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北京西城初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北京2017各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

北京2017各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记叙文阅读)2017东城二模(二)阅读《命运》,完成17—19题。
(共9分)命运星新一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个星球上就有了机器人。
也许是由于大气压中含有某种有毒成分吧,在整个星球上找不到任何有生命的动植物,只有机器人在到处活动着。
这些机器人不知疲倦地努力工作着,挖掘出大量的矿石并加以冶炼,进行加工,制作出各种各样的零件,然后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和自己一模一样的机器人,连镌刻在躯体表面的号码都完全相同。
无论是大雨滂沱、水流成河的雨季,还是滴水成冰的严寒隆冬,机器人们从未休息过,始终是勤勤恳恳地埋头工作着。
在不懈的努力之下,机器人的数目不断地增长着。
有时候,机器人也会互相谈论起一个问题来。
“我们为什么会存在于这种地方的呢?”“首先,在这片陆地上出现了最初的第一个,然后,那个家伙就像我们现在这样,开始进行增添伙伴的工作,于是就产生了我们大家。
除此以外的事情就不知道了。
”——最初的第一个,这是事实,并非神话。
机器人的电子头脑极为填密精细,容不得半点含糊不清或加以美化的想法。
机器人每制造出来一个新的伙伴,就把自己的全部记忆都输入对方的电子头脑之中。
因此,无论是谁都知道这件事情。
这样一来,最初的第一个究竟是谁这个问题就无法解决了。
因为大家的知识是均衡平等的。
有关最初第一个出现以前的记忆在电子头脑里没有留下一丝一毫的印象,完全是一片空白。
这里的所有的历史都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如果从那以后的事情来考虑的话。
可以推测,当初的第一个不可能是从天而降的。
但是这又没有什么根据,只不过是一种假设而已。
并且,机器人们在某种本能的愿望的驱使下,不顾一切在热衷于增添伙伴的工作,并不过多地考虑这件事情。
可是,一旦达到了某个数目以后,机器人们就停止了增添伙伴的工作。
当然,决不会开始寻欢作乐,嬉戏游玩的。
机器人们全力以赴,转入了制造宇宙飞船的工作。
与此前相比,这是一项更为艰难困苦的工作。
2017北京西城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高清 附文言文译文

2017北京西城初三语文二模 2017.5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4道小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22分)1.学校开展“坐地铁,游故居”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开展前,活动组织者从网上找了一段介绍材料,发给大家阅读。
北京是六朝古都,历史上的许多风云人物在北京城留下了他们的足迹,留下了可供后人瞻仰的故居。
在故居中,你可以触摸历史,感受情怀。
一代国母宋庆龄、思想巨匠鲁迅、革命先驱李大钊、文学大师茅盾……他们的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心中传承。
北京的名人故居,主要集中在东城、西城两个城区。
鲁迅故居位于阜成门地铁站附近,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四合院。
这座四合院虽然简朴,来参观的人却是络绎不绝 。
展览以时间顺序记录了鲁迅的一生,有先生生前的衣物、文房四宝等文物3万余件。
老舍故居位于灯市口地铁站西侧,也是座普通的北京四合院。
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座砖砌影b ì( ),中心贴个大红“福”字做装饰。
后面是“丹柿小院”。
每逢深秋时节,院中柿树缀满红柿,令人 (身临其境 赏心悦目)。
话剧《龙须沟》《茶馆》等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宋庆龄故居坐落在积水潭地铁站以东。
门前碧波微漾,堤.岸杨柳轻扬,院内绿树浓荫,廊前湖水环绕。
这真是一处雍容典雅、幽静别致的庭园。
(1)对文中画线字笔顺和加点字注音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波”字的第四笔是撇 堤.(d ī) B. “波”字的第四笔是横钩 堤.(t í) C. “波”字的第四笔是撇 堤.(t í) D. “波”字的第四笔是横钩 堤(d ī)(2)对文中括号内所填汉字和横线处所选词语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壁 身临其境B. 璧 身临其境C. 壁 赏心悦目D. 璧 赏心悦目2.右面是郭沫若故居里的一幅对联。
2017北京各区初三二模试卷分类汇编(写作)学生版.docx

2017北京各区初三二模试卷分类汇编(写作)学生版2017东城二模五、作文(共50分)(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
(10分)2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 • • •题目一:本学期学校组织初三年级学生参观了国家博物馆,人面鱼纹彩陶盆、后母戊鼎、战国编钟、三彩骆驼载乐俑……这些展品一定让你过目难忘。
请你运用说明的方式,介绍一件让你印象深刻的展品,至少使用两种说明方法。
题目二:4月23日,厚德中学举行了“校园读书日”活动,作为校报通讯员,请你写一则消息,报道此次活动的情况,题目自拟。
要求:(1)内容符合要求,语言使用得当。
(2)字数在150—2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
(40分)24.从下面两个题目屮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 • • •题目一:生活中,许多人和事的意义不是单一的。
比如,成长,不只是年龄的增长,更是心智的成熟;出发,不只是为了到达,更是为了沿途的风景;父母,不只是生养我们的亲人,更是我们精神的引路人……请以“_______ ,不只是 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阅读下面的连环画,请你发挥想象,以“愚公移山”为题目或自拟题目,将其扩写成一篇故事。
耍求:(1)请将所选的作文题冃以完整的形式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600—800 Z间。
(3)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017西城二模五、作文(共50分)(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
(10分)2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 • • •题目一:2017年5月2日,福建宁徳发生一起民房火灾事故。
消防战士姚为君搜救一名95岁老人时,因墙体倒塌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3岁。
2017年5月5月,百度贴吧转发了北青报题为“23岁消防员为救95岁老太牺牲,值不值”的新闻,引发网友热议。
请你跟贴就此事发表自己的观点。
题目二:你班上的一名同学想用各种动物形象表现每位同学的个性,来给全班同学画一幅与众不同的毕业照。
2017西城二模文言文

2017西城二模文言文1. 2011西城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谁有发过来、谢谢北京市西城区2011年初三二模试卷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1.6一、选择(共12分。
每小题2分)题号 1 2 3 4 5 6答案 C C C D B B二、填空(共8分)7.(1)答案:几处早莺争暖树(2)答案:断肠人在天涯(3)答案:闲来垂钓碧溪上(4)答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评分标准:共5分。
共5空,每空1分,该空有错不得分。
8.答案:①齐天大圣②火眼金睛③如来佛评分标准:共3分。
共3空,每空1分,该空有错不得分。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9.答案示例:①国家依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增加投入。
②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工作。
评分标准:共4分。
共2点,每点2分。
10.答案:①综合②程式③虚拟评分标准:共3分。
共3点,每点1分。
11.答案示例:①缺少年轻的传承人(或年轻人不爱干)②加大宣传,让年轻人了解、喜欢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③学校聘请民间艺术大师进入学校讲座或开设选修课。
评分标准:共4分。
概括困难2分,两个办法各1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12.答案:(1)偏爱(1)穿戴评分标准:共2分。
共2道小题,每小题1分。
13.答案示例:(1)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2)在公众场所议论(君王的过失)。
评分标准:共4分。
共2道小题,每小题2分。
14.答案要点:①齐王称赞邹忌的建议提得好。
②立即下令赏谏,并根据提意见的程度设立奖赏等级。
评分标准:共2分。
共2个要点,每点1分。
照抄原文不得分。
第②点如果答成三个具体措施,得1分,少一点不得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31分)(一)(共15分)15.答案示例:①严厉而古板②鬼鬼祟祟,没了威严,不值得尊重③越来越显得匆匆④存在于更丰富的日常生活中评分标准:共4分。
共4点,每点1分。
16.答案示例:我从第一次发现的白发中感到时光飞逝,人生苦短。
评分标准:共4分。
2017北京各区初三二模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教师版.doc

2017北京各区初三二模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教师版2017东城二模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阅读《醉翁亭记》,完成7—10题。
醉翁亭记欧阳修%1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瑯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岀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芳也。
%1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個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2)觥筹交错_______________觥:■&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北京市西城区2017年九年级统一测试 语文试卷

北京市西城区2017年九年级统一测试语文试卷 2017.4一、基础·运用(共22分)为了让同学们感受戏剧文化的博大精深,学校举办了以“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为主题的校园戏剧节。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4题。
1.戏剧节中,老师让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介绍某一方面的戏剧知识。
下面是一位同学为介绍中国传统戏曲而准备的材料。
请你帮他完善材料。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多种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一幕幕戏剧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表达着人生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和悲欢离合)。
在我国,戏剧多称为戏曲,具有丰厚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风貌。
中国戏曲是世界戏剧百花园中瑰丽的奇葩。
它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艺术于一炉,是一种独树一帜的戏剧表演艺术。
中国戏曲种类繁多,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
【甲】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京剧、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五大戏曲剧种。
【乙】北京的京剧雍容华贵,河南的豫剧高亢激越,江浙的越剧委婉悠扬,河北的评剧通俗亲切,安徽的黄梅戏淳朴流畅。
【丙】它们与其他各类剧种共同构成了中国戏曲的百花园,令人陶醉其间,流连忘返。
(1)文中加点字读音和横线上所选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心弦.(xián)悲欢离合B.心弦.(xuán)悲欢离和C.心弦.(xián)悲欢离和D.心弦.(xuán)悲欢离合(2)有同学认为材料中应补入下面一句话:各剧种因地域文化特征不同、审美趣味不同而各具特色。
你认为这句话应补在【甲】【乙】【丙】哪个位置上最为恰当?(2分)(3)结合文字内容,解释文中“奇葩”一词的意思。
(2分)答:2.戏剧节期间,同学们欣赏了“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亲身感受了戏剧的魅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同学们的戏剧欣赏水平,语文老师举办了东西方戏剧鉴赏讲座。
(1)讲座开始的时候,老师先让同学们补出下文横线上剧作家的名字。
[K12学习]北京2017各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基础 运用)
![[K12学习]北京2017各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基础 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48221ee66f1aff00bed51e68.png)
(基础·运用)2017东城二模一、基础•运用(共19分)2016年11月30日,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我国继京剧、珠算等项目之后第三十一个被列入该名录的项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共12分)二十节气是中华文明的独特贡献。
农民借助节气,将一年定格到耕种、施肥、灌溉、收割等农作物生长、收藏的循环体系之中,将时间和生产、生活定格到人与天道相印相应乃【甲】(致至)合一的状态。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产生活有时,人生社会有节,人身人性有气,节气不仅成为时间坐标,也①成气节,提醒人生百年,需要有精神,有守有为。
孔子像农民那样观察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他为此引申:“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可以说,中国源远流长的精神气节,源头正是时间中的节气。
从节气气节,仍是今天人们生存的重要问题;我们是否把握了时间的节气?我们是否把握了人生的节点?我们是否为社会、技术一类的事物裹挟.,而对生物世界,天时地利等失去了感觉,以【乙】(至致)无知于道法自然的木质,从而失去先人那样的精神气节?节气不仅跟农民农业有关,不仅跟养生有关,也跟我们每个人对生命、自然、人生、宇宙的②。
普通人只有了解节气的诸多含义,才能理解天人关系,才能提升自己在人生百年中的地位。
在立秋时需要有谋划意识,在小寒时需要有经纶意识,在大寒时需要有经纶意识,在大寒时需要修省.自己……古人把五天称为微,把十五天称为著,五天又称为一候,十五天则是一节气,见微知著,跟观候知节一样,是先民立身处世的生活,也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参照。
1.文中【甲】【乙】处选填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致【乙】至裹挟.(xié)修省.(xǐng)B.【甲】至【乙】致裹挟.(jiā)修省.(shěng)C.【甲】致【乙】至裹挟.(jiā)修省.(shěng)D.【甲】至【乙】致裹挟.(xié)修省.(xǐng)2.文中“□”处使用的标点符号和画线字“远”的笔顺,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2017年北京初三语文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根据题目写作)

2017年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2017 东城二模】(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
(40分)24.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生活中,许多人和事的意义不是单一的。
比如,成长,不只是年龄的增长,更是心智的成熟;出发,不只是为了到达,更是为了沿途的风景;父母,不只是生养我们的亲人,更是我们精神的引路人……请以“,不只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阅读下面的连环画,请你发挥想象,以“愚公移山”为题目或自拟题目,将1.愚公门前有两座大山挡路。
年近九十的他,带着三个能挑担的子孙,准备移除两座大山。
他们打石挖土,把土石运到遥远的渤海边上。
2.有个叫智叟的老头儿,笑着阻止愚公说:“凭你这把老骨头,还能把两座山挖平吗?”3.愚公反驳他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又添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
这两座山虽然很高,却不会再增高了,挖一点就少一点,怎么会挖不平呢?”4.愚公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
这事感动了天帝,他就派两个神仙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了。
从此,愚公门前再也没有大山挡路了。
要求:(1)请将所选的作文题目以完整的形式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600 -800之间。
(3)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答案:略【2017 西城二模】(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
(40分)24.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细品香茗,享受一苦、二甜、三回甘的茶趣;细品五月,欣赏春未尽夏已至的浓墨轻涂;细品唐诗宋词,感叹古人生动笔触下的气度与韵味;细品身边小事,感悟平常生活中不平常的道理……请在“细品”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阅读下面的连环画,请你发挥想象,以“孟母三迁”为题目,扩写故事;或针对这则故事给你带来的思考,自拟题目,展开议论。
要求:(1)字数在600-800之间。
(2)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西城区2017年九年级模拟测试语文试卷 2017.5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4道小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22分)1.学校开展“坐地铁,游故居”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开展前,活动组织者从网上找了一段介绍材料,发给大家阅读。
北京是六朝古都,历史上的许多风云人物在北京城留下了他们的足迹,留下了可供后人瞻仰的故居。
在故居中,你可以触摸历史,感受情怀。
一代国母宋庆龄、思想巨匠鲁迅、革命先驱李大钊、文学大师茅盾……他们的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心中传承。
北京的名人故居,主要集中在东城、西城两个城区。
鲁迅故居位于阜成门地铁站附近,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四合院。
这座四合院虽然简朴,来参观的人却是络绎不绝。
展览以时间顺序记录了鲁迅的一生,有先生生前的衣物、文房四宝等文物3万余件。
老舍故居位于灯市口地铁站西侧,也是座普通的北京四合院。
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座砖砌影bì( ),中心贴个大红“福”字做装饰。
后面是“丹柿小院”。
每逢深秋时节,院中柿树缀满红柿,令人(身临其境赏心悦目)。
话剧《龙须沟》《茶馆》等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宋庆龄故居坐落在积水潭地铁站以东。
门前碧波微漾,堤.岸杨柳轻扬,院内绿树浓荫,廊前湖水环绕。
这真是一处雍容典雅、幽静别致的庭园。
(1)对文中画线字笔顺和加点字注音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波”字的第四笔是撇堤.(dī)B. “波”字的第四笔是横钩堤.(tí)C. “波”字的第四笔是撇堤.(tí)D. “波”字的第四笔是横钩堤(dī)(2)对文中括号内所填汉字和横线处所选词语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壁身临其境B. 璧身临其境C. 壁赏心悦目D. 璧赏心悦目2.右面是郭沫若故居里的一幅对联。
请你用正楷字将上联抄写完整。
(2分)上联:下联:传家处事无奇但率真3.下面这段文字出自老舍故居的前言部分。
根据语境,在【甲】【乙】【丙】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2分)一说到北京,就会想起老舍,想起他笔下那些活灵活现的北京人【甲】祥子、虎妞、祁老爷子、大赤包、王掌柜、常四爷、程疯子等等【乙】老舍是北京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他的作品和人格魅力,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至真、至善、至美的大门。
人,应该怎样活着,才不虚度年华【丙】走进老舍的世界吧!A.【甲】省略号【乙】句号【丙】破折号B.【甲】冒号【乙】省略号【丙】问号C.【甲】冒号【乙】句号【丙】问号D.【甲】省略号【乙】省略号【丙】破折号4.四位同学分别给老舍纪念馆打电话,预订参观门票。
在电话中,工作人员告知纪念馆正在闭馆修缮,2018年2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下面四位同学的答复,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2分)A.那好吧,对外开馆后,我届时再来致电垂询,谢谢叔叔。
B.谢谢您,打扰了,等修缮工程结束后,我再来光临。
C.给您添麻烦了,以后我会在百忙之中再抽时间联系您。
D.好的,开馆以后我再电话预约订票,谢谢叔叔。
5.同学们上午参观了鲁迅故居(地铁阜成门站附近),下午打算去纪晓岚故居(地铁虎坊桥站附近)。
请你参照下面的北京地铁线路图(部分),设计出从鲁迅故居到纪晓岚故居换乘次数最少的路线。
(2分)北京地铁线路图(部分)地铁路线:6.地铁是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同时也为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提供了新的途径。
下图是西安地铁某站内的文化墙,上面有大雁塔、兵马俑和丝路使者等。
文化墙既彰显了长安的历史文化,又体现了丝绸之路的风貌。
为了更好地宣传北京的名人故居,有人提议在故居附近的地铁站点布置相应的名人故居文化墙,请你以某一站点(如:阜成门、灯市口等)为例,提出你的设计建议,并说明设计意图。
(3分)建议:意图:7.默写(共7分)(1),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1分)(2)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分)(3)《游山西村》中,描写丰收年景、农家热情好客的一句是:,。
(2分)(4)毕业临近,同学们想写一幅古诗文书法作品送给语文老师,挂在办公室墙上。
请你从下面古诗文中选择一句,将其补充完整,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3分)A.学而不思则罔, 。
B.结庐在人境,。
C.谈笑有鸿儒,。
选句,补写:理由: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节选)【乙】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1,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2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节选)注:○1【窈然】:幽深的样子。
○2【咎】责怪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1)水尤.清冽尤:(2)以.其境过清以:(3)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翻译:(2)不出,火且尽。
翻译:10.【甲】【乙】两文都讲述了作者游山的经历。
柳宗元先被悦耳的水声吸引,然后①(用原文填写),最终发现了幽静美丽的小石潭,体会到游览之乐;而王安石却没有尽情享受到游山的乐趣,是因为②(用自己的话填写)。
(3分)三、名著阅读(共9分)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11. 对上面两则《论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从两则中可以看出孔子的两位弟子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提问。
B.从两则中可以看出孔子的两位弟子都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
C.两则都表现出孔子认为学《诗》比学礼更重要。
D.两则都表现出了孔子对弟子的肯定与鼓励。
12.“三国戏”指取材于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各种戏剧,以京剧中的“三国戏”尤为著名。
(1)以下三出京剧是“三国戏”的经典剧目,讲述了孙刘联合破曹、火烧赤壁的故事。
这三出京剧的情节顺序依次是(2分)A.《借东风》《华容道》《群英会》B.《华容道》《借东风》《群英会》C.《借东风》《群英会》《华容道》D.《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2)“学天书玄妙法犹如反掌,设坛台祭东风相助周郎。
”这是京剧《借东风》中(人名)的一句唱词。
(1分)13. 在名著阅读交流会上,同学们分别对《朝花夕拾》与《鲁滨逊漂流记》进行研讨交流。
(1)阅读《朝花夕拾》之后,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提炼出以下几个关键词。
请你任选一个,结合这部书的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2分)温情理性率真批判选词:认识:(2)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后,同学们根据小说情节对鲁滨逊加以评价,请你也参与讨论。
(2分)甲同学:鲁滨逊是一个有冒险精神的人。
他不甘于生活无忧的平凡生活,四处出海冒险,追求自己的财富理想。
乙同学:鲁滨逊是一个贪婪的人。
他到了荒岛后,把一切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甚至是“星期五”。
我觉得鲁滨逊是一个的人。
他。
四、现代文阅读(共29分)(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16题。
(共9分)2016年9月27日-2017年3月26日,首都博物馆举办“走进养心殿”特展。
此次来自故宫养心殿的268件套珍贵文物,是几百年来第一次走出紫禁城,“摆驾”首都博物馆。
展览复原了养心殿的主要建筑空间与陈设,并辅以相关方面的介绍和展示。
在首博的“养心殿”内不仅能近距离地观看帝王生活起居的细节,感受皇家氛围,亦能通过此次展览了解发生在养心殿的故事,引发对历史的思索。
【材料一】养心殿是工字形建筑,分为前朝和后寝,中间以穿堂相连。
前朝也叫正殿,分明间、东暖阁、西暖阁三大部分。
明间即是正殿,内设宝座,雍正皇帝手书的“中正仁和”匾高挂居中。
明间东侧的东暖阁曾经是慈禧、慈安两太后垂帘听政处。
明间西侧的西暖阁则分隔为数室,有“勤政亲贤”、三希堂、长春书屋、梅坞等。
皇帝看阅奏折、与大臣秘谈的小室,曰“勤政亲贤”;其西有乾隆皇帝的读书处三希堂;梅坞在最西端,是皇帝休息的地方。
【材料二】三希堂是乾隆帝的书房。
“三希堂”匾为乾隆帝御笔。
其得名源于宋儒周敦颐提出士人修身当“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士人希望成为贤人,贤人希望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成为知天之人)。
又因为此处收藏了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贴》、王珣《伯远帖》三件书法稀世珍品,故名“三希堂”。
三希堂内部陈设幽雅、古朴,自乾隆至今仍保持原貌。
清朝的最高统治者,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帝都非常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
乾隆帝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除创作大量诗文,还广泛收藏历代名家书画。
这既有裨益于陶冶情性,也是其“稽古右文”(考察总结古代经验,重视弘扬文化教育)的文化政策的集中体现。
【材料三】养心殿得名于《孟子·尽心下》“养心莫善于寡欲”一语,表明清代君主清净心性、涵养性情、勤勉为君的愿望。
清代君主重视对儒家典籍的学习,《孟子》是君王的必修书,里面有很多关于为君的言论。
著名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出自《孟子·尽心下》。
养心殿中的史迹表明,勤于政务、事必躬亲而又能正确审时度势、锐意改革的皇帝,开创了王朝的盛世。
今人对于古人古事所怀抱的好奇与感怀,都能通过文物与展览得到满足与抒发。
建筑不言,其中却历经世事变迁,蕴藏万千故事与心情感怀,供后人凭吊品谈。
14.以下是养心殿平面示意图,请根据【材料一】的相关说明标示出图中○1○2○3的名称。
(3分)○1○2○315.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来看,“三希堂”的得名缘由有两种,由此推断“希”的两种解释为:○1○2(2分)16.【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清代君主重视中华传统文化?(4分)答:(二)阅读《黎明》,完成17—19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