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04工作面物探报告
物探认识实习实习报告

物探认识实习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
实习地点,某物探公司。
实习内容:
在这两个月的实习中,我有幸加入了某物探公司,参与了多个项目的实地勘察和数据分析工作。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地质勘探和数据处理方面的知识,也提升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首先,我参与了一些地质勘探项目的实地勘察工作。
在实地勘察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地质勘探仪器和设备,如何进行地质剖面的绘制和数据采集等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我对地质勘探的流程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巧。
其次,我还参与了一些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工作。
在这方面,我学到了如何使用地质勘探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
括地质剖面的绘制、地层分析、勘探成果的评价等内容。
通过这些工作,我对地质勘探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升了自己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还有幸结识了一些优秀的同事,他们在工作中给予了我许多指导和帮助。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合作,我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和技能,也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总的来说,这两个月的物探认识实习经历让我收获颇丰。
我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和技能,也锻炼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我相信这段宝贵的实习经历将对我的未来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感谢公司给予我这次实习的机会,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物探报告范例

物探报告范例1 序言1.1 工区地理概况碗厂测区位于北纬25°34′、东经101°39′附近,属云南省牟定县戌街乡管辖,交通便利(见插图1)。
测区海拔1700—2200米,属中高山区,气候适宜。
区内居住汉、彝族人民等。
1.2 工作任务根据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云色地地字[2002]5号文《关于“二00二年地勘项目立项申请”的批复》附件:云南省元谋—牟定铂钯矿资源评价(编号:200207)的要求,在牟定县碗厂—竹园开展高精度磁测,面积10Km2,比例尺1:10000,网度100×20m,目的是寻找隐伏岩体,确定深部验证靶位。
我分院接受任务后,即与昆明分院共同划定测区位置及范围,经院技术部同意,按要求进行设计书的编写。
设计书经分院审查合格,报有色地质勘查院批准后,即组成项目组,于5月2日赴测区开展野外工作, 6月7日结束野外施工。
野外施工结束后,即转入室内资料整理,于12月结束室内工作,提交工作报告。
完成高精度磁测10.03 Km2。
具体工作量见下表:工作量表表1 方法基线测线实际工作量 16.9 Km 101.06Km 设计工作量 16.9 Km 102Km 完成率 100% 99.1% 99.1% 高精度磁测 101.06Km,5113个点 102Km, 5160个点磁参数标本采集测定60块。
该区野外施工方法正确、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资料可供使用。
1.3工作效果本次工作获得的主要成果如下:(a)高精度磁法在该区寻找基性、超基性岩体是有效的。
(b)该区野外施工方法正确、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资料可供使用。
1(c) 获得磁法△T异常9处:其中Ⅰ、Ⅱ、Ⅲ号异常为已有工程控制的超基性岩体引起;Ⅴ、Ⅵ、Ⅸ号异常推测为与基性、超基性岩体有关,位于构造有利部位;Ⅳ号异常区内可能存在较大规模的基、超基性岩体;Ⅶ、Ⅷ号异常异常推测可能与基、超基性岩体有关。
2 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征:2.1 以往地质、物探工作程度本区六、七十年代地质工作较多。
2024年地质物探工作总结范文

2024年地质物探工作总结范文____年地质物探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____年是地质物探事业发展的重要一年,我单位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充分发挥团队优势,深入实施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本次总结报告将对____年度地质物探工作进行全面梳理,总结工作亮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和建议,以期更好地推动地质物探事业发展。
二、工作亮点:1. 加强技术研发,提升勘探能力____年,我单位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工作,组织开展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有效提升了勘探能力。
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地质物探仪器设备,提高勘探效率和质量,降低勘探成本。
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了一大批年轻有为的科研骨干,为地质物探技术的进步奠定了良好基础。
2. 探索新领域,拓宽勘探范围____年,我单位在传统油气领域外,积极探索非常规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工作。
通过开展页岩气、致密气、煤层气等非常规能源资源勘探工作,扩大了资源勘探的范围,提高了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效益。
此外,还加强了对海底资源的勘探,通过海洋地质物探等手段,深入研究了海底资源的分布和储量情况,为我国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 提升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____年,我单位在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通过引进现代化管理理念和先进的管理系统,实施了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建立了科学的勘探项目管理机制,加强了项目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保障了勘探工作的顺利进行。
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了全体员工的素质水平,为地质物探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1. 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目前,虽然我单位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
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的合作,引进更多的高水平科研人才,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提升我们的自主研发能力,推动地质物探技术的突破和创新。
物探认识实习实习报告

物探认识实习实习报告
一、实习单位基本情况。
我所在的实习单位是一家专业的地质勘探公司,主要从事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和地质灾害治理等业务。
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地质勘探团队,具有丰富的勘探经验和先进的勘探设备。
二、实习内容。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地球物理勘探项目。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参与地质勘探方案的制定、地质勘探设备的调试和使用、地质勘探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深入了解了地质勘探的整个流程,对地质勘探的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实习收获。
在实习期间,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和同事们的交流和合作,我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实习感想。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地质勘探这个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将来能够更好地为地质勘探事业做出贡献而努力奋斗。
五、实习总结。
此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增加了专业知识,还培养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我会珍惜这次实习机会,将所学所得融会贯通,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感谢实习单位给予我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也感谢导师和同事们的悉心指导和帮助。
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地质勘探工作中,为地质勘探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物探_实习报告

一、实习单位及时间实习单位:XX石油物探公司实习时间:2023年7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二、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实习,我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深入了解石油物探行业的基本工作流程,掌握物探野外采集、数据处理、解释分析等方面的技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习内容1. 物探野外采集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地震数据采集工作。
具体内容包括:(1)学习地震仪器操作,了解地震数据采集原理。
(2)跟随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进行野外实地作业,掌握地震数据采集流程。
(3)熟悉地震数据处理设备,了解地震数据采集质量评价标准。
2. 数据处理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地震数据处理工作。
具体内容包括:(1)学习地震数据处理软件,了解数据处理流程。
(2)参与地震数据预处理,包括去噪、增益、滤波等。
(3)进行地震数据反演,提取地质信息。
3. 解释分析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地震解释分析工作。
具体内容包括:(1)学习地震解释分析方法,了解地质构造、储层等地质信息。
(2)参与地震剖面解释,绘制地质构造图、断层图等。
(3)对地震解释结果进行验证,提高解释准确性。
四、实习收获1. 提升了专业技能:通过本次实习,我对物探野外采集、数据处理、解释分析等方面的技能有了深入了解,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 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3. 拓宽了视野:实习让我对石油物探行业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为我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4. 培养了敬业精神:在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石油物探行业的工作严谨性和责任感,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五、实习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努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石油物探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本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技能,还让我对石油物探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煤矿掘进工作面物探设计及总结报告(模板)

富源县富顺鸿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富顺鸿煤矿15401运输上山掘进工作面65m-265m里程物探探测设计编制:富顺鸿煤矿技术科时间:2020年2月25日物探设计审批表15401运输上山掘进工作面65m-265m里程物探探测设计一、探测地点:15401运输上山迎头正前方65m-265m范围。
二、物探设备:YCS200。
三、计划物探探测时间:2020年2月27日早班。
四、探测目的:掌握15401运输上山掘进前方65m至265m里程范围内水文地质情况,以及老空区(老巷)断层、裂隙导水带的分布情况。
五、探测精度要求:1、本次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工作,沿迎头布置测线3条,每条测线9个物理点,总计27个物理点。
通过在掘进头移动发射接收线圈,形成3条超前探测的实测剖面,施工方法如下图1。
图1 瞬变电磁法超前探施工布置2、施工技术措施,本次物探使用的仪器型号为YCS200矿用瞬变电磁仪,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装置类型采用重叠回线组合装置,边长1.5m的激发和接收正方形线圈,激发线圈匝数16匝,接收线圈匝数40匝。
供电电流档为4A,供电脉宽10ms,采样率16µS。
每个测点至少采用30次叠加方式提高信噪比,以确保原始数据的可靠性。
3、探测作业时必须根据点线的个数合理布置测点角度及距离,确保探测精度。
六、探测要求1、巷道断面、长度满足探测所需要的空间,宽度不小于2.5m,高度不小于1.8m;2.距探测点20m范围内不得有积水,且不得存放掘进机、铁轨、皮带机架、锚网、锚杆等金属物体;3.巷道内动力电缆、大型机电设备必须停电;4、探测时必须严格按照探测线路,分线探测做好标记,物探探测必须确保巷道掘进前方水平方面探测一线,顶板探测一线,底板探测一线,(根据物探设备类型的至少保证两线);5、物探探测地点必须确保支护完好,无淋水;6、物探探测人员必须随身携带便携式瓦斯检查仪,严禁瓦斯超限作业;7、准备进行物探的前一天,提前通知施工区队将巷道内杂物清理干净、积水疏干,工作面停产及影响物探的一切工作,机电运输设备必须停电,施工区队全力配合,保证物探工作顺利完成。
煤矿采煤工作面物探报告

******股份有限公司**煤矿*****采煤工作面内及底板富水性瞬变电磁探测探测报告*****2019年3月28日目录1、工程地质概况及探测任务 (4)1.1工程概况及目的 (4)1.2地球物理勘探前提 (4)2、矿井瞬变电磁法概述 (4)3、技术工作方法 (5)3.1仪器设备 (5)3.2测线布置 (6)4、数据解析及结果 (7)4.1*****工作面回风巷一侧工作面内富水性探测结果分析 (7)4.2*****运输巷右帮工作面内富水性探测结果分析 (8)4.3*****工作面内底板富水性三维切片结果分析 (9)5结论 (11)5.1探测结论与分析 (11)1、工程地质概况及探测任务1.1工程概况及目的根据*****煤矿编制的《*****运输巷透水事故直接原因分析及****运输巷、*****回采工作面水害防治方案》要求,应****煤矿委托,我单位于2019年3月23日组织人员对****煤矿*****回采工作面进行了富水性情况探测。
*****回采工作面范围:*****回采工作面以***石门揭煤处为起始点,向西走向长200m为终点,上部以*****回风巷为界(标高+1254m),下部以*****运输巷为界(标高1200m)。
根据*****运输巷掘进位置及回风巷掘进情况,利用*****运输巷及*****运输巷迎头和*****回风巷对*****工作面内及底板富水性情况探测,为下一步*****工作面回采提供指导及相关防治水措施,2019年3月23日我方在上述*****运输巷右帮及回风巷左帮对*****工作面内部进行瞬变电磁法对穿探测,布1.2地球物理勘探前提从电性上分析不同地层的电性分布规律为:煤层电阻率值相对较高,砂岩次之,粘土岩类最低。
由于煤系地层的沉积序列比较清晰,在原生地层状态下,其导电性特征在纵向上有固定的变化规律,而在横向上相对比较均一。
当存在构造破碎带时,如果构造不含水,则其导电性较差,局部电阻率值增高; 如果构造含水,由于其导电性好,相当于存在局部低电阻率值地质体。
1-101回采工作面防治水安全许可评价报告

1-101回采工作面“防治水”安全许可评价自评报告书二〇一三年八月1-101回采工作面安全评价自评报告一、工作面概况1、工作面位置、四邻关系及地表位置1-101回采工作面地表相对位于东梁村以东,地表为黄土丘陵和沟壑,黄土层厚度118-136m,基岩厚度为170-210m,地面标高600——640m,工作面部分位于工业广场保安煤柱与东梁村保安煤柱下;地表形态属中高山地形,地表丘陵为农田,沟谷内种植树木。
工作面井下位于260水平南侧,井下标高200——275m,1-101回采工作面以西为原1-103回采工作面采空破坏区(已回采)与工业广场保安煤柱,以东为260水平采区1-102回采工作面(未形成),以北为采区皮带下山巷与回风下山巷及东梁村保安煤柱,以南为万安断层保安煤柱及采区边界。
1-101回采工作面设计两个切巷,一切巷的正巷长为1029.1m,副巷长为801.9m,切巷长为170m,面积为148631㎡。
二切巷的正巷长为386.3m,副巷长为302.3m,面积为58021㎡。
2、煤层及储量①1-101回采工作面位于260水平采区工作面,所采煤层为1#煤,煤层厚度为1.6m,呈油脂或暗淡的油脂光泽,稀疏线理状结构,煤层结构简单、稳定,属3/1焦煤,煤层倾角为5°-8°。
煤质指标为Mad,1.21% Ad,16.49% Vdaf,36.70% St,d,0.50% Qgr,d,228.679%(MJ/Kg),煤种牌号为3/1焦煤。
②以正巷付巷切巷及停采线为界,参数密度1.35t/m3,参与计算:(一)1-101工作面一切巷与停采线圈定可采面积:18190㎡煤厚:1.6m煤层容重:1.35t/m³工作面回采率:95%工业储量为:工业储量=可采面积×煤层容重×煤厚=18190×1.35×1.6=39290.4t可采储量为:可采储量=工业储量×回采率=39290.4×95%=37325.88t(二)1-101工作面二切巷与停采线圈定可采面积:74800㎡煤厚:1.7m煤层容重:1.35t/m³工作面回采率:95%工业储量为:工业储量=可采面积×煤层容重×煤厚=74800×1.35×1.7=171666t可采储量为:可采储量=工业储量×回采率=171666×95%=163082.7t(三)1-101回采工作面一切巷与二切巷停采线圈定可采储量合计为:200408.58t.二、工作面地质条件老顶:老顶为K8中砂岩厚度为3.5m,灰白色细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含暗色矿物及煤屑,钙质胶结,致密坚硬,裂隙发育,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华100104回采工作面物探报告
探测人员:_______________
资料处理:_______________
矿防治水:_______________
煤矿总工:_______________
灵石国泰能源有限公司
二零一九年六月十六日
一、本次勘探任务及目的
为了避免巷道掘进中直接揭露含水构造,根据现场巷道掘进情况,在100104工作面回风顺槽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技术进行超前探测,对100104工作面富水性进行分析,为探放水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主要任务及目的:探测100104工作面100米的高、低阻体异常及分布范围。
二、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100104工作面布置在本矿10#煤一采区西北部,煤层厚度0.9~1.3m,平均1.0m。
该工作面平均走向长为607m,平均倾斜长为90m,平均倾角为+5°,工作面北邻100102回风顺槽(未施工),南邻矿井未采掘区域,东邻秦家源保护煤柱,西邻一采区运输巷北段。
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均采用锚网支护。
宝华煤业井田属于霍西煤田,受造山运动影响较大,根据宝华煤业公司现有巷道揭露情况,100104回风顺槽掘进过程中,部分地段存在小断层和陷落柱,该工作面为单斜构造。
根据305孔资料显示,该工作面10号煤层顶板约8米处为K2灰岩,含水性较弱,但是部分地段裂隙发育,掘进过程中,顶板水影响较大。
所以探放水工作尤其要高度重视,严格执行“有采必探,先探后采”的原则,坚持“物探现行、化探跟进、钻探验证”防治水措施。
三、本次勘探的工作布置与工作量、技术措施及质量评述
(一)、瞬变电磁法超前探
1.本次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工作量,沿100104回采工作面回风顺槽朝采面内部(即开口350米),布置测线2条,每条测线56个物理点,总计112个物理点。
通过在掘进头移动发射接收线圈,形成2条超前探测的实测剖面,施工方法如下图。
探测纵剖面示意图
探测横剖面示意图
2.施工技术措施,本次物探使用的仪器型号为YCS200(A)矿用瞬变电磁仪和YCS60-F大功率发射机,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装置类型采用重叠回线组合装置,边长1.5m的激发和接收正方形线圈,激发线圈匝数4匝,接收线圈匝数40匝。
供电电流档为60A,供电脉宽10ms,采样率16µS。
每个测点至少采用30次叠加方式提高信噪比,确保了原始数据的可靠性。
四、现场探测条件
探测顺槽部分地点由于场地限制导致线圈距离皮带架、积水点很近,干扰较大。
五、矿井瞬变电磁法资料处理与解释
1、矿井瞬变电磁法资料成果图
20
406080100120140160180200220240260280300320340360380
图示的横坐标为测线坐标,0米处为探测起始位置,终点以100米内做扇形探测,方向以顺巷道前进方向。
右侧为彩柱阻率,不同电阻率赋予不同颜色,颜色越蓝(电阻率值越小)表示此处可能富水性越好,其中横坐标红色矩形框代表此处物探时干扰较大。
2、结论及建议
综合以上三个方向的探测结果:100104回采工作面100m范围内存在低阻异常区,具体位置图中已经表明,但要从物探成果图对应横坐标红色矩形来看,凡是干扰较大的地方此处视电阻率就低、具体表现就是低阻异常,所以不能完全排除低阻异常区域是由干扰导致。
矿方需进行钻探验证
异常区的划分是相对的,而且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视电阻率值的高低,但引起电阻率变化的因素是多样的,因此物探结论存在多解性,物探结果为钻探提供参考资料,建议矿方对前方区域进一步钻探验证,避免意外水害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