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常识

合集下载

文化常识了解中华文化知识

文化常识了解中华文化知识

文化常识了解中华文化知识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

中华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了解一些中华文化的基本知识,包括中华文化的起源、传统节日、文化符号等。

一、中华文化的起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古代中国。

中国的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并逐渐扩展到整个亚洲。

中华文化强调儒家思想,注重家庭价值观、社会和谐以及对自然的敬畏。

二、传统节日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庆祝方式。

其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是春节,也被称为中国农历新年。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家庭团聚,辞旧迎新,欢度新春佳节。

除了春节,还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

每个节日都有着特定的习俗和庆祝活动,例如扫墓、赛龙舟和赏月等。

三、文化符号中华文化中有许多独特的符号和象征。

例如,中国的国花是牡丹,象征着富贵和幸福。

中国的国鸟是黄鹂,意味着和谐与美好。

此外,对于中国人来说,龙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象征。

中国的古代帝王常被称为“龙”,龙也代表着力量和吉祥。

四、传统艺术中华文化以其独特的传统艺术形式而闻名。

中国的传统绘画、传统音乐和传统舞蹈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技艺。

中国的传统绘画以其意境深远和笔墨的灵动性而受到世界的赞赏。

传统音乐则以古琴、二胡等乐器为代表,具有婉转悠扬的特点。

传统舞蹈则以优美的身姿和精准的动作表达情感和意念。

五、中华文化的影响中华文化不仅对中国人民有着深远影响,也对世界其他地方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的茶文化、传统医学和武术等都被世界广泛接受和传承。

此外,中国的书法和瓷器制作也在世界艺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总结:通过对中华文化的一些基本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

中华文化的起源、传统节日、文化符号、传统艺术以及对世界的影响都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

了解中华文化的知识不仅有助于增加我们的文化常识,还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常识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常识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常识大全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和精神财富,涵盖了语言、文学、哲学、艺术、宗教、道德、礼仪、习俗等方方面面。

以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常识知识大全:一、语言类1. 汉字是中国传统的文字,起源于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每个字都有独特的意义和象形图案。

2. 汉字的基本结构由“笔画”组成,总共有214个常用的笔画。

每个汉字都是由不同的笔划组成的,笔划多的字一般难写,但也更有内涵,比如“龘”就有84个笔画,属于最复杂的汉字之一。

3. 汉字的读音有多种方法,包括普通话的拼音、广东话的粤语音、福建话的闽南音等等。

不同地区和语境下,同一个字的发音可能不同。

4. 汉字有很多成语典故,如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以及许多成语和俗语,这些都是汉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文学类1. 古代中国的文学作品有很多,最著名的包括《诗经》、《楚辞》、《论语》、《道德经》等。

这些经典代表了古代中国的文化思想、人民生活、历史事件等。

2.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个顶峰,唐诗的诗歌以气势恢宏、格调高远、目光深远著称,而宋词则以抒情、婉约、细腻的风格为主。

3. 中国古典小说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代表作品包括《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

这些小说作品内容丰富多彩,包含着许多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现实。

三、哲学类1. 《易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典籍之一,主要包括六十四卦和爻辞、象辞等内容。

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根本”。

2.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的另一部哲学典籍,著名的思想家老子所著。

这本书主要讲述道的思想,阐述了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和人生哲理。

3. 孟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思想家,被尊为“儒家大成之师”。

他提出的“性善论”、“兼爱论”等思想对中国古代尤其是中国现代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四、艺术类1. 中国艺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审美特点,包括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等多个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有哪些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有哪些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有哪些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涵盖广泛,是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部分。

它包括人文历史、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礼仪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

下面列举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一、家庭观念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家庭观念,家庭成为一个人生活的最基本的单位。

以家族为凝聚力的社会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家族合作和互助的精神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重要内容,这也使得中国的家庭和睦团结。

二、尊敬长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长辈占据重要地位,儿女要尊敬父母,年长的人要尊重年幼的人;师生、长兄和晚辈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尊老爱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优良品德,彰显出中国儒家文化中对关爱家庭和社会的重视。

三、优秀的礼仪习俗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礼仪的重视是世界闻名的。

中国人遵循着“礼尚往来”的原则,注重在日常生活中锻炼自己的修养。

如餐桌上不吸气声、不大声喧哗、不乱夹菜、不低头喝汤等。

传统的祭祀礼仪、婚礼仪式、葬礼、庙会等都富有文化内涵,令人肃然起敬。

四、社会公德心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天下为公”的思想,注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中国人有着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常常考虑到社会公德心。

他们普遍认为,一个人在行为上应该考虑到集体的利益,认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种观点。

这种关心社会、贡献社会的思想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核心价值。

五、尚德敬学中国传统文化尊崇德育教育,根据儒家思想,强调德育的根本意义在于修身、齐家、治国。

中国人从古至今都高度重视学习和教育。

孔子大力提倡教育,并将其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学习具有广泛性和延续性,是不断追求知识的人们的精神支柱。

六、文化意义深厚的节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节日有着极为重要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等。

这些节日除了作为时间节点来观看自然现象外,更重要的是展示文化和历史深度,彰显文化自信,恢复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意志,促进文化传承和交流。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其文化内容广泛、历史悠久、渊源流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哲学与宗教:中华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如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的思想。

同时,中国也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其中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2.语言文字:汉语是中华文化的代表,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

汉字的书写形式多样,包括楷书、行书、草书等,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3.文学与艺术:中华文化中有着众多的经典文学作品,如《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等。

同时,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也丰富多彩,如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

4.科技与工艺:中华文化在科技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如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中医等。

中国的传统工艺也十分精湛,如景泰蓝、紫砂壶、丝绸等。

5.民俗与节庆:中华文化中有着众多的民俗和节庆,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各有特色,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和文化内涵。

6.饮食文化:中华文化中的饮食文化也十分独特,如烤鸭、火锅、月饼等,都是中国传统的美食文化代表。

以上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重要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中华人文典故,文化常识有哪些

中华人文典故,文化常识有哪些

中华人文典故,文化常识有哪些
中华人文典故和文化常识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众多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故事。

以下是一些中华人文典故和文化常识:
1. 孔子和他的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和哲学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包括儒家思想、仁爱之道等。

2. 唐诗宋词和元曲: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其中不乏经典之作,如杜甫的《春望》、苏轼的《水调歌头》等;元曲则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重要剧种,其中最著名的包括《西厢记》、《汉宫秋》等。

3. 四大发明:四大发明是指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这四项发明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五行八作: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是古代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八作则指帝王、相、将、军、士、医、工、农,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八种职业。

5. 中国节日:中国有许多重要的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并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影响。

总之,中华人文典故和文化常识涵盖了广泛的内容,从历史、哲学到艺术等方面都有所涉及。

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和故事,可以更好
地理解中国文化的深层次内涵,也有助于增加对世界文明各个领域的认知。

最实用的国学文化常识

最实用的国学文化常识

最实用的国学文化常识国学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最实用的国学文化常识。

1.四书五经: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周礼》、《礼记》和《春秋》。

这些经典代表了古代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2.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古代中国对物质世界的分类和描述。

五行分别是木、火、土、金、水,它们相互制约、相互滋养,形成了一个相对平衡的关系。

在国学文化中,五行学说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农学、建筑学等领域。

3.中医学: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独特体系,包括了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

它强调以人的整体状态为治疗目标,注重平衡和调节身体的阴阳五行,深受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认可。

4.易经:易经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被誉为"万变不离其宗"。

其中包含了对易理的思考和对人事、自然、天地之道的描述。

易经被广泛应用于命理学、决策管理、文化研究等多个领域。

5.书法艺术:中国书法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学习中国书法可以培养人的耐心、自律和审美能力,对于提高人的修养和品味有着重要的作用。

6.古诗词: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瑰宝之一,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感染着世代人们。

学习古诗词可以培养人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对于理解中国文化和传统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帮助。

7.风水学:风水学是中国古代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环境与人的关系,以及环境对人的影响。

它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领域,对于创造和谐的居住和工作环境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8.武术和太极拳:中国武术和太极拳是中国传统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身心健康的效益。

学习武术和太极拳可以提高人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敏性,增强人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

9.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中国文化常识知识大全

中国文化常识知识大全

中国文化常识知识大全一、历史与朝代中国文化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历史上,中国经历了许多朝代,每个朝代都留下了独特的文化印记。

其中,夏、商、周是中国历史的早期阶段,秦、汉、唐等则是中国历史的辉煌时期。

这些朝代更迭,不仅创造了著名的唐文化等文化,也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二、传统思想与哲学中国文化中,传统思想与哲学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其中,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儒家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家则更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墨家则主张兼爱非攻。

这些思想与哲学,不仅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三、文学与艺术中国文化在文学与艺术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

古代的诗词、小说、绘画等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同时,中国的书法、篆刻、陶瓷等艺术形式也独具特色,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四、传统节日与习俗中国的传统节日与习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都有着独特的习俗和活动。

这些节日与习俗,反映了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和价值观,也为中国文化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五、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国菜系包括川菜、鲁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和徽菜等八大菜系,每一种菜系都有其独特的口味和烹饪技巧。

同时,中国的茶文化和酒文化也十分丰富,茶道和酒道都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六、传统音乐与戏曲中国的传统音乐与戏曲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传统音乐包括民歌、曲艺、器乐等类型,其旋律优美动听,富有感染力。

中国戏曲则融合了音乐、舞蹈、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如京剧、豫剧、川剧等,每种戏曲都有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技巧。

这些传统音乐与戏曲,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艺术魅力。

七、建筑与园林中国的建筑与园林艺术也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

中国的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注重建筑的空间布局和结构美感。

园林则注重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通过山水、花木、建筑等元素的巧妙组合,创造出宁静幽雅的环境。

基础中国文化常识

基础中国文化常识

基础中国文化常识
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以下是一些基础的中国文化常识:
1. 中华五千年文明: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明,被称为中华五千年文明,涵盖了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2. 汉字文化:汉字是中国的文字,具有独特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特点,是世界上唯一延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系统。

3. 封建文化传统:中国古代封建文化影响深远,礼仪、孝道、儒家思想等在社会、家庭中有着重要地位。

4. 传统节日: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庆祝方式和文化内涵。

5. 中医与养生文化: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强调平衡和整体治疗,包括针灸、中草药、气功等疗法。

养生文化注重饮食、运动、调养,强调与自然的和谐。

6. 传统艺术:中国传统艺术包括中国书法、绘画、音乐、戏剧、舞蹈等,每一种艺术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传承方式。

7. 文化遗产:中国有世界文化遗产如故宫、长城、丝绸之路等,也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京剧、粤剧、传统手工艺等。

8. 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八大菜系分布在不同地区,如川菜、粤菜、鲁菜等,还有许多特色小吃和茶文化。

这些只是中国文化的冰山一角,中国文化是多样丰富的,不同的地域、民族、习俗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景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文化常识1.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2. 九流: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

3. 三皇:伏羲、神农、黄帝。

另有燧人、伏羲、神农;伏羲、女娲、神农等说法。

4. 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另有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等说法。

5. 五行:金、木、水、火、土。

6. 五金:金、银、铜、铁、锡。

7. 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

8. 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9. 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10. 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11. 岁寒三友:松、竹、梅。

12.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3. 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4.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5. 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

16. 中国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17. 中国四大戏曲: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18. 七大艺术: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绘画、建筑、雕塑。

另一种说法为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

19. 中国四大名瓷窑:河北磁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

20. 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21. 九属:九代直系亲属,即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22. 五谷:稻、黍、稷、麦、豆。

23. 中国八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

24. 中国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

25. 中国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26. 中国四大名花:河南洛阳的牡丹、浙江杭州的菊花、云南昆明的山茶、福建漳州的水仙。

27. 中国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杭州)、碧螺春(江苏)、信阳毛尖(信阳)、君山银针(岳阳)、六安瓜片(安徽)、黄山毛峰(安徽)、祁门红茶(安徽)、都匀毛尖(贵州)、铁观音(福建安溪)、武夷岩茶(福建崇安)。

古代名家名作1.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2.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3. 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4. 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周礼》。

5.《诗经》“六义”: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6. 孔孟: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被称为“亚圣”。

两人并称为“孔孟”。

7. 豪放派词人代表: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8. 婉约派词人代表: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

9. 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10. 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11.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2.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13. 韩柳: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14. 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15. 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16.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7.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 本纪、30 世家、70 列传、10 表、8 书,共130 篇。

18.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属于二十四正史中的前四部。

19.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20.《聊斋志异》: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21. 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

22.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儒家(孔子、孟子、荀子);法家(韩非子);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子)。

23. 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24. 边塞诗人代表:高适、岑参、王昌龄。

25. 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26.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27.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中国文学之最1.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2.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3.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4.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5.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6.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宋代的李清照。

7.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8.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9.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10.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11.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12.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13.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14.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15.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16.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17.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18.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19.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20.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21.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22.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23.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一句话评书1.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红楼梦》。

2.龙争虎斗:《三国演义》。

3.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梦溪笔谈》。

4.帝王的镜子:《资治通鉴》。

5.隽永的说辞:《战国策》。

6.不朽的战争艺术:《孙子兵法》。

7.旧时代的葬歌:《骆驼祥子》。

谦称1. 自称:愚、敝、卑、臣、仆。

2. 帝王自称:孤、寡、朕。

3. 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4. 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5.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6. 尊长者自称:在上。

7. 晚辈自称:在下。

8. 老人自称:老朽、老夫。

敬称1. 丈: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2. 先: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称已逝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已逝的母亲:先妣、先慈。

3. 圣: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吴道子为“画圣”。

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

4.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5.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6. 贤:称平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8.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

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特殊称谓1.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黎庶、黎氓、黎首、黔首、白身。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总角之交:儿时结交相识并一直陪伴长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地理常识1.阴:山北水南;阳:山南水北。

2.古代地理方位:东为左,西为右。

3.河:黄河。

江:长江4.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5.五岳:泰山(东)、衡山(南)、华山(西)、恒山(北)、嵩山(中)。

6.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7.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8.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9.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

10.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11.中国的古称:“华夏”“中华”“中夏”“诸夏”“诸华”“神州”“中土”“禹域”“中域”“九州”“震旦”。

12.四大名桥:广东潮州的广济桥、河北赵县的赵州桥、北京的卢沟桥和福建泉州的洛阳桥。

13.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

14.四大名刹:灵岩寺(山东长清)、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栖霞寺(江苏南京)。

15.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大观楼(云南昆明)。

16.四大古镇: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汉口镇(湖北)、朱仙镇(河南)。

17.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岗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

18.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嵩阳书院(河南嵩山)、应天书院(河南商丘)。

十大文人书斋联1.诸葛亮的草庐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2.苏轼早年书房对联: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3.楼大防的书斋对联:门前莫约频来客,座上同观未见书。

4.陆游的书房对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5.徐渭的青藤书屋对联: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6.王夫之的书房对联: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

7.明末崇祯进士金声的书斋对联:穷已彻骨,尚有一分生涯,饿死不如读书;学未惬心,正须百般磨练,文通即是运通。

8.郑板桥的书斋联: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9.蒲松龄的书斋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