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世、家族、家庭和家园(陈杏德回忆录序)
家族回忆录范文

家族回忆录范文家族回忆录。
第一章,祖父母的故事。
我家的祖辈是在上个世纪初从农村迁往城市的。
祖父母的故事是我们家族的传奇。
祖父是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民,他在农村务农多年,勤劳朴实,一直生活在贫困线上。
祖母是一个温柔贤惠的女子,她在家里操持家务,照顾孩子,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形象。
祖父母在那个年代没有机会接受太多的教育,但他们勤劳朴实,努力工作,终于在城市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祖父在工作中得到了上司的赏识,很快就升到了中层管理的位置。
祖母也在家里精打细算,节俭持家,使得家庭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祖父母的故事是我们家族的骄傲,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美好的生活,也为我们后代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第二章,父母的成长。
我的父母都是在城市长大的孩子,他们在那个年代也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
父亲是一个勇敢坚毅的人,他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在工厂打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终于成为了一名技术工人。
母亲是一个温柔善良的女子,她在家里操持家务,照顾孩子,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形象。
父母在那个年代没有机会接受太多的教育,但他们勤劳朴实,努力工作,终于在城市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父亲在工作中得到了上司的赏识,很快就升到了中层管理的位置。
母亲也在家里精打细算,节俭持家,使得家庭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父母的成长经历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勤奋,创造了美好的生活,也为我们后代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第三章,我们的成长。
我们是父母的宝贝,也是祖辈的骄傲。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和祖辈都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关爱和教导。
父母在我们小时候就注重我们的教育,他们希望我们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我们在家里学习勤奋,努力进取,也在学校里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我们在父母的教导下,懂得了感恩,懂得了如何与人相处,懂得了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们的成长经历是我们家族的骄傲,我们用自己的努力和勤奋,创造了美好的生活,也为我们后代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我的家族史1000字范文(16篇)

我的家族史1000字范文(16篇)家是我们一生的伴侣,家是我们一生的希望,家是我们一生的思念,家,当然是我一生的最爱。
我爱奶奶的无微不至的关怀。
每个星期六我回家的时候,奶奶都会为我准备我最喜欢的午餐。
看着美味的菜肴,我感受到了奶奶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忍不住亲了亲奶奶那永远都是满脸的额头。
笑道:“这么大的丫头,怎么会跟小孩子似的!”当我因为爱玩而被父母责骂不开心的时候,奶奶也会像小孩子一样逗我:“嘴巴这么撅。
我起来!”看着奶奶脸上慈爱的表情,我“猫”的笑了一声,心里的阴霾就消散了。
静,心情如晴空万里,此时的奶奶也是乐得合不拢嘴。
我喜欢听我爷爷和爸爸为我做思想工作,他们是不同的版本。
每当我成绩下滑时,爷爷总是温柔而有力地警告我:“世上没有难事,我怕有心的人。
”学业要努力,不能偷懒!”我的头。
可爸爸的语气却很严厉,让人无法抗拒:“这么懒惰的学习,以后怎么会变成大事呢?别被电视剧迷住了,那些成功的人是不是也像你一样浪费时间?你一定要好好珍惜赶紧走。
回来好好学习,争取成绩再上一个台阶。
”看,刚柔并济,我的灵魂又一次彻底的洗礼了。
于是,我开始慢慢说服自己,逐渐摆脱电视剧的诱惑,努力工作,努力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在我最喜欢的生日那天,我在校门外看到了妈妈温暖的身影。
我们手挽手,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并肩而行。
晚上,在餐桌旁,伴随着摇曳的烛光,和妈妈一起过生日,一起品尝美味的饺子。
我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
我最喜欢和弟弟“打架”。
为了争夺我们最喜欢的电视频道,我们尝试了针锋相对。
经过一番苦战,他终于以小输大输,以我的胜利宣告了战争的短暂结束。
就在我着迷的时候,这个聪明的小鬼飞快地抓住了遥控器,得意洋洋的像个卡通人物。
我不时用张扬的眼睛看着我。
这时候,我总是表现出绅士风度,挥挥手,“你看我。
“是啊!人们,你应该慷慨。
啊,这家人有太多我的最爱,也正是因为这些最爱,我的生活才充满欢笑;正是因为这些最爱。
现在,我心中会有阳光;也正是因为这些最爱,我才能一直前行,永不后退。
我的家史

我的家史我叫郑淇文,新世纪初出生在美丽的“海上花园”--厦门的同安区,听说过吧。
也许我的名字谈不上如雷贯耳,但大名鼎鼎还是算得上的。
我很喜欢这个名字,还是挺有诗意的。
我的家族不大,但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家族成员从福建的北端一直延伸到福建的南端,还有在北京、广东的。
我的祖先是哪个朝代诞生的,没有听我的父辈提到过。
我的爷爷的爸爸、爷爷的爷爷据说都是非常勤劳、朴实、热心的农民,到我爷那代,爷爷成了一名受人尊敬的教书先生,爷爷生了3个男的,一个女的,由于家里孩子多、家庭贫穷、生产队干活劳动力少,爷爷不得不放弃教书这一职业,回到农村老家参加了生产队的生产,以供养家糊口,后来爷爷又在农村老家开了一个小卖铺,才能慢慢供起几个小孩上学。
老大即大伯,听说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我爸爸是家里老二,据小叔说我爸爸非常的聪明,从小到大都是“孩子王”,而且学习成绩非常好,读到初二时突然有一天同爷爷说他不想上学了,爷爷当然不会同意坚持要他去,后来学校的老师还到家里来,说我爸爸的学习成绩不错,辍学就可惜了,可是再怎么说他也不想上学了,于是爸爸初中没毕业就走上社会了,其实后来他还是很后悔的,有时常说当年书读少了,如果多学些也许现在发展得会更好的。
听我爸爸说辍学后不久,1991年当时口袋只有四十多块钱,就只身一人来厦门奋斗,那时从老家到厦门交通非常不方便,两天才有一趟车,而且要开二三十个小时才能到厦门(不像现在快铁三个小时就到了,变化真大哈)。
到厦门后人生地不熟,从最初的打工开始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艰辛,也许正是因为养成了父辈的勤劳、朴实、爱动脑筋的习惯,爸爸面对困难时从来不会低头,相反的他会迎难而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坚持吃苦耐劳,敢于拼搏,勤于动脑,他总能在别人解决问题前把事情处理好。
他心胸宽广,明白事理,真诚待友;爸爸在发展自己事业过程中得到很多朋友的帮忙,但他也帮助过非常多的人,家乡的父老乡亲有到厦门来都会看望我爸爸,我爸爸也会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比如帮他们找工作,处理些困难或者回老家时给买张车票之类的;他尊敬长辈,孝顺父母,关心兄弟;爸爸对待年长的人都是非常讲礼貌的,比如在饭桌上会给长辈夹菜,走路时扶着老人等等,对待父母更是没得说,听小叔说爷爷以前生病都是爸爸在外面辛苦赚钱给付的医药费,坚持把爸爸治好,小叔读书也是爸爸供的学费,小叔现在是解放军总参谋部的一名干部在北京上班,也是老家目前唯一的一名研究生,小叔说就是因为爸爸在外面辛苦赚钱,他才能去读大学,今天才能成为一名解放军军官。
我的家史2000字范文

我的家史2000字范文我的家史。
家是人生的起点,也是情感的归属。
家史是家族的历史,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记忆和传统。
我的家史源远流长,承载着家族的荣耀和传统,也记录着家族的兴衰和变迁。
据家谱记载,我们家族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是一支以务农为生的世代传承的家族。
在我家族的历史中,有着许多令人敬佩的人物和传奇故事。
其中最令人骄傲的是我的曾曾祖父,他是一位勇敢的抗日将领,在抗日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事迹被载入了家族史册,成为我们家族的骄傲和榜样。
然而,家族的历史并不总是辉煌的。
在家族的发展过程中,也经历过许多挫折和困难。
特别是在近代,由于社会变革和战乱的影响,我们家族曾一度陷入困境。
但是,家族的人们从未放弃,他们努力拼搏,艰苦奋斗,最终战胜了一切困难,重振家族的雄风。
我家族的家史,不仅仅是一段历史的记载,更是一部家族的传奇。
家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一直流传至今,成为我们家族的精神支柱。
在我们家族的家史中,有着许多关于孝道、忠诚、勇敢和诚信的故事,这些传统的美德一直激励着我们家族的后人,让我们铭记家族的荣耀,传承家族的传统。
作为家族的一员,我深感自豪和责任重大。
我希望能够继承家族的优良传统,传承家族的文化,让家族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
我会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为家族争光,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自己的贡献,让家族的历史继续书写下去。
在家族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渺小的,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使命。
家史是我们的根,也是我们的翅膀。
我们要牢记家族的历史,传承家族的传统,让家族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为我们的后人树立榜样,为我们的国家增光添彩。
愿我们家族的家史永远流传下去,成为我们奋斗的动力和力量源泉。
家族回忆录范文

家族回忆录范文家族回忆录。
第一章,祖辈的故事。
我家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家族,祖辈们的故事让我们这一代人感到无比自豪和敬佩。
我曾听爷爷讲述他年轻时的故事,那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参加了抗日战争,历经了无数次生死考验,最终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勇气,活了下来。
他的故事让我深刻明白了祖辈们为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所付出的艰辛和牺牲。
而奶奶的故事也同样令人感动,她是一位坚强而善良的女性,曾经在困难的年代里,默默地支撑起整个家庭,用她的智慧和勤劳,将一家人拉扯大。
祖辈们的故事,是我们家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一面旗帜,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
第二章,父母的爱情。
父母是我们成长的榜样,他们的爱情故事更是我们心中的经典。
我父亲是一个温和而坚毅的男人,他和母亲是大学时代的同窗好友,毕业后他们选择了结婚。
父亲在工作中勤奋努力,母亲在家庭中默默付出,两人相互扶持,共同创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
我记得小时候,父母总是手牵着手一起散步,一起分享生活的点滴,他们的爱情故事让我深信,爱情是需要用心经营的,只有相互理解和支持,才能走过风风雨雨,走向幸福。
第三章,兄弟姐妹的成长。
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一起长大,我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
我是家中的长子,小时候负担着照顾弟妹的责任,而他们也是我成长路上的陪伴和伙伴。
我们一起玩耍,一起学习,一起经历了许多快乐和困难。
我记得有一次,家中遭遇了一场大水灾,我们一家人被困在家中,水位不断上涨,情况十分危急。
那时候,我和兄弟姐妹们齐心协力,帮助父母将家中的贵重物品搬到了楼上,最终我们一家人都安然度过了那场灾难。
那段经历让我们更加懂得了家庭的重要性,也更加珍惜彼此之间的情感。
第四章,我们的故事。
如今,我们已经长大成人,各自在不同的城市工作和生活。
但是我们仍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每逢节假日,我们都会回到家中,聚在一起,共同回忆过去,展望未来。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但我们始终明白,家庭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依靠和支撑。
我的家史范文

我的家史范文家是一个人最温暖的港湾,是一段源远流长的历史。
家史是一家人世代相传的故事,记录着家族的起源、发展和变迁,更是一代代人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
我的家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的一个小村庄。
从老一辈人的口述中,我了解到我们家族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
当时,我的曾祖父是一个小农民,生活艰辛,但他勤劳善良,一直在为家庭努力奋斗。
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努力克服困难,过上了相对稳定的生活。
曾祖父的儿子,也就是我的爷爷,在他的努力下,家族开始逐渐发展壮大。
爷爷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他从小就对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不仅继承了父亲的农业业务,而且还致力于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
在他的努力下,家族的农田逐渐扩大,农业产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爷爷的事业不仅给家族带来了经济上的富裕,也给整个村庄带来了发展和改变。
我的父亲是一个实干家,他在爷爷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家族的事业。
他将目光投向了城市,通过与城市的对接,家族的生意开始向外拓展。
父亲在城市建立了一个小型工厂,开始从事纺织业。
他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培养了一批技术精湛的工人。
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家族的企业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当地的行业领先者。
父亲的事业不仅给家族带来了财富,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我出生后,父亲开始思考家族的未来。
他希望我能够继承家族的事业,为家族带来更多的发展。
因此,他鼓励我努力学习,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
在他的引导下,我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选择了经济学作为我的专业。
我努力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父亲的支持,我成功地进入了一所知名的大学,开始了我的学业。
在大学期间,我继续努力学习,并积极参与社团和实践活动。
通过这些经历,我培养了自己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还利用假期回到家乡,参与家族企业的管理和运营。
通过与父亲的深入交流,我了解到家族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开始思考家族的未来发展方向。
回顾家史,我深深感受到了家族的责任和使命。
作为家族的一员,我有责任继承和发扬家族的优良传统,为家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的家史——精选推荐

我的家史打电话回家,我母亲说杨⽼庄我叔去世了。
我的⽗亲究竟⼏个兄弟姐妹,说不清楚。
我的祖⽗和我⽗亲的亲⽣母亲(也就是我的亲祖母)结婚特别早,他⼤概只⼤我⽗亲⼗七岁。
我的亲祖母是康寨的,在我⽗亲四岁那年,我的亲祖母因为和我的曾祖母吵架,上吊⾃杀了,按照⽼规矩,上吊⾃杀不能进祖坟,后来⼜历经了⼀次深葬,现在坟地已经不知道在哪⼉了。
我有⼀个姑姑当时只有两岁,因⽆⼈照料,就送给修⽼家⼀户⼈家领养。
很多年后,我⽗亲有四个舅舅,⼤舅爷家的表伯⽗在亳县三中(现在的油河中学)教书,我⽗亲在那⾥读书,他们听说了这件事,问到了我姑姑的下落。
我的姑姑叫修中琴,是我们亳州最早⼀批的⼥拖拉机⼿,后来嫁到了溜集。
我的⽗亲此后⼀直跟着我的曾祖母⼀起⽣活,中间我的祖⽗去了治淮⼯程部,据同去的⼈说他在淮南曾娶妻⽣⼦了,但是这⼀家⼦⼈后来不曾与我们相见,也不曾到亳州来,具体是⼏⼈,也说不清楚。
我的祖⽗后来⼜与杨⽼庄这位叔叔的母亲结婚,我的这位叔叔的名字Jiǎ,因为我们杨家有个辈分为“家”,是我太祖⽗那⼀辈的辈分,所以如果写出来,⼤约应该为“甲”⽽不是“家”。
甲叔出⽣以后,不知何故,我祖⽗并未娶甲叔的母亲为妻,甲叔的母亲只得带着甲叔回到了娘家。
甲叔跟我⽗亲算是同⽗异母的兄弟,去年我⽗亲去世,他提着⼀锭⼦黄表纸来我家⾥,那是我最后⼀次看到他。
在我认识的我祖⽗的⼦⼥中,他的相似程度最⾼,连⾛路的姿势都⼀模⼀样。
在我⽗亲⼗四岁那⼀年,我的祖⽗⼜娶了⼀房,是从马夹道改嫁过来的,娘家是挖王庄的。
当时她带来⼀个⼉⼦叫“磨”,我的⽗亲叫“⼭”,两⼈相克。
后来⼜⽣了两个⼥⼉,也就是我的两个姑姑。
我的这个奶奶品⾏不好,我的姑奶奶嫁到了油河集旁边陈⼤庄,我的姑爷爷出⽣在⼤户⼈家,⼩的时候很娇贵,家⾥⼈往寺庙⾥捐钱,他出家做过⼩沙弥,他们育有四男四⼥,四个表叔有三个都是“美髯公”,浓密且直。
我的⼤表叔奉姑奶奶之命到外婆家⾛亲戚,然后开玩笑似的去找我奶奶,也就是他的舅妈要糖果吃,我的奶奶就骂我的表叔,说知道家⾥穷,故意让她难堪。
陈杏德《我的父亲》

陈杏德回忆录《我的父亲》我的父亲(1) (阿德)“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
就像那只蝴蝶,飞进窗口。
”不知怎么回事,听到这首歌时,我竟会想起毫不相干的问题——我也是从哪里来的?我当然不会像蝴蝶那样从菜青虫和蛹变来的,那我又是从哪里来的?我的家世如何?生我的父亲、母亲以及更早的祖父母、曾祖父母又如何?很遗憾,我年青时不太关心这个问题,所以对祖父一辈已知之甚少,遑论更远的家世。
我承认爱回忆过去属于一种老人心态,但也不尽然,有些美国黑人并不老,却迢迢几万里到非洲寻根,盖不忘本乃人之常情也。
我虽然对祖父以上所知不多,但对自己父母的印象却犹如昨日。
听我母亲说,我祖上是有人读过“长书”的(即受过启蒙以上教育,参加过科举考试的人),但到我祖父一辈已经破落了。
到我父亲时,我家已沦为贫农,大部分田地是租种城里刘姓大地主的。
我父亲幼年丧母,家贫,二十五六岁时才娶我母亲,在当时算很晚了。
我母亲入门时,我家已是债台高筑,经常有邻村一个姓吴的高利贷者派的狗腿子骑着马来讨债,每次来都要好生招待,还要给红包才能打发他们走。
我父亲决心还清债务,仗着自己有极强壮的体魄,每日起早贪黑地干活。
而且过着极节俭的生活,连剃头都让我母亲剃,去城里卖东西从来舍不得在那吃个点心,更不用说有其他不良嗜好了。
经过几年的奋斗,我父亲居然还清债务,还置些田地,上升为中农。
我父亲只读过一年私塾,“开宗”(即《孝经》)还没有读完,但凭着自学和非凡的记忆力,不但能看《薛刚反唐》之类的通俗小说,还能背诵好几大本长篇唱词。
农闲时或是炎炎夏夜,同村或邻村总有人请他去“唱诗”。
于是,他便兴高采烈夹着鱼鼓去唱到半夜。
唱词都是七字一句,唱的调子则都是“四季调”之类,也许是情节曲折感人,乡里人像是百听不厌似的。
他能写一手整齐的毛笔字,我们小时学写字,他都把过笔。
他也能记帐和会些简单的珠算,也都教过我们。
他非常重视教育,这也是我生为农家子弟得以接受高等教育的原因之一(另一更重要原因当然是欣逢解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家世、家族、家庭和家园(陈杏德回忆录序)
福建省福鼎一中陈杏德
按照《飞钱陈氏族谱》,我的宗族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的8代孙虞舜。
虞舜的第34代孙胡满被周武王封为陈侯,领陈国,这是陈氏得姓之始。
胡满也成了天下陈姓的始祖。
到第45世孙陈完时,陈国内乱,陈完奔齐改姓田,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田成子。
其9世孙田和取代齐国姜氏政权,建立史称为“田齐”的政权。
到第61世孙伯轸时齐为秦所灭,伯轸徙居颖川,复改姓陈,是为“陈氏复姓始祖”。
到第74世东汉末年陈实,因其屡遭党锢之祸,始终保持高风亮节;又因其被封为颖川侯,乃被尊为“陈氏颖川始祖”。
到西晋永嘉年间,第76世孙陈润为避五胡之乱迁入福建,成为“陈氏入闽始祖”。
而第88代孙陈鄙则被尊为首次迁入福建仙游的“飞钱陈氏始祖”。
以上之所以不厌其烦追述我祖先的来历,无他,所谓“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也。
作为飞钱陈氏的后裔,到我已经是第35代了。
可是,从第32代我的曾祖父起接连三代我们家族都是单丁相传——倒不是每一代只生一个,而是或夭折,或无后,女子嫁出后便只剩一个男丁。
这在过去,是被认为最令人伤心的事了。
而且,据说曾经是世代读书的我的家族,到我父亲时也已破落到几乎是赤贫的地步。
我父亲陈金赞,幼年丧母,家贫,到二十好几才娶来我母亲。
不过,也就从这时起,我家开始了艰难的从新创业之路。
我父亲和母亲凭着惊人的毅力和难以令人置信的勤俭,居然在几年之内还清债务,置买了几亩田地,从贫农上升为中农。
我母亲一共生下12胎,夭折了三分之一,存活五女三男。
不过,从我记事时起,大姐已随着入赘的丈夫到别村生活,二姐已出嫁,三姐、五姐早已送人,嫂子尚未入门,我家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也就是我的大部分童年时期,还只是一个由父亲、母亲、我们三兄弟和四姐组成的中等规模的家庭。
虽然父亲年已渐老,我们大多年幼,但比之前两代,人丁已渐渐兴旺起来。
而且由于父母的表率作用和教育有方,尽管依然穷,我们家仍然可算作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极为温馨的家庭。
我的家在仙游县城以西不到10里的大济镇前面村。
当时,我家的屋子就座落在木兰溪畔田野中被称作“过溪”的一片高丘之上。
除了两三户邻居外,大部分是前代留下曾经作过糖坊如今是我家独有的房子。
加上屋旁屋后的高大的荔枝树,祖父、父亲先后手植的形形色色的花草果木,在当时偷盗赌博之风甚盛的周围村庄,我家不啻是遗世而独立的乐园了。
童年时代的我,便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