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详细汇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6、亿以上数的读法: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7、亿以上数的写法: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8、比较数的大小: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9、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10、表示物体个数:1,2 ,3,4,5 ,6 ,7 ,8 ,9 ,10,……. 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1公顷= 10000平方米2、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 100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3、从大单位变到小单位,乘以进率.从小单位变到大单位,除以进率.4、国土面积(中国、省、市、区等)、海洋面积等特别大的面积适合用平方千米.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约1100().广场、校园等稍大土地面积适合用公顷.如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大约是44();操场、教室等较小的面积适合用平方米.如一个教室的面积约60();5、长方形面积= 长×宽正方形面积= 边长×边长第三单元角的度量3.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4、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将圆平均分成360 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l 度,记做1°.5、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没关系.角的大小与叉开的大小有关系,叉开得越大,角越大.6、度量角的工具叫量角器.7、量角的步骤:①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②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8、角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9、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1平角=180°10、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1周角=360°1周角=2平角=4直角1直角=90°11、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12、画角的步骤:(1)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2)在量角器上找到要画的角的度数(如65°)的地方,并点一个点.(3)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13、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个点,只能画一条直线.14、用三角板可以画的角:180°165°150°135°120°105°90°75°60°45°30°15°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2、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3、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价钱,叫做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单价=总价÷数量4、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速度×时间= 路程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5、速度单位通常有:千米/时、米/分、米/秒等.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记作:a∥b 读作:a平行于b2、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记作:a⊥b 读作:a垂直于b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4、与两条平行线互相垂直的线段长度都相等.或者说: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经过直线上一点(或外一点)作垂线,可以画一条.5、同一平面内,与同一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的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6、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7、一个长方形,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可以拉成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但是周长不变.8、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容易变形.例如:伸缩门、升降机9、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无数条高.10、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特点: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1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特点:有一条腰就是梯形的高.12、从梯形上底任取一个点,向下底引一条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13、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14、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15、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四边形四个内角的和是360°.16、四边形小结: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叫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并且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叫正方形.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去0法: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同时去掉相同个数的0,商不变.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写商.ƒ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3、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和商的变化相同.‚除数和商的变化相反.ƒ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除数×商+ 余数= 被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除数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直观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大小,便于比较.2、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条形图一格表示几,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1、沏茶问题: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1)明确完成一项工作要做哪些事情;(2)明确每项事情各需要多少时间;(3)合理安排工作的顺序,明确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2、烙饼问题:烙饼的最优方案是每一次尽可能的让锅里按要求放最多的饼,这样既没有浪费资源,又节省时间.3、对策论问题:解决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策略,要学会寻找最优方案.可以用列举法选择最优方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总结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大数的认识: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百万是一千万,10个千万是一亿。
2、计数单位:个(一)、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3、数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4、数级: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万级、亿级……)。
5、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6、数字表示:①某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如:2 3567中的3在千位上,表示“3个千”,6在十位上,表示“6个十”。
②某个数级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级的计数单位。
如:2358 9454中的2358在万级上,表示“2358个万”, 9454在个级上,表示“9454个一”二、多位数的读法:1、读数时,先分级,然后从高位到低位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2、亿级和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三、多位数的写法:1)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四、比较数的大小:1、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
2、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依次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五、整万数、整亿数的改写:(改写用“=”)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直接去掉万位后面的4个0,并在末尾加上一个“万”字。
把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直接去掉亿位后面的8个0,并在末尾加上一个“亿”字。
六、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求近似数用“≈”)省略某数位后面的尾数,就看该数位的后一位:①后一位大于或等于5,则向前进1,再舍去尾数;②后一位小于5,则直接舍去该数位后面的尾数。
如: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2、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数位;4、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5、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6、亿以上数的读法: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7、亿以上数的写法: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8、比较数的大小: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9、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10、表示物体个数:1,2 ,3, 4, 5 ,6 ,7 ,8 ,9 ,10, ……. 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13、ON╱CE: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显示屏上的内容;AC: 清除键,清除所有内容;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1公顷= 10000平方米2、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 100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3、从大单位变到小单位,乘以进率;如6公顷=平方米;从小单位变到大单位,除以进率;如600公顷=平方千米;4、国土面积中国、省、市、区等、海洋面积等特别大的面积适合用平方千米;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约1100 ;广场、校园等稍大土地面积适合用公顷;如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大约是44 ;操场、教室等较小的面积适合用平方米;如一个教室的面积约60 ;5、长方形面积= 长×宽正方形面积= 边长×边长第三单元角的度量1、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只有一个端点;线段:不能延伸,有两个端点,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2、直线、射线与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①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②线段可以量出长度;③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名称形状端点延伸线段直的 2 不能射线直的 1 一端直线直的0 两端3、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4、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将圆平均分成360 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l 度,记做1°;5、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没关系;角的大小与叉开的大小有关系,叉开得越大,角越大;6、度量角的工具叫量角器;7、量角的步骤:①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②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8、角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9、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1平角=180°10、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1周角=360°1周角=2平角=4直角1直角=90°11、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12、画角的步骤:1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2在量角器上找到要画的角的度数如65°的地方,并点一个点;3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13、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个点,只能画一条直线;14、用三角板可以画的角:180°165°150°135°120°105°90°75°60°45°30°15°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2、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3、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价钱,叫做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4、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速度×时间= 路程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5、速度单位通常有:千米/时、米/分、米/秒等;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记作:a∥b 读作:a平行于b2、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记作:a⊥b 读作:a垂直于b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4、与两条平行线互相垂直的线段长度都相等;或者说: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经过直线上一点或外一点作垂线,可以画一条;5、同一平面内,与同一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的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6、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7、一个长方形,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可以拉成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但是周长不变;8、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容易变形;例如:伸缩门、升降机9、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无数条高;10、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特点: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1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特点:有一条腰就是梯形的高;12、从梯形上底任取一个点,向下底引一条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13、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14、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15、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四边形四个内角的和是360°;16、四边形小结: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叫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并且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叫正方形;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去0法: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同时去掉相同个数的0,商不变;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①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写商;③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3、商的变化规律:①被除数和商的变化相同;②除数和商的变化相反;③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4、除数×商+ 余数= 被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除数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直观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大小,便于比较;2、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条形图一格表示几,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1、沏茶问题: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1明确完成一项工作要做哪些事情;2明确每项事情各需要多少时间;3合理安排工作的顺序,明确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2、烙饼问题:烙饼的最优方案是每一次尽可能的让锅里按要求放最多的饼,这样既没有浪费资源,又节省时间;3、对策论问题:解决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策略,要学会寻找最优方案;可以用列举法选择最优方案;。
新人教版PEP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PEP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
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整数
1. 整数概念: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2. 整数的比较大小
3. 加法:同号相加、异号相加
4. 减法:正数减正数、正数减负数、负数减正数、负数减负数第二单元:小数
1. 小数概念
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3. 小数的比较大小
4. 加减法:列竖式计算、口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认识
1. 点、线、面的概念
2. 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
3.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的认识
4. 图形中的对称关系
第四单元:长度、重量和容量
1. 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
2. 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3. 重量单位:千克、克
4. 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5. 容量单位:升、毫升
6. 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第五单元:时间和温度
1. 时间的概念:秒、分、时、天、周、月、年
2. 时间的读法和写法
3. 温度的概念:摄氏度、华氏度
4. 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第六单元:二维几何图形
1.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面积
2. 边长不等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面积
3. 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
4. 圆的认识和相关概念:圆心、半径、直径、周长、面积第七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1. 数据的概念:调查、记录、整理
2. 用表格整理调查数据
3. 用折线图表示调查数据。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汇总复习建议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汇总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 重点知识点-数的认识: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能正确地读写大数,例如读一个数时,先分级,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读,每级末尾的0 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 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写数时从高位写起,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数的大小比较: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如果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就是把万位或亿位后面的0 去掉,同时在后面加一个“万”字或“亿”字。
求近似数一般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或千万位上的数。
2. 难点-对大数中每一位数字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特别是涉及多个0 的情况,如中间连续几个0 的读法和写法。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时,对进位和舍去规则的准确运用,以及近似数与准确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 考点-读写大数,如给出一个大数要求正确读出或写出。
-比较数的大小,常以填空或选择的形式出现。
-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例如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单位的数,或者根据要求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 重点知识点-面积单位的认识: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知道1 公顷= 10000 平方米,1平方千米= 100 公顷。
了解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比如计量较大的土地面积用公顷或平方千米。
-单位换算:能熟练地进行公顷、平方千米、平方米之间的换算。
例如,把平方千米换算成公顷,乘进率100;把公顷换算成平方米,乘进率10000。
2. 难点-建立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概念,因为这两个单位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直观感受。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正确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以及准确进行单位换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百亿是一千亿。
2.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
3.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等都是数位。
4.按照我国的记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个级表示多少个一,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亿级表示多少个亿。
5.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6.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7.数的大小比较:(1)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8.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1)只要将万位后面的4个0省略,换成一个“万”字即可。
(2)改写前后的两个数的大小不变,中间用“=”连接。
9.非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先看千位上的数是几,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后,再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中间用“≈”连接。
10.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11.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2.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4.亿以上数的读法:(1)先分级,再从高级读起。
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每单元【小结】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一个十万是10个一万, 一个百万是10个十万, 一个千万是10个一百万, 一个亿是10个一千万。
小结: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数级。
数位。
计数单位。
数字表示整数部分千。
亿。
位千。
亿。
亿级万。
百十千。
位位位亿。
百十千。
位位位个级。
万。
个。
位千。
位。
万百。
位。
千十。
位。
百个。
位。
十一。
位。
一2.亿以内数的读法:小结: ①、从高位数读起, 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 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 都只读一个“零”。
3.亿以内数的写法:小结: ①、从高级写起, 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 就在哪一位上写。
4.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小结: ①、位数多的时候, 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 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 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 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 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 就再比下一位, 以此类推, 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 哪个数大的时候, 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5.“万”做单位的数:小结:有时候, 为了读写方便, 我们把整万的数改写成有“万”做单位的数。
6.求近似数:小结: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 要根据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来决定是“舍”还是“入”。
7、表示物体个数:自然数是1、2、3、4、5、6……,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1, 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亿以上数的读法:小结:亿以上的数也是从高位读起, 一级一级往下读, 级末尾的不读, 中间连续有几个都只读一个。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总结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大数的单位换算规律: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2.按照我国的计数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3.数位顺序表:以亿级为例,千、百、十、个分别对应位位位和万千百十个,亿级以上的数位也是按照这个规律排列。
4.数位和计数单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是数位,一(个)、十、百、千、万……是计数单位。
从右往左每四个数位分一级,数级包括:个级、万级、亿级。
5.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
6.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7.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或几个,都只读一个“零”。
写数时,万级和亿级上的数都是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补足。
8.改写和省略:改写去掉末尾的四个,将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去掉末尾的八个,将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省略去掉末尾的四位数字,将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去掉末尾的八位数字,将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注意使用“四舍五入”法,如果去掉部分的最高位是5或比5大,要向前一位进一。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常用的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
2.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
3.进率: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xxxxxxx平方米。
4.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换算:1公顷=0.0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面积单位包括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它们之间的进率为:1平方千米=100公顷=xxxxxxx平方米,1公顷=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2.算盘的认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算盘的主要作用是计算和计数。
算盘的每一个档代表一个数位,计数前要先选定一个档作为个位,然后向左依次是十位、百位……。
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拨数时,要把珠子拨到靠梁时,才表示算盘上有数,如上图:算盘计数表示的是960。
根据计算的需要,有的算盘没有顶珠和底珠,如下图:3.计算器的认识:【活动课】《1亿有多大?》活动:实验1亿粒米大约有多少?(2000千克) 1亿张纸大约有多厚?(10000米) ▲实验过程中,合适方法的采用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
【数位表】数级…亿级万级个级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一(个)★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第三单元角的度量重点知识1.特点和区别: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延伸,有一定的长度,可以测量;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是无限长的,无法测量;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是无限长的,无法测量。
2.为了表达方便,线段、直线、射线都可以用字母表示。
如下图把线段AB,向一端无限延伸,就得到射线BA或射线AB。
注:读射线时,先读端点!把线段AB,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直线AB;还可以用小写字母表示。
如,直线a▲拓展:1.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2.线段、直线、射线都是直的,线段和射线是直线上的一部分。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点叫做角顶点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角通常用符号“∠”表示。
如图中角可以记作“∠1”角的度量1.角的度量单位是度。
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l度,记作1°2.角的度量工具——量角器。
量角器是把半个圆分成180等份制成的。
拓展:角的单位有度、分、秒1°=60′1′=60″角的分类1.一直角=90°一平角=180°一周角=360°平角=2个直角,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锐角<90°, 90°<钝角<180°,2.角的大小关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关系。
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画角测量角要“两重一看”: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与所画的射线重合;还要看准刻度。
画角的具体步骤:①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封线的端点重合,0 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②在量角器上看(找),65°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③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具体内容重点知识笔算乘法1.多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a.从低位到高位,用两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去乘多位数;b.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要和两位数的那一位对齐;c.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
先计算16×3=48,再在积的末尾填两个0,等于4800。
先算个位上的2乘以145等于290,290和个位对齐;再算十位上的1乘以145等145,145和十位对齐;最后,两得数相加等于17403.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时应注意用两位数去乘三位数时,三位数中间的0也要乘,然后再加上进上来的数。
积的变化规律积的变化规律: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数量关系1.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
买了多少叫做数量。
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数量关系式: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2.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
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行了几小时(或分钟等)叫做时间。
数量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具体内容重点知识平行与垂直1.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或相交。
2.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图:直线a平行于直线b,可记作a∥b,读作: a平行于b。
3.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如图:直线a垂直于直线b,记作a⊥b,读作:a垂直于b。
点A就是垂足。
4.画垂线①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方法?答: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靠近直线,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靠近直线上的点,然后用笔沿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直线(射线),在垂足处标出垂直符号。
②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方法?答: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靠近直线,三角尺上的另一条边靠近直线外的点,然后用笔沿这条边画直线(射线),在垂足处标出垂直符号。
③利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垂线:5.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如图,点A到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10厘米。
6.画长方形:可以用画垂线的方法来画!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平行四边形:(1)两组对边分别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一个平行四边形能画出两组不同的高。
(3)平行四边形有容易变形的特点。
可以做伸缩门等。
梯形的认识梯形:(1)只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2)平行的一组对边中较短的边是上底,较长的边是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腰。
梯形上、下底间的垂直线段叫梯形的高。
(3)特殊的梯形:两个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等腰梯形直角梯形四边形的集合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都是特殊的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数学游戏:【神奇的莫比乌斯带】第六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具体内容重点知识条形统计图1.条形统计图是有标题、时间、纵轴(单位)、横轴(类别)、直条组成。
2.条形统计图特点: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
3.根据统计数据的大小和特点来确定1格代表几。
统计表数据很详细,但是不利于直观地分析问题。
条形统计图能够直观的反应各个量的变化差异,有利于对数据进行分析。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具体内容重点知识规划论问题1.沏茶问题: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合理安排做事的顺序,明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去做,这样就可以优化做事时间,让我们在规定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
2.烙饼问题:每次只能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次3分钟。
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无论烙几张饼,要想做到最大限度地节省时间,不要让锅里出现空闲!烙3张饼的时间:如上图,共烙3次,3分钟×3=9分钟烙4张饼的时间:每次烙2张,需2×3分钟=6分钟,4张共需6分钟×2=12分钟烙5张饼的时间:先烙2张,需6分钟;再烙3张,需9分钟;共需6+9=15分钟总结:一锅最多烙2张饼,用时最少的方法a.烙2,4,6,8……双张数饼时,两张两张地烙,算好时间即可。
b.烙3张饼时,两张两张交替烙,不让锅出现空闲。
c.烙5,7,9,11……大于3的单数张饼时,先两张两张烙,最后3张交替烙。
应对策略问题“田忌赛马”策略表赛次齐王的马田忌的马本场胜者第一场上等马下等马齐王第二场中等马上等马田忌第三场下等马中等马田忌第九单元总复习附:教学课时安排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1课认识数位顺序表第2课亿以内数的读法第3课亿以内数的写法第4课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第5课亿以内数的改写、求近似数第6课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读法第7课亿以上数的写法、改写及近似数第8课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第1课认识公顷第2课认识平方千米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第1课线段、直线、射线、角第2课角的度量第3课角的分类第4课画角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1课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第2课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第3课积的变化规律第4课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第5课速度、时间和路线之间的关系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1课平行很垂直的认识第2课垂线的画法第3课垂线的应用第4课解决问题第5课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第6课梯形的认识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口算除法二、笔算除法第1课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用整十的数除第2课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除数接近整十的数(一)第3课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除数接近整十的数(二)第4课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除数不接近整十的数第5课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第6课商的变化规律第7课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第1课条形统计图(一)第2课条形统计图(二)第3课条形统计图(三)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第1课沏茶问题、烙饼问题第2课田忌赛马问题第九单元总复习第1课大数的认识第2课公顷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