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炉水加药的目的(文书参照)
锅炉内加药水处理特点及方法

在 锅炉运行 当中, 要想保证锅炉运 行安全、 经 济和稳定性要求 , 锅炉水 处理环 节不容忽视 ,水处理效果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锅炉本身运行安全性 、 经济性, 而 且还 决定着锅炉正常生产以及节能。 就多年的工作实践分析 , 锅 炉水处理技术一旦掌握不 好, 极容易令 设备产 生结垢、 腐蚀 以及 蒸汽 品质 降低等故障 , 特别是对 于一些低压锅炉而 言, 由于在工作 中对 于锅炉水处 理控制 不到位 , 造 成严重 的锅 炉结垢 、 腐蚀隐 患, 甚至产 生严重 的安全事 故。因此, 在 目前的锅炉运行 中, 我们有必要对锅炉 内加药水处理 方法进行 深入分析, 确 保锅炉运行 的安全、 稳定和经济 。 锅 炉 内处 理 概 述
1 , 2 . 2量水 投 药
按上水数量和质量 , 投加一定量的药剂 , 切不可多投或少投 , 更不能不 投。
1 . 2 . 3科 学排 污
为了所生成的水渣 能及 时地排 出锅外部 ,以防止水渣结生二 次水垢 。 定要按照化验 结果, 进行科学地排污 。注意, 应先排污后投 药。 2方 法 2 . 1对于中等硬度 的非碱性水质 对于总硬度在 1 . 5  ̄ 4 . 0 mmo l / L , 且含 有非碳酸盐硬度 的水质 , 给水 中的 Mg O/ S i O2 ( 质量 比) 又在 1 . 0  ̄ 1 . 6之间 , 可 以选用三钠 一胶 的配 方, 实 践证 明, 此种配方可以取得满 意的水处理效果 。 2 . 2对 于 二氧 化 硅 含 量 较 高 的 水 质 对于总硬度 在 1 . 5 mmo l / L 以下 , 二 氧 化硅 含 量 又 比较 高 的 水 质 , 给 水 中的 S i O: 溶解 固形物 > 0 . 1 , Mg O/ S i O <1 . 0时, 如果采用 一般的配方 , 就 容 易结生导热性能极差又难 以清 除的二氧化硅水垢 ,其结生速度 也比较快 。 对于这种水质的处理, 常采用 以下处理方法: 2 . 2 . 1提 高 锅 水 的 碱 度 。 增 加 锅 水 中 Na OH 的 含 量 , 即 将 锅 水 中
水处理工考试复习题

水处理工考试复习题一、填空题1、双流式过滤器中,进水分为两路:一路由上部进,另一路由下部进,经过过滤的水都由中部流出。
水,显酸性,其交换反应式2、阳床出水称为氢离子+ + HR+M =MR+H 。
3、阳床失效后则需用1-3%左右的盐酸再生。
4、一级除盐系统阳离子交换器出水标准为钠<100μg/L 。
5、一级除盐系统阴离子交换器出水标准为:电导率<10μs/cm ,PH<7 ,二氧化硅<100μg/L 。
6、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厂级,车间级,班组级。
7、水的软化处理主要是除去水中的钙镁离子,除盐处理主要是除去水中的所有溶解的盐类。
8、给水PH 的控制标准为8.8—9.39、炉水加药(磷酸盐)处理目的:使进入锅炉炉水中的__钙、镁___离子与磷酸盐形成一种不粘附在受热面上的水渣,并保持炉水的pH 值在9—1 0 ,从而防止了钙镁水垢的形成。
10、在离子交换器再生过程中,再生液的流速一般控制在4~8m/h 。
11、碱度大于硬度的水被称为负硬水。
12、控制给水中溶解氧主要是为了防止氧腐蚀13、在物质发生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化学变化。
和核外电子两部分组成的。
14、原子是由原子核15、分子是保持原物质的一切性质的最小微粒。
是物质进行化学反应的最小微粒。
16、原子17、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18、分子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
19、锅炉结垢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给水中存在硬度物质。
20、钠离子交换器失效后,一般用工业盐再生。
21、阳离子交换器再生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树脂恢复交换能力。
22、除碳器出水C02 含量应<10mg/L。
23、给水泵运行时,轴瓦温度不超过60℃。
24、一软水的主体设备有以色列过滤器、纤维素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钠离子交换器,供三焦炼铁烧结等用户,同时做为锅炉的备用补给水源。
25、活性炭吸附过滤器是利用活性炭作滤料,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臭味、色度、脱氯残留的浊度。
锅炉加药及水质异常操作指导卡

锅炉加药及水质异常操作指导卡
锅炉加药及水质异常操作指导卡
1、正常配药:0.2立方水(20个液位)加入6斤磷酸三钠及2斤氢氧化钠,可配置出含1.5%磷酸盐含量及0.5%氢氧化钠含量的药剂。
(要求液位保持在30%以上,当低于30%时要及时进行配药)
2、一般异常时的调整及配药:当发现锅炉炉水PH缓慢下降,但在指标之内时,调整提高磷酸三钠泵变频开度,提高加药量,调整后如PH稳定,观察正常后缓慢恢复加药量。
当调整增加磷酸盐泵变频后PH仍处于下降趋势,立即在原液位基础上增加2
斤氢氧化钠药剂,5-10分钟观察炉水PH是否处于稳定,观察正常后缓慢降低磷酸盐泵变频,根据液位消耗情况,参照药剂掺兑含量进行配药。
每天学习锅炉知识,关注微信公众号锅炉圈。
(注:若双炉同时下降时可同时提高变频,若只有单炉出现此异常时,要适当降低正常锅炉的加药泵变频)
3、紧急异常时的调整:当炉水PH低于8.5且有持续下降趋势时,立即将异常锅炉的加药改为2#磷酸三钠罐(内配置1.5%含量的氢氧化钠药剂)
锅炉使用加药罐容量为1.2立方,去除液位计及泵入口无法检测和抽药水部位本罐可正常使用有效容量为1.0立方,换换算1立方水为1000升,1000公斤,1000千克.
1。
锅炉内加药常用药剂类型

锅炉内加药常用药剂类型锅炉内加药的常用药剂类型及其性能(一)加药处理常用药剂的类型根据水处理目的的不同,锅内加药处理的药剂主要有防垢剂和降碱剂二大类;其次还有缓蚀剂、消沫剂、防油垢剂等类型,在进行锅内加药处理时,可根据锅炉类型、给水水质、运行要求等配置成复合型药剂使用。
1、防垢剂防垢剂主要是与给水中硬度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使硬度成分转变成不易在受热面上粘附的水渣的药剂。
如:烧碱(NaOH)、纯碱(NaCO3)、磷酸盐、有机羧酸盐、有机聚膦酸盐等。
2、降碱剂主要是用来降低给水或锅水中的碱度,以降低锅水排污率,防止汽水共腾和苛性脆化的药剂。
如:磷酸、草酸、磷酸二氢钠、硫酸铵等。
3、缓蚀剂主要用来防止锅炉金属(水侧)的腐蚀。
缓蚀剂主要有:亚硫酸钠、亚硝酸钠,有机除氧药剂等。
过去常用的联胺、重铬酸钠等,因为毒性很大,近年已很少采用。
4、消沫剂主要是用来防止由于锅水浓度过高而发生的起沫或汽水共腾,以提高蒸汽质量。
消沫剂主要有:酰胺类消沫剂和聚酯型消沫剂。
5、防油垢剂主要是用来吸附锅水中的油脂,以防止难以清除的含油水垢的结生。
防油垢剂主要有:活性炭、胶体石墨、木炭粉等。
(二)几种常用水处理药剂的性质和作用(1)NaOH (氢氧化钠)有效地消除给水中的碳酸盐硬度和镁硬度;防止一些结垢物质在金属表面结生水垢;保持锅水的碱度,防止腐蚀。
(2)Na2CO3 (碳酸钠)有效地清除给水中的钙硬度;水解为NaOH ,具有NaOH 的作用;消除给水中的镁硬度;保持锅水中的碱度,使碳酸钙称为水渣。
(3)磷酸钠沉淀给水中的钙盐、镁盐;增加水渣的流动性;是硫酸盐水垢和碳酸盐等老水垢疏松脱落;防止锅炉金属腐蚀。
(4)栲胶一类复杂的天然化合物的总称。
其中除主要成分单宁外,还有非单宁和不溶物。
主要用于鞣皮,制革业上称为植物鞣剂。
此外还用作选矿抑制剂、锅炉水处理剂、钻井泥浆稀释剂和金属表面防蚀剂,凝缩类栲胶也作木工胶粘剂。
(5)腐殖酸钠软化水;增加水渣的流动性;缓蚀作用;使老水垢疏松脱落。
锅炉判断题

锅炉判断题二、判断题1.单位体积流体的质量称为流体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kg/m3。
(√)2.表示工质状态特性的物理量叫状态参数。
(√)3.所有液体都有粘性,而气体不一定有粘性。
(×)4.当温度一定时,流体的密度随压力的增加而减小。
(×)5.自然水循环是由于工质的重度差而形成的。
(√)6.火力发电厂的能量转换过程是:燃料的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7.火力发电厂中锅炉是生产蒸汽的设备,锅炉的容量叫蒸发量,它的单位是t/h。
(√)8.水冷壁的传热过程是:烟气对管外壁辐射换热,管外壁向管内壁导热,管内壁与汽水之间进行对流放热。
(√)9.汽包是加热、蒸发、过热三个阶段的接合点,又是三个阶段的分界点。
(√)10.汽包或汽水分离器产生的蒸汽不是饱和蒸气。
(×)11.传热量是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即:冷、热流体传热平均温差、换热面积和传热系数。
(√)12.不同液体在相同压力下沸点不同,但同一液体在不同压力下沸点相同。
(×)13.燃油的物理特性包括粘度、凝固点、闪点、和比重。
(√)14.水蒸汽的形成经过五种状态的变化,即未饱和水→饱和水→湿饱和蒸汽→干饱和蒸汽→过热蒸汽。
(√)15.不同液体在相同压力下沸点不同,但同一液体在不同压力下沸点也不同。
(√)16.发电厂燃油系统的作用是提供锅炉启动、停止和助燃用油。
(√)17.油的闪点越高,着火的危险性越大。
(×)18.燃油粘度与温度无关。
(×)19.烧油和烧煤粉在燃料量相同时,所需的风量也相同。
(×)20.燃油的粘度通常使用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恩氏粘度三种方法表示。
(√)21.二氧化硫与水蒸汽结合后不会构成对锅炉受热面的腐蚀。
(×)22.煤质工业分析是煤质分析中水分、挥发分、灰分、固定碳等测定项目的总称。
(√)23.煤质元素分析是煤质中碳、氢、氧、氮、硫等测定项目的总称。
(√)24.碳是煤中发热量最高的物质。
锅炉炉水加药的目的

锅炉炉水加药的目的文章来源:其他 添加人:admin 添加时间:2011-3-15 pH 值和PO3浓度是锅炉炉水水质控制的重要指标,起初锅炉未进行加热时,炉水中没有沉淀,硬度较小,品质不变。
随着锅炉蒸发量的不断增加,炉水中钙、镁离了的浓度不断增加,炉水电导率升高。
当炉水中钙、镁离了的含量超过其溶解度时,部分钙、镁离了就会析出,悬浮、堆积在炉管内壁、死角、集箱等处或x 附于锅炉的蒸发受热面上,形成难溶于水的钙、镁化合沉淀物。
此时通常通过调整定排、连排的流量,来降低炉内的含盐量及沉淀物。
但当锅炉蒸发量达到一定量时,只靠定排、连排来控制炉水电导率或含盐量是不经济的,目如果排污量过大,很容易破坏锅炉汽水循环,影响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
此时要想满足锅炉汽、水质量标准的要求,必须间断向炉内加入能除去钙镁离了及化合物的阻垢剂磷酸二钠,将钙、镁离了的硬度盐转变为不溶性、流动性较强的轻质水渣,并通过锅炉定排、连排装置将其排出。
Na3PO4、的加药量应根据化验结果调整,加药一段时间后,经化验蒸汽品质合格、锅炉运行正常后,改为连续加药并将加药量保持。
为使炉内始终形成不沉淀的轻质水渣,应将磷酸盐加入到碱性的炉水中,目炉水中要维持一定的过剩磷酸盐,同时在运行中监控炉水中PO3、pH 值的大小。
炉水pH 值的控制1)炉水中的pH 值,在锅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蒸发量有直接关系,蒸发量增加,炉水浓缩加剧,pH 升高,炉水硬度高,碱度大。
降负荷时,蒸汽量逐步减少,炉水中的钙、镁离子减少,通过定期排污和连续排污使炉水的pH 值得以控制。
而炉水电导率没有固定的标准,对于汽泡锅炉来说,电导率与PO3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要综合考虑这两个指标之间的密切关系。
2)炉水中加入磷酸盐,磷酸根离子发生水解而形成氢氧离了,提高炉水的碱度。
炉水控制pH 值在9~11的原因1)炉水中磷酸根与钙离子的反应,只有在碱性溶液中,才能生成流动性较强的、容易排出的水渣。
第5章锅内水处理

硫酸钙+ 碳酸钠=碳酸钙 ↓ +硫酸钠 氯化钙+ 碳酸钠=碳酸钙 ↓ +氯化钠
(2)在锅炉内 碳酸钠可以部分地水解为氢氧化钠, 因此具有氢氧化钠的作用。
碳酸钠+水=氢氧化钠+二氧化碳 ↑
(3)能有效消除给水中的镁硬度,生成的碳酸镁( 微溶)可以水解成为氢氧化镁沉淀。
准的水。 ? 锅水:锅炉运行中在锅筒内的水。 ? 冷却水:锅炉运行中用于冷却锅炉某一附属
设备的水。 ? 排污水:为了改善蒸汽品质和防止锅炉结垢,
从排污阀门排除的锅水。
水中的杂质按物态分类
? 固态杂质。包括悬浮固体、胶溶固体、 溶解于水的盐类和有机质微粒。
? 液态杂质。主要指油脂、工业废液和酸 液。
与钢铁比较
— 约1/20~1/80 约1/80~1/100 约1/100~1/200
约1/400 约1/400~1/800
水垢及溶解氧的腐蚀
炉管(水管)的腐蚀情况
裂缝
泥渣和水垢
垢下腐蚀(电化学腐蚀) 腐蚀坑
水垢的危害示意图
一、锅水中的化学反应
1.受热分解
– 水中重碳酸盐加热分解 ,使易溶盐类转化成难 溶盐类而结晶析出 Ca(HCO 3)2→CaCO 3石灰石 ↓+H2O+CO 2↑ Mg(HCO3)2→MgCO 3碳酸镁 ↓ +H2O+CO2 ↑
锅炉用水主要评价指标
㈠悬浮物:表示不溶于水的较大颗粒一些物质含量的指标,其单 位为mg/L。
㈡含盐量和溶解固形物:含盐量是表示水中各种溶解盐类的总和, 单位为mg/L。常用溶解固形物(或蒸发残渣)近似表示。常 用氯离子含量来表示,单位mg/L。
㈢硬度:是指水中钙、镁离子的总浓度,单位为mmoI/L。 (≤0.03mmoI/L)
锅炉水处理方法

锅炉水处理方法锅炉水处理主要包括补给水(即锅炉的补充水)处理、凝结水(即汽轮机凝结水或工艺流程回收的凝结水)处理、给水除氧、给水加氨和锅内加药处理4部分。
补给水处理因蒸汽用途(供热或发电)和凝结水回收程度的不同,锅炉的补给水量也不相同。
凝汽式电站锅炉的补给水量一般低于蒸发量的3%,供热锅炉的补给水量可高达100%。
补给水处理流程如下:①预处理:当原水为地表水时,预处理的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和有机物等。
通常是在原水中投加混凝剂(如硫酸铝等),使上述杂质凝聚成大的颗粒,借自重而下沉,然后过滤成清水。
当以地下水或城市用水作补给水时,原水的预处理可以省去,只进行过滤。
常用的澄清设备有脉冲式、水力加速式和机械搅拌式澄清器;过滤设备有虹吸滤池、无阀滤池和单流式或双流式机械过滤器等。
为了进一步清除水中的有机物,还可增设活性炭过滤器。
②软化:采用天然或人造的离子交换剂,将钙、镁硬盐转变成不结硬垢的盐,以防止锅炉管子内壁结成钙镁硬水垢。
对含钙镁重碳酸盐且碱度较高的水,也可以采用氢钠离子交换法或在预处理(如加石灰法等)中加以解决。
对于部分工业锅炉,这样的处理通常已能满足要求,虽然给水的含盐量并不一定明显降低。
③除盐:随着锅炉参数的不断提高和直流锅炉的出现,甚至要求将锅炉给水中所有的盐分都除尽。
这时就必须采用除盐的方法。
化学除盐所采用的离子交换剂品种很多,使用最普遍的是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简称“阳树脂”和“阴树脂”。
在离子交换器中,含盐水流经树脂时,盐分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与树脂中的阳离子(H+)和阴离子(OH-)发生变换后被除去。
图为常用的给水化学除盐系统示意图。
当水的碱度较高时,为了减轻阴离子交换器的负担,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在阳离子交换器之后一般都要求串联脱碳器以除去二氧化碳。
含盐量特别高的水,也可采用反渗透或电渗析工艺,先淡化水质,再进入离子交换器进行深度除盐。
对高压以上的锅筒锅炉或直流锅炉,还必须除去给水中的微量硅;中、低压锅炉则按含量情况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锅炉炉水加药的目的
文章来源:其他添加人:admin 添加时间:2011-3-15
pH值和PO3浓度是锅炉炉水水质控制的重要指标,起初锅炉未进行加热时,炉水中没有沉淀,硬度较小,品质不变。
随着锅炉蒸发量的不断增加,炉水中钙、镁离了的浓度不断增加,炉水电导率升高。
当炉水中钙、镁离了的含量超过其溶解度时,部分钙、镁离了就会析出,悬浮、堆积在炉管内壁、死角、集箱等处或x附于锅炉的蒸发受热面上,形成难溶于水的钙、镁化合沉淀物。
此时通常通过调整定排、连排的流量,来降低炉内的含盐量及沉淀物。
但当锅炉蒸发量达到一定量时,只靠定排、连排来控制炉水电导率或含盐量是不经济的,目如果排污量过大,很容易破坏锅炉汽水循环,影响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
此时要想满足锅炉汽、水质量标准的要求,必须间断向炉内加入能除去钙镁离了及化合物的阻垢剂磷酸二钠,将钙、镁离了的硬度盐转变为不溶性、流动性较强的轻质水渣,并通过锅炉定排、连排装置将其排出。
Na3PO4、的加药量应根据化验结果调整,加药一段时间后,经化验蒸汽品质合格、锅炉运行正常后,改为连续加药并将加药量保持。
为使炉内始终形成不沉淀的轻质水渣,应将磷酸盐加入到碱性的炉水中,目炉水中要维持一定的过剩磷酸盐,同时在运行中监控炉水中PO3、pH值的大小。
炉水pH值的控制
1)炉水中的pH值,在锅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蒸发量有直接关系,蒸发量增加,炉水浓缩加剧,pH升高,炉水硬度高,碱度大。
降负荷时,蒸汽量逐步减少,炉水中的钙、镁离子减少,通过定期排污和连续排污使炉水的pH值得以控制。
而炉水电导率没有固定的标准,对于汽泡锅炉来说,电导率与PO3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要综合考虑这两个指标之间的密切关系。
2)炉水中加入磷酸盐,磷酸根离子发生水解而形成氢氧离了,提高炉水的碱度。
炉水控制pH值在9~11的原因
1)炉水中磷酸根与钙离子的反应,只有在碱性溶液中,才能生成流动性较强的、容易排出的水渣。
但炉水碱度过大(pH > 11)时,易引起金属腐蚀。
2)控制锅炉水成弱碱性,如果炉水成酸性,容易在高温水蒸汽状态下腐蚀设备,尤其是高压设备发生腐蚀后,极易造成爆炸事故。
3)为使炉内始终形成不沉淀的轻质水渣,应将磷酸盐加入到碱性的炉水中,目炉水中要维持一定的过剩磷酸盐,同时在运行中监控炉水中磷酸根的多少,使其发生化学反应。
磷酸盐加药量及其调节
以莱钢焦化厂1#干熄焦余热锅炉为例,磷酸盐加药泵型号为JZM隔膜型,流量2 0L/h压力20MP。
配备的加药箱为0.5 m立方。
根据锅炉运行实践得出磷酸二钠溶液的浓度控制在1%~1.5%。
对应的磷酸盐加药量为:
Na3PO4·12H2O(m)=
磷酸盐溶液的质量(m)×溶液质量的百分比(%)/Na3PO4·12H2O的纯度
溶液白分含量为带结晶水的磷酸三钠的百分含量。
在体积为0. 5 m;加药箱内,配置浓度为1%一1.5%,所需的磷三钠约为5. 15~ 7. 65 kg。
磷酸盐的加药通过磷酸盐加药泵实现,泵的流量调节是借助旋转手柄带动千分尺和调节丝杠转动,使偏心块上下移动,改变偏心距,从而达到调节的目的。
根据锅炉运行状态及化验结果,计算出需求量,将千分尺旋转到所需的刻度为止,转动手柄,按照流量从小到大的方向旋转,调节完毕后用缩紧螺母把调节丝杠缩紧,泵的流量约1~2min后稳定上量。
根据锅炉运行状况,针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蒸发量,统计得出磷酸盐稀释后泵的加药流量与锅炉蒸发量的关系,0. 5 m;加药箱内、1.5%溶液,加药平均值为1.59m m。
泵的流量自然得以调节。
为确保加药正常,针对加药泵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实践经验,进行有针对地处理。
磷酸盐加药生产实践
1#干熄焦运行中,锅炉产生的蒸汽钠离了超标,炉水中磷酸根离了不稳定,针对该问题,进行工艺分析发现,由于原设计磷酸盐加药泵压力较小,无法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磷酸盐无法全部加入锅炉给水中。
将磷酸盐加药泵临时改在进除氧器前,尽竹解决了磷酸盐加不进去的问题,但造成减温喷水中含有大量磷酸盐药液,造成锅炉产生的蒸汽钠离了超标,同时炉水中磷酸根离了不稳定。
通过更换出日压力较大的加药泵,将磷酸盐加药日接到锅炉省煤器进日竹道上,从工艺上保证了其合理性,在操作中针对加药泵进行精心操作,规范加药步骤和程序,并对加药相关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磷酸盐的加入量应根据炉水磷酸根离了高低进行调整,使其控制在工艺要求的范围内。
2#干熄焦在加药的过程中,锅炉运行初期采用间断加药,出现PO3上升快,加药泵开停频繁,导致}幸忽高忽低现象。
考虑到运行初期,干熄焦受运行工况以及炉水水质的影响,PO3离了与炉水中含钙、镁的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其他物质。
此时炉水中的PO3减少,继续加药,炉水水质发生变化,相对于炉水来说PO3离了增多。
运行一段时间后,锅炉运行参数趋于稳定改为连续加药,调整加药量的大小,通过加强排污,来控制炉水各项工艺技术指标。
锅炉降负荷时,逐渐减少加药量,控制炉水水质,使pH值保持在9~11之间,避免金属腐蚀。
3#干熄焦运行过程中,种经出现过磷酸根暂时消失的现象,连续几天测量PO3浓度为零。
通过实践,发现采用磷酸盐处理的炉水发生盐类暂时消失现象,在负荷剧烈增加时,炉水磷酸盐含量大幅度降低,甚至测不出,pH明显升高;工况相反时,负荷降低。
通过上述现象分析,是否与锅炉(高压)运行状况跟新投入运行有关。
经过相关分析、查阅资料证实,暂时消失的盐类回溶,炉水磷酸盐含量很快增加,炉水pH值大幅度降低。
炉水在变动负荷下的盐类暂时消失与盐类回溶都会导致磁性氧化铁保护层的溶解,加速炉管的腐蚀。
发生磷酸盐暂时消失现象的主要条件是磷酸盐在炉水中的含量,另外还和炉管表面的清洁程度和热负荷有关。
新锅炉经过清洗后,投入运行炉管或多或少的受清洗程度和开工初期锅炉运行处在工艺调整阶段影响,负荷上下波动起伏较大,继而出现炉水中的PO3浓度监测不出来的现象。
结论
1)干熄焦余热锅炉起初的磷酸盐加药,是用来调整炉水工艺指标。
锅炉的补给水是除盐水,炉水中钙、镁离了的含量很低,炉内结垢的可能性不大。
炉水中加入磷酸盐的日的转化为卞要用来调节炉水的pH值和防腐;运控过程中,加入磷酸盐,生成松软水渣,通过排污排出,防止锅炉结垢。
2)加药泵要满足锅炉运行要求,保持磷酸盐加药均匀,加入的磷酸盐要使用分析纯,而不应是工业品。
磷酸盐(锅炉阻垢剂)加不到炉水中或加入量不稳定,会导致锅炉炉管结垢、腐蚀,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
3)根据锅炉运行工况,掌握干熄炉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发生启停时,掌握磷酸盐加药量的变化规律,停炉时,提前少加或停加,启动时,加入量应适当增加。
运行过程中,根据化验反馈的结果,及时调整磷酸盐加药量,避免磷酸盐测不到,而对锅炉炉管造成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