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汽车的驱动力

合集下载

汽车驱动力的计算方式

汽车驱动力的计算方式

汽车驱动力的计算方式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汽车驱动力的计算方式将扭矩除以车轮半径,也可以从发动机马力与扭力输出曲线图中发现,在每不同转速下都有一个相对的扭矩数值,这些数值要如何转换成实际推动汽车的力量呢答案很简单,就是除以一个长度,便可获得“力”的数据。

举例说一下,一台1.6升的发动机大约可发挥15.0kg-m的最大扭力,此时若直接连上185/60R14尺寸的轮胎,半径约为41厘米,则经车轮所发挥的推进力量为36.6公斤(事实上公斤并不是力量的单位,而是重量的单位,须乘以重力加速度9.8m/sec2才是力的标准单位“牛顿”)。

但36公斤的力量怎么能推动一吨多的汽车呢而且动辄数千转的发动机转速更不可能恰好成为轮胎转速,幸好聪明的人类发明了“齿轮”,利用不同大小的齿轮相连搭配,可以将旋转的速度降低,同时将扭矩放大。

由于齿轮的圆周比就是半径比,因此从小齿轮传递动力至大齿轮时,转动的速度、降低的比率、以及扭矩放大的倍数,都恰好等于两齿轮的齿数比例,这个比例就是所谓的“齿轮比”。

举例说明--以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假设小齿轮的齿数为15齿,大齿轮的齿数为45齿。

当小齿轮以3000rpm的转速旋转,而扭矩为20kg-m时,传递至大齿轮的转速便降低了1/3,变成1000rpm;但是扭矩却放大了三倍,成为60kg-m。

这就是发动机扭矩经过变速箱可降低转速并放大扭矩的基本原理。

在汽车上,发动机将动力输出至轮胎共经过两次扭矩放大的过程,第一次是由变速箱的档位作用而产生,第二次则取决于最终齿轮比(或称最终传动比,也可称为尾牙)。

扭矩的总放大倍率就是变速箱齿比与最终齿轮比的相乘倍数。

举例来说,一辆手动档的思域,一档齿轮比为3.250,最终齿轮比为4.058,而引擎的最大扭矩为14.6kgm/5500rpm,于是我们可以算出第一档的最大扭矩经过放大后为14.6×3.250×4.058=192.55kgm,比原引擎放大了13倍。

汽车理论名词解释 (2)

汽车理论名词解释 (2)

汽车理论名词解释1、汽车的动力性:是指汽车在良好的水平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收到的纵向外力所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车速。

2、汽车的超车加速时间:指由最高档或次高档由某一较低车速全力加速至某一高速所需的时间。

3、汽车的最大爬坡度:指满载(或一定质量)的汽车在良好路面上Ⅰ挡所能爬上的最大坡度。

4、汽车的驱动力:由发动机产生的转矩经传动系传到驱动轮上,此时作用于驱动轮上的转矩产生一个对地面上的圆周力,地面对驱动力的反作用力是驱动汽车的外力,称为驱动力。

5、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发动机节气门全开(或高压油泵在最大供油量位置)时发动机的转速特性曲线。

6、使用外特性曲线:带上全部设备时的发动机特性曲线。

擦等功率损失。

7、汽车的驱动力图:一般用根据发动机外特性确定的驱动力与车速之间的函数关系曲线来全面表示汽车的驱动力,称为汽车驱动力图。

8、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在汽车驱动力图上把汽车行驶中经常遇到的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也画上做出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9、汽车的爬坡能力:汽车在良好路面上克服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后的余力全部用来克服坡度阻力时能爬上的坡度。

10、空气升力:由于流经汽车顶部与底部的空气流速不同而产生的作用于汽车的空气升力。

11、附着率:汽车直线行驶状况下,充分发挥驱动力作用时要求的最低附着系数。

12、汽车的功率平衡:在汽车行驶的每一瞬间,发动机发出的功率始终等于机械传动损失功率与全部运动阻力所消耗的功率。

13、滑水现象:在某一车速下在胎面在胎面下的动水压力的升力等于垂直载荷时,轮胎将完全漂浮在水膜上面而与路面毫不接触的现象。

14、制动器的水衰退现象:当汽车涉水时,水进入制动器,短时间内制动效能的降低的现象。

15、制动效率:车轮不锁死的最大制动强度与车轮和地面间附着系数的比值。

16、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指在驾驶员在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的条件下,汽车能遵循驾驶者通过转向车轮给定方向行驶,且遭遇外界干扰时,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

十一代插电混动雅阁工作原理

十一代插电混动雅阁工作原理

十一代插电混动雅阁工作原理
十一代插电混动雅阁采用了先进的混合动力技术,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发动机和电动机的联合驱动:当车辆需要加速时,发动机和电动机同时提供动力,以实现快速加速。

2. 发动机充电电池:当发动机运转时,它会通过发电机将电能转化为电力充电电池,以保证电池的电量充足。

3. 电动机驱动:当车辆以低速行驶或在城市拥堵时,电动机会单独提供动力,以达到更高的燃油经济性和减少尾气排放的目的。

4. 能量回收:当车辆减速或刹车时,电动机会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在电池中,以实现能量回收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总之,十一代插电混动雅阁通过发动机和电动机的联合驱动和能量回收等技术,达到了低油耗、低尾气排放的目的,为未来的汽车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 1 -。

习题册参考答案-《汽车性能与检测(第二版)习题册》-A07-2226

习题册参考答案-《汽车性能与检测(第二版)习题册》-A07-2226

第一章概述§1—1 汽车使用性能概述一、填空题1.车辆性能、故障原因、维修质量、车辆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2.不解体、安全和公害监控体系、外观和车貌、安全性能、环境相容性、安全、高效和低污染3.动力、燃油经济、制动、操作稳定4.比装载质量、装载质量利用系数5.汽车整备质量、装载质量6.完善程度、使用率7.整备质量利用系数、车型的结构和制造水平8.综合使用性能、舒适性、疲劳程度、完好性、方便性9.驾驶操作姿势、多维调节、水平方向、座椅与靠背的倾角10.电动座椅、电动机11.主动、被动、事故后的、生态12.最高车速、加速时间、能爬上的最大坡度13.支撑通过性、几何通过性14.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汽车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二、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三、选择题1.C2.B3.C4.B四、名词解释1.汽车容载量:汽车容载量是汽车能够装载货物的数量或乘坐旅客的人数。

2.汽车的主动安全性:汽车的主动安全性是指汽车防止或减少道路汽车安全性交通事故发生的性能。

3.汽车的被动安全性:汽车被动安全性是指交通事故发生后,汽车减轻人员伤害程度或货物损失的能力。

4.汽车的最大续驶里程:汽车的最大续驶里程是指油箱加满后能够连续行驶的最大里程数。

五、简答题1.答:汽车性能检测的内容: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制动性等,汽车实行定期和不定期安全运行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检测。

汽车性能检测的目的:在对汽车不解体情况下建立安全和公害监控体系,确保汽车具有符合要求的外观和车貌、良好的安全性能和环境相容性,在安全、高效和低污染状态下运行。

2.答:汽车的安全性一般分为主动安全性、被动安全性、事故后的安全性和生态安全性。

(1)主动安全性是指汽车防止或减少道路汽车安全性交通事故发生的性能。

(2)被动安全性是指交通事故发生后,汽车减轻人员伤害程度或货物损失的能力。

汽车理论考试重点

汽车理论考试重点

一、填空题:3、汽车附着力决定于地面负着系数及地面作用于驱动轮的法向反力。

4、我国一般要求越野车的最大爬坡度不小于60%。

5、汽车行驶阻力主要包括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和加速阻力。

7、在同一道路条件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档位越低,后备功率越大,发动机的负荷率就越小,燃油消耗率越大。

9、汽车带挂车后省油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增加了发动机的负荷率,二是增大了汽车列车的利用质量系数。

10、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制动效能、制动效能恒定性和制动时方向的稳定性。

11、评定制动效能的指标是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

12、间隙失效可分为顶起失效、触头失效和托尾失效。

12、车身-车轮二自由度汽车模型,车身固有频率为2.5Hz,驶在波长为6米的水泥路面上,能引起车身共振的车速为54km/h。

13、在相同路面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档位越高,后备功率越小,发动机的负荷率就越高,燃油消耗率越低。

14、某车其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β=0.6,若总制动器制动力为20000N,则其前制动器制动力为1200N。

15、若前轴利用附着系数在后轴利用附着系数之上,则制动时总是前轮先抱死。

16、汽车稳态转向特性分为不足转向、中心转向和过多转向。

转向盘力随汽车运动状态而变化的规律称为转向盘角阶段输入。

17、对于前后、左右和垂直三个方向的振动,人体对前后左右方向的振动最为敏感。

18、在ESP系统中,当出现向左转向不足时,通常将左前轮进行制动;而当出现向右转向过度时,通常将左后轮进行制动。

19、由于汽车与地面间隙不足而被地面托起、无法通过,称为间隙失效。

20、在接地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在增加履带长度和增加履带宽度两个方法中,更能减小压实阻力的是增加履带长度。

21、对于具有弹性的车轮,在侧向力未达到地面附着极限的情况下,车轮行驶方向依然会偏离其中心平面的现象称为轮胎的侧偏现象。

22、车辆土壤推力与土壤阻力之差称为挂钩牵引力。

理论知识鉴定—细目表

理论知识鉴定—细目表

2
99 2 2 6 1 润滑系的组成
0.5 5
100 2 2 6 2 润滑系的油路
0.5 5
101 2 2 6 3 机油泵的结构
0.5 5
102 2 2 6 4 机油滤清器的作用
0.5 5
第3页/共7页
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版权所有
23
汽车底盘的结构
2 31
传动系
103 2 3 1 1 传动系的作用和组成
0.5
4 1 1 1 4 运输条件
0.5
1 1 2 汽车驱动力和行驶阻力
6
5 1 1 1 1 汽车的驱动力
0.5
6 1 1 1 2 地面法向反作用力
0.5
7 1 1 1 3 附着力
0.5
8 1 1 1 4 汽车的行驶阻力的组成
0.5
9 1 1 1 5 滚动阻力
0.5
10 1 1 1 6 空气阻力
0.5
2 46 155 2 4 6 156 2 4 6 157 2 4 6 158 2 4 6
25 2 51 159 2 5 1 160 2 5 1 161 2 5 1 162 2 5 1 163 2 5 1 164 2 5 1 2 52 165 2 5 2 166 2 5 2 167 2 5 2 168 2 5 2 26 2 61 169 2 6 1 170 2 6 1 171 2 6 1 172 2 6 1 173 2 6 1 174 2 6 1 2 62 175 2 6 2
24 1 2 1 11 涉水的驾驶方法
0.5
25 1 2 1 12 过隧道的注意事项
0.5
26 1 2 1 13 夜间行驶的注意事项
0.5
27 1 2 1 14 夜间行驶行车中正确使用灯光

汽车驱动力的计算方式

汽车驱动力的计算方式

汽车驱动力的计算方式
第一种方法是根据汽车速度和阻力来计算驱动力。

阻力可以进一步分
为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和上坡阻力等。

滚动阻力是指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可以通过滚动阻力系数
和车辆质量来计算。

空气阻力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可以通过空气阻力
系数、空气密度、汽车速度和前面积来计算。

上坡阻力是指汽车在爬坡时需要克服的重力和摩擦力,可以通过坡度、车辆质量和摩擦系数来计算。

第二种方法是根据发动机输出功率和速度来计算驱动力。

发动机输出
功率是指发动机所能提供的动力,可以通过发动机的扭矩和转速来计算。

驱动力可以通过发动机输出功率和速度的关系来计算,即驱动力等于发动
机输出功率除以速度。

第三种方法是根据轮胎的抓地力和速度来计算驱动力。

轮胎的抓地力
是指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可以通过摩擦系数和轮胎垂直力来计算。

驱动力可以通过轮胎的抓地力和速度的关系来计算,即驱动力等于轮胎的
抓地力乘以速度。

第四种方法是结合车辆动力学模型来计算驱动力。

车辆动力学模型是
指一种用来描述汽车运动过程的数学模型,可以综合考虑车辆的动力学性能、传动系统等因素。

通过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可以通过输入一定的参
数和条件来计算驱动力。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计算方式只是在理论上的模型,实际上汽车驱
动力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道路条件、车辆负载、车辆磨损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以上模型进行修正和调整,以获得更为准确的结果。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行程性考册作业及标准答案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行程性考册作业及标准答案

一.判断题(每2分,共计30)(对打“√”,错打“⨯”)1、汽车行驶时地面对车轮产生的切向反作用力就是推动汽车行驶的驱动力。

(√)2、液压操纵式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调整的方法是拧动分离拉杆上的球形调整螺母,改变分离拉杆长度来实现。

(⨯)3、在离合器的全部工作过程中,都不允许从动盘有打滑现象。

(⨯)4、双片离合器有两个压盘、两个从动盘和两个摩擦面。

(⨯)5、同步器使相啮合的一对齿轮先啮合,而后同步。

(⨯)6、传动比i>1时,降速传动。

(√)7、变速操纵机构中设有互锁装置是防止变速器自行换档和自动脱档的。

(⨯)8、目前,分动器的变速机构有固定轴式普通齿轮变速机构和行星齿轮变速机构两种类型,均被广泛用于四轮驱动车辆上。

()9、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过大会造成分离不彻底的故障。

(√)10、变速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适当的齿轮副升高转速换得扭矩的增加,以适应行驶阻力增大的需要。

(⨯)11、离合器压盘平面磨损或沟槽深度超过1mm时应光磨,光磨后压盘总厚度不应超过规定标准。

(⨯)12、为增大所能传递的最大转矩,离合器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应尽可能大。

()13、新换的摩擦片过厚,会造成离合器分离不彻底。

(√)14、新换的摩擦片过厚是离合器分离不彻底的原因之一。

(√)15、在机械传动系中,采用8个以上档位的变速器,离合器不打滑,传动效率可以达到100%。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40分)1、汽车主要由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和车身四大总成组成。

2、摩擦式离合器在结合状态下所能传递的最大转矩,取决于以下因素:摩擦面数、摩擦系数、压紧力和摩擦半径等。

3、汽车在平路上行驶其行驶阻力有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和加速阻力。

4、当代汽车离合器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将离合器的主动部分与压紧机构装配在一起而成为压盘组合件,称之谓压盘总成。

5、按传动元件的特征不同,汽车传动系可分为机械式传动系、液力式传动系和电力式传动系等三类。

6、根据分离时分离指受力方向的不同,膜片弹簧离合器可分为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和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两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高
机械损失
(齿轮传动副、轴 承、油封等摩擦 损失)
齿轮对数
齿轮对数少 损失小
m高
直接挡m最高
Pm
制造和装配质量 润滑油品质 温度
过高,搅油损失大
液力损失
(润滑油的搅动损 失、润滑油与旋转 零件表面的摩擦损 失)
油面高度 转速
相同扭矩下,转速增加m降低
过低,热容量小
新出厂
机械效率不高
走合后
• 滚动半径
rk
车轮不滑转,也不滑移,只做纯滚动,并且只 有与实际车轮相同的角速度及线速度。
S rk 2 πn k
S-轮心行走的距离,m n k -在S距离内车轮的转数。
滚动半径的影响因素与动力半径基本相同 影响最大的是作用在车轮上的力矩和圆周力。 弹性车轮在刚性路面上滚动,并受切向力作用时, 由于驱动力和制动力引起的轮胎变形不同,驱动 力作用下的滚动半径减小,制动力作用下的滚动 半径增大。
动力半径
rg
汽车行驶时,车轮在垂直负荷和圆周力的作 用下,车轮轴线至支承面间的距离称为车轮的动 力半径。
动力半径随车轮的行驶条件而改变: 充气压力越高 垂直负荷越小 动力半径越大 圆周力增加 动力半径减小 轮胎圆周力方向的弹性越大 动力半径减小越多 转速增加,作用在轮胎外层的离心力使动力半径 增加 轮胎内压力越低,保护层越厚,车轮转速升高时 车轮动力半径的增加越明显
动力。
Mt Ft r
Mt—作用于驱动轮的扭矩,N•m r —车轮半径,m
M t M eik i0 m
Me —发动机的有效扭矩 ik—变速器传动比 i0—主减速器传动比
ua
m —传动系的机械效率
Tt r
Ft F0
M eik i0 ηm Ft r
汽车的驱动力与发动机的扭矩、传动系的各传动比 及传动系的机械效率成正比,与车轮半径成反比。
• 主要应用
动力学分析 动力半径 运动学分析 滚动半径 车辆性能粗略估算时,均采用车轮的滚动半径 作为车轮的工作半径。
• 2、驱动轮的驱动力
Ft:发动机产生的扭矩 经传动系传到驱动轮,产 生驱动扭矩Mt,驱动轮 在Mt的作用下给地面作 用一圆周力F,地面对驱
ua
Mt r
Ft F
动轮的反作用力Ft即为驱
9550P e Me n
式中:Pe —发动机的转速为n时的功率,kW 故
9550P iki0η e m F t nr
发动机的扭矩随其转速而变化,同一挡位下,汽车 的驱动力将随汽车的行驶速度而变化。 驱动力图:汽车驱动力与车速va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 曲线Ft—va 即驱动力曲线,通常称为汽车的驱动力图。 驱动力图的横坐标为车速va ,va 与发动机转速的换算如 下: 2 πrn
汽车理论
第一章 作用于汽车的各种外力
1.1汽车的驱动力
• 1、车轮的工作半径
自由半径 r 0 车轮在无负荷情况下的半径。只与轮胎充气 压力有关。通常指轮胎在标准充气压力下的半径。
静力半径 r s 车轮不转动且只有垂直负荷作用在车轮上, 在这种情况下,车轮轴线至支承面间的距离称为 车轮静力半径。
机件在制造加工时留下的细微波纹逐渐消除,配合 情况变好,摩擦阻力减小,传动系的机械效率达到 最高。
Pm
继续使用
磨损逐步增大,配合情况变坏,摩擦阻力增加, 机械效率逐渐降低。
维修后
机械效率得到提高。
60 iki0 3600 2 πrn v (km/h) a 1000 60 i i k 0 rn v 0.377 (k m/h) a i i k 0
va
(m/s)
依据下面两式
发动机外特性曲线
9550P i i0 e k m F t nr
nr va 0.377 iki0
Ft - ua关系图,即驱动力图
ua/(km/h)
3.传动系的机械效率
P in P m T P in
等速行驶时
Pin—输入传动系的功率
Pm-传动系的功率损失
P in P e
即发动机产生的功率
P P P e m m 1 T P P e e
传动系损失的功率PT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扭矩
Me大 损失的比重小
例:已知奥迪A4发动机的数据
i 2 . 13 , i 6 . 333 , r 0 . 317 m , 90 % k 1 0 m
M i i nr e g 0 m 利用 F 和 v 0 . 377 可算出 1 挡的驱动力 F 和车速 v t a t 1 a r i i k 1 0
8000
7000Biblioteka 6000Ft1 Ft25000 Ft3
F t/N
4000
Ft4 Ft5
3000
Ft6
2000
1000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210 220 230 240 250 260 270 280 290 300 310 3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