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控制伺服电机的方法
如何用一个PLC控制两个或多个伺服电机同步运行

如何用一个PLC控制两个或多个伺服电机同步运行
主电机速度改变时,其它伺服电机也跟着同步运行.
用第一个伺服驱动的输出控制第二个伺服驱动器,就可以实现同步运动了,只要要求不是太高这种方法完全可行;
同步分控制精度来确定控制方案的;
1:简单的多个伺服电机转速的同步,完全可以PLC不同输出口发同一个速度出去,这个不是跟随;
2:伺服驱动有脉冲输出功能,可以用这个控制下一台伺服的速度,这个是简单跟随;
3:相应速度和跟随精度要求很高,建议使用多轴运动控制器,以前见过派克的一款,假设有A/B/C三台伺服,使用PLC控制A伺服,然后A伺服有AB反馈,通过AB反馈到B伺服达到对B伺服的控制,再通过B伺服的反馈,接到C伺服,这样就可以达到伺服的联动及同步性,以上的联动可能有毫秒级的偏差.但是使用在一般的机床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方法一:在一台电机上安装编码器,通过编码器的反馈去控制进另一台电机,来达到同步;
方法二:利用运动型控制PLC,里面带有电子凸轮机构,可以进行同步跟踪控制;。
台达PLC控制伺服电机实现原点回归和定位

台达PLC控制伺服电机实现原点回归和定位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自动化的发展,伺服电机作为一种高性能的执行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化设备中。
伺服电机通过PLC控制可以实现精确的运动控制和定位,其中包括对伺服电机进行原点回归和定位操作。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台达PLC控制伺服电机实现原点回归和定位。
二、伺服电机原点回归伺服电机的原点回归是指将伺服电机运动到事先设定好的原点位置。
下面是实现伺服电机原点回归的步骤:1.设定原点位置:首先,在PLC程序中定义伺服电机的原点位置。
原点位置可以是一个特定的坐标或一个传感器信号。
2.设置运动参数: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伺服电机的运动速度、加速度和减速度等参数。
3.启动伺服电机:通过PLC程序,给伺服电机发送运动指令,使其开始运动。
同时,监控伺服电机的位置。
4.到达原点位置:当伺服电机到达定义的原点位置时,通过PLC程序停止伺服电机的运动。
5.记录位置信息:记录伺服电机的位置信息,方便后续的定位操作。
三、伺服电机定位伺服电机的定位是指将伺服电机准确地移动到给定的位置。
下面是实现伺服电机定位的步骤:1.设定目标位置:在PLC程序中定义伺服电机的目标位置。
目标位置可以是一个特定的坐标或一个传感器信号。
2.设置运动参数: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伺服电机的运动速度、加速度和减速度等参数。
3.启动伺服电机:通过PLC程序,给伺服电机发送运动指令,使其开始运动。
同时,监控伺服电机的位置。
4.到达目标位置:当伺服电机到达指定的目标位置时,通过PLC程序停止伺服电机的运动。
5.记录位置信息:记录伺服电机的位置信息,方便后续的定位操作。
四、PLC控制台达伺服电机实现原点回归和定位的注意事项在使用PLC控制台达伺服电机实现原点回归和定位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伺服电机位置的监控:通过PLC程序实时监控伺服电机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运动参数的设置: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伺服电机的运动速度、加速度和减速度等参数。
PLC使用脉冲方式控制伺服电机

PLC使用脉冲方式控制伺服电机在自动化项目开发的过程中,进行一些高精度的定位掌握。
选用伺服电机作为执行器件可快速实现高精度掌握系统的构建。
伺服电机作为常用的掌握电机,其掌握方式已变得多样。
如使用脉冲掌握,模拟量掌握,总线掌握等。
在一般的常规运用中,使用脉冲掌握方式依旧是许多人喜爱的选用方式。
使用脉冲方式掌握伺服电机典型掌握接线图如下:plc与伺服电机掌握接线图PLC使用高速脉冲输出端口,向伺服电机的脉冲输入端口发送运行脉冲信号。
伺服电机使能后,PLC向伺服电机发送运行脉冲,伺服电机即可运行。
针对伺服脉冲输入端口的接线方式,可以依照PLC侧输出端口的方式,进行如下处理:高速脉冲接线方式方式1,若PLC信号为差分方式输出,则可以使用方式1,其优点信号抗干扰力量强,可进行远距离传输。
若驱动器与PLC之间的距离较远,则推举使用此种方式。
方式2,PLC侧采纳漏型输出。
日系PLC多采纳此种方式接线,如三菱。
方式3,PLC侧采纳源型输出。
欧系PLC多采纳此种方式接线,如西门子。
在掌握脉冲的形式上,有如下几种方式:掌握脉冲形式主要为,AB相脉冲,脉冲+方向,正反向脉冲。
AB相脉冲:A相与B相脉冲的相位相差90°。
若A相领先于B相90°,则电机正向运行;若B相领先于A相90°,则电机反向运行。
脉冲+方向:脉冲掌握电机的运行。
通过脉冲数量实现定位掌握,接收脉冲的速度实现电机运行速度的掌握。
方向信号实现电机正反转运行掌握。
正反向脉冲:正向运行信号掌握电机的正向运行,脉冲数量掌握定位位置,脉冲速度掌握定位速度;反向运行信号掌握电机的反向运行。
综合以上三种方式,PLC掌握伺服电机的位置由发送给伺服电机的脉冲量确定,掌握伺服电机的速度由发送给伺服电机的脉冲速度确定。
伺服电机的PLC控制方法

伺服电机的PLC控制方法伺服电机是一种高精度、高性能、可控性强的电机,可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在工业自动化应用中,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常用于控制伺服电机的运动。
本文将介绍伺服电机的PLC控制方法。
1.伺服电机的基本原理伺服电机是一种可以根据控制信号进行位置、速度或力矩控制的电机。
它由电机本体、编码器、位置控制器和功率放大器等组成。
通过反馈机制,控制器可以实时监控电机的运动状态,并根据实际需求输出控制信号调整电机的运行。
2.伺服电机的PLC控制器选型在使用PLC控制伺服电机之前,需要选择合适的PLC控制器。
PLC控制器需要具备足够的计算能力和接口扩展能力,以满足伺服电机复杂运动控制的需求。
同时,PLC控制器还需要具备丰富的通信接口,可以与伺服电机进行实时通信。
3.伺服电机的PLC控制程序设计PLC控制程序设计是实现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的关键。
在编写PLC控制程序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运动参数设定: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设置伺服电机的运动参数,包括速度、加速度、减速度、位置等。
(2)位置控制:根据编码器的反馈信号,实现伺服电机的位置控制。
根据目标位置和当前位置的差值,控制输出的电压信号,驱动电机按照设定的速度和加速度运动。
(3)速度控制:根据速度设定和编码器的反馈信号,实现伺服电机的速度控制。
通过调整输出的电压信号,控制电机的速度和加速度。
(4)力矩控制:根据力矩设定和编码器的反馈信号,实现伺服电机的力矩控制。
通过调整输出的电压信号,控制电机的力矩和加速度。
(5)运动控制模式切换:通过设定运动控制模式,实现伺服电机在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和力矩控制之间的切换。
4.伺服电机的PLC控制程序调试在编写完PLC控制程序后,需要进行调试以确保控制效果。
调试时可以通过监视编码器的反馈信号和控制输出,来验证伺服电机的运动控制是否准确。
如有误差,可以通过调整运动参数或控制算法进行修正。
此外,在PLC控制伺服电机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选择采样周期:采样周期越短,控制精度越高,但同时也会增加PLC的计算负担。
PLC控制伺服电机准确定位的方法

PLC控制伺服电机准确定位的方法
1.确定准确定位的目标:首先需要确定伺服电机的准确定位目标,即
需要将电机定位到的位置和角度。
2.设置伺服电机控制器参数:根据具体的伺服电机和应用需求,设置
伺服电机的控制器参数,包括电机的最大转速、加速度、减速度等。
3.设置PLC程序:使用PLC编程软件,编写相应的程序来控制伺服电
机的准确定位。
该程序需要包括初始化电机、设定目标位置、控制电机转
动等功能。
4.初始化电机:在程序开始时,需要对伺服电机进行初始化,将电机
的位置和角度归零,并设置初始速度。
5.设定目标位置:根据准确定位的目标,将目标位置和角度传输给伺
服电机控制器,控制器会根据这些参数来控制电机的行动。
6.控制电机转动:通过PLC程序控制电机的转动,可以使用闭环控制
或开环控制。
闭环控制使用编码器或传感器来反馈电机的位置和角度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调整;开环控制则根据预设的速度和时间来控制电机
转动。
7.到达目标位置:通过不断调整电机的转速和加减速度,直到电机的
位置和角度达到目标位置。
可以使用PID控制算法来实现精确控制。
8.停止电机:在电机达到目标位置后,停止电机的转动,并进行必要
的复位操作,将电机的位置和角度归零。
以上是PLC控制伺服电机准确定位的一般方法。
具体的实现还需要根
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伺服电机的型号、规格进行调整和优化。
PLC如何控制伺服电机

PLC如何控制伺服电机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电子设备,它可以通过编程来控制各种机械设备,包括伺服电机。
伺服电机是一种精密的电动机,通常用于需要高精度和高性能的工业应用中。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如何使用PLC来控制伺服电机。
PLC控制伺服电机的基本原理是通过PLC的输入和输出模块与伺服电机进行通信。
通常情况下,PLC通过数字信号输出控制伺服驱动器,从而控制伺服电机的运动。
下面我们将具体介绍PLC如何控制伺服电机的步骤:1.确定PLC和伺服电机之间的连接方式:首先需要确定PLC和伺服电机之间的连接方式,通常是通过电缆将PLC的输出模块与伺服驱动器进行连接。
在连接之前,需要注意两者之间的通信协议和电气特性是否匹配。
2.编写PLC程序:接下来需要编写PLC程序来控制伺服电机的运动。
在PLC的编程软件中,可以通过特定的指令和函数来控制伺服电机的启停、速度、位置等参数。
通常会使用类似于伺服控制器的指令来实现这些功能。
3.配置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在编写PLC程序之前,需要对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进行一些基本的配置。
这包括设置伺服电机的运动参数、限位参数、控制模式等。
这些参数设置通常需要通过专门的软件或者控制面板来完成。
4.调试PLC程序:完成PLC程序编写之后,需要进行调试和测试。
通过逐步执行PLC程序中的指令,检查伺服电机的运动是否符合预期。
如果出现问题,需要进行调试和修改程序直到运动正常。
5.程序优化和调整:一旦PLC程序正常运行,可以进行程序优化和调整。
这包括对伺服电机的运动参数进行调整,以提高运动的稳定性和精度。
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程序进行优化,以满足不同的控制需求。
总的来说,PLC控制伺服电机需要对PLC程序和伺服电机进行充分的了解和配置。
只有通过正确的连接方式、编写程序和调试测试,才能实现对伺服电机的精准控制。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控制需求和系统要求来选择合适的PLC和伺服电机,并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操作,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PLC控制伺服电机的三种方式

PLC控制伺服电机的三种方式描述为大家讲解的是关于PLC控制伺服电机三种方式:一、转矩控制二、位置控制三、速度模式一、转矩控制转矩控制方式是通过外部模拟量的输入或直接的地址的赋值来设定电机轴对外的输出转矩的大小,具体表现为例如10V对应5Nm的话,当外部模拟量设定为5V时电机轴输出为2.5Nm:如果电机轴负载低于2.5Nm时电机正转,外部负载等于2.5Nm时电机不转,大于2.5Nm时电机反转(通常在有重力负载情况下产生)。
可以通过即时的改变模拟量的设定来改变设定的力矩大小,也可通过通讯方式改变对应的地址的数值来实现。
二、位置控制位置控制模式一般是通过外部输入的脉冲的频率来确定转动速度的大小,通过脉冲的个数来确定转动的角度,也有些伺服可以通过通讯方式直接对速度和位移进行赋值。
由于位置模式可以对速度和位置都有很严格的控制,所以一般应用于定位装置。
3、速度模式通过模拟量的输入或脉冲的频率都可以进行转动速度的控制,在有上位控制装置的外环PID控制时速度模式也可以进行定位,但必须把电机的位置信号或直接负载的位置信号给上位反馈以做运算用。
以SINAMICS V90系统为例说明SINAMICS V90 根据不同的应用分为两个版本:1. 脉冲序列版本(集成了脉冲,模拟量,USS/MODBUS)2. PROFINET通讯版本SINAMICS V90 脉冲版本可以实现内部定位块功能,同时具有脉冲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力矩控制模式。
下图所示为脉冲串指令速度控制模式(PTI)下的默认接口定义,符合标准的应用习惯。
同时只允许使用一个脉冲输入通道,其他控制信号也可以自由分配到数字量输入和输出端子上,请参见操作手册。
数字量输入,支持NPN和PNP两种类型。
接线图中的24V电源如下:(1)用于SINAMICS V90的24V电源。
所有的PTO信号都必须连接至使用同一24V电源的控制器,如SINAMICS V90。
(2)隔离的数字量输入电源,可使用控制器电源。
PLC如何控制伺服电机

PLC如何控制伺服电机以松下Minas A4系列伺服驱动器为例,介绍PLC控制伺服电机的方法。
伺服电机有三种控制模式:速度控制,位置控制,转矩控制{由伺服电机驱动器的Pr02参数与32(C-MODE)端子状态选择},本章简要介绍位置模式的控制方法。
一、按照伺服电机驱动器说明书上的"位置控制模式控制信号接线图"连接导线3(PULS1),4(PULS2)为脉冲信号端子,PULS1连接直流电源正极(24V电源需串连2K左右的电阻),PULS2连接控制器(如PLC的输出端子)。
5(SIGN1),6(SIGN2)为控制方向信号端子,SIGN1连接直流电源正极(24V电源需串连2K 左右的电阻),SIGN2连接控制器(如PLC的输出端子)。
当此端子接收信号变化时,伺服电机的运转方向改变。
实际运转方向由伺服电机驱动器的P41,P42这两个参数控制。
7(com+)与外接24V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
29(SRV-0N),伺服使能信号,此端子与外接24V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则伺服电机进入使能状态,通俗地讲就是伺服电机已经准备好,接收脉冲即可以运转。
上面所述的六根线连接完毕(电源、编码器、电机线当然不能忘),伺服电机即可根据控制器发出的脉冲与方向信号运转。
其他的信号端子,如伺服报警、偏差计数清零、定位完成等可根据您的要求接入控制器。
构成更完善的控制系统。
二、设置伺服电机驱动器的参数。
1、Pr02----控制模式选择,设定Pr02参数为0或是3或是4。
3与4的区别在于当32(C-MODE)端子为短路时,控制模式相应变为速度模式或是转矩模式,而设为0,则只为位置控制模式。
如果您只要求位置控制的话,Pr02设定为0或是3或是4是一样的。
2、Pr10,Pr11,Pr12----增益与积分调整,在运行中根据伺服电机的运行情况相应调整,达到伺服电机运行平稳。
当然其他的参数也需要调整(Pr13,Pr14,Pr15,Pr16,Pr20也是很重要的参数),在您不太熟悉前只调整这三个参数也可以满足基本的要求.3、Pr40----指令脉冲输入选择,默认为光耦输入(设为0)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位机设定伺服电机旋转速度单位为(转/分),伺服电机设定为1000个脉冲转一圈.
PLC输出脉冲频率=(速度设定值/6)*100(HZ)。
上位机设定伺服电机行走长度单位为(0.1mm),伺服电机每转一圈的行走长度10mm,伺服电机转一圈需要的脉冲数为1000,故PLC发出一个脉冲的行走长度为0.01mm(一个丝)。
如果电机转动一圈为100mm,设定一个脉冲行走仍然是0.01mm,电机转一圈所需要脉冲数即为10000个脉冲,电机速度为1200转时所需要脉冲频率就是200K。PLC的CPU本体就不够了。需要加大成本,如增加脉冲输出专用模块等方式。
知道了频率与脉冲数的算法就简单了,只需应用PLC的相应脉冲指令发出脉冲即可,松下PLC的程序图如下:
如您连接伺服电机轴的丝杆间距为20mm,您要做到控制器发送一个脉冲伺服电机行走长度为一个丝(0.01mm)。计算得知:伺服电机转一圈需要2000个脉冲。(每转一圈所需脉冲确定了,脉冲频率与伺服电机的速度的关系也就确定了)
三个参数可以设定为:Pr4A=0,Pr48=10000,Pr4B=2000,约分一下则为:Pr4A=0,Pr48=100,Pr4B=20。
伺服电机的PLC控制方法
以松下Minas A4系列伺服驱动器为例,介绍PLC控制伺服电机的方法。伺服电机有三种控制模式:速度控制,位置控制,转矩控制{由伺服电机驱动器的Pr02参数与32(C-MODE)端子状态选择},本章简要介绍位置模式的控制方法
一、按照伺服电机驱动器说明书上的"位置控制模式控制信号接线图"连接导线
从上面的叙述可知:设定Pr48,Pr4A,Pr4B这三个参数是根据我们控制器所能发送的最大脉冲频率与工艺所要求的精度。在控制器的最大发送脉冲频率确定后,工艺精度要求越高,则伺服电机能达到的最大速度越低。
做好上面的工作,编制好PLC程序,我们就可以控制伺服运转了。
本章是根据个人的理解简要叙述了控制伺服电机的方法。本人只是伺服电机的普通应用者,经验不足。所以本文定有错误之处,请各位专家指正!以期得到进步。
5、Pr48,Pr4A,Pr4B----电子齿轮比设定。此为重要参数,其作用就是控制电机的运转速度与控制器发送一个脉冲时电机的行走长度。
来源于:528工控网
其公式为:
伺服电机每转一圈所需的脉冲数=编码器分辨率 × Pr4B/(Pr48 × 2^Pr4A)
伺服电机所配编码器如果为:2500p/r 5线制增量式编码器,则编码器分辨率为10000p/r
3、Pr40----指令脉冲输入选择,默认为光耦输入(设为0)即可。也就是选择3(PULS1),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PULS2),5(SIGN1),6(SIGN2)这四个端子输入脉冲与方向信号。
4、Pr41,Pr42----简单地说就是控制伺服电机运转方向。Pr41设为0时,Pr42设为3,则5(SIGN1),6(SIGN2)导通时为正方向(CCW),反之为反方向(CW)。Pr41设为1时,Pr42设为3,则5(SIGN1),6(SIGN2)断开时为正方向(CCW),反之为反方向(CW)。(正、反方向是相对的,看您如何定义了,正确的说法应该为CCW,CW).
PLC输出脉冲数=长度设定值*10。
上面两点的计算都是在伺服电机参数设定完的基础上得出的。也就是说,在计算PLC发出脉冲频率与脉冲前,必须先根据机械条件,综合考虑精度与速度要求设定好伺服电机的电子齿轮比!大致方法如下:
机械安装结束,伺服电机转动一圈的行走长度已经固定(如上面所说的10mm),设计要求的行走精度为0.1mm(10个丝)。为了保证此精度,一般情况下是让一个脉冲的行走长度低于0.1mm,如设定一个脉冲的行走长度为如上所述的0.01mm,于是电机转一圈所需要脉冲数即为1000个脉冲。此种设定当电机速度要求为1200转/分时,PLC应该发出的脉冲频率为20K。松下PLC的CPU本体可以发脉冲频率为100K,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二、设置伺服电机驱动器的参数。
1、Pr02----控制模式选择,设定Pr02参数为0或是3或是4。3与4的区别在于当32(C-MODE)端子为短路时,控制模式相应变为速度模式或是转矩模式,而设为0,则只为位置控制模式。如果您只要求位置控制的话,Pr02设定为0或是3或是4是一样的。
2、Pr10,Pr11,Pr12----增益与积分调整,在运行中根据伺服电机的运行情况相应调整,达到伺服电机运行平稳。当然其他的参数也需要调整(Pr13,Pr14,Pr15,Pr16,Pr20也是很重要的参数),在您不太熟悉前只调整这三个参数也可以满足基本的要求.
3(PULS1),4(PULS2)为脉冲信号端子,PULS1连接直流电源正极(24V电源需串连2K左右的电阻),PULS2连接控制器(如PLC的输出端子)。
5(SIGN1),6(SIGN2)为控制方向信号端子,SIGN1连接直流电源正极(24V电源需串连2K左右的电阻),SIGN2连接控制器(如PLC的输出端子)。当此端子接收信号变化时,伺服电机的运转方向改变。实际运转方向由伺服电机驱动器的P41,P42这两个参数控制。
7(com+)与外接24V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
29(SRV-0N),伺服使能信号,此端子与外接24V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则伺服电机进入使能状态,通俗地讲就是伺服电机已经准备好,接收脉冲即可以运转。
上面所述的六根线连接完毕(电源、编码器、电机线当然不能忘),伺服电机即可根据控制器发出的脉冲与方向信号运转。其他的信号端子,如伺服报警、偏差计数清零、定位完成等可根据您的要求接入控制器。构成更完善的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