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合在一起成新字》 一年级下册
识字一 2.合在一起成新字

拓展练习
人云会,女子好……
我也会编……
传说汉字是一个叫仓颉的人造 出来的。仓颉根据事物的样子创 造了许多字,比如说“日、月、 田……”可是后来他发现一种东 西特别亮,他就想:太阳和月亮 是最明亮的了,就把日和月合在 一起叫“明”吧。他看到一片尖 尖的草叶,他又想:上面小,下 面大,就是“尖”吧!用这样的 方法,他又创造出了许多汉字。
hé
2.合在一起成新字
日 月 田 力 小 土 小 大 木 人
独体字
日+ 月=明 田
小 小
+ + +
力=男
土 大
= =
尘
尖
木+ 木=林 木 + 木+木 人 人
+ +
=
森
人 人
= +
从 人
=
众
白 水 山 石 鱼 羊 舌 甘
独体字
白+ 水=泉 山
鱼 舌
+ + +
石=岩
羊 甘
= =
鲜
甜
猜气球
尖 双 森 从 男 鲜岩泉 村 众 明 舌 甘 甜 林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笔 顺
词 语
句 子
yáng 羊部
独体结构
山羊 羊肉
客人来了,村民都会用鱼肉 和羊肉招待。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笔 顺
词 语
句 子
gān 甘部
独体结构
甘甜 山里的泉水十分甘甜。 同甘共苦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笔 顺
词 语
《合在一起成新字》导学案

男生齐读。
生5:从,一个人在前,一个人在后就读从。
生6:三个人就说明人很多,所以三人众。
生7:观众。
生7:我是从电视上学到的。
生8:很“众”。
生9:不对,“众”表示有很多人。
师:你从文中认识了哪些生字?
师:你能跟老师这样读吗?明,日月明。
师:生字宝宝觉得你们很了不起,想和大家做朋友,大家打个招呼叫一叫他们的名字好吗?
课件
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四、
学法引导
探究提升
10分钟
生10:尘,很小的土就变成尘土了。
学生答:“碰出生字我来认,日+月就念明。”
生1:小+大组成尖。
生2:田+力组成男。
生3:双木林。
……
学生分成两人一组,一方悄悄告诉另一方,对了点点头,错了悄悄告诉他。
四人小组合作自学。
生1:读课文
生2:找由独体字合成的新字
(课件出示生字)
明男尘尖林森从众
师:你们知道古代人是怎么造字的吗?师讲《仓颉造字》的故事。你们是怎么想的?
师:还有什么东西是尖的?
师:我们在使用这些东西的时候要注意安全。还有哪些同学要说别的字?
师:男生一起读一下男字好不好?
(课件出示“从”字
师:谁能给“众”组词?
师:你是从哪儿学到这个词的?
师:你真棒!
(2)从文中画出本课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课件
自主识字
三、
展示互动
质惑解疑
10分钟
生1:明、男
生2:从、尖、林
……
生1:明,日月明。
生2:男,田力男。
生3:尖,小大尖。
S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合在一起成新字》教案

S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合在一起成新字》教案导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认识13个生字;掌握7个字;学习2个新部首:“日字旁”、“小字头”。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理解词语。
2.过程与方法:(1)在愉快的语文学习中,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理解汉字合体字的造字方法,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2)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提高感知能力,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的同时,对所获得的信息加以思考分析,开展多角度的探究性活动。
(3)学生通过学习成果的发布,提高展示表现自我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孩子的主动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培养儿童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使学生在充分体验汉字的奇妙演变及造字规律的同时,感悟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源流长。
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内容分析:《合在一起成新字》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单元的一首儿歌。
教学重点是充分利用图文,利用本课生字的特点,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识记生字。
难点是两个相同独体字组成合体字时,左边独体字做偏旁形状往往发生变化。
“日”、“小”部首时形状的变化。
三、教学思路:新课标指出小学1-2年级要培养学生有“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新版教材指出:要初步向学生渗透汉字的造字规律和表意功能,引导学生利用这些规律识字,激发主动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培养儿童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三方面的措施:(1)情景激趣理解造字方法: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书中的插图,(教师可以利用课件或在黑板上以简笔画的形式画出书中的相应内容)先引导学生回忆图中的“木、山、石、人……”等字的写法。
再以两个独体字为例让学生结合图与字猜测字的发音,如:双人是从,跟从的从,从而使学生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理解汉字合体字的造字方法。
(2)游戏激趣喜欢学习汉字:在识字教学中穿插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合在一起成新字》 一年级下册

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识字一第2课《合在一起成新字》识字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小学1-2年级要培养学生有“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新版教材指出:要初步向学生渗透汉字的造字规律和表意功能,引导学生利用这些规律识字,激发主动识字的兴趣,提升识字效率,培养儿童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所以在本课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三方面的措施:(1)情景激趣理解造字方法: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书中的插图,(教师能够利用课件或在黑板上以简笔画的形式画出书中的相对应内容)先引导学生回忆图中的“木、山、石、人……”等字的写法。
再以两个独体字为例让学生结合图与字猜测字的发音,如:双人是从,跟从的从,从而使学生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理解汉字合体字的造字方法。
(2)游戏激趣喜欢学习汉字:在识字教学中穿插游戏能够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如“悄悄话”的游戏能够使学生在静中思学;“碰碰撞”的游戏能够使学生在动中乐学。
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3)儿歌激趣感悟识记生字:利用朗朗上口的儿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升识字的效率。
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讲一讲、编一编,在感悟中记忆并理解生字。
二、教材分析:《合在一起成新字》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单元的一首儿歌。
教学重点是充分利用图文,利用本课生字的特点,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识记生字。
难点是两个相同独体字组成合体字时,左边独体字做偏旁形状往往发生变化。
“日”、“小”部首时形状的变化。
三、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文中 13 个生字:“男、尘、双、森、从、众、村、泉、岩、鲜、舌、甘、甜”;会写 7 个生字:“羊、甘、从、林、明、舌、尖”,学习新部首“木字旁”、“日字旁”、“小字头”;(2)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理解词语。
2.过程与方法:(1)在愉快的语文学习中,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理解汉字合体字的造字方法,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2)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提升感知水平,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的同时,对所获得的信息加以思考分析,展开多角度的探究性活动。
《合在一起成新字》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下册)_1

《合在一起成新字》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认识文中12个生字和2个偏旁:“日、小”,书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掌握相应的识字方法。
4、感受汉字的有趣,激发识字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2、识记生字,正确书写9个生字。
三、教学准备生字卡,实物投影仪四、教学方法直观法、谈话法、讲授法五、课型:识字课六、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1、教师组织谈话:古代人用什么方法来表示一个事物?2、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些由两个字合在一起组成的新字。
3、板书课题:合在一起成新字(学生齐读课题)二、读文识字1、学习文中第一段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2)反馈、交流:通过课文的介绍,你从中认识了哪些汉字?教师板书:明男尘尖林森从众双(3)引导发现:这些生字都是由什么组成?(4)练习用本段的生字进行扩词、说话练习。
2、教师学生小结学习第一小节的方法步骤。
学生读课文——找出独体字合成的新字——弄清各个新字的组成部分——理解字义,练习运用。
3、学生用此方法自学第二小节内容。
4、指名反馈:(1)你从第二小节中认识了哪些由独体字合成的新字?(2)你是怎样记住这些新字的?(3)学生齐读第二小节中的生字:泉岩鲜舌甘甜三、总结课文第二课时一、巩固全文齐读课文。
二、识记生字1、开火车认读生字。
2、认读以下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男女尘土双手森林从来大众泉水岩石鲜花舌头甘甜明月3、反馈识字情况,交流识字方法。
三、认识偏旁,书写生字1、指名认读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
2、练习用生字进行扩词,理解字义。
3、教师逐字板演,指导书写。
4、学生逐字仿写。
5、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结束课堂。
板书设计:2 合在一起成新字日—月——明田—力——男小—土——尘小—大——尖木—木——林木—林——森人—人——从人—从——众白—水——泉山—石——岩鱼—羊——鲜舌—甘——甜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S版一年级下《合在一起成新字》教案-学习文档

S版一年级下《合在一起成新字》教案教学主题:识字课建议学时数:2学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认识13个生字;掌握7个字;学习2个新部首:“日字旁”、“小字头”。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理解词语。
2.过程与方法:(1)在愉快的语文学习中,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理解汉字合体字的造字方法,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2)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提高感知能力,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的同时,对所获得的信息加以思考分析,开展多角度的探究性活动。
(3)学生通过学习成果的发布,提高展示表现自我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孩子的主动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培养儿童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使学生在充分体验汉字的奇妙演变及造字规律的同时,感悟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源流长。
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内容分析:《合在一起成新字》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单元的一首儿歌。
教学重点是充分利用图文,利用本课生字的特点,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识记生字。
难点是两个相同独体字组成合体字时,左边独体字做偏旁形状往往发生变化。
“日”、“小”部首时形状的变化。
教学思路:新课标指出小学1-2年级要培养学生有“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新版教材指出:要初步向学生渗透汉字的造字规律和表意功能,引导学生利用这些规律识字,激发主动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培养儿童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三方面的措施:(1)情景激趣理解造字方法: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书中的插图,(教师可以利用课件或在黑板上以简笔画的形式画出书中的相应内容)先引导学生回忆图中的“木、山、石、人……”等字的写法。
再以两个独体字为例让学生结合图与字猜测字的发音,如:双人是从,跟从的从,从而使学生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理解汉字合体字的造字方法。
(2)游戏激趣喜欢学习汉字:在识字教学中穿插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017语文S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2《合在一起成新字》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槐、掺、涩、兜、俊”等 5 个生字,会写“略、涩、裤、惭、愧、 掠 、唯、恐”等 8 个字,掌握“羞涩、惭愧、掠一下、唯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 文 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2. 引导学生从小女孩儿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 女 孩儿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儿的思想感情。 3.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 写 作方法。
预设:木、水、石、人…… 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哩!
1 这些字有什么特点呢?(教师引导说出:独体字) 2 课件演示人、木合成字。(人—从—众木—林—森)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合在一起成新字》,认识一下这神奇的汉字。1.照 样子,写一写。
例:三人成(众) (1)三木成 (2)三日成 二、初读体验 1.出示自读要求。 1 借助拼音自读儿歌,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 采取多种方式朗读课文,认读生字。 2.检查自读效果。 1 指名读,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 2 这些汉字都有什么特点?2.将下列汉字音节补充完整。 ch 成 sh 双 ch 尘án男 三、结合儿歌,识字认字 1.集体读儿歌第 1 小节,引导学生观察字形。 (1)为什么“日”和“月”合在一起是“明”呢?(日是火红的,月也是光亮的。它们在 一起就更明亮了。) (2)你还知道其他字的意思吗?(可借助其他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字形) 2.指名读儿歌第 2 小节,讨论“泉、岩、鲜、甜”的字形。 预设:舌头甘了就是甜,鱼羊一起就是鲜,山上的石头称为岩,干净的白水就是泉。 3.师生合作,理解字义。 如,师:一个太阳和一个月亮合起来是—— 生:日月明。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来自:1. 从小女孩儿交树种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中体会小女孩的心情。
《合在一起成新字》教案

《合在一起成新字》教案《合在一起成新字》教案1一、设计理念:利用儿童已有的知识,把独体字合在一起变成新字,知道这是汉字的一个重要的造字方法。
并郎读文儿歌,更有利于激利孩子们的知识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率。
二、教学目标:1、认识“男.尘.双.林.森.从.众.岩.鲜.舌.甘.甜”13个字;会写“羊.甘.从.林.明.舌.尖”7个字。
学习2个新部首:“日字旁”“小字头。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率。
三、重点:认识“男、尘、双、林、从、众、泉、岩、鲜、舌、甘、甜”。
会写“羊、甘、从、林、明、舌、尖、”7个字。
四、难点:认识以上13个生字,会写以上7个字,分析字形记忆字形,正确书写。
五、课型:新授课六、方法:讲授法、观察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性学习。
七、教具:投影、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时:2课时。
过程:第一课时1、|故事导入传说汉字是一个名仓颉的人造出来的。
仓颉根据事物的样子创造了许多字,比如说“日、月、田┉”可是后来他发现这特别明亮,他就想:太阳和月亮是最明亮的了,就把日和月合在一起叫“明”吧。
他看到一片尖尖的草叶,他又想:上面小,下面大,就是“尖”吧!用这样的方法,他双创造出了许多汉字。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字。
一、出示课题二、自读儿自主识字1、学生自读儿歌,自主识字。
2、教学范读课文。
3、说一说:仓颉在造这些时候是怎样想的?4、用投影看课文插图结合课文说一说。
三、检查自学生字情况1、指名认读,教师正音。
2、开火车认读升字。
3、找朋友。
把拼音、生字卡,发到学生手上,拿到生字卡的'学生到讲台上来读、男、男、男,我的朋友在哪里?下面拿拼音卡片说:男、男、男,你的朋友在这里,然后,全班同学一起拼读,其他的生字都一样。
《合在一起成新字》教案2 教学主题:识字课建议学时数:2学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认识13个生字;掌握7个字;学习2个新部首:日字旁、小字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
识字一第2课《合在一起成新字》桃源小学识字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小学1-2年级要培养学生有“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新版教材指出:要初步向学生渗透汉字的造字规律和表意功能,引导学生利用这些规律识字,激发主动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培养儿童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三方面的措施:(1)情景激趣理解造字方法:
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书中的插图,(教师可以利用课件或在黑板上以简笔画的形式画出书中的相应内容)先引导学生回忆图中的“木、山、石、人……”等字的写法。
再以两个独体字为例让学生结合图与字猜测字的发音,如:双人是从,跟从的从,从而使学生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理解汉字合体字的造字方法。
(2)游戏激趣喜欢学习汉字:
在识字教学中穿插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如“悄悄话”的游戏可以使学生在静中思学;“碰碰撞”的游戏可以使学生在动中乐学。
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3)儿歌激趣感悟识记生字:
利用朗朗上口的儿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的效率。
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讲一讲、编一编,在感悟中记忆并理解生字。
二、教材分析:
《合在一起成新字》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单元的一首儿歌。
教学重点是充分利用图文,利用本课生字的特点,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识记生字。
难点是两个相同独体字组成合体字时,左边独体字做偏旁形状往往发生变化。
“日”、“小”部首时形状的变化。
三、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文中 13 个生字:“男、尘、双、森、从、众、村、泉、岩、鲜、舌、
甘、甜”;会写 7 个生字:“羊、甘、从、林、明、舌、尖”,学习新部首“木字
旁”、“日字旁”、“小字头”;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理解词语。
2.过程与方法:
(1)在愉快的语文学习中,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理解汉字合体字的造字方法,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2)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提高感知能力,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的同时,对所获得的信息加以思考分析,开展多角度的探究性活动。
(3)学生通过学习成果的发布,提高展示表现自我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孩子的主动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培养儿童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使学生在充分体验汉字的奇妙演变及造字规律的同时,感悟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源流长。
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重点)
2.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重点)
3.读懂课文内容。
(难点)
五、教具准备:
1. 生字词卡片。
2. 多媒体课件。
3. 投影仪。
六、设计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利用简笔画,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看!今天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这里都有什么?(和书中的图相符)
2.显示独体字:
小嘴说一说:图中有什么?木、水、石……
小手写一写:书空字的笔画
我们读一读:复习学过的独体字。
3.提出问题:一棵大树用“木”表示,想想一片树林的“林”可以怎样写呢?一片森林的“森”呢?(课件中演示两个木合成林,三个木合成森)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独体字《合在一起成新字》。
二、朗读儿歌,学习生字
(一)学习第一首儿歌
1.听儿歌,想原因:为什么“日”、“月”合起来就念“明”?看课件或听录音,在听、看、思考中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合体字的组合原因,帮助学生记忆字形。
2.读儿歌,讲道理:
(1)集体读儿歌第一节,再指名发言,引导学生分析字形。
师:一个太阳和和一个月亮合起来是……
生:日月明
(2)男女生对读:通过竞赛式的对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男:日月
女:明
(3)游戏激趣,巩固生字
《碰碰撞》:教师组合独体字,并说:“生字卡片碰碰撞,碰出生字谁来认?”学生答:“碰出生字我来认,日+月就念明。
”
(4)认读生词,巩固生字
游戏:悄悄话
教师出示生词卡片。
学生分成两人一组,一方悄悄告诉另一方,对了点点头,错了悄悄告诉他。
词卡:明月男生尘土尖刀森林从来众人(二)学习第二首儿歌
1、出示后一部分儿歌,点击其中的生字,进入超级链接,细听课文录音,
学习生字的读音,同时记忆字形。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识记生字,教师随时为学生正音。
3、学生自主选择生字组词造句:
例:岩(岩石)……岩石旁长着许多小草。
鲜(新鲜)……早晨,公园里的空气真新鲜。
舌(舌头)……舌头可以尝出不同的味道。
尖(笔尖)……写字时,手指要离笔尖一寸远。
4、教师相机评价。
5、(课件出示第八屏)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学生抢读竞赛。
6、出示词语“从来”、“明月”、“众人”、“尘土”、“甘甜”、“尖刀”的拼音,学生拼读后大声说出词语。
三、学写字学笔画
1.出示:从林
观察:两个相同的字合在一起成新字时笔画发生了什么变化?左边的偏旁中捺变成了点。
2.学写:从林
(1)观察教师书写,点部分描红。
(2)端正书写姿势,写“从、林”的字头。
四、齐读儿歌
五、布置作业:自选熟读课文与自编儿歌中的一项作业完成。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学习情况:游戏激趣复习生字
1.找朋友:发独体字的字卡,让学生找朋友。
找到就大声地说:“……合在一起就念……”
2.开火车认读合体字生字卡片
3.小老师带读生词卡。
二、写字指导
1.学习新部首“木字旁”:
(1)(课件出示第八屏)出示“木字旁”和“木”字。
(2)学生观察二者的异同,鼓励他们用完整、通顺的语言表达出来。
(3)教师小结:“木字旁”的第 4 笔要写成点画,同时,为了让字形更好看,“木字旁”书写时要窄一些、长一点。
(4)学生书空练写。
2.学习新部首“日字旁”:
(1)(课件出示第八屏)出示“日字旁”和“日”字。
(2)教师提醒:“日字旁”跟“日”字相比要写窄一些、小一点。
(3)学生书空练写。
3.学习新部首“小字头”:
(1)(课件出示第八屏)出示“小字头”和“小”字。
(2)学生观察二者的异同,鼓励学生自主表达。
(3)教师小结:“小字头”的中间不是竖钩,而是一短竖。
(4)学生书空练写。
4.学生在书上描红练写。
5.选择写得较好的学生作业用投影仪展示。
三、读课文:
让我们再熟悉一下学过的字词,并想想你编了什么儿歌。
四、布置作业:复习生词
板书设计:
2、合在一起成新字
日—月——明田—力——男
小—土——尘小—大——尖
木—木——林木—林——森
人—人——从人—从——众
白—水——泉山—石——岩
鱼—羊——鲜舌—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