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工程光学习题参考答案第三章平面与平面系统

合集下载

工程光学习题参考答案解析第三章平面和平面系统设计

工程光学习题参考答案解析第三章平面和平面系统设计

第三章 平面与平面系统1. 人照镜子时,要想看到自己的全身,问镜子要多长?人离镜子的距离有没有关系? 解:镜子的高度为1/2人身高,和前后距离无关。

2有一双面镜系统,光线平行于其中一个平面镜入射,经两次反射后,出射光线与另一平面镜平行,问两平面镜的夹角为多少? 解:OA M M //32 3211M M N M ⊥∴1''1I I -= 又 2''2I I -=∴α同理:1''1I I -=α 321M M M ∆中 ︒=-+-+180)()(1''12''2I I I I αO︒=∴60α 答:α角等于60︒。

3. 如图3-4所示,设平行光管物镜L 的焦距'f =1000mm ,顶杆离光轴的距离a =10mm 。

如果推动顶杆使平面镜倾斜,物镜焦点F 的自准直象相对于F 产生了y =2mm 的位移,问平面镜的倾角为多少?顶杆的移动量为多少? 解:θ'2f y = rad 001.0100022=⨯=θ αθx=mm a x 01.0001.010=⨯=⨯=∴θ图3-44. 一光学系统由一透镜和平面镜组成,如图3-29所示。

平面镜MM 与透镜光轴垂直交于D点,透镜前方离平面镜600mm 有一物体AB ,经透镜和平面镜后,所成虚像''A ''B 至平面镜的距离为150mm,且像高为物高的一半,试分析透镜焦距的正负,确定透镜的位置和焦距,并画出光路图。

图3-29 习题4图解: 由于平面镜性质可得''B A 及其位置在平面镜前150mm 处 ''''B A 为虚像,''B A 为实像则211-=β 21'1-==L L β 450150600'=-=-L L 解得 300-=L 150'=L 又'1L -L 1='1f mm f 150'=∴ 答:透镜焦距为100mm 。

工程光学习题解答第三章平面与平面系统(DOC)

工程光学习题解答第三章平面与平面系统(DOC)

第三章 平面系统1. 人照镜子时,要想看到自己的全身,问镜子要多长?人离镜子的距离有没有关系? 解:镜子的高度为1/2人身高,和前后距离无关。

2有一双面镜系统,光线平行于其中一个平面镜入射,经两次反射后,出射光线与另一平面镜平行,问两平面镜的夹角为多少? 解:OA M M //32 3211M M N M ⊥∴1''1I I -= 又 2''2I I -=∴α同理:1''1I I -=α 321M M M ∆中 ︒=-+-+180)()(1''12''2I I I I αO︒=∴60α 答:α角等于60︒。

3. 如图3-4所示,设平行光管物镜L 的焦距'f =1000mm ,顶杆离光轴的距离a =10mm 。

如果推动顶杆使平面镜倾斜,物镜焦点F 的自准直象相对于F 产生了y =2mm 的位移,问平面镜的倾角为多少?顶杆的移动量为多少? 解:θ'2f y = rad 001.0100022=⨯=θ αθx=mm a x 01.0001.010=⨯=⨯=∴θ图3-44. 一光学系统由一透镜和平面镜组成,如图3-29所示。

平面镜MM 与透镜光轴垂直交于D点,透镜前方离平面镜600mm 有一物体AB ,经透镜和平面镜后,所成虚像''A ''B 至平面镜的距离为150mm,且像高为物高的一半,试分析透镜焦距的正负,确定透镜的位置和焦距,并画出光路图。

图3-29 习题4图解: 由于平面镜性质可得''B A 及其位置在平面镜前150mm 处 ''''B A 为虚像,''B A 为实像则211-=β 21'1-==L L β 450150600'=-=-L L 解得 300-=L 150'=L 又'1L -L 1='1f mm f 150'=∴ 答:透镜焦距为100mm 。

工程光学习题解答第三章平面与平面系统

工程光学习题解答第三章平面与平面系统

第三章 平面系统1. 人照镜子时,要想看到自己的全身,问镜子要多长?人离镜子的距离有没有关系? 解:镜子的高度为1/2人身高,和前后距离无关。

2有一双面镜系统,光线平行于其中一个平面镜入射,经两次反射后,出射光线与另一平面镜平行,问两平面镜的夹角为多少? 解:OA M M //32 3211M M N M ⊥∴1''1I I -= 又2''2I I -=∴α同理:1''1I I -=α321M M M ∆中 ︒=-+-+180)()(1''12''2I I I I α︒=∴60αO答:α角等于60︒。

3. 如图3-4所示,设平行光管物镜L 的焦距'f =1000mm ,顶杆离光轴的距离a =10mm 。

如果推动顶杆使平面镜倾斜,物镜焦点F 的自准直象相对于F 产生了y =2mm 的位移,问平面镜的倾角为多少?顶杆的移动量为多少? 解:θ'2f y =rad 001.02==θθx=mm a x 01.0001.010=⨯=⨯=∴θ图3-44. 一光学系统由一透镜和平面镜组成,如图3-29所示。

平面镜MM 与透镜光轴垂直交于D点,透镜前方离平面镜600mm 有一物体AB ,经透镜和平面镜后,所成虚像''A ''B 至平面镜的距离为150mm,且像高为物高的一半,试分析透镜焦距的正负,确定透镜的位置和焦距,并画出光路图。

图3-29 习题4图解: 由于平面镜性质可得''B A 及其位置在平面镜前150mm 处''''B A 为虚像,''B A 为实像则211-=β21'1-==L L β450150600'=-=-L L 解得 300-=L 150'=L 又'1L -L 1='1f mm f 150'=∴ 答:透镜焦距为100mm 。

工程光学习题解答第三章平面与平面系统

工程光学习题解答第三章平面与平面系统

第三章 平面系统1. 人照镜子时,要想看到自己的全身,问镜子要多长?人离镜子的距离有没有关系? 解:镜子的高度为1/2人身高,和前后距离无关。

2有一双面镜系统,光线平行于其中一个平面镜入射,经两次反射后,出射光线与另一平面镜平行,问两平面镜的夹角为多少? 解:OA M M //32 3211M M N M ⊥∴1''1I I -= 又 2''2I I -=∴α同理:1''1I I -=α 321M M M ∆中 ︒=-+-+180)()(1''12''2I I I I αAOBM 1M 2M 3 N1N 2-I 1 I ''1-I 2I ''2 αααα︒=∴60α 答:α角等于60︒。

3. 如图3-4所示,设平行光管物镜L 的焦距'f =1000mm ,顶杆离光轴的距离a =10mm 。

如果推动顶杆使平面镜倾斜,物镜焦点F 的自准直象相对于F 产生了y =2mm 的位移,问平面镜的倾角为多少?顶杆的移动量为多少? 解:θ'2f y = rad 001.0100022=⨯=θ αθx=mm a x 01.0001.010=⨯=⨯=∴θ图3-44. 一光学系统由一透镜和平面镜组成,如图3-29所示。

平面镜MM 与透镜光轴垂直交于D点,透镜前方离平面镜600mm 有一物体AB ,经透镜和平面镜后,所成虚像''A ''B 至平面镜的距离为150mm,且像高为物高的一半,试分析透镜焦距的正负,确定透镜的位置和焦距,并画出光路图。

图3-29 习题4图解: 由于平面镜性质可得''B A 及其位置在平面镜前150mm 处 ''''B A 为虚像,''B A 为实像则211-=β 21'1-==L L β 450150600'=-=-L L 解得 300-=L 150'=L 又'1L -L 1='1f mm f 150'=∴ 答:透镜焦距为100mm 。

工程光学习题解答第三章平面与平面系统

工程光学习题解答第三章平面与平面系统

第三章 平面系统1. 人照镜子时,要想看到自己的全身,问镜子要多长?人离镜子的距离有没有关系? 解:镜子的高度为1/2人身高,和前后距离无关。

2有一双面镜系统,光线平行于其中一个平面镜入射,经两次反射后,出射光线与另一平面镜平行,问两平面镜的夹角为多少? 解:OA M M //32 3211M M N M ⊥∴1''1I I -= 又2''2I I -=∴α同理:1''1I I -=α321M M M ∆中 ︒=-+-+180)()(1''12''2I I I I α︒=∴60αO答:α角等于60︒。

3. 如图3-4所示,设平行光管物镜L 的焦距'f =1000mm ,顶杆离光轴的距离a =10mm 。

如果推动顶杆使平面镜倾斜,物镜焦点F 的自准直象相对于F 产生了y =2mm 的位移,问平面镜的倾角为多少?顶杆的移动量为多少? 解:θ'2f y =rad 001.02==θθx=mm a x 01.0001.010=⨯=⨯=∴θ图3-44. 一光学系统由一透镜和平面镜组成,如图3-29所示。

平面镜MM 与透镜光轴垂直交于D点,透镜前方离平面镜600mm 有一物体AB ,经透镜和平面镜后,所成虚像''A ''B 至平面镜的距离为150mm,且像高为物高的一半,试分析透镜焦距的正负,确定透镜的位置和焦距,并画出光路图。

图3-29 习题4图解: 由于平面镜性质可得''B A 及其位置在平面镜前150mm 处''''B A 为虚像,''B A 为实像则211-=β21'1-==L L β450150600'=-=-L L 解得 300-=L 150'=L 又'1L -L 1='1f mm f 150'=∴ 答:透镜焦距为100mm 。

工程光学习题参考答案解析第三章平面和平面系统设计

工程光学习题参考答案解析第三章平面和平面系统设计

第三章 平面与平面系统1. 人照镜子时,要想看到自己的全身,问镜子要多长?人离镜子的距离有没有关系? 解:镜子的高度为1/2人身高,和前后距离无关。

2有一双面镜系统,光线平行于其中一个平面镜入射,经两次反射后,出射光线与另一平面镜平行,问两平面镜的夹角为多少? 解:OA M M //32 3211M M N M ⊥∴1''1I I -= 又 2''2I I -=∴α同理:1''1I I -=α 321M M M ∆中 ︒=-+-+180)()(1''12''2I I I I αO︒=∴60α 答:α角等于60︒。

3. 如图3-4所示,设平行光管物镜L 的焦距'f =1000mm ,顶杆离光轴的距离a =10mm 。

如果推动顶杆使平面镜倾斜,物镜焦点F 的自准直象相对于F 产生了y =2mm 的位移,问平面镜的倾角为多少?顶杆的移动量为多少? 解:θ'2f y = rad 001.0100022=⨯=θ αθx=mm a x 01.0001.010=⨯=⨯=∴θ图3-44. 一光学系统由一透镜和平面镜组成,如图3-29所示。

平面镜MM 与透镜光轴垂直交于D点,透镜前方离平面镜600mm 有一物体AB ,经透镜和平面镜后,所成虚像''A ''B 至平面镜的距离为150mm,且像高为物高的一半,试分析透镜焦距的正负,确定透镜的位置和焦距,并画出光路图。

图3-29 习题4图解: 由于平面镜性质可得''B A 及其位置在平面镜前150mm 处 ''''B A 为虚像,''B A 为实像则211-=β 21'1-==L L β 450150600'=-=-L L 解得 300-=L 150'=L 又'1L -L 1='1f mm f 150'=∴ 答:透镜焦距为100mm 。

工程光学习题参考答案解析第三章平面和平面系统设计

工程光学习题参考答案解析第三章平面和平面系统设计

第三章 平面与平面系统1. 人照镜子时,要想看到自己的全身,问镜子要多长?人离镜子的距离有没有关系? 解:镜子的高度为1/2人身高,和前后距离无关。

2有一双面镜系统,光线平行于其中一个平面镜入射,经两次反射后,出射光线与另一平面镜平行,问两平面镜的夹角为多少? 解:OA M M //32 3211M M N M ⊥∴1''1I I -= 又 2''2I I -=∴α同理:1''1I I -=α 321M M M ∆中 ︒=-+-+180)()(1''12''2I I I I αO︒=∴60α 答:α角等于60︒。

3. 如图3-4所示,设平行光管物镜L 的焦距'f =1000mm ,顶杆离光轴的距离a =10mm 。

如果推动顶杆使平面镜倾斜,物镜焦点F 的自准直象相对于F 产生了y =2mm 的位移,问平面镜的倾角为多少?顶杆的移动量为多少? 解:θ'2f y = rad 001.0100022=⨯=θ αθx=mm a x 01.0001.010=⨯=⨯=∴θ图3-44. 一光学系统由一透镜和平面镜组成,如图3-29所示。

平面镜MM 与透镜光轴垂直交于D点,透镜前方离平面镜600mm 有一物体AB ,经透镜和平面镜后,所成虚像''A ''B 至平面镜的距离为150mm,且像高为物高的一半,试分析透镜焦距的正负,确定透镜的位置和焦距,并画出光路图。

图3-29 习题4图解: 由于平面镜性质可得''B A 及其位置在平面镜前150mm 处 ''''B A 为虚像,''B A 为实像则211-=β 21'1-==L L β 450150600'=-=-L L 解得 300-=L 150'=L 又'1L -L 1='1f mm f 150'=∴ 答:透镜焦距为100mm 。

工程光学习题解答第三章平面和平面系统设计

工程光学习题解答第三章平面和平面系统设计

第三章平面系统1. 人照镜子时,要想看到自己的全身,问镜子要多长?人离镜子的距离有没有关系?解:头眼脚镜子的高度为1/2人身高,和前后距离无关。

2有一双面镜系统,光线平行于其中一个平面镜入射,经两次反射后,出射光线与另一平面镜平行,问两平面镜的夹角为多少?解:M2M3//OA M1N1 — M2M3 又I; - Ti - - l2 - I2 同理:「I1" - 11 M1M2M3中:(I; - l2)(I; - IJ =180:-=60答:a角等于60 。

3.如图3-4所示,设平行光管物镜L的焦距f' =1000mm顶杆离光轴的距离a =10mm如果推动顶杆使平面镜倾斜,物镜焦点F的自准直象相对于F产生了y =2mnm勺位移,问平面镜的倾角为多少?顶杆的移动量为多少?解:======■ ===== =2y - 2 f O.OOIrad2^1000x = a J-10 0.001 = 0.01mm图3-44. 一光学系统由一透镜和平面镜组成,如图3-29所示。

平面镜MM与透镜光轴垂直交于 D点,透镜前方离平面镜600mn W一物体AB经透镜和平面镜后,所成虚像A'' B ''至平面镜的距离为150mm且像高为物高的一半,试分析透镜焦距的正负,确定透镜的位置和焦距,并画出光路图。

M图3-29 习题4图解:由于平面镜性质可得A'B'及其位置在平面镜前150mn处A"B''为虚像,A'B'为实像IA I A贝"二-―——=—L' - L =600 -150 =4502 L 2解得L = -300 L =150111 '又 -—= f 二150mmL' L f'答:透镜焦距为100 mm5.如图3-30所示,焦距为f'=120mn的透镜后有一厚度为d =60mn的平行平板,其折射率n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光学习题参考答案第三章平面与平面系

整理表
姓名:
职业工种:
申请级别:
受理机构:
填报日期:
A4打印/ 修订/ 内容可编辑
习题一
1、某一调速系统,测得的最高转速特性为,最低转速特性为
,带额定负载时的速度降落,且在不同转速下额定速降不变,试问系统能够达到的调速范围有多大?系统允许的静差率是多少?
2、某闭环调速系统的调速范围是1500—150r/min,要求系统的静差率,那么系统允许的静态速降是多少?如果开环系统的静态速降是100r/min,则闭环系统的开环放大倍数应有多大?
3、某闭环调速系统的开环放大倍数为15时,额定负载下电动机的速降为8r/min,如果将开环放大倍数提高到30,它的速降为多少?在同样静差率要求下,调速范围可以扩大多少倍?
4、某调速系统的调速范围,额定转速,开环转速降落
,若要求系统的静差率由10%减少到5%,则系统的开环增益如何变化?
5、在转速负反馈调速系统中,当电网电压,负载转矩、电动机励磁电流,电枢电阻、测速发电机励磁各量发生变化时,都会引起转速的变化,系统有无克服这种干扰的能力?
整理丨尼克
本文档信息来自于网络,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我修正;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