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小说_与笔记研究

合集下载

古代文学流派

古代文学流派

古代文学流派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众多的文学流派。

这些流派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主题,为古代文学的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本文将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文学流派。

一、诗歌流派1. 五言绝句:五言绝句是唐代最重要的诗歌流派之一,以其简练明快、意境深远而闻名。

代表作家如杜甫、李白等。

2. 七言绝句:七言绝句与五言绝句相比,结构更宽松,句子更长,表现出更多的抒情和叙事元素。

代表作家有白居易、王之涣等。

3. 骈文:骈文是唐代诗歌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将两个或多个意思相近的句子并列使用,形成一种特殊的韵律效果。

代表作家有杨炯、郑谷等。

二、散文流派1. 骈文散文:骈文散文以杂而不乱的特点著称,常常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文笔格调繁复而生动。

代表作家有韩愈、刘禹锡等。

2. 宣传散文:宣传散文是古代文学中的一种重要流派,它主要用于宣传国家政策,教育民众。

代表作家有辛弃疾、王安石等。

三、戏曲流派1. 京剧:京剧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戏曲流派之一,以其高亢激昂的唱腔和精湛的表演技巧而闻名。

代表剧作家有李时中、谢雨馨等。

2. 评剧:评剧是苏州地区的一种戏曲形式,以其清新优美的曲调和细腻入微的表演方式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代表剧作家有王派、江派等。

四、小说流派1. 笔记小说:笔记小说是古代小说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以记录现实生活和揭示社会弊端为主要特点。

代表作家有黄仁宇、吴敬梓等。

2. 神魔小说:神魔小说是古代小说中的一种流派,通常以神仙、鬼怪等超自然元素为主题,通过描绘各种神魔故事来探讨人性和命运的问题。

代表作家有施耐庵、罗贯中等。

以上只是古代文学流派中的一部分,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贡献。

古代文学流派的丰富多样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涵,也为后世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应当传承和发扬这些宝贵的文学遗产,使其继续散发出光彩夺目的魅力。

扯不断的“情丝”——芸斋小说与笔记小说传统研究

扯不断的“情丝”——芸斋小说与笔记小说传统研究

第43卷 第3期2023年08月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Vol.43 No.3Aug.2023中国拥有光辉、灿烂的古典文学与文化,它们是人类文明史上闪烁的文化瑰宝,这些令世人瞩目的文学与文化遗产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的发展及进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记小说历经中国社会历史与文学的发展演变,仍然深刻影响着当代文学及作家的创作与发展。

所谓笔记小说是指以随笔记录的笔法和简洁的文字创作的篇幅短小、内容广泛的一种小说文体。

它不仅在内容上关注下层民众,形式上汲取大众口语,而且在思想上不断地深化,作品在强化褒贬之外,带有一定的哲理性。

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学及理论大量的引入中国,中国作家尤其是青年作家积极地借鉴西方文学创作方法以及相关理论,开启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先锋性创作。

与此同时,一部分老作家如孙犁、汪曾祺等则有意识地从中国古典文学中汲取丰富营养,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当代“新笔记小说”,如孙犁的《芸斋小说》、汪曾祺的《故里杂记》等。

这些作家的笔记小说创作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传统笔记小说包括中国古典诗歌、史传作品的文学精神和艺术旨趣,在内容和形式方面体现出鲜明的传统性特征。

一、芸斋小说的艺术渊源费振钟、王干认为“在新时期文学创作中,较早写作笔记小说的是老作家孙犁。

他以《芸斋小说》总其名。

”[1]《芸斋小说》的创作从小说《鸡缸》开始,前后断断续续写了十年,总共35篇短篇小说。

这些小说在内容题旨、结构布局、人物刻画、语言叙述等方面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古代笔记小说的文学传统,体现了孙犁深厚而扎实的古典文学素养。

古往今来,伟大的作家无不从其民族优秀文学传统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诗人艾略特非常重视文学传统对作家的深刻影响,他认为:“作品中最好的部分,即使是最个人的部分同样也是前辈文学家最足以使他们永垂不朽的地方”。

清代笔记体小说

清代笔记体小说

• • • • • • •
笔记体小说研究发展史
笔记文献整理
20世纪20年代 上海进步书局《笔记小说大观》(1983年 扬州古籍刻印社重新 整理) 1990年 辽沈书社《历代笔记小说汇编》 1994年 中华书局《历代史 料笔记丛刊》 2000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历代笔记小说大观》
笔记小说文体研究
1929年 郑振铎 1933年 姜亮夫《笔记选》 1940年 王季思《中国笔记小说述略》
柳泉居士,自称异史氏。出生 在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 商人家庭,祖上科名不显。幼 有轶才,19岁时一连考取县府 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此后 却屡试不中。一度应聘为知县 幕宾,但因违夙志,转年便辞 幕还乡,后长期在乡绅士家设 帐授徒,70岁撤教归里,翌年 援例成为贡生。 • 一生穷愁潦倒,多才多艺,著 作甚丰。所著有诗词、文赋、 杂著、俚曲、戏等,其文言小 说《聊斋志异》脍炙人口,广 为流传,饮誉海内外。
笔记体小说的归属感
——子与史的争夺
• 子之将史,本为二说,然如《吕氏》《淮南》《玄》《晏》 《抱朴》,凡此诸子,多以叙事为宗,举而论之,抑亦史 之杂也。 ——刘知几《史通·杂述》 • 小说,子书流也。然谈说理道,或近于经,又有类注疏者; 纪述事迹,或通于史,又有类志传者。他如孟棨《本事》, 卢瑰《抒情》 ,例以诗话文评,附见集类,究其体制, 实小说者流也。至于子类杂家,尤相出入。郑氏谓古今书 家所不能分有九,而不知最易混淆者小说也。 ——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 • 校以胡应麟之所分,实止两类,前一即杂录,后二即志怪, 第析叙事有条贯者为异闻,钞录细碎者为琐语而已。传奇 不著录;丛谈辩订箴规三类则多改隶于杂家,小说范围, 至是乃稍整洁矣。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清代 笔记体小说 探幽

国文知识:笔记小说

国文知识:笔记小说

《搜神记_卷二十“邛都大蛇”》
【语译】
邛都县住着一个贫穷而独居的老太太,每次吃饭时, 常常有一条头上长角的蛇,躲在床间绕来绕去,老太 太可怜蛇就喂食牠。蛇日渐长大,身长也有一丈多。 邛都县的县令有一匹骏马,被蛇给吃掉了。县令震怒, 要老太太把蛇给交出来。老太太迫于县令的威吓,只 好说出蛇在床下面。县令便下令挖地找蛇,愈挖愈深, 越挖越大,还是不见蛇的踪影。县令非常生气,迁怒 于老太太,公报私仇下将老太太杀了。蛇知道老太太 无辜被杀害后,于是显灵对县令说:“你这个可恶令 人生气的县令,为什么杀了我的母亲?我一定要报 仇!”
返乡已逾七世。
重要笔记小说举隅 1.《搜神记》
• 书名:《搜神记》 • 作者:东晋干宝 • 性质:笔记志怪 • 内容:所记多为神怪灵异之事,保有许多
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亦有采自正史中记 载的祥瑞、异变等。
1.《搜神记》
说明:
1.第一部志怪小说。 2.内容杂有儒 释 道三家思想,反映当时社
会动乱、普遍迷信的风气。 3.影响后世传奇小说发展甚大。 4.对中国历代英雄及虚构人物之神格化具深
《西京杂 托名刘 记发生于西京(长安)的西汉达官
记》
歆或葛 贵人及文人士子遗闻轶事。

笔记小说的分类: (2)志怪小说
(2)志怪小说:代表了平民迷信思想的“平民小 说”。在动乱时代中,人民往往会将心灵寄托在 超现实的佛道或神鬼幻想中,以求解脱,故在迷 信风气影响之下,各种鬼神怪异的故事就因应而 生了。
《搜神记_卷二十“邛都大蛇”》
• 此后每夜,辄闻若雷若风,四十许日, 百姓相见,咸惊语:“汝头那忽戴鱼?” 是夜,方四十里,与城一时俱陷为湖。 土人谓之为“陷湖”。唯姥宅无恙,迄 今犹存。渔人采捕,必依止宿,每有风 浪,辄居宅侧,恬静无他。风静水清, 犹见城郭楼橹畟然。今水浅时,彼土人 没水,取得旧木,坚贞光黑如漆。今好 事人以为枕,相赠。

论笔记小说中所记录的词义演变现象

论笔记小说中所记录的词义演变现象

论笔记小说中所记录的词义演变现象摘要:笔记作为一种俗文学,记录的是当时人或者前人的口语。

宋代笔记共四百多种,其中记录了大量宋代及其以前的词语义项,对我们今天研究词汇的演变有着极高的价值。

从笔记小说中所记录的词义演变来看,词义演变大致可以分为改变词义和派生新义项两种情况。

笔记小说中对这些词义演变现象的记载,虽然是零碎的、不成体系的,还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但对今天我们考察这些词语的意义演变过程,建立科学的词汇史,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笔记小说;词汇;演变词汇是一种音义结合体,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早在先秦时代,荀子就在其《正名篇》中提出了著名的“约定俗成”理论,但这只是就语言形成之初来说的。

随着社会的变更以及人们思维形式的改变,作为语言一部分的词汇也在不可避免地发生着变化。

有些词的意义自古至今都是一样的,例如“马”、“牛”、“羊”等基本词;但是,在更多情况下,词语的意义是不断发生着变化的。

对于语言词汇变化的研究,张永言先生指出,词汇研究中几乎所有的兴趣和力量集中于疑难词语考释的现状亟须改变,常用词语演变的研究应引起重视并放在词汇史研究的中心位置。

①邵敬敏先生认为,语言研究应在静态的基础上进行动态的研究。

②笔记小说中记录了大量词义演变的例证,这对我们今天研究词义的历时演变有着极高的价值。

本文就对这些语料来做一个简单的归纳整理。

从笔记小说中可见的语料来看,词义演变大致可以分为改变词义和派生新义项两种情况。

一、改变词义如果一个词在使用的过程中,义域都发生了变化,那么它就改变了词语本身的意义。

这种词义改变现象产生的原因,有的是由于词语义域的扩大,有的是由于词语义域的缩小,现分别举例说明。

(一)义域扩大关于词语义域的扩大,指的是在词语使用的过程中,放宽语义限制,使语义扩大。

葛本仪先生认为,词义的扩大是指在词的一个意义范围之内表现出来的词义扩展的情况。

词义扩大以后,原来词义所表示的内容就包括在扩大了的词义所指称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原来表示种概念的意义则包括在扩大以后所表示的类概念的意义范围之内。

明清笔记小说研究与解读

明清笔记小说研究与解读

明清笔记小说研究与解读明清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中,笔记小说在当时的文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笔记小说以其独特的叙述方式和对社会风俗的深入观察,展现了明清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研究意义。

首先,明清笔记小说是一种地方志的形式。

通过描写一个特定地区的人们的生活和社会风俗,读者能够对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比如《儒林外史》就以浙江儒者为主线,深入描述了当时的文人士绅生活以及他们的思想观念。

这种以地方为背景的描写方式,使得明清笔记小说成为了了解当时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

其次,明清笔记小说能够通过小说的叙述展现社会风俗的变动。

例如,《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种种迷信和荒诞现象,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们的生活。

这些故事中所描绘的生活细节和人物性格,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当时社会风俗的重要史料,也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的变化。

通过对这些小说的深入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封建社会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

此外,明清笔记小说还是一种对社会现象的深入观察与评论。

它以小说的方式展现了当时社会存在的各种弊端和问题,并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加以探讨和批判。

比如,《红楼梦》通过对贾府一家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封建家庭内部的邪恶和虚伪,使人们对封建家庭的道德观念产生深思。

通过笔记小说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批判,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封建社会的弊端和改变。

最后,明清笔记小说还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明清时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时期,各种传统文化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明清笔记小说作为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对传统文化的内核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阐释。

例如,《水浒传》通过对群体英雄形象的塑造,传承了传统武侠精神和持正义之志的传统。

通过对明清笔记小说的研究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发展。

综上所述,明清笔记小说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类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研究意义。

它以其特有的叙述方式和对社会风俗的观察,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

世纪以来宋人笔记研究述论

世纪以来宋人笔记研究述论
言研究中,宋人笔记称谓词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价值。 本次演示旨在探讨九部宋人笔记称谓词语的异同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 应的研究方法建议,以便更好地挖掘和阐释这些称谓词语的内涵和价值。
在宋人笔记称谓词语的研究现状方面,已经有一些研究成果,如《宋代称谓词 研究》等。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称谓词语的分类、词义阐释以及历史文化背景 等方面。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中缺乏对比意识、实证研究不足等。
宋人别集是指宋代文学家、官员、学者等个人作品集的总称,是宋代文学和文 化的珍贵遗产。宋人别集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宋人别集的编纂者通常是文学家的后代或门人,他们对文献的收集和整 理十分重视,保证了文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其次,宋人别集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诗、词、文、赋、曲等各类文学体裁, 以及一些官员的奏疏、文书等政治文献。这些文献为我们了解宋代文学家和官 员的思想、文化背景提供了重要资料。
一、晚宋史研究回顾
1、传统研究与文献整理
在过去的二十世纪,晚宋史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一时期,大量的文献资 料被整理和研究,其中包括《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等重要历史文献。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晚宋时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 进程进行了深入探讨。
2、实证主义与新文化史的兴起
3、充分利用新史料和技术
未来的晚宋史研究将更加注重对新史料和技术的应用。随着考古学、人类学等 学科的发展,新的历史资料不断被发现和整理。同时,数字人文技术、大数据 分析等新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我们从更多角度和维度对晚宋历史进行研究。
4、对全球视野的
未来的晚宋史研究将更加注重全球视野的。我们将不再局限于晚宋中国本身, 而是将晚宋历史放在全球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 晚宋时期中国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笔记小说的名词解释

笔记小说的名词解释

笔记小说的名词解释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和人们对于个人记录的渴望,一种名为“笔记小说”的文学创作形式逐渐兴起。

笔记小说是一种以日记、笔记等形式记录故事情节的小说。

它通过一种独特的叙述方式,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展示主人公对于所发生事件的感受和思考。

本文将对笔记小说的概念、特点以及对文学创作的影响进行解释和探讨。

笔记小说的概念可以追溯到我们古代祖先使用的“笔记本”这一工具。

在那个时代,文人学士经常使用笔记本记录下自己的日常所见所闻,形成一种文学创作和思考的工具。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纸质笔记本已逐渐被数字化工具所替代,然而,对于个人记录和创作的需求却依然存在。

于是,笔记小说应运而生。

笔记小说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

首先,它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进行叙述,使读者能够亲身感受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其次,笔记小说通常采用非线性的故事叙述方式,不拘泥于时间顺序,以适应主人公思考和记录的特点。

第三,笔记小说融入了日记、笔记等实际个人记录的元素,突出了真实性和亲切感。

最后,笔记小说常常在故事之外增加注释和批注,以提供更多的细节和背景,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笔记小说对于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打破了传统小说中对于线性叙事的依赖,使得小说创作更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

作者可以通过在笔记本中记录想法、场景和对话等方式,构建出更加真实和立体的故事。

其次,笔记小说将读者直接引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主人公的情绪和思考过程。

这种近距离感和亲密感让读者更容易与主人公产生共鸣和情感共振。

最后,笔记小说通过批注和注释的技巧,展示了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思考和创作动机,为读者提供了更多阅读的层次和体验。

笔记小说的兴起也与当代社会对于个人记录和自我表达的需求密不可分。

在信息时代,我们的生活经历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革。

人们越来越希望通过文字和图像来记录和分享自己的生活故事。

而笔记小说正是符合这种需求的一种文学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