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地图专题练习

八年级上册地理地图专题练习
八年级上册地理地图专题练习

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填图训练(一)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在右图中填注中国

的34个省级行政区的

全称、简称、省会】

格式如下:

四川(川、蜀)成都

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填图训练(二)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在右图相对应的位置

填注中国的主要山脉、

地形区、海洋;并在空

白处默写出我国地势对

我国气候、交通、河流

的影响】

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填图训练(三)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在下面两幅图的方框中填注出中国的温度带的名称以及气候名称】

八年级上册填图训练

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填图训练(四)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在右图的方框或圆圈中

填注出中国主要河流、湖

泊的名称;方框填河流、

圆圈填湖泊】

地理八年级上册填图训练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在下面两幅图中填注出长江与黄河的源头山

脉、注入地、主要支流、湖泊、上中下的分界点、

主要的水利工程;并在空白处默写出长江与黄河自西向东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

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填图训练(六)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 H:____________ I:____________ J:____________ K:____________ L:____________ M:____________ N:____________ O:____________ P:____________

【2】铁路枢纽: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⑧:________⑨:________

中国地图出版社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地理知识点及问答题 1.地球海洋陆地面积各是多少?各占多少比例?P5 答: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71%; 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29%。 2.什么是大陆?什么是岛屿?什么是半岛?什么是大洲?P6 答: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一面与陆地相连,三面被水包围的陆地叫半岛。大陆和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3.七大洲面积大小顺序是?P6(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4.【世界之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亚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洋:太平洋;跨经度最多的洲:南极洲;跨纬度最多的洲:亚洲;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面积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最长的海峡:莫桑比克海峡;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500多万平方公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560万平方公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最长的河流:尼罗河(非洲,6671千米);最大的海:珊瑚海(479万多平方公里)。 5.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欧、非两洲的分界线是: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亚洲、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南美洲、南极洲的分界线是:德雷克海峡。 6.最先到达马六甲海峡的是郑和(中国);发现美洲大陆(即“新大陆”)的是哥伦布(意大利);第一次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葡萄牙)。 7.四大洋的面积大小顺序是:太大印北。太平洋面积占全球海洋面积的一半,其岛屿占世界岛屿总面积的45%,太平洋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深11034米);大西洋形状如同字母“S”,其面积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1/4。水温最低的大洋是北冰洋。 8.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哪些?P12 答: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球体。 2、运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说明地球是球形:(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2)月食现象。 3、经纬线特点。 纬线经线 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指示方向:南北方向。 长度:长度不一,赤道最长。长度:所有经线长度相等。形状:除极点外,纬线圈都是圆。形状:所有经线都是半圆。

纬度经度 起止度数0度(0度纬线叫赤道)—90 度N/S 0度(0度经线叫本初子午线)—180 度 代号北纬—N,南纬—S东经—E,西经—W 如何区分区分南、北纬(两种方法):1、 赤道(0度纬线)以北为北纬N, 赤道以南为南纬S;2、纬 度向北递增为北纬N,纬度向南 递增为南纬S。 区分东、西经(两种方法):1、本 初子午线(0度经线)以东为东经E, 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W;2、经 度向东递增为东经E,经度向西递增 为西经E。 半球划分赤道分南、北半球20度W和160度E分东、西半球 4、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180°。主要的纬线:赤道、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5、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160°E.

6、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 7、利用经纬网定位。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7页,第5题。要会判断A、B两点的经纬度。 8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什公运动方向运动周期地理现象

运动转面对赤道面对北极面对南极 自转地轴自西向东逆时针顺时针一天1、昼夜更替 2、时差3、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2、地球的公转 地球运动绕什么转运动方向运动周期地理现象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四季的变化 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 日期 3.21 6.229.2312.22 太阳直射点位置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

八年级上册地理地图专题练习

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填图训练(一)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在右图中填注中国 的34个省级行政区的 全称、简称、省会】 格式如下: 四川(川、蜀)成都

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填图训练(二)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在右图相对应的位置 填注中国的主要山脉、 地形区、海洋;并在空 白处默写出我国地势对 我国气候、交通、河流 的影响】

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填图训练(三)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在下面两幅图的方框中填注出中国的温度带的名称以及气候名称】 八年级上册填图训练

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填图训练(四)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在右图的方框或圆圈中 填注出中国主要河流、湖 泊的名称;方框填河流、 圆圈填湖泊】 地理八年级上册填图训练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在下面两幅图中填注出长江与黄河的源头山 脉、注入地、主要支流、湖泊、上中下的分界点、

主要的水利工程;并在空白处默写出长江与黄河自西向东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 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填图训练(六)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 H:____________ I:____________ J:____________ K:____________ L:____________ M:____________ N:____________ O:____________ P:____________ 【2】铁路枢纽:

七年级地理世界政治地图和分区

世界政治地图和分区 教学目标 1.通过读世界政区图和世界面积位于前列的国家示意图,使学生能够在世界政区图上查阅出世界的主要国家,明确世界上的面积大国和人口大国,通过阅读“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明确区域划分的十三个分区的名称和分布。 2.通过阅读“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国界线”、“阿根廷和智利之间的国界线”,明确国界线的划分依据和领土的含义,识别国家之间的国境线,并学习运用图表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观察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别方位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国际常识,懂得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明确一个国家的主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无论大小都一律平等,树立世界各国平等相处,求得共同进步与发展的观念。 4.通过对世界组织的介绍和阅读各国的有关数据,培养学生树立全球意识,激发学生的的竞争意识、进取心和爱国热情。 教学建议 的教材分析 “世界的国家”和“国界和领土”,教材分设了两个标题。实际上,“国家”和“国界和领土”是不可分的,把它们分开叙述的目的是为了强调重点不同。 世界的国家,着重国家的特征,强调国与国之间在领土大小、国家性质、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方面的差别。这部分的重点落实到如何看待一个国家:国家不论面积大小、人口多少、经济发达与否,地位应该是平等的。教材中“读一读”的两个标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特别强调了国家之间的经济差异。

“国界和领土”则强调国家的主权。如何划分国界或领土的争端在国际关系上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教材用三幅图“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国界线”、“阿根廷和智利之间的国界线”和“中国与巴基斯坦国境线上的界碑”来说明:第一,国界线在地图上用什么符号表示(包括未定国界线);第二,国界在地表上用什么标记来表示。 为了更深入的认识世界各地,便于分析和比较,按地理位置、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把世界划分为13个地区。教材给出了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图,上面有13个地区的位置和范围。13个地区的名称、位置、范围必须熟记,并在图上落实,因为它是今后要讲的分区地理的基础。 世界国际组织,重点介绍了两个重要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 教材在编排上,各标题各有分工,又互为联系,从分到合。这种编排体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 教法建议 建议将讨论法、学习指导法和讲授法等结合起来进行授课。 对于世界的国家,由于学生比较熟悉,可以让学生说出知道的国家。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实例,引导学生读图,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到六个国家的位置,以及小国摩纳哥和地区格陵兰。对于各国的政治制度,不必展开。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可以通过教师提供的反映各国经济状况的图表和数据,了解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主要差异。讲清“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中“南、北”特指的地理位置的意义和所代表的经济地位上的含义。强调我国在国际交往所持的态度: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对于“国界”和“领土”这两个概念较为复杂,但又是本节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基本概念,最好用边指图边看书边总结的方法。充分利用三幅图“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国界线”、“阿根廷和智利之间的国界线”和“中国与巴基斯坦国境线上的界碑”明确:第一,国界线在地图上用什么符号表示(包括未定国界线);第二,国界在地表上用什么标记来表示。巩固所学的国界和领土的概念,并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分析实际问题中去。

2017七年级地理世界地理复习提纲完整(包括地图)

七年级地理世界地理复习提纲 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记清楚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 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半球地图世界地图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1、亚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周边的海洋: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3、大洲分界线: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4、看课本P3图“亚洲地理分区”,认识亚洲6个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着重了 解不同分区的一些主要国家,如东亚:中国、日本等 5、亚洲地势特点: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亚洲的河流特点: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 的海洋。 6、亚洲之最: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 誉为“世界屋脊”(区别于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里海(咸水湖)—世界最大的湖泊(区分于世界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比利尔湖);阿拉伯半岛—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 7、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 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各种气候的特点: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季和雨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少 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第二节人文环境 1、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从地图看世界测试题

.精品文档. 从地图看世界测试题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世界 单元导航 这第一单元主要是侧重于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主要使学生了解地球是由七大洲和四大洋组成的,学会在地图上确认七大洲和四大洋。了解地图是人类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人类又是怎样利用地图在为我们人类服务的。了解自然环境是怎样影响人类的分布的,我们人类是怎样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为我们人类服务的。了解我国的疆域、领海、及邻国,了解自然环境的优势和不足对我国经济建设有哪些影响。如何扬长避短更好的利用自然环境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 第一课从地图看世界 知识冲浪 一、请填入一个你认为最恰当的答案 1、公元2世纪,古希腊地理学家__________ 绘制的世界地图,是人类认识地球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图中使用了 2、12世纪,_____________ 绘制了一幅世界地图,图中的 印度洋不再是被大陆所包围,而是一个在非洲大陆南面与 ______ 相连接的海洋,_____ 、______ 等亚洲东方国家也被标注在图中

.精品文档. 3、 15世纪,世界远洋航海大发展, __________ 等航海家最 终证明了人类脚下的大地是一个“地球” 4、 _____ 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地图的国家之一, 1973年 在 _____ 出土的三幅帛地图,说明中国在很早以前地图绘制 就有很高水平。西晋地图学家 __________ 所创立的是 ________ 关 于地图编制原理的精辟论述,代表了中国古代先进的制图理 论和技术。 5、 德国科学家 ________ 通过观察地图发现大西洋两岸 的陆地可以拼合,从中得到启发,创立了 _______________ 。 读图分析 二、读图分析题 6、 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 把图上英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写出: ___________ ‘ (2) 把四大洋的名称填注在图上 发散思维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7、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世界的说法? .精品文档. A 是 ____________ , B 是 ____________ ,是 是 _____________ , E 是 ___,D ,G 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要点汇总整理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本章重点图幅:图1.3、图1.7、图1.13 第一节疆域 1、我国的半球位置: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纬度位置:我国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数在热带,没有寒带; 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我国陆上邻国14个(逆时针):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4、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5、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 我国的两大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读中国疆域图,填出图中数字代号所表示的我国邻国、岛屿、濒临海洋的名称。

临海:①渤海,②黄海,③东海,④南海;海峡:⑤台湾海峡,⑥琼州海峡;岛屿:⑦台湾岛,⑧海南岛;陆上邻国:A朝鲜,B俄罗斯,C蒙古,D哈萨克斯坦,E印度,F缅甸,G老挝,H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a 韩国,b日本,c菲律宾,d印度尼西亚,e马来西亚。 6、我国领土的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7、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 8、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9、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 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八年级上册地理学科地图专题综合卷

涪陵区同乐中学校八年级上册地理学科地图专题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一、综合题 1、材料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 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 阳楼之大观也。——摘自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材料2:中国地图 (1)中国位于__________洲东部,___________洋西岸。 (2)填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_海C ____(山脉)D______河E__________市 (3)《岳阳楼记》中的“岳阳楼”濒临洞庭湖,由图可知,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_________部,即为现今图中的 ________(①或②)。 二、填表绘图题 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陆上邻国与其方位组合正确的是() A.东——韩国、日本B.西北——蒙古、哈萨克斯 坦 B.西南——印度、尼泊尔D.南——阿富汗、越南 (2)一艘货轮从天津到广州依次经过的海域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已经春意盎然,形成这种 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跨度大B.经度跨度大C.地势落差大 D.东西跨度大 (4)长江、黄河共同流经的省份是_____(填简称) (5)下列管理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B.我国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C.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人亚欧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D.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大西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3、我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优越,读地图回答: (1)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 从热量带看,绝大部分领土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带。 (2)我国濒临的四个近海中最南面的是 海,我国的内海是海。 (3)我国陆地面积约平方千米。领土最南端和 最北端约跨纬度度。 4、读下图,回答问题。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综合能力训练___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含参考答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导学引路】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经线和纬线 利用经纬网定位 本节内容涉及很多新名词和概念,如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经纬网等,多为空间概念,抽象难懂,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学习时一要多观察,利用直观用具(地球仪)和图像进行观察、比较,对这些空间概念从直观上进行感知,弄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二要多动手,积极参与实验、制作、识别、描画等活动,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三要多动脑,认真思考教材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事实或结论,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四要多交流,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相互提问、知识竞赛、趣味训练等方式,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效果;五要多感悟,善于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和自己的亲身体验,感悟地理概念和现象;六要多归纳,及时分析、归纳地理现象中的规律,如纬度数值向北递增是北纬,向南递增是南纬;经度数值向东递增的是东经,向西递增的是西经。【综合能力训练】 一、填空题 1、请举出两个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 。 2、地球仪的用途是, 。 3、纬线是;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 4、0°经线以东称东经,用字母“”表示;赤道以南称,用“S”表示。 5、地球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 分界线是。

6、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它可以用来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 7、180°经线以东是经;0°纬线以北是纬。 二、选择题 1、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B、纬线长度都相等 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A、6357千米 B、6378千米 C、6371千米 D、4万千米 3、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 A、180° B、0° C、160°E D、20°W 4、与12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 A、60°W B、60°E C、120°W D、180° 5、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该点是 A、经度0°、纬度0° B、经度180°、纬度0° C、东经160°、纬度0° D、西经20°、纬度0° 6、赤道是 A、划分经度的起点 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D、90°纬线 7、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A、0°和180°之间 B、20°W以西到160°E C、20°E和160°W之间 D、20°W以东到160°E 8、经度和纬度都是0°的地点位于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 三、综合题 1、读右图,回答问题 (1)A、B两点的经纬度是 A、; B、。 (2)在图中填注C、D两点 C(17oE,14oN)D(20oE,15oN) (3)图中范围按东西半球划分,属于 半球;按南北半球划分,属于半球。 (4)根据经纬线指示的方向,可以判断B点位于A点的。 2、读下图,回答

40张地图让你真正读懂全世界解析

40张地图让你真正读懂全世界 对于理解世界以及世界是如何运作的这两方面来说,地图是一种极其强大的工具。但是地图只能够解释你提出的问题。因此,当我们在看到一个名为“他们没有在学校里教给你的40张地图”的帖子席卷网络,我觉得我们或许可以做一个我们自己的版本。有一些地图可能过于书呆子气,但是我觉得它们的迷人程度并没有少一点儿,也很易于理解。 1.世界政治地图,约公元200年 哪一个更令人惊讶:在近1800年以来,人类文明史上有多少事情已经沧海桑田;还是有多少地图上的不同今天仍是如此? 2.在哪里人们最欢迎和最不欢迎外国人 群众对外国游客的态度

图标小解:蓝色越深欢迎,红色越深越不欢迎 这对计划你的下个假期会有帮助,虽然结果可能会非常让人吃惊。 3.世界主要书写系统 图标从上到下依次为:拉丁文、斯拉夫字母、韩文、其他字母、阿拉伯文、其他希伯来字母、梵文、其他元音附标文字、音节文字、象形文字。 这张地图提醒了我们世界的不同与共性,要比国界更加深远。它还协助讲述了依旧塑造着全球格局的一些主要事件。几乎在这一页每一张地图上,你都能看到这些事件的余威:欧洲殖民主义,7世纪讲阿拉伯语的伊斯兰的征服,19和20世纪俄罗斯的扩张,以及印度以及中国的统一。 4.最佳与最糟出生地 图标小解:蓝色越深为越佳出生地,红色越深为越糟出生地

这里是他们怎么认为出生于那些国家最好,以及这张地图告诉我们的关于这个世界的信息。 5.世界主要宗教 国家依其最主要宗教而标色。颜色越深表示这个主要宗教越流行。图标翻译按原位置依次为:基督教、佛教、穆斯林、犹太教、无所属、无明显主要宗教、印度教。 请在这里阅读基督教是如何统治了地球上如此广泛的区域的,以及在今天这意味着什么。在下面可以看到更多关于伊斯兰世界的话题。 6.人们最情绪化及最不情绪化的国家 颜色越靠上代表了越不情绪化;颜色越靠下表示越情绪化,在黄颜色的国家中,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知识点和地图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知识点和地图) 一、填空题: 1、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大部分 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2、我国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为中心(在黑龙江);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中的 曾母暗沙(海南);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新疆);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黑龙江)。 3、我国东临海洋;从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直接面临太平洋的是 台湾岛。我国的内海是渤海和琼州海峡;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4、我国陆上国界漫长;共有2万多千米:接壤国家15个;北面与蒙、俄二国接壤:正东与朝鲜接壤;西南与印度;南与缅、老、越三国接壤。大陆海岸线 1.8万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国家之一;正东与日、韩两国隔海相望;东南与菲律宾;南与马来西亚、文莱、印尼相望。 5、现行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县、乡(镇)三级:全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 包括23个省;丄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首都;称为“祖 _ 国心脏”。 6、中国人口分布特点是虽部人口多;血部人口少;沿海、沿河湖、平原、盆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高原人口少;经济、交通、工业发达地区多城集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 塞、偏僻农牧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7、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一项长期基本国策。我国共有56个民族;各民族中;汉—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8、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分布;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 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部地区。 9、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_____ 面积广大。东北一西南走向山脉多分布在东部;我国东部地区最高峰是玉山;为台湾山脉主峰。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 位于中、尼边境:是喜马拉雅山脉主峰。 10、我国气候有二大特征:一是气候复杂多样:二是季风气候显著。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一有利于多种生物繁殖生长;使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二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我国农、林、牧、渔各农业部门综合发展:三有利于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地域文化各具特色。 11、我国气候类型多样:这「是因为我国地跨众多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东部面临海洋而西部深居内陆:这是造成气候复杂多样的基本原因。 12、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____ 。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13、降水的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多: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少;干旱就逐渐加重;即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____________________ 14、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部分的季风气候;自南向北有热带季风气 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 15、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域最为辽阔。在季风区内夏季盛 于来自太平洋、印度洋的偏南风;冬季盛行来自亚洲大陆内部(西伯利亚、蒙古)的偏北风。 16、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自东南沿_________ 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17、夏季风的进退也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 我国南方雨季比北方丄;比北方长。夏季 风强;贝U北涝南旱;夏季风弱;则南涝北旱。 18、中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深入亚洲内陆:困而气候具有很强大陆性特征。 佃、我国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梅雨、台风、沙尘暴等。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主要灾害性天气;入侵南方强寒潮;使长江以南地区农作物受到冻害;草原牧区;寒潮带来的暴风雪会 __________________ 覆盖草场;造成雪灾;在干燥地区;引起“沙暴”_。 20、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多岀现降水集中夏、秋季节:影响东部 平原地区;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在我国;无 论是西北地区:还是东部季风区亦常出现旱灾。 21、流域是指河流的集水区域:各种河流是终注海洋的叫外流河:最终未注入海洋的河流是内 流河。 22、我国绝大部分河流分布在东部外流区。大多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这是因为我国地势西高东 低;东临太平洋。] 23、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随夏季风的到来:雨带由南向北推移:水位 上涨:形成汛期:冬季风来临: 雨带南撤;河流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河流进入枯水期。 25、辽海、黄河、海河等河流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大。 26、我国内流河水文特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这是因为内流河多分布在西北内陆:河水 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27、我国湖泊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多淡水湖)和青藏高原(多咸水湖) 中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南部(东部平原)。最大淡水湖是鄱阳湖。最大湖泊 是青海湖。 28、长江源自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干流先后流径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 苏、沪。11个省(区、市)。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亚洲最长 ________ 水量最大河流。 世界第三长河。。我国淡水湖泊最集 1 / 6

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地理世界政治地图和分区_1.docx

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地理教案世界政治地图和分区教学目标 1.通过读世界政区图和世界面积位于前列的国家示意图,使学生能够在世界政区图上查阅出世界的主要国家,明确世界上的面积大国和人口大国,通过阅读“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明确区域划分的十三个分区的名称和分布。 2.通过阅读“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国界线”、“阿根廷和智利之间的国界线”,明确国界线的划分依据和领土的含义,识别国家之间的国境线,并学习运用图表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观察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别方位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国际常识,懂得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明确一个国家的主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无论大小都一律平等,树立世界各国平等相处,求得共同进步与发展的观念。 4.通过对世界组织的介绍和阅读各国的有关数据,培养学生树立全球意识,激发学生的的竞争意识、进取心和爱国热情。 教学建议 的教材分析 “世界的国家”和“国界和领土”,教材分设了两个标题。实际上,“国家”和“国界和领土”是不可分的,把它们分开叙述的目的是为了强调重点不同。 世界的国家,着重国家的特征,强调国与国之间在领土大小、国家性质、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方面的差别。这部分的重点落实到如何看待一个国家:国家不论面积大小、人口多少、经济发达与否,地位应该是平等的。教材中“读一读”的两个标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特别强调了国家之间的经济差异。

“国界和领土”则强调国家的主权。如何划分国界或领土的争端在国际关系上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教材用三幅图“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国界线”、“阿根廷和智利之间的国界线”和“中国与巴基斯坦国境线上的界碑”来说明:第一,国界线在地图上用什么符号表示(包括未定国界线);第二,国界在地表上用什么标记来表示。 为了更深入的认识世界各地,便于分析和比较,按地理位置、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把世界划分为13个地区。教材给出了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图,上面有13个地区的位置和范围。13个地区的名称、位置、范围必须熟记,并在图上落实,因为它是今后要讲的分区地理的基础。 世界国际组织,重点介绍了两个重要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 教材在编排上,各标题各有分工,又互为联系,从分到合。这种编排体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 教法建议 建议将讨论法、学习指导法和讲授法等结合起来进行授课。 对于世界的国家,由于学生比较熟悉,可以让学生说出知道的国家。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实例,引导学生读图,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到六个国家的位置,以及小国摩纳哥和地区格陵兰。对于各国的政治制度,不必展开。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可以通过教师提供的反映各国经济状况的图表和数据,了解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主要差异。讲清“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中“南、北”特指的地理位置的意义和所代表的经济地位上的含义。强调我国在国际交往所持的态度: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对于“国界”和“领土”这两个概念较为复杂,但又是本节要求学生重点掌

世界地图引起的发现教案

世界地图引出现的发现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借助字典、词语手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的内容。 3、体会科学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感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为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 2、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核心板书: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是什么?(出示世界地图)有一位科学家就在观察墙上地图的时候,有了一个崭新的发现,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谁在哪里,发现了什么呢?他又是怎么发现的呢?我们一起来齐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谁能来复述课文? 预设:偶然发现——产生奇想——反复考证——引起震动 (师根据关键词,引导学生进行复述,使学生大致了解文章的主要脉络) 出示文章主要内容: 魏格纳在病房的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的东海岸形状十分吻合,从而推测太古时代地球上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巨大板块,后因大陆不断漂移,才形成今天的各个大陆。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他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找到了许多事实,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预设:文章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二)地理知识链接 1、什么是大陆漂移学说? 师简述大陆漂移学说的成因:在2亿年前,地球上的陆地是一块统一的连续体,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加上日、月引潮力的作用,形成现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轮廓。 2、(出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七大洋、四大洲的具体位置,结合世界地图定位文中“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 (三)魏格纳生平简介 《海陆的起源》全面论证了大陆漂移学说,作者主要从古生物化石、地表的岩层结构、实地考察三个方面说明。(前两方面对学生来说难理解,轻轻带过,重点讲实地考察部分)作者在赤道,最热的地方,发现了冰盖,发现南北极有沙漠,让学生感知科学家考证过程的艰辛和坚持,最后在第四次奔赴南北极的格林兰岛的时候,不行遇难。 观看大陆漂移学说短视频。 三、师生合作,研究探讨 师:(课件出示)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什么?有了想法后,他又做了什么呢? 根据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把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1-5自然段)第二部分是?(6——8自然段)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 (一)课件出示:交代起因 魏格纳性格豪放,天性好动,在静谧舒适的病房里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 师:魏格纳是什么样性格的人? 病房是怎样的环境? 引导:1、像魏格纳这样性格豪放,天性好动的人,让他待在静谧的病房了,他会舒服吗?(生:不舒服) 2、浑身不自在对不对,我们可以从哪里看出来他不自在?(生:坐卧不安)是的,坐着也不是,躺着也不是,整个人都不好了。 3、作者在这用了一个比喻句,他把“医院”比喻成了(生:牢笼),把“自己”比喻成了(生:“困兽”)。 可见,魏格纳特别不适应病房里的生活啊,所以他无聊了,无聊地干什么啦? 生:用食指在地图上画着各个大陆的海岸线,借此消磨时光。 师:在如此无聊的情况下,魏格纳有停止思考吗?(生:没有)从哪里看出来?(他有了一个偶然的发现)我们可以看出他身上的什么品质?(善于思考) (二)课件出示:发现一、二、三 1、然后他有了第一个发现,发现了: 南美洲上巴西的一块突出的部分,眼睛却盯住非洲西海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瞧!这两个地方的形状竟是这般不可思议地吻合! (1)师出示“南美洲的巴西”和“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图片,学生感受两者形状吻合。 不可思议是什么意思?(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

七年级地理上册2.2沧海桑田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沧海桑田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教学目标 1.用实例说明海陆变迁。 2.理解大陆漂移学说。 教学重难点 理解大陆漂移学说。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由“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引出海陆变迁的地理现象,激起学生探究这一地理现象的兴趣。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学习活动认识世界地图 自主探究了解地球上的海陆变迁 学生读课本图2.13,2.14,2.15,结合P37页活动,思考以下问题: 1.(1)为什么在雄伟的喜马拉雅山上会出现海洋生物化石? (2)为什么在我国东部海域海底会出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3)荷兰的围海造陆说明什么问题? 教师点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是由于地壳的变迁;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出现人类活动的遗迹是由于海平面的升降;荷兰的围海造陆说明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2.学生再搜集一些例子,说明海陆变迁。 例:(1)旅游者在峨眉山山顶发现大量的贝壳化石。 (2)南京雨花台盛产美丽的雨花石。 (3)渤海海底发现了约达7千米的海河古河道。 合作探究理解大陆漂移学说 1.学生读世界地图,思考:地球上海陆轮廓是怎样形成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是固定不变的吗? 说明:教师可先不要求学生急着回答,可先让学生读课本P39页图2.16,了解两种观点,表明各自的立场,教师作统计。(正确观点:七大洲、四大洋是不断变化的) 2.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41页的材料,向学生介绍魏格纳的事迹及大陆漂移学说。 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内容:魏格纳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在6500万年前,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而且这种分布状况还在缓慢变化。 3.学生分组合作完成课本P40页活动,为大陆漂移学说找证据。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证据:南美洲与非洲形状相互吻合表明它们有可能原来是一块大陆;南美洲与非洲相吻合,部分古老地层的一致性以及动物分布的一致性可证明以前它们是一块大陆。 4.学生读课本P40页图2.18,了解大陆是怎样漂移的。 教师提示:图2.18中三幅图片的顺序不能记错。 5.拓展思考:为什么大陆会漂移?(不要求学生回答,可先思考为下节课作准备)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2017七年级地理世界地理复习提纲完整(包括地图)

2017七年级地理世界地理复习提纲完整(包括地图)

七年级地理世界地理复习提纲 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记清楚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 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半球地图世界地图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1、亚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周边的海洋: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3、大洲分界线: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

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4、看课本P3图“亚洲地理分区”,认识亚洲6个分区: 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着重了解不同分区的一些主要国家,如东亚:中国、日本等5、亚洲地势特点: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亚洲的河 流特点: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6、亚洲之最: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珠穆 朗玛峰—世界最高峰;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誉为“世界屋脊”(区别于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里海(咸水湖)—世界最大的湖泊(区分于世界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比利尔湖);阿拉伯半岛—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 7、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 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 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各种气候的特点: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季和雨季

地图的认识

地图的认识 陈涛1 (1.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 400074) 引言:万物皆存在于时空环境中,并以某种形式相互联系何相互作用着。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了解生活环境的欲望驱使人们不断地去观察探索周围的事物及其空间关系,并且竭力希望把这种认识进行交流、保存或传递给后代。再描述和传递有关地理环境事物的认识和空间结构信息方面,地图是一种“其他信息传递形式所不能代替的最有效的方法”。地图不仅能反应制图对象的形态、特征和对象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且还能表示出空间现象的分布规律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如果用文字和自然语言描述,即便花费很大的篇幅,也未必能在人们的脑海里建立起有关描述对象的清晰且准确的印象。用地图表示却简单明了,准确直观,它可以起到甚至优于文字和语言的作用,一言以蔽之,“千言万语不如一幅图”。 一、地图的基础知识 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地图具有一定的数学法则,从而使其具有可量测性;使用了约定成俗的地图语言,使表示的事物产生了直观性;而经过制图综合,则使得地图上承载的信息具有一览性。 地图的种类很多,可以用不同的指标进行分类: 按照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包括普通地理图和地形图)和专题地图; 按照比例尺,可分为大、中、小比例尺地图; 按照区域,可分为世界地图、大陆地图、自然区域地图;国家地图、省(市、区)地图、市图、县图;局部地图,如经济区地图; 按照可视化状况,可分为实地图和虚地图; 按照使用方式,可分为桌面用图、挂图、屏幕地图、野外用图; 按其感受方式,可分为视觉地图、触觉地图(盲文地图); 按其结构,可分为单幅地图、多幅图、系列图和地图集; 按其印色数量,可分为单色地图和彩色地图; 按照历史年代,可分为史前地图、古地图、近代地图、现代地图。 构成地图的要素一般分为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和辅助要素。其中数学要素包括比例尺、坐标网格、控制点和指向标志;地理要素包括自然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和其他要素;辅助要素包含工具性辅助要素、说明性辅助要素和补充性辅助要素;撇开地图表示的具体内容,任何地图不外乎都是由以上这些要素构成,但不同的地图对这些要素表示的程度和多寡不同。

地图出版社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地图出版社初中地理八 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八年级(上)地理知识点及问答题 1.地球海洋陆地面积各是多少各占多少比例P5 答: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71%; 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29%。 2.什么是大陆什么是岛屿什么是半岛什么是大洲P6 答: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一面与陆地相连,三面被水包围的陆地叫半岛。大陆和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3.七大洲面积大小顺序是?P6(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4.【世界之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亚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洋:太平洋;跨经度最多的洲:南极洲;跨纬度最多的洲:亚洲;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面积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最长的海峡:莫桑比克海峡;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500多万平方公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560万平方公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最长的河流:尼罗河(非洲,6671千米);最大的海:珊瑚海(479万多平方公里)。 5.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欧、非两洲的分界线是: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亚洲、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南美洲、南极洲的分界线是:德雷克海峡。 6.最先到达马六甲海峡的是郑和(中国);发现美洲大陆(即“新大陆”)的是哥伦布(意大利);第一次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葡萄牙)。 7.四大洋的面积大小顺序是:太大印北。太平洋面积占全球海洋面积的一半,其岛屿占世界岛屿总面积的45%,太平洋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深11034米);大西洋形状如同字母“S”,其面积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1/4。水温最低的大洋是北冰洋。 8.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哪些?P12 答: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