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海王星
海王星是远日行星之一,海王 星呈扁球形 ,大气中主要含有氢, 海王星是一个狂风呼啸、乱云飞 渡的世界,在大气中有许多湍急 紊乱的气旋在翻滚。由于海王星 离太阳太远 ,因此它表面温度很 低,通常在零下200摄氏度以下。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海王星有8 颗卫星。
金星
金星,在中国民间称它为 “太白金星”,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启明星”;按离太 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二颗。它是离地 球最近的行星。金星的表面温度很高, 不存在液态水,金星大气中,二氧化碳 最多,占97%以上。同时还有一层厚达 20到30公里的由浓流酸组成的浓云。金 星的自转很特别,自转方向与其它行星 相反,是自西向东。因此,在金星上看, 太阳是西升东落。
地球
人类的家园“地球”已 经是一个46亿岁的老寿星了, 她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在 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大量气 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 层,这就是地球大气层。地 球就像一只陀螺,沿着自转 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着。
火星
•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它与地球有 许多相同的特征。它们都有卫星, 都有移动的沙丘、大风扬起的沙尘 暴,南北两极都有白色的冰冠,只 不过火星的冰冠是由干冰组成的。 火星上也有明显的四季变化。但除 此之外,火星与地球相差就很大了。 火星表面是一个荒凉的世界,空气 中二氧化碳占了95%。火星大气十分 稀薄,密度还不到地球大气的1%, 火星表面温度极低最低温度则可达 到-123℃。
水星
水星是九大行星中最靠近太阳 的行星,它是太阳系中运动最快 的行星。由于水星距离太阳太近 了,个头又小,人们平时很难看 到它。水星的表面和月球表面极 为相似。其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 环形山。水星的大气极为稀薄, 昼夜温差很大,白天表面温度可 达427度以上, 黑夜最低温度可 降到零下173度左右。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地心说
• • • • • •
不断演绎的地心说 备受推崇的地心说 “不动摇”的地心说 “本轮—均轮” 日益衰微的地心说 遗留的影响
“不动摇”的地心说
1、星体绕着 某一中心的匀 角速运动,符 合当时占主导 思想的柏拉图 的假设,也适 合于亚里士多 德的物理学, 易于被人们接 受。
“不动摇”的地心说
日心说的错误
• 日心说是一个 因为这些错误,所 学说,在证明 以日心说只能算是 学说,而较地心说, 地球是围绕太 却相对好一些。因 阳转的同时, 为它证明了地球是 围绕太阳进行公转。 也有错误: 但是也引起了人类 对宇宙的认识的巨 • 1.太阳并非宇 大变革和思想变革。 宙中心,而是 太阳系的中心。
日心说的观点
3.太阳是不动 的,而且在 宇宙中心, 地球以及其 他行星都一 起围绕太阳 做圆周运动, 只有月亮环 绕地球运行。
不被重视的日心说
• 坚实的大地是运动的这 一点在古代是令人非常 难以接受的,而另一方 面托勒密的地心说体系 可以很好的和当时的观 测数据相吻合,因此即 使在《天球运行论》出 版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 日心说仍然很少受到人 们的关注,支持者更是 非常稀少。
2、用几种圆 周轨道不同的 组合解释、预 言了行星的运 动位置,解释 了行星的亮度 变化,这与实 际相差很小, 相比以前的体 系有所改进。
“不动摇”的地心说
3、地球处于 宇宙中心,静 止不动的说法, 对当时人们的 生活是令人安 慰的假设,也 符合基督教信 仰。
遗留的影响
• 是世界上第一个行星体 系模型,是世界上最早 的假说—演绎体系。尽 管它把地球当作宇宙中 心是错误的,然而它的 历史功绩不应抹杀。地 心说承认地球是“圆形” 的,并把行星从恒星中 区别出来,着眼于探索 和揭示行星的运动规律, 这标志着人类对宇宙认 识的一大进步。 地心说最重要的成就就 是运用数学计算行星的 运行,托勒密还第一次 提出了“运行轨道”的 概念,设计出了一个本 轮一个均轮模型。按照 这个模型,人们能够对 行星的运动进行定量计 算,推测行星所在的位 置,这是一个了不起的 创造。在一定时期里, 依据这个模型可以在一 定程度上正确的预测天 象,因而在生产实践中 也起过一定作用。
4-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2、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圈。
证据:因为天空比大地大得太多,如果无限大得的天穹在 旋转,而地球不动,实在很难想像。
3、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 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证据:因为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太阳、月亮、星星东升西落。
“日心说”认为, 太阳不动,处于 宇宙的中心,地 球和其它行星公 转还同时自转。
托勒密 古希腊天文学 家,约生于公元100 年。长期进天文观 测。他是世界上第 一个系统研究日月 星辰的构成和运动 方式并作出成就的 科
1、认为地球是球体。 证据:如果地球是扁平的,那么全世界的人将同 时看到太阳的升起和落下。 2、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且静止不动。
证据:如果地球转动,就必然带动其他物体一起 转动,如(云、人类)而而实际上人类、云彩和 鸟类都可以自由运动。 3、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转,并且每天都做 一次圆周运动。 证据:人们每天看到这些日月星辰都在有规律的 东升西落。
想一想,托勒 密的观点相当 于我们模拟试 验中的哪一种 解释?
1、地球不动, 太阳绕着地球转
“地心说”
科学历史的进程
地心说
代表人物:托勒密
日心说
代表人物:哥白尼
哥白尼 (1473-1543) 波兰天文学家。 经过长年的观察 和计算,取得可 靠数据,提出 “日心说”。临 终出版了他的伟 大著作《天体运 行论》
日心说
哥白尼的观点:
1、认为地球是球形。
证据:如果在船桅杆顶放一个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 上的人们会看见亮光逐渐降低,直至最后消失,这说明地 球表面是球形的。
和我们一样,自古以来,人们就试图对地 球昼夜交替的现象进行解释
复习: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证据:因为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太阳、月亮、星星东升西落。
“日心说”认为,太 阳不动,处于宇宙的 中心,地球和其它行 星公转还同时自转。
想一想,哥白尼的观 点相当于我们模拟试 验中的哪一种解释?
“日心说”
地球围着太阳 转、同时自转
“地心说”与“日心说”异同
地心说
日心说
两个观点 的相同处
地球是球体
两个观点 的不同处
证据:人们每天看到这些日月星辰都在有规律的 东升西落。
想一想,托勒 密的观点相当 于我们模拟试 验中的哪一种 解释?
1、地球不动, 太阳绕着地球转
“地心说”
科学历史的进程
地心说
代表人物:托勒密
日心说
代表人物:哥白尼
哥白尼(1473-1543) 波兰天文学家。经过 长年的观察和计算, 取得可靠数据,提出 “日心说”。临终出 版了他的伟大著作 《天体运行论》
盖天说是中国古代 最早的一种宇宙结 构学说。这一学说 认为,天是圆形的, 像一把张开的大伞 覆盖在地上,地是 方形的,像一个棋 盘,日月星辰则像 爬虫一样过往天空, 因此这一学说又被 称为“天圆地方 说。”
浑天说认为﹕地球不是 孤零零地悬在空中的﹐而是 浮在水上﹔后来又有发展﹐ 认为地球浮在气中﹐因此有 可能回旋浮动﹐这就是“地 有四游”的朴素地动说的先 河。
• 1、“天圆地方说”; • 2、“盖天说”; • 3、“浑天说”
古人把由众多星体组成的茫茫宇宙称为“天”, 把立足其间赖以生存的田土称为“地”,由于日 月等天体都是在周而复始、永无休止地运动,好 似一个闭合的圆周无始无终;而大地却静悄悄地 在那里承载着我们,恰如一个方形的物体静止稳 定,于是“天圆地方”的概念便由此产生。
地球不动,是宇宙中心。所有日月星辰每天绕 地球转动一周。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12-教科版

有规律地东升西落。
哥白尼(1473-1543)是波兰的天文学家, 哥白尼上中学时就对天文学很感兴趣,曾跟 着老师在教堂的塔顶上观察星空。他相信研 究天文学只有两件法宝:数学和观测。他不 辞劳苦,克服困难,每天坚持观测天象,30 年如一日,终于取得了可靠的证据,提出了 “日心说”,并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
关于对地球的认识,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课后练习:请同学们在课后搜集其他天文学 家的研究内容,看看他们对地球运动的观点
和证据。
谢谢欣赏!
《天体运行论》。
日心说:
1、地球是球形的。 2、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 3、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 球以及其他的行星都一起围绕着太阳做圆周
运动。
巩固练习:
请同学们分别找出“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共同 之处和不同之处。
学完本课,初步了解了两种著名的学说,从 中我们得出科学与证据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和我们一样,自古以来,人们就试图对地球 昼夜交替的现象进行解释。要解释这个现象, 首先必须对地球的形状和运动方式进行探索 。在这方面曾经有过哪些主要的观点和学说 呢?
本课主要学习两种学说 1、地心说 2、日心说
托勒密,古希腊天文学家,约生于公元100年。 关于地球和地球的运动,他提出了“地心说”理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说课稿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中的《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一课,主要向学生介绍地球的运动特点,以及人类对地球运动认识的历史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明白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并认识人类对地球运动认识的发展历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地球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地球运动方面,可能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地球的运动特点和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知道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了解人类对地球运动认识的发展历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2.教学难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内在联系,人类对地球运动认识的发展历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观察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地球的运动特点和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地球仪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让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地球仪模型,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引导学生掌握地球运动的基本知识。
3.了解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运动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如昼夜变化、季节交替等,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运动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日心说”对天体的描述大为简化,同时 打破了过去认为其它天体和地球截然有别的界 限,是一项真正的科学革命。这种学说和宗教 的主张是相反的。为宣传和捍卫这个学说,意 大利学者布鲁诺被宗教裁判所活活烧死在罗马 鲜花广场。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因为支持“日 心说”同样受到残酷的迫害,被教会 判处终身监禁但他对科学独立的信仰 从来未被动摇过 。
地球的运动
地球处于宇宙中心, 而且静止不动。
其它天体 的运动
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 因为人们看到的是这些天体 地球旋转,并且每天做 每天都在有规律的东升西落。 一次圆周运动。
“日心说”
“日心说”观点 “日心说”论据 如果在船桅顶放一个光源, 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 们会看见亮光逐渐降低,直 至最后消失,这说明地球表 面是球形的。
托勒密(90-168)
想一想,托勒 密的观点相当 于我们模拟试 验中的哪一种 解释?
“地心说”
“日心说”
波兰天文学家。经过长 年的观察和计算,取得 可靠数据,提出“日心 说”。临终出版了他的 伟大著作《天体运行 论》。
哥白尼(1473-1543)
“日心说”认为, 太阳不动,处于 宇宙的中心,地 球和其它行星 转还同时自转。
1533年,60岁的哥白尼在罗马做了一系列的讲演,提出 了他的学说的要点,并未遭到教皇的反对。但是他却害怕 教会会反对,甚至在他的书完稿后,还是迟迟不敢发表。 直到在他临近古稀之年才终于决定将它出版 由于托勒玫的地心说在当时已经成为维持教会统治的神学 理论基础,哥白尼深知发表日心说的后果,这样写到: “我清楚地知道,一旦他们弄清楚我在论证天体运行的时 候认为地球是运动的,就会竭力主张我必须为此受到宗教 裁判……”,“他们就会大叫大嚷,当即把我轰下台。” 。 直到1539年春天,在德国青年学者雷迪卡斯和其他一此 朋友的敦促下,哥白尼才同意发表。1541年秋天,雷迪 卡斯把修改稿带到纽伦堡,请路德派的一位神学家奥幸德 匿名撰写一篇前言,宣称“这部书不可能是一种科学的事 实,而是一种富于戏剧性的幻想”。在这样的情况下,才 于1543年3月出版。
小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材简析】要知道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真正原因,必须认识地球的运动。
这节课提供了有关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史料,让学生继续研究昼夜交替的原因。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历史上两个有代表性的学说,即“地心说”和“日心说”。
“地心说”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转。
教科书选取了托勒密《天文学大成》的一些观点。
鉴于学生的理解力,并没有展示他学说中的有关本轮、均轮等点,呈现的是地心说的代表性观点:地球是球体、地球不动、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
“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运动。
哥白尼认为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发动了宇宙观的革命。
教科书中选择了与“地心说”相对应的三个主要观点。
借此进行比较,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宇宙观。
本课不仅提供了两种学说,还选择性地提供了两种学说的一些主要观点。
书中提供的证据有一些属于理性的推理,而非来自天文的客观观察。
希望学生认真对证据进行比较,自由地对所提供的证据提出个人的看法,并将这些证据和他们关于昼夜现象的解释结合起来。
【学情分析】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旨在使学生能对一种现象提出自己的假说,并具有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同时树立一定程度上的大宇宙观。
本节课则是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继续为昼夜现象的产生寻找原因。
而对于“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认识上,学生对后者的观点比较了解、认同,潜意识中会肯定“日心说”而否定“地心说”,也就是会肯定哥白尼的伟大而否定托勒密在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中的贡献。
学生对这两种学说也只是单纯的认同与不认同,并没有去验证其中观点的充分性,没有在观点与证据之间建立很好的联系。
其中“地心说”与“日心说”当中的观点很多来自理性的推理而非天文的客观证据,带有很强的思辨色彩,这些都是学生比较难明白的。
因此需要引领学生通过本堂课的研讨验证两个学说的观点,并对提供的证据提出自己的看法,在体会托勒密与哥白尼为人类认识地球作出的贡献的基础上,形成通过证据来探究昼夜现象及其研究宇宙的兴趣与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古代
公元90年—168年), “地 心说”的集大成者,生于埃 及,父母都是希腊人。古希 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光 学家。
托勒密地心体系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托勒密提出的行星体系学 说,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首先,它肯定了大地是一 个悬空着的没有支柱的球 体。其次,地球不动的观 点符合了当时的宗教信仰, 他的地心说也直到一千多 年后才被推翻。
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提出了 日心说,并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 完成他的伟大著作《天球运行论》。 1533年,60岁的哥白尼在罗马做了 一系列的讲演,但直到他临近古稀 之年才终于决定将它出版。1543年 5月24日去世的那一天才收到出版 商寄来的一部他写的书。哥白尼的 “日心说”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宇 宙观,他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 位巨人。
亿千米,太阳运行的速度是250千米/秒,
照此速度,科学家推算太阳绕地球一圈要花
1046.6小时。也就是说约要43
天才会发生一次昼夜交替 现象,不会24小时内发生一次昼夜交
替现象,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昼 夜 交 替 的 认 识
“太阳不动,地球围绕 太阳公转但不自转”这 种情况下,也会有昼夜 交替现象,但要地球绕 太阳一圈才会发生一次 昼夜现象,也就是说需 要约8760个小时的 时间,这显然也是不符 合事实的。
中国古代
盖天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宇宙 结构学说。这一学说认为,天是圆形的, 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 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 一样过往天空,因此这一学说又被称为 “天圆地方说。”
盖天说
中国古代
浑天说认为﹕地球不是孤零零地 悬在空中的﹐而是浮在水上﹔后来又 有发展﹐认为地球浮在气中﹐因此有 可能回旋浮动﹐这就是“地有四游”的 朴素地动说的先河。 浑天说认为全天恒星都布于一个 “天球”上﹐而日月五星则附丽于“天 球”上运行﹐这与现代天文学的天球 概念十分接近。
判断
1、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而且是静止不动的。(错 )
2、哥白尼提出地球自转的观点后,被人们广为传颂 (对 )。 3、地球不动,太阳围绕着地球转,叶可以解释昼夜交替 现象( 对)。
当“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时, 地球上有昼夜交替,但是太阳要绕地球一圈, 才会发生一次昼夜交替。太阳离地球1.5
昼 夜 交 替 的 认 识
“地球自转,不公转” 时,地球自转一周就会 发生一次昼夜现象。如 果是这样,地球上某地 的昼夜长短、气温变化 就天天一样,不会出现 差异,也就不会发生四 季变化。这也不符合实 际情况。
昼 夜 交 替 的 认 识
昼 夜 交 替 的 认 识
只有“地球 围绕太阳公转, 同时自转”才会 既有昼夜变化, 又有四季变化, 才符合真实的情 况。
日心说
哥白尼的思考:
3、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 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a、因为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太阳、月亮、星星东升 西落。
哪一种昼夜交替现象最有可能呢?
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3、地球自转
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练习
托勒密关于地球的运动,提出 1、古希腊天文学家__________ 地心说 的理论。 了______ 2、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 ___________关于地球的运动,提出 了日心说 ______的理论。
日心说的主要观点 1.地球是球形。 2.地球是运动的。
3.太阳是不动的,并且是宇宙的中 心。
4.地球围着太阳转。
日心说
哥白尼的思考:
1、认为地球是球形。
a、如果在船桅杆顶放一个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 岸上的人们会看见亮光逐渐降低,直至最后消失, 这说明地球表面是球形的。
日心说
哥白尼的思考:
2、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圈。 a、因为天空比大地大得太多,如果无限大得的天 穹在旋转,而地球不动,实在很难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