拌合站、钢筋加工场建设规划方案 -审核意见详解
高速公路三集中场地(砼集中生产场地、钢筋集中加工场地、结构集中预制场地)建设方案

沈海复线宁德漳湾至连江浦口福州段高速公路X标段三集中场地规划方案XXX集团工程有限公司沈海复线宁连高速公路福州段X项目经理部二0XX年X月目录一、工程简介 (2)1.线路概况 (2)2.主要工程量 (2)3.三集中场地概况 (2)二、编制依据 (3)三、T梁预制场、拌和站、钢筋加工场规划 (3)1.T梁预制场规划 (4)1.1.T梁预制场简介 (4)1.2.场地建设 (4)2.砼拌和站规划 (10)2.1.砼拌和站简介 (10)2.2.场地建设 (10)2.3.混凝土搅拌机械设备安装 (13)2.4.拌和站生产能力 (14)2.5.拌合站质量控制措施 (17)3.钢筋加工场地规划 (18)3.1.钢筋加工场地简介 (18)3.2.场地建设 (18)3.3.钢筋加工棚布置 (19)四、工期安排 (21)五、安全管理 (21)六、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22)七、附图 (22)三集中场地总体规划方案一、工程简介1.线路概况沈海复线宁连高速公路福州段X合同段位于福州罗源县境内,线路起于罗源县松山镇选屿村以东(起点桩号K39+411.5)与A2标段终点相连接,建北山特大桥跨省道201,至北山村以西,路线终于连江县马鼻镇村前村以西的石狮山(终点桩号YK44+280),全长4.55079公里。
2.主要工程量主要构筑物有:北山特大桥一座(桥长1642米),石师山隧道1/2座(其中右洞1662米,左洞1647米),砼盖板涵两座(长146.3米)。
主要工程量有:路基挖方44.9万m3,填方29.2万m3,路基防护8096.8m3,各类水沟砌体5411m3,C15片石砼挡墙2343m3,路面基层、底基层1934m2,水泥砼面板2093m2,桥梁桩基226根,墩柱214根,桥台2个,砼预制T梁763片。
其中北山特大桥、石狮山隧道为本标段的控制性工程。
本标段工程合同造价 3.42亿,合同工期24个月。
3.三集中场地概况为了全面落实和贯彻、执行《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有效的控制工程建设质量,提高工程建设技术管理水平,对三集中场地(砼集中生产场地、钢筋集中加工场地、结构集中预制场地)进行有效的规划。
工程现场搅拌站建设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市**区**工程位于**区**乡,其工程结构形式为现浇砼框架结构。
砼施工量大总计:28294.15m3,工程周边地处空旷,不存在施工扰民现象。
除垫层、底板及和底板一起浇筑的300高外墙采用预拌混凝土外,其余均采用现场自搅拌方案。
二、搅拌站建设施工部署:(一)、设备的选型1、搅拌机的选型1.1设备选型首先根据现场对设备的最基本的使用要求和技术参数来确定机型。
要求:具有搅拌均匀,设备结构紧凑,便于操作、运转平稳、循环时间短等特点。
技术参数要求:根据砼进料出料容量,初步可选择型号为JS500型的搅拌机其主要参数为:1.进料容量800L2.出料500L3.生产率25~30(m3/h)4.搅拌电机功率18.5KW5.卷扬机功率5.5 KW6.水泵功率0.75 KW7.料提升速度18m/min8、外型尺寸长×宽×高:2520×2980×2680整个搅拌机系统由:上料、供水、搅拌、卸料、电气等组成。
(二)、电脑计量配料机的选择选型原则为:功能齐全效率高、操作简单、配料准确,物料配比可随意调整,具有使用方便,易于安装、移动,对环境要求不高,可保证砼质量等优点的设备,经过筛选确定型号为PLD800型。
其技术参数为:1.称料斗容量:800L 2、储料斗容量:2×2L3、生产率:48(m3/h)4、配料精度:±2%5、可配骨料种类:6、上料高度:2600mm7、功率:6.6KW 8、称量方式:电脑称9、外型尺寸:长×宽×高=6200×1750×2870(mm)(三)、现场布置与施工1.现场布置初步定位于现场钢筋加工区以北,其搅拌站设备布置见附图:2.现场施工2.1现场施工按以下几个步骤分别施工,充分做到合理安排人员,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最大的工作量,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2、2 混凝土搅拌站采用**型砼配料机与两台JS500型砼搅拌机组合的方式,来满足现场搅拌的需求。
预制梁场标准化建设

预制梁场标准化建设预制梁场的标准化建设包括拌合站、预制场和钢筋加工场的标准化建设。
具体要求可参考《云南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工地建设》。
首先,拌和站的标准化建设要求如下:1.场地要分为梁板预制场、钢筋加工场和小型构件预制场,每个区域要进行分开或隔离。
场地外围要修筑隔离围墙,并设立材料堆放区、拌和区、作业区和模板、钢筋制作区等区域。
整个标段的桥梁梁板及其它预制构件,应在预制场统一预制。
2.拌和场地要有良好的排水和防水措施,不允许出现积水的情况。
3.堆料场地和场区道路要采用水泥砼或沥青砼进行硬化处理,杜绝产生弹簧、翻浆现象。
同时,要设专人对场区道路进行及时清扫,减少灰尘。
4.拌和场地内应设有安全防护措施,并配备消防设备。
其次,材料堆放区、梁板存放区、拌和区、模板及钢筋制作区和主要业区及场内道路等也要进行标准化建设。
1.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原材料必须分类堆放整齐,界限分明,分界墙要有足够高度和强度。
堆放场地应整平、硬化和围砌,未经监理工程师同意不得将原材料堆放于公路用地范围内。
已检验合格的原材料和待检原材料要分开堆放,不许随进随用。
为防止石料离析,堆放石料不宜过高且应分层退台存放。
2.钢材和水泥等应上苫下垫,防雨防潮。
钢筋存放、加工场地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硬化,场地周围有完善的排水系统,场地不应存水,钢筋存放台高度不低于50CM,分批次、型号存放,钢筋加工场、半成品存放场应搭设钢筋棚。
使用袋装水泥必须搭建符合规范要求的水泥库,不同标号的水泥分库存放。
3.原材料采用分类堆放的储存方式,并做好分类标识。
并及时补齐损坏或丢失的标志、标识牌。
4.原材料场地硬化要求:必须至少采用20厘米厚硬化做基层,上面铺设10厘米以上水稳碎石或水稳砂或浇筑足够厚度的混凝土。
最后,砂石材料的堆放也要按照规格分隔堆放,不允许混堆。
钢材、水泥等要存放在雨棚内,禁止露天堆放。
预制(拌和)场地内不同规格砂石材料要严格分档、隔离堆放,严禁混堆;砂石材料应堆放成梯形,做到“条直层平”,并设置细集料覆盖设施。
拌合站、钢筋加工场、混凝土构件预制场建设方案

拌合站、钢筋加工场、混凝土构件预制场、修理车间施工方案一、混凝土拌和站经过工区前期上场人员现场调查,结合投标文件结构物位置及工程量,本工区共设置1处混凝土拌合站、1处钢筋加工场、 1处混凝土构件预制场,位于驻地东侧。
(一)混凝土拌合站1、场地位置及规划混凝土拌合站与营区统筹规划,位于营区东面,占地约3000 ㎡。
驻地征地边线设置铁丝网围栏,拌合站处于封闭场所,在四周设置壕沟,净宽1米,深1米,兼排水功能。
具体布置详见驻地拌和站建设平面布置图。
2、拌和站建设规模拌和站规划用地3000 ㎡,50 拌合机一台,此拌合站设置四个料仓,设置蓄水池1 个,罐车清洗池1 个,机械设备停放区。
3、拌和站场地处理首先,进行地面压实,压实度达95%。
然后,拌和区地面浇筑15cm 混凝土。
堆料区采用20cm厚级配碎石压实处理,设备停放区5cm厚级配碎石压实处理。
4、各结构物结构形式(1)拌和机基础:根据拌和机基础图进行基础施工,采用混凝土基础。
(2)水泥库房、水泥库房采用两个12 米集装箱,地基采用混凝土基础高出原地面50cm。
(3)沉淀池和冲洗池:场地内设置1 个沉淀池和冲洗池。
冲洗池平面尺寸10x5m,深度1.5m,采用砖砌24 墙身并做砂浆防水处理,底部采用底部采用C15砼垫层,厚10cm。
冲洗池附近设沉淀池,沉淀池平面尺寸:5x3m,深度1.5m,采用砖砌24 墙身与抹面,底部采用C15 砼垫层,厚10cm。
(4)蓄水池:在拌和机附近设置1 座蓄水池,平面尺寸3x3m,深度2.5m(地下2m,地面以上0.5m),底部采用C15 混凝土硬化,厚20cm,四周采用24 墙砌筑,内外抹面及防水处理。
考虑当地土质为砂性土,渗水性较大。
(5)拌和站用电:结合整个驻地的变压器和发电机的配置规划,布置拌和设备用电线路,接入当地大电。
5、拌合站生产用水因当地水资源丰富,拌合站用水考虑在附近取水。
6、生产用电系统设置根据统一规划,将在驻地设置1 个变压器,供混凝土站生产使用。
两区三场相关规范要求

“两区三场”建设相关规范要求
17.2.1 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办公生活区应合理划分区域,并采取隔离措施。
17.3.1 临时建筑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避开可能发生洪水、泥石流、滑坡、坍方、落石的地段。
2在取、弃土场影响范围外。
3与高压线路、通信线路和高大树木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5 临时建筑之间的距离符合相关规定。
17.3.2变配电所、空气压缩机房、发电机房、锅炉房、油库、爆破器材库等危险性较大场所,应封闭管理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非工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入内。
17.3.3 临时建筑应满足结构安全、消防、环保、卫生等有关要求。
17.3.4 临时建筑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检查验收,验收不合格者严禁投入使用。
准化指南(第二册安全技术
篇)。
拌合站规划设置方案2017.11

沿海公路昌黄路至团林段改建工程C合同段(K31+000—K37+578.405段)拌合站规划设置方案黑龙江农垦建工路桥有限公司沿海公路昌黄路至团林段改建工程C合同段项目经理部2017年11月15日拌合站规划设置方案一、位置1、项目经理部位于团林中村与S364沿海公路右侧,距离主线桩号K34+500处1Km左右,驻地面积约2000m2,已经完成驻地及办公环境建设。
2、拌合站、预制梁场及钢筋加工场地建设本项目部通过对沿线环境条件的调查研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并根据业主、监理单位要求,依据《沿海公路昌黄路至团林改建工程标准化实施细则》要求,本着因地制宜、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的原则,拟定临时占用沿海公路(S364)K88Km处右侧泥井沟团林西村与S364省道之间合围地作为拌合站、梁场预制及钢筋加工场地(后附拌合站、梁场布置图),占地面积约15000m2。
根据场地实际情况,拌合站场地内全部采用30cm炮渣材料硬化,拌合站及料仓安装位置、储料场地、梁场预制加工场地、钢筋加工场地及生活区上部采用15cm水泥混凝土铺装硬化。
二、预制场场地布置1、清表及场地平整本预制场临时用地范围内地表为砂性土,土质松软,先清理场内表面杂物,集中存放于预制场西南角码放整齐备用。
先用推土机进行整平,考虑排水与该场地的使用时间等因素,整个场区中间高两边低,坡度为1%,局部地段特殊处理。
在压实后的原土面上填筑一层炮碴材料,用推土机、平地机整平,振动压路机振压3遍,到碾压后无明显压痕。
压实度达重型击实标准的95%。
根据梁板预制场平面布置图整体放样,布置场内道路、生活区、钢筋加工区、梁板区、临舍区(含办公区)、变电器设置及试验室。
2、场地道路硬化对于贯穿整个场区的道路,考虑到预制场运转后,砼运输车及运梁车载重量大的特点,对整个场区道路进行特殊硬化处理,场区道路在做好的炮碴、山皮土基础上浇筑一层20cm厚C15砼,振捣密实,道路宽度设计为7m。
场站标准化建设方案

xxx合同段场站布置建设方案总体说明xxx工程公司二〇一二年八月目录第一章拌和站标准化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XXX拌和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2XX拌和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钢筋加工场标准化建设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小型构件场标准化建设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 XX、XX梁预制场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拌和站标准化建设1。
1xxx拌和站经现场调查,在xxx山谷,距Kxxx+200右侧施工区500m处有较平坦的佛手爪耕地,但需进行大量土石方挖填及河道改道,拟在该处设此施工区混凝土拌和站.搅拌站至前端1号预制场及服务区桥梁距离均小于20公里.选址位置处为xxx沟谷间农田用地,远离居民区,对当地居民生活无干扰.附近有高压线,已与电力部门做好协商工作进行迁移,无炸药库等危险源。
进料及至施工区的道路利用新建施工便道即可.地质情况为:主要为石英砂岩,表面有薄层覆盖土及少量孤石,承载力满足要求,无低洼、滑坡等不良地质地段.施工用水利用xxx河水,水量充足,可以满足施工用水需求。
拌合站,钢筋场施工方案

莆炎高速公路三明境尤溪中仙至建宁里心段YA14合同段拌合站及钢筋场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二〇一七年十一月目录1.编制说明 (1)1.1 编制依据 (1)1.2 编制原则 (1)2.工程概况 (1)3.建设用地具体规划方案 (2)3.1规划方案 (2)3.2拌合机配备设计 (2)3.3 搅拌机基础受力计算 (3)4.混凝土拌和站建设 (4)4.1 测量放样 (4)4.2 防洪、防台措施 (4)4.3 场地整平 (4)4.4 场地排水 (5)4.5 场地硬化 (5)4.6 围墙、大门 (5)4.7 混凝土拌和作业区 (5)4.8 拌和站设备配置 (6)4.9 料仓 (7)4.10 库房 (7)4.11 电力设置 (7)4.12 计量设备 (9)4.13 生产用水 (9)4.14拌合站设备配置 (9)4.14 标志牌设置 (10)4.15 信息化管理 (10)4.16 安全文明施工 (10)5.钢筋加工场建设 (10)5.1管理要求 (10)5.2场站施工要求 (11)5.3钢筋加工场标识牌 (12)5.4机械设备 (12)5.5安全文明施工 (13)6.施工进度计划 (13)7.施工机械、人员投入计划 (13)8.工期保证措施 (14)9.质量控制措施 (15)9.1 质量管理体系 (15)9.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15)9.3 质量管理职责 (15)9.4 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 (16)10.安全施工措施 (16)10.1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6)10.2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6)10.3 应急救援预案 (17)11.文明施工措施 (18)12.环境保护措施 (19)附图一 (20)附图二 (21)附图三 (22)莆炎高速三明段YA14合同段拌合站及钢筋场建设施工方案1.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国高网莆炎高速公路三明尤溪中仙段至建宁里心度段工程施工招标文件、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 (第二版);(3)《推进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再提升方案》(4)《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党建标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5)现场踏勘调查获取的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拌合站及钢筋加工场建设规划方案一、编制说明(一)、编制范围:(二)、编制原则:(三)、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汕昆高速公路龙川至怀集段第TJ30标,路线起点位于西牛镇赤米村,起讫桩号为K257+500~K268+900,路线总长11.4km。
主要工程有石凹顶隧道,龙塘坑大桥、跨浛九公路大桥、牛岗栋中桥、沙湾中桥、山下大桥主线、路基挖方142.5万方、填方117.6万方,钢筋盖板涵1331m/36座,预制梁264片。
(一)、拌和站供应规划该拌和站供应本项目混凝土主要有:石凹顶隧道、龙潭坑大桥、跨浛九大桥、牛岗栋中桥、沙湾中桥、山下大桥、盖板涵20座、通道16座、预制梁和路基防护排水预制块混凝土。
各部位详细混凝土数量统计见下表:位置部位单位数量备注砼拌合站S348省道里程牌K29+700公里处石凹顶隧道m365192.9 龙潭坑大桥桩基、下构m38646.5 跨浛九大桥桩基、下构m32974.5 牛岗栋中桥桩基、下构m31706.1 沙湾中桥桩基、下构m3879.9 山下大桥桩基、下构m36431.5预制梁混凝土m39931.2桥面系混凝土m35122.5涵洞混凝土m323410.1路基防护排水预制块m319223合计m3143518.2 (二)、钢筋加工场供应规划该钢筋加工场供本项目龙塘坑大桥、跨浛九大桥、牛岗栋中桥、沙湾中桥、山下大桥5座大桥桩基及下部构造、36座涵洞基础和盖板钢筋加工,共有钢筋为2984.4吨,按照标准化管理要求,钢筋加工场建设面积3010m2(35×86m)。
各部位详细钢筋数量统计见下表:位置部位单位数量备注钢筋加工场S348省道里程牌K29+700公里处龙潭坑大桥桩基、下构t931.52 跨浛九大桥桩基、下构t333.49 牛岗栋中桥桩基、下构t260.52 沙湾中桥桩基、下构t139.284 山下大桥桩基、下构t708.87 涵洞基础、盖板t610.7 合计t2984.4三、施工组织安排(一)、工期安排(二)、拌和站及钢筋加工厂组织:(三)、拌和站、钢筋加工厂人员配置、分工及职责:四、拌和站及钢筋加工厂建设规划(附平面图)经现场勘察,结合隧道、桥梁位置及预制场地选址,根据本标段混凝土总量、钢筋加工用量,拟在S348省道K29+700处左侧设置混凝土拌和站和钢筋加工场,占地面积15300平米(其中钢筋加工厂占地面积为3010平米,拌和站占地面积为12290平米)。
依场地内地质条件进行拌和站、钢筋加工厂规划。
采用开挖山体平整而来,靠山体侧需喷混凝土防护,靠近省道一侧围墙下面设护面墙,防止水土流失。
该处交通便利,通过S348省道可到牛岗栋中桥。
由省间道接入X366县道可到线路标尾,利用部分乡道进入施工点。
砼拌和站、钢筋加工厂位于林业用地,远离居民区,对当地居民生活干扰较小。
附近无高压线、炸药库等危险源。
原材料进场及混凝土运输至各施工区利用S348省道即可。
地质情况为:主要为腐殖表土、粉质粘土、强风化岩层。
施工用水采用打井取水。
(一)、场地布置及功能分区:(文字、图表叙述拌和站及钢筋加工厂平面位置、功能区划分)。
(二)、主要机械、设备配置(各功能区主要机械、设备)五、拌和站、钢筋加工厂配置及标准化建设(一)、场地建设1、拌和站、钢筋加工厂围墙采用铁艺栅栏封闭。
2、拌和站、钢筋加工厂内道路采用铺设10cm厚碎石垫层,20cm厚C25混凝土硬化,其余场内部分采用15cm厚C20混凝土硬化。
场地硬化分幅浇筑,幅宽5m,分幅长度由排水沟位置决定。
模板采用15cm、20cm 槽钢。
每个作业面配备2台振动棒。
施工工艺如下:1)清除浇筑段基底杂物。
2)立模浇筑混凝土。
3)覆盖养生。
3、整个场内排水系统及场外排水系统完善,(文字描述场外、场内排水沟平面布置位置、结构形式)详见附图二:拌和站、钢筋加工场场内排水系统布置图。
4、拌和站内设洗车池及三级沉淀池,尺寸为3×6m。
(二)设计参数及设备选型1、混凝土最大需求量计算根据施工设计图工程数量统计,施工段砼总量143518万立方米,按720天计平均每天砼拌和量计约200m³,高峰期每天按500m³计。
2、材料量计算根据每天最大砼需用量计算(按C30砼计算),毎天200m³所需碎石250.4t、砂102.4t、水泥92.2t。
高峰期时每天500m³所需碎石626t、砂256t、水泥230.5t。
3、设备选型(1)砼搅拌机选型拌和站配置2台JS1500搅拌机,设置两条HSZ90生产线,每台配置4仓式自动计量集料斗,采用称重式计量系统。
每台HZS90砼搅拌机,每2~3min(含进料、搅拌、出料时间)搅拌1盘砼,理论生产力每小时搅拌砼量36m³,每盘搅拌砼量1.5m³,实际生产力每盘搅拌砼量1.2m³,每小时搅拌砼28.8m³。
根据以上计算情况及考虑拌和站维修保养,高峰期每天按照10小时拌和时间,可拌和混凝土576 m³。
所以设置两台JS1500搅拌机,两条HSZ90生产线,可以满足施工进度对砼搅拌的需要。
(2)、拌和机主要技术参数(采用表格描述)(3)、罐体选型拌和站配备8个100T存储罐,高峰期500m³混凝土。
混凝土生产量按满罐可使用3.5天。
(4)、自动弯曲中心选型。
等等(6)变压器选型根据拌和机厂家提供资料:整套搅拌机功率182kW,再加上其它生产、生活用电80kW,钢筋加工场用电100kW,空损系数按0.85考虑,选定500kV·A变压器即可满足该拌和站及钢筋加工场施工需要,同时设一台250kW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
(5)混凝土运输车选型根据砼需求量,初步计划上6台8m³砼运输车辆。
(6)其它设备为满足施工需要,选用2台装载机、地磅1台、2潜水泵等相关配套设施、设备。
(三)拌和站、钢筋加工厂标准化建设1、场地平整方案:原地面清表、测量放样、挖机开挖、推土机初平、按场地坡比放底面标高、压路机压实、下道工序施工。
(1)、3台挖掘机位于山体侧刷坡,1台挖掘机与6辆自缷车配合土方运弃。
(2)、2台推土机将刷坡下来的土初平回填。
(3)、压路机将场地碾压密实。
2、场地排水施工方案:将原地表水临时改道、开挖场地周围明沟、施工场地内混凝土水沟、将场内地表水改入排水沟、下道工序施工。
(四)、拌和站生产区施工方案拌和区设90型拌和机2台,平行布置。
每台拌和机配置4个储料仓,共8个呈弧形对称分布于拌和机两侧。
每台拌和机设置控制室、水池各一个,配料料斗各4个,置于相应位置。
拌和机主机、配料斗、储料罐基础均采用C30混凝土扩大基础。
主机基础、储料罐承载力分析见计算。
1、水泥罐基础采用C30砼扩大基础,尺寸为14×4.75×2m,并设置上下两排钢筋网片(φ16@25布设),基础与水泥罐立柱通过预埋钢板焊接。
2、作业平台、给料仓、骨料仓、水泥仓等涉及人身安全的部位均设置安全防护装置;传动系统裸露的部位均设置防护装置和安全检修保护措施。
3、水泥罐顶安装避雷设施,并配备灌顶除尘机。
4、拌和设备采用质量法自动计量,水、减水剂采用全自动电子称量法计量,且电脑控制具备打印功能。
5、拌和用水配有冷却循环系统和冷却塔,用以降低混凝土出仓温度。
外加剂配有循环系统,用以防止外加剂沉淀。
6、拌和机主机采用封闭式彩瓦防雨棚,正面并做有“南粤交通”、“中国铁建”LOGO。
施工工序如下:1、开挖储料仓、拌和机、控制室、配料斗基础基坑,到设计标高后,检查基底承载力,要求不小于120KPa(验算见后)。
2、基础立模,绑扎钢筋。
3、浇筑混凝土,按后续设备安装预埋件。
4、设备顶部施工。
5、设施内外部装修。
(五)、存料区施工方案1、料仓设置8个,长宽为20×10m,分为已检和待检区;隔墙厚度采用0.5m厚C20混凝土浇筑,高度为2.5m,单仓存放量500 m3满足高峰期单日混凝土最大拌和量(500×0.85=425m3)。
料仓前设0.2×0.2m排水沟,沟底浇筑5cm厚C20混凝土。
仓顶设置钢构彩钢防雨棚2、料仓防雨棚采用单层彩瓦搭建,立柱为φ165圆管,高度6m,跨度20m(详见附图三料仓防雨棚正立面图、附图四、料仓防雨棚侧立面图);施工工序如下:1、开挖料仓墙基础基坑,到位后立模浇筑混凝土。
2、立模浇筑隔墙混凝土,埋设雨棚立柱预埋件。
3、仓内地面硬化,做成向外4%的横坡。
4、防雨棚施工,顶棚吊装。
5、仓前排水施工。
(六)、地磅施工施工工序如下:1、开挖地磅基坑,检查地基承载力。
2、安装地磅设施,埋设控制管线。
(七)、钢筋加工场配置及标准化建设钢筋加工场面积为3010m2,宽35m,长86m,钢筋棚高度为12m,棚顶为0.376厚830型彩色压型钢板,桁屋架采用φ89×3两品圆管,立柱采用格构桁架式钢柱L6×L4(详见附图五、钢筋加工场防雨棚正立面图;附图六、钢筋加工场防雨棚侧立面图)。
1、设备配置加工场内配有两台10T的龙门吊,一台数控弯箍机、一台数控弯曲中心、三瓣式组合胎膜、钢筋连接挤压机等。
具体详见主要机械设备见下表:钢筋加工场设备明细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及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 交流电焊机BX1-500 台 42 钢筋调直切断机GT4-14 台 13 套丝机台 14 钢筋切割机台 45 数控钢筋弯曲机台 16 数控弯箍机台 17 三瓣式组合胎膜台 18 龙门吊10吨台 22、场内功能区配置1)、原材料堆放区:原材料堆放主要包括带肋直钢筋、盘圆钢筋、钢绞线等,分类存放。
其中带肋直钢筋(12m)采用30×30cm混凝土方条垫高,方条间距3m,长度12m,方条沿横向按2m间距预埋竖向槽钢,确保原材料分类堆放;盘圆钢筋和钢绞线采用30cm高枕木垫高,间距暂按1m摆放,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
2)、加工区:根据方便现场加工一次摆放钢筋调直切断机、套丝机等设备,场内布置详细附图五、钢筋加工场内平面布置图。
3)、半成品:半成品堆放采用30cm高枕木垫高,间距随半成品的长度现场进行调整,确保半成品离地高度不小于30cm。
4)、成品堆放区:桩基和墩柱钢筋笼存放采用30cm枕木垫高,间距按3m控制,堆放高度不超过2层,堆放高度超过2层时,钢筋笼要加强支撑,保证钢筋笼不变形;其他成品均根据实际情况采用30cm枕木垫高。
3、钢筋加工场标准化建设1)、场地平整根据规划用地范围,用挖掘机和推土机进行场地平整,同时测量人员进行跟踪测量地面的标高,以保证地面的平整,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密实。
2)、场地硬化钢筋加工厂场内硬化用混凝土,硬化标准为10cm厚C20砼,进出加工场便道采用20cm厚C25混凝土硬化,道路下加铺10cm碎石垫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