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重复与变化》课件

合集下载

五年级美术下册《重复与变化》优秀教学案例

五年级美术下册《重复与变化》优秀教学案例
4.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突破创作过程中的难点,提升其美术技能。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主题,共同探讨如何运用重复与变化进行创作。
2.鼓励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分工明确,共同完成创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3.组织小组间的作品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5.实践性教学,注重能力培养
本教学案例注重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重复与变化的表现手法,提高美术创作能力。同时,教师通过示范、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创作过程中的问题,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四)总结归纳
1.教师组织学生分享创作思路和心得,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请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创作过程和心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到了哪些关于重复与变化的知识?"
2.强调重复与变化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创作。
"重复与变化是一种非常有趣且实用的美术表现手法。希望大家能够在生活中多发现、多运用,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2.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重复与变化》。
"很好,大家发现了许多有趣的重复与变化的元素。今天我们将深入学习这个主题,了解它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和价值。"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重复与变化的概念,结合教材内容和经典作品,阐述其在美术创作中的意义和作用。
"重复与变化是美术创作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作品具有节奏感、层次感和动态感,提升作品的美感。"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化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本教学案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重复与变化实例,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感受美术创作的魅力。这种导入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他们意识到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为后续创作奠定了基础。

《重重复复》精品 课件

《重重复复》精品 课件
这天,我仍旧坚定不移的做着一件事:读 书!我读 书,带 着我的 梦想去 读书, 带着我 的追求 去读书 ,让我 们在快 乐的读 书氛围 中健康 成长! 雄鹰要到宽阔的碧空中搏击风雨,鱼儿 要到无 边无际 的海洋 里劈波 斩浪, 我也要 到丰富 的书籍 里去获 取精神 食粮, 在这海 阔天空 中快乐 的成长!
重复美……
2、我们通过这次课的学习,以后 的生活中要学会发现我们身边各 种各样的美,让我们生活在美的 世界。
设计思路:导入课题(同学们有没
有发现我们身边重重复复的美 呢)——看图片(植物、动 物……)——运用展示(建筑、装 饰、编织……)——方法(如果我 们来设计,我们该怎么做呢?)— —猜猜游戏(看着设计作业猜测来 源)——作业布置——结课
小学生读书心得(五): 人生快事,莫如读书。它能让我们知天 地、晓 人生。 它能让 我们陶 冶性情 ,不以 物喜, 不以物 悲。书 是我们 精神的 巢穴, 生命的 源泉。 古今中 外有成 就的人 ,到与 书结下 了不解 之缘, 并善于 从书中 汲取营 养。从 阅读中 养成爱 好读书 的习惯 ,体会 读书的 乐趣, 学习和 掌握一 些读书 的方法 ,这不 是人生 的第一 大快事 吗下面 ,我就 和大家 分享读 书的各 种乐趣 吧!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
看一看
植物花瓣的美 动物“衣服”的美
赏一赏
聪明的建筑师 设计叔叔厉害吗? 真巧妙 ……
孔 雀 展 翅
斑 马
豹 子
长颈鹿
世 界 博 览 会 中 国 馆
2008
年 奥 运 会 水 立 方
圣 保 罗 教 堂 内 景
罗 马 给我们对称 之美
给我们庄
圣 保
严、秩序

的美感
花朵离不开阳光的呵护,草儿离不开雨 露的滋 润,做 为一名 小学生 ,我更 离不开 书的滋 养。 这天,我已成长为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 ,这与 我天天 读书是 分不开 的:因为 读书我 掌握了 许多知 识,老 师都对 我竖起 了大拇 指,还 因为读 书,我 学会了 做人, 成了老 师和同 学们都 喜爱的 学生

平面构成对称、均衡、重复、变异ppt课件

平面构成对称、均衡、重复、变异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56
(3)基本形在方向上进行变化,也可结合正负 形交替变化
精选课件PPT
57
重复构成
精选课件PPT
58
重复构成
精选课件PPT
59
重复构成
精选课件PPT
60
重复构成
精选课件PPT
61
重复构成
精选课件PPT
62
重复构成
精选课件PPT
63
重复构成
精选课件PPT
64
重复构成
精选课件PPT
精选课件PPT
73
swatch的海报设计 重复元素的应用
精选课件PPT
74
海报设计 重复元素的应用
精选课件PPT
75
某海报设计 重复的应用
精选课件PPT
76
某海报设计 重复的应用
精选课件PPT
77
某海报设计 重复变异形的应用
精选课件PPT
78
重复构成的应用
精选课件PPT
79
特异构成
• 建立在重复构成的基础上,某个形态在整 体的有规律的形态群中有局部的突破和变 化。
精选课件PPT
24
构成的形式法则:对称与平衡
封面设计的均衡构成
精选课件PPT
25
构成的形式法则:对称与平衡
点的平衡构成: 如果画面中只有一个点,那么这个点处于何位置最 优?
稳定性好 过于死板
平衡关系差
精选课件PPT
既感到稳定,又有变化
26
构成的形式法则:对称与平衡
点的平衡构成:
精选课件PPT
27
构成原理
精选课件PPT
1
构成的形式法则

《重复与渐变》课件

《重复与渐变》课件

03
总结词
色彩搭配和谐
05
02
详细描述
通过欣赏优秀作品,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重复 与渐变在视觉上的冲击力,增强对这一设计 手法的理解。
04
详细描述
优秀作品往往蕴含着独特的设计理念, 通过欣赏可以启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06
详细描述
优秀作品在色彩搭配上往往和谐统一,通过欣 赏可以学习如何运用色彩来增强设计的整体效 果。
案例分析:重复与渐变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强化视觉效果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通过重复与渐变的手法,可以将海报的主题信 息突出显示,使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在海报设计中,通过重复与渐变的手法,可以 有效地强化视觉效果,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建筑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重复与渐变可以通过建筑元素、材料和结构的运用来表现。例如,通过重 复使用同一种建筑材料或结构,再逐渐过渡到另一种建筑材料或结构,可以创造出更加动 态、立体的建筑外观。
重复与渐变的创作技巧
01
选择合适的元素或形状
在运用重复与渐变时,选择合适的元素或形状是关键。这些元素或形状
应该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并且能够有效地传达设计者的意图。
室内设计中的重复与渐变
总结词
统一空间感
详细描述
室内设计中的重复与渐变还能起到统一空间感的作用。通过在多个元素上重复使用相同 的元素或色彩,可以使整个空间更加协调和统一。而渐变则能带来空间上的层次感和流
动感,使空间更加生动和立体。
05 案例分析
优秀作品欣赏
总结词
视觉冲击力强
01

重复与变化--重复的魅力(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重复与变化--重复的魅力(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重复与变化——重复的魅力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重复的概念,理解重复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重复元素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重复现象,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重复的概念:在美术创作中,重复是指某一元素或造型在作品中反复出现,形成一定的规律和节奏。

2. 重复的类型:按照重复的规律,可分为有序重复、无序重复、渐变重复等。

3. 重复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介绍重复在绘画、设计、建筑等领域的应用实例,分析重复元素对作品美感的影响。

4. 学生实践:引导学生运用重复元素进行美术创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重复的概念,掌握重复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重复元素进行创意表达,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素材、示范作品等。

2. 学具:绘画工具、纸张、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重复现象,引导学生关注重复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重复的概念、类型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重复的重要性和作用。

3. 示范讲解:结合实例,分析重复元素在作品中的运用,指导学生掌握创作方法。

4. 学生实践:引导学生运用重复元素进行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师评,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复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重复与变化——重复的魅力》2. 教学内容提纲:- 重复的概念与类型- 重复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学生实践- 作品展示与评价七、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运用重复元素进行一幅美术作品的创作。

2. 作业要求:作品主题鲜明,重复元素运用得当,具有一定的创意和美感。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重复的概念、类型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重复元素进行美术创作,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审美情趣。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ppt课件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ppt课件
1717段落段落艺术艺术门类门类举例举例重复什么重复什么变化什么变化什么共同共同之处之处2233音乐音乐鳟鱼五重奏鳟鱼五重奏不断地重不断地重重复与变重复与变和谐统一和谐统一44舞蹈舞蹈几乎所有的舞蹈几乎所有的舞蹈556677绘画绘画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放牧图放牧图1818段落段落内容内容特点特点共同之处共同之处99人民大会堂人民大会堂各列柱子高低各列柱子高低大小略有不同大小略有不同101011111212131314141919段落段落内容内容特点特点共同之处共同之处99人民大会堂人民大会堂各列柱子高低各列柱子高低大小略有不同大小略有不同凡是较优秀的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个体建筑或者组群都以建组群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既是而取胜既是千篇一律却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又千变万化10101111北京故宫的前三殿北京故宫的前三殿在时间持续的同时空间也连续地在时间持续的同时空间也连续地流动流动
通读全文,整体把握
1.通读全文,你能否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在哪几段?并试着 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观点。
作者观点:
重复与变化的有机统一构成了建筑之美,两者缺一不可。
通读全文,整体把握
2. 第1段到第7段谈的是什么? 与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什么关系? 各段内容要点: 第1段:在有持续性的艺术作品中,重复与变化缺一不可。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音适乐用、于绘简约画创、意建主题筑及之相间关类的别通演感示
导入
北京的城墙可以建成环城公 园,这将是一个长达39.75公里、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立体公园。夏 季黄昏,可供数十万人纳凉游憩。 秋高气爽的时节,登高远眺,俯 视全城,西北苍苍的西山,东南 无际的平原,居住于城市的人民 可以这样接近大自然,胸襟壮 阔——
韦偃是唐代中期画马名家,李公麟此图虽题为摹仿韦作,所画马一千二 百余匹,牧者一百四十余人,场面极为壮阔。

《重复与变化》课件

《重复与变化》课件
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是数字化应用的另一个重要领域,通过在设计中运用重复与变化的手法,可以创 造出更加丰富、有趣的交互体验。例如,在游戏设计、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领域,交互 设计已经成为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
重复与变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绿色设计
循环经济
生态保护
在可持续性发展的背景下,绿色设计 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设计理念。通过在 设计中运用重复与变化的手法,可以 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负担,实现 更加环保、可持续的设计。例如,在 建筑设计、包装设计等领域,绿色设 计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Part
06
重复与变化的未来发展
重复与变化的数字化应用
数字化技术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重复与变化的设计理念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建筑设 计、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等。数字化技术使得设计师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重复与变化的手 法,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
动态设计
动态设计是数字化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重复与变化的动态演绎,可以创造出更加生 动、富有节奏感的视觉体验。例如,在网页设计、广告展示、数字媒体等领域,动态设计 已经成为吸引观众注意力的重要手段。
自然界中的重复
总结词
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的重复现象,如动物的斑纹、植物的花瓣、山脉的排列等 。
详细描述
自然界中的重复现象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它们有助于动物的保护、植物的繁殖 以及自然界的平衡。例如,某些动物身上的斑纹有助于它们在环境中伪装自己 ,躲避天敌。
艺术中的重复
总结词
在艺术创作中,重复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它可以增强作品的视觉效果和表现 力。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性发展的另一个重 要方面,通过在设计中运用重复与变 化的手法,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和废物的减量化。例如,在工业设计 、城市规划等领域,循环经济已经成 为了一种重要的设计理念。

《重复与变化》

《重复与变化》
有详细、具体举例,如明清故宫、颐和园长廊; 有略举,如颐和园谐趣园; 有概括举例,如世界建筑史上的例子。 举例在重复中有变化,既让人信服,又不给人以 重复累赘之感,是我们在写文章时应该学习的。
4.文章最后一段谈的什么?有何意义?
此段指出写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即现 实的建筑中,存在着重复与变化不能很 好统一的问题,给百姓生活带来不便, 或影响美观,应该引起建筑师们的注意。
通读全文,你能否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在哪几段? 并试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观点。
本文的主要内容:在8—16段。
中心观点:重复与变化的有机统一构
成了建筑之美,两者缺一不可。
清明上河图 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长525厘米,宽25.5厘米, 其中计有人物684个,牲畜96头,房舍122座, 轿子8顶,舟船25只,树木124棵。《清明上河图》 画卷,北宋风俗画作品。传世名作、一级国宝。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 一,不但艺术水平高超,而且围绕着它还流传下 来许多有趣的故事。作者张择端,字正道,东武 (今山东诸城)人。宋徽宗时为宫廷画家。少年时 到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游学,后习绘画,尤喜 画舟车、市桥、郭径,自成一家。
2.举出本文其他能够通俗、明白、形象地证明自己 观点的语言。
比喻说理: 15段‚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 ‘乐曲’‛。
风趣而生活化的说理: 16段“即使它们本身各自都很美观,放在一起就都 ‘损人’且不‘利己’,‘千变万化’到令人眼花 缭乱”。
3.本文在结构、语言或举例方面有无体现 “重复与变化”的原则
结构——音乐、舞蹈、绘画、建筑,变化的是不同 艺术独特的表现方式,相同的是不变的艺术规律; 本文通过一次次重复强调了在“千变万化”的艺术 创造中“千篇一律”的艺术规律。 语言——第13段即是一例,通过‚重复‛使用 ‚一根‛与设想柱子形状的‚变化‛,说明因为 没有了持续性带来的视觉效果的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重复与变化 小东小学 程雨虹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分析
说 课 流 程
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 五、教学评价和反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教材分析
• 重复与变化它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是“ 奇妙的组合”一单元课程的第一课, 本课在认识色彩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进 行初步的构成练习,为后面的图形变化作 铺垫。所以,本课知识是图形的变化中非 常重要的一环。
第三环节:创作表现
• 出示课件,回顾了重复绘画的步骤,同时 播放轻音乐,并提示学生绘画的注意事项, 之后,学生小组进行绘画,我进行巡视指 导。
第四个环节:展示评价
• 学生展示作品,先由各小组组长进行评, 之后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评价,最后我对学 生的作品进行整体的评价,并给予鼓励。
五、教学评价和反思
二、学情分析
• 五年级的学生已有初步的审美基础和欣赏能力,从简单的 图形入手进行教学,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因是第 一次接触,学生很难设计出造型美、独具一格的图形来, 需要教师有序地引导学生。美术课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审 美意识和能力,如何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教师教学方法就 显得非常重要。我根据我校的实际,因材施教,我将采用 演示、引导观察和分析讲解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利用展 示图片、美术作品,对重复这一形的变化的知识进行讲授, 即直观又灵活,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兴 趣更占优势。在教学中,学法上主要通过欣赏、比较、谈 话、动手画画等方法相结合。通过启发学生发现周围的现 象,在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寻找重复的图形美,从中体会重 复给人带来的美感,并试着动手设计一个基本形状,设想 一种排列形式,完成一次重复构成练习。
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以及五年级学生的实 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重复的形 式美感。 •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掌握色彩重复的构成方法,并运 用对比色或同类色搭配。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设计学子中感受形式美的意义 和乐趣。 • 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难 点设置为: • 1、学习重复与变化的基本方法。 • 2、理解和掌握重复与变化的规律。
• 《重复与变化》这是一节平面构成设计课,学习 简单的图案设计。让学生初步了解关于平面构成 的现象和知识,不断丰富和增强学生的设计思维。 首先,通过欣赏、回忆、体会重复的美感来让学 生了解重复图形的概念。然后让学生通过欣赏两 幅图找出重复图案不同的排列方式,这一活动不 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培 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美术学习 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虽然每个学生的作品都有自 己的特别之处,我们应该看到他们的闪光点。从 而体验《重复与变化》产生的秩序感和节奏感。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
•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利 用多媒体课件,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本 课的教材特点,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激情导入: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 第三环节:创作表现
第四个环节:展示评价
第一环节:激情导入:
• 课前,我检查学生用具是否齐全。课件演 示自然界中的重复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 发现这些图案在排列过程中的特点。就是 相同事物在排列过程中的重复出现,并引 出课题《重复与变化》。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
• 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重复图形。 • 之后出示课件,欣赏几幅重复构成的几种骨格图, 并提出问题:这些作品在排列的过程中,有什么 不同的地方?并让学生回答。 • 其实,图形在排列的过程中,方法是多样的,并 不是单一的,这里就突出了教学重点。 • 我又拿出了课前准备好的范画,让学生观察、分 析表现方法。 • 接着,我按步骤完成一幅作品,并要求学生认真 观察倾听,之后让学生在组内交流概括绘画步骤 并在班内汇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