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化隐喻在学术写作摘要中的功能
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及其语篇功能

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及其语篇功能在科技领域中,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科技英语中,名词化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在语篇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本文将深入探讨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现象及其语篇功能。
一、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现象1.名词化的定义名词化是指将其他词类的词或短语转化为名词的过程。
在科技英语中,名词化现象普遍存在,例如将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转化为名词,以满足特定语境的需要。
2.名词化的形式名词化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实现,包括添加后缀、改变词类、使用专有名词等方式。
在科技英语中,名词化的形式多种多样,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技巧性。
3.名词化的特点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具有一些特点,例如语言简洁、表达精准、适应复杂语境等。
通过名词化,科技英语得以简练、明快地表达专业概念和观念,适应了科技领域对语言的高度要求。
二、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的语篇功能1.增强语篇的逻辑连贯性名词化在科技英语的语篇中具有增强逻辑连贯性的功能。
通过将动词或形容词名词化,科技英语得以建立起一套内在的逻辑关系,使语篇各部分之间紧密相连,表达更为精准和有条理。
2.提高语篇的信息密度名词化还可以提高科技英语语篇的信息密度。
在科技领域中,信息量庞大而复杂,名词化可以将繁杂的信息以最简洁的形式表达出来,使得语篇的信息量得以最大限度地压缩和传达。
3.促进语篇的专业化表达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还可以促进语篇的专业化表达。
名词化使得科技英语更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能够满足专业领域对语言的精准表达需求,有利于促进学术交流和专业知识的传播。
三、名词化在科技英语中的应用策略1.合理运用名词化后缀在科技英语中,合理运用名词化后缀是一种重要的应用策略。
通过添加后缀形成名词化,可以帮助读者快速理解专业术语和概念,提高语篇的读者友好性。
2.灵活变换词类在名词化中,灵活变换词类是一种常见的应用策略。
通过将动词、形容词等转化为名词,可以满足科技英语对语言表达的多样化需求,使得语篇更加灵活多变。
语言学类学术论文摘要中名词化的功能研究

小句中充当一个语法成分。名词化对于小句、语 篇的意思表达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名词化可以使 信息结构重新组合。名词化可视作将一个小句 “打包”成词组,或将两三个小句 “打包”成一个 小句的过 程 [4]229。 韩 礼 德 认 为,名 词 化 是 产 生 高 词汇 密 度 的 主 要 资 源,它 具 有 信 息 压 缩、表 达 简 洁、结构紧凑和逻辑性强的特点。因此,在科技、 法律和政治文体中经常使用名词化,这些文体相 对比较正式。 1.2 韩礼德对名词化的分类
徐玉臣认为,摘要是一篇文章的高度概括形 式,通过它读者能够了解本篇论文的主要内容与 视 角 并 决 定 是 否 有 必 要 阅 读 整 篇 文 章。[5]36-38因 此摘要必须高度概括、客观描述一篇文章,不能有 任何主观的评价或解释。从这两个解释中可以看 出,摘要不仅能够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更能有效地表述作者的学术观点。
Lexicogrammaticalclass adjectivenoun
verbnoun
prepositionnoun conjunctionnoun nounvarious
从表 1可以看到,这五种类型的名词化分别 将在一致式中体现过程、性质、环境和逻辑关系的 动词、形容词、介词以及连词隐喻为名词。 1.3 摘要的特点
韩礼德认为,名词化语法隐喻最初可能是从 科学和技术领域发展而来的,它扮演着双重角色: 一方面为建构专业术语的不同层次提供了可能 性;另一方面则把复杂段落“压缩”成为名词形式 来 作 主 位,从 而 使 论 证 过 程 逐 步 发 展 成 为 可 能。 因此,在经过对科技语篇的大量研究之后,他总结 了 13种类型的概念隐喻,其中包括 5种类型名词 化,如表 1所示。
1 理论基础
1.1 语法隐喻和名词化 语法隐喻这一概念是韩礼德(M.A.K.Halli
英语中的名词化隐喻及其语篇功能

达上的变异。H la (00 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隐喻 ld ai y 20 )
(dai a m t hr 和人 际隐 喻(n re o a me po ) iet nl e p o) o a it pr n t hr : e s l a 概念隐喻是关系过程 和词 汇语 法的 隐喻化 ; 际 隐喻是指 人
Ke r s n miaiain o n l ig mea h r e ni e tr ;dso re fn t n y wo d : o n l t ;n miai n tp o ;sma t fau e ic u s u ci z o z c o
1 名词化隐喻的概 念
H l a 提出的语法 隐喻概 念指 出 , ld ai y 语法 隐喻 发生 在 词汇语法层 ( x o a m r, 1 i g m a 即从 意义 出发 看其在 语言 表 ee r )
Vo . O N . I2 o 3
【 语言文学 】 英语 中 的名 ຫໍສະໝຸດ 化 隐喻及 其语 篇 功 能 ’
曾庆敏
( 重庆交通学 院 外 国语学 院 , 重庆 407 ) 004
斗辜斗辜斗辜斗辜斗辜心 牛
摘要 : 名词化隐喻是产生语法隐喻的~个重要来源。它的意义 在于可 以使小句 、 语篇 中的信 息结 构重新组合。名词化隐喻在语 篇建构 中具 有多种 功能 , 能使语 篇正式 、 它 客观 、 洁 、 确 、 简 精 衔接 、 连贯。掌握好名 词化隐喻有助于分析语篇 、 理解语 篇 , 从而有效地完成语言交际任务 。 关 键 词: 名词化 ; 名词化隐喻 ; 语义特征 ; 语篇功能
维普资讯
第2 O卷
如何在学术论文中运用“名词化”手段

@ ⑥ 0 0 @ @匡 ⑨ 0 6 响 6 3 L
I l
学 习辅 导
s t r o n g a n d di s t i n c t Ca s i g n a l i n g pa t t e r ns 2 2,23 ,2 4 ,2 6,3 4 ,a c t i v a t i o n o f s u b g r o u p I I I C P Ka c
以上 可 以看 出 , 在句 a ) 中: i n c r e a s e 用 作 动词 , 句 子 是 由两 个并 列 的小 句组 成 , 对 前后 发
生 的两 个 事 件进 行 了说 明 ; 在句 b ) 中: i n c r e a s e名 词化 . 两个 并 列 的小 句 也相 应 地 变 成 了一 个简 单 句 , 直 接 阐 明了两 个事 件之 间 的关 系 。 此外 , 句a ) 中的 c o n c e r n e d是形 容词 , 而句 b ) 中 的c o n c e r n为名词 。 从这 组例 子 中 , 我 们 可大 致 了解 “ 名词 化 ” 表达 的优 势 : 在结 构 上更 简 短 ; 意义 上更 抽象 , 更 概 念化 ; 语 义关 系更 清 晰 ; 表 达也 更 多样 化 ; 因此 也更 具有 “ 学 术 味” 。 学 习“ 名词 化 ” , 我 们 首先要 熟 悉动 词或 形 容词所 对 应 的名词 。 英语 中名 词化 词汇 大体 分 为两类 : 派生类 和零派 生类 , 如 下表 :
. 1 . 学 习辅 导 . 1 .
如何在学术论文中运用“ 名词化” 手段
北京航 空航 天 大 学 郭 巍
“ 名词化( n o mi n a l i z a t i o n ) ” 就 是 把 句 子 中 的动 词 或 者形 容 词 转 化 成 名 词使 用 , 是 学 术 文 本 中重 要 的语 言现 象 。我们 先来 对 “ 名词 化 ” 现象 有个 初 步 的了解 , 请看 下 例 :
明喻隐喻在作文中的作用

明喻隐喻在作文中的作用英文回答:The use of metaphors and similes, also known asfigurative language,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writing. Metaphors and similes are used to create vivid imagery, evoke emotions, and enhance the overall impact of the message being conveyed.One of the main functions of metaphors and similes isto make abstract concepts more relatable and understandable. By comparing something unfamiliar to something familiar, metaphors and similes help readers grasp complex ideas. For example, when describing someone's intelligence, you could say "He has a mind like a sponge." This comparison helpsthe reader visualize how quickly and easily the person absorbs information.Metaphors and similes also add depth and creativity to writing. They can evoke emotions and create a more engagingexperience for the reader. For instance, instead of saying "I was sad," you could say "I was drowning in a sea of tears." This metaphor paints a vivid picture of intense sadness and allows the reader to empathize with the speaker on a deeper level.Moreover, metaphors and similes can be used to emphasize a point or make a persuasive argument. By using a well-chosen metaphor or simile, writers can make their arguments more memorable and impactful. For example, a politician might say "Our economy is a sinking ship, and only my policies can save it." This metaphor creates a sense of urgency and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politician's proposed solutions.In addition, metaphors and similes can also add humor or playfulness to writing. They can be used to create puns or clever wordplay that entertain the reader. For example, instead of saying "She is very beautiful," you could say "She is a sight for sore eyes." This simile adds a touch of humor and makes the statement more memorable.中文回答:明喻和隐喻在作文中的使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名词化隐喻在英语写作中的功能研究

名词化隐喻在英语写作中的功能研究作者:李丹来源:《中国校外教育·高教》2011年第10期[摘要]:语法隐喻是功能语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名词化隐喻是构成语法隐喻的重要来源。
名词化隐喻在语篇的构建中具有多种功能,它能使语篇简洁、客观及衔接。
通过名词化隐喻在英语写作中的运用,以实例说明对名词化隐喻的合理运用可有效提高英语作文的质量。
[关键词]:语法隐喻概念语法隐喻名物化隐喻英语写作一、引言英语写作是很多中国英语学习者学习中的弱项,原因之一是受母语思维的影响。
只有培养学习者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语篇建构能力,才能有效提高其英语写作水平。
本文尝试运用名词化语法隐喻理论来探讨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其中主要研究了名词化隐喻的功能,及其对英语写作的影响,望能为英语写作提供广阔的思路。
二、理论背景Halliday于1985年提出语法隐喻的概念。
他将语法隐喻区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
概念隐喻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以名词形式表达本应由动词或形容词表达的过程,是关系过程的隐喻化和词汇语法的隐喻化。
概念隐喻主要表现在及物性隐喻,即“一过程可以隐喻化为另一过程”。
随着过程的变化,过程中的参与者、环境等功能角色发生相应的变化。
随着功能角色的变化,他们在词汇语法层的体现形成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每次选择变化都会导致一致的和隐喻式的体现形式之分。
根据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在一致式中,过程由动词词组来体现,参加者由名词词组来体现,特性由形容词词组来体现。
但是,如果将动词词组或形容词词组转换为名词词组来体现参加者,这时便出现名词化隐喻。
胡壮麟给出这样的定义:“名词化是将过程(其词汇语法层的一致形式为动词)和特性(其一致式为形容词)经过隐喻化,不再是小句中的过程或修饰语,而是以名词形式体现的参加者。
”三、名词化隐喻在英语写作中的功能对中国大学生来说,学会使用名词化隐喻不仅能克服母语思维表达在英语写作中的负迁移,还能使英语句子紧凑、简洁。
语法隐喻的名词化类型及其功能研究

语法隐喻的名词化类型及其功能研究摘要: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名词化又是语法隐喻的重要来源。
名词化是产生语法隐喻最强有力的源泉,是把动词、形容词、介词等转化为名词,把句子转化为名词词组的语法转化过程。
它具有增加语篇的词汇密度使意义表达简练、生动,使行文语体正式、地道的功能。
名词化在英语语篇中大量存在,并具有多种功能,本研究将着重探讨名词化的类型及其功能。
关键词:语法隐喻;名词化;名词化类型;名词化功能1.引言“语法隐喻”这一概念是由韩礼德在1985年出版的《功能语法导论》一书中首次提出的。
语法隐喻是功能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揭示了存在于词汇语法层与语篇语义层接面上的一种重要语言现象。
语法隐喻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中的重要地位随着韩礼德多年来对此问题的阐述和发展变得越来越突出,成为其语言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严世清,2002),也引起了国际语言学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4]我国学者对语法隐喻理论的评介包括朱永生(1994)、[5]胡壮麟(1996)、[6]严世清(2003)等。
[7]虽然就语法隐喻现有研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明显存在着研究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欠缺,研究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宽。
本研究聚焦于概念语法隐喻的名词化研究,旨在探讨概念语法隐喻的名词化类型及其功能研究,加深对名词化现象的理解以及对概念语法隐喻词汇语法特征的认识,使得语法隐喻的相关研究更加全面。
1.语法隐喻理论Halliday( 1985)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两种,概念语法隐喻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以名词形式表达本应由动词和形容词表达的过程或性状;[1]人际语法隐喻主要的语言表现形式则是以小句表达本应由副词表达的语气与情态意义,即将人际意义以命题形式表达出来。
对名词化现象较早进行解释的是Jespersen,但其研究主要集中于句子层面,而未能扩展到语篇角度,且对名词化的分类过于狭窄。
Quirk等人(1985)从词性转换的角度对名词化作过界定,把它看作是“一个在形态上与小句谓语相对应的名词短语”。
名词化隐喻在英语写作中功能研究[论文]
![名词化隐喻在英语写作中功能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5a72833376baf1ffc4fad72.png)
名词化隐喻在英语写作中的功能研究[摘要]:语法隐喻是功能语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名词化隐喻是构成语法隐喻的重要来源。
名词化隐喻在语篇的构建中具有多种功能,它能使语篇简洁、客观及衔接。
通过名词化隐喻在英语写作中的运用,以实例说明对名词化隐喻的合理运用可有效提高英语作文的质量。
[关键词]:语法隐喻概念语法隐喻名物化隐喻英语写作一、引言英语写作是很多中国英语学习者学习中的弱项,原因之一是受母语思维的影响。
只有培养学习者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语篇建构能力,才能有效提高其英语写作水平。
本文尝试运用名词化语法隐喻理论来探讨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其中主要研究了名词化隐喻的功能,及其对英语写作的影响,望能为英语写作提供广阔的思路。
二、理论背景halliday于1985年提出语法隐喻的概念。
他将语法隐喻区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
概念隐喻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以名词形式表达本应由动词或形容词表达的过程,是关系过程的隐喻化和词汇语法的隐喻化。
概念隐喻主要表现在及物性隐喻,即“一过程可以隐喻化为另一过程”。
随着过程的变化,过程中的参与者、环境等功能角色发生相应的变化。
随着功能角色的变化,他们在词汇语法层的体现形成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每次选择变化都会导致一致的和隐喻式的体现形式之分。
根据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在一致式中,过程由动词词组来体现,参加者由名词词组来体现,特性由形容词词组来体现。
但是,如果将动词词组或形容词词组转换为名词词组来体现参加者,这时便出现名词化隐喻。
胡壮麟给出这样的定义:“名词化是将过程(其词汇语法层的一致形式为动词)和特性(其一致式为形容词)经过隐喻化,不再是小句中的过程或修饰语,而是以名词形式体现的参加者。
”三、名词化隐喻在英语写作中的功能对中国大学生来说,学会使用名词化隐喻不仅能克服母语思维表达在英语写作中的负迁移,还能使英语句子紧凑、简洁。
具体地说,将名词化的概念隐喻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之中,可获得以下功能:1.语篇简洁功能名词化的使用使小句结构可以使表达具体、形象,便于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化隐喻在学术写作摘要中的功能
作者:王委委池丽霞左兰丽
来源:《科技视界》2016年第12期
【摘要】名词化作为实现语法隐喻的重要手段,在学术写作摘要中运用较为普遍。
本文试图探讨名词化隐喻的定义并总结了名词化隐喻的文体功能,即语篇简洁性、连贯性以及客观性的作用。
【关键词】名词化;语法隐喻;摘要;学术写作
【Abstract】Nominaliz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rammatical metaphor and is widely used in the abstract writing. The paper tries to discuss the function of nominalization: conciseness,coherence and objectivity.
【Key words】Nominalization; Grammatical metaphor; Abstract; Academic writing
0 引言
语法隐喻是功能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Holliday在1985年提出语法隐喻,认为隐喻是发生在词汇语法层次,认为语言在隐喻过程中,意义没有变化,但是其语法方面发生变化,如名词化现象等[1]。
名词化隐喻是语法隐喻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学术写作摘要中非常普遍。
在学术写作摘要中,运用名词化语法隐喻可以进一步是摘要简洁、连贯以及客观。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研究名词化隐喻在学术写作中功能。
1 名词化语法隐喻简介
语法隐喻是由功能学派韩礼德于1985年在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中首次提出,认为语法隐喻不是用一个词去代替另一个词,而是用某一语法类别或语法结构去代替另一语法类别或语法结构。
人类描述事物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一致式,另一种是隐喻式。
在范畴转换的基础上,实现不同的语法项目之间的转换,进而产生语法隐喻,这种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语法隐喻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名词化,在学术论文中有大量的名词化现象。
在1996年,韩礼德提出了名词化语法隐喻的几种形式[1]:
1)形容词-名词,把特征看作事物,在一致式中,事物的特征由形容词来表达,但是在隐喻式中,事物的特征由名词或者名词词组来实现[1]。
[1a] Because technology is getting better, people are able to write business programs faster.
[1b]Advance in technology are speeding up the writing of business programs
2)动词-名词,把过程看作事物,在一致式中,过程由动词来实现,但在隐喻式中,过程由名词或名词词组来表达。
[2a] The floods considerably eroded the land.
[2b] There was considerable erosion of the land from the floods.
3)连词-名词
[3a] If the experiment is done by this method, there will be some loss of equipment.
[3b] The doing of the experiment by this method will entail some loss of equipment.
2 名词化语法隐喻的功能
学术写作摘要是一个微缩的语篇,语言较为正式,简明扼要,直截了当[2]。
名词化对学术论文的内容压缩、行文流畅以及作者的立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1 简洁明了
名词化语法隐喻可以省去一些不必要的词语,增加语篇的可读性,使语篇更为精炼。
[4a] If your want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ve effectiveness of various swim-strokes, you would have to detail the number of swimmers tested.
[4b]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ve effectiveness of various swim strokes would have to detail the number of the swimmer tested.
韩礼德提出名词化的过程,就是将原来的小句打包成名词词组,或者原来的几个小句打包成一个小句,使其表达意思通过一个完整的形式表达出来[1]。
句子数目的减少,每一句的信息量相对增大,在信息量不变的情况下,毋庸置疑,名词化表达方式要比一致式更为简洁。
在[4b]中,将名词化词组“investigation”做主语,代替原来的分句,是句子更为精炼,更具有可读性。
2.2 连贯流畅
学术写作摘要作为独立的小篇章,内容凝练,连贯流畅,使用名词化语法隐喻可以缩小词的密度,使内容更为连贯[4]。
[5a] 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students fail to keep these symbols in mind. As a result, many of them are not able to master the mathematical subjects they take up.
[5b] 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failure to fix these symbols in mind prevents the mastery of the mathematical subject taken up.
根据词汇密度计算公式,词的密度=实词的数目/词汇总数的百分比,在[5b]中,词的密度为11/20,约为55%,在[5a]中,词的密度为13/29,约为45%隐喻式表达方式相对而言,词汇密度稍大,含有更多的信息,使语篇更为连贯。
2.3 客观真实
在一致式中,动词体现过程中有动作发出者的参与,具有一定的主观性[6]。
但是名词化后,弱化了动作发出者,是语言更为客观真实。
使用隐喻式表达方式,可以客观表达事物本质,避免使用人称代词[5]。
另外,动词具有生动活跃的特点,相比较而言,名词更具有静态性。
在陈述一个事实和概念时,不必生动具体,可以用名词来代替动词。
[6a] We can normally regulate the temperature by using a thermo-couple.
[6b] Regulation of the temperature can normally be effect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a thermo-couple.
在名词化隐喻的表达方式中,动作执行者的缺失增加了语言的客观性。
[6b]中省略了动作发出者“we”,使叙述更为客观。
3 总结
学术写作摘要是较为正式的文体,名词化语言现象较为常见,在实现语法隐喻的不可替代的手段。
在学术写作摘要中使用语法隐喻,可以使文章更为简洁、连贯、客观。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 1985.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Arnold[Z].
[2]陈吉荣,赵永青.论文摘要英译的翻译显化[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01:122-125.
[3]郭恒达.名物化语法隐喻在新闻语篇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9:7-
8+19+4.
[4]唐革亮.名词化在论文摘要中的使用及元功能分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09:73-77.
[5]谭万俊.名词化与语法隐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1:108-111.
[6]朱永生.董宏乐.科技语篇中词汇隐喻、语法隐喻及其互补性[J].山东外语教学,2001,04:5-8.
[责任编辑:汤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