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温地段隧道施工的措施

合集下载

高地温隧道隔热衬砌施工工法

高地温隧道隔热衬砌施工工法

高地温隧道隔热衬砌施工工法高地温隧道隔热衬砌施工工法一、前言高地温隧道隔热衬砌施工工法是在地下温度较高的地区进行隧道建设时采取的一种隔热衬砌施工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高地温隧道隔热衬砌施工工法的主要特点如下:1. 隔热效果好:采用的隔热衬砌材料具有优良的隔热性能,能够有效减少地下高温对隧道的影响。

2. 抗温度变形能力强:隔热衬砌材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不会在高温环境下产生明显变形。

3. 施工工艺简单:隔热衬砌施工工法操作简单,能够满足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施工要求。

4. 施工周期短:隔热衬砌施工工法施工周期短,能够有效缩短工期。

5. 经济实惠:隔热衬砌材料价格较低,施工成本相对较低。

三、适应范围高地温隧道隔热衬砌施工工法适用于地下温度较高的地区,特别是热带和赤道地区。

在这些地区,地下温度常年较高,会对隧道的使用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采用隔热衬砌施工工法能够有效降低地下温度对隧道的影响,提高隧道的使用舒适度和安全性。

四、工艺原理高地温隧道隔热衬砌施工工法是基于以下原理进行设计和实施的:1. 温度传导原理:地下温度会通过传导作用影响隧道内部温度。

采用隔热衬砌材料能够减缓温度的传导速度,降低地下温度对隧道的影响。

2. 热膨胀原理:温度升高会导致材料产生热膨胀。

利用隔热衬砌材料的低热膨胀系数,能够减少温度变形对隧道结构的影响。

五、施工工艺高地温隧道隔热衬砌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施工阶段:1. 地质勘探:通过地质勘探获取地下温度分布情况,为施工设计提供依据。

2. 隧道开挖:采用传统隧道开挖方法进行开挖,同时根据地下温度情况,进行隔热层的设置。

3. 隔热衬砌材料安装:选择适用的隔热衬砌材料,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

4. 施工检验:通过施工检验对隔热衬砌的质量进行检验和评估。

5. 管理验收:对施工过程进行综合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隧道方案】铁路工程隧道高地温地段施工方案]宝成铁路109隧道-最新范文

[【隧道方案】铁路工程隧道高地温地段施工方案]宝成铁路109隧道-最新范文

[【隧道方案】铁路工程隧道高地温地段施工方案]宝成铁路109隧道-最新范文新建XX 至XX 铁路工程XX标段XX 隧道高地温地段专项施工方案编制:XX审核:XX审批:XXXX 铁路XX 标指挥部20XX 年XX 月XX 隧道高地温地段专项施工方案1 目录1 编制范围和编制原则 1 11编制范围 1 2 12 编制原则 1 2 工程概况 1 1 21 青云山隧道概况 1 2 22 隧道高地温情况 1 3 高地温的认识和分析 2 31国内外高地温隧道现状 2 32高地温对地下工程的不利影响 2 33地下工程施工对地热(热害)要求标准 3 4 青云山隧道高地温施工方案 3 1 41 总体施工方案3 42高地温施工技术措施 3 421 量测岩温和空气温度3 422 加强通风方案5 423 洒水降温5 424 增加作业工班和作业人员5 425 高温度地下水直接排出洞外6 43其他辅助施工措施 6 431 加强高地温专题安全培训6 432 加强施工人员的健康管理6 433 配备防中暑物资及药品6 434 加强设备防护6 4 44 成立应急组织机构7 441 高地温应急组织体系7 442 指挥机构7 443 预防与应急8 444 加强应急处理措施8 5 主要资源配置9 1 51 人员组织9 2 52 高地温机械设备配置9 6 安全、环保、水保措施9 1 61 安全技术保证措施9 2 62 环保、水保要求10 7 附件10 1 71 附表10 2 72 附图10 XX 隧道高地温地段专项施工方案1 青云山隧道高地温地段专项施工方案1 编制范围和编制原则11 编制范围青云山隧道高地温段。

2 12 编制原则(1)《青云山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青云山隧道设计图》(2008 年12 月);(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4)《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J106-2002);(5)现场实际施工情况,本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施工水平、资源情况及其它有关规定。

高原、高地温隧道施工爆破及降温措施的探讨

高原、高地温隧道施工爆破及降温措施的探讨

⾼原、⾼地温隧道施⼯爆破及降温措施的探讨拉林铁路桑珠岭隧道地处⾼原,施⼯揭⽰最⾼地温达89.9℃,已达到本地区⽔的沸点,⽽国内暂⽆⾼原缺氧耦合超⾼地温隧道施⼯的经验,因此对⾼原缺氧环境下⾼地温隧道施⼯措施的研究尤为必要。

1 ⼯程概况拉林铁路3标段桑珠岭隧道全长16.449 km,位于唐古拉⼭与喜马拉雅⼭之间的藏南⾼⼭河⾕区,线路沿雅鲁藏布江傍⼭⽽⾏,隧址区地⾯标⾼ 3 300~5 100 m,线位标⾼3 540 m左右,隧道最⼤埋深 1 347 m,⾕岭相间、地势起伏跌宕,属⾼原⼭区,⽓候极端恶劣。

隧道穿越岩层以闪长岩、花岗岩为主,区域板块构造活跃、地下热源丰富(断裂带附近有76℃的温泉出露)。

开挖揭⽰最⾼地温达89.9℃,洞爆破后环境温度达60℃。

2 ⾼地温段爆破技术措施2.1 ⾼温爆破现⾏GB 6722-2014《爆破安全规程》[1]只对超过60 ℃的⾼温⾼硫矿井爆破做了专项规定,汪旭光编著的《爆破⼿册》[2]也只对⾼温硫化矿爆破和⾼温凝结物解体爆破做出相应规定,两者均未对⾼温隧道爆破做明确规定。

根据多座⾼温隧道的施⼯经验,本⽂将隧道炮孔底温度⾼于60℃情况下的爆破作业,称为⾼温爆破。

2.2 爆破⽅案现场选择热感度较好⼜能抗⽔的2号岩⽯乳化炸药,导爆管雷管实现各孔间隔起爆。

当环境温度达到60℃时,普通导爆管出现软化,性能不稳定(现场多次出现拒爆),采⽤⾼强度导爆管雷管(最⾼能耐80℃)和耐⾼温导爆索(最⾼能耐120℃)等爆破器材。

结合⾼原特别的⽓候条件,增⼤安全储备,对⾼温段炮眼温度分:50℃<炮孔内温度≤70℃、70℃<炮孔内温度≤120℃,进⾏爆破⽅案设计。

当前和今后⼀个时期,是全⾯建设⼩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是抢抓战略机遇、加快推进⽔利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

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利财务⼯作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利财务⼯作⾯临的新形势新要求,进⼀步提⾼⽔利资⾦保障能⼒和管理⽔平,切实把中央治⽔兴⽔决策部署贯彻好、落实好。

高地温隧道综合施工技术研究报告

高地温隧道综合施工技术研究报告

高地温隧道综合施工技术研究报告摘要高地温隧道作为现代交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难度和施工风险较大。

为保证隧道工程的安全、高效、质量,本文研究了高地温隧道的综合施工技术,并探讨了在高地温环境下,如何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保证施工质量。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调研,结合实际工程经验,本文总结了高地温隧道施工前期调查、设计、施工工艺及方法、施工质量控制等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实用的建议。

本研究对于高地温隧道的工程建设以及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引言高地温隧道是指在深部山区、高海拔地区等高地温环境中建设的隧道工程,其施工难度和风险较大。

由于高地温环境的特殊性,隧道工程的施工面临诸多困难,如高温、高海拔、膨胀岩、高水压等。

因此,高地温隧道的建设需要科学、高效、安全、可靠的综合施工技术。

本文根据高地温隧道的特点,研究了高地温隧道的综合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前期调查与设计地质勘查和地质环境评价对于高地温隧道工程的建设,地质勘查和地质环境评价是基础性工作,其主要目的是明确所处地质环境特征,确保施工过程中合理选址、安全施工。

在地质勘查工作中,要重点关注以下问题:1.地质构造及构造运动规律等,对后续的施工进展、隧道的品质和工期影响较大;2.选择不同的探测方法进行地质勘查(如测量地温、地形、地下水、地震等),并结合地质勘查成果,进行地质环境评价,为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设计在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施工设计。

针对高地温隧道的设计,应该考虑到的因素包括:1.在选址上结合地质条件,合理选择施工线路;2.在设计上综合考虑地下水、地温等因素,选择适当的隧道设计参数,如截面面积、斜率、弯曲半径等;3.确定隧道的支护方式和支护结构,针对不同地质条件,采用不同的支护方式及相关的支护结构方案;4.在设计阶段就要开展施工工艺及方法的探讨和技术可行性分析,结合工程实际考虑施工机具、仪器及施工人员等。

施工工艺及方法隧道掘进在高地温环境下,隧道掘进的难度较大,需要选用合适的施工工艺及机械设备。

戴云山隧道高地温地段施工措施

戴云山隧道高地温地段施工措施

戴云山隧道高地温地段施工措施针对戴云山隧道局部地温偏高的现象,分析了高地温对施工的影响和国内外已有的高地温施工案例,并结合工程实际对戴云山隧洞高地温段施工的特点和难点进行了论述,文章提出了多种方法联合降温,如分四阶段的通风降温和在工作面、隧洞局部地热异常段洒水等方法,施工结果表明联合通风和洒水等多种降温方案的降温效果较为明显,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标签:高地温;隧道施工;降温措施各国在修建深埋长大隧道时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热害,比如中国的布伦口-公格尔电站发电引水隧洞,日本的安房公路隧道以及美国的特科洛特公路隧道等,从统计的结果来看,大部分深埋长隧道都修建在比较坚硬的岩石中,如花岗岩、片麻岩、混合岩、石英岩、板岩、灰岩等。

对于各类坚硬致密岩石,由于热导率较低,传热性能差,在岩体易于聚集热能,因此随着隧道工程埋深的增加,地温一般也逐渐增加。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隧道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与交通建设和水资源开发有关的隧道工程和其他地下工程逐渐向长大深埋方向发展,高地温病害也逐渐成为地下工程的一大难题,高地温对隧道工程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恶化施工作业环境,降低劳动生产率,并严重威胁到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影响到施工及建筑材料的选取,如耐高温炸药、止水带、排水盲管及防水板等;产生的附加温度应力还可能引起衬砌开裂,对衬砌结构的安全及耐久性不利;洞室内的高温高湿将导致机械设备的工作条件恶化、效率降低、故障增多。

为此,地热地段的隧洞施工环境必须加以改善,洞内环境条件的改善措施主要有两大方面[1]:其一,采用非人工制冷措施;其二,人工的制冷措施,即冷却风流措施(空气调节)。

本文结合戴云山隧道实际施工情况,总结了地热地段隧洞施工的一般性措施。

施工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高温地热地段施工措施有较好的工程效果,可为类此工程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1 工程概况戴云山隧道起点里程为DK422+810,左幅终点里程为DK438+433,右幅终点里程YDK438+415,该隧道进口段DK422+810~DK423+505(695m)为双线铁路隧道加宽段,其余为双洞单线铁路隧道。

高地温隧道修建关键技术研究

高地温隧道修建关键技术研究

高地温隧道修建关键技术研究背景介绍高地温隧道是指海拔较高、地温较高、天气条件恶劣且地质条件较差的区域中修建的隧道,其建造过程面临着谨慎决策、科学设计、安全施工的挑战。

由于其建造难度大、成本高的特点,高地温隧道的修建一直以来是困扰隧道工程师的难题。

关键技术研究一、隧道初始支护技术在高地温隧道建造过程中,隧道初始支护技术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由于地质情况的不同,隧道建造难度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在选择初始支护方案时需要根据地质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像在较差的地质条件中,采用初始衬砌、槽钢支设防护的方法等可以很好地维护隧道的稳定状态。

二、隧道通风技术隧道通风系统在高地温隧道的建造中同样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严峻的天气环境中,隧道内温度容易升高,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的通风,就会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的伤害。

同时,如果隧道的通风系统运行不畅,还可能会对隧道内使用的设备及机械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在高地温隧道建造过程中,通风系统的规划与建设需要尤其注意。

三、隧道地质预报技术在高地温隧道修建过程中,地质问题是最大的风险因素,也是最难克服的因素之一。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各种地质灾害如塌方、山体滑坡、地震等问题随时可能爆发,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

因此,隧道地质预报技术应运而生。

通过对隧道常见地质灾害的分析,可以有效地预测和控制地质风险,提高隧道建造的安全性。

四、隧道支护技术隧道支护技术在高地温隧道中也非常重要,因为支护的好坏关系到隧道的稳定性和施工进度。

在高地温隧道中,支护材料需要具有一定的抗剪强度、抗曲度、可塑性和抗变形能力,同时还需要耐高温、耐酸碱、耐腐蚀。

因此,在高地温隧道建造中,需要选择适合的支护材料来提升隧道的支护能力。

高地温隧道修建是一项复杂而又长期的工程,需要充分的科学规划和严谨的工艺施工。

在上述关键技术的研究中,不同的工程师和技术团队将与全球其他行业交流,以提高对高地温隧道建造过程中所存在的挑战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隧道高温 施工方案

隧道高温 施工方案

隧道高温施工方案1. 引言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封闭空间、地下湿度大等因素,隧道内温度往往较高。

高温环境会对施工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造成较大的影响。

本文档旨在探讨隧道高温施工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工作进度的顺利进行。

2. 高温施工方案2.1 温度控制措施为降低隧道内的温度,可以采取以下的温度控制措施: - 水喷淋降温: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安装水喷淋设备,通过喷淋水雾来降低隧道内的温度。

喷淋水雾可以起到降温和增加空气湿度的效果。

- 风机通风:使用强力风机进行通风,加强空气对流,改善隧道内空气质量,从而降低温度。

- 遮阳措施:在隧道口和工作面上方设置遮阳棚,以阻挡太阳直射,减少高温对施工作业的影响。

2.2 作业人员防护在高温环境下,作业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以确保其健康和安全:- 穿着透气、吸汗、耐高温的工作服和鞋袜,以保持舒适和干爽。

- 戴上透气性好的安全帽,以保护头部并避免中暑。

- 短时间工作,定期休息,以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 适量补充水分,保持身体水平衡。

- 定期进行体检,特别关注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健康状况。

2.3 施工计划调整在高温环境下,施工进度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因此,需要对原有的施工计划进行一定的调整: - 合理安排施工作业人员的轮班,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重度作业。

- 对于高强度作业,采取分批施工的方式,以减少单次作业时间。

- 针对特殊工序,例如混凝土浇筑等,可以在早晚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以减少高温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 根据气象预报情况,及时调整施工进度,合理安排作业计划。

2.4 信息发布和培训为了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对高温施工的充分了解和正确应对,需要进行相关的信息发布和培训: - 发布高温天气预警信息,提醒作业人员关注天气变化,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 进行高温施工安全培训,包括高温工作环境的危害和防护知识等。

浅谈隧道高地温处理措施及其问题

浅谈隧道高地温处理措施及其问题

浅谈隧道高地温处理措施及其问题发布时间:2021-05-24T02:03:17.639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4期作者:王元1 胥进2[导读] 桑珠岭和高黎贡山隧道因其最高达到90℃岩温而备受工程界关注,本文结合桑珠岭和高黎贡山隧道实际地温病害治理,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总结中包含高地温的检测、隧道设计方案、通风和降温方案等,分析治理措施的同时也指出了以上方案的不足以及进一步需要改进的方向,以上分析和总结可为同类型隧道高地温病害治理提供参考。

1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四川沿江宜金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摘要:桑珠岭和高黎贡山隧道因其最高达到90℃岩温而备受工程界关注,本文结合桑珠岭和高黎贡山隧道实际地温病害治理,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总结中包含高地温的检测、隧道设计方案、通风和降温方案等,分析治理措施的同时也指出了以上方案的不足以及进一步需要改进的方向,以上分析和总结可为同类型隧道高地温病害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地温;隧道设计;通风;降温方案1 前言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隧道工程应运而生,由于西部地区地质活动剧烈,导致了部分隧道出现高地温病害。

研究资料表明,隧道内空气温度高于28℃时[1],此隧道可认定为高地温隧道。

截至2018年国内外主要建成的高地温隧道如表1所示,现阶段我国已修建完成如桑珠岭铁路隧道、娘拥水电站引水隧道、甫当、帕当山和吉沃希隧道等多个高地温隧道,以上隧道中尤其以桑珠岭隧道和高黎贡山隧道最为典型,以上两座隧道岩温最高分别达89.9℃[2]和102℃[3](高压状态下),属于我国有岩温记录以来最高岩温隧道。

综上可知,此两座隧道高地温处理措施尤其具有借鉴意义。

本文在此总结了桑珠岭隧道和高黎贡山隧道高地温处理措施,同时提出了处治措施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2 工程地质概况桑珠岭隧道位于川藏铁路西藏至林芝段,起址于雅鲁藏布江缝线区,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之中,地质活动强烈导致地温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地温地段隧道施工的措施
(1)为保证隧道施工人员进行正常的安全生产,我国有关部对隧道施工作业环境的卫生标准都有规定。

如铁道部规定,隧道内气温不得超过280C;交通部规定,隧道内气温不宜高于300C。

国外的资料介绍,日本规定隧道内温度低于370C。

(2)为达到规定的标准,在施工中一般采取通风和洒水及通风与洒水相结合的措施。

地温较高时,可采用大型通风设备予以降温。

地温很高时,在正洞开挖工作面前方的一段距离,利用平导超前钻探,如有热水涌出,可在平导内增建降水、排水设施和排水钻孔,以降低正洞的水位。

如正洞施工中仍有热水涌出时,可采用水玻璃水泥系药液注浆,以发挥截水及稳定围岩的作用。

(3)高温地段的衬砌混凝土:在高温(如70高温)的岩体及喷混凝土上浇筑二次衬砌混凝土时,即使厚度再薄,水化热也不易逸出。

由于混凝土里面和表面的温差,在早龄期有可能存在裂缝。

因此,对二次混凝土衬砌防止裂缝,应采取下述措施:
①为了防止高温时的强度降低,应选定合适的水灰比,并考虑到对温泉水的耐久性,宜采用高炉矿渣水泥(分离粉碎型水泥)。

混凝土配合比和掺合剂应作试验优选。

②在防水板和混凝土衬砌之间设置隔热材料,可隔断从岩体传播来的热量,使混凝土内的温度应力降低。

③把一般衬砌混凝土的浇筑长度适当缩短。

④用防水板和无纺布组合成缓冲材料,由于与喷混凝土隔离,因此,混凝土衬砌的收缩可不受到约束。

⑤适当设置裂缝诱发缝,一般在两拱角延长方向设置。

(4)中暑症的防治措施:在高温条件下施工除采用降温措施外,还应注意中暑症的防治工作。

中暑症可分为热痉挛症、热虚脱症和热射症三种类型,其症状及处置如下:
①热痉挛:由于出汗过多,体内的水分、盐类丧失而引起。

其症状为在作业中和作业后,发作性肌肉痉挛和疼痛。

对此症应采取充分地摄取水和盐类予以缓解症状。

②热虚脱:由于循环系统失调而引起。

其主要症状为血压降低、速脉、水脉、头晕、头痛、呕吐、皮肤苍白、体温轻度上升。

采取的措施是,循环器官有异常的人员严禁参加施工。

对有症状者增加补水次数,并在阴凉处静卧休息。

③热射症: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失调,体温上升。

症状为:体温高、兴奋、乏力和皮肤干燥等。

采取的措施,对高温不适应者应避免在洞内作重体力劳动。

在高温施工地段采用冷水喷雾等方法降温,必要时对患者可采取医疗急救处置。

(5)合理安排高温作业时间:根据坑道内的高温程度、劳动强度和劳动效率,确定劳动工时,以策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6)加强健康管理: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由于高温作业有引起症状恶化之虞;疲劳、空腹、睡眠不足、酒醉等容易诱发中暑症,对此类人员应禁止参加劳动。

在高温作业时,易发生维生素、水分、
盐类的不足,对此需进行充分的补充。

为恢复疲劳,在适温适湿的环境下休息,或充分地进行卧床休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