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疾病护理常规

专科疾病护理常规
专科疾病护理常规

专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心肺复苏后的护理

1、专人专班护理,实行保护性隔离,平卧或侧卧,抬高床头50o-30o。

2、持续心电监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每15-30min 观察与记录一次,出现心律失常立即报告医生。准确记录24h出入量。

3、维持有效呼吸。持续吸氧,随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气管插管超过48-72h,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各与护理。

4、维持有效循环,保持血压在正常或稍高于正常水平。

5、保证热量供给,可采用胃肠外营养,待胃肠功能恢复后给予鼻饲饮食。

6、按冬眠低温疗法护理常规。

7、观察有无因胸外按压所致的肋骨骨折、血气胸等并发症。

8、复苏后留置导尿管,观察并记录每小时尿量,定时监测血、尿素氮等,以便及时了解肾功能。

9、用药护理:使用脱水剂时确保药物快速滴入;使用糖皮质激素时,注意观察应激性溃疡的先兆;正确使用冬眠药物。

10、昏迷者按昏迷病人护理常规,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压疮、泌尿系感染与肢体废用性萎缩等。

二、休克病人的护理

1、体位:取仰卧中四位。

2、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通畅。

3、快速建立两条或两条以上静脉通道,一条选择大静脉快速输液。

另一条缓慢而均匀地滴入血管活性药物。

4、持续心电监护,每15-30min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次,观察意识、皮肤肢端温度及尿量等,记24小时出入量。

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用药准确无误,并严密观察用药效果及副作用。

6、注意保暖与降温,忌用热水袋局部加温,以免烫伤或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重休克。高热时应采用物理降温,也可用4℃冷盐水100ml灌肠。

7、防一止意外损伤,烦燥或意识不清者,应加床栏或约束带,并专人守护。

8、昏迷者按昏迷病人护理常规,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三、昏迷病人的护理

1、按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需要或按医嘱定时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及瞳孔大小、对光反射、肢体活动或肌力等并记录。经常呼唤患者,以了解意识情况,如有病情变化,应及时报告医师。

3、预防意外损伤。躁动不安者,须安装床栏,必要时应用保护带,以防坠床。用热水袋时严防烫伤,有痉挛抽搐时,应用牙垫垫于牙齿咬合面,以防舌咬伤。如有活动假牙,应予取出,以防误入气管。舌后坠者,及时用舌钳牵出,经常修剪指甲,以防抓伤。

4、预防肺炎:2-3h翻身拍背一次,并刺激患者咳痰或予吸痰。患者平卧时,应将头转向一侧。日中有分泌物或呕吐物时,应及时吸出。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5、预防口腔炎:每日早晨及饭后,用生理盐水清洗口腔,口唇干裂合时,涂以润滑油。

6、预防角膜损伤:患者眼睑不能闭合时,应涂以抗生素眼膏,加盖湿纱布,经常保持湿润及清洁。

7、预防压疮:按压疮护理常规。定时翻身、擦洗、按摩等。

8、预防泌尿道感染:留置导尿管道,每日行尿道口擦洗二次,并间断放尿以训练膀肤舒缩功能。

9、长期昏迷者应预防肢体畸形、挛缩。保持肢体功能位,尽早进行被动功能锻炼。

10、给予高营养饮食。不能进食时,按医嘱给予鼻饲。3天未解大便者,可按医嘱给缓泻剂或小量不保留灌肠。

11、每班详细记录病情及出入量,并床旁交接班。

四、急性肺水肿的急救护理

(一)典型表现;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严重时痰液从口鼻涌出,两肺可出现湿罗音。

(二)处理:

1、取坐位或双腿下垂位,必要时止血带轮流结扎四胺,每15min轮换一次。

2、高流量给氧,6-8L/min,湿化瓶内加20-30%的酒精。

3、按医嘱给予镇静剂丸扩血管药与弧心剂等。

4、加强病情观察及生命体征监测。实施心电监护,记录出入液量。

5、积极解除加重急性左心衰竭的诱因,度、纠正心律失常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