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共92页文档

合集下载

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3.1.2具体计算
1 水功能区划分及各水域水质等级的确定 :本次课设将***流域以刘大 水库、元台大桥、洼子店闸三个断面为基准进行流域合并。刘大水 库、元台大桥、洼子店闸三个断面的水质等级分别为Ⅱ级、Ⅱ级、Ⅲ 级。 单因子标准指数的计算:根据单因子指数计算理算得单因子标准指 数,并做出水质评价,如表3—1。
2.1.2.采样 样品采集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水质采样应在自然流水状态流水状态 下进行,不应扰动水流底部沉积物。以保证样品代表性;②采样地点和 时间应符合要求;③采样应经过专门训练;④采样时必须注意安全。 采样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水样采集量是视监测项目及采用的分析方法所需水样及备用量 而定。
(2)采样时。采样器口部应面对水流方向。用船只采样时,船首应 逆向水流,采样在船舷前部逆流进行,以避免船体污染水样。
第 1 章 ***干流基本概况
1.1流域的自然环境条件
1.1.1流域概况
***发源于普兰店市安波镇鸡冠山流经四平镇、沙包镇、瓦窝镇、 元台镇、大谭镇、瓦房店城区、莲山镇、夹河庙镇、普兰店城区、杨树 房镇,由大刘家镇入海,全长约96.5km。树枝状水系。流域面积约 988km2,平均坡降1.3‰,总径流约2.5亿m3,平均径流深256.7mm。
NH3-N 4.07
CODCr BOD CODMn 107.8 9.7 12.8
9.8 12.4 0.3
34.9 1.4 11.7
7.6 13.1 1.2
32.5 2.8 4.4
从上述监测结果中并结合《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对各 因子所规定的等级标准可以知道,三个监测断面 PH 值在 7~9 中变 化,指标等级处于 I~V 类之间;其 D0值在 11~14 之间中变化,指 标等级均处于 I 类;其 NH3-N 值在 O~5 中变化,其中刘大水库监测 断面处于Ⅱ类标准,元台大桥监测断面超过 V 类标准,洼子店闸监测 断面处于Ⅲ类标准之间;其 BOD 值在 1~10 中变化,刘大水库、洼子 店闸监测断面指标等级处于 I 类元台大桥监测断面超指标等级处于Ⅳ 类标准。对于 COD 指标,元台大桥监测断面超过 V 类标准,其它两个 监测断面指标均位于Ⅳ~V 类标准。

水利工程中的环境监测与评估

水利工程中的环境监测与评估
取监测数据
数据分析与报 告编制:对监 测数据进行分 析,编制环境 影响评估报告, 提出改进措施
和建议
水利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评估
水质变化:评估水利工程对 水质的影响,包括污染物浓 度、水质类型等
水生生物影响:评估水利工 程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包括
鱼类、水草等
水资源变化:评估水利工程 对河流、湖泊等水资源的影 响
析、遥感监测等
监测技术应用
遥感技术:实时监测水利工程 对环境的影响
传感器技术:监测水质、土壤、 空气等环境因素
GIS技术:分析水利工程对环 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模型模拟技术:预测水利工程 对环境的长期影响
监测数据分析和处理
数据采集:通过各种监测 设备收集数据
数据处理:对数据进行清 洗、整理和分析
数据可视化:将分析结果 以图表等形式展示
水文情势变化:评估水利工 程对水文情势的影响,包括
水位、流速、径流等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
水资源:评估水利 工程对水资源的影 响,包括水量、水 质、水生生物等
生态环境:评估水 利工程对生态环境 的影响,包括生物 多样性、生态系统 稳定性等
社会经济:评估水 利工程对社会经济 的影响,包括就业 、经济发展、社会 稳定等
家咨询等
评估方法与流程
环境影响预测: 通过数学模型 和模拟技术, 预测水利工程 对环境的影响
程度和范围
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预测结果, 对水利工程的 环境影响进行 定性和定量评

环境监测计划: 制定详细的环 境监测计划, 包括监测点位、 监测指标、监
定期对水利工 程周边的环境 进行监测,获
1
添加章节标题
2
水利工程中的环境监测

湖泊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湖泊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湖泊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湖泊是地球上重要的水体资源之一,不仅为人类提供生活用水,还拥有丰富的生态系统。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湖泊水环境质量逐渐恶化,给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威胁。

因此,湖泊水环境质量的监测与评价变得至关重要。

湖泊水环境质量的监测可以分为定点监测和流域监测两种方式。

定点监测是指选取湖泊的典型点位,在一定时间间隔内进行采样和分析,以了解该点位的水质状况。

流域监测则是综合考虑湖泊流域内的各种因素,并将监测点位布设在各个流域入湖口处,以综合评估湖泊水环境的综合质量。

通过这两种监测方式,可以全面掌握湖泊水环境的变化趋势。

湖泊的水环境质量评价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指标体系。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湖泊水环境质量标准各不相同,但一般都包括水质、富营养化、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指标。

水质指标包括水体的溶解氧、浊度、酸碱度、温度等,富营养化指标则关注水中的氨氮、总氮、总磷等含量。

此外,重金属、农药等污染物排放也是评价湖泊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湖泊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中,不仅需要准确地采集和分析水样,还需要结合实地调查和遥感技术,更全面地了解湖泊水环境的质量状况。

实地调查可以掌握湖泊周边的环境特点和人类活动情况,遥感技术则可以获取湖泊水质的空间分布信息。

通过综合利用这些信息,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湖泊的水环境质量。

湖泊水环境质量的监测与评价还需要考虑到长期性和动态性。

湖泊水环境的质量不仅受到季节性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还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

因此,需要在长期时间尺度上进行监测和评价,以获得更加可靠的结果。

此外,还需要关注湖泊水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湖泊水环境质量的监测与评价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问题,也是解决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重要途径。

通过监测和评价,可以及时了解湖泊水环境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治理。

例如,在富营养化方面,可以通过合理控制农业和城市排放,减少营养物的输入,从而改善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第2章 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

【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第2章  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

养殖池
生物过滤
PTAN = AE×BM = 5.6g/day VTRk1 为342 g TANm-3 day-1 (Drennan et al., 2006) 计算得出滤料的体积为1.6L,在实际运行时,滤料的量为2L。
自动投饵装置
充氧系统
确定总耗氧量:RDO=Rresp+RNOD+RBOD
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会产生一系列不良的环境效应,称为环境负 效应。可分为地表水资源负效应和地下水环境负效应。 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地质环境问题、水环境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 岩土体变形失稳、水盐失调、生态退化) 地表水资源开发环境负效应 干旱 水质污染 生态环境退化、荒漠化 地下水资源开发的环境负效应 土壤盐碱化与沙漠化 地面沉降 地面塌陷 地裂缝 海水入侵
全国 393 条河流的 729 个断面中 : Ⅰ 类水质断面占
1.8%, Ⅱ 类占34.2%, Ⅲ 类占 32.2%, Ⅳ类占 18.5%, Ⅴ 类占 5.3%, 劣Ⅴ 类占 8.0%。
2.4.1 河流水资源质量状况
十大流域中, 珠江流域、西北诸河、西南诸河总体水质为优,
长江流域和浙闽片河流总体水质良好,黄河流域、 松花江流 域、淮河流域、辽河流域总体为轻度污染,海河流域总体为中 度污染。
资料进行对比。
流域水文模拟法(最有效的手段,Popular)
基于对水文现象的认识,分析其成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数 学方法建立一个模型,来模拟流域的水文变化过程。 (1)用人类活动影响前、或影响很小的资料率顶模型中的参数, 再对率定的参数进行检验,然后用率定的模型来推求自然状况下 的径流过程,并与实测进行对比,来分析人类的影响(资源评估 模型)。 (2)改变模型中反映下垫面条件变化的敏感参数,逐渐拟合人类 影响后的资料来分析参数变化规律,用以预测水文变化。

第3章 水环境法规与标准.【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

第3章  水环境法规与标准.【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

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
国家法律现行法律及行政规章
1、《宪法》(1982,2004) 2、《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 3、《渔业法》(1986,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保护条例》(1994) 5、《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 6、《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989) 7、《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982,2000) 8、《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管理办法》(1991) 9、《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3) 10、《水生野生动物利用特许办法》(1999) 11、《农业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办法(2002) 12、《野生动物案件中水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价值标准》(2002) 13、《水产苗种管理办法》(2005) 14、《渤海生物资源养护规定》 (2004) 15、《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3.1.1 环境保护法
调整因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而产生的社会关系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内容:(1)关于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要素,防止环境破坏的 法律法规 (2)关于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改善环境的法律法规 (3)防止自然灾害和减轻自然灾害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法律 规范。
3.1.2 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1989 年12月26日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主 席令第22号),以适应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环境要素的相关性 以及环境保护措施综合性的需要。该法是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 法,主要规定了国家环境保护的方针、任务、原则、制度和措 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八次会议于2014年4月24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 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公布,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9 第九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9 第九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况 数学模式的选择

污 染 源 简 化



调 查
参数估计




模式计算
强 确 定

评价建设项目的地表水环境影响
9.4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及对策
9.4.1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及基本资料 1 评价的目的 (1)从保护水环境的角度回答拟建项目是否适宜 (2)对可以进行的建设项目,针对工程可行性研究中
三级
地表水水 地表水水 域规模 质要求
≥20000
中等
大 中、小
I~III I~IV
大 中、小
IV、V V
简单
大 中、小
I、II I~III
大 中、小
III~V IV、V
复杂
大 中、小
I~III I~IV
大 中、小
IV、V V
10000

I、II

III、IV


中等
20000
中、小
I、II
中、小 III~V
2 河口简化 包括河流汇合部、河流感潮段、口外滨海段、河流与湖
泊、水库会合部。 (1)感潮段可按潮周平均、高潮平均和低潮平均简化为稳
态进行预测 (2)河流汇合部分为支流、汇合前主流、汇合后主流3段 (3)与水库、湖泊汇合部按河流和水库、湖泊两部分预测 (4)河口断面沿程变化较大时,分段进行预测 (5)口外滨海段可视为海湾
简单
大 、中 I~IV
9.1.3 地表水环境调查的主要内容 1 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尽量收集相关资料 2 现有污染源调查:(1)点源-排放、排放数据、用排水状况、
废污水处理状况;(2)非点源-基本情况、排放方式、排放去 向与处理情况、排放数据 3 地表水水质调查 4 地表水利用状况调查

水资源与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水资源与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水资源与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水资源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水资源与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成为了当今世界的一项重要任务。

水资源与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水体的质量状况,发现污染源,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

通过对水质、水量、水生态系统等方面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可能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威胁,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水质监测是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水质进行监测,可以确定水体中是否存在污染物,并评估污染程度。

常用的水质监测指标包括水体的溶解氧、PH值、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的含量等。

水质监测可以通过采集水样进行室内实验室分析,也可以使用现场监测设备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水质监测,我们可以了解水体是否适合供应饮用水,以及是否适合支持生态系统的健康运作。

除了水质监测,水量监测也是水资源与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的关键内容之一。

通过对水量的监测,我们可以掌握水资源的分布和供需状况。

主要的水量监测指标包括水位、流量、水位变化等。

水量监测可以通过在河道、水库等地设置水位站、流量站进行实时监测,也可以利用遥感技术等进行间接监测。

水量监测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水资源的利用情况,优化水资源配置方案,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生态系统的监测也是水资源与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对于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生态系统的监测,可以了解生物多样性、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等。

常用的生态系统监测指标包括水生态系统的水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生物大量指标、水生态系统的功能等。

生态系统监测可以通过生物样品采集和室内实验室分析进行,也可以通过定点观测和遥感技术进行。

通过生态系统监测,我们可以掌握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威胁的因素,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保护和修复。

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PPT课件

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PPT课件

产毒蓝藻属名 Producer of cyanobacteria genera
鱼腥藻Anabaena, 项圈藻Anabaenopsis, 隐球藻 Aphanocapsa, 陆生软管藻Hapalosiphon, 微囊藻 Microcystis, 念珠藻Nostoc, 颤藻Oscillatoria
节球藻毒素 Nodularins 生物碱Alkaloids 神经毒性生物碱 Neurotoxic alkaloids 类毒素-a Anatoxin-a 拟类毒素-a(s) Anatoxin-a(s) 石房蛤毒素 Saxitoxins
内陆水域是指河流、湖泊、水库、池塘等水体 地球上的水大部分分布在海洋,仅有2.8%分
布在陆地 仅有约占总水量0.03%的水分布在河流、湖泊、
水库、池塘等内陆水域
10
内陆水体主要用途
饮用水源 农业灌溉 工业生产 水产养殖
航运交通 水力发电 游乐健身 调节气候
14
水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水资源浪费严重
15
东湖蓝藻
16
太湖蓝藻水华
17
滇池蓝藻水华
18
。剩周 下边 的的 一自 些来 水水 厂厂 其大 源部 水分 的已 安经 全关 状闭 况, 也损 令失 人惨 堪重 忧,
19
洞庭湖和鄱阳湖局部水域的蓝藻水华
20
2013年云南洱海的蓝藻水华卫星遥感图
海洋蓝藻Marine cyanobacteria
4
(二)实验技能方面 1.重点技术
(1)常规水样理化指标的测定与分析 (2)水域环境指示生物的监测,包括生物鉴别、各 种指数的确定等 2.一般技术 (1)水样和水生生物采集、保存与处理 (2)水质分析仪的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