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栓强度计算公式
螺栓破断力计算公式

螺栓破断力计算公式
螺栓的破断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P =πd^2σ/ 4。
其中,P为螺栓的破断强度,d为螺栓的直径,σ为螺栓材料的抗拉强度。
这个公式仅供参考,具体的计算过程可能需要考虑到各种其他因素,比如螺栓的长度、连接件的尺寸、安装角度等。
在实际操作中,这些因素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确保计算和设计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建议咨询工程师或专家,了解螺栓破断力的详细计算公式和相关因素,以确保安全和准确的设计和计算。
螺栓强度计算

建筑常识钢结构连接用螺栓性能等级分3.6、4.6、4.8、5.6、6.8、8.8、9.8、10.9、12.9等10余个等级,其中8.8级及以上螺栓材质为低碳合金钢或中碳钢并经热处理(淬火、回火),通称为高强度螺栓,其余通称为普通螺栓。
螺栓性能等级标号有两部分数字组成,分别表示螺栓材料的公称抗拉强度值和屈强比值。
例如,性能等级4.6级的螺栓,其含义是:1、螺栓材质公称抗拉强度达400MPa级;2、螺栓材质的屈强比值为0.6;3、螺栓材质的公称屈服强度达400×0.6=240MPa级性能等级10.9级高强度螺栓,其材料经过热处理后,能达到:1、螺栓材质公称抗拉强度达1000MPa级;2、螺栓材质的屈强比值为0.9;3、螺栓材质的公称屈服强度达1000×0.9=900MPa级螺栓性能等级的含义是国际通用的标准,相同性能等级的螺栓,不管其材料和产地的区别,其性能是相同的,设计上只选用性能等级即可。
强度等级所谓8.8级和10.9级是指螺栓的抗剪切应力等级为8.8GPa和10.9Gpa8.8 公称抗拉强度800N/MM2 公称屈服强度640N/MM2一般的螺栓是用"X.Y"表示强度的,X*100=此螺栓的抗拉强度,X*100*(Y/10)=此螺栓的屈服强度(因为按标识规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Y/10)===============如4.8级则此螺栓的抗拉强度为:400MPa屈服强度为:400*8/10=320MPa=================另:不锈钢螺栓通常标为A4-70,A2-70的样子,意义另有解释度量当今世界上长度计量单位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公制,计量单位为米(m)、厘米(cm)、毫米(mm)等,在欧州、我国及日本等东南亚地区使用较多,另一种为英制,计量单位主要为英寸(inch),相当于我国旧制的市寸,在美国、英国等欧美国家使用较多。
1、公制计量:(10进制)1m =100 cm=1000 mm2、英制计量:(8进制)1英寸=8英分1英寸=25.4 mm 3/8¢¢×25.4 =9.523、1/4¢¢以下的产品用番号来表示其称呼径,如:4#,5#,6#,7#,8#,10#,12#螺纹一、螺纹是一种在固体外表面或内表面的截面上,有均匀螺旋线凸起的形状。
螺栓连接计算公式总结

螺栓连接计算公式总结螺栓连接是机械设计中常见的一种连接方式,其主要计算公式可以总结如下:1.螺栓直径与被连接件孔径的配合关系设计有预紧力的螺栓连接,如需要拆卸,则螺栓直径应与被连接件的孔径有一定配合关系。
一般可按下列公式计算:d ≤ D -(1~1. 5)S其中 d为螺栓直径;D为被连接件的孔径;S为配合安全系数,轻型为1.0~1.1,重型为1.1~1.2。
2.螺栓承载能力的计算螺栓的承载能力应按下式计算:N ≤ Ψ·Σmiu·d²/4×[σ]其中 N为螺栓所受的剪切力及拉力之和(N);Ψ为接头系数,由试验方法确定,一般可取0.6~0.7;Σmiu为各被连接件(钢板)的抗剪面积(对粗制螺栓取miu=mi+0.175mi,其中mi为被连接件(钢板)的重量(kg),对精制螺栓则取miu=mi;d为螺栓直径(m);[σ]为螺栓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3.拧紧螺栓所需的轴向力的计算拧紧螺栓所需要施加的轴向力可按下式计算:Fj=π·d·Σmp·d/4×[σ]其中 Fj为拧紧螺栓所需要施加的轴向力(N);d为螺栓直径(m);Σmp为各被连接件接触部位的预紧面上的正应力的合力(N/㎡),一般可取Σmp=(0.7~1.0)σs;[σ]为螺栓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4.装配时的顶紧力的计算装配时的顶紧力可按下式计算:Fk=π·d·(Pmax-Pmin)/[d×(2~3)×(σs-σb)]其中 Fk为装配时的顶紧力(N);d为螺栓直径(m);Pmax为预紧时所需的最小顶紧力(N);Pmin为预紧时所需的最大顶紧力(N);σs为螺栓材料的屈服极限(MPa);σb为螺栓材料的强度极限(MPa)。
一般情况下取预紧应力的中间值。
要求装配后获得准确预紧力,最好使顶紧力小于或等于设计计算值。
根据顶紧力乘以相应的保险系数即为需要的拧紧力。
联接螺栓强度计算方法

联接螺栓的强度计算方法一.连接螺栓的选用及预紧力:1、已知条件:螺栓的s=730MPa 螺栓的拧紧力矩T=49N.m2、拧紧力矩:为了增强螺纹连接的刚性、防松能力及防止受载螺栓的滑动,装配时需要预紧。
其拧紧扳手力矩T用于克服螺纹副的阻力矩T1及螺母与被连接件支撑面间的摩擦力矩T2。
装配时可用力矩扳手法控制力矩。
公式:T=T1+T2=K*F* d拧紧扳手力矩T=49N.m其中K为拧紧力矩系数,F为预紧力N d为螺纹公称直径mm其中K为拧紧力矩系数,F为预紧力N d为螺纹公称直径mm摩擦表面状态K值有润滑无润滑精加工表面0.10.12一般工表面0.13-0.150.18-0.21表面氧化0.20.24镀锌0.180.22粗加工表面-0.26-0.3取K=0.28,则预紧力F=T/0.28*10*10-3=17500N3、承受预紧力螺栓的强度计算:螺栓公称应力截面面积As(mm)=58mm2外螺纹小径d1=8.38mm外螺纹中径d2=9.03mm计算直径d3=8.16mm 螺纹原始三角形高度h=1.29mm 螺纹原始三角形根部厚度b=1.12mm紧螺栓连接装配时,螺母需要拧紧,在拧紧力矩的作用下,螺栓除受预紧力F0的拉伸而产生拉伸应力外,还受螺纹摩擦力矩T1的扭转而产生扭切应力,使螺栓处于拉伸和扭转的复合应力状态下。
螺栓的最大拉伸应力σ1(MPa)。
1sF A σ==17500N/58*10-6m 2=302MPa 剪切应力:=0.51σ=151 MPa根据第四强度理论,螺栓在预紧状态下的计算应力: =1.3*302=392.6 MPa强度条件:=392.6≤730*0.8=584预紧力的确定原则:拧紧后螺纹连接件的预紧应力不得超过其材料的屈服极限s σ的80%。
4、 倾覆力矩倾覆力矩 M 作用在连接接合面的一个对称面内,底板在承受倾覆力矩之前,螺栓()2031tan 216v Td F T W dϕρτπ+== 1.31ca σσ≈[]0211.34F ca d σσπ=≤已拧紧并承受预紧力F 0。
螺栓连接实用计算公式

螺栓连接实用计算公式螺栓连接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连接方式,通常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零件。
在工程设计和计算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螺栓连接的尺寸和参数,以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螺栓连接计算公式,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螺栓拉力计算公式在螺栓连接中,螺栓的拉力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拉力的大小决定了螺栓的紧固程度,直接影响连接的可靠性。
根据受力分析原理,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螺栓的拉力:拉力(F)= 力矩(M)/ 杠杆臂(L)其中,力矩是指施加在螺栓上的力与螺栓中心轴线的垂直距离的乘积,杠杆臂则是指螺栓直径的一半。
通过测量力矩和杠杆臂的数值,我们可以计算出螺栓的拉力大小。
二、螺栓预紧力计算公式螺栓的预紧力是指在紧固过程中施加在螺栓上的力。
预紧力的大小直接影响螺栓连接的紧固程度和稳定性。
根据预紧力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关系:预紧力(Fp)= 螺栓材料的屈服强度(σy)× 螺栓截面的面积(A)其中,螺栓材料的屈服强度是指螺栓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发生塑性变形的临界应力值,螺栓截面的面积则是指螺栓剖面的有效面积。
通过测量螺栓材料的屈服强度和螺栓截面的面积,我们可以计算出螺栓的预紧力大小。
三、螺栓的剪切强度计算公式在螺栓连接中,除了拉力外,螺栓还要承受剪切力。
螺栓的剪切强度是指螺栓在剪切过程中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值。
根据剪切强度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关系:剪切强度(τ)= 螺栓材料的抗剪强度(σs)× 螺栓剖面的面积(A)其中,螺栓材料的抗剪强度是指螺栓材料在剪切过程中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值,螺栓剖面的面积则是指螺栓剖面的有效面积。
通过测量螺栓材料的抗剪强度和螺栓剖面的面积,我们可以计算出螺栓的剪切强度大小。
螺栓连接的实用计算公式涉及到螺栓的拉力、预紧力和剪切强度等参数的计算。
根据这些公式,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螺栓连接的尺寸和参数,以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螺栓强度计算

――受力不均匀因数,受压螺母 =1,受拉螺母 =1.5~1.6;
――缺口应力集中因数,按表3查得;
――抗压疲劳极限,按表4查得;
――安全因数,控制预紧力 =1.5~2.5,不控制预紧力 =2.5~5。
表1螺栓连接
一、螺栓受力分析:
螺栓为受轴向载荷紧螺栓连接(动载荷),受轴向载荷紧螺栓连接(动载荷)的基本形式如下图所示:
二、受轴向载荷紧螺栓连接(动载荷)的基本公式:
(1)许用应力计算公式:
(2)强度校核计算公式:
式中:
――轴向载荷,N;
――螺栓小径,mm,查表获得;
――相对刚度,按表1选取;
――尺寸因数,按表2查得;
表3缺口应力集中因数
表4抗压疲劳极限
三、计算内容:
相关参数如下表:
(1)许用应力计算:
(2)强度校核计算:
四、结论:
由上述计算可知,螺栓强度满足要求。
(完整)螺栓剪切强度计算

螺栓剪切强度计算一、基本公式mmM1螺栓的应力截面积:0.462mmM2螺栓的应力截面积:2.072mmM3螺栓的应力截面积:5。
032mmM4螺栓的应力截面积:8。
782mmM5螺栓的应力截面积:14。
22mmM6螺栓的应力截面积:20.12mmM8螺栓的应力截面积:36。
62mmM10螺栓的应力截面积:582mmM12螺栓的应力截面积:84。
32mmM14螺栓的应力截面积:1152mmM16螺栓的应力截面积:1572mmM18螺栓的应力截面积:1922mmM20螺栓的应力截面积:2452mmM22螺栓的应力截面积:3032mmM24螺栓的应力截面积:3532mmM27螺栓的应力截面积:4592mmM30螺栓的应力截面积:5612mmM33螺栓的应力截面积:6942mmM36螺栓的应力截面积:8172mmM39螺栓的应力截面积:9762二、螺栓代号含义8.8级螺栓的含义是螺栓强度等级标记代号由“•”隔开的两部分数字组成.标记代号中“•”前数字部分的含义表示公称抗拉强度,碳钢:公制螺栓机械性能等级可分为:3。
6、4。
6、4。
8、5.6、5.8、6。
8、8。
8、9.8 、13.51 、螺栓材质公称抗拉强度达800MPa级; (第一个8)2、螺栓材质的屈强比值为0。
8;(第二个8就是0.8)3、螺栓材质的公称屈服强度达800×0.8=640MPa级三、剪应力和拉引力关系实验证明,对于一般钢材,材料的许用剪应力与许用拉应力有如下关系:塑性材料[t]=0.6—0.8[b];脆性材料[t]=0.8—1.0[b]四、零件应力取值机械设计或工程结构设计中允许零件或构件承受的最大应力值。
要判定零件或构件受载后的工作应力过高或过低,需要预先确定一个衡量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许用应力。
凡是零件或构件中的工作应力不超过许用应力时,这个零件或构件在运转中是安全的,否则就是不安全的。
许用应力是机械设计和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基本数据.在实际应用中,许用应力值一般由国家工程主管部门根据安全和经济的原则,按材料的强度、载荷、环境情况、加工质量、计算精确度和零件或构件的重要性等加以规定.许用应力等于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后经适当修正的材料的失效应力(静强度设计中用屈服极限yield limit或强度极限strength limit疲劳强度设计中用疲劳极限fatigue limit)除以安全系数。
螺栓结构设计计算公式与实例

松螺栓连接紧螺栓连接1、受横向工作载荷(1)当普通螺栓联结承受横向载荷时,由于预紧力的作用,将在接合面间产生摩擦力来抵抗工作载荷(如图),这时螺栓仅承受预紧力的作用,而且预紧力不受工作载荷的影响,在联结承受工作载荷后仍保持不变。
预紧力F0的大小,根据接合面不产生滑移的条件确定。
假设为保证接合面不产生滑移所需要的预紧力为F0,则结合面间的摩擦力与横向外载荷平衡的条件是:(2)螺栓除受预紧力的拉伸而产生拉伸应力外,还受拧紧螺纹时,因螺纹摩擦力矩而产生的扭转切应力,使螺栓处于拉伸与扭转的复合应力状态下。
因此在进行强度计算时,应综合考虑拉伸应力和扭转切应力的作用。
螺栓危险截面的拉伸应力为:预紧螺栓时由螺纹力矩T 产生的扭转剪切应力: 1.3:系数将外载荷提高30%,以考虑螺纹力矩对螺栓联接强度的影响,这样把拉扭的复合应力状态简化为纯拉伸来处理,大大简化了计算手续,故又称简化计算法2、受轴向工作载荷松螺栓连接装配时螺母不需拧紧,故在承受工作载荷之前螺栓不受力。
这种连接应用范围有限,主要用于拉杆、起重吊钩等连接方面。
螺栓所受拉力=工作载荷d1:螺栓小径F:螺栓总拉力[σ]:许用拉应力σs:螺栓屈服强度S S :安全系数,一般取1.2-1.7z.f.F0≥KF z:结合面数目f-结合面的摩擦系数,K-防滑系数,K=1.1-1.3F —横向载荷σs:螺栓屈服强度S S :安全系数,一般取1.2-1.7受轴向工作载荷时,螺栓所受的总拉力:F2 = F1+ FF2 : 总拉力F1 : 残余预紧力F:工作载荷16/311d T πτ=][41σπF d ≥[]S ss σσ=[]S s s σσ=MPad F ca ][4/3.13.1212σπσσ≤==3、铰制孔螺栓(螺栓承受剪切力)螺栓杆与孔壁之间无间隙,接触表面受挤压;在连接接合面处,螺栓杆则受剪切。
因此,应分别按挤压及剪切强度条件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Cr 30CrMnSi 240-340
螺栓强度计算模板
一:受横向载荷铰制孔螺栓连接计算:(过盈配合)
一类计算方法:受工作剪力作用,不计算预紧力
载荷性质
静载荷
变载荷
材料类别
钢
铸铁
钢
Sτ
2.5
SP
1.25
- 2-2.5
3.5-5 1.5
铸铁 -
2.5-3
强度计算
材质
静载荷
变载荷
挤压强度 (MPa)
铸铁 钢
[σP]=
b S (22.5)
[σP]=
注:σ≤[σ]
不控制预紧力时安全系数如下表所示:
材料类别
碳钢 合金钢
M6~M16 4~3 5~4
静载荷 M16~M30
3~2 4~2.5
碳素钢螺栓 合金钢螺栓
QP≤(0.6-0.7)σsA σs:材料的屈服极限
A≈ d12
QP≤(0.5-0.6)σsA
4
M30~M60 2~1.3 2.5
M6~M16 10~6.5 7.5~5
剪切强度τ=
F
md12
4
F:所受横向载荷(N);m:受剪面个数;d1:螺纹小径(mm)
注:τ≤[τ]
装配情况 紧连接
二:受轴向载荷松螺栓强度(间隙配合)
二类计算方法:主要受力为拉伸力,螺栓主要体现拉伸强度
安全系数Ss
螺栓材料
载荷性质
静载荷
变载荷
碳素钢 合金钢
1.2-1.5
1.2-1.5
碳素钢
松连接
合金钢
许用应力计算: [σ]=
s Ss (1.21.7)
应力计算:
F
σ= d12
4
1.2-1.7
-
d1螺纹小径,F拉伸力
注:σ≤[σ]
螺栓危险剖面拉 伸强度:
σ=
1.3QP
4
d12
许用拉伸应力: [σ]= s S
三:受横向载荷的紧连接
三类计算方法:只受预紧力的紧连接
注:控制预紧力时安全系数S=1.2-1.5
变载荷 M16~M30
6.5 5
四: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连接
螺栓最大拉应 力:
F2=QP+F
Cb Cb Cm
四类计算方法:计算预紧力和工作载荷
注:QP为预紧力,F为受轴向载荷,Cb螺栓的刚度,Cm 被连接件的刚度
1.受轴向载荷为静载荷时:
拉应力: 碳素钢螺栓
1.3F2
σ=
d12
4
σ=(0.78-0.91)σs+
铜皮石棉
35 170-220
橡胶
45 190-250
Cb Cb Cm
0.2-0.3
0.7
0.8
0.9
(过盈配合)
配合)
拉伸强度
变载荷
M30~M60 6.5~10 5~7.5
接
制螺纹Kt=1,搓制螺纹Kt=1.25
30 0.65
36
42
48
56
64
0.64
0.6
0.57 0.54 0.53
15MnVB
安装螺栓情况 Sa
<12 1
400 3
控制预紧力 1.5-2.5
16 0.87
20
24
0.8
0.74
切制螺纹Kt=1,搓制螺纹Kt=1.25
600
800
1200
3.9
4.8
5.2
不控制预紧力
2.5-5
钢牌号
抗压疲劳极限σ1t/MPa
10 120-150
垫片材料
金属(无垫片)
Q215A 皮革
Q235A 120-160
s S 1.25
[σP]×(0.7-0.8) [σP]×(0.7-0.8)
剪切强度 (MPa)
铸铁、钢
[τ]= s S 2.5
[τ]=
s
S (3.55)
注:[τ]、[σP]指许用剪切强度、许用挤压强度、σb 材料强度、σs材料屈服强度
静载荷:零件所受外力不随时间变化,即零件受力作用未产生加速度。 变载荷: 零件所受外力随时间在变化,即零件受力的作用产生加速度。
[σ]
d12 Cb Cm
2
应力幅
σa=
2F d12
Cb Cb
C
m
≤[σa]
[σa]=
K t K u 1t
K Sa
注:ε尺寸系数,Ku受力不均匀系数,Kt螺纹制造工艺系数,Kσ缺口应力集中系数,Sa安全系数,σ-1t材料抗压疲劳 极限
尺寸系数ε Kt Ku Kσ
Sa
螺栓直径d/mm ε
合金钢螺栓
σ=(0.65-0.78)σs+
4F d12
Cb Cb Cm
许用拉应力: [σ]=
s
S
注:σ≤[σ] 2.受轴向载荷为变载荷时:
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碳素钢螺栓 1
合金钢螺栓
σ=(0.78-0.91)σs+ 4F Cb ≤
[σ]
d12 Cb Cm
σ=(0.65-0.78)σs+ 4F C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