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作业(含问题详解)55065
药理学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药理学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总论第一章绪言一、选择题:A型题1、药效学主要是研究:A 药物在体内的变化及其规律B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C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规律D 药物的临床疗效E 药物疗效的影响因素2、药动学主要是研究:A 药物在体内的变化及其规律B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C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规律D 药物的临床疗效E 药物疗效的影响因素二、名词解释:1、药理学2、药物效应动力学3、药物代谢动力学选择题答案:1 C2 A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一、选择题A型题:1、弱酸性药物与抗酸药物同服时,比单用该弱酸性药物:A 在胃中解离增多,自胃吸收增多B 在胃中解离减少,自胃吸收增多C 在胃中解离减少,自胃吸收减少D 在胃中解离增多,自胃吸收减少E 无变化2、常用剂量恒量恒速给药最后形成的血药浓度为:A 有效血浓度B 稳态血浓度C 峰浓度D 阈浓度E 中毒浓度3、药物产生作用的快慢取决于:A 药物的吸收速度B 药物的排泄速度C 药物的转运方式D 药物的光学异构体E 药物的代谢速度4、苯巴比妥中毒时应用碳酸氢钠的目的是:A 加速药物从尿液的排泄B 加速药物从尿液的代谢灭活C 加速药物由脑组织向血浆的转移D A和CE A和B5、某药在体内可被肝药酶转化,与酶抑制剂合用时比单独应用的效应:A 增强B 减弱C 不变D 无效E 相反6、每个t1/2恒量给药一次,约经过几个血浆t1/2可达稳态血浓度:A 1个B 3个C 5个D 7个E 9个7、某药t1/2为8h,一天给药三次,达到稳态血浓度的时间是:A 16hB 30hC 24hD 40hE 50h8、药物的时量曲线下面积反映:A 在一定时间内药物的分布情况B 药物的血浆t长短1/2C 在一定时间内药物消除的量D 在一定时间内药物吸收入血的相对量E 药物达到稳态浓度时所需要的时间9、静脉注射某药0.5mg,达到稳态时测定其血浆药物浓度为0.7ηg/ml,其表观分布容积约为:A 0.5LB 7LC 50LD 70LE 700L10、对于肾功能低下者,用药时主要考虑:A 药物自肾脏的转运B 药物在肝脏的转化C 胃肠对药物的吸收D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E 个体差异是指哪种情况下降一半的时间:11、血浆t1/2A 血浆稳态浓度B 有效血浓度C 血浆浓度D 血浆蛋白结合率E 阈浓度12、关于坪值,错误的描述是:A 血药浓度相对地稳定在一定水平称坪值,平均血药浓度称坪浓度B 通常用药间隔时间约为一个血浆半衰期时,需经4~5个t才能达到坪值1/2C 坪浓度的高低与每日总量成正比,在每日总量相等时,用药次数不改变坪浓度D 坪浓度的高限(峰)和低限(谷)的差距与每次用药量成正比E 首次用突击剂量,不能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坪浓度13、药物的零级动力学消除是指:A 药物完全消除至零B 单位时间内消除恒量的药物C 药物的吸收量与消除量达到平衡D 药物的消除速率常数为零E 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比例的药物14、离子障指的是:A 离子型药物可自由穿过,而非离子型药物则不能穿过B 非离子型药物不可自由穿过,离子型的也不能穿过C 非离子型药物可自由穿过,离子型的也能穿过D 非离子型药物可自由穿过,而离子型的则不能穿过E 以上都不是15、pka是:A 药物90%解离时的pH值B 药物不解离时的pH值C 50%药物解离时的pH值D 药物全部长解离时的pH值E 酸性药物解离常数值的负对数16、某病人应用双香豆素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后因失眠加用苯巴比妥,结果病人的凝血酶原时间比未加苯巴比妥时缩短,这是因为:A 苯巴比妥对抗双香豆素的作用B 苯巴比妥诱导肝药酶使双香豆素代谢加速C 苯巴比妥抑制凝血酶D 病人对双香豆素产生了耐药性E 苯巴比妥抗血小板聚集17、药物进入循环后首先:A 作用于靶器官B 在肝脏代谢C 由肾脏排泄D 储存在脂肪E 与血浆蛋白结合18、药物的生物转化和排泄速度决定其:A 副作用的多少B 最大效应的高低C 作用持续时间的长短D 起效的快慢E 后遗效应的大小19、时量曲线的峰值浓度表明:A 药物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相等B 药物吸收过程已完成C 药物在体内分布已达到平衡D 药物消除过程才开始E 药物的疗效最好20、药物的排泄途径不包括:A 汗腺B 肾脏C 胆汁D 肺E 肝脏21、关于肝药酶的描述,错误的是:A 属P-450酶系统B 其活性有限C 易发生竞争性抑制D 个体差异大E 只代谢20余种药物22、已知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上午9时测得血药浓度为100μg/ml,晚6时测得的为:血药浓度为12.5μg/ml,则此药的t1/2A 4hB 2hC 6hD 3hE 9h23、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A 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B 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C 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D 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E 以上均不是24、药物一旦与血浆蛋白结合成结合型药物,则:A 易穿透毛细血管壁B 易透过血脑屏障C 不影响其主动转运过程D 影响其主动转运过程E 仍保持其药理活性25、主动转运的特点:A 顺浓度差,不耗能,需载体B 顺浓度差,耗能,需载体C 逆浓度差,耗能,无竞争现象D 逆浓度差,耗能,有饱和现象E 逆浓度差,不耗能,有饱和现象的时间间隔给药,为迅速达到稳态血浓度,则应将首剂:26、以近似血浆t1/2A 增加半倍B 加倍剂量C 增加3倍D 增加4倍E 不必增加27、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A 通透性B 吸收C 分布D 转化E 代谢28、药物首关消除可发生于下列何种给药后:A 舌下B 直肠C 肌肉注射D 吸入E 口服29、药物的t是指:1/2A 药物的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B 药物的稳态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C 与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相关,单位为小时D 与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相关,单位为克E 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一半所需剂量为1小时,给予100mg 剂量后,病人在体内药物只剩12.5mg时便30、某催眠药的t1/2清醒过来,该病人睡了:A 2hB 3hC 4hD 5hE 0.5hX型题:31、表观分布容积的意义有:A 反映药物吸收的量B 反映药物分布的广窄程度C 反映药物排泄的过程D 反映药物消除的速度32、属于药动学参数的有:A 一级动力学B 半衰期C 表观分布容积D 二室模型E 生物利用度33、经生物转化后的药物:A 可具有活性B 有利于肾小管重吸收C 脂溶性增加D 失去药理活性E 极性升高的影响因素有:34、药物消除t1/2A 首关消除B 血浆蛋白结合率C 表观分布容积D 血浆清除率E 曲线下面积35、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是:A 暂时失去药理活性B 具可逆性C 特异性低D 结合点有限E 两药间可产生竞争性置换作用二、名词解释:被动转运、离子障、首关消除、半衰期、生物利用度、血浆清除率、一级动力学、零级动力学、负荷量、坪值、表观分布容积三、简答题:1、举例说明药物对肝药酶诱导与抑制作用的临床意义。
药理学作业含答案

药理学作业含答案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昆明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校外点作业(本科)1.试述肝药酶对药物转化的作用及其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关系。
药物的生物转化要靠酶的促进,主要是肝混合功能酶系统。
微粒体是碎片在时形成的小泡,内含多种酶,加上匀浆可溶部分的辅酶II(NADPH)形成一个系统。
该系统对药物的生物转化起主要作用,又称。
主要的氧化酶是。
NADPH来自细胞,提供电子经黄蛋白等传递给氧化型P450,使之还原再生,又称单加氧酶。
肝药酶的作用专一性很低,许多药物经此酶系统作用而生物转化。
此酶系统活性有限,达到极限后则数种药物间会发生竞争抑制现象。
此酶系统个体差异很大,除先天遗传性差异外,生理因素如年龄、营养状态、疾病等均影响肝药酶的活性。
2.激动药、拮抗药、部分激动药各有什么特点拮抗药,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α=0)的药物。
它们本身不产生作用,但因占据受体而拮抗激动药的效应,如纳洛酮和普萘洛尔均属于拮抗药.激动药或称兴奋药,指既有较强的亲和力,又有较强的内在活性的药物,与受体结合能产生该受体的兴奋的效应。
3.试比较毛果芸香碱与阿托品的作用。
答:(1)、阿托品对眼的作用:①散瞳:阻断虹膜括约肌M受体。
②升高眼内压:散瞳使前房角变窄,阻碍房水回流。
③调节麻痹:通过阻断睫状肌M受体,使睫状肌松驰,悬韧带拉紧,晶状体变扁平,屈光度降低,以致视近物模糊,视远物清楚。
(2)、毛果芸香碱对眼的作用:①缩瞳:激动虹膜括约肌M受体。
②降低眼内压:缩瞳使前房角间隙变宽,促进房水回流。
③调节痉挛:通过激动睫状肌M受体,使睫状肌痉挛,悬韧带松驰,晶状体变凸,屈光度增加,以致视近物清楚,视远物模糊。
4、毒扁豆碱与毛果芸香碱对眼部作用的异同点是什么毒扁豆碱为易逆性抗胆碱酯酶(AChE)药,抑制AChE去水解ACh,ACh在突触间隙中积聚,产生M样和N样作用,所以是一个间接的拟胆碱药。
药理习题(含答案解析)

药理学题目及答案(1~21章)第一章绪言一、选择题A型题(最佳选择题,按题干要求在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1.药理学作为医学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在于它:DA.阐明药物作用机制B.改善药物质量,提高疗效C.可为开发新药提供实验资料与理论依据D.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E.具有桥梁科学的性质2.药物:DA.是一种化学物质B.能干扰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C.能影响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D.是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而对用药者无害的物质E.是具有滋补营养、保健康复作用的物质3.药理学是研究:DA.药物效应动力学B.药物代谢动力学C.药物的学科D.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原理E.与药物有关的生理科学4.药物代谢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内容是:EA.药物作用的动能来源B.药物作用的动态规律C.药物在体内的变化D.药物作用强度随剂量、时间及血药浓度随时间的消长规律E.药物在体内转运、代谢及血药浓度随时间的消长规律5.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研究的内容是:CA.药物的临床疗效B.药物的作用机制C.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D.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E.药物在体内的变化B型题(配伍题。
按试题题干要求在五个备选答案中给每个试题选配一个最佳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选用一次或一次以上,也可不选用。
)A.有效活性成分B.制剂C.生药D.药用植物E.人工合成同类药6.罂粟:D7.阿片:B8.阿片酊:B9.吗啡:A10.哌替啶:EA.《神农本草经》B.《神农本草经集注》C.《新修本草》D.《本草纲目》E.《本草纲目拾遗》11.我国最早的药物专著是:A12.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是:C13.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的巨著是:DC型题(比较配伍题。
按试题题干要求在四个备选答案中给每个试题选配一个正确答案。
)A.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原理B.机体对药物的影响及其规律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14.药物效应动力学是研究:A15.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B16.药理学是研究:CX型题(多选题。
药理学课后习题(全)

药理学课后习题(全)第一章药理学概论1.什么是药物?药物是指能够在生物体内发生生物学、化学、药理学等作用的物质,包括药品、天然药物以及化学物质。
2.什么是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作用机制、作用强度、触发反应和副作用等的学科。
3.请简要概括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排泄情况。
药物在生物体内会被代谢成各种代谢产物,并通过尿液、粪便、汗液、呼吸等方式排出体外。
第二章药理学的研究方法1.请列举一些药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常用的药理学研究方法有实验研究(包括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等。
2.什么是Dose-Response Curve(剂量-反应曲线)?Dose-Response Curve是指在一定的物质作用下,不同剂量给予所产生的生理反应的曲线图。
可用来评价药物的强度和最佳有效剂量。
第三章药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1.请解释LADME的含义。
LADME是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一般过程。
L代表吸收(Absorption)、D代表分布(Distribution)、M代表代谢(Metabolism)、E代表排泄(Excretion)。
2.请简单概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机制。
药物吸收: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贴片等方式进入人体内。
吸收的机制主要包括被动扩散、主动输送、通过脂肪溶解和过滤等方式。
药物分布:药物经过血液循环进入不同组织和器官,从而形成药浓度梯度。
药物在不同组织中分布的数量也不同。
药物代谢:药物在体内会经过代谢作用,经过各种酶的作用,药物会被转化成其他物质,从而形成代谢产物。
药物排泄:药物一旦代谢后会通过尿液、粪便、呼吸、汗液等方式排出人体外。
第四章麻醉药和镇痛药1.什么是麻醉药?麻醉药是一类能够抑制神经活动、产生无意识状态、瘫痪机体反应、提供手术操作安全、创伤疼痛与记忆的药物。
2.请简要介绍一下流行麻醉药。
流行麻醉药一般分为两类,即静脉麻醉药和吸入麻醉药。
(完整版)药理学试题与答案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一、名词解释:1。
药理学(pharmacology)2。
药物(drug)3。
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4.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二、填空题1、1.药理学是研究_ _的科学,主要包括__ 和__ 两方面。
2、2.药物是指_ ______________。
3、3.药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_ 、_ __和_ _三方面.三、选择题:A型题5。
新药的临床评价的主要任务是:A、合理应用一个药物B、进行1~4期的临床试验C、选择病人D、实行双盲给药E、计算有关实验数据四、问答题:6。
试述药理学在新药开发中的作用和地位.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4、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作用规律及原理的科学,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5、药物是指用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
6、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原理。
7、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逍度随地间变化的规律.二、填空题1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原理,药效学,药动学2 、用于预防、治疗或诊断疾病而对用药者无害的物质3、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售后调研。
三、选择题5、B四、问答题6.根据药物构效关系可指导合成新药,新药在进行临床研究前需提供有关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和药理学资料,以作为指导用药的参考.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一、名词解释1.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2.副反应(side reaction)3.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4.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5.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6.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7.效能(maximum efficacy)二、填空题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间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科学。
2。
明代李时珍所著__________是世界闻名的药物学巨著,共收载药物__________种,现已译成__________种文本。
药理学习题含参考答案

药理学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某药按恒比消除,上午9时血药浓度为100mg/L ,晚上6时血药浓度为12.5mg/L,这种药物的t1/2为A、9hB、2hC、4hD、5hE、3h正确答案:E2、易致冠脉收缩的抗心绞痛药是A、硝苯地平B、硝酸甘油C、硝酸异山梨酯D、维拉帕米E、普萘洛尔正确答案:E3、某药物与肝药酶抑制药合用后其效应A、减弱B、增强C、不变D、消失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4、毛果芸香碱激动M受体可引起A、胃肠道平滑肌舒张B、支气管舒张C、腺体分泌减少D、骨骼肌血管收缩E、胃肠道平滑肌收缩正确答案:E5、糖皮质激素不用于A、脑(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B、血小板减少症C、急性粟粒性肺结核D、骨质疏松E、中毒性休克正确答案:D6、卡托普利抗心衰作用的机制是A、拮抗钙离子的作用B、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C、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D、增加心肌耗氧量E、减少前列腺素合成正确答案:B7、关于丙酸倍氯米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脂溶性高B、主要不良反应是局部副作用C、常用的抗炎性平喘药D、通常吸入给药E、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作用比布地奈德小正确答案:E8、治疗指数A、比值越大越安全B、ED50/LD50C、ED50/TD50D、比值越大,药物毒性越大E、LD50/ED50正确答案:E9、呋塞米没有的不良反应是A、低氯性碱中毒B、低钾血症C、低镁血症D、低钠血症E、血尿酸浓度降低正确答案:E10、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A、致死量的一半B、中毒量的一半C、杀死半数病原微生物的剂量D、杀死半数寄生虫的剂量E、引起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正确答案:E11、硝酸甘油抗心绞痛的作用机制是A、释放NOB、减慢房室传导C、抑制心肌收缩力D、收缩外周血管E、增加心肌供氧量正确答案:A12、可用于治疗伤寒、副伤寒的是A、氨苄西林B、羧苄西林C、哌拉西林D、青霉素GE、阿莫西林正确答案:A13、能强烈收缩血管的药物是A、酚妥拉明B、阿托品C、去甲肾上腺素D、左旋多巴E、毛果芸香碱正确答案:C14、下列那种药是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A、地西泮B、苯妥英钠C、乙琥胺D、丙戊酸钠E、戊巴比妥正确答案:A15、强心苷类药物增强心肌收缩力的机制是A、兴奋心脏β1受体B、使心肌细胞内Ca2+增加C、使心肌细胞内K+增加D、使心肌细胞内Na+增加E、兴奋心脏α受体正确答案:B16、奥美拉唑的临床应用适应证是A、消化道功能紊乱B、萎缩性胃炎C、慢性腹泻D、胃肠平滑肌痉挛E、消化性溃疡正确答案:E17、合并有重度感染的糖尿病患者宜用A、二甲双胍B、胰岛素C、苯乙双胍D、甲苯磺丁脲E、优降糖正确答案:B18、硝酸甘油用于防治心绞痛时,哪项给药途径不可取A、雾化吸入B、软膏涂皮肤C、舌下含服D、口服E、直肠给药正确答案:D19、下列药物中高血钾症禁用的是A、布美他尼B、呋塞米C、氨苯蝶啶D、氢氯噻嗪E、苄氟噻嗪正确答案:C20、解热镇痛药的镇痛作用的部位是A、脑干网状结构B、丘脑內侧核团C、外周部位D、脊椎胶质层E、脑室与导水管周围灰质部正确答案:C21、吗啡的药理作用A、镇痛、安定、散瞳B、镇痛、呼吸兴奋C、镇痛、欣快、止吐D、镇痛、镇静、镇咳E、镇痛、镇静、抗震颤痹正确答案:D22、阿托品抑制作用最强的腺体是A、泪腺B、胰腺C、汗腺D、肾上腺E、胃腺正确答案:C23、普萘洛尔无下列哪项作用A、减慢心率B、降低心肌耗氧量C、改善缺血区的供血D、减弱心肌收缩力E、降低室壁张力正确答案:E24、关于阿托品作用的叙述中,下面哪—项是错误的A、解痉作用与平滑肌功能状态有关B、可以加快心率C、可以升高眼内压D、口服不易吸收,必须注射给药E、治疗作用和副作用可以互相转化正确答案:D25、根据作用机制,奥美拉唑是A、黏膜保护药B、H2受体阻断药C、M胆碱受体阻断药D、促胃液素受体阻断药E、胃壁细胞H+泵抑制药正确答案:E26、氢氯噻嗪在治疗CHF时应注意补充下列哪种物质A、补钠B、补氯C、补镁D、补钙E、补钾正确答案:E27、临床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房室传导阻滞以及休克的拟肾上腺素药是A、多巴酚丁胺B、肾上腺素C、麻黄碱D、去甲肾上腺素E、异丙肾上腺素正确答案:E28、可造成乳酸血症的降血糖药是A、胰岛素B、氯磺丙脲C、格列奇特D、二甲双胍E、甲苯磺丁脲正确答案:D29、药动学是研究A、药物在机体影响下的变化及其规律B、药物如何影响机体C、药物发生的动力学变化及其规律D、合理用药的治疗方案E、药物效应动力学正确答案:A30、外周作用与阿托品相似,但有较强中枢性抗胆碱作用的药物是A、后马阿托品B、托吡卡胺C、东莨菪碱D、丙胺太林E、山莨菪碱正确答案:C31、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的基础药是A、阿米洛利B、氢氯噻嗪C、呋喃苯胺酸D、安体舒通E、氨苯蝶啶正确答案:B32、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抗高血压药是A、肼屈嗪B、硝酸异山梨酯C、酚妥拉明D、卡托普利E、硝酸甘油正确答案:D33、克拉维酸与阿莫西林配伍应用主要是因为前者可A、延缓阿莫西林经肾小球的分泌B、提高阿莫西林的生物利用度C、抑制β-内酰胺酶D、扩大阿莫西林的抗菌谱E、减少阿莫西林的不良反应正确答案:C34、青霉素溶液在室温下放置会引起A、抗菌作用减弱,过敏反应减少B、抗菌作用减弱,过敏反应增加C、抗菌作用增加,过敏反应减少D、抗菌作用增加,过敏反应减少E、抗菌作用和过敏反应均不受影响正确答案:B35、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最好的药物是A、异丙嗪B、奥美拉唑C、雷尼替丁D、苯海拉明E、肾上腺皮质激素正确答案:B36、受体激动药的特点是A、对受体无亲合力有效应力B、对受体无亲合力和效应力C、对受体只有效应力D、对受体有亲合力和效应力E、对受体有亲合力,无效应力正确答案:D37、下列哪项不是β受体阻断药的禁忌症A、严重低血压B、严重房室传导阻滞C、慢性心功能不全D、支气管哮喘E、严重左心室功能不全正确答案:C38、肾上腺素不能抢救的是A、心源性哮喘B、麻醉意外导致的心跳骤停C、电击导致的心跳骤停D、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E、青霉素过敏休克正确答案:A39、下列药物中属于钙通道阻滞药的降压药是A、卡托普利B、哌唑嗪C、乌拉地尔D、硝苯地平E、利血平正确答案:D40、女性,50岁。
药理学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篇药理学总论第一章绪言一、名词解释1.药理学 2.药物3.药物代谢动力学4.药物效应动力学二、选择题【A1型题】5.药物主要为A 一种天然化学物质B 能干扰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C 能影响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D 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E 有滋补、营养、保健、康复作用的物质6.药理学是临床医学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主要是因为它A 阐明药物作用机制B 改善药物质量、提高疗效C 为开发新药提供实验资料与理论依据D 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E 具有桥梁学科的性质7.药效学是研究A 药物的临床疗效B 药物疗效的途径C 如何改善药物质量D 机体如何对药物进行处理E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8.药动学是研究A 机体如何对药物进行处理B 药物如何影响机体C 药物发生动力学变化的原因D 合理用药的治疗方案E 药物效应动力学9.药理学是研究A 药物效应动力学B 药物代谢动力学C 药物的学科D 与药物有关的生理科学E 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学科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一门科学。
2.能影响机体生理、生化过程,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
3.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即药物在机体的作用下发生的动态变化规律。
4.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原理,即机体在药物影响下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及机制。
二、选择题5.D 6.D 7.E 8.A 9.E第二章(一) 药物代谢动力学一、名词解释1.药物的吸收2.首关消除3.肝肠循环4.血浆半衰期二、填空题1.药物体内过程包括、、及。
2.临床给药途径有、、、、。
3._ 是口服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
其特点为:pH 近、、增加药物与粘膜接触机会。
4.生物利用度的意义为、、。
5.稳态浓度是指速度与速度相等。
三、选择题【A1型题】1.大多数药物跨膜转运的形式是A 滤过B 简单扩散C 易化扩散D 膜泵转运E 胞饮2.药物在体内吸收的速度主要影响A 药物产生效应的强弱B 药物产生效应的快慢C 药物肝内代谢的程度D 药物肾脏排泄的速度E 药物血浆半衰期长短3.药物在体内开始作用的快慢取决于A 吸收B 分布C 转化D 消除E 排泄4.药物首关消除可能发生于A 口服给药后B 舌下给药后C 皮下给药后D 静脉给药后E 动脉给药后5.临床最常用的给药途径是A 静脉注射B 雾化吸入C 口服给药D 肌肉注射E 动脉给药6.药物在血浆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A 药物作用增强B 药物代谢加快C 药物转运加快D 药物排泄加快E 暂时出现药理活性下降。
药理学作业含答案定稿版

药理学作业含答案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昆明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校外点作业(本科)1.试述肝药酶对药物转化的作用及其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关系。
药物的生物转化要靠酶的促进,主要是肝微粒体混合功能酶系统。
微粒体是内质网碎片在超速离心时形成的小泡,内含多种酶,加上匀浆可溶部分的辅酶II(NADPH)形成一个氧化还原酶系统。
该系统对药物的生物转化起主要作用,又称肝药酶。
主要的氧化酶是细胞色素P450。
NADPH来自细胞呼吸链,提供电子经黄蛋白等传递给氧化型P450,使之还原再生,又称单加氧酶。
肝药酶的作用专一性很低,许多药物经此酶系统作用而生物转化。
此酶系统活性有限,达到极限后则数种药物间会发生竞争抑制现象。
此酶系统个体差异很大,除先天遗传性差异外,生理因素如年龄、营养状态、疾病等均影响肝药酶的活性。
2.激动药、拮抗药、部分激动药各有什么特点?拮抗药,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α=0)的药物。
它们本身不产生作用,但因占据受体而拮抗激动药的效应,如纳洛酮和普萘洛尔均属于拮抗药.激动药或称兴奋药,指既有较强的亲和力,又有较强的内在活性的药物,与受体结合能产生该受体的兴奋的效应。
3.试比较毛果芸香碱与阿托品的作用。
答:(1)、阿托品对眼的作用:①散瞳:阻断虹膜括约肌M受体。
②升高眼内压:散瞳使前房角变窄,阻碍房水回流。
③调节麻痹:通过阻断睫状肌M受体,使睫状肌松驰,悬韧带拉紧,晶状体变扁平,屈光度降低,以致视近物模糊,视远物清楚。
(2)、毛果芸香碱对眼的作用:①缩瞳:激动虹膜括约肌M受体。
②降低眼内压:缩瞳使前房角间隙变宽,促进房水回流。
③调节痉挛:通过激动睫状肌M受体,使睫状肌痉挛,悬韧带松驰,晶状体变凸,屈光度增加,以致视近物清楚,视远物模糊。
4、毒扁豆碱与毛果芸香碱对眼部作用的异同点是什么?毒扁豆碱为易逆性抗胆碱酯酶(AChE)药,抑制AChE去水解ACh,ACh在突触间隙中积聚,产生M样和N样作用,所以是一个间接的拟胆碱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校外点作业(本科)1.试述肝药酶对药物转化的作用及其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关系。
药物的生物转化要靠酶的促进,主要是肝微粒体混合功能酶系统。
微粒体是质网碎片在超速离心时形成的小泡,含多种酶,加上匀浆可溶部分的辅酶II (NADPH)形成一个氧化还原酶系统。
该系统对药物的生物转化起主要作用,又称肝药酶。
主要的氧化酶是细胞色素P450。
NADPH来自细胞呼吸链,提供电子经黄蛋白等传递给氧化型P450,使之还原再生,又称单加氧酶。
肝药酶的作用专一性很低,许多药物经此酶系统作用而生物转化。
此酶系统活性有限,达到极限后则数种药物间会发生竞争抑制现象。
此酶系统个体差异很大,除先天遗传性差异外,生理因素如年龄、营养状态、疾病等均影响肝药酶的活性。
2.激动药、拮抗药、部分激动药各有什么特点?拮抗药,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在活性(α=0)的药物。
它们本身不产生作用,但因占据受体而拮抗激动药的效应,如纳洛酮和普萘洛尔均属于拮抗药.激动药或称兴奋药,指既有较强的亲和力,又有较强的在活性的药物,与受体结合能产生该受体的兴奋的效应。
3.试比较毛果芸香碱与阿托品的作用。
答:(1)、阿托品对眼的作用:①散瞳:阻断虹膜括约肌M受体。
②升高眼压:散瞳使前房角变窄,阻碍房水回流。
③调节麻痹:通过阻断睫状肌M受体,使睫状肌松驰,悬韧带拉紧,晶状体变扁平,屈光度降低,以致视近物模糊,视远物清楚。
(2)、毛果芸香碱对眼的作用:①缩瞳:激动虹膜括约肌M受体。
②降低眼压:缩瞳使前房角间隙变宽,促进房水回流。
③调节痉挛:通过激动睫状肌M受体,使睫状肌痉挛,悬韧带松驰,晶状体变凸,屈光度增加,以致视近物清楚,视远物模糊。
4、毒扁豆碱与毛果芸香碱对眼部作用的异同点是什么?毒扁豆碱为易逆性抗胆碱酯酶(AChE)药,抑制AChE去水解ACh,ACh在突触间隙中积聚,产生M样和N样作用,所以是一个间接的拟胆碱药。
具有强而持久的缩瞳、降低眼压和调节痉挛等作用,对眼的刺激性大,收缩睫状肌的作用强,可引起头痛。
滴眼后不会出现缩瞳、眼压降低和调节痉挛的作用。
主要用于青光眼。
吸收作用的选择性较差,毒性较大。
可用于中药麻醉催醒和阿托品等抗胆碱药中毒的解救。
毛果芸香碱为M-ACh-R激动剂,能直接激动M-R,产生M样效应,对眼和腺体的作用最为明显。
具有缩瞳、降低眼压和调节痉挛等作用,作用温和而短暂,对眼的刺激性小,也不易引起头痛。
吸收后可使汗腺和唾液腺分泌增加。
主要用于青光眼,与散瞳药交替使用治疗虹膜炎,以防虹膜和晶状体粘连。
滴眼后可引起缩瞳、降低眼压和调节痉挛等作用。
5. 比较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作用和用途有何异同?6.应用α受体阻断剂引起的低血压为何不用肾上腺素抢救?应选用何药?为什么?答:肾上腺素能兴奋α受体,使皮肤、粘膜及脏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同时还兴奋β2受体,使骨骼肌血管、冠状动脉血管扩。
α受体阻断药可使肾上腺素α受体兴奋效应减弱或消失,这时其β2受体效应占主导地位,使骨骼肌血管、冠状动脉等扩,阻力下降,血压不但不升高,反而会下降,因此α受体阻断药引起的血压下降不能用肾上腺素来纠正,应选用去甲肾上腺素。
7.比较苯二氮卓类与巴比妥类的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
答:苯二氮卓类有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和抗癫痫、中枢性肌肉松弛和麻醉前给药的用途,无麻醉效果;苯二氮卓类可促进中枢性GABA与GABAA 受体结合而使Cl-离子通道开放频率增加,增强GABA对神经元Cl-电导作用。
巴比妥类有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痫、麻醉及麻醉前给药的作用;巴比妥类延长Cl-通道开放时间,同样增强GABA的作用,较大剂量下还可抑制突触前Ca2+依赖性的递质释放。
8.氯丙嗪的不良反应有哪些?答:主要不良反应有M受体阻断症状,α受体阻断症状,分泌紊乱,锥体外系反应,过敏反应。
还可引起心律失常。
9.试从镇痛作用特点、镇痛机制、镇痛部位、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五方面比较镇痛药和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异同。
相同点药理作用:镇痛作用:镇痛药:强大,对各种疼痛均有效;解热镇痛抗炎药:轻中度,尤其是炎症性疼痛。
不良反应:消化道: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均可引起心血管疾病:镇痛药:直立性低血压、颅压升高;解热镇痛抗炎药:引起血压升高、心悸、心率不齐。
不同点镇痛药一般是中枢镇痛药,像吗啡,杜冷丁,与中枢阿片受体结合,减少递质释放,发挥镇痛作用。
用于剧烈疼痛;连续反复应用可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用量过大可致急性中毒,表现为昏迷、呼吸深度抑制、针尖样瞳孔三大特征。
对肾无损害。
不会导致皮肤过敏。
解热镇痛抗炎药一般是阿斯匹林受体类抗炎药,它抑制COX(环氧化酶)活性,进而使PG(前列腺素)等致痛物质减少;用于一般性疼痛(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月经痛)。
不产生欣快感和成瘾性;无急性中毒情况。
可引起低钠血症,高钾血症,水肿,氯质血症,少尿,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肾衰。
可导致皮肤过敏,包括皮疹、荨麻疹、光敏、剥脱性皮炎等。
10.常用钙通道阻滞药有哪些?它们的组织选择性如何?答:钙通道阻滞药分为选择性钙通道阻滞药与非选择性钙通道阻滞药。
选择性钙通道阻滞药包括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等)、苯烷胺类(维拉帕米等)和苯并硫氮罩类(地尔硫氮罩等);非选择性钙通道阻滞药包括氟桂利嗉等。
用于控制血压的药物主要为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药。
钙拮抗剂(Calcium Antagonists ),也叫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s),主要通过阻断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抑制细胞外钙离子流,使细胞钙离子水平降低而引起心血管等组织器官功能改变的药物。
临床常用的有硝苯吡啶、异搏定、硫氮唑酮等。
对心脏的作用,主要是抑制心肌去极化过程中第二时相钙离子流,降低细胞钙,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氧耗量,同时抑制窦房结和房室结的钙流,使窦房结自律性下降,房室传导减慢,心室率降低,如异搏定,氮唑酮。
11.一线抗高血压药物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机制如何?第一线抗高血压药物:β受体阻断药、钙拮抗药、利尿药和血管紧素转化酶抑制药等四大类药物。
作用机制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神经节阻断、影响肾上腺索能神经递质药、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血管扩药、钙拮抗药、利尿药、血管紧素转化酶抑制药、血管紧索Ⅱ受体阻断药(拮抗剂)。
12.试述三种抗心绞痛药物(硝酸酯类、钙通道阻滞药、β受体阻断药)的抗心绞痛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
13.试述五类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药物(ACEI、ARB、β受体阻断药、强心苷、利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作用机制。
ACEI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作用机制:(1)降低外周阻力,降低心脏后负荷:①抑制AngⅠ转化酶,AngⅡ的生成减少,减弱收缩血管作用。
②抑制缓激肽水解,使缓激肽增多,促进NO和前列环素生成,增强扩血管作用。
(2)减少醛固酮生成:以利于排钠,减轻钠、水潴留,降低心脏前负荷。
(3)抑制心肌及血管重构:AngⅡ和醛固酮↓,抑制心肌细胞增生,胶原纤维增多,心肌间质纤维化。
(4)对血流动力学影响:①降低全身血管阻力,降低心室充盈压和室壁力,改善心肌舒功能。
②降低肾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
(5)降低交感神经活性,抗心肌缺血和保护心肌的作用。
ARB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作用机制:血管紧素受体有AT1,AT2两种,的功能主要是介导血管收缩,醛固酮分泌和促进细胞增殖等,AT2 功能与之相反,但所有血管紧素Ⅱ的临床效应都是ATi介导的,故在受体水平上的AI阻滞剂能完全阻断AngⅡ。
β受体阻断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作用机制:(1)抗交感神经作用:阻断心脏的β受体,拮抗过量儿茶酚胺对心脏的毒性,阻止Ca2+流对线粒体,心肌细胞的毒性。
(2)减少肾素释放,抑制RAAS系统活性,防止高浓度AngⅡ对心脏的损害;阻断突触前膜β2受体,减少NA释放,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同时减慢心率,减少心肌的耗氧量。
(3抑制交感神经作用,上调β受体数目,恢复其信号转导能力,改善β受体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4)改善心肌重构,对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卡维地洛兼有阻断α1受体,扩血管,抗氧化作用。
(5)抗心律失常和抗心肌缺血作用。
强心苷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作用机制:①可提高心肌收缩力及收缩速度,增加心排出量;②负性频率作用:由于正性肌力作用,心输出量增加,对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刺激增加,导致迷走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力降低;③降低心肌耗氧量:因为 A.心缩力加强,使心室容积缩小。
B.心率减慢。
所以慢性心衰使用强心苷后在不提高心肌耗氧量前提下,增加心输出量,解除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现象,同时收缩力加强,心脏排空较完全,加之舒期相对延长,静脉回流较充分,静脉系统淤血现象解除,全身循环改善,因心脏代偿失效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减轻消失。
利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作用机制:早期通过排钠利尿,减少血容量和回心血量,减轻心脏前负荷;久用使血管壁中Na+减少,Na+-Ca2+交换也减少,进而使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Ca2+减少,血管收缩程度下降,外周血管力下降,心脏后负荷降低,由此使CHF症状减轻。
14.糖皮质激素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有哪些?采用哪些措施可以减轻其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有: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诱发或加重感染、诱发或加剧胃十二指肠溃疡、引起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迟缓、青光眼、白障、导致肾上腺萎缩和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抑制生长素分泌和造成负氮平衡等。
15.试述下列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β-酰胺类、大环酯类、林可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氯霉素、喹诺酮类、磺胺类。
β-酰胺类的作用机制:β-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胞壁粘肽合成酶,作用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菌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使菌体失去屏障而死亡。
此类药物对繁殖期的敏感细菌有极强的杀灭作用,但对细菌已合成的细胞壁无影响,故此类药物的多数品种为繁殖期杀菌剂。
哺乳动物和人的细胞结构中没有细胞壁,所以此类药物对人和哺乳动物等的毒性极小。
大环酯类的作用机制: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的23S核糖体的特殊靶位及某种核糖体的蛋白质结合,阻断转肽酶作用,干扰mRNA位移,从而选择性抑止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林可霉素类的作用机制:作用于敏感菌核糖体的50S亚基,阻止肽链的延长,抑制细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从而起抗菌作用。
氨基糖苷类的作用机制: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作用于细菌蛋白质合成过程,使之合成异常的蛋白,阻碍已合成蛋白的释放,使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而导致一些重要生理物质外漏,引起细菌死亡。
四环素的作用机制:药物能特异性地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的A位置结合,阻止氨基酰-tRNA在该位上的联结,从而抑制肽连的增长和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