿(epithelial cysts of the jaws)
1、发育性 牙源性 ① 婴儿龈囊肿 ② 含牙(滤泡)囊肿 ③ 萌出囊肿 ④ 发育性根侧囊肿 ⑤ 成人龈囊肿 ⑥ 腺牙源性囊肿 ⑦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非牙源性 ① 鼻腭管(切牙管)囊肿 ② 鼻唇(鼻牙槽)囊肿 ③ 球上颌囊肿 ④ 下颌正中囊肿
(二)病理表现:
m:
表皮样囊肿
皮样囊肿
角化复层鳞状上皮衬里, 角化复层鳞状上皮衬里,纤 纤维囊壁中无皮肤附件 维囊壁中可见皮肤附件( )
二、鳃裂囊肿(branhial cleft cyst)
(一)、临床特点: 1、来源:鳃裂或咽囊的上皮剩余。 2、约95%为第二鳃裂来源;5%为第一、第三
和第四鳃裂来源。 3、好发于20-40岁
(三)病理表现:
囊壁由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衬里,纤维囊壁中可见甲状 腺组织( )
四、粘液囊肿(mucocele)
(一) 定义: 涎腺组织发生的粘液外渗性囊肿和 粘液性潴留囊肿。常由外伤、结石、 炎症所致。
(二) 临床表现:
●部位:下唇、颊、口底、舌部、 腭部,是 唇部最常见的瘤样病变。
●特点: 深浅不一、大小不等 肉眼观察囊肿为圆形半透明肿物 直径几毫米至1cm。 可破溃,排出内容物后自行退。 反复发作再肿胀。
(二)临床表现: 部 位:舌盲孔与甲状腺之间即导管经过的任何
部位均可发生,以甲状舌骨区发生多见。 可形成瘘管:长期分泌蛋白样液或脓液(染)。 1
5
示 囊 肿 发 生 的 部 位
(三)病理表现: M:内容物为清亮粘液样物质,继发感染,
则为脓性。 m: 1、衬里上皮为假复层柱状上皮,有时衬
以复层鳞状上皮或呈现二者的过渡状态。 2、结缔组织囊壁含有甲状腺滤泡结构。
牙源性肿瘤--PPT课件

临床表现:
年龄与性别 部位 临床及X线 生物学行为 青年人 10-29岁 无性别差异 下颌磨牙区 单囊性边界清晰影像 较好 摘除后复发率低(10%) (一般型 摘除后复发率高 50-90%)
病理改变
三种亚型
1.单纯囊肿型 囊壁衬里上皮,基底细胞呈栅栏状排列,细胞极性倒置 2 .丛状型单囊型成釉细胞瘤 囊壁衬里与第一型相似部分上皮结节状增生突入囊腔增 生上皮与丛状型成釉细胞瘤相似 3.壁性成釉细胞瘤 囊壁内有丛状或滤泡型成釉细胞瘤浸润
1、滤泡型
• •
contents contents
2、丛状型
肿瘤上皮:排列呈网状上皮条索 外周:立方、柱状细胞 中央:星网状细胞较滤泡型中的少 间质:常囊性变 (非上皮内的囊性变)
2、丛状型
•
3.棘皮瘤型
滤泡状上皮岛发生广泛的鳞状化生,形成大量旋涡 状的鳞状细胞团,中心伴有角化珠
4.颗粒细胞型
较广泛的细胞发生颗粒变,这种变性的细胞可部分 或全部取代星网状细胞
5.基底细胞型
肿瘤细胞体积小、胞浆少,似基底细胞密集排列, 中央无星网状细胞
3.棘皮瘤型
•
4.颗粒细胞型
•
(二)促结缔组织增生型
多见于颌骨前部、上下颌骨发病率均等 肉眼观:实性、质韧,沙粒感 镜下见:上皮岛形态不规则,周边细胞扁平, 中央细胞成旋涡状 团块状、条索状 间质 胶原增生、玻璃样变
二 、恶性肿瘤
• 1.牙源性癌
(1) 恶性成釉细胞瘤 (2)成釉细胞癌
• (3)原发性骨内鳞状细胞癌
• •
2.牙源性肉瘤 ⑴ 成釉细胞纤维肉瘤 ⑵ 成釉细胞纤维-牙本 质肉瘤和成釉细胞纤维-牙 肉瘤
•
• •
口腔颌面部嚢肿—牙源性囊肿(口腔组织病理学课件)

➢ 20-49、男>女 ➢ 上颌切牙、单尖牙好发 ➢ 大小不等,末期龋、残根或死髓牙 ➢ 颌骨膨胀,骨密质变薄,扪之乒乓球感 ➢ 压迫邻牙使其牙根吸收或引起邻牙松动移位
X光: ①根尖区透射影,边界 整齐,轮廓清楚 ②部分病例透射区周围 有薄层阻射线
2、病理表现
①肉眼
➢ 囊肿大小和囊壁厚薄不一,小拔牙带出,大易破 ➢ 棕黄色透明粘稠或半流体状囊液
➢ 临床表现 ➢ 病理表现 ➢ 预后 ➢ 组织发生➢ 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Fra bibliotek牙源性囊肿
1.牙源性囊肿
执业大纲
(1)根尖周囊肿
2.非牙源性囊肿
(2)含牙囊肿
(3)牙源性角化囊肿
(1)鳃裂囊肿
(2)甲状舌管囊肿
(3)黏液囊肿
根尖周囊肿 (radicular cyst)
➢ 颌骨内最常见的牙源性囊肿 ➢ 常继发于根尖脓肿或根尖肉芽肿 ➢ 死髓牙拔牙后根尖部未适当处理
继发残余囊肿(residual cyst)
(6)纤维组织囊壁内有时可见微小的子囊和/或上皮岛
(三)预后
易复发,复发率大于20%,转变成成釉细胞瘤和癌变 原因:
1、壁薄、易碎、手术难以完整摘除 2、囊壁有子囊或卫星囊 3、生长方式特殊:指状突起沿骨小梁生长 4、口腔黏膜基底细胞再次增殖 5、其他牙板剩余再发
此图片来自网络,请勿转载上传
(四)组织发生
2、好发部位:下颌第三磨牙>上颌单尖牙> 上颌第三磨牙>下颌前磨牙
大多数含恒牙,偶见含乳牙或额外牙
➢ 生长缓慢,早期无自觉症状,往往因牙齿 未萌、缺失或错位而行X线检查时被发现
➢ 发育较大时可引起颌骨膨隆或面部不对称、 牙齿移位及邻近牙的牙根吸收
4、含牙囊肿X 线表现
颌骨囊肿——牙源性囊肿PPT课件

2021
37
• 病例二: • 病史:女,38岁,左面部肿胀3月余。
2021
38
2021
39
• 上颌曲面体层片:示左上颌磨牙区上方有圆 形骨质密度降低区,边缘光滑,周围可见骨 密质线围绕。
• CT片:示左上颌骨内有异常囊状水样密度区, 边缘光滑,分叶状。病变外缘部分骨密质影 消失。
病例三
• 女性,29岁。左下颌骨肿块逐渐增大, • 检查:肿块质硬,有压痛。
2021
9
2021
10
• 影像学表现:X线平片示上颌骨偏左囊 性膨胀性破坏,内含一完整牙齿。CT示 破坏腔内密度不均匀,含牙齿并有钙化。 囊壁为一均匀薄层骨皮质。
• 最后诊断:左下颌骨含齿囊肿
2021
11
病例四
2021
• [临床表现]
• 含牙囊肿发生的部位以下颌第三磨牙最 多见。其他依次未上颌单尖牙、上颌第 三磨牙和下颌前磨牙区。
• 发病年龄较广,以10~39岁多见。男性 比女性多见。
• 含牙囊肿内所含的牙齿几乎都是恒牙, 含乳牙者极少见。
• X线照片表现为一境界清楚的X线透光区, 伴有未萌出牙的牙冠。
2021
1
• 手术病理:根尖囊肿 • 最后诊断:右上颌骨根尖囊肿
2021
23
• 病例二: • 男性 14岁,发现左下颌无痛性肿物1月。
2021
24
2021
25
• X线表现;左下颌骨见大小约4*5cm透亮 区,边缘光滑,邻近牙根缺损,牙冠破 坏。
• 最后诊断:左下颌骨根尖囊肿 龋齿。
2021
26
残余囊肿
病例二
2021
7
牙源性囊肿

病理表现
囊壁常有多量的炎细胞浸润, 囊腔面内衬为非角化复层鳞 状上皮,由于炎症刺激,上 皮常有增生,呈不同厚度增 生样钉突结构,囊壁内可见 含铁血黄素和胆固醇结晶, 有时衬里上皮和纤维囊壁内 见透明小体,呈嗜伊红染色
影像表现
• 类圆形单囊性低密度影,边缘清楚光滑,周围骨质 密度增高,见比较清楚硬化边
和星网状层细胞与外釉上皮结合,形成一层鳞状上皮覆 盖在釉小皮上,可发生含牙囊肿、萌出囊肿及牙旁囊肿 • Malassez上皮剩余:牙根发育过程中上皮根鞘的残余部 分,可发生根端囊肿、残余囊肿及炎症性根侧囊肿
牙源性囊肿
• 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壮年,发展缓慢,初期无自觉症 状,常引起唇、颊侧骨板膨胀,病变早期触诊质硬, 中后期有蛋壳破碎音或扪及波动感,骨板穿通后易 继发感染,可引起牙痛、牙松动或移位,甚至产生 复视或造成病理性骨折
破坏区,边缘光滑,继发感染者边缘模糊,部分病灶内 可见点状钙化,可引起邻牙的移位 • 依靠病史及前片确诊
含牙囊肿
• 又名滤泡囊肿,来源于牙滤泡残余组织,系因牙胚胎期 在缩余釉上皮和牙冠之间,或缩余釉上皮之间出现液体 聚积所致
• 多见于20-40岁,男性多于女性 • 好发于下颌后磨牙区,其次为上颌尖牙、后磨牙区 • 大体标本上含牙囊肿包围着一个或多个未萌牙的牙冠且
• 潜在的侵袭性、复发率高及多发倾向 • Corlin综合征:也称基底细胞痣综合征,具有常染
色体显性遗传特点,表现有颌骨多发牙源性角化囊 性瘤、骨骼异常(如分叉肋、脊椎后凸、侧弯等)、 皮肤改变等。
影像表现
• 病变单囊型多见 • 常沿颌骨长轴生长 • 密质骨膨胀相对较轻,多向舌侧膨胀 • 囊内CT值一般在15-35Hu之间 • 病灶周围可有硬化边 • 牙根的吸收以斜面状为主
口腔颌面外科 牙源性囊肿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护理课件

鼓励积极配合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强调治 疗的效果和预后,提高治疗依从
性。
WATCHING
家族遗传 基因突变
损伤因素
外伤
医源性损伤
口腔手术、牙齿治疗等医源性操作也 可能引发牙源性囊肿。
其他因素
免疫系统异常环境因素CAPTER牙源性囊肿的临床表现
症状表 现
01
02
03
04
牙痛
牙龈肿胀
牙齿松动
口腔功能障碍
体征表 现
口腔颌面部肿胀
囊肿生长导致口腔颌面 部肿胀,可能伴随皮肤
发红和温度升高。
对于特殊类型的牙源性囊肿,如颌骨囊肿等,可能还需要进行颌骨修复等后续治 疗。
CHAPTER
牙源性囊肿的护理
日常护理
保持口腔卫生
避免刺激囊肿 定期复查
饮食护理
软食为主
保持充足营养
避免过度冷热刺激
心理护理
增强信心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牙源性囊肿的 相关知识,增强治疗信心。
减轻焦虑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 心理疏导和安慰,减轻焦虑情绪。
牙源性囊肿的发病机制
牙源性囊肿的发生与牙齿发育异 常有关,如牙齿发育不全、畸形
等。
囊肿的形成通常是由于牙齿发育 过程中的上皮残余物滞留,并受
到刺激后发生增生和囊性变。
此外,感染、创伤、激素水平等 因素也可能参与囊肿的形成和发
展。
CHAPTER
牙源性囊肿的病因
感染因素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遗传因素
口腔颌面外科 牙源性 囊肿病因临床表现及 治疗护理课件
目录
• 牙源性囊肿的概述 • 牙源性囊肿的病因 • 牙源性囊肿的临床表现 • 牙源性囊肿的治疗 • 牙源性囊肿的护理
颌骨囊肿牙源性囊肿授课PPT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每天刷牙两次,每次至少两分钟
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彻底清洁牙齿和牙龈 。
定期更换牙刷
每三个月更换一次牙刷,以保持其清洁效果。
3
口腔卫生习惯
饭后漱口,减少食物残渣和细菌在口腔内的滋生 。
定期口腔检查
01
02
03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口腔检 查,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 颌骨囊肿或牙源性囊肿。
口腔医生建议
颌骨囊肿牙源性囊肿 授课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 录
• 颌骨囊肿和牙源性囊肿概述 • 颌骨囊肿的病理生理 • 牙源性囊肿的治疗方法 • 颌骨囊肿与牙源性囊肿的预防 • 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颌骨囊肿和牙源性囊肿 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颌骨囊肿是一种常见的颌面部疾病,是由于各种刺激因素引起的颌骨内囊性病 变。牙源性囊肿是由于牙齿发育异常或感染等原因引起的颌骨内囊肿。
患者康复指导
定期口腔检查
建议患者每半年进行一 次口腔检查,以便及时 发现并处理口腔问题。
保持口腔卫生
指导患者正确的刷牙方 法,建议使用含氟牙膏 和牙线,以保持口腔卫
生。
避免刺激性食物
建议患者避免食用过酸 、过甜、过辣等刺激性 食物,以免刺激口腔黏
膜。
定期随访
对于术后患者,医生应 定期进行随访,以便及 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颌骨囊肿和牙源性囊肿的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颌面部肿胀、 疼痛、牙齿松动等症状。
诊断
颌骨囊肿和牙源性囊肿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X线片、CT等,可发现颌 骨内囊性病变。同时,医生会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进行综合诊断。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考点:牙源性肿瘤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考点:牙源性肿瘤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考点:牙源性肿瘤病理学一直被视为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充分表明了它在医学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是由病理学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
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考点:牙源性肿瘤,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牙源性肿瘤 Odontogenic Tumor概念牙源性肿瘤是由成牙组织:①牙源性上皮;②牙源性间充质;③牙源性上皮和间充质共同发生的一组肿瘤,包括真性肿瘤和发育异常。
分类一、良性1.牙源性上皮来源的肿瘤(1)成釉细胞瘤(2)牙源性钙化上皮瘤(3)牙源性鳞状细胞瘤(4)牙源性透明细胞瘤2.牙源性间充质组织来源的肿瘤(1)牙源性纤维瘤(2)牙源性粘液瘤(3)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3. 牙源性上皮及牙源性间充质组织共同发生的肿瘤(1)牙源性腺样瘤(2)牙源性钙化囊肿(3)成釉细胞纤维瘤(4)组合性牙瘤(5)混合性牙瘤(6)成釉细胞纤维牙瘤(7)牙成釉细胞瘤二、恶性1.牙源性癌2.牙源性肉瘤3.牙源性癌肉瘤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良性牙源性上皮多行性肿瘤,有局部侵袭性分类:1.实性或多囊性成釉细胞瘤(骨内)2.单囊型成釉细胞瘤(囊肿生成性)3.周边型成釉细胞瘤(骨外)一、实性或多囊性成釉细胞瘤生物学特点:1.生长缓慢,局部侵袭性:沿松质骨的骨小梁间浸润生长;2.摘除术后复发率高(50-90%);3.发生的部位影响预后:特别是在下颌升支和上颌磨牙区,可直接扩展到眼眶、上颌窦或颅底而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年龄:30-49岁部位:下颌多见,多在下颌磨牙区或下颌升支部位症状:无痛性、渐进性颌骨膨大X线:单囊或多囊的溶骨性破坏病理肉眼:大小不一的实性或囊性镜下:1.主要类型: 滤泡型丛状型2.变异型: 棘皮瘤型颗粒细胞型促结缔组织增生型基底细胞型角化型1、滤泡型 follicular pattern孤立性上皮岛中心: 多角形细胞,彼此连接疏松,似星网状层周围:一层立方状或柱状细胞呈栅栏状排列,极性倒置,似内釉上皮星网状区常发生囊性变,囊腔增大时周边细胞可被压为扁平滤泡之间的肿瘤间质为疏松结缔组织2、丛状型plexiform pattern肿瘤上皮增殖呈网状上皮条索周边为立方或柱状细胞,中心细胞类似于星网状层,但含量较少间质囊性变3、棘皮瘤型acanthomatous type上皮岛内呈现广泛的鳞状化生,有时有角化珠形成常出现于滤泡型中4、颗粒细胞型granular cell type上皮细胞发生颗粒样变性,颗粒细胞可部分或全部取代肿瘤的星网状细胞颗粒细胞大,呈立方状、柱状或圆形;胞浆丰富,充满嗜酸性颗粒5、促结缔组织增生型desmoplastic type结缔组织显著增生,胶原丰富,排列成扭曲的束状,可见玻璃样变肿瘤性上皮岛或条索位于纤维束之间,其周边细胞呈扁平状、排列紧密6、基底细胞型 basal cell type肿瘤上皮密集成团或呈树枝状,细胞小而一致,缺乏星网状细胞分化,较少见需与基底细胞癌和颌骨内腺样囊性癌相鉴别7、角化成釉细胞瘤 keratoameloblastoma罕见;肿瘤内出现广泛角化肿瘤由多个充满角化物的微小囊肿构成,衬里上皮不全角化为主,并伴有乳头状增生,--乳头状角化成釉细胞瘤papilliferous keratoameloblastoma二、单囊型成釉细胞瘤临床和X线表现单囊性颌骨改变,类似于含牙囊肿组织学:其囊腔衬里上皮可表现成釉细胞瘤样改变,增生的瘤结节可突入囊腔内和或浸润纤维组织囊壁组织学分型:三型Ⅰ型(单纯囊性型): 囊壁仅见上皮衬里,表现成釉细胞瘤的典型形态特点----V-G标准Ⅱ型(丛状型) :囊腔内瘤结节增生,多呈丛状Ⅲ型(壁成釉细胞瘤) :肿瘤的`纤维囊壁内有肿瘤浸润岛,可伴或不伴囊腔内瘤结节增殖生物学特点:良性肿瘤,摘除术治疗者复发率比一般型成釉细胞瘤低,约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例
牙源性囊肿
含牙囊肿:牙冠或牙根形成之后,残余釉上皮与牙冠 面之间液体渗出形成,可来至一个或多个牙胚 上颌尖牙或下颌后磨牙区
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区,边缘光滑锐利,周围骨质增 生硬化,牙冠位于囊内,牙根位于囊外
病例
含牙囊肿颌骨中边缘光滑的类圆形透射影, 牙冠位于囊内,囊壁包绕冠根交界
病例
组合性牙瘤
混合性牙瘤
病名 根尖周 囊肿 含牙囊 肿
囊肿变化 骨结构变化 单房 多房 病例 类圆形,边清 无 密质骨膨胀 不明显 密质骨可膨 胀变薄
牙的变化 有病原牙 ,多为残 根残冠 含牙,牙 冠向囊腔
钙化 无
类圆形,边清 少见 ,囊壁连于冠 根交界处
无
角化囊 肿
成釉细 胞瘤
可多发,沿下 分房大 密质骨膨胀 颌骨长骨发展 小多一 多向舌侧 致 类圆形,可有 分房大 多有密质骨 分叶切迹 小不等 唇颊侧膨胀 ,牙槽骨吸 收
成釉细胞瘤
含牙或不含牙,常为下颌第三磨牙 牙根吸收多呈截断状或锯齿状 邻近重要结构侵犯 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强化 MRI: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 描实性部分强化 需与单房或多房含牙囊肿、下颌骨巨细胞瘤鉴别
病例
多房型造釉细胞 瘤为多个大小不 等囊腔互相重叠 ,内见厚度不一 骨隔,囊壁边缘 硬化,囊内有时 见到牙齿。局部 骨皮质膨隆变薄 。
绝大部分始基囊肿 部分含牙囊肿 多发角化囊肿—基底细胞痣(癌)综合征
牙源性囊肿
根端囊肿:成年人,根尖慢性炎症→ 含上皮肉芽肿 →变性坏死→组织液渗出 残余囊肿:由拔牙后未处理的根尖肉芽肿形成
好发于前牙
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区,边缘光滑锐利,周围骨质增 生硬化
病例
病例
病例
残余囊肿根尖肉芽肿牙后未作适当处拔理发展而成
正常影像学表现
头颈部影像诊断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CT室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影像教研室 董瑞生
牙源性囊肿及肿瘤
颌骨囊性病变 颌骨囊性病变源自成因颌骨的胚胎发育牙源性上皮的引入
面裂融合线上皮残余 炎症
外伤
颌骨囊性病变分类
上皮性(真性) 牙源性 非牙源性 非上皮性(假性) 单纯性骨囊肿(出血外渗性骨囊肿) 动脉瘤样骨囊肿
颌骨囊性病变分类
牙源性囊肿
非牙源性囊肿
发育性 含牙囊肿 牙源性角化囊肿 (始基囊肿) 炎症性 根尖囊肿 残余囊肿
发育性 鼻腭管囊肿 球颌囊肿 腭正中囊肿 下颌正中囊肿
颌骨囊性病变分类
颌骨囊肿—依生物学特性即有无囊壁角化
非角化囊肿
根尖囊肿、残余囊肿 部分含牙囊肿 面裂囊肿 其它
角化囊肿
造釉细胞瘤(63.1%) 牙源性腺样瘤
◆牙源性上皮及间叶来源
▲ ▲
牙瘤 造釉细胞牙瘤
▲
▲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牙源性钙化囊肿
骨源性囊性肿瘤或肿瘤样
牙源性间叶来源
▲ ▲
病变
牙源性粘液瘤
牙源性纤维瘤
骨巨细胞瘤 骨化性纤维瘤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成釉细胞瘤
来源于残留的牙板或造釉器 80%位于下颌磨牙及升支区 60%多房型,完整及不完整骨性分隔 单房型或蜂窝状 低-等混杂密度—软组织密度(特征) 明显的骨质缺损,骨皮质穿破,无硬化缘
病例
含牙囊肿含2牙
牙源性囊肿
角化囊肿:来源于原始牙胚或牙板残余,囊壁为复层 鳞状上皮,囊内为角化物或油脂样物质 下颌角
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区,边缘光滑锐利,周围骨质增 生硬化
病例
多房角化囊肿
病例
牙源性肿瘤
牙源性囊性肿瘤
牙源性上皮来源
▲ ▲
▲ ▲
化牙骨质纤维瘤 良性牙骨质母细胞瘤
含牙,牙 根吸收多 呈斜面状 可含牙, 牙根吸收 多呈锯齿 状
少见
罕见
正常影像学表现
病例
病例
病例
单囊型造釉细胞瘤 呈单个类圆形囊, 壁硬化,不光滑, 囊内密度不均,可 见斑点状钙化,囊 内无牙齿,局部骨 皮质变薄膨隆。
病例
病例
病例
病例
病例
蜂窝型造釉细胞瘤大小基本相等的小分房 房隔厚且粗糙不规则,多为真性骨嵴 多与多房型或单房型的大房同时存在
病例
牙瘤
生长于颌骨内,牙胚组织发育异常形成的良性肿瘤 多见于儿童和青年 病理分型: 混合性牙瘤:为排列紊乱的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 和牙髓形成的硬性团块,无成形的牙齿 组合性牙瘤:由大小多少形状不等的牙齿聚集而成 囊性牙瘤:牙瘤周围形成一个囊肿 影像学表现:颌骨膨胀、致密团块、牙齿、囊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