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宝墨园——旅游业开发环境容量分析(PDF X页)

合集下载

关于利用番禺沙湾镇当地资源发展旅游业调查

关于利用番禺沙湾镇当地资源发展旅游业调查

关于利用番禺沙湾镇当地资源发展旅游业调查摘要:通过三下乡活动时对番禺沙湾镇所进行的调查,从番禺沙湾镇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概括等方面对沙湾镇利用当地资源发展旅游业进行深入分析。

帮助沙湾镇镇政府更好地发展当地经济,为村民谋福利。

关键词:岭南特色历史文化,民间艺术,广府文化,前言:1、沙湾镇发展定位沙湾镇有着800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南国水乡地理环境优势,所以本次规划强调既要体现沙湾镇文化特色,又要作为山水城镇来考虑,力争把沙湾镇建成一个具有岭南水乡的特色、田园风光、山水一色、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经济发达、文明进步的适宜人居住和创业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城镇。

因此本次规划对沙湾镇的发展定位为:沙湾镇是广州市番禺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现代新型工业、旅游业、文化教育产业为发展重点的,具有南国水乡特色的现代化山水城镇。

2、旅游资源丰富沙湾镇是一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岭南文化古镇,自古以来文风鼎盛,名家辈出。

近年来,沙湾镇的文化事业不断跃上新台阶,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文化旅游名镇等荣誉称号,沙坑醒狮、沙湾飘色和沙湾砖雕被列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沙湾飘色、沙坑醒狮、广东音乐、沙湾兰花”四大文化品牌齐放异彩。

背景:近几年,番禺区沙湾镇着力开展古镇街区保护开发工作,工作思路和目标是通过历史保护和旅游设计形成具沙湾文化特色的社区生活面貌,发挥居民关心社区发展、参与文化建设的潜力,并以此为契机提高全体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同时,依托中心城区南片商业圈,推动“滴水岩森林公园-古镇区-宝墨园、南粤苑-珠宝产业园”文化、生态旅游长廊建设,打造广东古镇旅游名牌。

正文一、沙湾镇概括1.1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沙湾镇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位于番禺区中部,北与番禺中心城区市桥仅一水之隔,西与佛山市顺德区隔河相望,南与榄核镇、灵山镇、东涌镇相连,东与石碁镇接壤。

沙湾镇四周环水,东西长14公里,南北宽6.5公里,东西阔、南北狭,地势从北和西北向南倾斜,西北部是低丘台地,东南部为大片的冲积平原,是水稻、糖、蔗、蔬菜、优质水果和淡水养殖的高产区。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沙湾古镇旅游发展研究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沙湾古镇旅游发展研究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沙湾古镇旅游发展研究作者:曾兰君来源:《价值工程》2019年第35期摘要:随着旅游的不斷发展,中国旅游开始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转变。

广州市番禺区已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位于番禺区中部的沙湾古镇有着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极具广府乡土韵味的岭南文化古镇。

文中针对古镇发展存在的若干问题,从加强景点合作、改善配套设施、打造文化产业链、开展专项旅游活动、呈现全域旅游新格局、加大宣传推广等方面提出建议。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ourism, China's tourism began to change from "scenic spot tourism" to "global tourism". Panyu District of Guangzhou has been selected as one of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tourism demonstration areas by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tourism,Shawan ancient town,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Panyu District, has rich material and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It is a Lingnan cultural ancient town with great local flavor. In view of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town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cooperation in scenic spots, improving supporting facilities, building cultural industry chain, carrying out special tourism activities, presenting a new pattern of tourism in the whole region, and increasing publicity and promotion.关键词:全域旅游;沙湾古镇;现状;发展策略Key words: global tourism;Shawan ancient town;present situation;development strategy中图分类号:F592.7;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35-0141-030; 引言旅游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旅游空间的壮大,旅游资源的整合,现已进入全域旅游时代。

广州沙湾古镇旅游发展探析

广州沙湾古镇旅游发展探析

万元 。 ② 在接下来 的一 年里 , 沙湾古镇景 区尝试 围蔽收费 , 游 客 进 入 景 区必 须 购 买 5 5元 的 门票 ,导 致 景 区 的游 客 数 量 大 幅度减少 , 商铺租户纷纷搬走 。2 0 1 4年沙湾古镇 景区重新 实 行对外开放模式 , 三大纪念馆 ( 沙 湾何 氏大宗祠文化展览馆 、 何炳林院士纪念馆 、 广东音乐纪念馆 ) 需购票参观。 这套模式 直沿用到 2 0 1 6年 ,游客数量逐渐增加 ,古镇逐步完善建 设, 逐 步 发 展 成 为 区域 内的 重 要 旅游 景点 之一 。 值得一 提 的是 , 沙湾 古镇发展 成为旅游景 区 , 并没有要 求原住 民搬 离景 区, 因此 原住 民依 旧居住在古 镇的 2 1 条小 街、 巷里 。 在街 头巷尾 , 则分散着 4 3问餐饮美食店 、 4 7间文化 艺术 小店 , 以满足游 客的餐饮 、 购物之需 。近年来 , 沙湾镇接 连被评为 中国历史文化 名镇 、 中国民间艺术之 乡 、 全 国 文 明 小城镇示 范点 、 广东音乐之 乡 、 广东飘色之 乡、 广东省旅游特 色镇 等 , 是广州市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

二、 沙湾 古镇旅 游发 展存 在 的 问题
沙湾 古镇拥 有得 天独 厚 的旅游 资源 , 近 年来 发展 速度 快, 取得 了优秀的成绩 。 但是 , 沙湾古镇在旅游发展方面还存 在一 些 亟 待 解 决 的 问题 。 ( 一) 特色展馆 吸引力不够 特 色 展 馆 吸 引 力低 。 沙 湾 古 镇 采 取 半 封 闭 式 管 理 , 留 耕 堂、 何炳林 院士纪念馆 、 广 东音乐纪念 馆 ( 三稔厅 ) 三 个 景 点 采取 门票 式管理 , 其余 实行对外开放 。据调查 , 只有 3 3 . 3 3 % 的游 客 愿 意购 票 进 入 特 色展 馆 观 看 , 而特 色展 馆单 馆 票 价 为 2 O元 , 通 票 价格 为 3 0元 。 ③ 由此 可 见 , 沙 湾 古 镇 门票 金 额 并 不 是导致游客参 观率低 的主要 原因 , 而是特 色展 馆的文化资源 吸引 力 不 够 , 游 客 体 验 感 不 足 。例 如 , 何炳林院士纪念馆 、 留

宝墨园:悠悠古韵岭南情

宝墨园:悠悠古韵岭南情

宝墨园:悠悠古韵岭南情广州,四年。

宝墨园,却终究没有前往。

明明知道,却不忍轻拍梦中的美。

怕醒了,不再见,忘不了。

这个尘世间,处处弥漫着造化弄人的气息。

想要追寻的渐渐远去,想要逃离的挥之不去。

旅行这回事,终究不过是一场追寻内心的逃离。

那么多梦中遇见无数次的风景,遥不可及。

那么多不曾想踏足的城市,去了又去。

陌生,变成了熟悉。

熟悉,变成了怀念。

然后竟然爱上了。

爱上一座城,就像爱上一个人。

大抵如此。

感谢这一场盛大的相逢,与熟悉的,陌生的你们。

有些人,就此擦肩而过。

有的人,还将在生命的旅途中彼此陪伴。

只是这一段繁花似锦的故事,终将成为凌冽冬日里一抹温暖的记忆。

【题图】初冬的宝墨园,处处充满黯然绿意。

即使周末前往,依旧可寻得静谧之处,独享岭南园林的亭台楼榭,水韵悠悠。

【繁花似锦】这一次的拍摄,有着诸多的波折,却收获了一些意外的美丽。

有的时候,记忆中最深刻而温暖的部分,不是大气磅礴的风景,而是那些不曾留意过的微小美好。

抛开所有常规的介绍,这一组先分享在这里。

这是岭南初冬里最让人动容的温暖,是我眼中,不一样的宝墨园。

若有一日,离开了这座温暖的南方之城,我一定还会记得繁花在心间开过。

以及潺潺流水唱出动听的歌。

我喜欢这样深邃的廊道,信步而来,仿若穿越了时光。

世界的另一头,春暖花开,阳光明媚。

若是想要向着光前行,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有的时候,不张扬的美,更加让人镌刻入骨。

就像让人铭记于心的女子,定然温润如玉,持久弥香。

无数人从这里穿过,只为奔赴下一个目的地。

我却驻足许久,值因为看见你的吐露芳华。

当两个世界交织在一起,才会发现,原来素白的天空,也可以那么美。

我们与春天的距离,不过是少了一束光的温度。

【水榭亭台】如果说南粤苑是看建筑的恢宏,那么宝墨园便是感受水的灵动。

整理照片,发现几乎所有的景致都离不开这一汪碧水。

宝墨园四时青翠,百卉丛开,园林花卉景点,有聚有散,步移景换,美不胜收。

若是天气晴朗的时候,不妨乘船游览,顺水道而行,如水中游鱼一般穿梭于园内。

浅析沙湾古镇文旅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析沙湾古镇文旅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析沙湾古镇文旅发展现状及对策发表时间:2020-11-12T02:10:40.201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0年23期作者:钟语嫣时临云[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内旅游越来越发达,古镇旅游也被越来越多人所喜爱。

广州工商学院广东广州 51085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内旅游越来越发达,古镇旅游也被越来越多人所喜爱。

广州市番禺区作为国家文化和旅游首批旅游示范区,沙湾古镇身处番禺中心,作为广州岭南文化村镇,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环境下,面临着知名度低和传统文化无人问津等问题,本文将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查阅资料并结合自身所学知识等方法,从提升沙湾古镇文化形象,加强景点配备,开展专项活动和加大宣传推广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沙湾古镇;对策;文旅在南宋时期建造的沙湾古镇有着八百多年的历史,它的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民间艺术在南国享有盛名。

沙湾镇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的中心区域,总体经济发展情况在番禺区名列前茅。

这个古镇历史悠久,作为岭南文化村镇,它不仅获得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称号,还获授了中国兰花名镇和全国文明镇等荣誉称号。

经过了八百多年的历史沉淀,沙湾古镇现在保留了以传统历史文化和民间传统文化为主体的岭南文化。

沙湾古镇是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岭南文化的杰出代表,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拥有很多祠堂和庙宇等古建筑,还有商业遗址、民居遗址、沙湾飘色、舞狮、兰花等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

沙湾古镇现在还保留着大概有100多座以留耕堂为主要代表的古祠堂,还有一筒竹、三间两廊、镬耳屋、高楼、西式住宅和自由式民居等传统建筑,街巷错落有序、宗庙祠堂和古屋点缀在其中。

沙湾古镇现存的建筑还保留了大量的传统的砖雕、木雕、石雕、灰塑和壁画等的艺术精华,大量明朝、清朝和民国时期的古建筑也保存完好。

“石阶石巷”的古村落格局至今仍然保存完好,游客来古镇游玩参观时,可以清楚了解古镇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故事,还可以发现古镇内的装修风格也极具浓郁的岭南风格特色。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梁明珠第九章旅游规划成果形式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梁明珠第九章旅游规划成果形式
售票处第二节规划文本框架二旅游区总体规划报告提纲广州市番禺区旅游发展规划第一章宏观背景分析一基础条件二区域经济三旅游经济第二章资源评价与产品开发一旅游资源评价二旅游产品开发第三章客源市场与产业要素一客源市场分析二产业要素分析第四章旅游发展综合分析一旅游竞争力评价二swot分析第五章规划思路和发展目标一规划依据二规划原则三规划思路与发展目标第六章旅游发展模式与战略一旅游发展模式二旅游发展战略第七章空间布局与产品开发一影响因素分析二相关规划回顾空间布局及功能系统四重点产品规划导引第八章旅游客源市场开拓一客源市场定位二客源市场趋势预测三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第九章旅游服务系统规一旅游酒店发展规划二旅行社发展规划三旅游餐饮业发展规划闲娱乐业发展规划五旅游购物发展规划第十章文化旅游专项规划一文化特色与主题定位二文化资源与旅游产品转化三文化旅游专项开发第十一章旅游资源保护一保护原则二保护方法三旅游资源保护规划第十二章旅游形象与品牌策划一番禺旅游形象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游形象定位与设计三旅游品牌建设四旅游形象传播与品牌推广第十三章游发展对策及政策体系一加强行业管理与投资机制的建立二政府的扶持政策三保障体系规划附件1
重构功能结构 从整体出发,保持原有街区历史文化风貌,充分开发利 用现有环境条件,建立一个具有特色的旅游综合服务区。恢复 和加强历史风貌 为使街区风貌更具特色,增强文化内涵、强化视觉效果, 在特色街区内宜确立标志性建筑。 建立步行街 为禁止外部交通穿越和进入,在主要历史风貌地段建立 步行街,需要配合车辆交通系统,以及停车设施的规划进行统 筹安排。区外围需增设停车场,在其东西部也需要设对外联系 道路。 创造宜人环境 绿化主要结合建筑布置,通过小品(花坛)、建筑内院 庭园绿化、垂直绿化、阳台绿化、屋面绿化等措施,创造宜人 环境和愉悦空间。
特色历史街区规划

广州市番禺宝墨园导游词

广州市番禺宝墨园导游词

广州市番禺宝墨园导游词宝墨园坐落于广东广州广州番禺区沙湾镇紫坭村,始建清末民初,占地面积五亩,因破四旧,珍贵文物毁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于1995年复建,历经八载,宝墨园历经四期基本建设,园总面积扩至168亩(约10万平方),集清官文化艺术、广东岭南古代建筑、岭南园林造型艺术、珠三角水乡古镇特点于一体。

下边是宝墨园的导游词,热烈欢迎大伙儿阅读文章!诸位游人各位好!,欢迎光临宝墨园。

宝墨园坐落于广州番禺沙湾镇紫坭村,兴建于清末民初,1957年荒芜,1995年复建,如今占地面积100余亩,集清官文化艺术、岭南建筑加工工艺、岭南园林造型艺术、珠江三角洲水乡古镇特点与浓厚的文化底蕴于一体,是岭南园林的学界泰斗。

宝墨园做为对外开放给群众歇息的场地,是广州番禺最开始的花苑。

宝墨园一共有八大旅游景区,40好几个旅游景点,30余个石桥,湖长制诸多,水流横纵,工程建筑、园林景观、青山绿水、石桥合理布局,工程建筑工艺精湛,泥塑制作、灰塑、石雕工艺品、古建砖雕、木雕摆件、石雕、绘彩、嵌瓷等造型艺术精典各色各样,各展厅收藏、陈列设计了大量珍贵文物老古董和名人的字画,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浓厚含义,产生与众不同的自然景观。

在这儿,请大伙儿抬头看一下,大门的石牌石牌坊上“宝墨园”三字是由在我国知名书法家启功书写。

石牌坊高13.68米,宽27米,用4000几块乳白色、青绿色的大理石垒砌,重600吨重,在其中承重梁的石块中重37吨,手工雕刻着狄青的小故事及其吉祥如意兽等图案设计。

两侧的春联“宝聚紫坭,问道羽化三江连一水,墨挥江南,皴(cun)成万绿吐千红。

”是叶选平题词,由刘云撰写。

身后的横幅“宝墨增辉”由关山月笔写。

这座石牌坊是一座大中型的石雕工艺品工艺品。

大伙儿如今走的这座九龙桥是模仿北京金水桥而建的白石拱桥,由一条主桥、两根副桥构成,只用乳白色大理石垒砌,跨过在宽6米的鲫鱼涌上。

“九龙桥”三字是以宋微宗赵佶(ji)的瘦金体中获取出去的。

建筑分析

建筑分析

巨型彩瓷琉璃影壁
它是一座气势恢宏、工艺精美的巨型彩瓷浮雕琉璃影壁《清明上河图》。 它主要是由彩色琉璃瓷砖镶嵌,白色花岗石浮雕为基,青砖灰塑“博古”图案为脊的艺术影 壁。全壁总长62米,高2.9米。主图由1352块彩色浮雕瓷片并成,主图长52.87米,高2.48米。 全画结构共分三段:前段描写市郊风景及清明节上坟回城的轿、马和人群。中段描写流经首 都的汴河上的桥梁。河中艚运繁忙,水手纤夫在与急流紧张搏斗。虹桥横跨河上,两岸行人稠密, 车水马龙,与桥下繁忙的水运相呼应,成为全画的最高潮。后段描写市区街景及各阶层人物的活 动。街上百货杂陈,行人摩肩,无数店铺、酒楼、庙宇、公廨等鳞次栉比。士农工商,男女老幼, 各阶层人物衣着不同,神态各异,充分展现了古代城市的商业面貌。全画线条遒劲老辣,设色清 淡典雅。不仅艺术上有高度成就,而且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各个生活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造园手法
余荫山房布局精巧。它以“藏而不露”和“缩龙成寸”的手法,将画馆楼台,轩榭山石亭桥尽纳于三亩之 地,布成咫尺山林,造成园中有园、景中有景、幽深广阔的绝妙佳境。通过名工巧匠的精雕细刻,使全园的文 饰做到丰富而精致、素色而高雅,给人们一种恬静和雅淡的美感,如置身于“波暖尘香”之中。 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有两个:一是“缩龙成寸”,园内的建筑布局精巧有致,藏而不露。弹丸之地,把亭、 台、楼、阁、堂、轩、桥梁、廊提、石山碧水、浮莲全都包含其中,且回廊、花窗影壁相互借景,游入其中感 觉园中有园,景外有景,好一个曲径幽深 二是“书香文雅”,不离居室,满园的诗联、佳作文采缤纷浓郁,真可谓岭南园林建筑艺术中的精品。下雨天 是赏园最佳时间,那浠浠沥沥的小雨洒在碧绿的睡莲塘中,在深绿的莲叶上滚着,在淡绿的睡莲花瓣上沾着, 满园都是淡淡的睡莲香气,几条硕大的红色锦鲤在花间穿行,周围都是如绿云般的竹叶在雨中沙沙地响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