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及对策【开题报告】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的开题报告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的开题报告一、选题意义中国的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然而,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限制了它们的发展。
因此,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分析和对策建议研究,对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本研究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1. 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包括资金需求量大、风险较高、融资成本高等问题,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
2. 目前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及其局限性:分析目前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包括商业银行贷款、发行债券、股权融资等方式,分析它们的局限性。
3. 国内外中小企业融资的案例分析:通过对国内外中小企业融资的案例进行分析,找到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为制定相应的对策提供参考。
4. 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建议: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政府支持、金融机构改革、行业自律等方面的建议。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
三、预期结果和意义通过以上研究,将得出以下预期结果:1. 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原因,探讨中小企业融资的方法和局限性,了解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2. 借鉴国内外的中小企业融资案例,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制定中小企业融资的对策提供参考。
3. 提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建议,包括政府支持、金融机构改革、行业自律等方面的建议,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供参考。
此研究对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为研究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转型,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中小企业是就业和创新的主要力量,对于促进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一直存在,其发展遇到了不少困难。
在中国实体经济结构中,中小企业是较弱的环节;他们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获得资本市场支持的渠道比较狭窄等一系列问题,限制了其发展。
因此,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找出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改善措施,对于提高中小企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以及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课题主要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一些应对措施。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入手。
具体内容如下:1.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分析当前中小企业的融资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如融资难、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高等,并从宏观经济环境、政府政策、公司自身等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 中小企业融资的解决方案: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从政策支持、融资方式、监管政策等方面提出中小企业融资的解决方案,如发展民间借贷、发展科技创新、加强政策支持、建立统一监管机制等。
3. 案例分析:通过对一些中小企业成功融资案例的分析,总结中小企业融资的成功经验,以及在融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的主要预期成果包括:1. 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现状和原因,为探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证支持。
2. 提出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对策,可供政府制定相应政策、中小企业制定融资战略、金融机构提供对应服务时参考。
3. 案例分析中总结的问题和方案,可供中小企业在实践中参考和借鉴。
4. 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的开题报告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的开题报
告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达到3050万家,占所有企业的99.8%,提供就业岗位超过8000万人次,贡献了60%以上的GDP。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严重瓶颈,尤其在当前疫情下,中小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融资困境。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提出建议,为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问题及研究内容
(一)研究问题
1.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如何?
2.当前中国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问题有哪些?
3.如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二)研究内容
1.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2.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原因分析
3.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对策分析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搜集与中小企业融资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行业报告、政策文件等,了解中小企业融资的基本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
2.实证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对中小企业负责人和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认知和理解情况进行探究,深入了解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实际情况。
3.专家访谈法:与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投融资等业务的专家进行深入探讨,听取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可行的对策与建议。
四、预期结果
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实证研究和专家访谈所得的数据,本研究将总结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问题与对策,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为政府部门、银行机构以及中小企业提供参考,为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对策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对策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着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这一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难题。
因此,探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对策问题,有助于提升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对策问题,明确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
具体内容包括:1.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问题。
主要从贷款融资、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方面分析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探讨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取研究重点。
2.挖掘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途径。
主要探讨银行、证券市场、私募股权市场等融资渠道的特点,比较不同融资方式的优缺点,明确中小企业在借助不同融资渠道融资时应遵循的原则。
3.探索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对策措施。
主要包括优化融资环境、加强金融服务、完善融资渠道等方面的对策措施。
针对不同的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应采取的具体对策措施。
4.研究案例分析。
通过对各种类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案例分析,总结成功案例的经验和教训,并提出相应的参考建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调查问卷等研究方法。
其中,文献研究主要用于收集中小企业融资领域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文献,对研究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案例研究主要用于分析中小企业不同融资渠道的成功与失败案例,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调查问卷主要用于了解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体验和困惑。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理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和问题,明确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应采取的有效对策措施,提供可行的参考建议。
同时,本研究也有助于了解和掌握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相关政策,提高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的认知和能力。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开题报告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些企业的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1. 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导致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其信息披露不够充分,金融机构难以准确评估其信用风险,从而影响融资决策。
2. 抵押物不足:相较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往往没有足够的抵押物或担保物来支持融资需求。
这使得金融机构担心贷款违约的风险,进一步加大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
3. 法律制度不完善:我国现行的融资法律制度对中小企业融资有一定限制。
例如,抵押物评估、贷款担保与追偿机制等方面的法律规定不够明确,无法提供足够的保障,使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融资机会。
4. 银行信贷政策限制:部分银行在融资时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限额、利率和期限等特别严格,这使得中小企业难以满足银行的融资要求,增加了融资难度。
三、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影响1. 投资能力下降: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导致其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用于扩大生产、改善设备和技术水平,从而影响企业的投资能力,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潜力。
2. 增加企业风险:融资困难可能迫使中小企业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利息支出上,使得企业的负债比例增加,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风险。
3. 影响就业机会:中小企业是我国就业的主要来源,融资困难可能导致企业拖累,无法扩大生产规模和吸纳更多就业人口,可能影响就业机会的增长。
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建议1. 完善金融体系:政府应加大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完善金融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渠道和便利条件,例如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提供定制化金融产品等。
2. 加强信息沟通:中小企业应加强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沟通,提供充分的信息披露,增强透明度,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评估风险,提高融资成功的概率。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原因及对策的开题报告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原因及对策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就业、创新、经济增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资金链较为薄弱,往往难以获得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融资支持。
因此,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困扰其发展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本论文拟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入手,探究如何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本论文旨在研究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及对策,探究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包括传统银行融资难、中小企业自身问题所致的融资难、政策环境不利等方面。
2.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包括优化传统金融机构融资流程、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鼓励企业直接融资等方式。
3.结合现实情况,拟定中小企业融资解决方案,并对其可行性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证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相关文献和数据,深入研究其原因和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案。
具体步骤如下:1.收集有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相关文献和数据。
2.分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深入探究。
3.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对其可行性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四、预期结果与意义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及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探究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和途径,提出相应的对策。
这对于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在具体应用上,相关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可以根据研究成果,设计和实施更加有效的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帮助中小企业克服融资难题,加快企业发展步伐,推动经济增长。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的开题报告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的开题报告
1.研究背景及意义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增长、就业创新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中小企业经营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之一是融资困难。
尤其在当前疫
情影响下,中小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资金问题,需要正确认识融资困境的原因和解决
措施,为其发展提供支持。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
2.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现状和分析、主要融资方式的优缺点、政府和市场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情况和对策建议等。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
文献调查法主要用于搜集相关融资困境的文献材料,包括国内外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研究成果、政策法规、专业刊物等;案例分析法主要用于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具体表现
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法主要是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进行实证分析和数据统计,探
讨融资方式和效果。
3.研究成果与预期目标
本研究将探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和对策,旨在为相关政策制定和企业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预计达到以下目标:
(1)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进行深入了解,梳理主要影响因素。
(2)分析融资方式的优缺点,为企业选择融资方式提供指导。
(3)探讨政府和市场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情况和对策建议,为政策制定提供
建议。
(4)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为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提供解决思路,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它们不仅是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力量,更是带动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
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存在,许多中小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都面临了困难,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将影响到它们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因此,本研究试图探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以期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参考,并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1.全面了解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和遇到的困境,找出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因素。
2.通过分析国内外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和措施,研究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探究如何在新的发展环境下,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
3.寻找能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有效措施和建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和文献研究法相结合。
实证研究法:对中小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取实际融资需求和企业融资状况;分析不同产业和企业规模的融资需求和融资来源;评估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总体情况和现有政策的效果。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政策文件和管理案例,了解国内外中小企业融资的经验和教训;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策略和政策,探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途径和方法。
四、论文结构本论文的结构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研究的背景和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研究的方法和结构。
第二部分: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和困境,在国内外中小企业融资情况与遇到的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瓶颈、因素和影响因素。
第三部分: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和改善策略,在整合国内外的相关政策资源的基础上,根据中小企业的需求提出对政策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第四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风险防范,从中小企业风险防范的角度,全面分析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第五部分:总结,对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和建议进行总结和回顾,并对未来相应研究工作的展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经济学
浅谈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及对策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我国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特点
(1)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日趋多元化,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工作要以发展为重点。
但是在我国现今段,全国国有企业2010实现利润19870.6亿元,同比增长37.9%,五大国有银行去年全年实现净利润5446.96亿元、三大石油巨头利润总和高达2646.91亿元,②500家民营企业利润总和加起来还没中石油和中移动利润多,国企挤压民营企业发展空间,但民营企业发展地位及其重要。
因此,无论从中小企业的经济地位还是社会地位来看,当前,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应是政府工作的重点。
(2)劳动密集度高,两极分化突出,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重在“二次创业”。
我国先阶段中小企业仍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就业容量和就业弹性均明显高于大企业。
(3)发展不平衡,优势地区集中,决定了发展当前中小企业要区别一系列特点,先易后难,以点带面。
我国资源各地区分布不均,造成经济发展水平不均,按照经济地带划分中小企业数量东部、中部各占全国总量的42%,西部占15%;而相应的工业总产值东部占66%、中部占26%、西部仅占8%。
③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必须结合自身特点,走特色经济发展道路,先易后难,以点带面。
我国中小企业经营过程中解决融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呈现出一些独特功能,如充当国民经济增长引擎、创造就业机会以及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等等贡献为各界所认可。
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在我国的关注和重视是值得肯定的,但由于意识往往快于现实,独特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等因素制约着中小企业发展的步伐,发展中必须面临着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经济、制度以及法律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
在矛盾与发展中,寻求平衡点,实现各各击破,
从主到次,以点带面。
在这一系列的难题中,融资问题作为一个首当其冲的世界性的难题,成为举国上下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
资金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第一推动力更是持续推动力。
企业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及时足额筹集到生产要素组合所需要的资金,都是对经营和发展关键要素。
据调查显示,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是融资困境,将近80%的被调查民营企业法人认为融资问题已成为一般的或主要的制约因素。
创业初期更是如此,调查显示90%以上的初始资金都是来源于主要的业主、创业团队成员及其家庭提供的内源融资,银行贷款和其他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的贷款等外源融资所起的作用很小,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融资模式与国外有很大差异。
据美国全国的数据和州一级有关企业融资的数据都表明,即使对最年轻的公司来说,内部融资也不会超过外部融资。
在那些开业不久的中小型企业(历史是O到2年),内部融资额的最高限度大约占资金总额的54%。
捷克共和国大约2/3的企业在创业时都接受过银行的贷款,国外经验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有较大的借鉴作用。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其发展中的“位强势弱”特征突出,典型表现为缺少“融资关怀”,融资难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多数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一、我国中小企业经济现状
(一)全球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二)我国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三)我国中小企业基本概况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一)中小企业融资方式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分析
三、美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实践经验
(一)设立促进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门机构
(二)制定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政策
(三)加强对中小企业融资立法
(四)立法鼓励创业投资
(五)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四、 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分析
(一)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
(二)担保机构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
(三)政府与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
五、 中小企业破解融资困难的措施
(一)企业加强自身建设
(二)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职责
(三)银行转变观念,加大完善体制力度,共同解决融资问题
六、 结语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
民营中小企业与相关机构关系图
采用文献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调查法等论文研究方法。
四、中外文参考文献
[1] 周 波.从美国经验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之道. 中共信阳市委党校,2010年6期.
[2] 赖建祥.创新——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必由之路.中国建设银行顺德分行,2009年9期.
[3] 马 红.集群融资———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一种新思路.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0年5期.
[4] 吴丽萍.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金融机制障碍及对策.惠州市投资管理公司,2010
年
风险提示
惜贷
9期.
[5] 王蕊.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与制度环境构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2010年6期.
[6] 王光荣.浅谈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齐商银行临淄支行,2009年27期.
[7] 周小茜.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理论探研——试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J]. 金融经济,2007年2期.
[8] 林轩宇.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思考——融资难问题的探析[J]. 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11期.
[9] 李志宏.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经济学分析[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21期.
[10] 苑德军韩宗英.结构创新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J].银行家,2006年5期.
[11] 李志欣.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偃师市人民医院,2010年29期.
[12] 周莹.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及改进措施.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9年21期.
[13] 张春姝.试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与发展.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9年23期.
[14] Hans Degryse.World Bank Group SME Department. CentER, EBC, TILEC, Tilburg University,2009.
[15] Peter de Goeij.THE IMPACT OF FIRM AND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ON SMALL FIRMS’CAPITAL.CentER,TILEC2,Tilburg University,2009.
五、研究的整体方案与工作进度安排(内容、步骤、时间)
主要步骤和时间:
2010年1月5日,选定论文题目。
2010年1月6日—2010年1月15日提出论文的背景意义,撰写完开题报告。
2010年1月16日—2010年1月30日,研读大量文献,了解该问题的研究进程,并撰写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
2010年2月2日--2010年3月5日期间,了解基本完成论文初稿。
2010年3月6日-2010年4月10日期间,文献综述,外文翻译以及论文初稿进行总结,进行了论文的8次修改,主要有内容方面的加强和丰富,格式的进一步规范,完成最后
的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