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

合集下载

多氯联苯复合污染土壤的土著微生物修复强化措施研究

多氯联苯复合污染土壤的土著微生物修复强化措施研究

多氯联苯复合污染土壤的土著微生物修复强化措施研究
多氯联苯复合污染土壤的土著微生物修复强化措施研究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以不同C源、C/N比、水分及通透性为调控因子,对多氯联苯(PCBs)长期复合污染土壤的土著微生物强化修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PCBs长期复合污染土壤中,在土壤水分含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时,加入淀粉、葡萄糖和琥珀酸钠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细菌和真菌数量,从而促进土壤中PCBs的土著微生物降解.不同种类的C源对PCBs污染土壤的土著微生物降解效果存在明显差异,且其降解效果与C源的施用剂量密切相关.当淀粉加入量为C 1.0 g/kg土时,土壤中PCBs的降解效果较好,而葡萄糖和琥珀酸钠加入量为C 0.2 g/kg 土时,PCBs的降解效果明显.土壤C/N比为10∶1的处理效果优于C/N 比为25∶1和40∶1.土壤人为翻动有利于PCBs污染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生长,提高土著微生物的代谢活性,从而促进土壤中PCBs的自然降解.这为进一步探讨加速土壤中PCBs降解的最适条件和研发POPs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滕应骆永明李振高邹德勋 TENG Ying LUO Yong-ming LI Zhen-gao ZOU De-xun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南京,210008;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 刊名:土壤ISTIC PKU英文刊名:SOILS 年,卷(期):2006 38(5) 分类号:X13 关键词:多氯联苯污染土壤土著微生物微生物修复强化措施。

厚朴酚促进多氯联苯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研究

厚朴酚促进多氯联苯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研究

厚朴酚促进多氯联苯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研究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是土壤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目前PCBs污染土壤可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修复。

生物修复技术可以弥补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的不足,而其中又以微生物修复最具有前景。

微生物对多氯联苯的降解通常以共代谢的方式进行,共代谢底物对修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论文首次以具有联苯结构的天然化合物厚朴酚作为共代谢底物,研究了实验室自主筛选的多氯联苯降解新种Rhodococcus biphenylivorans(嗜联苯红球菌)TG9T对PCBs污染土壤的修复潜力,考察了溶液体系及土壤体系中PCBs的降解情况,并开展了半野外修复试验,并与其它共代谢底物进行了效果比较,探究了其降解机理。

主要得到了以下结果:(1)厚朴酚浓度较低时(0.1~1mg/L),不会抑制TG9在LB培养基中的生长;厚朴酚浓度较高时(3~5 mg/L),对TG9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延滞期明显变长。

(2)在无机盐培养基中,菌株TG9对厚朴酚有降解作用,初始浓度1 mg/L, 5天降解率达到36.5%。

厚朴酚可以作为底物促进必须以共代谢方式降解的三氯代PCB单体PCB31的降解,初始浓度10mg/L,相比对照,100h降解率提高17.3%,达64.5%;与经典共代谢底物联苯相比,累积降解率相当,但初始降解速率略低。

28h以后,厚朴酚实验组降解率显著高于柠檬烯、香芹酮、橙皮苷、水杨酸等已知共代谢底物实验组(P<0.05)。

厚朴酚降解过程中检测到联苯生成,表明厚朴酚在TG9的作用下,代谢产生联苯,进而继续降解联苯促进PCB31共代谢,因而促进降解有延后效应。

(3)在实验室土壤微宇宙模拟修复中,受试底物均对PCBs的降解有促进作用。

供试土壤总PCBs初始浓度126.6~131.8 mg/kg,50天后厚朴酚实验组的降解率达82.0%。

其中,厚朴酚对三氯代PCBs的促进效果最好,降解率79.2%,显著优于其他底物;对四氯代PCBs降解率达到82.9%,与联苯、香芹酮、橙皮苷促进效果相当,优于其他底物。

植物修复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效果

植物修复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效果

植物修复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效果植物修复是一种生物修复的技术手段,利用植物的生长和代谢特性,将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达到清除污染的目的。

目前,植物修复已经成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土壤污染治理技术,其效果优异。

多氯联苯是一种极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和环境都有较大的影响。

在土壤中,多氯联苯的附着性、生物积累性以及毒性都很强,因此清除掉土壤中的多氯联苯非常困难。

传统的土壤治理方法主要是通过化学方法进行清除,但这种方法费用高昂,且对环境有较大的风险。

相对于传统的化学治理方法,植物修复具有较多的优势。

首先,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污染物。

其次,植物修复可以在不破坏土地的情况下,恢复土地的肥力和生态系统。

最重要的是,植物修复技术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和可持续性的特点。

植物修复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效果主要取决于选择的植物、土壤环境和治理方案等因素。

目前,常用的植物修复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方法主要有吸收、转运、转化等方式。

在吸收方面,主要是利用植物吸收土壤中的多氯联苯,从而达到清除多氯联苯的目的。

这种方法适用于多氯联苯污染较轻的土壤。

适合植物主要有一些能够吸收多氯联苯的植物,如柳树、广玉兰、构树、向日葵等,这些植物可以通过吸收多氯联苯,将其转移到自己的根部,并在根部富集,从而起到吸附和净化土壤的作用。

在转运方面,主要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和地下茎来进行治理,这种方法适用于多氯联苯污染较为严重的土壤。

适合的植物主要有一些修复植物,如黑荆棘、软枣、蜀葵等植物,这些植物的根系和地下茎能够吸收和转运多氯联苯,将其转移到地下茎中,从而达到清除多氯联苯的目的。

在转化方面,是将污染物转为无害或低毒物质,这种方法适用于多氯联苯污染比较严重的土壤。

适合的植物主要有一些微生物修复植物,如一些亚洲独活、茵陈蒿等,这些植物的根系和根瘤中寄生着能够降解多氯联苯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能够利用植物的代谢特性,将多氯联苯降解为不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物质。

土壤和沉积物中多氯联苯污染的生物修复机理研究进展

土壤和沉积物中多氯联苯污染的生物修复机理研究进展

土壤和沉积物中多氯联苯污染的生物修复机理研究进展殷培杰1,2李培军1(11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6;2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10)摘 要 概述了多氯联苯(PCBs)生物修复过程中影响因素和机理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PCBs 厌氧脱氯,好氧降解、真菌对PCBs 降解、表面活性剂对PCBs 降解的促进及抑制机理,以及完全矿化PCBs 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提出了今后工作展望。

关键词 多氯联苯 影响因素 厌氧脱氯 好氧降解 表面活性剂Recent advances on bioremediation mechanism of PCBs contamination in soil and sedimentYin Peijie 1,2 Li Peijun 1(11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Chinese Academ y of Sciences,S henyang 110016;21Graduate School of C hines e Academ y of Sciences,B eijing 100010)Abstract Recent advances on influence f actors of PCBs and mechanism in bioremediation process are summa 2rized in this paper.The anaerobic dechlorination,aerobic degradation,degradation by fungus,and surfactants for PCBs degradation of improving and restraining mechanism,have been discussed and involved constructing recombinant bacte 2ria for degradation of PCBs completely.This paper provides some prospects for the field.Key words PCBs;influencing factor;anaerobic dechlorination;aerobic degradation;surfactants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20337010);国家/9730重点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4CB 418506);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领域前沿项目(S LYQY0412)收稿日期:2003-10-14;修订日期:2004-02-16作者简介:殷培杰(1972~),男,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污染土壤修复研究工作。

多氯联苯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多氯联苯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可以得出以下结论:Fenton试剂化学修复技术在 多氯联苯污染土壤治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通过添加适量的Fenton试剂,可 以有效促进PCBs在土壤中的降解,降低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威胁。然而, 考虑到Fenton试剂存在铁离子氧化和二次污染等问题,今后需进一步研究优化修 复条件和配方,以实现更高效、安全和环保的土壤修复。
植物修复多氯联苯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在实验设计方 面,研究人员通过设置不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不同植物品种、生长条件和 污染物浓度对多氯联苯降解的影响。在数据分析方面,利用统计方法和计算机技 术,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解析,以评估植物修复多氯联苯的效果和机制。
目前,植物修复多氯联苯的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研究人员发现了多种 能够高效降解多氯联苯的植物品种,例如向日葵、油菜和印度芥蓝等。此外,还 揭示了多氯联苯的微生物转化机制,以及植物与根际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规律。这 些成果为植物修复多氯联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总之,针对多氯联苯污染土壤问题,植物微生物联合田间原位修复方法提供 了一种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在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科研工作者和环保人士这 一问题,共同努力,将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推广应用到更多受污染地区,为 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多氯联苯(PCBs)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污染物,由于其稳定性高、难降解和毒 性大等特点,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在土壤中,PCBs可以通过多种 途径如直接排放、废弃物填埋和大气沉降等进入,对土壤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寻求有效的修复技术成为解决PCBs污染土壤问题的关键。本次演示将重点 探讨Fenton试剂在多氯联苯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及效果。
此外,修复技术的经济性和可行性也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因此, 需要进一步降低修复成本,同时提高修复设备的耐用性和可靠性。

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紫云英-根瘤菌联合修复效应

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紫云英-根瘤菌联合修复效应

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紫云英-根瘤菌联合修复效应李秀芬;滕应;骆永明;李振高;潘澄;张满云;宋静【摘要】选用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作为宿主植物,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接种紫云英根瘤菌(Rhizobium huakuii)对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结果表明,经过100天的修复作用后,单接种根瘤菌、种植紫云英以及紫云英接种根瘤菌处理土壤中多氯联苯的去除率分别为20.5%、23.0%、53.1%,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P <0.01).而且发现接种根瘤菌显著增加了紫云英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明显增强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碳源利用能力,从而改善了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可见,紫云英-根瘤菌共生体对多氯联苯污染土壤表现出较好的修复潜力.%The combined remediation effects of host plant {Astragalus sinicus L.) inoculated with rhizobium Rhizobium huakuii on PCBs contaminated soils was studied using pot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il PCBs concentrations of single incubation of Rhizobium huakuii (R) and single planting Astragalus sinicus L. (P) decreased by 20.5% and 23.0%, respectively. Astragalus sinicus L. with incubation of Rhizobium huakuii had a clear role in PCBs removal in soils, PCBs concentration in polluted soils decreased by 53.1%, all of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untreated soils (P<0.01). We also observed that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Astragalus sinicus L. rhizosphere soils had a higher microbial biomass C and N and carbon utilization rate, improving the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e great potential of planting Astragalus sinicus L. with incubation of Rhizobium huakuii in remediation of PCBs contaminated soils.【期刊名称】《土壤》【年(卷),期】2013(045)001【总页数】6页(P105-110)【关键词】多氯联苯;紫云英;根瘤菌;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作者】李秀芬;滕应;骆永明;李振高;潘澄;张满云;宋静【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山东烟台264003;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4.36* 通讯作者(**************.cn)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作为一类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广泛分布于各类环境介质中,土壤被认为是PCBs最大的库和汇[1]。

浅析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生物修复

浅析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生物修复

浅析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是指那些在环境中难以分解和长期存在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具有强大的毒性和高度的持久性。

这些污染物对土壤生物造成了严重危害,阻碍了土壤生物圈的正常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

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成为了当下环境保护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包括了多种化合物,如有机氯农药、多溴联苯、多氯联苯和多氯二苯乙烷等,它们的特性都是难以被微生物降解或分解,并且在环境中长期存在。

这些污染物对土壤生物产生了直接的毒性危害,破坏了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平衡,导致了土壤环境的退化。

修复受到这类污染的土壤生物成为了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目前,针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法主要包括了生物堆肥、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等多种手段。

这些方法可以分别单独应用,也可以组合使用,根据具体的污染情况和土壤环境的不同来进行选择和应用。

下面就对这几种常见的生物修复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生物堆肥是一种通过生物堆肥菌的作用来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生物堆肥菌是一种分解有机物质的微生物,它们能够分解和降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质,从而减轻有机污染物对土壤生物的毒性。

生物堆肥方法将有机污染土壤与一定数量的堆肥菌混合,通过适当的保温和通氧处理,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和分解。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达到预期的修复效果。

植物修复是一种通过植物的吸收和转运来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方法。

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吸收和转运能力是很强的,它们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并将其转运到地上部分,然后将其分解和降解。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且对土壤环境影响小,被广泛应用于污染土壤的修复中。

但植物修复需要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并且修复周期较长,因此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修复任务。

针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法,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修复,也可以将不同的方法进行组合应用。

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

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
• 熔点(℃):PCB3:-19~-15℃;PCB4:-8~-5℃; PCB5:8~12℃; PCB6:29~33℃。
4、用途:PCB用途很广,可作绝缘油、热载体和润滑油等,
还可作为许多种工业产品(如各种树脂、橡胶、结合剂、 涂料、复写纸、陶釉、防火剂、农药延效剂、染料分散剂) 的添加剂。
5、毒性
急性毒性
五、实例
--多氯联苯污染土壤好氧降解菌群的分离与鉴定
试验材料:
供试土壤 : 采自长江三角洲某典型PCBs 污染农田的表层土壤
处理方法:捡出植物根系、石砾等残留物, 自然风干,过2mm筛,调节器土壤含水 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5%左右,以供盆栽试 验用。
供试植物: 紫云英,豆科黄芪属,冬季绿 肥植物。
1.1.3 供试菌株及菌剂制备
参考文献
[4][M7[]1Cc]aK陈iaJ来y,D国JBia,蔡n,g信JPrX德u,c,h黄aZ玉hMe妹n,g,等RP e.,废i ne弃etk电ae 1W容.,器Is封eotl存aat1i点o.n多aSn氯udb联st 苯 idrea的nt te含ifs量ipcea和ctio分fni oc布ift特bya征catne[drJ]ei.中ax—re国spp环reosn境ssiio科bnle学offo,t2rh0sr0iem8e,2u28l,t(a9n3)e:一o8u3s3-837
三、PCBs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
1、微生物修复:是利用天然存在的或人工培养的功能微生
物群,在适宜环境条件下,促进或强化微生物代谢功能,从 而降低有毒污染物活性或将污染物降解成为无毒物质 的生物修复技术
2、被污染土壤中多氯联苯的测定 (1)主要试剂、分析仪器 气象色谱仪、色谱柱、多氯联苯标准品、分析替
供试菌株:根瘤菌 由本课题组从长江三角洲某典型PCBs污染 农田的紫云英植物根瘤菌中经驯化富集后分 离筛选得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实例
--多氯联苯污染土壤好氧降解菌群的分离与鉴定
试验材料: 供试土壤 : 采自长江三角洲某典型PCBs 污染农田的表层土壤 处理方法:捡出植物根系、石砾等残留物, 自然风干,过2mm筛,调节器土壤含水 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5%左右,以供盆栽试 验用。 供试植物: 紫云英,豆科黄芪属,冬季绿 肥植物。
1.2 实验方案及实施
本研究设计4个处理: 第一:不种植物,仅加灭活的根瘤菌菌剂作为对照(以 CK表示); 第二:种植物,加灭活的根瘤菌菌剂(P); 第三:不种植物,仅加活的根瘤菌菌剂(R); 第四:种植物,加活的根瘤菌菌剂(PR), 每个处理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在同一条件下进 行一系列的培养,然后分析土壤性质,对其土壤微生物 生物量及群落功能多样性测定和计算多氯联苯的去除率 及植物提取修复效率,最后数据分析得到结果
三、PCBs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
1、微生物修复:是利用天然存在的或人工培养的功能微生 物群,在适宜环境条件下,促进或强化微生物代谢功能,从
而降低有毒污染物活性或将污染物降解成为无毒物质
的生物修复技术 2、被污染土壤中多氯联苯的测定 (1)主要试剂、分析仪器 气象色谱仪、色谱柱、多氯联苯标准品、分析替 代物、色谱分析内标物、土壤样品
苯,是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在自然环境中 难以降解,能够通过水、土壤、空气、生物等 载体转移,在人或动物体内积蓄,对生体具有致 畴、致癌、致突变特性,多氯联苯属于致癌物 质,容易累积在脂肪组织,造成脑部、皮肤 及内脏的疾病,并影响神经、生殖及免疫系 统。
2、结构式
3、理化性质:
• 外观与性状:流动的油状液体或白色结晶固体或非结 晶性树脂。 • 熔点(℃):PCB3:-19~-15℃;PCB4:-8~-5℃; PCB5:8~12℃; PCB6:29~33℃。1.1.3 供试菌 Nhomakorabea及菌剂制备
供试菌株:根瘤菌 由本课题组从长江三角洲某典型PCBs污染 农田的紫云英植物根瘤菌中经驯化富集后分 离筛选得到。 菌剂制备:现将该菌株接种与YMA固体平 板培养基上28°C活化,然后接入以PCB77 (3,3', 4,4'-四氯联苯,10mg/L)为唯 一碳源的基础盐业培养基中扩大培养,之后 与灭菌泥炭(过20目尼龙筛)混合,制成固 体菌剂(2*109cfu/g菌剂)
探讨这一共生体系对土壤中PCBs降解的机制,并验证器 田间修复效果,为研发PCBs污染土壤共生修复技术提供
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J, X, Zhen g P ei , et a 1 . Isolation [4] [7]Cai M [1] cK 陈来国 ay DJiang B,蔡信德 ,J Prucha ,黄玉妹 M, ,等 R . 废弃电容器封存点多氯联苯 neke W , et a1 .and Subst identif ication i 中国环境科学 aresponsible for sim ultaneous rat 的含量和分布特征 e speci f i of ci tbacter y and [J]. ex —pression of ,2008,28(9): three 2 ,3 一 833-837 anaerobic am ,m onium and sulfate rem ovalf Scient i a Si dihydr0xybipheny1 1, 2 -dioxygenases from J] —. Rhodococcus [2]孟庆昱 储少岗 ,徐晓白 .多氯联苯的环境吸附行为研究进 ca m i ca,2010 , 40(1) :eri 1-6 gl oberul us stni rai nChi P6[ J]. Journa lo f Bact ology, 2003, 展 [J]. 科学通报 ,2000,45(15):1572-1583 185 [8] G o m ez — G i l L , K um a ra r PJ, ,B iaul , eta1 a1. .D C ual [3] Takeda H , Shi m odai Y arr ukaw at KD , et act erI, i zat of biphenyl dioxygenase of Pandoraeap [ha 5]tr Si erra V iaon l era JL, M ari na M L , et involved a1 . St udy w o-com ponent regula — tory system s are in arom nom -356 as a potent poly — chlor inated bi phenyl - -bi : of enusaB t atic h e bi odeg r ad at i on pr o — cess of polychlorinated com pound degradation in a poly-chl ori nat ed— t eg r adi ng e[edium J ]. Journa l ofBacteri ology,2007 , o fB biphenyls in enzym liquid m and soil by ainewisol ed aer phenyl degrader , Rhodococcus josti RH A 1[ at J]Journal 189(15 )20 : 10 5705 — 5715 . obi c bacteri um (Ja n, i bact er , sp. ) J . phere , act er i ol ogy 192( 18 )Chemos : 4741-4751 . ): ane 609— 618 . [9]Inoue K , H2003 a b e, H 53(6 , Y am H, et a1 . C haract er i on of 蒋坚祥, novel car bazole catabolism genes from g r am — [ izat 6]蔡 靖, 郑平. ~株 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菌 [4] — positi ve carbazole deg r ader N: oca r — —2010 di oi desa r : 的分离 和鉴定 l JJ . 中国科学 B 辑 化学, ,40(1) omat i ci voram IC177[ J] .1-6 Appli . ed a n d Envi r onment al M i cr obi —ol og y , 2006, 72(5): 3321— 3329
四、土壤样品分析
① 5g土样于锥形瓶中,加入 1mol/L ② 提取:称取 净化:向提取液中加入 20m浓硫酸,振动 2min 的 KOH/乙醇溶液50ml,沸腾水浴回流碱解上清液 后静止分层,弃去硫酸相,再重复用硫酸洗涤到硫 转入预先加有 100ml 正乙烷和 500ml纯化水的分液 酸相无色;加入 100ml 纯化水,振动 2min后静置分 漏斗中;再向碱解残渣中加入 的乙醇溶液 层,弃去水相,再重复用水洗1mol/L 2次;将正乙烷提取 50ml ,沸腾水浴回流碱解1h,将碱解上清液也转 液过无水硫酸钠柱脱水,以梨形烧瓶收集;用旋转 入上述分液漏斗中,并将碱解残渣用 20ml乙醇洗 蒸发器浓缩至2ml左右,转入刻度管中,以少量正 涤三次,乙醇洗涤液也转入分液漏斗中;用 1+1硫 乙烷洗涤梨形瓶数次,定容至5ml;讲浓缩液过硅 酸调节溶液 pH为微酸性至中性后,加入10μg/L十 胶柱,并用正乙烷洗脱、梨形瓶收集;再用旋转蒸 氯联苯 2ml。振摇分液漏斗 10min后静置分层,对 发器浓缩至 2ml左右,转入刻度管中,定容至 20ml, 水相再以 50ml正乙烷重复萃取2次,正乙烷提取合 加入内标物六氯苯。 并于分液漏斗中待进一步净化处理。
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
小组成员
资料查找:张三 内容选定:李四 PPT 制作:王二 PPT 讲解:王小二
目录
1、多氯联苯的概述
2、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现状 3、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 4、土壤样品分析 5、实例透析
6、参考文献
一、多氯联苯的概述
1、定义:多氯联苯,PCBs,别名:氯化联
结论
(1)紫云英作为绿肥植物,对PCBs表现出较强的耐受性,
并且对污染土壤中PCBs的去处起到明显作用,具有较好的
修复潜力。 (2)根瘤菌对紫云英修复PCBs污染土壤具有明显的强化 作用,而且改善了紫云英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 多样性。可见,紫云英-根瘤菌共生体系对修复PCBs污染
土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今后有待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
4、用途:PCB用途很广,可作绝缘油、热载体和润滑油等,
还可作为许多种工业产品(如各种树脂、橡胶、结合剂、 涂料、复写纸、陶釉、防火剂、农药延效剂、染料分散剂) 的添加剂。
5、毒性
急性毒性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致癌性 致突变性
二、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现状
多氯联苯,是一类人工合成的环境异 源有机物。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发达的长 江、珠江三角洲某些典型地区调查发现, 农田土壤中多氯联苯组分高达数百个 ppb, 其污染面积多达数千亩之多(藤应等, 2008)。由于 PCBs 在土壤中不断累积 的趋势,严重危害着土壤的生产和生态功 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类健康(Ren et al.,2007; Wu et al.,2011)。修复土 壤PCBs 污染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廉价、永久高效而且环 境友好的修复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