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辅助化疗在结肠癌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
结直肠癌的新辅助化疗概述

结直肠癌的新辅助化疗概述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手术治疗是其首选治疗方案,但多数病例就诊时已为进展期肿瘤。
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术前新辅助化疗逐渐应用于临床,并表现出较好的疗效,加之新的化疗药物及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大大改善了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为结直肠癌的治疗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就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做以综述。
标签: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已跃居常见肿瘤第3位,全球每年新发病例近1 20万,死亡人数达60万[1,2]。
据报道,有25%的结直肠癌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超过25%的患者第一次根治术后将复发或转移。
尽管近年来结直肠癌的治疗得到长足发展,但是IIIC期及Ⅳ期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不超过50%,Ⅳ期更是低于10%[3]。
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是指对结直肠癌患者在手术之前给予全身化疗,已作为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1989年,Wilke[4]等报道了新辅助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患者中的应用。
随着大规模的研究和临床应用,目前新辅助化疗已应用于多种肿瘤,并取得肯定疗效,成为综合治疗重要的组成部分。
1新辅助化疗的概念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是指针对局部晚期的结直肠癌患者或伴同时性肝转移的患者术前采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C)、新辅助放疗(neoadjuvant radiotherapy)和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NC是其中最常用的一种,可以不同程度地减轻肿瘤负荷,降低肿瘤临床分期。
因此,近年来NC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2新辅助化疗的可行性新辅助化疗的作用原理:①减低肿瘤负荷,降低肿瘤分期,使不能切除的肿瘤变为可以切除,提高治愈性、手术切除率[5];②控制微小及潜在的转移灶,减少术中播散及术后转移复发,清除肝内的微小转移灶[6];③防止术后肿瘤血供改变以致影响化疗效果,效果优于术后;④可使手术时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处于最低状态,减少术中癌细胞医源性播散;⑤在化疗敏感性试验中,有助于了解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有利于术后化疗药物的选择,以指导制定术后治疗计划,并可协助判断预后[7];⑥对于伴有肝转移的患者,使不可切除的患者变为可切除,并且减少肝脏的切除范围,最大限度的保留肝体积[8]。
结肠癌最新化疗方案

结肠癌最新化疗方案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呈上升趋势。
针对结肠癌的治疗手段不断演进,化疗作为结肠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本文将介绍结肠癌最新的化疗方案,以期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术前化疗术前化疗是指在结肠癌手术前进行的化疗治疗。
这种治疗方案的目的是通过减小肿瘤体积,缩小肿瘤边缘,达到手术切除的目的。
目前,广泛采用的术前化疗方案是FOLFOX方案,即同时使用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亚叶酸钙。
该方案在多项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较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二、术后化疗术后化疗是指在结肠癌手术后进行的辅助化疗治疗。
其主要目的是杀灭和抑制术后微小残留癌细胞,预防癌细胞复发和转移。
常用的术后化疗方案包括CAPOX方案和FOLFOX方案。
前者是指使用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进行化疗,后者与术前化疗方案相同。
三、个体化化疗个体化化疗是指根据患者结肠癌的分子特征和药物敏感性,进行个体化针对性的化疗方案。
目前,个体化化疗在结肠癌治疗中越来越受关注。
例如,一些针对KRAS突变阳性患者的药物已得到临床应用,如带铂类药物和EGFR抑制剂的联合应用。
此外,DNA修复缺陷患者也可选用PD-1/PD-L1免疫疗法。
四、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指通过作用于癌细胞特定的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治疗手段。
在结肠癌最新的化疗方案中,靶向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
EGFR抑制剂和血管生成抑制剂是常用的靶向治疗药物。
使用单抗结合化疗药物,可提高化疗的疗效。
五、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结肠癌治疗领域的新进展。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进而达到治疗结肠癌的效果。
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目前最常用的免疫治疗药物。
临床试验表明,与传统化疗方案相比,免疫治疗在一些结肠癌患者中表现出更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综上所述,结肠癌最新的化疗方案包括术前化疗、术后化疗、个体化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
结肠癌最新化疗方案

结肠癌最新化疗方案引言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化疗作为结肠癌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不仅可以用于术前缩小肿瘤尺寸,提高手术切除率,还可以用于术后预防和控制微转移瘤的发生。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结肠癌的化疗方案也在不断更新和优化。
本文将介绍结肠癌最新的化疗方案。
药物治疗1.5-氟尿嘧啶(5-FU)5-氟尿嘧啶(5-FU)是一种常用的化疗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结肠癌的化疗中。
最新研究发现,将5-FU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目前常用的联合方案有FOLFOX和FOLFIRI。
•FOLFOX方案包括5-FU,氧铂和亚叶酸钙。
其中,氧铂可以通过干扰DNA的复制和修复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FOLFIRI方案包括5-FU,伊立替康和亚叶酸钙。
伊立替康是一种DNA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可以阻碍DNA合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2. 靶向治疗药物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结肠癌的靶向治疗药物也逐渐应用于临床。
最新的靶向治疗药物可以针对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进行干预,提高治疗效果。
•抗EGFR药物:包括西罗莫司和替位素,用于KRAS野生型的结肠癌患者。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信号通路来发挥抗肿瘤作用。
•抗VEGF药物:包括贝伐单抗和拉帕替尼等,用于结肠癌的一线治疗。
这些药物可以抑制肿瘤新血管的形成,阻断肿瘤的供血,从而起到抗肿瘤作用。
治疗方案选择结肠癌的化疗治疗方案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来进行判断。
通常考虑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疾病分期、基因检测结果等。
•对于早期结肠癌患者,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式,化疗常作为术前准备或术后辅助治疗。
•对于晚期或转移性结肠癌患者,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根据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副作用与管理化疗药物会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脱发、口腔溃疡等。
术后化疗的Ⅱ期结肠癌患者血清Smad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5] Annes JP,Munger JS,Rifkin DB. Making sense of latent TGF activation. J Cell Sci,2016,116Pt2 217224.
[2] Papageorgis P,Cheng K,Ozturk S ,et al. Smad4 in activation Promotes malignancy and drug resistance of colon cancer. Cancer Res,2016,713 9981008.
目的 研究Ⅱ期结肠癌患者术后行辅助化疗前后血清Smad4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110例Ⅱ期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根据有无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37例和未复发组73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对其辅助化疗前后血清Smad4水平进行检测。分析血清Smad4水平与患者无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未复发组化疗后血清Smad4水平与化疗前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复发组化疗前血清Smad4显著低于未复发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Smad4水平与患者无病生存期呈正相关I=2.03,P0.05。结论 血清Smad4水平变化可作为评测Ⅱ期结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指标。
[8] Hahn SA,Bartsch D,Schroers A,et al. Mutations of the DPC4Smad4 gene in biliary tract carcinoma. Cancer Res,1998,586 11241126.
Ⅱ、Ⅲ期结肠癌患者辅助化疗XELOX方案、FOLFOX方案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对比

Ⅱ、Ⅲ期结肠癌患者辅助化疗XELOX方案、FOLFOX方案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对比摘要:目的比?^辅助化疗XELOX方案、FOLFOX 方案对Ⅱ、Ⅲ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差异.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月解放军第二五四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171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数字随机分为两组,90例患者术后接受XELOX化疗方案,81例接受FOLFOX化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5年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及生存质量的差异。
结果XELOX组34例(37.78%)出现病情进展,FOLFOX组28例(34.57%)出现病情进展。
XELOX组、FOLFOX组的3年无病生存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XELOX组死亡21例(23。
33%)。
FOLFOX组死亡19例(23。
46%).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恶性呕吐、高胆红血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神经毒性、腹泻、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FOLFOX组高于XELO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Ⅱ、Ⅲ期结肠癌患者而言,XELOX方案与FOLFOX方案在提高术后无病生存期、5年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方面无明显差异。
但XELOX方案不良反应更少,患者的依从性与耐受性更好。
关键词:结肠癌;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中图分类号:R73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
3969/j.issn.1006—1959.2018。
13.020文章编号:1006-1959(2018)13-0068—05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adverse reac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stage II and III colon cancer by XELOX and FOLFOX。
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采用XELOX方案辅助化疗的耐受性观察

86智慧健康Smart Healthcare2020年11月第6卷第31期No.6 roll up No. 31 Issue, November, 2020基金项目:2018年汕尾市科技计划(社会发展领域)项目(2018C003)。
健康科学_临床医学工程DOI:10.19335/ki.2096-1219.2020.31.033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采用XELOX方案辅助化疗的耐受性观察陈焕新1,吴佳悦2,徐瑞芳1(1.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广东 汕尾 516400;2.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人民医院,广东 汕尾 516400)摘 要:目的 观察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采用XELOX 方案辅助化疗的耐受性,以作为临床选择和调整化疗方案的参考。
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符合辅助治疗标准的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非老年组(<60岁)和老年组([60岁,75岁]),均接受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XELOX)方案化疗,记录两组患者化疗通过情况、毒副反应情况及治疗前、后生命质量评测表(FACT-G)。
结果 在治疗后两组患者FACT-G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采用XELOX 方案辅助化疗时,通过情况、毒副反应与非老年组未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XELOX 方案对于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来说,不需要降低治疗强度的情况下,不明显增加毒性。
关键词:老年结直肠癌;术后XELOX 方案;辅助化疗;耐受性本文引用格式:陈焕新,吴佳悦,徐瑞芳.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采用XELOX 方案辅助化疗的耐受性观察[J].智慧健康,2020,6(31):86-87,90.Observation on the Toleranc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Cancer Treated with XELOX Adjuvant ChemotherapyCHEN Huan-xin 1, WU Jia-yue 2, XU Rui-fang 1(1. Pengpai Memorial Hospital, Haifeng County, Shanwei, Guangdong 516400; 2. People’s Hospital of Haifeng County,Shanwei, Guangdong 516400)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oleranc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treated with XELOX adjuvant chemotherapy after operation, as a reference for clinical selection and adjustment of chemotherapy. Methods From July 2014 to June 2020,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who met the criteria of adjuvant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non elderly group (< 60 years old) and elderly group ([60 years old, 75 years old]).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xeloda combined with oxaliplatin (XELOX) regimen chemotherapy, and their chemotherapy pass, toxicity and side effects, and life quality evaluation table (f)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recorded ACT-G).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FACT-G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lderly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and the non elderly group in terms of pass and side effects. Therefore, XELOX regimen for elderly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does not need to reduce the intensity of treatment, and does not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oxicity.KEY WORDS: Elderly colorectal cancer; Postoperative XELOX regimen; Adjuvant chemotherapy; Tolerance0 引言近年来,结直肠癌患病率上升。
结肠癌肿瘤分期与术后辅助治疗

结肠癌肿瘤分期与术后辅助治疗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常采用肿瘤分期来确定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目前,最常用的肿瘤分期系统是美国癌症学会(AJCC)和国际癌症联盟(UICC)联合发布的TNM分期系统。
该系统基于肿瘤的深度侵犯、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三个方面来评估患者的肿瘤分期。
结肠癌的分期一般分为0期到Ⅳ期,其中0期是指癌前病变,一般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而Ⅰ~Ⅳ期则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阶段。
Ⅰ~Ⅱ期是结肠癌的早期,一般通过手术切除肿瘤,达到根治目的。
此外,对于Ⅱ~Ⅲ期的患者,术后辅助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
术后辅助治疗是指手术切除肿瘤后,在恢复期结束后给予的一种治疗方法。
术后辅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复发率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术后辅助治疗可以包括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和靶向治疗等。
化学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术后辅助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给予化疗药物,可以清除残留的癌细胞,减少复发的风险。
化疗药物可以根据患者的分期和个体化情况进行选择,一般常用的有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等。
化学治疗的疗程一般为6个月,通过连续多个周期的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癌细胞的存活率,并达到控制肿瘤复发的目的。
放射治疗是通过应用高能射线照射肿瘤部位,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其生长和扩散。
对于结肠癌来说,放射治疗主要用于Ⅲ~Ⅳ期患者术前辅助治疗,目的是缩小肿瘤的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的可行性。
术后,放射治疗一般不是主要的辅助治疗方式,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仍然可以考虑应用。
靶向治疗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干扰肿瘤的生长信号通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对于结肠癌来说,最常用的靶向治疗药物是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
靶向治疗的优势在于可以减少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但靶向治疗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总的来说,结肠癌的肿瘤分期和术后辅助治疗是密切相关的。
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

1、为什么直肠癌术后要行辅助化疗?
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目的为防止超出局部控制范围的微转移,其原理:1、术后免疫力下降2、肿瘤减负后增殖加快3、肿瘤负荷小,疗效好。
直肠癌术后化疗时应满足安全兼有效、毒性可耐受、无远期副作用的条件,目前推荐高危II期及III期患者需要术后辅助化疗,其中高危因素为:分化程度差(grade 3 or 4)、肿瘤合并梗阻或穿孔、T4、静脉或淋巴管、神经受侵、切缘阳性或可疑、淋巴结检测<12个等,II期之所以行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因为25%~30%的II期结肠癌患者会在5年内出现复发,不同病理分期的II期结肠癌患者5年DFS不同IIa(T3N0M0): 65%~73% IIb(T4N0M0): 51%~60%
2、目前直肠癌辅助化疗的观点?
ASCO
不推荐对II期患者常规使用术后辅助治疗
推荐应用于部分患者:淋巴结检测数量不足、T4浸润、肿瘤穿孔或分化程度差临床决定需要医生与患者充分讨论后作出ESMO
辅助治疗被选择性应用于淋巴结阴性的患者
辅助化疗常用方案:5FU为基础±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疗效≥5FU/LV(bolus)
3、化疗方案
目前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可选用的药物很有限为:奥沙利铂
氟尿嘧啶卡培他滨推荐化疗方案有5-FU/CF、卡培他滨、FOLFOX或FLOX(奥沙利铂+氟尿嘧啶+醛氢叶酸)或CapeOx 方案。
化疗为6个月。
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口服氟尿嘧啶类与单药5FU疗效相当。
目前推荐FOLFOX用于Ⅲ期和高危Ⅱ期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
不推荐伊立替康用于结直肠癌术后的辅助化疗。
不推荐分子靶向药物辅助化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safety analysis of post-operation 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colorectal carcinoma
NIE Chenyang1 WANG Peng2 1.Medical Service, the 157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eneral Hospital of Guangzhou Military Command of PLA,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510, China; 2.Devices Branch, the 157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eneral Hospital of Guangzhou Military Command of PLA,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51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safety of post-operation 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the pa 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rcinoma undergoing radical resection surgery.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110 patients with stage Ⅲ colorectal carcinoma undergoing radical resection surger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110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ad juvant chemotherapy group (62 cases) and single operation group (48 cases). 3-year recurrence rate, disease-free survival time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Results 3 -year recurrence rate of adjuvant chemotherap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single operation group (24.2% vs 35.4%),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Diseasefree survival time in adjuvant chemotherapy group and single operation group was 18 months and 12 months respectivel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Anorexia, nausea/vomiting, alopecie and pigmentation were the main adverse reactions in adjuvant chemotherapy group. Most of the adverse reactions were tolerable for the patients. Conclusion Stage Ⅲ colorectal carcinoma undergoing radical resection surgery can greatly improve disease-free survival time of the patients, the patients can endure most of adverse reactions. [Key words] Colorectal carcinoma; Adjuvant chemotherapy; Safety
选择 2007 年 4 月~2010 年 4 月在我院住 院 行 根 治 术 的 110 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 110 例 患者中男 58 例,女 52 例;年龄 52~80 岁,中位年龄 71.2 岁。 所有患者均为Ⅲ期结肠癌,预计生存期超过 3 个月,体力状 况评分大于 60 分。 根据患者术后是否行辅助治疗将 110 例 患者分为辅助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其中,辅助化疗组 62 例,单纯手术组 48 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 TNM 分 期等方 面 比 较 ,差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P > 0.05),具 有 可 比 性 。 见表 1。
2012 年 10 月第 9 卷第 29 期
· 工作探讨 ·
术后辅助化疗在结肠癌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分析
聂晨阳 1 王 鹏 2 1.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附属一五七医院医务处,广东广州 510510; 2.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附属一五七医院器械科,广东广州 510510
[摘要] 目的 探讨Ⅲ期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行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0 例Ⅲ期行结肠
义(P < 0.05)。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脱发及色素沉着为辅助化疗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但患者大都可耐受 。 结论
Ⅲ期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行辅助化疗可显著提高患者无病生存时间,不良反应 R735.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10(b)-0165-02
结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每年全球新发病例 约 85 万例,在我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目前研究认为,术后辅 助化疗可使Ⅲ期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获益[1-2]。 本组的研究目的 是探讨Ⅲ期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行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安 全性,以期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预后。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行辅助化疗者 62 例,单纯手术者 48 例。 比较两组患者 3 年复发转移率、无病生
存时间及辅助化疗组的不良反应。 结果 辅助化疗组 3 年复发转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4.2% vs 35.4%),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辅助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无病生存时间分别为 18 个月和 12 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