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图电子课本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电子课本

八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电子课本

八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电子课本简介八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电子课本是按照国家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教材核心素养》和《中小学地理课程标准》编写的地理教材。

本教材是针对八年级学生的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与地理相关的基础知识,了解地球环境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本文档将对八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电子课本进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

课本结构八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电子课本共分为6个单元,分别是:1. 第一单元:地球的内部 2. 第二单元:地球的外部 3. 第三单元:水资源的利用和污染 4. 第四单元:能源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5. 第五单元:人口与城市 6. 第六单元:农业与工业每个单元都包含了多个章节,每个章节都针对一个特定的主题展开讲解,内容精心编排,易于理解。

内容特点1.综合性强:八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电子课本不仅仅涵盖了地球结构、水资源和能源资源等基础地理知识,还涉及到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与地理相关的热点问题,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了解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提高学习的实用性。

2.内容丰富:八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电子课本的每个章节都包含了大量的图表、地图、图片等辅助材料,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理知识。

同时,教材还穿插了生动有趣的案例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原理和概念。

3.知识体系清晰:教材按照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从地球的内部、外部、水资源、能源资源、人口与城市,到农业与工业,循序渐进地展开讲解和学习,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全面的地理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八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电子课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1. 导入引导:每个章节都通过问题引导或案例讲解等方式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 图片和地图解读:课本中包含了大量的图片和地图,教材通过图片和地图的解读,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观察力。

3. 案例分析:教材中穿插了大量的案例和实例,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将地理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完美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完美版)

附送教师精彩课堂用语(不需要可自行删除)(听说读问写)☆☆☆☆☆☆☆☆☆☆听☆☆☆☆☆☆☆☆☆☆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8、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9、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

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10、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说☆☆☆☆☆☆☆☆☆☆1、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

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5、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6、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7、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8、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

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10、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

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注意哦。

☆☆☆☆☆☆☆☆☆☆读☆☆☆☆☆☆☆☆☆☆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2 中国的土地资源课件(28张PPT)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2 中国的土地资源课件(28张PPT)

知识点四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耕地利用问题——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 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 使用不合理,耕地破坏严重
2.治理土地资源利用问题的措施 一方面必须切实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的生产力水平,变低产田为高
产田。 二方面要适当开垦荒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稳定耕地的总量。
4.联系气候、地形等知识,把下列地形区和土地利用类型连起来。
东北平原 珠江三角洲 内蒙古高原东部 塔里木盆地 横断山区
林地 旱地 水田 草地 沙漠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1.林地利用问题
由于对林地的管理和利用不 尽合理,滥伐森林的问题严重。
2.保护林地的措施
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林地 资源,加快国土绿化,需要切 实执行“以营 林为基础, 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 合,永续利用”的林业方针。
1.草地利用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靠天养畜, 超载放牧或弃牧毁草开荒, 牧区有1/3的草地存在不同 程度的退化现象,草地生产 力大幅度下降。
第三章
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初步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 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知识点一 人多地少
真假判断
玲玲说:陆地面积约960万km²,居世界第3位,那么耕地面积
长江中下 游平原
东南丘陵
南方耕地:水田南丘陵
东北林场
西南林区
草地
青 藏高 原
内蒙古草原

八年级上册地理电子课本

八年级上册地理电子课本

八年级上册地理电子课本
一、《八年级上册地理课本》介绍:
《八年级上册地理课本》教学内容以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为基础,涵盖人类发展史、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

以认知价值观决定社会生活方式、人文因素塑造地理空间、地理空间表现文化差异等主题为纲,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地理现象,运用探究的思维方式分析地理问题,加强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扩大视野,拓宽思路,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

二、《八年级上册地理课本》的教学内容:
1、自然地理学:地质构成、地形、地貌、气候、流域和全球环境保护等;
2、人文地理学: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遗产保护与发展、社会文化和经济地理学等;
3、世界地理:全球资源分布、主要文明古国、世界范围的自然灾害和人类贡献的研究等;
4、中国地理:中国的地貌、气候、资源、人口和文化等;
5、信息技术:GIS、RS、GPS等地理信息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等;
6、地理实验:灾害调查、植被调查等实践活动。

2020最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
2020最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2020最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四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பைடு நூலகம்人口
2020最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
2020最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2020最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2020最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81页 0122页 0210页 0293页 0343页 0377页 0419页 0456页 0490页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 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 第四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附录 英汉地理词汇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2020最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
2020最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
2020最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2020最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

八上人文地理电子书浙教版

八上人文地理电子书浙教版

八上人文地理电子书浙教版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

东早西迟。

(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

昼夜长短的变化:1)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 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4) 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3) 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大值,12月22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小值,12月22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

3 季节的形成和划分: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4 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度-黄赤交角度数五: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八年级地理书电子课本目录

八年级地理书电子课本目录

八年级地理书电子课本目录
一、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椭球体,它的半径有短轴和长轴之分,短轴约为6356.8千米,长轴约为6378.1千米,椭球体的曲率半径约为6371
千米。

二、地球的结构
地球由内核、地幔和地壳三部分组成,内核是由铁和镍组成的,地幔是由熔融的硅酸盐和金属组成的,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它们分别位于地球的中心、中部和表面。

三、地球的运动
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天自转一次,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轨道公转,一年公转一次。

四、地球的气候
地球的气候受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和公转、大气环流、地形
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如温带气候、热带
气候、寒带气候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