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史----老舍 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史----老舍  课件

思考题: 思考题 1、结合作品说明老舍创作风格的多样性 幽默的 、结合作品说明老舍创作风格的多样性(幽默的 风格、写实的风格、散文式的抒情风格)。 风格、写实的风格、散文式的抒情风格 。 2、《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性格是如何发展的 、 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性格是如何发展的? 3、结合作品分析《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 、结合作品分析《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 4、结合作品分析《四世同堂》中的主要人物形 、结合作品分析《四世同堂》 象。 5、试论老舍在《四世同堂》中对中国传统文化 、试论老舍在《四世同堂》 的反思以及对国民性的批判。 的反思以及对国民性的批判。
(二)《四世同堂》的艺术特色: 四世同堂》的艺术特色: 1、宏伟而严密的结构; 、宏伟而严密的结构; 2、多姿多态的人物画卷; 、多姿多态的人物画卷; 3、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民族风情。 、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民族风情。
(三)《四世同堂》的文化反思色彩 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的文化剖析和反省,是充满民族正 《四世同堂》的文化剖析和反省 是充满民族正 现代意识和自我批评的精神的。 气、现代意识和自我批评的精神的。小说通过四 世同堂所反映的各个文化层次的剖析,尤其是祁瑞 世同堂所反映的各个文化层次的剖析 尤其是祁瑞 宣内心新旧文化思想的交战,揭示了中国下层市民 宣内心新旧文化思想的交战 揭示了中国下层市民 艰苦坚韧、朴素正派、 艰苦坚韧、朴素正派、负重务实和讲究伦理之情 的可贵品格,也揭示了他们由于传统文化心理和家 的可贵品格 也揭示了他们由于传统文化心理和家 庭制度的束缚所形成的平和忍耐、封闭自守、 庭制度的束缚所形成的平和忍耐、封闭自守、缺 乏冒险精神和英雄气概的心灵弱点。 乏冒险精神和英雄气概的心灵弱点。在国破城亡 之秋,这优劣两端都充分地暴露出来了 既暴露了其 之秋 这优劣两端都充分地暴露出来了,既暴露了其 这优劣两端都充分地暴露出来了 积弱挨打的一面,也暴露其根基深厚 也暴露其根基深厚,不可摇撼的一 积弱挨打的一面 也暴露其根基深厚 不可摇撼的一 面。

中国现代文学史 ppt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史 ppt课件
61
杂文
是文章形式的彻底解放,也是文学精神的深 刻自觉,它是鲁迅对可用于现代中国的一切 文章形式的创造性综合,也是他一生文学成 就的综合显示。鲁迅明确反对现代“文学概 论”之类对各体文章的严格限制,强调既要 发挥各体文章特殊的形式功能,更要注意互 补融合,追求无所顾忌自由驱遣的恢弘气象。
62
中国现代文学史
胡适
31
中国现代文学史
理论建设的三个部分: • 为白话做出重新定位 • 对白话文学形式的探索 • 对白话文学精神的追寻
32
胡适对白话文学的基本观点: 中国文学一向是朝着白话的路走的。古文是 死文字,白话才是今人使用的“活文字”, 才是今人表达情感、思想,进行文学创造的 合用的工具。
33
周作人对思想革命的倡导和推进: •《人的文学》指出新文学本质是对“人”的重新 发现,它的根本目标在于能使人性得以健全发展
56
不愿意想到目前,于 是回忆在心里出土了, 写了十篇《朝花夕 拾》。
——鲁迅
民国本《朝花夕拾》插图
57
中国现代文学史
• “取今复古”的魏晋格 调
• 面对大众启蒙与守住自 我的内心
• 几个不同的发展时期 • 对现代中国文章形式的
创造性综合
58
• 狭义的杂文,又称“杂感”, 是指用现代白话文写作的篇 幅短小手法灵活的“社会批 判和文明批判”
左起:王独清、郭沫若、
郁达夫、成仿吾 37
莽原—未名社 • 《莽原》周刊创刊于1925年4月,是在鲁迅
的主持下与原狂飙社的成员合办的一个刊 物,并由此而形成了一个写作群体,其中 包括韦素园、高长虹、韦丛芜等,创作上 也注重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 • 1925年秋,由鲁迅、韦素园、台静农、李 霁野、曹靖华等又组成未名社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PPT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PPT

5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十年
一、1919—1927 二、1928—1937 三、1937—1949
6
第二章 第一个十年的文艺思潮和运 动
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发生


一、文学革命的发生
(一)发生: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7

(二)《新青年》的特色和历史影响 (三)文学论争 二、文学革命的发展——外国文艺思潮的 涌入
45
第九章 左翼、京派和海派小说

第一节 左翼小说的创作

一、三十年代文学的总体状况
46
二十年代小说 人生写实派 (文研会为主) 主观抒情派 (创造社为主)
三十年代小说 左翼文学(上海) 京派文学(北京) 海派文学(上海)
47

二、左翼小说 (一)茅盾开创的“社会剖析小说” (二)丁玲
15


三、现代抒情小说 (一)创作背景: (二)重要作家作品 1、郁达夫:开创了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 最初体式——“自叙传”抒情小说
16

2、许地山: 作品具有佛教哲学精髓,有别于同代作家 的哲学追求
17
第四章
鲁 迅
第一节 鲁迅的思想与创作经历



一、鲁迅的思想与创作经历 (一)第一个十年前后 (二)1926-1936年10月

8
第二节

文学社团


一、文学研究会的成立及其历史影响 (一)特点 (二)历史意义
9

二、创造社 1921年6月,郭沫若成立创造社
10
第三章
第一个十年的小说
第一节 民国通俗派小说以及问题小说

中国现代文学史(一) PPT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史(一) PPT课件
24
第二个十年
① 1930年3月2日左联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 领导下的文艺团体,有茅盾、田汉、蒋光慈、 柔石、丁玲、殷夫等作家。(茅盾的《子夜》 则标志着革命文学的实绩); ②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老舍、巴金、 曹禺、洪深、沈从文、萧乾、张爱玲、钱钟书, 以及京派、海派、新感觉派,如刘纳欧、施蛰存, 穆时英等; ③鲁迅杂文丰收; ④1936年鲁迅逝世。
12
教学大纲
第六讲 丁玲(4课时)
一、作家简介 二、《莎菲女士的日记》重点:莎菲的形象分析 难点:莎菲的情感世界 思考:《莎菲女士的日记》与《狂人日记》的比较
13
教学大纲
第七讲 沈从文及京派小说家(4课时)
一、京派小说 二、海派小说 重点:沈从文《边城》分析 难点:沈从文眼中的“乡下”与“都市” 思考:举例说明京派与海派小说的风格差异
25
第三个十年
①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战爆发; ②文学界形成三个不同的文学区域: 沦陷区、国统区、解放区。 ③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 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④三个区出现的优秀作品。
26
六、现代文学的主要特征要特 征
1、白话代替文言。古典文学中占主流的文学是诗 歌、散文,是用文言进行写作,小说、戏剧不被 视为正宗文学;而现代文学则提倡白话,提倡小 说、戏剧的创作。
39
胡适等一些新文学运动的参加者为使新诗摆脱 旧诗格律的影响,进行了艰苦的努力。
40
• 《人力车夫》是一首胡适创作的白话诗,诗中反映了 一个年少的人力车夫的悲惨生活。这首诗最早发表于 1918年1月15日的 《新青年》(第4卷第1号)上,此 诗后来收入我国第一本白话诗集 《尝试集》中。
诗中描写了一个年少的人力车夫,在饥寒交迫的冬天里, 立在马路旁等候顾客的情景。一位顾客看到年少的人力车夫在 寒风中的样子,对他产生一种怜悯和悲伤之情,不忍坐他的车。而年少的 车夫却向这位同情他的顾客诉说他已经半日没有拉到顾客了,你的心意虽 然好,但是也不能填饱我饥饿的肚皮。这位好心的顾客只好无奈地上了他 的车。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
特点
中国现代文学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人民心声。
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丰富了世界文学的多样性,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做出了贡献。
02
重要作家及其作品
鲁迅及其作品
总结词
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作品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
详细描述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如《狂人日记》、《呐喊》等,以尖锐的笔触和深刻的 社会洞察力,揭示了社会的种种弊病和国民性的弱点。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对 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学流派与思潮
白话文运动
总结词
白话文运动的发起旨在推动文学语言的现代化,打破文言文的束缚,使文学更加贴近大 众。
详细描述
白话文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文学领域的一场重要变革。它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使文学语言更加通俗易懂,更易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这一运动对中国文学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新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
京派与海派文学
总结词
京派与海派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两大重要流派 ,分别代表了北方和南方的文化特色和风格。
详细描述
京派文学和海派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两大重要 流派。京派文学以北京为中心,代表了北方的文化特 色和风格,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海派文学以 上海为中心,代表了南方的文化特色和风格,注重吸 收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创新。两大流派的差异和特色对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创作提供了规范的语言文字基础,促进了当代文学的传播和发展。
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文化交流与传播
01
中国现代文学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世界了解中国

【PPT】中国现代文学史(精)

【PPT】中国现代文学史(精)

3、叙事模式:
晚清已有关于现代小说形式的论述(林纾
译介的外国小说) “五四”后现代小说的叙述模式如横断面 (《一件小事》)、成长小说(《倪焕 之》)意识流(《梅雨之夕》)等更是广 泛应用。
还有陈平原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中
论述的连载体、花絮体等,都与19~20世纪西 方小说叙事模式接近或同步。

传统上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划分: 以1917年1月《新青年》杂志2卷 5号上胡适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 为开端,止于1949年7月第一次全 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 京召开。历时32年,习惯上称为 “现代文学三十年”。 这种划分方法是中国现代文 学这门学科的奠基人王瑶先生在 《中国新文学史稿》中提出的。

温儒敏 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 下册
朱栋霖 丁帆 朱晓进 主编 高等教育琰 主编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史》
程光炜 吴晓东 孔庆东等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扬义文存》
杨义 著
人民出版社
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界定

用现代的文学语言(现代白话文)与 现代的文学形式(诗歌、散文、小说、戏 剧),表达现代中国人思想、情感和心理 的文学(即近代中国追求国家和民族的现 代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所导致的中国人 的思想、情感和心理的变化)。 (前言P1)
三、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课程设置
课程依现代文学的三个“十年”,分 为三个大的段落,即三编 : 1917-1927(新文学的生长期); 1927-1937(新文学的发展期); 1937-1949(新文学的成熟期) 。
2、结构:单线索的串珠式--多线索 的交叉式--蛛网式。
最早小说是15世纪,西班牙的《列那狐游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下)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下)
第三节
郁达夫(1896-1945)
一 、在五四文坛上,郁达夫是一位影响巨大的作家。 即使在整个20世纪文学中,郁达夫也是一位不能够忽 视作家。他是才华横溢、情感恣肆的浪漫感伤型作家。在日本期间 写的三篇小说《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都以留学生活为 题材。1921年这三篇小说以“创造社丛书”的名义、以《沉沦》为 名 结集出版,是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第一部现 代白话短篇小说集。 代表性的小说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茑萝行》《迟桂 花》《马缨花开的时候》等。他是自我抒情小说最重要的开创者 之一。
《春风沉醉的晚上》
是一篇非常优美的纯情小说。 一、思想和情感。作品比较单纯,人物只有两个,故事也很平凡 仍然是叙述自我身边的凡人琐事,保留了郁达夫小说的基本叙述 风格,思想、感情的基调却非常纯净。简单地说,作品就是从平 凡而苦难的人生中提升纯洁感情。 二、情感过程 作品中两个人的感情,不是直接完全表达出来的,而是一点点 一步步地建立起来的。在那种富有变化的委婉曲折的过程中, 完成情感升华。 陈二妹情感的变化流程: 陌生----好奇----第一次亲密接触----误解----消除误解
李金发诗歌的主要内容
他的诗歌并不直接反映现实,而是直接表现自己 的内心生活,内容往往是悲剧性的人生感受: 死亡、悲哀、绝望、孤独。这实际是也是现代 诗歌的一个主题,多表现人的“异化” 。代 表诗歌《弃妇》就倾诉了人生的悲哀和痛苦, 用弃妇的悲惨象征人生的悲惨。
李金发诗歌的艺术价值
李金发的诗歌艺术价值要高于思想价值。 首先,李金发的诗歌大量意象的使用。 其次,李金发的诗歌意象新奇。 第三、李金发的诗歌大量地选用了文言词语 。
徐志摩诗歌
四个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猛虎集》《云游集》。 徐志摩的诗歌中,主要体现在两类感情: 1、激烈峻急的感情。可以看作是“高调抒情”。《去吧》《拜 献》 2、轻柔舒缓的情感。可以说是“柔调抒情”。典型的徐志摩风 格。 成就最高,写得最出色。《沙扬娜拉一首—赠日本女郎》《偶然》 《雪花的快乐》《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再别康桥》 等。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件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件
不是为个人造名的文学;是以博爱心为基础的文学, 不是以好名心为基础的文学;是为文学而创作的文 学,不是为文学本身以外的什么东西而创作的文学。

三、外国文学作品的引入。几乎所有文学革 命的发起者和参加者都做过译介外国文学的 工作。如鲁迅、胡适、周作人、刘半农、沈 雁冰等人都是极为活跃的译介者。 《新青年》从
第二节 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


一、文学革命的思想根源来源于外国文学的 影响 在文学革命的酝酿过程和发动初期,发难 者就直接从外国文学中得到过启示。 如胡适深受美国庞德诗歌影响,陈独秀的 文学革命论则以西方19世纪资产阶级文学作 为蓝本。其倡导文学革命的基本理论——文 学进化论就是从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主要学 说之一的进化论脱胎而来的。

2、1918——五四运动爆发,是五四文学革命 的“发展期”。在1917年,文学革命虽然形 成了一定的声势,但反响并不强烈。1918年3 月,为了增强其反响,《新青年》第四卷第 三号发表了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信”。 3、五四运动——1927年,是文学革命取得全 面胜利的时期,其重要标志是:新的、优秀 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纯粹的文学社团如雨 后春笋般出现。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从文学 革命到革命文学发展的转折时期。
第一卷开始就先后译介了屠格涅夫、王尔德、契珂夫、易朴生 这些俄国、法国文学样式和创作手法的涌入和 被接受。在五四后短短的几年内,西方文艺 复兴以来的各种各样的文学思潮及相关的哲 学思潮都先后涌入中国。文学思潮如:形式主义、自
然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心理分 析派、意象派、立体派、未来派等等;哲学思潮如:进化论、 人道主义、实证哲学、尼采超人哲学、叔本华悲观哲学、弗洛 伊德主义、托尔斯泰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国 家主义、马克思主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