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与危害及防治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大气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综述

大气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综述

大气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综述一、前言大气环境污染是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空气污染已成为影响全球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

为了对抗空气污染,各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里采取了多项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改善工业过程、控制机动车排放、改变燃料类型等。

在这些措施中,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对目前主要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进行综述,旨在为环保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二、大气污染的类型及控制技术1.氮氧化物(NOx)污染氮氧化物是主要的空气污染物之一,来源包括发动机排气、工业排放等。

氮氧化物不仅会影响人的健康,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当前主要的氮氧化物控制技术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SNCR)以及燃烧优化技术等。

2.二氧化硫(SO2)污染二氧化硫是一种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其来源包括燃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二氧化硫不仅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还会损害植被和建筑物。

目前主要的二氧化硫控制技术包括吸收剂法、燃烧优化技术和固定床焚烧技术等。

3.颗粒物(PM)污染颗粒物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交通运输和采煤等。

颗粒物污染对人的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大。

目前主要的颗粒物控制技术包括电除尘技术、静电除雾技术、过滤技术、湿洗技术等。

4.挥发性有机物(VOC)污染挥发性有机物是一种常见的大气污染物。

挥发性有机物不仅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害。

目前主要的挥发性有机物控制技术包括活性炭吸附技术、氧化技术、生物处理技术等。

三、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评估在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选择中,需要进行技术评估。

与其他污染物的控制技术一样,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也需要评估其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在评估技术可行性时,需要考虑技术的成熟度、工艺特点、运行可靠性等因素。

在评估经济效益时,需要考虑投资和运行成本。

另外,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结果需要考虑其实际应用性。

控制技术在实际应用时需要考虑到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实验数据,并根据实际应用条件进行调整。

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与防治措施研究

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与防治措施研究

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与防治措施研究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的污染物质超过了一定的浓度或达到了一定的时间,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了危害的现象。

大气污染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还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从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两方面进行阐述。

1.呼吸道疾病:大气污染物如颗粒物、二氧化硫、臭氧等可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患者出现气喘、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疾病。

长期暴露在大气污染环境中,还容易引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2.心血管疾病:大气污染物直接或间接地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可能导致心脏病、高血压、中风等疾病的发生。

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空气污染环境中,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

3.癌症:大气污染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如苯、苯并芘等被认为是致癌物质。

长期暴露于这些物质可能增加患上癌症的风险,比如肺癌、鼻咽癌等。

4.免疫系统疾病:大气污染会削弱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们更容易感染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等。

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中,人体的免疫力将进一步减弱,导致患上各种免疫系统疾病的机会增加。

针对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应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1.提高环境监测和管理能力:加强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监测和检测工作,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和管理系统,及时发现污染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程度,推广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3.加强工业污染控制:严格执行工业排污标准,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和监管,推广利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4.提倡绿色出行方式: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推广电动车辆的使用,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对空气的污染。

5.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宣传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到大气污染治理中。

6.国际合作与共同努力:大气污染无国界,只有国际合作才能解决好大气污染问题。

浅谈大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论文

浅谈大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论文

浅谈大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论文大气污染是当前社会中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本文旨在探讨大气污染的危害性,并提出相关的防治措施,旨在引起社会的重视和采取有效的行动。

第一部分:大气污染的危害性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危害。

首先,大气污染导致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浓度升高,对呼吸系统构成直接威胁,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增加。

其次,大气污染中的臭氧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可引发心血管疾病,并加剧现有心脏病患者的病情。

此外,空气污染还与多种癌症、神经系统疾病和新生儿畸形等疾病的发生相关联。

因此,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不可忽视。

另外,大气污染还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一方面,空气中的臭氧和酸雨对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农作物减产和植被退化。

另一方面,大气中的有害气体还会导致水体酸化,对水生生物造成伤害。

此外,部分臭氧和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起到促进作用,引发地球气候的不稳定性。

第二部分: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为了降低大气污染的程度和减少其危害,各国政府应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首先,需要加强大气污染的监测和数据收集工作,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及时获取大气污染的信息。

其次,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大气污染的排放行为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

此外,还应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同时,鼓励和支持绿色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大气污染问题,推动全球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第三部分: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现状与挑战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大气污染治理挑战。

尽管我国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大气污染,如淘汰高污染车辆、减少煤炭消费等,但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气污染问题仍然十分严峻。

此外,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也导致了大气污染的不均衡分布和转移。

因此,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大大气污染治理的力度,加强跨部门和跨区域的协调合作,共同应对大气污染带来的挑战。

大气污染治理措施综述

大气污染治理措施综述

大气污染治理措施综述摘要:凡是能使空气质量变坏的物质都是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知约有100多种。

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且以后者为主,尤其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所造成的,正因为如此,大气污染的程度要受到该地区的自然条件、能源构成、工业结构和布局、交通状况以及人口密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应该从区域环境的整体出发。

我现在就几个方面阐述:一是大气污染的危害;二是大气污染的原因;三是大气污染的治理措施。

关键字:大气污染治理措施主要原因1.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现状目前,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十分严重,主要表现为煤烟型污染特征。

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全国形成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多个酸雨区,以华中酸雨区为主。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加强了对环保工作的力度,颁布并采取了一些大气污染政策和治理措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行整体来看,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还没有完全被控制,199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大气污染防治执法检查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在全国进行环保统计的322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占27.6%,三级标准的占28.9%,空气质量超过全国三级标准的超过40.5%。

据另报道:“参加全球大气污染检测的北京、沈阳、西安、上海、广州5个城市的总悬浮颗粒年平均浓度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标准的3—9倍,5个城市倍列为世界最严重的10个污染城市之中,这五个城市在我国属于中等污染。

”中国已经是世界少数大气污染严重的国家之一,治理任务艰难,任重道远。

在2010年,我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1238.1万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185.1万吨。

2.大气污染的危害2.1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人体受害有三条途径,即吸入污染空气、表面皮肤接触污染空气和食入含大气污染物的食物,除可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外,还可对心血管系统、肝等产生危害,严重的可夺去人的生命。

大气保护文献综述范文

大气保护文献综述范文

以下是一个大气保护文献综述的框架及部分内容示例,具体内容需根据实际研究进行填充:
标题:大气环境保护进展与挑战——基于近十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文献综述
一、引言
(简述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近年来全球及我国在大气环境保护方面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本综述的目的和意义)
1.1 大气污染现状概述
(引用相关数据和研究,描述全球及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类型、分布特点及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大气污染物来源与生成机制
(总结各类大气污染物如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的主要排放源,以及其在大气中的转化、传输和沉降机制)
2.1 燃烧源排放与控制技术
(回顾燃煤、燃油等燃烧过程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种类和排放特性,介绍现有的减排技术和设备)
2.2 工业生产过程排放与治理
(讨论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排放的特点,以及采用的工业清洁生产技术和末端治理措施)
三、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与法规发展
(分析国内外大气环保政策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评估其执行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四、大气环境监测与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概述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的建设、新型监测技术的应用,以及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发展)
五、未来挑战与应对策略
(探讨当前大气环境保护面临的技术难题、政策瓶颈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六、结论
(总结全文,强调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趋势和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列举并整理本次综述中引用的所有学术文献资料)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个大致框架,具体撰写时需要详细查阅大量文献,深入分析每个部分的具体内容,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阐述。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综述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综述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综述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影响人民生活质量、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为了解决大气污染问题,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将从大气污染的来源、当前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治理技术、新兴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全面了解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一、大气污染的来源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有害物质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超过了环境标准,影响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现象。

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包括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消耗、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水等。

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交通尾气排放,燃煤和燃油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是当前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二、当前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治理技术1. 酸雨治理技术酸雨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是由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后与大气中水汽等组成的雾滴结合形成硫酸和硝酸。

酸雨对土壤、水体和植物等造成严重危害。

中国针对酸雨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包括燃煤减硫、汽车尾气净化、建筑涂料和油漆的限制以及农业源的氮氧化物减排等。

目前,酸雨的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酸雨的范围和强度有所减弱。

2. 大气颗粒物治理技术大气颗粒物是大气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对人体呼吸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

目前,采取的治理措施主要包括燃煤电厂、工业企业和车辆排放的颗粒物减排技术,以及城市道路的湿扫、喷洒等措施。

中国还加强了对工业企业的颗粒物排放标准,加大了对非法排放的整治力度。

3. 臭氧污染治理技术近年来,中国城市地区的臭氧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人体健康和植物生长造成了不利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提出了降低汽车尾气氮氧化物排放、控制工业企业的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淘汰高排放燃煤电厂等一系列措施。

4. 温室气体排放治理技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日益突出,温室气体排放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中国大力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大了对高温排放的限制,鼓励企业进行能源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措施,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速度。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综述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综述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综述1. 引言1.1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综述的重要性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重要性在当前社会变得愈发突出。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种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生活废氟等污染源的排放大大增加,导致大气环境质量恶化,污染物超标现象频发,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威胁。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综述就显得至关重要。

它有助于总结归纳目前各种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优缺点,为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提供参考和借鉴;对于制定和改进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标准和法规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促使政府和企业更加注重大气环境保护和治理;对于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应用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提供技术支撑。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综述对于保护环境、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中国大气污染现状分析中国大气污染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据统计,中国每年有超过百万人因大气污染导致疾病和死亡,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

主要大气污染物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其中颗粒物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元凶。

近年来,在中国许多城市,雾霾天数逐年增加,空气质量下降严重。

大气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生活废气等。

特别是工业排放和车辆尾气排放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

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开始采取措施来改善大气质量,推行环保政策,加强监督管理,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推广绿色出行等举措。

仍然面临着挑战和困难,需要更多的科技力量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1.3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的现实意义中国大气污染防治的现实意义在于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保护至关重要。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大气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大气污染不仅导致能见度降低、雾霾频发,还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引发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大气污染治理与应对策略研究

大气污染治理与应对策略研究

大气污染治理与应对策略研究一、大气污染现状及其危害大气污染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环境问题,它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现阶段,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和燃煤等化石燃料燃烧所释放出来的废气等等。

大气污染造成了许多危害,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健康危害空气污染会让人们感到不舒服,它会引起头痛、恶心、咳嗽、呕吐等症状。

长期暴露在大气污染中的人,还会患上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比如说肺癌、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等等。

2. 环境危害大气污染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同样也影响了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

例如,一些有害气体和微粒质量会使得太阳光无法透过它们,大气污染就会造成地球温室效应进一步恶化,导致气温上升,气候变化等问题。

3. 社会危害大气污染不仅对环境和健康造成危害,还会妨碍社会稳定。

这是因为它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它影响了交通和社会活动等等。

二、大气污染治理策略探讨由于大气污染的危害,许多国家都不断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其中,下面列出了一些大气污染治理策略:1. 加强环保法律政策实行环保法律政策是大气污染治理的必要措施,可以制定严格的环境法律并加大监管力度来确保能够执行。

同时,政府应该采取“治本”和“治标”的方式,加强对环境监管和管理,从而保障人民的生存环境。

2. 推广清洁能源为了控制大气污染,我们需要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力度。

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推广清洁能源使用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

3. 减少机动车辆和淘汰高排放老车机动车辆的增加和老旧车辆的使用是大气污染的一大来源,比如黄标车和黑烟车可以更容易地导致空气污染。

因此,政府应该控制机动车数量,推行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并逐步淘汰高污染老车,以减少大气污染的影响。

4. 改善煤炭的制备和使用方法煤炭的不合理利用也是导致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改善煤炭的制备和使用方法,可以在燃烧过程中加入抑制剂,从而减少煤炭的燃烧产生的大气污染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污染与危害及防治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尸■、亠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在追求生活完美的同时,却带来了新的问题——大气污染。

空气质量的好坏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本文的目的,即是通过对空气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的研究,并经过大量资料调查,吸收国内外空气检测方面和防治对策的有益经验,找到符合我国解决空气污染及防治对策的有效方法。

正文
室外是现代人类的主要生存场所之一。

提高室外空气质量,对于缓解大气污染带来的身体健康问题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我国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主要有传统煤烟型与机动车尾气型污
染共存的复合型特征。

颗粒物(PM)仍为我国绝大部分城市的首要大气污染物, 但是我国部分地区霾和光化学烟雾频繁, 区域性的大气污染污染问题愈加明显。

随着工业化、机动化步伐的加快, 上海、北京等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城市的空气质量受到来自本地排放和区域输送的双重影响, 工业活动中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 致使大气污染物含量增加以至大气能见度显著降低是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大气颗粒物中的非水溶性有机成分, 如多环芳烃、脂肪酸等;水溶性有
机成分, 如二元羧酸中的草酸;硝酸盐、铵盐等含氮营养盐及相关物质以及典型的大气污染气体二氧化氮及二氧化硫是大气中的典型人为污染物。

然而,我国大气污染与健康的研究起步较晚,开展得较少,尤其缺乏对多个城市同时开展研究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 难以反映我国复合
型大气污染的健康危害特征
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有:2012 年开始实施的火电厂污染排放新标准大幅下调了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放限值针对重点地区制定了更加严格的特别排放限值, 增设了汞的排放限值。

新标准的实施将有利于控制电力行业污染物排放, 促进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

现阶段, 治理大气污染应构建包括目标协同、政策协同、主体协同、区域协同、技术协同在内的五大协同机制。

从具体策略来看, 要调整大气污染物控制战略, 完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政策体系;完善大气污染评价制度, 建立科学的大气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建设, 强化惩罚和监督力度;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提高公民参与积极性; 创新大气污染治理的融资模式, 拓展融资渠道。

当前粒物成为我国大气污染最主要的污染物, 且成为城市环境质量达标的关键指标, 而目前大气环境质量管理体制和政策不能有效地
解决颗粒物污染问题。

因此,必须以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为出发点, 以改善城市和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 以削减一次颗粒物排放量为主线
以控制PM10 PM2.5以及其他污染物为重点,以科学的环境政策和产业与能源战略优化经济发展, 综合运用法律、经济、信息、行政、技术
等综合措施, 尽快制定实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管理办法》和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编制技术指南》, 构建全国大气颗粒物
污染控制政策措施体系。

结论
目前,大气污染形式仍然严峻,且极有可能仍持续较长时间,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生命健康的关注,大气环境的好坏越来越受到人们地关注,在业方式的转型及国家的调控下,青山绿水蓝天也将重现人间。

参考文献
[1]陈仁杰. 复合型大气污染对我国17 城市居民健康效应研究[D]. 复旦大学,2013.
[2]郝吉明, 程真,王书肖. 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研究[J]. 环境保护,2012,(09):17-20.
[3]李雪松, 孙博文. 大气污染治理的经济属性及政策演进:一个分析框架[J]. 改革,2014,(04):17-25.
[4]李培,王新,柴发合, 王淑兰,王锷一,胡敏,王瑞斌,严刚,任洪岩, 吴玉萍, 谢永明.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控制综合管理对策[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1,(05):8-14.
[5]蒋轶伦. 中国城市典型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形成机制及其对大气
质量和近海生产力的影响[D]. 复旦大学,2011.
姓名:刘桂生学号:41524374 班级:通信1503 学院:计通学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