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合集下载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对比表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对比表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对比:
辽中南工业区
京津唐工业区
沪宁杭工业区
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特点
我国老工业基地之一,是我国著名重工业基地
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轻重工业都发达
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大型工业基地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区位优势
丰富的能源和原料;
地理位置优越;高等院校集中,人口素质高。
水陆交通便利,人口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开拓国际市场
发展各种加工工业制造业;发展加工工业和制造业,开拓国际市场
临近经济发达的港澳,靠近境界发展迅速的东南亚地区,便利的水陆空交通运输条件;
问题
工厂设备多数陈旧,能耗大,环境污染严重
水源不足
能源、矿产资源缺乏
缺少矿产资源,工业原料和燃料缺乏,能源不足;工业多为出口加工业,技术含量低;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
发展方向
更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高科技工业;

东北工业

东北工业

活动
北方和南方
认识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的特点 3.东北三省的很多工业中心是依托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阅读 图6.22,说出大庆、伊春、鞍山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并对照 图6.20分别说明这种工业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
以重工业为主 大庆、伊春、鞍山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_____________ 。
活动
北方和南方
鹤岗 大庆 鸡西
主要 资源 石油
主要产地 大庆 辽河 抚顺 鹤岗
阜新 抚顺 辽河 鞍山 本溪
阜新 煤炭 鸡西 铁矿
鞍山
本溪
2、交通 北方和南方
(1)讨论分析东 北三省交通的特点。
东北三省铁路、公路、 管道、水路、航空网络 完善,构成四通八达的 交通运输网。
(2)讨论东北地 区的交通对农业发 展有哪些影响?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阅读材料
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北方和南方
东北三省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曾创造新中国的多项“工业之最”
1953年,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鞍山钢铁公司恢复并扩建. 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在吉林长春生产下线;
1958年,中国第一艘万吨级货轮— “跃进”号在大连造船厂建成下水; 1960年,我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在黑龙江大庆投入开发建设。
4.“北大荒”主要指的是( B ) A.松嫩平原 B.东北平原 C.辽河平原
北方和南方
D.三江平原
5.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商品粮基地,其优势条件有( C )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人少地多,商品率高 C.气候湿热,作物生长期 D.气候寒冷,农田害虫少
北方和南方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北方和南方
东北三省为全国工业做出了哪些贡献? 东北三省为全国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各 种机械设备。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 产业、服务业等,针对个别地区进行具体分析, 改善该地区因发展重工业而产生的环境污染, 依托当地的劳动力优势发展一些新兴工业等。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不同点是什么620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不同点是什么620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不同点是什么?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是中国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各工业基地的发展各具特色。

不同点:
1.沪宁杭地区:全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2.辽中南地区:全国最大重工业基地。

3.京津唐地区:北方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4.珠江三角洲地区: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共同点:都是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沿海地区;交通条件好,发达;靠近河流;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高;原料来源多,丰富;国家优惠政策;有发达的大城市为依托;信息技术水平高,科学技术水平高。

我国沿海四大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①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近海运输方便,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运输联络国内各地,便于物资交流
②当地及相邻地区资源丰富,如:辽中南的铁、石油;京津唐地区的煤炭、铁、石油、海盐、棉花等。

③京津唐和沪宁杭地区科技力量雄厚,辽中南地区工业基础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侨乡多,有吸引外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优势。

④4个基地有不少的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享有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

东北老工业基地

东北老工业基地

东北老工业基地----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

这里依托丰富的资源,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目前,东北三省形成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东北老工业基地曾经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过杰出贡献。

20世纪90年代,由于自由枯竭、生产设备老化、技术工艺滞后、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竞争力下降,就业矛盾突出,经济发展步伐相对滞后,它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逐渐扩大。

1980年辽宁省的地区生产总值是广东省的2倍,而目前仅为广东省的1/2.东北地区的市场开放程度,也远远不如我国南方沿海地区。

2003年,国家做出重大决策,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使之真正融入全国市场经济大潮,使“黑土地”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之后的新型产业基地。

1、在图中找出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大庆、鞍山、伊春。

2、结合材料,指出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6分)3、东北老工业基地处于区域发展的哪个阶段,目前正在向哪个阶段发展?(4分)4、请从资源利用、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可以采取的措施。

(6分)参考答案1、略2、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历史发展早,重工业体系完整;我国经济发展快,工业产品需求量大,市场条件好;铁路、公路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等。

3、工业化阶段,目前正向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发展。

4、资源利用: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淘汰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企业;培育创新企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环境保护:减少污染排放;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依法加强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力度等。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3)国家政策支持 (4)好多城市依托资源发展,
形成特色工业城市(大庆, 鞍山,伊春)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3、工业中心及铁路线
(1)工业中心:哈尔滨、长 春、沈阳、大连
(2)铁路线:京哈线、哈大 线、滨洲线和滨绥线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4、工业成就 东北三省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
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 森林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C.冷湿是本地区最明显的气候特征
Hale Waihona Puke D.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D.煤、铁、石油在全国有重要地位
2.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位于东北地区的是 ( B )
A.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B.辽中南工业基地
C.京津唐工业基地
D.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3、以下关于东北三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A.工业基础好,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且进步早
B.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山环水绕的格局十分明显
优化产业结构,进行产业升级
能源资源枯竭,能耗大
调整能源结构,资源型社会转型
设备和技术老化
加快技术改造,培养科技人才
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
发展耗水少的产业,加强环境管 理
课堂检查
1.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
的是 ( D )
A.主要是煤、铁、森林
B.煤、铁、金比重最大
C.铁、锰、铜比重最大
“白山黑水” --东北三省
知识点三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工业地位: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也 是我国第一个重工业基地,被誉为“新中 国工业的摇篮”。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2、工业发展有利条件

东北三省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东北三省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沈阳:位于京 哈线和哈大线 的交会处交通 便利。
p2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活 动 题

p21
活动题三答案:大庆: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以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为主;形成的 原因:大庆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
伊春: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以钢铁、木材及林产品加 工和家具制造为主,伊春工业中木材及林产品和家具制 造占比重较大;形成的原因:伊春的森林资源丰富。
特点:种类多,储量大
矿种:煤、铁、石油等
工业部门:以钢 铁、机械、石油、 化学工业为主导, 包括煤炭、电力、 建材、森林等
工业中心: 哈 尔滨、长春、沈 阳和大连等
工业分布:
集中在哈大铁 路沿线



长春:位于京哈

线上,交通便利。
大连:位于 哈大线的终 点,濒临黄 海,海陆交 通便利。
哈尔滨:位于滨洲、滨 绥、京哈线的交会处, 铁路运输便利,而且还 有松花江便利的内河航 运
(2)解决措施: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更新技术设备,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等
东北三省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学习目标:
东北三省工业的地位。 2.分析东北三省的工业发展条件。
3.认识东北三省主要的工业部门、工业中心 及其分布。 4.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1、分析东北三 省的矿产资源特点 以及矿种。
2、东北三省的 主要工业部门、 工业城市工业分 布。
1.地位: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 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 的摇篮”。
鞍山: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以钢铁、非金属矿物加工 和机械制造为主,鞍山工业中钢铁和机械制造占比重较 大;形成的原因:鞍山的铁矿资源丰富。

初中地理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环境

初中地理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环境
(4)辽中南工业基地 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良好的工业基础。
(5)实施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观光旅游业;减少能源和资源浪费。
【解析】
【详解】
(1)根据表格可知,东北地区粮食商品率高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原因是:东北地区人均耕地多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粮食占有量多,农产品消耗少,商品率高。
A.黄土地B.紫色土C.黑土地D.水稻土
读“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完成4~5题。
4.①山脉大致位于
A.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B.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D.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5.上图中等温差线受地形的影响,在①区域发生弯曲,①处山脉是
A.太行山脉B.长白山脉C.武夷山脉D.大兴安岭
【详解】
读图可知,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故A正确;①区域纬度高,临近冬季风发源地,气候冷湿,②区域冬寒夏凉,年较差小,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强,故B正确;青藏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形崎岖,与东北三省相比青藏地区铁路线稀疏,故C正确;②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D。
11.D
【解析】
【分析】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本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

6_3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分层练)(解析版)

6_3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分层练)(解析版)

6.3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考点基础练考点一东北地区的农业1.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它形成的有利条件中不包括()A.人均耕地面积大B.水热条件较好C.机械化程度高D.本地消费市场广阔【答案】D【详解】东北三省人口稀少,人均耕地面积大,机械化程度高,温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较好,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同时本地消费粮食少,商品率高,为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东北平原盛产小麦、玉米、水稻等,是我国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其人文方面的优势是()A.农业种植历史悠久B.精耕细作,粮食产量高C.地广人稀,粮食消费少D.土地集中连片,便于耕作【答案】C【详解】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盛产玉米、大豆、小麦等农作物。

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大,土地集中连片,便于耕作,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是其人文方面的优势;该地地势平坦、土地集中连片、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是其自然方面的优势。

种植历史悠久不是提供商品最多的优势,综上所述,故选项C 符合题意。

故选: C。

3.土壤肥沃,有“粮仓”之称的平原是()A.华北平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C.宁夏平原D.东北平原【答案】D【详解】东北平原的土地非常肥沃,是全球仅有的三大黑土之一。

东北平原的粮食产量能够占到中国总粮食产量的1/3,有“中国粮仓”之称,D正确;故选D。

考点二东北地区的工业1.针对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工业发展,下列建议不可行的是()A.发展观光旅游业B.加大资源开采力度C.减少资源能源浪费D.从工矿城市向综合性城市转型【答案】B【详解】加大资源开采力度会加速资源的枯竭,不可取,B错;发展观光旅游业、减少资源能源浪费、从工矿城市向综合性城市转型等方式属于科学合理的发展,可取行为,排除ACD,结合题意,故选B。

2.东北地区是我国老工业区,工业以工业为主,该地区中的工业基地是工业基地。

()A.轻工业,京津唐B.重工业,沪宁杭C.轻工业,珠江三角洲D.重工业,辽中南【答案】D【详解】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依托丰富的资源,东北地区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D正确,ABC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是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我国目前有四大工业基地,分别是京津唐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三角工业基地,其中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是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位于渤海湾北环和黄海的西北岸,海岸线长2100公里。

它包括了除朝阳市、阜新市区及阜新县以外的辽宁省域,面积118501平方公里,人口约3500万。

主要由几个主要中心城市发展起来的,也就是沈阳——机械工业,鞍山——钢铁工业,抚顺——石化、装备制造工业,本溪——钢铁工业,辽阳——化学工业,大连——造船工业、锦州--石油工业。

辽中南工业基地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发展重工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其中鞍山——本溪的钢铁工业、沈阳、抚顺的机械工业、大连的造船工业和抚顺石油加工工业等一批工业企业,都是国家重工业的骨干。

辽中南工业基地重工业较全面,但结构老化,管理落后,大企业一般历史长,负担重,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

该地区资源丰富,但天气因素是巨大的制约因素。

存在的问题是能源与水资源的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