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中暑患者的急救护理

合集下载

中署的急救与护理

中署的急救与护理

饮食调整与营养支持策略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鼓励患者多饮水,适当补充淡盐水或运动饮料,以纠正脱水和电 解质紊乱。
清淡饮食
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等,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刺激胃肠道。
增加营养摄入
适量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如鸡蛋、牛奶、瘦肉 、新鲜蔬果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
诊断依据
根据在高温环境中劳动或生活时出现体温升高、肌肉痉挛和(或)晕厥,并排 除其他疾病后,可诊断为中署。
预防措施及重要性
预防措施
预防中署的关键是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保持室内通风 降温,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同时,饮食宜清 淡易消化,多补充水分和盐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 降低中署的发生率,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别 是在夏季高温季节,加强中署的预防和宣传工作尤为重要。
中署分类
根据病情轻重,中署可分为先兆中署、轻症中署和重症中署。先兆中署和轻症中署表现为口渴、食欲不振、头痛 、头昏、多汗、疲乏、虚弱,恶心及呕吐等;重症中署即热射病,表现为高热、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血 压下降、意识障碍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中署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时间处 于高温环境或日晒,导致身体产热增 加、散热障碍,从而引起体温调节中 枢功能紊乱。
03
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和药物敏感性调整用药 剂量和种类。
04
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方案调整。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
热射病
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导致体温调节功 能失调,引发高热、无汗、意识障碍等。
热痉挛
大量出汗后,体内钠盐丢失过多,引起肌肉疼痛 性痉挛。

中暑患者的急救护理

中暑患者的急救护理
2.病情危重指标 体温持续高达41 ~42℃;昏迷超过48h并伴有 频繁抽搐;重度脱水出现休克;出现脑水肿、ARDS、MOF、DIC。
五、急救护理措施
(一)先兆及轻症中暑
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环境,口服淡盐水或含盐清凉饮 料,休息后即可恢复。对存在循环功能紊乱或循环衰竭倾向者,除 上述措施外,可经静脉补充5%葡萄糖盐水,但注意滴速勿过快, 并加强观察,直至恢复。
三、临床表现
(一)先兆中暑 (二)轻症中暑 (三)重度中暑
三、临床表现
(一)先兆中暑 患者出现头痛、头晕、胸闷、心悸、口渴、乏力、多汗、眼花、
耳鸣、恶心、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心率、血压可无变化,体温正 常或略高。 (二)轻症中暑
先兆中暑症状加重,出现早期循环功能紊乱,包括面色潮红或 苍白、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皮肤湿冷、血 压偏低、心率加快、体温轻度升高。
(一)病史评估 (二)辅史评估
评估中暑的原因、损伤时间以及有无紧急处理措施,既往史、 用药史。
四、护理评估
(二)辅助检查
1.血常规 可见血液浓缩、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可见中毒颗粒,血小板减少。 2.生化检查 转氨酶轻度或中度升高,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肌酸激酶增高,电解质紊乱(如低
3.热射病 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患者在上述早期症状的基础上,出现高热、无汗、意识障碍三联征 的典型表现,体温高达40~42℃甚至更高。可有皮肤干燥、灼热、谵妄、昏迷、抽搐、呼吸急促、 心动过速、瞳孔缩小、脑膜刺激征等表现,严重者出现休克、心力衰竭、脑水肿、ARDS、DIC、多 器官功能衰竭。
四、护理评估
钠、低氯、低钾或高钾血症)。
3.尿常规 可见蛋白质、管型、红细胞、白细胞。 4.血气分析 可有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 5.心电图 各种心律失常和ST-T改变。 6.特殊检查 ①怀疑DIC时应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纤维蛋

中暑急救措施

中暑急救措施

中暑急救措施
标题:中暑急救措施
引言概述:中暑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危及生命。

因此,了解中暑的症状和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中暑的症状和五种急救措施,匡助读者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处理中暑病人。

一、中暑症状
1.1 皮肤潮红、热干
1.2 头晕、头痛、恶心、呕吐
1.3 心率加快、呼吸急促
二、急救措施之歇息
2.1 将中暑病人移至阴凉通风处
2.2 让病人躺下歇息,头部稍微抬高
2.3 给病人喝清凉水,但不要强迫饮水
三、急救措施之降温
3.1 用湿毛巾或者冰袋敷在病人额头、颈部和腋下
3.2 给病人擦拭凉水,匡助散热
3.3 不要用冰水浸泡病人,以免引起体温骤降
四、急救措施之补充水分
4.1 给病人喝盐水或者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
4.2 避免给病人喝含咖啡因或者酒精的饮料
4.3 定时给病人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加重
五、急救措施之就医
5.1 如果病人浮现严重中暑症状,及时就医
5.2 医院会采取进一步的救治措施,如静脉输液
5.3 预防中暑是最重要的,避免在高温天气长期暴露在阳光下
结论:中暑是一种严重的急救情况,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拯救病人的生命。

通过了解中暑的症状和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中暑的危害。

希翼本文的内容能够匡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暑急救措施,做好预防和应对工作。

中暑患者的护理PPT

中暑患者的护理PPT
对中暑患者进行及时的护理和处理非常 重要,以避免进一步的健康问题。
总结
预防中暑也是关键,要注意避 免高温环境、适时补水和穿着 适当的衣物。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中暑患者的护 理PPT
目录 引言 中暑患者的处理 中暑患者的急救措施 预防中暑的方法 中暑患者的护理要点 总结
引言
引言
患者病情介绍:中暑是一种常 见的健康问题,特别在夏季高 温天气中,容易发生中暑症状 。
中暑症状:中暑症状包括头晕 、恶心、呕吐、体温升高等, 需及时进行护理和处理。
中暑患者的处 理
中暑患者的处理
高温环境下的护理措施:将患者转移到 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体温调控:给予患者足够的饮水以保持 体液平衡,可以用冰毛巾降低患者体温 。
中暑患者的处理
休息与恢复:让患者休息,并 向他们提供充足的液体和营养 补充。
中暑患者的急 救措施
中暑患者的急救措施
紧急呼叫救护车:如果患者症状严重或 恶化,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降温措施:使用冰块或冷水浸泡患者的 手脚,以降低体温。
中暑患者的护 理要点
中暑患者的护理要点
观察病情变化:密切关注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体温、 心率和呼吸情况,并及时记录。 提供适当帮助:帮助患者起床、坐起来 ,并确保他们的安全。
中暑患者的护理要点
提供心理支持:给予患者情绪 上的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恢 复信心。
总结
总结
中暑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特别是在 高温天气下容易发生。
中暑患者的急救措施
监测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病 情,包括呼吸、心率和体温等 指标。
预防中暑的方 法
预防中暑的方法
避免高温环境:尽量待在阴凉通风的地 方,避免长时间在高温下暴露。

中暑护理PPT课件

中暑护理PPT课件

中暑的急救步骤
补充水分:给患者喝足够的水,避免脱 水。
降低体温:例如使用冷毛巾敷在患者额 头等部位。
中暑的急救步骤
寻求医疗帮助:如果症状严重 ,应立即就医。
中暑的护理方 法
中暑的护理方法
补充水分: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保持 身体水分平衡。 佩戴防晒用品:在户外活动时佩戴帽子 、太阳镜等防晒用品。
中暑护理PPT 课件
目录 导言 中暑的症状 中暑的急救步骤 中暑的护理方法
导言
导言
中暑的概念:中暑是指人体在 长时间高温条件下暴露,导致 体温调节失调,从而引发身体 症状的一种疾病。
中暑的危害:中暑严重时可能 导致生命危险,因此及时护理 是十分重要的。
中暑的症状
中暑的症状
体温升高:表现为高热、面红等。
头晕、头痛:可能伴随晕倒以及意识不 清。
中暑的症状
心率加快:心搏过快是中暑的 一种常见症状。
皮肤状况:例如出汗、发红等 。
中暑的症状
体力疲乏:由于中暑会导致机体正常的 能量消耗增加。
中暑的急救步 骤
中暑的急救步骤
迅速转移到阴凉处:将患者转 移到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休息:让患者平躺,保证休息 。
中暑的护理方法
避免高温环境:尽量避免长时 间在高温环境下活动。 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 合理的生活作息时间。
中暑的护理方法
忌讳辛辣食物:避免食用太过辛辣的食 物,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中暑的急救方法

中暑的急救方法

中暑的急救方法
当一个人中暑时,应该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1. 搬迁至阴凉处:将中暑者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尽量避免阳光直射。

2. 松散衣物:尽快帮中暑者脱去多余的衣物,以促进空气流通。

3. 降低体温:用湿毛巾或喷雾器将水喷洒在中暑者的脖颈和手腕处,或者用冷水冲洗患者的身体,可以帮助降低体温。

4. 补充水分:让中暑者小口喝水,但不要让他们一次饮用过多的液体,以免引起呕吐。

5. 用扇子或风扇扇风:利用扇子或风扇为中暑者提供风力,帮助散热并提供一定的凉爽感。

6. 寻求医疗帮助:如果中暑者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立即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

重要提示:在帮助中暑者的过程中,应避免让他们饮用含有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因为这些物质可能会加重中暑的症状。

另外,如果中暑者出现意识丧失、剧烈头痛、惊厥或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救治措施。

关于中暑急救措施正确

关于中暑急救措施正确

关于中暑急救措施的正确实施中暑是一种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身体失去水分和电解质导致的一系列症状,轻则头晕、口渴,重则呕吐、昏迷等情况。

中暑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情况,深入了解中暑的症状十分重要,同时必须清楚急救措施以免出现严重的状况。

以下是一些中暑急救措施应该如何正确实施。

第一步:将患者放在阴凉处休息无论何时,如果你发现一个人出现了中暑的症状,首先要做的是将患者搬到一个阴凉的地方休息。

避免让他们继续暴露在高温环境下。

你可以选择一块草地或树阴下等地让患者躺下,并尝试为其提供足够的遮阳和凉爽的环境。

这是急救的第一步,是确保患者得到挽救的最重要的部分。

第二步:给患者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中暑引起的症状之一是水分和电解质的严重丢失,因此要确保患者充足地喝水和补充电解质。

在急救箱里肯定会有用于补充电解质和水分的药物,你可以询问患者是否有任何药物过敏的情况,然后确定是否使用这些药物。

同时,还可以向患者提供水果或者其他高水分含量的食品,这样可以更快地帮助患者摄入所需的水分和电解质。

第三步:冷却身体中暑时温度过度升高,因此需要立即给患者进行冷却。

有人可能选择使用吹风机,但是这样做可能导致患者的体温更加升高。

正确的做法是让患者躺在地上,抬起双腿,然后用湿毛巾等物体轻轻地擦拭患者身体。

或者使用喷雾器和蒸发器等降温器材,气压冷却系统和换气无害系统可同时降温和去蒸发补充潮湿度,快速降温,减轻中暑症状。

第四步:紧急送往医院最后一步是将患者快速紧急送往医院。

在送往医院的途中,请确保患者继续保持充分的水分和电解质和紧急状态。

由于中暑可能影响心率,呼吸和疲劳等症状,正确的急救措施通常需要熟练和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

在送往医院的路上,要让患者平躺、不要吃东西、不要喝酒、不要吸烟等。

结论中暑可能会导致一系列不可预知的症状,因此在容易出现中暑的高温环境中,例如烈日下工作,登山,其他需要暴露在高温太阳下的行业或活动等等情况下,我们必须了解中暑的症状,掌握正确的中暑急救措施。

中暑急救知识点总结

中暑急救知识点总结

中暑急救知识点总结
中暑的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呕吐、乏力、脉搏加快、皮肤干燥热烫、体温升高等。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下面是中暑急救的知识点总结:
1. 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2. 给患者解开衣领、松解腰带,使患者处于舒适的姿势。

3. 为患者提供适量的水和盐,帮助恢复体内水分和电解质。

4. 用冷毛巾或冰块敷在患者的额头、腋窝、脚踝等处,帮助降低体温。

5. 如果患者有意识丧失,要先将患者平躺,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心肺复苏。

6. 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为了预防中暑的发生,下面是一些预防中暑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 在高温天气下,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活动,特别是在阳光最猛烈的时候。

2. 外出时穿着透气的衣服,戴上遮阳帽,佩戴太阳镜。

3. 饮食方面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钾的水果和蔬菜,保持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

4. 适量补充水分,多饮水,避免大量饮用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饮料。

5. 避免在高温天气下长时间剧烈运动,注意适当休息。

6. 注意室内空调的使用,保持室内的清凉和通风。

总之,中暑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于高温下工作或运动的人群来说,了解中暑的急救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预防中暑也是很重要的,大家要注意避免在高温下过度劳累,保持适当的饮食和水分摄入,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

希望大家都能够注意中暑的危害,并且了解中暑的急救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救助自己或他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中暑的治疗
(5)积极支持脏器功能: •早期快速扩容 •开放多路静脉通道或中心静脉置管 •快速输入前4 h内输入丢失量的1/3~1/5(3000-5000ML) •晶体复方林格氏液1000~1500 ml/h,在第一个24 h补足体液 丧失的量 •监测中心静脉压(CVP)指导补液
患者重度脱水表现:脉搏细速、心率>150次/min、血压偏低、血细胞压积>45% ,血红蛋白>150 g /L,无尿。表明血液浓缩,血容量明显减少。

是散热最好途径。散热最多部位是头部
体 的 热
辐射
(约50%),其次为手及足部。 气温15-25˚c时,辐射散热约占60%。 温度33˚c时,辐射散热降至零。



传导
通过对流,接触和靠近皮肤的冷空气变暖,变热的热物

对流
质分子离开,而较冷的物质分子则取而代之,逐渐又变
热,如此反复进行。水传导较空气快240倍。
临床表现
呼吸系统:过度换气会发生呼吸性碱中毒,且Pa02并不升高;肺血管内皮由于热损伤会发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肾脏系统 :高温出汗多,心输出量降低,可使肾血流量减少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液浓 缩,出现蛋白尿及细胞管型尿,横纹肌溶解出现肌红蛋白尿,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
消化系统:出血,肝损害,胆汁淤积 血液系统:浓缩,DIC 水、电解质代谢 :出汗是高温环境中散热的主要途径,一般认为一个工作日出汗量的最高
蒸发
每蒸发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水,可散发2.4kj(0.58kcal)的热量。
中暑的发病机理
凡可致机体热负荷增加或散热机能发生障碍的因素,均可诱发中暑。 主要有:①产热增加
②热适应差 ③散热障碍 组织相对或绝对缺氧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水、电解质、酸碱紊乱 细胞损害或坏死
中暑的分级
根据我国《职业性中署诊断标准》, 可将中暑分为三级(类): 先兆中暑 轻症中暑 重症中暑
热痉挛:主要是高温环境中,人的散热方式主要依赖出汗,大量出汗使水和钠盐过多丢失,使肌 肉痉挛,并引起疼痛
热衰竭:主要是由于人体对热环境不适应引起周围血管扩张、循环血量不足、发生虚脱;亦可伴 有过多的出汗、失水和失盐
临床表现
重度中暑 皮肤:无汗、绯红、灼热,T>40 ℃
高热与病情平行 特征性早期表现之一
生理限度约6L,汗中氯化钠含量约为0.3%~0.5%,大量出汗常导致水和钠丢失,使人体 失水和失钠
先兆中暑与轻症中暑的治疗
立即撤离高温环境,在阴凉处安静休息 物理降温 <38 补充清凉含盐饮料 解热镇痛药 疑有呼吸循环衰竭倾向时,按重度救治
“四早一支持”
重症中暑的治疗
1
早期快速降温
2
早期快速扩溶
3
早期抗凝
4
早期改善微循环
5
积极支持脏器功能
重症中暑的治疗 (1)早期快速降温,使用冰毯、冰帽、酒精擦浴结合冬
眠降温,使体温尽快降至正常;
重症中暑的治疗
(2)早期快速扩溶:以晶体液为主,结合血浆、蛋白,尽快补足 血容量,纠正低钾、低钠等电解质紊乱,有研究显示低钠血 症如处理不当,病死率高达50% 一80%。
高温中暑患者的急救护理
内容介绍
31
1、止血2 2、包扎 3、固定 4、搬运
3
4
中暑的概述 中暑的分级 中暑的救治 中暑的护理
中暑的概述
定义:是指高温环境中,机体热调节机制障碍或衰竭,体内湿热积聚,迅速发生出汗停止、高 热、意识丧失和(或)惊厥。
中暑的概述
流行病 学
南方地区的夏季, 老年人多见
炎热气温下从事体力 劳动的人
先兆中暑
表现为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一般不超过37.5℃,如能及时离开高热环境,经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
轻度中暑
既有先兆中暑症状,同时通常表现为体温38.5℃以上,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等现象, 并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例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 和脉搏细弱而快等。轻度中暑者经治疗后,一般4~5小时内可恢复正常
重度中暑
大多数患者是在高温环境中以突然昏迷起病。此前患者常有头痛、麻木与刺痛、眩晕、不安或 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肢体不随意运动等,皮肤出汗停止、干燥、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 40℃以上。
重度中暑的分型
重症中暑以其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常分为三型: 热射病 热痉挛 热衰竭
重度中暑的发病机制
热射病:主要发病原因是由于人体受外界环境中热源的作用和体内热量不能通过正常的生理性散 热以达到热平衡,致使体内热蓄积,引起体温升高
口服补液盐 每日不得超过3000毫升
加水1000ml
氯化钠3.5克
碳酸氢钠2.5克
氯化钾1.5克
葡萄糖20克
重症中暑的治疗
(3)早期抗凝使用低分子肝素钠5000U, 皮下注射,1次/12h,连续7d。
(4)早期改善微循环。
多器官功能衰竭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脑水肿 休克
持续肾透析(CRRT) 速碧林0.4IU皮下注射 20%甘露醇250ml静滴 扩容
中枢神经系统:高温对神经系统具抑制作用,初期使注意力不集中,对外界反映不敏捷,肌 肉工作能力低下,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差,待体温增高到一定程度神经系统功能失控,出 现谵妄、狂躁,最后深度昏迷。
最早出现 特征性之一
临床表现
心血管系统 ;由于散热的需要,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重新分配,心输出量增加,心脏负荷 加重。此外,高热能引起心肌缺血、坏死,易促发心律失常、心功能减弱或心力衰竭。这时 心输出量降低,输送到皮肤血管的血流量减少而影响散热。
重症中暑的急救流程
尽快降温
早期插管
充分补液
腋窝、腹股沟冰 袋,酒精搽浴, 使用冰盐水灌胃 或灌肠,冬眠疗 法,体温降至37 度。
昏迷患者早期插管 ,可保证氧供及防 止误吸。抽搐时用 安定控制,血压稳 定后使用甘露醇脱 水,同时可使用甲 强龙 。
参加大型体育竞赛和军 事训练的人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已经习惯于人工恒温环境生活工作的人们,由于普遍面临机体耐热能力的 下降,日常生活中,中暑的发生率有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至2011年不完全资料统计,中暑的病死 率可高达20%~70%。所以在炎热的夏季,人们更需积极防治中暑。
中暑的概述
中暑是机体热平衡机能紊乱的一种急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