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继台双工器结构性能与调试方法

中继台双工器结构性能与调试方法
中继台双工器结构性能与调试方法

示波器有关知识及选型方案

示波器有关知识及选型方案 此方案为北京海洋兴业科技有限公司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示波器自从问世以来,它一直是最重要、最常用的电子测试仪器之一。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示波器的能力在不断提升,其性能与价格也五花八门,市场参差不齐。示波器看似简单,但如何选择,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根据多年的经验,结合北京海洋兴业科技有限公司选型指南,从几个方面告知您在选择示波器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了解您需要测试的信号 您要知道用示波器观察什么?您要捕捉并观察的信号其典型性能是什么?您的信号是否有复杂的特性?您的信号是重复信号还是单次信号?您要测量的信号过渡过程的带宽,或者上升时间是多大?您打算用何种信号特性来触发短脉冲、脉冲宽度、窄脉冲等?您打算同时 显示多少信号?您对测试信号作何种处理? 二、选择示波器的核心技术差异:模拟(DRT)、数字(DSO)、还是数模兼合 (DPO) 传统的观点认为模拟示波器具有熟悉的控制面板,价格低廉,因而总觉得模拟示波器“ 使用方便” 。但是随着 A/D 转换器速度逐年提高和价格不断降低,以及数字示波器不断增加的测量能力和实际上不受限制的测量功能,数字示波器已独领风骚。但是数字示波器显示具有三维的缺陷、处理连续性数据慢等缺点,需要具有数模兼合技术的示波器,例 DPO 数字荧光示波器。 三、确定测试信号带宽 带宽一般定义为正弦波输入信号幅度衰减到 -3dB 时的频率,即幅度的70.7% 。带宽决定示波器对信号的基本测量能力。如果没有足够的带宽,示波器将无法测量高频信号,幅度将出现失真,边缘将会消失,细节数据将被丢失;如果没有足够的带宽,得到的信号所有 特性,包含响铃和振鸣等都毫无意义。 一个决定您所需要的示波器带宽有效经验——“5倍经验准则”:将您要测量的信号最高频率分量乘以5,使测量结果获得高于2%的精度。

电介质的电学性能及测试方法

电介质材料的电性包括介电性、压电性、铁电性和热释电性等。 1介电性、 介质在外加电场时会产生感应电荷而削弱电场,介质中电场与原外加电场(真空中) 的比值即为相对介电常数,又称诱电率,与频率相关。介电常数是相对介电常数与真空中绝对介电常数乘积。 介电常数又称电容率或相对电容率,表征电介质或绝缘材料电性能的一个重要数据,常用ε表示。它是指在同一电容器中用同一物质为电介质和真空时的电容的比值,表示电介质在电场中贮存静电能的相对能力。对介电常数越小即某介质下的电容率越小,应该更不绝缘。来个极限假设,假设该介质为导体,此时电容就联通了,也就没有电容,电容率最小。介电常数是物质相对于真空来说增加电容器电容能力的度量。介电常数随分子偶极矩和可极化性的增大而增大。在化学中,介电常数是溶剂的一个重要性质,它表征溶剂对溶质分子溶剂化以及隔开离子的能力。介电常数大的溶剂,有较大隔开离子的能力,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溶剂化能力。 科标检测介电常数检测标准如下: GB11297.11-1989热释电材料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 GB11310-1989压电陶瓷材料性能测试方法相对自由介电常数温度特性的测试 GB/T12636-1990微波介质基片复介电常数带状线测试方法 GB/T1693-2007硫化橡胶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的测定方法 GB/T2951.5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51部分:填充膏专用 试验方法滴点油分离低温脆性总酸值腐蚀性23℃时的介电常数23℃和100℃时的直 流电阻率 GB/T5597-1999固体电介质微波复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 GB/T7265.1-1987固体电介质微波复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微扰法 GB7265.2-1987固体电介质微波复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开式腔”法 SJ/T10142-1991电介质材料微波复介电常数测试方法同轴线终端开路法 SJ/T10143-1991固体电介质微波复介电常数测试方法重入腔法 SJ/T11043-1996电子玻璃高频介质损耗和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 SJ/T1147-1993电容器用有机薄膜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和介电常数试验方法 SJ20512-1995微波大损耗固体材料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测试方法 SY/T6528-2002岩样介电常数测量方法 服务范围:老化测试、物理性能、电气性能、可靠性测试、阻燃检测等 介电性能 介电材料(又称电介质)是一类具有电极化能力的功能材料,它是以正负 电荷重心不重合的电极化方式来传递和储存电的作用。极化指在外加电场作用下,构成电介质材料的内部微观粒子,如原子,离子和分子这些微观粒子的正负电荷中心发生分离,并沿着外部电场的方向在一定的范围内做短距离移动,从而形成偶极子的过程。极化现象和频率密切相关,在特定的的频率范围主要有四种极化机制:电子极化(electronic polarization,1015Hz),离子极化(ionic polarization,1012~1013Hz),转向极化(orientation polarization,1011~1012Hz)和 空间电荷极化(space charge polarization,103Hz)。这些极化的基本形式又分为位 移极化和松弛极化,位移极化是弹性的,不需要消耗时间,也无能量消耗,如电子位移极化和离子位移极化。而松弛极化与质点的热运动密切相关,极化的建立

阳极氧化膜性能测试及国家标准

阳极氧化膜性能测试方法 1. 光泽 1.1 目视法 目视检测法:包含对颜色、色差、表面光泽和表面表面缺陷的检测。其观察距离一般是0.5m;(GB/T14952.3-1994) 1.2 光泽仪 由于光泽目视时无法量化,所以采用了相应的仪器:光泽仪(目前的产品由于形状所限制,无法采用);(GB/T5237.4-2000)2. 色泽 2.1 目视法 在自然散射光或标准光源D65用目视法检测,视力达到1.0,与产品垂直或呈45°角;(GB/T14952.3-1994) 2.2 色差仪 目视法受到产品、环境和人的因素影响,判断的偏差较大,所以一般采用色差仪,色差仪一般采用D65标准照明体,测量400~700nm的可见光波;(ISO7724.1~3-1984、ISO/TR8125-1984和GB/T11186.1~3-1989) 3. 膜厚度(现有一个膜厚计) 3.1 显微镜测量横断面厚度 采用的方法是将产品截断,用金相显微镜测试,影响的因素有表面粗糙度、横断面的斜度、覆盖层变形和机加工缺陷; (GB/T6462-1986和ISO1463-1983) 3.2 分光束显微镜测量法 仅限于银色阳极氧化膜的测量;(ISO2128-1976、GB/T8014.3-200X) 3.3 质量损失法 适用于膜厚大于10μm(GB/T8014.2-200X、ISO2016-1982) 3.4 涡流法(现有的膜厚计即为此种) 采用涡流法有快速、方便、非破坏性,因此应用很广,原理是采用涡电流,并要求金属非磁性且表面不导电,当侧头与试样接触时,测头产生高频电流磁场,在基体金属中会感应出涡电流,此涡电流产生的附加电磁场会改变测头参数,而 (GB/T4957-1994和ISO2360-1982)测头参数的改变取决于与氧化膜相关的测头到基体的距离,然后经芯片分析得到数值。 4. 阳极氧化膜封孔质量 4.1 指印试验 用橡胶“手指”模拟人的手指进行试验,“手指”放在试样的待测表面上5min,然后移去并用丙酮擦干净检查,有指印为不合格;(BS1615-1945) 4.2 染色斑点试验 适用于检验在大气曝晒与腐蚀的环境下使用的氧化膜,特别适用于对耐污染性有要求得氧化膜:将产品在25mL/L的硫酸和10g/L的氟化钾溶液中浸泡1min,擦干,再在23℃、PH=5±0.5的染色溶液中浸泡1min。0-2级合格,5级最差。 具体操作详见(ISO2143-1981) 4.3酸化亚硫酸钠试验 先将产品放在18~22℃的1:1硝酸中浸泡10min,擦干,称重,再在90~92℃酸化亚硫酸钠溶液(10g/L,PH=2.5)中浸泡20min,擦干,称重,计算质量损失来衡量封孔质量;(ISO2932-1981、GB/T14592.2-1994) 4.4 乙酸-乙酸钠试验 先将产品放在18~22℃的1:1硝酸中浸泡10min,擦干,称重,再在沸腾的乙酸-乙酸钠溶液中(乙酸的浓度为0.5g/L,乙酸浓度为100mL/L,)浸泡15min,擦干,称重,计算质量损失来衡量封孔质量;(ISO2932-1981、GB/T14592.2-1994); 4.5磷-铬试验 适用于暴露在大气中以装饰和保护为目的、偏重抗污染的氧化膜,方法是擦干产品,称重,在38±1℃,20g/L的三氧化铬和35mL/L的磷酸混合溶液中浸泡15min,干燥,称重,失重为30mg/dm3为合格,(ISO3210-1983,GB/T8753.1~.2-200X,EN12373.7-1999); 4.6导纳试验 将产品擦干,导纳仪的一个电极接到产品上,再用橡皮圈做成的电解池粘到产品的测试部位,在电解池中注入35g/L的氯化钠溶液,并将另一个电极插入电解池,读取数据,国际上以低于400μS/t(t为膜厚)(ISO2931-1981,GB/T8753.3-220X)5. 耐腐蚀性 5.1铜加速乙酸盐雾腐蚀试验(CASS) 在专用的盐雾箱进行,在50±2℃,PH=3.0-3.1条件下,用压缩空气将氯化钠50±5g/L、乙酸、氯化铜0.26±0.02g/L溶液雾化,然后沉降在产品的表面;(GB/T5237.2~.5-2000、GB/T10125-1997、ISO9227-1990) 5.2含SO2潮湿大气腐蚀试验 先将产品在外观面用刀划深至基体的交叉线,再放入含有2L SO2、2L CO2的300±10L的气密箱中,温度控制在40±3℃。

双工器定义和工作原理(精)

什么是双工器??? 什么是双工器???双工器是异频双工电台,中继台的主要配件,其作用是将发射和接收讯号相隔离,保证接收和发射都能同时正常工作.它是由两组不同频率的阻带滤波器组成,避免本机发射信号传输到接收机。一般双工器由六个阻带滤波器(陷波器)组成,各谐振于发射和接收频率。接收端滤波器谐振于发射频率,并防指发射功率串入接收机,发射端滤波器谐振于接收频率。有些双工器不标发射和接收端而只标LOW和HIGH ,如某双工器LOW=450, HIGH=460, 表示LOW端可联接450兆接收机HIGH端联接460兆发射机,也可将LOW端联接450兆发射机,HIGH端联接460兆接收机,收发频率可颠倒使用,但是不能将发射频率460的机器接置双工器450兆一端以免损坏电台和双工器。 双工器选用:应根据电台发射接收频率定制双工器。400兆收发频率差10MHZ双工器的工作带宽在+-250kHZ可保证隔离度90db左右,单频点工作隔离度可达120db..当使用频率超过双工器额定带宽时,收发隔离度将急剧下降发射驻波增大,接收电路因受发射部分影响灵敏度下降不能正常工作。业余无线中转台U段一般收发差5兆HZ 使用的双工器采用窄带设计,可保证隔离度不下降但工作带宽变窄为+-100KHZ. 实践证明使用双工器比用两颗天线收发效果要好。 双工器的原理 双工器的结构 双工器,又称天线共用器,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双向三端滤波器。双工器既要将微弱的接受信号藕合进来,又要将较大的发射功率馈送到天线上去,且要求两者各自完成其功能而不相互影响一般的双工器由螺旋振腔体构成,由于其工作频率高,分布参数影响较大常做成一个密封套体,各信号馈线均用屏蔽效果较好的同轴电缆腔体形材也要求一定的光洁度,为利于散热,外观常为黑色,三个信号端一般采用标准高频接插件Q9或L16型高频插座无线通讯对双工器的要求 双工器用于移动通信和在野外作为无人值守的中转台工作,其本身就决定了它的使用环境和工作条件。 首先,我们希望双工器的体积小巧、重量轻。目前由于双工器的体积和其它一些技术问题,用于手持无线电话机的双工器还未见报道。但对于车载无线电话机,汽车等所能提供的空间是有限的,且还有无线电话机的布线和散热问题要考虑,因而在满足其它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双工器的小型化非常有必要。 其次,双工器必须便于安装,尤其是对某些双工器与无线电话机分别安装时更是如此。且应当结构牢固、可*、紧凑,应能承受一定的冲击和振动,特别是用于一些地理环境比较差的地方的无线电话机。我们知道,目前的双工器大多是分布参数决定其工作频率等指标要求的,如双工器的结构不可*,则有可能导致无线电话机的整机指标恶化,甚至烧坏接收机,这一点尤为重要。 再者,作为中转台有时使用环境比较恶劣,这就要求双工器也能在相应的工作温度范围以内能保证通讯质量。一般来讲,双工器应有明确的工作温度范围,并有温度变化的稳定性指标,以满足整机的使用要求。[ 双工器的指标 1、工作频率及带宽 双工器的工作频率范围应当不窄于无线电话机本身的工作频率范围。 通常我们所说的带宽,是指无线电话机配上双工器后接收机的输入带宽和发射机的输出带宽。对于双工器来讲,即是两个等效带阻滤波器的阻带带宽,而不是取决于通带带宽。从其频率响应曲线上看,即是两个阻带在一定衰减量时的频率范围,正如大家所知,现今的VHF、UHF无线电话机的本身,接收机的高频输入带宽一般都可在5MHz以上,发射机的高频输出带宽在10MHz以上。也就是

性能测试方案讲解

1.引言 说明测试方案中所涉及内容的简单介绍,包含:编写目的,项目背景、参考文档,以及预期的读者等。 1.1.编写目的 本文档描述××系统性能测试的范围、方法、资源、进度,该文档的目的主要有: 1.明确测试目的范围。 2.明确测试范围和目标。 3.明确测试环境需求,包括:测试需要的软、硬件环境以及测试人力需求。 4.确定测试方案,测试的方法和步骤。 5.确定测试需要输出的结果和结果表现形式。 6.分析测试的风险,寻找规避办法。 1.2.项目简介 简要描述与测试项目相关的一些背景资料,如被测系统简介,项目上线计划等。 1.3.参考文档 说明文档编写过程参考引用的资料信息。 2.测试目的、范围与目标 2.1.测试目的

根据项目总体计划明确项目测试目的。常见的测试目的如下(依据项目的实际情况修改。 本次性能测试的主要目的在于: ?测试已完成系统的综合性能表现,检验交易或系统的处理能力是否满足 系统运行的性能要求; ?发现交易中存在的性能瓶颈,并对性能瓶颈进行修改; ?模拟发生概率较高的单点故障,对系统得可靠性进行验证; ?验证系统的生产环境运行参数设置是否合理,或确定该参数; ?获得不同备选方案的性能表现,为方案选择提供性能数据支持。 2.2.测试功能范围 说明本项目需要进行测试的待测系统功能范围,列出被测对象的测试重要性及优先级等,提供一份简要列表。对于交易类功能要细化到每一个交易码;对于页面类功能要细化到每一个发起页面。下面表格供参考,非强制使用。 如果测试目的为方案验证,需要文字列出需要验证的方案项。 明确列出说明本次测试需要关注的测试指标的定义及范围,不需要关注的测试指标也应列出。下面的内容供参考。 本次性能测试需要获得的性能指标如下所列:

铁电性能综合测试概要

铁电薄膜的铁电性能测量 引言 铁电体是这样一类晶体: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存在自发极化,自发极化具有两个或多个可能的取向,其取向可能随电场而转向.铁电体并不含“铁”,只是它与铁磁体具有磁滞回线相类似,具有电滞回线,因而称为铁电体。在某一温度以上,它为顺电相,无铁电性,其介电常数服从居里-外斯(Curit-Weiss)定律。铁电相与顺电相之间的转变通常称为铁电相变,该温度称为居里温度或居里点Tc。铁电体即使在没有外界电场作用下,内部也会出现极化,这种极化称为自发极化。自发极化的出现是与这一类材料的晶体结构有关的。 晶体的对称性可以划分为32种点群。在无中心对称的21种晶体类型种除432点群外其余20种都有压电效应,而这20种压电晶体中又有10种具热释电现象。热释电晶体是具有自发极化的晶体,但因表面电荷的抵偿作用,其极化电矩不能显示出来,只有当温度改变,电矩(即极化强度)发生变化,才能显示固有的极化,这可以通过测量一闭合回路中流动的电荷来观测。热释电就是指改变温度才能显示电极化的现象,铁电体又是热释电晶体中的一小类,其特点就是自发极化强度可因电场作用而反向,因而极化强度和电场E 之间形成电滞回线是铁电体的一个主要特性。 自发极化可用矢量来描述,自发极化出现在晶体中造成一个特殊的方向。晶体红,每个晶胞中原子的构型使正负电荷重心沿这个特殊方向发生位移,使电荷正负中心不重合,形成电偶极矩。整个晶体在该方向上呈现极性,一端为正,一端为负。在其正负端分别有一层正和负的束缚电荷。束缚电荷产生的电场在晶体内部与极化反向(称为退极化场),使静电能升高,在受机械约束时,伴随着自发极化的应变还将使应变能增加,所以均匀极化的状态是不稳定的,晶体将分成若干小区域,每个小区域称为电畴或畴,畴的间界叫畴壁。畴的出现使晶体的静电能和应变能降低,但畴壁的存在引入了畴壁能。总自由能取极小值的条件决定了电畴的稳定性。 参考资料 [1]钟维烈,铁电物理学,科学出版社,1996。 [2]干福熹,信息材料,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3]J.F.Scoot,Ferroelectric Memories,Springer,2000。 实验目的 一、了解什么是铁电体,什么是电滞回线及其测量原理和方法。 二、了解铁薄膜材料的功能和应用前景。 实验原理 一、铁电体的特点 1.电滞回线 铁电体的极化随外电场的变化而变化,但电场较强时,极化与电场之间呈非线性关系。在电场作用下新畴成核长,畴壁移动,导致极化转向,在电场很弱时,极化线

阳极氧化膜性能测试与国家实用标准

阳极氧化膜性能测试方法 1.光泽 1.1 目视法 目视检测法:包含对颜色、色差、表面光泽和表面表面缺陷的检测。其观察距离一般是0.5m ;( GB/T14952.3-1994 ) 1.2 光泽仪 由于光泽目视时无法量化,所以采用了相应的仪器:光泽仪(目前的产品由于形状所限制,无法采用);(GB/T5237.4-2000) 2.色泽 2.1 目视法 在自然散射光或标准光源 D 65用目视法检测,视力达到 1.0 ,与产品垂直或呈45°角;( GB/T14952.3-1994 ) 2.2色差仪 目视法受到产品、环境和人的因素影响,判断的偏差较大,所以一般采用色差仪,色差仪一般采用D65标准照明体,测量400~700nm 的可见光波;( ISO7724.1~3-1984 、 ISO/TR8125-1984 和 GB/T11186.1~3-1989 ) 3.膜厚度(现有一个膜厚计) 3.1 显微镜测量横断面厚度 采用的方法是将产品截断,用金相显微镜测试,影响的因素有表面粗糙度、横断面的斜度、覆盖层变形和机加工缺陷; (GB/T6462-1986 和 ISO1463-1983 ) 3.2 分光束显微镜测量法 仅限于银色阳极氧化膜的测量;( ISO2128-1976 、 GB/T8014.3-200X ) 3.3 质量损失法 适用于膜厚大于10μm( GB/T8014.2-200X 、 ISO2016-1982 ) 3.4 涡流法(现有的膜厚计即为此种) 采用涡流法有快速、方便、非破坏性,因此应用很广,原理是采用涡电流,并要求金属非磁性且表面不导电,当侧头与 试样接触时,测头产生高频电流磁场,在基体金属中会感应出涡电流,此涡电流产生的附加电磁场会改变测头参数,而 测头参数的改变取决于与氧化膜相关的测头到基体的距离,然后经芯片分析得到数值。( GB/T4957-1994 和 ISO2360-1982 )4.阳极氧化膜封孔质量 4.1 指印试验 用橡胶“手指”模拟人的手指进行试验,“手指”放在试样的待测表面上 5min ,然后移去并用丙酮擦干净检查,有指印为不合格;( BS1615-1945 ) 4.2 染色斑点试验 适用于检验在大气曝晒与腐蚀的环境下使用的氧化膜,特别适用于对耐污染性有要求得氧化膜:将产品在25mL/L 的硫 酸和 10g/L 的氟化钾溶液中浸泡1min ,擦干,再在23℃、 PH=5± 0.5 的染色溶液中浸泡1min 。 0-2 级合格, 5 级最差。 具体操作详见( ISO2143-1981) 4.3 酸化亚硫酸钠试验 先将产品放在18~22 ℃的 1:1硝酸中浸泡 10min ,擦干,称重,再在 90~92 ℃酸化亚硫酸钠溶液(10g/L ,PH=2.5 )中浸泡 20min ,擦干,称重,计算质量损失来衡量封孔质量;( ISO2932-1981 、 GB/T14592.2-1994) 4.4 乙酸 -乙酸钠试验 先将产品放在18~22 ℃的 1: 1 硝酸中浸泡 10min ,擦干,称重,再在沸腾的乙酸-乙酸钠溶液中(乙酸的浓度为0.5g/L ,乙酸浓度为100mL/L ,)浸泡 15min ,擦干,称重,计算质量损失来衡量封孔质量;( ISO2932-1981、GB/T14592.2-1994 ); 4.5 磷 -铬试验 适用于暴露在大气中以装饰和保护为目的、偏重抗污染的氧化膜,方法是擦干产品,称重,在38±1℃, 20g/L 的三氧化 铬和 35mL/L的磷酸混合溶液中浸泡15min ,干燥,称重,失重为 30mg/dm 3为合格,( ISO3210-1983,GB/T8753.1~.2-200X, EN12373.7-1999 ); 4.6 导纳试验 将产品擦干,导纳仪的一个电极接到产品上,再用橡皮圈做成的电解池粘到产品的测试部位,在电解池中注入35g/L的 氯化钠溶液,并将另一个电极插入电解池,读取数据,国际上以低于 400μS/t( t 为膜厚)( ISO2931-1981 ,GB/T8753.3-220X) 5.耐腐蚀性

频性能测试性能测试方法

关于关于用电信息采集微功率无线通信单元用电信息采集微功率无线通信单元用电信息采集微功率无线通信单元射 射频性能性能测试测试测试方法方法方法的说明 的说明本文档参照了Q/GDW 1374.3《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第3部分:通信单元技术规范》、Q/GDW 1376.2《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第2部分:集中器本地通信模块接口协议》、DL/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Q/GDW11016-2013《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第4部分:基于微功率无线通信的数据传输协议》,进一步明确了微功率无线通信单元的射频测试流程,稳定精确地完成发射性能测试(发射功率、数传频偏、杂散辐射),接收性能测试(接收灵敏度、可接受中心频率偏移),指导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和测试工作。1.样品类型 微功率无线通信主节点:一型集中器本地通信单元;微功率无线通信从节点:一型采集器通信单元、二型采集器、三相电能表通信单元、单相电能表通信单元。2.测试要求 1)发射性能测试中,各送检通信单元在正常的工作模式下,其串口应能接收下文所示的命令帧并正确返回确认帧,进而空口持续稳定发送码流; 2)接收性能测试中,各送检通信单元在正常的工作模

式下,其空口应能接收下文所示的空中测试指令报文,并能将空中报文的数据载荷域通过串口发给上位机。 3)发射性能测试中,空口输出的M4码流不需要做白化,但需添加物理层帧分隔符0x98,0xF3; 4)串口波特率应自适应,一型集中器本地通信单元默认为9600bit/s,一型采集器通信单元、二型采集器、三相智能电能表通信单元、单相智能电能表通信单元默认为2400bit/s;3.发射性能测试3.13.1..测试测试流程 流程微功率无线通信单元发射性能测试流程为:1)通信单元上电; 2)通信单元关联表地址(一型集中器本地通信单元及二型采集器无此步骤); 3)上位机通过串口向通信单元发送命令帧;4)通信单元通过串口向上位机回复确认帧;5)通信单元空口在规定时间、规定频点连续发送规定码流; 6)使用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进行发射功率测试;7)使用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进行杂散辐射测试;8)使用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进行数传频偏测试。3.23.2.帧格式 .帧格式

氧化膜连续性测试

阳极氧化膜连续性测试方法 阳极氧化膜的连续性测试(大孔性)(本测试用于评定铝合金阳极氧化膜连续性)要求:将20克的硫酸铜CuSO4溶解到1升去离子水中,并搅拌均匀。往此溶液中添加20cc的盐酸溶液,并继续搅拌均匀。将此混合溶液滴到产品表面任意四个位置。如果有必要,可以用纸巾将产品表面清除干净,以确保表面有污点存在。暴露五分钟后,如果产品表面没有暗点,则可判定产品可以通过氧化膜连续性测试。本试验至少测3件样本(注意:在产品封孔性及连续性测试时,只要溶液滴在不同位置上,即封孔性及连续性测试可以在同一件产品上做测试)。求助:黑色不能过,不锈钢色可以过 阳极氧化膜性能测试方法 1.光泽 1.1目视法 目视检测法:包含对颜色、色差、表面光泽和表面表面缺陷的检测。其观察距离一般是 0.5m;(GB/T14952.3-1994) 1.2光泽仪 由于光泽目视时无法量化,所以采用了相应的仪器:光泽仪(目前的产品由于形状所限制,无法采用);(GB/T5237.4-2000) 2.色泽 2.1目视法 在自然散射光或标准光源D65用目视法检测,视力达到1.0,与产品垂直或呈45°角; (GB/T14952.3-1994) 2.2色差仪 目视法受到产品、环境和人的因素影响,判断的偏差较大,所以一般采用色差仪,色差仪一般采用D65标准照明体,测量400~700nm的可见光波;(ISO7724.1~3-1984、ISO/TR8125-1984和GB/T11186.1~3-1989) 3.膜厚度(现有一个膜厚计) 3.1显微镜测量横断面厚度 采用的方法是将产品截断,用金相显微镜测试,影响的因素有表面粗糙度、横断面的斜度、覆盖层变形和机加工缺陷;(GB/T6462-1986和ISO1463-1983) 3.2分光束显微镜测量法 仅限于银色阳极氧化膜的测量;(ISO2128-1976、GB/T8014.3-200X) 3.3质量损失法 适用于膜厚大于10μm(GB/T8014.2-200X、ISO2016-1982) 3.4涡流法(现有的膜厚计即为此种) 采用涡流法有快速、方便、非破坏性,因此应用很广,原理是采用涡电流,并要求金属非磁性且表面不导电,当侧头与试样接触时,测头产生高频电流磁场,在基体金属中会感应出涡电流,此涡电流产生的附加电磁场会改变测头参数,而测头参数的改变取决于与氧化膜相关的测头到基体的距离,然后经芯片分析得到数值。(GB/T4957-1994和ISO2360-1982) 4.阳极氧化膜封孔质量

示波器的调节与使用

数字示波器的调节与使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示波器的结构与示波原理 2.掌握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学会用示波器观测各种电信号的波形 3.学会用示波器测正弦交流信号的电压幅值及频率 4.学会用萨如图法,测量正弦信号频率 二、实验仪器 RIGOL DS1000E型数字存储示波器,DG1022函数波形发生器 三、实验原理 1、双踪示波器的原理: 双踪示波器控制电路主要包括:电子开关、垂直放大电路、水平放大电路、扫描发生器、同步电路、电源等。 Y CH1 Y CH2 图1. 双踪示波器原理方框图 其中,电子开关使两个待测电压信号YCH1和YCH2周期性地轮流作用在Y偏转板,这样在荧光屏上忽而显示YCH1信号波形,忽而显示YCH2信号波形。由于荧光屏荧光物质的余辉及人眼视觉滞留效应,荧光屏上看到的是两个波形。 如果正弦波与锯齿波电压的周期稍不同,屏上出现的是一移动的不稳定图形,这是因为扫描信号的周期与被测信号的周期不一致或不呈整数倍,以 . .

致每次扫描开始时波形曲线上的起点均不一样所造成的。为了获得一定数量的完整周期波形,示波器上设有“time/div”调节旋钮,用来调节锯齿波电压的周期,使之与被测信号的周期呈合适的关系,从而显示出完整周期的正弦波形。 当扫描信号的周期与被测信号的周期一致或是整数倍,屏上一般会显示出完整周期的正弦波形,但由于环境或其他因素的影响,波形会移动,为此示波器装有扫描同步电路,同步电路从垂直放大电路中取出部分待测信号,输入到扫描发生器,迫使锯齿波与待测信号同步,此称为“同步”。如果同步电路信号从仪器外部输入,则称为“外同步”。 2.示波器显示波形原理: 如果在示波器的YCH1或YCH2端口加上正弦波,在示波器的X偏转板加上示波器部的锯齿波,当锯齿波电压的变化周期与正弦电压的变化周期相等时,则在荧光屏上将显示出完整周期的正弦波形,如图2所示。如果在示波器的YCH1、YCH2端口同时加上正弦波,在示波器的X偏转板加上示波器部的锯齿波,则在荧光屏上将得到两个正弦波。 图2.示波器显示正弦波形的原理 3、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基本原理 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基本原理框图如图3所示: . .

综合性能检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综合性能检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综合性能检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示范文 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严格遵守学院制定实训“十要”、“十不准”规 章制度。 2 、操作人员应详细阅读有关资料,对各种使用的设 备应掌握操作方法,熟悉工作原理,测试中,谨慎、认 真、小心,防止误操作损坏设备。 3 、实训前,听从老师讲解及演示,熟悉项目内容范 围,爱护设备仪器,保证完好无损。 4 、检测时,集中精力操作,严守规程,仔细观察仪 表变化,发生异常,立即停机切断电源,待排除故障后再 进行操作。 5 、发动机或车辆在指导教师启动检测时,人身不可

靠近旋转运动部位,注意“油、水、电、气”防止泄漏。 6 、停机后,发动机要关闭点火开关,各种设备要切断电源。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塑料薄膜的性能测试方法

塑料薄膜的性能测试方法 塑料薄膜、复合膜具有不同的物理、机械、耐热以及卫生性能。当塑料薄膜应用为包装材料时,需要根据包装物以及应用环境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材料来使用。如何评价包装材料的性能呢?国内外测试方法有很多。我们应优先选择那些科学、简便、测量误差小的方法,优先选择ISO、ASTM、以及我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如BB/T 标准、QB/T标准、HB/T标准等等。 GBT 2918-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等同国际标准ISO 291:1997《塑料一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提出了各种塑料及各类试样在相当于实验室平均环境条件的恒定环 境条件下进行状态调节和试验的规范,并给出标准实验环境定义,是大部分塑料性能测试方法引用的标准。 1.规格、外观测试方法 塑料薄膜作为包装材料,它的尺寸规格要满足内装物的需要;外观直接影响商品形象;其厚度则又是影响机械性能、阻隔性的因素之一,需要在质量和成本上找到最优化的指标。因此这些指标就会在每个产品标准的要求中作出规定,相应的要求检测方法一般有: 1.1厚度测定 塑料一般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其厚度测定一般需要施加一定的接触负荷。 GB/T6672-2001《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机械测量法》等同采用ISO4593:1993《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机械

测量法》。规定了机械法测量法即接触法测量塑料薄膜或薄片样品厚度的试验方法,但不适用于压花材料的测试。 1.2.长度、宽度 塑料材料的尺寸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解卷时的操作拉力也会造成材料的尺寸变化。测量器具的精度不同,也会造成测量结果的差异。因此在测量中必须注意每个细节,以求测量的结果接近真值。 GB/T 6673-2001《塑料薄膜与片材长度和宽度的测定》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4592:1992《塑料-薄膜和薄片-长度和宽度的测定》。该标准规定了卷材和片材的长度和宽度的基准测量方法。标准中规定了卷材在测量前应先将卷材以最小的拉力打开,以不超过5m的长度层层相叠不超过20层作为被测试样,并在这种状态下保持一定的时间,待尺寸稳定后在进行测量。 1.33.外观 塑料薄膜的外观检验一般采取在自然光下目测。 外观缺陷在GB/T 2035 《塑料术语及其定义》中有所规定。 2.物理机械性能测试方法 2.1拉伸性能 塑料的拉伸性能试验包括拉伸强度、拉伸断裂应力、拉伸屈服应力、断裂伸长率等试验。采用拉力试验机进行测试。 GB/T 1040-1992 《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一般适用于厚度大于1mm的材料热塑性、热固性材料,这些材料包括填充和纤维增强的塑料材料以及塑料制品。

开关电源电性能测试标准和方法

开关电源电性能测试标准和方 法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开关电源电气性能测试标准和方法 I.测试标准 一.电性能标准 1.输入电压100-240VAC 2.输入频率47-63Hz 3.总谐波失真小于20% 4.功率因数大于90% 5.效率大于90% 6.电压调整率小于2% 7.负载调整率小于2% 二.耐用性标准 1.开路保护 2.短路保护 3.过功率保护 4.抗雷击大于4KV 5.环境温度-40℃~70℃ 6.电源电压开关次数大约于1000次 7.寿命大于50000Hr 三.防护等级标准 1.IP67: II.测试方法 一.电性能测试方法 1.设备:数字电参数测量仪,万用表,调压器,可调负 载。 2.测试方法:电源接标称功率的80%-90%的负载。串于数 字电参数测量仪后,开灯测量。调压器先将电源电压调 至AC100V,60Hz。测量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并记录。再将 电源调至AC240V,50Hz。测量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并记 录。计算出输出电压相对变化量。输入电压标称值 220VAC,50Hz时,可调负载在标称值的10%-100%范围

变化,测量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并记录。计算出输出电 压相对变化量。 二耐用性测试方法: 1.设备:雷击测试仪,万用表, 可调负载,恒温箱,计数 器,时钟,老化台。 2.开路保护:电源输出端不接入负载,接通额定电压并 持续1Hr后,再接入标称负载,电源应能正常工作。 3.短路保护:电源输出端正负极直接短路,接通额定电 压并持续1Hr后,再断开正负极短路装置,接入标称 负载,电源应能正常工作。 4.过功率保护:当输出端接入超出标称值负载时,电源 应自动降低功率输出。 5.抗雷击保护:雷击测试仪 6.环境温度测试:恒温箱温度调至60℃,开关电源置于 恒温箱内,外接正常负载。开灯并持续1Hr。然后将 开关电源移至-25℃的恒温箱内,开灯并持续1Hr。如 此循环5次。 7.电源电压开关测试:在额定电源电压下,电源开启和 关闭各30s。无负载情况下循环200次。最大负载情 况下循环800次。 8.寿命测试:路灯置于老化台上,持续工作。直至开关电 源无法工作。记录时间。 三防护等级测试方法: 1.设备:水箱,时钟。 2.测试方法:在标准大气压下,开关电源置于水箱 中,样品底部距水底至少1米,样品顶部距水面至 少0.15米。时间30分钟。

膜性能测试

中空纤维超滤膜性能测试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超滤膜组件封装分离的实验操作技术; 2.掌握中空纤维膜渗透通量和分离效率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膜的性能包括物理化学性能和分离透过性能。膜的物理化学性能是指承压性、耐温性、耐酸碱性、抗氧化性、耐生物与化学侵蚀性、机械强度、膜的厚度、含水量、毒性、生物相容性、亲水性和疏水性、孔隙率、电性能、膜的形态结构以及膜的平均孔径等。膜的分离透过特性主要是指渗透通量和分离效率。 超滤膜分离基本原理是用压力差作为推动力,利用膜孔的渗透和截留性质,使不同的组分实现分离,因此要达到良好的分离目的,要求被分离的组分间相对分子质量至少要相差一个数量级以上。超滤膜分离的工作效率以渗透通量和分离效率作为衡量指标。膜通量计算如下式: t S V J ?= 式中,J 为膜的渗透通量(通常测试纯水通量)(L/m 2h ,0.1 MPa ); S 为中空纤维膜的有效面积(通常指外表面积,内压法为内表面积)(m 2); V 为透过液体的体积(L );t 为时间(h )。 组分截留率的定义如下: %100C C 1R 0 1 ?- = 式中—R 为截留率; C 0为原溶液浓度; C 1为透过液浓度。 将中空纤维膜封成膜组件后,进行中空纤维膜的通量与截留率的测试。进料液可以从膜的内表面透过膜,也可以通过膜的外表面透过膜,因此测试水通量和截留率的方式分为:内压法和外压法,如图1所示。另一方面,根据料液在膜组件中流动方式的不同,测试水通量和截留率的方式又可以分为:错流法和死端法。综上所述,测试中空纤维膜的水通量和截留率的方式可以分为:内压错流法、外压错流法、内压死端法和外压死端法,如图2所示。本实验中测试中空纤维膜的通量和截留率用的都是内压错流过滤,如图2 (a)所示。 图1内压法和外压法示意图

WEB性能测试方法

性能测试用例主要分为预期目标用户测试,用户并发测试,疲劳强度与大数据量测试,网络性能测试,服务器性能测试五大部分,具体编写测试用例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裁减,在项目应用中遵守低成本,策略为中心,裁减,完善模型,具体化等原则; 一、WEB 全面性能测试模型 Web 性能测试模型提出的主要依据是:一种类型的性能测试可以在某些条件下转化成为另外一种类型的性能测试,这些类型的性能测试的实施是有着相似之处的; 1. 预期指标的性能测试 系统在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都会提出一些性能指标,完成这些指标的相关的测试是性能测试的首要工作之一,这些指标主要诸于“系统可以支持并发用户200个;”系统响应时间不得超过2 0秒等,对这种预先承诺的性能要求,需要首先进行测试验证; 2. 独立业务性能测试 独立业务实际是指一些核心业务模块对应的业务,这些模块通常具有功能比较复杂,使用比较频繁,属于核心业务等特点。 用户并发测试是核心业务模块的重点测试内容,并发的主要内容是指模拟一定数量的用户同时使用某一核心的相同或者不同的功能,并且持续一段时间。对相同的功能进行并发测试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在同一时刻进行完全一样的操作。另外一类是在同一时刻使用完全一样的功能。 3. 组合业务性能测试 通常不会所有的用户只使用一个或者几个核心业务模块,一个应用系统的每个功能模块都可能被使用到;所以WEB性能测试既要模拟多用户的相同操作,又要模拟多用户的不同操作;组合业务性能测试是最接近用户实际使用情况的测试,也是性能测试的核心内容。通常按照用户的实际使用人数比例来模拟各个模版的组合并发情况;组合性能测试是最能反映用户使用情况的测试往往和服务器性能测试结合起来,在通过工具模拟用户操作的同时,还通过测试工具的监控功能采集服务器的计数器信息进而全面分析系统瓶颈。 用户并发测试是组合业务性能测试的核心内容。组合并发的突出特点是根据用户使用系统的情况分成不同的用户组进行并发,每组的用户比例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匹配; 4. 疲劳强度性能测试 疲劳强度测试是指在系统稳定运行的情况下,以一定的负载压力来长时间运行系统的测试,其主要目的是确定系统长时间处理较大业务量时的性能,通过疲劳强度测试基本可以判定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是否稳定; 5. 大数据量性能测试 一种是针对某些系统存储,传输,统计查询等业务进行大数据量时的性能测试,主要针对某些特殊的核心业务或者日常比较常用的组合业务的测试; 第二种是极限状态下的数据测试,主要是指系统数据量达到一定程度时,通过性能测试来评估系统的响应情况,测试的对象也是某些核心业务或者常用的组合业务。 第三种大数据量测试结合了前面两种的测试,两种测试同时运行产生较大数据量的系统性能测试; 大数据量测试通常在投产环境下进行,并独立出来和疲劳强度测试放在一起,在整个性能测试的后期进行;大数据量的测试可以理解为特定条件下的核心业务或者组合业务测试; 6. 网络性能测试 主要是为了准确展示带宽,延迟,负载和端口的变化是如何影响用户的响应时间的,在实际的软件项目中 主要是测试应用系统的用户数目与网络带宽的关系。网络测试的任务通常由系统集成人员完成; 7. 服务器(操作系统,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性能测试

双工器的原理

1、双工器的原理 同时可以使信号出,入而互不干扰的电路或装置就是双工器。在不同频段使用其电路或结构有极大的差异。不可笼统而言之。无论那个频段使用的双工器,设计都颇费时日。 对于公司的产品,2.4G频段的产品,我们使用了双工器同时进行发射和接收。但是对于5.8G频段的产品,我们却没有使用,发射和接收分开搞定。 对于不同的平台,hadl,wdct,dect好像又不一样。 主要就是TX发射RX接收的两个工作面。也可以说是滤波器 900MHZ。和1800MHZ 现在最常用的双工(duplexer)器有空气腔和介质双工器,它是利用介质的不同体积的共振特性,对收和发频点都是带通,要求收发不同频.它和环行器(circular )的最大区别是双工器用来传输良种不同频率的信号,而环行器则用来发射和接受同频率的信号. 以下是引用爱拼才会赢1225 在2006-9-25 下午9:21 的发言 请教环行器与双工器的关系 双工器是不是环行器的特殊应用 不能那样讲,比如说异频双工器根本不需要环行器。而是两个经过特殊设计的能够并联工作的高低通滤波器。 双工器的结构 双工器,又称天线共用器,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双向三端滤波器。双工器既要将微弱的接受信号藕合进来,又要将较大的发射功率馈送到天线上去,且要求两者各自完成其功能而不相互影响一般的双工器由螺旋振腔体构成,由于其工作频率高,分布参数影响较大 常做成一个密封套体,各信号馈线均用屏蔽效果较好的同轴电缆 腔体形材也要求一定的光洁度,为利于散热,外观常为黑色,三个信号端一般采用标准高频接插件Q9或L16型高频插座无线通讯对双工器的 要求[!21ki@][@21ki!] [!21ki@][@21ki!] 双工器用于移动通信和在野外作为无人值守的中转台工作,其本身就决定了它的 使用环境和工作条件。[!21ki@][@21ki!] 首先,我们希望双工器的体积小巧、重量轻。目前由于双工器的体积和其它一些技术问题,用于手持无线电话机的双工器还未见报道。但对于车载无线电话机,汽车等所能提供的空间是有限的,且还有无线电话机的布线和散热问题要考虑,因而在满足其它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双工器的小型化非常有必要。 [!21ki@][@21ki!] 其次,双工器必须便于安装,尤其是对某些双工器与无线电话机分别安装时更是如此。且应当结构牢固、可*、紧凑,应能承受一定的冲击和振动,特别是用于一些地理环境比较差的地方的无线电话机。我们知道,目前的双工器大多是分布参数决定其工作频率等指标要求的,如双工器的结构不可*,则有可能导致无线电话机的整机指标恶化,甚至烧坏接收机,这一点尤为重要。[!21ki@][@21k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