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的解剖和生理功能
初中科学心脏知识点

初中科学心脏知识点在初中科学学习中,心脏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中心,起着泵血的作用,保持着血液循环。
下面将通过介绍心脏的结构、功能和相关知识点来加深对初中科学中心脏的理解。
1. 心脏的结构心脏是一个位于胸腔的肌肉器官,主要由心房和心室组成。
心脏内有四个心腔,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心房和心室之间有瓣膜相连接,用于控制血液的流动方向。
此外,心脏周围还有冠状动脉和静脉,为心脏供血和排除代谢废物。
2. 心脏的功能心脏的主要功能是泵血,维持血液循环系统的正常运作。
当心脏收缩时,心房和心室会收缩,推动血液流向全身,供应氧气和营养物质。
当心脏舒张时,心脏会吸入血液,准备下一轮的收缩。
通过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实现血液在体内的循环。
3. 心脏的传导系统除了泵血功能外,心脏还有自身的传导系统,控制心脏的节律。
心脏的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束支系统和心室肌细胞。
窦房结发出电信号,使心房收缩;房室结传导信号到束支系统,使心室收缩。
这一传导系统控制着心脏的跳动节奏,保持心脏的正常工作。
4. 心脏疾病与预防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保护心脏健康,预防心脏疾病的发生。
心脏疾病包括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会影响心脏的功能。
预防心脏疾病,可以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规律作息,保持心脏健康。
5. 结语心脏是我们生命的泵动中心,维持着血液循环系统的正常运作。
通过学习心脏的结构、功能和传导系统,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体的奥秘,保护好自己的心脏健康。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初中科学中关于心脏的知识点。
《心脏的解剖和生理》课件

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热累及心脏
风湿热是一种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可累及心脏。
心律失常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如 心房颤动等。
心脏瓣膜损害
风湿热累及心脏瓣膜,导致瓣膜狭窄或关闭 不全。
心力衰竭
严重风湿性心脏病可导致心力衰竭,表现为 呼吸困难、水肿等。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核磁共振(MRI)
对心肌病变、心包疾病等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
冠状动脉造影
用于诊断冠心病,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其他辅助诊断手段
心电图(ECG)
记录心脏电活动,判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
心电向量图
分析心脏电活动的三维向量,辅助诊断心肌肥厚 等病变。
ABCD
动态心电图(Holter)
长时间记录心电图,捕捉阵发性心律失常。
非药物治疗方法介绍
生活方式干预
包括饮食调整、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等,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 。
心脏康复
通过综合评估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心脏康复计划,包括运动训 练、心理干预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
对于部分严重心脏疾病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选择,如心脏 搭桥手术、心脏瓣膜置换等。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
心脏血管分布
1 2
冠状动脉
分为左、右冠状动脉,分别起自主动脉根部左、 右冠状动脉窦内,负责供应心脏血液。
冠状静脉
负责回收心脏血液,汇入冠状静脉窦后注入右心 房。
3
心静脉
负责回收心肌血液,直接汇入右心房或冠状静脉 窦。
02
心脏生理功能与机制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心脏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含彩图)

心净的解剖结构及死理之阳早格格创做一、心净的位子心净是所有血液循环中推动血液震动的泵.心净的位子位于胸骨体战第2-6肋硬骨后圆、胸椎第5-8椎体前圆的胸腔中纵隔内,2/3部分居左侧胸腔,1/3部分正在左侧.二、心净里面解剖心净由心肌细胞形成,有瓣膜及四个腔.心尖部主要由左心室形成,心底部由大动脉、静脉组成.心净的四个腔包罗:左心房、左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左心房室之间的瓣膜称三尖瓣,左心房室之间的瓣膜是二尖瓣.左心室与肺动脉之间的瓣膜称肺动脉瓣,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的瓣膜称主动脉瓣.瓣膜的功能是预防心房战心室正在中断或者舒弛时出现血液反流.正在安排心房及心室间有肌性房隔断战室隔断,使安排心之间互不相通.左心房血液的流出心有上、下静脉;左心房的血液出心为肺动脉;左心房血液的流出心为肺静脉;左心室的血液流出心为主动脉.心包可分为几层:纤维心包,是最中层的脆韧结缔构造囊;内膜,也称浆膜,包罗净层战壁层.净层紧揭心净,也称为心净的心中膜层,壁层位于净层战纤维心包的中间.心包腔(净层心包战壁层心包中间的腔膜)内可容纳10-30ml的心包液,那些液体可起到润滑及减少心净中断时爆收的摩揩力的效率.三、心净的传导系统心净的传导系统由特殊瓦解的心肌细胞组成,主要功能是爆收并传导激动,保护心净平常的节律.心肌细胞具备镇静性、传导性、自律性战中断性.传导系统包罗:窦房结、结间束、房室接界区、房室束、安排束支及浦肯家纤维.心净窦房结的自律性最下,是正凡是人心净的起搏面,其后自律性下矮排列依次为房室接界区、房室束、安排束支及浦肯家纤维.四、冠状动脉解剖及冠脉血液循环(一)冠状动脉解剖:营养心净的血管称冠状动脉,同有左、左二支,分别为左冠状动脉战左冠状动脉,冠状动脉起源于主动脉根部的安排动脉瓦式窦内.左冠状动脉又有二个分支:前落支战回旋支.前落支沿途收出三组分支,左室前支(分散于左心室前壁的中下部,也称对于角支)、左室前支、室隔断前动脉.回旋支收出左室前支(主要分散于左室前壁的上部,其中分散于心室钝缘的动脉支称钝缘支)、左室后支及左房支.左冠状动脉的分支有:左室前支、左室后支、左室后支、后落支、左心房支.(二)冠状动脉主要血管供应心肌部位供应心肌冠状动脉主要血管前落支心净前壁、左室前侧壁、室隔断的前2/3回旋支左室侧壁、后侧壁、下侧壁左冠状动脉左心室、左心室下壁、左心室后壁、室隔断后1/3 (三)冠状循环心肌的血液供应去自安排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的血液流经毛细血管战静脉后,主要经由冠状窦回流进左心房,而左冠状动脉的血液则主要经较细的心前静脉间接回流进左心室.其余另有一小部分冠状动脉血液可通过心最小静脉间接流进安排心房战心室腔内.(四)冠状动脉循环的特性1、血流具备时相性正在心净节律性中断战舒弛历程中,左心室的冠状动脉血流具备明隐的时相变更,即心净中断期冠脉血流久停或者隐著缩小,而舒弛期冠脉血流明隐删加.左心室由于心室壁薄、心肌中断力强,所以左心室冠状动脉血流不明隐的时相变更.2、冠脉血流量大占心输出量的5%-10%,宁静状态时血流量为300-400ml,疏通时可减少4-5倍.3、冠状循环的血流慢、路程短完毕一个冠脉循环只需几秒钟.4、冠脉循环血压较下5、冠脉循环的动脉-静脉氧好较大本果为心肌从血中摄与的氧比较多.五、大、小循环(一)体循环(大循环):血液经左心室射出后经主动脉—大动脉—微动脉—括约肌—毛细血管—微静脉—静脉—腔静脉—左心房(二)肺循环(小循环):左心房—三尖瓣—左心室—肺动脉瓣—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二尖瓣—左心室—主动脉瓣—主动脉六、心净功能及基础观念心净的中断战舒弛包罗心房、心室的程序天中断战舒弛,压力的降下战落矮,各瓣膜协做天启战关,以完毕心净的射血战充血功能.心房战心室每中断战舒弛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周期的少短与心率有关.1、一侧心室屡屡搏动所输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SV平常值50-110ml/beat.2、SV与心室舒弛终期容积的比值为射血分数(minute volume,EF).EF平常值为50%-75%.3、每分钟由一侧心室输出的血量,称每分钟输出量(minute volume,CO),CO=SV×心率,CO的平常值为4-8L/min.普遍所谓心排出量皆指每分输出量,心排出量随肌体代开战活动情况而变更,正在肌肉疏通、情绪激动、妊娠等情况下心排出量删下.2).七、心净的神经体液安排(一)神经果素:1、接感神经:释搁去甲肾上腺素,与肾上腺素能β1受体分离,使心率加快、心肌中断力加强,血管中断.2、副接感神经:支配心净的副接感神经是迷走神经.迷走神经释搁乙酰胆碱,与胆碱能M受体相分离,使心率减缓、心肌中断力减强,血管扩弛.(二)体液果素:1、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使心肌中断力加强,使内净血管中断,使骨骼肌及冠状血管扩弛.去甲肾上腺素的效率与喊接感神经相似.2、血管紧弛素:可中断血管,分泌醛固酮使肾净保钠、保火、排钾.3、加压素:又称抗利尿激素,使血管中断压降下,具备抗利尿效率.4、心钠素:排钠利尿,使血管舒弛,血压落矮.。
心血管系统解剖及生理功能心血管基础知识

血流量和回流有时相性
代谢调节作用大于N调节
心肌毛细胞血管密度大,几乎每个心肌细胞有一条毛细血 管,弥散途径短,最大弥散距离为9μm,而骨骼肌为18μm,
有利于心肌细胞获取氧与营养物质。
吻合支少而细,易发生心肌梗死。
整理课件
10
血管系构成及功能
侧枝循环和吻合
当血管堵塞影响主要血管的血液循环时,血液可能会通 过次要血管进行循环,这一过程称为侧枝循环或代偿性 循环
ACEI 、ARB
受体 阻滞剂
醛固酮 拮抗剂
地高辛 治衰竭药物治疗—分类
利尿剂(噻嗪、潴钾、襻利尿剂) 正性肌力药(洋地黄类、非洋地黄) 血管扩张剂(硝酸酯、肼苯达嗪) 神经激素拮抗剂(ACEI、ARB、β阻滞剂、 醛固酮拮抗剂) 其它(钙拮抗剂、抗心律失常药、抗凝 药)
侧枝循环的实现,有赖于 小血管之间相互连接而形成, 称为吻合
整理课件
11
心血管临床疾病和治疗
整理课件
12
心血管病事件链
心肌梗死
冠脉血栓形成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心肌丧失
猝死
冠状动脉病变
神经内分泌活化
心室 重构
粥样硬化 左心室肥厚
心脏解剖与生理学

心脏内分泌功能
心脏分泌激素的种类及作用
如心房钠尿肽(ANP)具有利钠、利尿、舒张血管和降低血压的作用;B型利钠 肽(BNP)具有利钠、利尿、扩血管和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 。
心脏内分泌功能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心脏内分泌功能的异常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心力衰竭时 ANP和BNP的分泌增加。
心脏氧供需平衡调节
氧供调节
心脏通过调节冠脉血流量和心肌耗氧量来维持氧供需平衡。当心肌耗氧量增加时,冠脉血 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以满足氧需;反之则减少。
氧需调节
心肌耗氧量受心率、心肌收缩力和心室壁张力等因素影响。当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 或心室壁张力增加时,心肌耗氧量增加;反之则减少。
氧供需平衡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心脏通过自身调节机制使氧供与氧需保持动态平衡。当心脏负荷增加 或发生病理变化时,这种平衡可能被打破,导致心肌缺血或心功能不全等后果。
为心肌提供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 质,维持心肌正常代谢和功能; 运走心肌代谢产物,保持内环境
稳定。
心肌代谢过程及能量供应
心肌代谢过程
心肌细胞通过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两种方式产生能量。有氧 代谢是心肌主要的能量来源,通过氧化磷酸化过程产生ATP ;无氧代谢在缺氧或负荷增加时发挥补充作用。
能量供应
心肌细胞主要通过葡萄糖、脂肪酸和乳酸等底物进行有氧代 谢,产生ATP供能。其中,葡萄糖是心肌首选的能量底物, 脂肪酸在长时间运动或饥饿状态下成为主要能量来源。
神经体液调节紊乱
心力衰竭时,神经体液调节机制紊 乱,如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肾 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失衡等 。
05
心脏解剖生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离体心脏灌流实验方法及应用
B超--正常超声心动图PPT课件

医学课件
10
第三节 经胸超声心动图(TEE)
(2) 胸骨旁主动脉短轴切面:探头在胸骨旁左侧第二、 三肋间,扫查切面与左室长轴切面垂直。于心底部水平 观察主动脉根部、主动脉瓣、左房、右房、房间隔、三 尖瓣的前瓣和隔瓣、右室的一部分、右室流出道、肺动 脉瓣等(图5-2)。 (3)肺动脉分叉切面:探头在胸骨旁左侧第二、三肋间, 在主动脉根部短轴基础上略向左上方倾斜。观察主肺动 脉、肺动脉瓣、肺动脉分叉及左右肺动脉起始部,看有 否动脉导管未闭、主肺动脉窗等(图5-3)。
第一节 心脏的解剖和生理
一、正常心脏位置及外形 心脏位于胸腔中纵隔内,约2/3居身体正中左侧,1/3 在其右侧。心脏的两侧及前方大部分均被肺和胸膜遮盖, 前面只有一小部分邻接胸骨和肋软骨,称为心脏裸区; 后面有支气管、食管、迷走神经及胸主动脉等后纵隔的 器官;心脏下方为横膈,上方为大血管,包括主动脉、 肺动脉和上腔静脉。 心脏外形类似圆锥体,心尖朝左前下方,心底朝向右后 上方,心外形可分心尖、心底、胸肋面、膈面、左侧面、 左缘、右缘、下缘等部分。心脏长轴与人体正中矢状面 呈45°。
医学课件
1
第一节 心脏的解剖和生理
二、心脏各心腔的形态及结构 1. 左心房 位于心脏的左后上方。前方有升主动脉和肺 动脉,后方有食管及胸主动脉。左心房向前突出的部分 为左心耳,后部两侧各有两个肺静脉口,前下部有左房 室口,通往左室。左房壁薄,右侧壁为房间隔与右房相 隔。
医学课件
2
第一节 心脏的解剖和生理
医学课件
16
第三节 经胸超声心动图(TEE)
医学课件
17
第三节 经胸超声心动图(TEE)
(2)左室节段划分与冠脉灌注的关系 胸骨旁长轴切面:前间隔血供来自前降支,如果室间隔近端 收缩异常,则表示前降支近端病变。左室后壁通常由左回旋 支供血。 短轴切面:前降支供应前间隔、前壁;后降支供应后间隔及 下壁,后降支多起源于右冠状动脉,左优势者后降支起源于 回旋支。左回旋支供应后侧壁。 心尖二腔心:后降支供应左室下壁2/3的心肌,其余部分由前 降支供应,前壁近基底段由前降支近端供血。 心尖四腔心:心尖部以及室间隔远端2/3的室间隔由前降支供 血,室间隔的近端1/3由后降支供血,侧壁由回旋支的分支供 血。
心脏地解剖结构及生理(含彩图)

、心脏的位置心脏是整个血液循环中推动血液流动的泵。
心脏的位置 位于胸骨体和第2-6肋软骨后方、胸椎第 5-8椎体前方的胸二、心脏部解剖心脏由心肌细胞构成,有瓣膜及四个腔。
心尖部主要由 左心室构成,心底部由大动脉、静脉组成。
心脏的四个腔包 括: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右心房室之间的瓣 膜称三尖瓣,左心房室之间的瓣膜是二尖瓣。
右心室与肺动 脉之间的瓣膜称肺动脉瓣,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的瓣膜称主 动脉瓣。
瓣膜的功能是防止心房和心室在收缩或舒时出现血心脏的解剖结构及生理 腔中纵隔,2/3部分居左侧胸腔,1/3部分在右侧液反流。
在左右心房及心室间有肌性房间隔和室间隔,使左右心之间互不相通。
右心房血液的流入口有上、下静脉;右心房的血液出口为肺动脉;左心房血液的流入口为肺静脉;左心室的血液流出口为主动脉上艦静脉肺动躲馬来自肺(闕古心J右心廉右心览乏氣血心包可分为几层:纤维心包,是最外层的坚韧结缔组织囊;和壁层。
脏层紧贴心脏,也称为心脏的心外膜层,壁层位于脏层和纤维心包的中间。
心包腔(脏层心包和壁层心包中间的腔膜)可容纳10-30ml的心包液,这些液体可起到润膜,也称浆膜,包括脏层滑及减轻心脏收缩时产生的摩擦力的作用。
三、心脏的传导系统心脏的传导系统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组成,主要功能是产生并传导激动,维持心脏正常的节律。
心肌细胞具有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和收缩性。
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
心脏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是正常人心脏的起搏点,其后自律性高低排列依次为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养臥毗干左詰欝祿心包RUfln 传昌莘统右侧fcKhmjfw^jlR!民怙、.耗芸g氏東中卫亍克尉凤重-t-二幷修埔—■三尖■耳左侧-上虞榊IL-Jt,- 8*^腓玉]| r >芳二灵.1纤维四、冠状动脉解剖及冠脉血液循环(一)冠状动脉解剖:营养心脏的血管称冠状动脉,共有左、右两支,分别为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冠状动脉起源于主动脉根部的左右动脉瓦式窦。
协和医科大学教案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脏的解剖结构,包括心房、心室、瓣膜、冠状动脉等。
2. 掌握心脏的生理功能,包括心脏的泵血作用、心脏节律、血压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心脏的解剖结构2. 心脏的生理功能教学难点:1. 心脏瓣膜的功能与血液流动的关系2. 心脏泵血作用的机制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心脏解剖模型3. 心脏生理功能实验装置4. 心脏解剖图谱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人体解剖学知识,如骨骼、肌肉等。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心脏的解剖与生理功能。
二、心脏解剖结构1. 展示心脏解剖模型,讲解心房、心室、瓣膜、冠状动脉等结构。
2. 让学生观察心脏解剖图谱,加深对心脏结构的理解。
3.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总结心脏的解剖结构。
三、心脏生理功能1. 讲解心脏的泵血作用,包括心脏的收缩、舒张、血液流动等。
2. 展示心脏生理功能实验装置,演示心脏的泵血过程。
3. 讲解心脏节律,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浦肯野纤维等。
4. 讲解血压的形成与调节。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心脏解剖结构图。
2. 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检验学生对心脏解剖与生理功能的掌握程度。
五、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心脏解剖与生理功能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六、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巩固心脏解剖与生理功能的知识。
2. 查阅资料,了解心脏疾病的相关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模型展示、实验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心脏解剖与生理功能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心脏瓣膜的功能与血液流动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和练习。
同时,课后作业的设计要注重实践性,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心电向量和心电向量环的概念?
• 心房或心室的除、复极 • 心房的除复、极:
①心房除极从右上方开始,最终至左下方 结束,先除极者先复极,因此心房除、复极 方向一直。但电偶方向相反,因此,P向量 (环)和Ta向量(环)方向不同,所以在心电图 上P波与Ta波反向。 ②心房复极略早于或与心室除极基本同时 进行,因Ta波极小,常在心电图上看不到。 注意:心房除、复极方向一致:心内膜向 心外膜。
心肌细胞除极、复极与波形的关系
++++++ - -- - - -
+I
I+
+I
I+
- -- - - - ++++++
- -- - - +++++
-- --
++
-+
-- I+
I+
- -- ++
+
+++++ - -- - -
+ + + -- --- +I +I --- + + + --
++++++
- -- - - -
+I
I+
+I
I+
+- +- -+ -+ -+ -+
2、心电向量和心电向量环的概念?
• 一条心肌纤维的除、复极
2、心电向量和心电向量环的概念?
• 某一块心肌的除、复极 ①某一块心肌可能由成千上万条、成不同 方向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排列 的心肌纤维构成。 ②当电激动传至该块心肌时,使其发生除 极的某一瞬间,就有成千上万对电偶在移动。 这么多电偶数相加形成了一股“动力”,既 有大小、又有方向,即为心电向量。若与时 间联系,则为该瞬间的心电向量。 注意,此处已从“电偶”的概念引申到 “心电向量”的概念了。
2、心肌细胞的合作?
• Sinu-atrial node ①是心脏电活动和机械活动的总司令、最 高统帅。 ②其自律性在心脏传导系统中最高: 60~100次/分。 ③窦性心动过缓时HR<60次/分,窦性心
动过速时HR>100次/分;我们将HR<60 次/分的定位缓慢心律失常,HR>100次/分的
定位快速心律失常。 "宽、窄、快、慢”中的“快、慢”便由此而来。
2、心肌细胞的合作?
• Atrium
我们再次回顾心房的除极方向?O(∩_∩)O
2、心肌细胞的合作?
• Atrioventricular node (一)位置特殊
“夹心饼干”
2、心肌细胞的合作?
• Atrioventricular node (二)房室之间”点“的唯一联系”自古华山一条“ (三)有以下生理特性和作用
在未连接好肢体导联线情况下,企图单独记 录胸壁 导联是不可能的!!!
只要连接好肢体导联线(与胸壁导联线连接好否无 关),便可记录到肢体导联心电图!!! 因此,从临床实际出发,记住肢体导联线相应的颜色是 很有必要的!!!口角如下:
“黄绿医生,阻手阻脚,右手举红旗”
2、心电向量和心电向量环的概念?
• 一个心肌细胞的除、复极
让我们回顾一下心脏的循环功能!
2、心肌细胞间的合作?
Title in here Title inher
Sinu-atrial node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Title in here Atrium
Title in here
Atrioventricular node
Title in here
• 肢体导联
加压肢体导联:
Bailey六轴系统:
1、心电图的导联体系?
• 胸导联
胸前导联: V1:胸骨右缘第4肋间 V2:胸骨左缘第4肋间 V3:V2、V4连线中点 V4:左锁骨中线与第5
肋间交界处 V5:左腋前线V5水平 V6:左腋中线V5水平
V1
V2
V3
V6
V5
V4
1、心电图的导联体系?
在紧急状态下,迅速、准确地连接好导联线显得相 当重要。在抢救患者时,因场地、患者体位、导联线本 身局限性等原因,只连接胸壁导联线而不连接肢体导联 线去记录胸壁导联心电图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错误。 请记住:
Purkinje's fibre
Atrium、Ventricle
让我们整体看一下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位置
让我们整体看一下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位置 那么,心房的除极顺序是什么方向的?
Notice
Our company respects everybody is doing a best. Thinks the customer first of all.
Your
Company
slogan
in
here
二、P波、Ta波、QRS波、T波的产生?
1、心电图的导联体系?
• 肢体导联
标准肢体导联: RA:红色; LA:黄色;LL:绿色;RL:黑色 实际上在进行心电图描记时还可以把一个电极放 在右腿上,有助于描记的稳定,称 “无关电极”。
1、心电图的导联体系?
2、心肌细胞的合作?
• Ventricle ①见到宽QRS波时,提示可能是室性异位 激动使心室除极所致。 ②见到窄QRS波时,提示可能是室上性激 动下传心室使之除极所致。 这就是我们之前说的“宽、窄、快、慢” 中“宽、窄”的含义。
Your
Company
slogan
in
here
心电图是特殊心肌与普通心肌的电活动叠加而成!
1、生理性延迟作用
2、滤过作用
3、自律性为: 40~60次/分
2、心肌细胞的合作?
• Atrioventricular bundle、 right or left bundle branch
由于希氏束的分支— 左、右束支骑跨在室间隔上, 因此,当”一把手“—窦房结的 激动传到此处时,导致此处的 心肌先接受刺激而首先除极。 切记: 心室的除极始于心内膜 的室间隔处!!!
Your
Company
slogan
in
here
一、心脏的解剖和生理能?
1、心肌细胞的分工?
1、心肌细胞的分工?
Sinu-atrial node、 Atrioventricular node、 Atrioventricular bundle、 Right or left bundle branch、
LOGO
Electrocardiogram (EKG/ECG)
Contents
1
心脏的解剖和生理功能
2 P波、Ta波、QRS波和T波的产生
3
正常心电图
4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首先明确两个问题?
1、心电图记录的是心脏的电 活动还是机械活动?
2、按放在体表的电极为什么 能记录到位于人体内部的 心脏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