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结构设计-2016
服务器操作系统2016 教案

服务器操作系统2016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全面了解服务器操作系统2016 的基本架构,包括系统组件、核心功能等方面。
2. 让学生熟练掌握服务器操作系统2016 常用的操作命令,如文件管理、用户管理、进程管理等。
3. 培养学生解决服务器操作系统2016 故障的能力,能够快速定位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 服务器操作系统2016 的核心架构和功能特性。
(2) 常用操作命令的实际应用和技巧。
(3) 系统故障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2. 教学难点(1) 理解服务器操作系统2016 复杂的架构体系。
(2) 掌握一些高级操作命令的参数和使用场景。
(3) 准确判断和解决复杂的系统故障。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服务器操作系统2016 的理论知识,包括基本架构、功能特点等。
2.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常用操作命令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3. 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4.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模拟服务器故障的案例,培养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课程导入(约10 分钟)同学们,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服务器操作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今天咱们要一起深入学习服务器操作系统2016,它可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大家想想,咱们日常使用的网络服务,比如网站访问、数据存储,背后都离不开强大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在默默工作。
那咱们就开始探索它的奥秘吧!2. 知识讲解(约30 分钟)(1) 基本架构介绍(约10 分钟)同学们,服务器操作系统2016 就像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大工厂,有各种部门协同工作。
它包括内核、文件系统、网络模块、安全模块等等。
内核就像是工厂的核心指挥中心,负责调度资源和管理进程;文件系统呢,就像是仓库,负责存储和管理数据;网络模块就像是通信部门,负责与外界进行数据交换;安全模块则像是保安,保护系统的安全。
(2) 常用操作命令讲解(约20 分钟)接下来,咱们来学习一些常用的操作命令。
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138-2016

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138-2016
本标准规定了组合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和设计要求,以及组合结构设计的基本程序。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组合结构设计,包括但不限于钢结构、钢混凝土结构、木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
二、术语和定义
2.1 组合结构
组合结构是指由几种不同材料组成的结构,如钢结构、钢混凝土结构、木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
2.2 设计
设计是指根据结构的使用要求,分析结构的荷载、结构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等,确定结构的尺寸和材料,并确定其结构的安全性能的过程。
三、一般原则
3.1 设计应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并考虑结构的使用要求。
3.2 结构的设计应考虑到结构的加固、抗震、维护和维修等。
3.3 结构的设计应考虑到材料的性能、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等。
3.4 结构的设计应考虑到结构的经济性、安全性、美观性和环
境友好性等。
四、设计要求
4.1 结构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并考虑结
构的使用要求。
4.2 结构的设计应考虑到结构的加固、抗震、维护和维修等。
4.3 结构的设计应考虑到材料的性能、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等。
4.4 结构的设计应考。
国家开放大学2016春本科作业及答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综合测试答案16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专升本)综合测试1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分钟单选题1. 在7度地震取建造一栋高度为70m的高层办公楼,采用较好的结构体系为____(C) 框架—剪力墙结构(D) 筒中筒结构参考答案:C2.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不宜过分集中,每道剪力墙承受的力要作限制,下列哪项符合规定:_______。
(2分)(C) 底层剪力不宜超过总剪力的40%(D) 底层剪力不应超过总剪力的40%参考答案:C3. 对于下列何种情况,可以考虑对现浇框架梁的梁端弯矩M 值进行调幅处理____(D)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非悬挑部分)梁端产生的负弯矩参考答案:D4. 高层建筑顶层取消部分墙、柱形成空旷大房间,底层采用部分框支剪力墙或中部楼层部分剪力墙被取消时,下列符合规定的是_____。
(2分)(B) 应采取有效构造措施,防止由于刚度突变而产生的不利影响参考答案:B5. 超过下列_______高度的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时,应考虑风荷载效应与水平地震荷载效应的组合:(2分)(B) 60m参考答案:B6. 抗震设计时,一级框架梁支座的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为_______。
(2(D) 0. 25 %参考答案:D7. 提高钢筋混凝土柱延性的措施,下列_______为不正确。
(2分)(D) 采用高强钢筋参考答案:D8. 高层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布置,下列哪项符合规定_______。
(2分)(A) 剪力墙应双向或多向布置,宜拉通对直,每个独立墙段的总高度与长度之比不宜小于 2 ,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比不宜小于 3参考答案:A9. 多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性变形验算的重要目的是下列所述的哪种_______。
(2(C) 防止非结构部分发生过重的破坏参考答案:C判断题10. 剪力墙为偏心受力构件,其受力状态与钢筋混凝土柱相似。
(2分) 参考答案:正确11. 没有洞口的实体墙或洞口很小的剪力墙,其受力状态如同竖向悬臂构件。
(2 参考答案:正确12. 壁式框架的特点是墙肢截面的法向应力分布明显出现局部弯矩,在许多楼层内墙肢有反弯点。
2017.11建筑工程初步设计(2016版深度规定)

2017.11建筑⼯程初步设计(2016版深度规定)⽬录第1章总设计说明 (1)1.1项⽬概况 (1)1.2⼯程设计依据 (1)1.3⼯程建设的规模和设计范围 (2)1.4总指标 (3)1.5设计要点综述 (3)1.6提请在审批时需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 (4)第2章总平⾯设计说明 (5)2.1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5)2.2场地概述 (5)2.3总平⾯布置 (5)2.4竖向设计 (6)2.5交通组织 (7)2.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7)2.7室外⼯程主要材料 (7)第3章建筑设计说明 (8)3.1设计依据 (8)3.2设计概述 (8)3.3建筑节能设计说明 (11)3.4绿⾊建筑设计说明 (11)第4章结构设计说明 (13)4.1⼯程概况 (13)4.2设计依据 (13)4.3建筑分类等级 (13)4.4主要荷载(作⽤)取值 (13)4.5上部结构设计 (14)4.6地基基础设计 (14)4.7结构分析 (14)4.8主要结构材料 (15)4.9绿⾊建筑 (15)第5章电⽓设计说明 (16)5.1设计依据 (16)5.2设计范围 (17)5.3变、配、发电系统 (17)5.4配电系统 (18)5.5照明系统 (18)5.6电⽓节能及环保措施 (19)5.7绿⾊建筑电⽓设计 (19)5.8防雷 (20)5.9接地及安全措施 (20)5.10电⽓消防 (20)5.11智能化设计 (23)第6章给排⽔及消防系统设计说明 (26) 6.1设计依据 (26)6.2⼯程概况 (26)6.3设计范围 (26)6.4设计内容 (26)6.5室外给⽔设计 (26)6.6室外排⽔设计 (27)6.7室内给⽔系统 (28)6.8室内排⽔设计 (28)6.9绿⾊建筑 (28)6.10节⽔节能措施 (29)6.11环境保护措施 (29)6.12卫⽣防疫措施 (29)6.13主要设备材料表 (29)6.14主要系统计算书 (30)第7章供暖通风与空⽓调节 (31)7.1设计依据 (31)7.2⼯程概况 (31)7.3设计范围 (31)7.4设计计算参数及设计标准 (31)7.5采暖系统 (31)7.6通风系统 (32)7.7防排烟系统 (32)7.8节能设计 (33)7.9绿⾊建筑设计 (33)7.10暖通空调主要设备表 (33)第8章热能动⼒ (34)8.1设计依据 (34)8.2设计范围 (34)8.3采暖热源 (34)8.4室外管⽹ (34)第9章环境保护设计专篇 (35)9.1环境保护依据 (35)9.2建设地点的环境要求 (35)9.3施⼯期间环境影响分析 (35)9.4项⽬运营期间主要污染源及其防治措施 (35) 9.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建议 (35)第10章节能设计专篇 (36)10.1设计依据 (36)10.2建筑节能设计 (36)10.3电⽓节能设计 (36)10.4给排⽔节能设计 (36)10.5供暖通风与空⽓调节节能设计 (37)第11章绿⾊建筑设计专篇 (38)11.1设计依据 (38)11.2绿⾊设计的⽬标和定位 (38)11.3建筑专业绿⾊建筑设计 (38)11.4结构专业绿⾊建筑设计 (39)11.5电⽓专业绿⾊建筑设计 (40)11.6给排⽔专业绿⾊建筑设计 (41)11.7供暖通风与空⽓调节专业绿⾊建筑设计 (41)第12章消防设计专篇 (42)12.1设计依据 (42)12.2建筑消防设计 (42)12.3电⽓消防设计 (42)12.4给排⽔消防设计 (44)12.5暖通消防设计 (45)第13章概算及资⾦筹措 (46)13.1编制说明 (46)13.2投资概算 (46)13.3资⾦筹措 (46)第14章附件 (47)第1章总设计说明1.1项⽬概况1. 项⽬名称: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综合实训中⼼2. 建设单位:宁夏职业技术学院3. 法⼈代表:4. 建设地点: 银川市西夏区⼤连西路以北,沈阳路以南,⽂萃北街以东,⾦波北街以西,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校园内。
jgj163最新规范2016年

jgj163最新规范2016年例:1、修改了适用范围;2、修改了结构平面和立面规则性有关规定:3、调整了部分结构最大适用高度,细分了8度地震区房屋最大适用高度;4、增加了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及抗连续倒塌设计的原则规定:5、补充完善了房屋舒适度设计规定;6、修改了风荷载及地震作用有关内容; .7、调整了“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及部分构件内力调整系数;8、修改完善了框架、剪力墙(含短肢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简体结构的有关设计规定9、修改、补充了复杂高层建筑结构的有关规定;10、混合结构增加了钢管混凝土、钢板剪力墙设计规定:11、补充了地下室设计要求,修改了基础设计规定:12、修改了结构施工有关规定,增加了绿色施工等要求。
这里没提及因《抗规》调整而引起的相应调整,比如地震影响系数曲线调整等内容。
字体为修改的主要内容。
字体为新高规条文。
字体为修订原因、解释或补充说明。
字体为高亮部分。
字体为重点字眼。
二、对设计影响较大的条文修改1.调整了设计范围:本规程适用范围调整为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住宅建筑结构和房屋高度大于24m的其他民用高层建筑结构。
第1.0.2条:本规程适用于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超过28m的住宅建筑结构和房屋高度大于24m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结构。
非抗震设计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至9度抗震设计的高层民用建筑结构,其适用的房屋最大高度和结构类型应符合本规程的有关规定。
本规程不适用于建造在危险地段的高层建筑结构。
修订原因:首先是为了与我国现行有关标准协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相应规定。
有的住宅建筑的层高较大或住宅的底部几层布置层高较大的商场(商住楼),其层数虽然不到10层,但房屋总高度已超过28m,仍应按本规程进行结构设计。
关于高度大于24m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结构是指办公楼、酒店、综合楼、商场、会议中心、博物馆等高层民用建筑,这些建筑中有的层数虽然不到10层,但层高比较高,建筑内部的空间比较大,变化也多,为适应结构设计的需要,有必要将这类高度大于24m的结构纳入到本规程的适用范围。
结构设计师最困惑的29个问题及方法解析必备基本知识2016

结构设计师最困惑的29个问题及⽅法解析必备基本知识2016结构设计师最困惑的29个问题及⽅法解析必备基本知识2016多⾼层钢筋混凝⼟结构最困惑的系列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之⼀1、结构类型如何选择?解释:(1)对于⾼度不超过150⽶的多⾼层项⽬⼀般都选择采⽤钢筋混凝⼟结构;(2)对于⾼度超过150⽶的⾼层项⽬则可能会采⽤钢结构或混凝⼟结构类型;(3)对于落后偏远地区的民宅或⼩⼯程则可能采⽤砌体结构类型。
2、结构体系如何选择?解释:对于钢筋混凝⼟结构,当房屋⾼度不超过120⽶时,⼀般均为三⼤常规结构体系——框架结构、剪⼒墙结构、框架—剪⼒墙结构。
(1)对于学校、办公楼、会所、医院以及商场等需要较⼤空间的建筑,当房屋⾼度不超过下表时,⼀般选择框架结构;当房屋⾼度超过下表时,⼀般选择框架-剪⼒墙结构;(2)对于⾼层住宅、公寓、酒店等隔墙位置固定且空间较⼩的建筑项⽬⼀般选择剪⼒墙结构。
当⾼层住宅、公寓、酒店项⽬底部⼀层或若⼲层因建筑功能要求(如⼤厅或商业)需要⼤空间时,⼀般采⽤部分框⽀剪⼒墙结构。
(3)对于⾼度⼤于100⽶的⾼层写字楼,⼀般采⽤框架-核⼼筒结构。
3、⼴州地区某40⽶⾼的办公楼采⽤框架结构体系合理吗?解释:不合理。
7度区框架结构经济适⽤⾼度为30⽶,超过30⽶较多时应在合适的位置(如楼梯、电梯、辅助⽤房)布置剪⼒墙,形成框架-剪⼒墙结构体系。
这样⼦剪⼒墙承受⼤部分⽔平⼒,⼤⼤减⼩框架部分受⼒,从⽽可以减⼩框架柱、框架梁的截⾯和配筋,使得结构整体更加经济合理。
多⾼层钢筋混凝⼟结构最困惑的系列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之⼆1、框架结构合理柱⽹及其尺⼨?解释:(1)柱⽹布置应有规律,⼀般为正交轴⽹。
(2)普通建筑功能的多层框架结构除个别部位外不宜采⽤单跨框架,学校、医院等⼄类设防建筑以及⾼层建筑不应采⽤单跨框架。
(3)仅从结构经济性考虑,低烈度区(6度、7度)且风压⼩(⼩于0.4)者宜采⽤⽤⼤柱⽹(9⽶左右);⾼烈度区(8度及以上)者宜采⽤中⼩柱⽹(4~6⽶左右)。
概念设计的种类

概念设计的种类
概念结构设计通常有四类方法:
(1)自顶向下。
先定义全局概念结构的框架,然后根据定义的框架范围逐步细化。
(2)自底向上。
先定义各局部应用的概念结构,然后将它们集成起来,得到全局概念结构。
最经常采用的策略是自顶向下地进行需求分析,然后再自底向上的设计概念结构。
(3)逐步扩张。
先定义最重要的核心概念结构,然后向外辐射和扩充,以滚雪球的方式逐步生成其他概念结构,直至完成总体概念结构。
(4)混合策略。
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的混合模式。
使用自项向下策略设计一个全局概念结构的框架,以它为框架集成由自底向上策略中设计的各局部概念结构。
智能交通系统 第4章-交通数据库技术

第4节 交通数据仓库设计
3.交通数据仓库系统的设计
交通数据仓库系统的开发流程
1
2
3
4
5
需
概
求
念
分
设
析
计
逻
详
辑
细
设
设
计
计
方 法 总 结
与
与
主 数 环 概模 系
逻 模 ETL
编
复
题 据 境 念型 统
辑型 设
码
审
分 分 要 数设 总
数的 计
析 析 求 据计 体
据设
分
设
计
析
计
第5节 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挖掘 的主要过程
交通工程学
地理学与测绘
ITS GIS-T GIS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
GIS-T基本组成图
第6节 GIS-T技术
3. GIS-T的应用范围
1
道路设计与养护维修
2
基于电子地图的交通管理
3
交通规划
4
运输企业运营管理
5
为智能交通系统提供基础数据平台
5
谢谢大家!
2016/5/16
6
栅格显 示
主要 功能
叠加功 能
地形分 析
动态分 段
2016/5/16
第5节 数据挖掘技术
3.数据表达及评价
对挖掘出的信息,要采用直观的表达方式,以便于用 户理解和观察。 对于挖掘出的数据内容,应进行适当的评估,并判别 其是否存在冗余或无关的信息,确保所得到的信息具有 绝对的准确性和实用性,能对实际的工作起到很好的辅 助作用。 数据挖掘所发现的知识通常表现为概念、规则、规律 等形式,可包含关联模型、时间序列模型、回归模型、 分类模型、聚类模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结构(续)
现实世界 需求分析
信息世界 机器世界
概念结构设计
概念结构(续)
概念结构设计的特点
(1)能真实、充分地反映现实世界,包括事物 和事物之间的联系,能满足用户对数据的处理 要求。是对现实世界的一个真实模型。 (2)易于理解,从而可以用它和不熟悉计算机 的用户交换意见,用户的积极参与是数据库的 设计成功的关键。
• 一次集成多个分E-R图 • 通常用于局部视图比较简单时
– 逐步累积式(P224图6.25(b))
• 首先集成两个局部视图(通常是比较关键 的两个局部视图) • 以后每次将一个新的局部视图集成进来
视图的集成(续)
集成局部E-R图的步骤
1. 合并 2. 修改与重构
视图的集成(续)
一、合并分E-R图,生成初步E-R图
数据抽象(续)
3. 概括(Generalization)
– 定义类型之间的一种子集联系
– 它抽象了类型之间的“is subset of”的语义
– 概括有一个很重要的性质:继承性。子类继 承超类上定义的所有抽象。
例:P217图6.13
数据抽象(续)
注:原E-R模型不具有概括,本书对E-R模型作
了扩充,允许定义超类实体型和子类实体型。
6.3 概念结构设计
6.3.1 概念结设计概述
6.3.2 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6.3.3 数据抽象与局部视图设计 6.3.4 视图的集成
6.3.1 概念结构
什么是概念结构设计
– 需求分析阶段描述的用户应用需求是现实世 界的具体需求 – 将需求分析得到的用户需求抽象为信息结构 即概念模型的过程就是概念结构设计 – 概念结构是各种数据模型的共同基础,它比 数据模型更独立于机器、更抽象,从而更加 稳定。 – 概念结构设计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
• 用双竖边的矩形框表示子类,
• 用直线加小圆圈表示超类-子类的联系
数据抽象(续)
数据抽象的用途
– 对需求分析阶段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组 织(聚集),形成 • 实体 • 实体的属性,标识实体的码 • 确定实体之间的联系类型(1:1,1:n,m:n)
二、局部视图设计
设计分E-R图的步骤:
⒈选择局部应用 ⒉逐一设计分E-R图
逐一设计分E-R图(续)
– 举例
例1:“学生”由学号、姓名等属性进一步描 述,根据准则1,“学生”只能作为实体, 不能作为属性。 例2:职称通常作为教师实体的属性,但在涉 及住房分配时,由于分房与职称有关,也就 是说职称与住房实体之间有联系,根据准则 2,这时把职称作为实体来处理会更合适些。 (教程P194图6-10)
图的依据。原因:
– 高层数据流图只能反映系统的概貌 – 中层数据流图能较好地反映系统中各局部应
用的子系统组成
– 低层数据流图过细
选择局部应用(续)
例:由于学籍管理、课程管理等都不太复
杂,因此可以它们入手设计学生管理子
系统的分E-R图。如果局部应用比较复杂,
则可以从更下层的数据流图入手。
⒉ 逐一设计分E-R图
逐一设计分E-R图(续)
– 属性:对象类型的组成成分可以抽象为实体 的属性。组成成分与对象类型之间是“is part of"的关系。
例:学号、姓名、专业、年级等可以抽象为学 生实体的属性。其中学号为标识学生实体的码。
逐一设计分E-R图(续)
如何区分实体和属性
– 实体与属性是相对而言的。同一事物,在一 种应用环境中作为“属性”,在另一种应用 环境中就必须作为“实体”。 例:学校中的系,在某种应用环境中,它只 是作为“学生”实体的一个属性,表明一个 学生属于哪个系;而在另一种环境中,由于 需要考虑一个系的系主任、教师人数、学生 人数、办公地点等,这时它就需要作为实体 了。
学籍管理局部应用的分E-R图
班主任
1 1
管理
1
班级
1
m
上课
n
教室
指导
n
组成
n
性别
1
1
拥有
n
学生
1
归档
1
档案材料
住宿
n
宿舍
逐一设计分E-R图(续)
该E-R图中省略了各个实体的属性描述: 学生:{学号,姓名,出生日期} 性别:{性别} 档案材料:{档案号,…… } 班级:{班级号,学生人数} 班主任:{职工号,姓名,性别, 是否为优秀班主任} 宿舍:{宿舍编号,地址,人数} 其中有下划线的属性为实体的码。
6.3.3 数据抽象与局部视图设计
数据抽象
局部视图设计
一、数据抽象
概念结构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
– 从实际的人、物、事和概念中抽取所关心的 共同特性,忽略非本质的细节 – 把这些特性用各种概念精确地加以描述
– 这些概念组成了某种模型
数据抽象(续)
三种常用抽象
1. 分类(Classification)
6.3 概念结构设计
6.3.1 概念结构
6.3.2 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6.3.3 数据抽象与局部视图设计 6.3.4 视图的集成
6.3.4 视图的集成
各个局部视图即分E-R图建立好后,还需
要对它们进行合并,集成为一个整体的 数据概念结构即总E-R图。
视图的集成(续)
视图集成的两种方式 – 一次集成(P224图6.25(a))
两类属性冲突 – 属性域冲突:属性值的类型、取值范围或取 值集合不同。
例1, 由于学号是数字,因此某些部门(即局 部应用)将学号定义为整数形式,而由于学号 不用参与运算,因此另一些部门(即局部应用) 将学号定义为字符型形式。 例2, 某些部门(即局部应用)以出生日期形 式表示学生的年龄,而另一些部门(即局部应 用)用整数形式表示学生的年龄。
逐一设计分E-R图(续)
同样方法可以得到课程管理局部应用的分 E-R图,(图6-13)
教室
1
开设
1
课程
1
m
选修
成绩
n
学生
m
讲授
n
教学
n
1
教科书
教师
各实体的属性分别为:
学生:{姓名,学号,性别,年龄,所在系, 年级,平均成绩}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分} 教师:{职工号,姓名,性别,职称} 教科书:{书号,书名,价钱} 教室:{教室编号,地址,容量}
6.3.2 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设计概念结构的四类方法 – 自顶向下
• 首先定义全局概念结构的框架,然后逐 步细化
– 自底向上
• 首先定义各局部应用的概念结构,然后 将它们集成起来,得到全局概念结构
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与步骤(续)
– 逐步扩张
• 首先定义最重要的核心概念结构,然后 向外扩充,以滚雪球的方式逐步生成其他 概念结构,直至总体概念结构
概念结构(续)
概念结构设计的特点(续)
(3)易于更改,当应用环境和应用要求改变时, 容易对概念模型修改和扩充。 (4)易于向关系、网状、层次等各种数据模型 转换。
概念结构(续)
描述概念模型的工具
– E-R模型
6.3 概念结构设计
6.3.1 概念结构设计概述
6.3.2 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6.3.3 数据抽象与局部视图设计 6.3.4 视图的集成
各分E-R图存在冲突 – 各个局部应用所面向的问题不同 由不同的设计人员进行设计
各个分E-R图之间必定会存在许多不一致的 地方 – 合并分E-R图的主要工作与关键所在:合理 消除各分E-R图的冲突
合并分E-R图,生成初步E-R图(续)
冲突的种类
– 属性冲突
– 命名冲突
– 结构冲突
⒈ 属性冲突
逐一设计分E-R图(续)
– 一般原则 • 属性不能再具有需要描述的性质。即属性 必须是不可分的数据项,不能再由另一些 属性组成。 • 属性不能与其他实体具有联系。联系只发 生在实体之间。 – 符合上述两条特性的事物一般作为属性对待。 – 为了简化E-R图的处置,现实世界中的事物 凡能够作为属性对待的,应尽量作为属性。
– 异名同义(一义多名):同一意义的对象在 不同的局部应用中具有不同的名字 例,有的部门把教科书称为课本 有的部门则把教科书称为教材
命名冲突(续)
命名冲突可能发生在属性级、实体级、
联系级上。其中属性的命名冲突更为常 见。
常用策略(P215图6.8) – 自顶向下地进行需求分析 – 自底向上地设计概念结构
自底向上设计概念结构的步骤 (P216图6.9) – 第1步:抽象数据并设计局部视图 – 第2步:集成局部视图,得到全局概念结构
6.3 概念结构设计
6.3.1 概念结构设计概述
6.3.2 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6.3.3 数据抽象与局部视图设计 6.3.4 视图的集成
– 定义某一类概念作为现实世界中一组对象的 类型 – 这些对象具有某些共同的特性和行为 – 它抽象了对象值和型之间的“is member of” 的语义 – 在E-R模型中,实体型就是这种抽象 例:P216图6.10
数据抽象(续)
2. 聚集(Aggregation)
– 定义某一类型的组成成分 – 它抽象了对象内部类型和成分之间“is part of”的语义 – 在E-R模型中若干属性的聚集组成了实体型, 就是这种抽象 例:P217图6.11,图6.12
属性冲突(续)
– 属性取值单位冲突。 例:学生的身高,有的以米为单位,有的以厘 米为单位,有的以尺为单位。
属性冲突(续)
属性冲突的解决方法
– 通常用讨论、协商等行政手段加以解决
⒉ 命名冲突
两类命名冲突 – 同名异义:不同意义的对象在不同的局部应 用中具有相同的名字 例,局部应用A中将教室称为房间 局部应用B中将学生宿舍称为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