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秦穆公的简介资料
秦穆公简介

秦穆公简介秦穆公嬴任好--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是春秋时期秦国的国君,姓嬴,名任好,秦德公少子,秦成公弟,公元前659年一前621年在位,长达39年。
秦原来是一个小国,地处西面,与戎、狄为邻。
进入春秋后,秦国逐渐强盛起来,扩大了疆土和势力,但与中原诸国相比,仍显得比较落后。
秦穆公即位后,奋发图强,锐意进取。
他重用百里奚、蹇叔等良臣,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依靠他们修明政治.发展军事,奖励生产,使国家实力大大增强。
秦穆公选拔人才能够打破尊卑贵贱界限,选拔贵族以外的人,选用别国前来投奔的人,比如百里奚曾是个奴仆,他用五张羊皮把百里奚从楚国换了回来。
秦穆公广纳贤才的做法充分表明他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国君。
人才有了,要完成霸业,还一定要得到民心。
秦穆公很重视民心的向背,所以实行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减轻百姓的负担。
他强调取信于民。
晋国闹饥荒,向秦国求援,他不计过去的恩怨,把大批粮食运到了晋国,说不能让百姓受罪。
晋国臣民都称颂他的大德,他的威信大大提高。
这使他深受下层群众的支持和拥戴,有了争霸的基础。
在外交上,秦穆公也很有谋略。
为了打开通道,争霸中原,他利用联姻与晋国结成同盟,以与中原诸强抗衡。
他娶了晋献公的女儿穆姬做夫人,又把自己的女儿怀嬴嫁给晋文公,并帮助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战胜了楚国。
晋文公死后,秦穆公认为时机已到,想取代晋成为霸主,但在肴之战中败于晋,暂缓了东进的步伐。
秦穆公认真检讨了自己的过失,进一步整顿内政,及时改变战略方向,全力进攻西戎。
西戎泛指泰国西边散布于广大地区的戎族国家。
他通过投奔来的由余了解了西戎各国的山川形势,兵力部署,采用离间计、美人计等策略,突出奇兵,发动全面攻击,征服了这些国家,扩地千里。
这样,东从陕酉、山西交界的黄河起,一直到遥远的西方,都为秦国所控制,秦穆公终于成为西方的霸主。
这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著积极的作用,加速了民族融合,发展了秦国经济。
秦穆公开创的霸业,为战国末年秦统一整个中国打下了基础。
大秦帝国的起源——第十四代君主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大秦帝国的起源——第十四代君主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大秦帝国从弹丸之地到一统全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以郡县制统治全国,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车同轨,影响深远。
上回介绍了秦国第十三代君主秦成公,其在位四年,以守业为主。
秦成公死后,虽然膝下有七子,但是均为被立为君,延续了该时期王位传给弟弟的习惯——秦成公的弟弟,嬴任好即位成秦穆公,这是先代秦国君主在春秋时期最成功的君主,带领秦国四处扩张,晋身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时期,广纳良臣,涌现了百里奚、蹇叔、由余等一大批能臣,厉兵秣马,击败了当时强大的晋国俘虏了晋惠公,后又出兵灭梁国、芮国、滑国等小国,秦国势力开始大扩大。
有意思的是,秦穆公还是开启后世歌颂的秦晋之好的人,先是秦穆公求亲,晋献公把大女儿嫁给了他,后夷吾继位,秦穆公又把女儿怀赢嫁给了夷吾的儿子公子圉,后公子圉继位但和秦国不相往来,秦穆公又派兵帮助晋献公的儿子重耳回晋国加冕为晋文公,并把女儿怀赢改嫁给了重耳(晋文公)。
这里秦穆公的身份就复杂了,他是夷吾和重耳两人的姐夫,又是夷吾的儿子公子圉的旧老丈人,还是自己的舅子重耳的新老丈人。
不过,晋文公死后,两者再度开战,秦穆公亲率大军攻打晋国,夺回了昔日被晋国占领的多处城池,但是崤之战和彭衙之战两次东出都受阻,东进的秦军部队全军覆没。
在东进难成下,秦穆公改变策略向西发展,先后灭掉西戎12国,称霸西戎,为秦国开辟国土千余里。
秦穆公在位39年,其佩剑在后世中被称为穆公剑,是此后历代秦国君王传承的信物之一,具有极大的震慑力的存在。
秦穆公

秦穆公曾经外出王宫而因此丢失了自己的骏马,他 亲自出去找,看见有人已经把自己的马杀了并且还 正在一起吃肉。秦穆公对他们说:“这是我的马。” 这些人都害怕惊恐的站起来。秦穆公说:“我听说 吃骏马的肉但不喝酒的人会有死人。过了三 年,晋国攻打秦穆公,把秦穆公围困住了。以前那 些杀马吃肉的人互相说:“我们到了可以以死报答 穆公给我们马肉吃好酒喝的恩德的时候了。”于是 {食马者连同秦军}击溃了包围秦穆公的军队,穆公终 于解决了困难,并打败晋国,把晋惠公抓了回来。 这就是给人恩惠而得到福佑的回报啊!
秦穆公:天佑英才,伟大的事业,时间来成就

秦穆公:天佑英才,伟大的事业,时间来成就前文我们讲到自从秦襄公受封为诸侯之后,秦国6代人9位君主在150年里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成功夺权了关中。
尤其是秦穆公时期,频繁和晋国交锋,内修国政,外图霸业,称霸西戎,压制晋国,成为公认的春秋霸主。
从秦宁公开始,秦国君主的寿命和在位时间总是过短,引起政局不稳,甚至大臣擅权,进而拖累了秦国国势的上升。
为了改变秦国君主幼弱的局面,秦武公被迫把国君继承制度改为兄终弟及,但随后的各位君主,寿命仍然受困于35岁之下,导致国君更换频繁。
这一局面,直到秦穆公继位后,才得到改善。
秦穆公则像是得到了上天的护佑,在位39年,推断去世时他寿命约为70岁左右,比他的父兄翻了一番。
秦穆公本身的卓越能力,有时间加持,得以尽情的释放。
39年的时光,保证了秦国国政的稳定性,君主意志的执行,并让秦穆公亲眼看到了自己事业的成功。
大家经常惋惜很多能力卓绝的人英年早逝,愤恨“天妒英才”导致伟大事业戛然而止,如霍去病封狼居胥后,23岁离世;北周武帝宇文邕统一北方后,35岁撒手人;后周世宗柴荣北伐途中病倒,38岁身亡;宋太祖赵匡胤平定南唐后,50岁暴毙,等等。
相比之下,秦穆公可以说是“天佑英才”了。
下面我们简单梳理下秦穆公的主要事迹。
图.秦国经营关中时期的君主即位年龄和寿命广纳贤才秦穆公继位后,大胆吸纳别国人才,开创了客卿制度,为秦国腾飞积蓄了最有创造的人力资源。
秦穆公主要的几位大臣贡献如下:1.公孙支。
晋国饥荒时,公孙支主张借出粮食,帮秦国在和晋国的争斗中占据了道义高地。
据说,百里奚也是公孙支推荐给秦穆公的。
2.百里奚。
曾是虞国大夫,晋灭虞后,作为晋国陪嫁到秦国的奴隶,后来逃跑,被楚国人抓住。
秦穆公听说他的贤能后,用五张羊皮从楚国换回,用他主持国政,百里奚因此被称为“五羊大夫”。
3.蹇[jiǎn]叔。
百里奚的好友,经百里奚推荐,成为秦国上大夫。
蹇叔和百里奚一起辅佐秦穆公,确认了秦穆公“内修国政,外图霸业”的战略路径。
秦穆公简介,名人故事

秦穆公简介,名人故事
秦穆公个人资料
中文名:任好
别名:秦穆公
谥号:穆
弟,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659年一前62年在位,长达39年。
在《史记》中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
公元前62年,秦穆公去世,谥号穆,葬于雍,殉葬的人数
达一百七十七人。
秦穆公生平简介
秦国原来是一个小国,地处西面,与戎、狄为邻。
进入春秋后,秦国逐渐强盛
奋发图强,锐意进取。
他重用百里奚、蹇叔、由余等谋臣,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依靠他们修明政治,发展军事,奖励生产,使国家实力大大增强。
秦穆公选拔人才能够打破尊卑贵贱界限,选拔贵族以外的人,选用别国前来投奔的人,比如百里奚曾是个奴仆,他用五张羊皮把百里奚从楚国换了回来。
秦穆公广纳贤才的做法充分表明他是一个具有远
直到遥远的西方,都为秦国所控制,秦穆公终于成为西方的霸主。
加速了民族融合,发展了秦国经济。
秦穆公开创的霸业,为战国末年秦统一整个中国打下了基础。
历史上的秦穆公是谁

历史上的秦穆公是谁秦穆公是历史上春秋时期的秦国的君主,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下面是搜集整理的历史上的秦穆公,希望对你有帮助。
秦穆公(?-前621年),部份记载中被称为秦缪公,春秋时代秦国国君,嬴姓,名任好。
在位三十九年(前659年-前621年),谥号穆,在《史记》中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得了百里奚、蹇叔、丕豹及公孙枝等贤臣的辅佐,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王位。
周襄王时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为四百年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
对秦的发展和古代西部的民族融合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是有所作为的政治家。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安葬于雍(今宝鸡凤翔东南),殉葬的人数达一百七十七人,《左传》文公六年曾这样记载“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三奄息、仲行、针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
”秦穆公的生平简介秦穆公(?-公元前621年),也作秦缪公,名嬴任好,是秦德公之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春秋时代秦国国君。
他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芮两国。
扶持晋文公,实现秦晋联盟。
晋文公死后,联盟瓦解,秦晋对抗。
后在公元前627年崤之战(今河南三门峡东南)、前625年彭衙之战(今陕西白水东北)两次被晋军大败,秦东进的路被晋牢牢地扼住。
穆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24年,秦穆公亲自率兵讨伐晋国,渡过黄河以后,将渡船全部焚毁,表示誓死克敌的决心。
秦军夺得王官(今山西闻喜西)和郊。
晋军拒不出战,秦军从茅津渡过黄河,到南岸崤地,在当年的战场为战死的将士堆土树立标记,然后回国。
转而向西方发展。
秦穆公企图向东争霸中原,但由于向东的通路为晋所阻,辅佐了晋国三代君主的秦穆公,眼睁睁看着晋文公当了霸主,实在是心中不忿,他不顾老臣百里奚、蹇叔的冒死劝谏,趁晋文公刚死之机,三次挥师东进,却只收获了累累白骨和血的教训。
在执政的最后几年,秦穆公终于改变了东进战略,转而向西,兼并西戎二十国,开疆拓土,为四百年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秦国在函谷关以西一带称霸,史称“称霸西戎”。
春秋五霸秦穆公生平简介

春秋五霸秦穆公生平简介春秋五霸秦穆公生平简介秦穆公,公元前682年出生,前621年去世,嬴姓,赵氏,名任好,秦穆公的名称也又说是叫秦缪公。
是秦德公的小儿子,也就是秦宣公、秦成公的弟弟。
在位38年,在《史记》中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也是缪氏的祖宗。
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扶持晋文公即位并促进秦晋联盟,晋文公死后秦晋交恶,秦穆公在百里奚、蹇叔、由余等谋臣的辅佐下大败晋国,俘晋惠公,后又消灭梁国和芮国,最后称霸西戎,成为一方霸主。
秦穆公在位时的强化了秦国的国力,这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的霸业打下了基础。
秦穆公在位时主要经历了秦晋之好、秦晋失和、称霸西戎等重要事件,他帮助晋文公即位,与晋国联盟,形成两国较好的历史佳话,这就是秦晋之好的典故。
秦穆公秦晋之好典故当年,晋文公在外逃亡,最后逃到秦国,秦穆公盛情款待晋文公,并安排人马护送晋文公回国,并将扶持晋文公即位,发展到这里晋文公与秦穆公的关系已经是非常复杂微妙了,所以两个人(其实是两个国家)都相互扶持,最终形成秦晋之好。
其实原本秦穆公与重耳之间并没有什么关联的,只是起初秦1/ 3穆公打算借助晋国的力量来强大自己,所以一直想跟秦国联盟,但是当时的晋国君主晋献公太荒淫而且有不讲信用结果还与秦国交恶,所以秦穆公就只能转而选择晋献公的儿子夷吾,晋献公死后,秦穆公扶持夷吾即位,哪知道夷吾也是个忘恩负义之人,秦穆公的目的还是没能达到,所以在夷吾死后又扶持夷吾的儿子圉即位,可是悲剧再一次上演,最后,秦穆公在把希望放在了守信的晋文公重耳身上,所以之后才有了他迎接重耳来秦国避难,并护送重耳回国即位的故事了。
秦穆公这一次算是选对了人,重耳重信,所以与秦国修好,形成联盟,两国建邦交好,相互扶持。
不过秦穆公的想法是自己称霸天下,但是这一次是促进了晋文公的霸业,而自己就只是一个后盾。
所以在晋文公死后,秦穆公就想要效仿晋文公来称霸天下,因此晋文公死后,秦晋交恶,秦穆公开始征伐各国,最终打败晋国、灭掉梁、芮两国,最终成就霸业。
春秋五霸秦穆公是谁 秦穆公的结局是什么

春秋五霸秦穆公是谁秦穆公的结局是什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秦穆公秦穆公,是秦国人士,曾称霸西戎,是春秋五霸之一,在历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如此有名的国君,春秋五霸之秦穆公是谁,秦穆公的结局是什么,他是怎么死的呢。
武林军事XX带大家走进秦穆公的世界。
秦穆公简笔画像春秋五霸秦穆公简介秦穆公公元前682年出生,前621年去世,嬴姓,赵氏,名任好,秦穆公的名称也又说是叫秦缪公。
是秦德公的小儿子,也就是秦宣公、秦成公的弟弟。
在位38年,在《史记》中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也是缪氏的祖宗。
秦穆公在位时主要经历了秦晋之好、秦晋失和、称霸西戎等重要事件,他帮助晋文公即位,与晋国联盟,形成两国较好的历史佳话,这就是秦晋之好的典故。
下面咱们就详细的来看秦穆公的一生经历和故事。
秦穆公秦晋之好当年,晋文公在外逃亡,最后逃到秦国,秦穆公盛情款待晋文公,并安排人马护送晋文公回国,并将扶持晋文公即位,发展到这里晋文公与秦穆公的关系已经是非常复杂微妙了,所以两个人(其实是两个国家)都相互扶持,最终形成秦晋之好。
其实原本秦穆公与重耳之间并没有什么关联的,只是起初秦穆公打算借助晋国的力量来强大自己,所以一直想跟秦国联盟,但是当时的晋国君主晋献公太荒淫而且有不讲信用结果还与秦国交恶,所以秦穆公就只能转而选择晋献公的儿子夷吾,晋献公死后,秦穆公扶持夷吾即位,哪知道夷吾也是个忘恩负义之人,秦穆公的目的还是没能达到,所以在夷吾死后又扶持夷吾的儿子圉即位,可是悲剧再一次上演,最后,秦穆公在把希望放在了守信的晋文公重耳身上,所以之后才有了他迎接重耳来秦国避难,并护送重耳回国即位的故事了。
秦穆公这一次算是选对了人,重耳重信,所以与秦国修好,形成联盟,两国建邦交好,相互扶持。
不过秦穆公的想法是自己称霸天下,但是这一次是促进了晋文公的霸业,而自己就只是一个后盾。
所以在晋文公死后,秦穆公就想要效仿晋文公来称霸天下,因此晋文公死后,秦晋交恶,秦穆公开始征伐各国,最终打败晋国、灭掉梁、芮两国,最终成就霸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秋五霸秦穆公的简介资料
秦穆公前682年—前621年,一作秦缪公,嬴姓,赵氏,名任好,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还是缪氏先祖。
被《史记》认定其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继位后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国、芮国、滑国等。
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以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人为良将;还曾协
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以实现秦晋之好。
晋文公死后,联盟瓦解,秦晋对抗;秦穆
公本欲东进,到中原完成霸业。
后分别在公元前627年崤之战今河南三门峡东南和公元前625年彭衙之战今陕西白水东北中两次被晋军击败,三将被俘,秦军全军覆没,秦东进的
路自此被晋牢牢地扼住。
秦穆公于是掉头向西发展。
他用计将从晋国投奔到戎人的由余招来作谋士。
秦国根据
由余的计划,逐渐灭掉西方戎人所建立的国家12个有说20个。
秦穆公对戎人的胜利,周
王特加祝贺,并赐金鼓,希望他擂鼓继续向戎人进攻;秦穆公于周襄王时出兵攻打函谷关
以西的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为日后
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谥号穆,葬于雍今陕西宝鸡凤翔东南,殉葬的人数达一
百七十七人。
《左传》文公六年曾这样记载:“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三奄息、仲行、针
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
”
首先我们来谈谈此二人的共同之处,这些共同点致使人们会将此二人放在一起进行讨
论和比较。
第一,秦穆公、秦始皇,从称谓的表层意思来看,此二人都是秦国人,且是秦国的一
代君主。
第二,秦穆公、秦始皇,我们从其内在性格来看,他们性格中确实有很多不同之处,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有称霸之心,有图谋有抱负,正式这一点促使他们能够在自我
完善的同时推动者秦国走向更为辉煌的明天。
第三,秦穆公、秦始皇,他们的后代都是扶不起的阿斗,可能是父亲太过于强悍,儿
子们心想肯定不能超越父亲,所以干脆尽情享受着,大兴奢靡之心,淫乐之曲。
秦穆公的
儿子秦康公,秦始皇的儿子秦二世,均是史上有名的昏聩之君。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秦穆公与秦始皇二人的不同之处。
第一,秦穆公和秦始皇虽同为秦国一代君主,但是在历史上的地位是不完全相同的,
秦穆公为何是公,而秦始皇则是皇呢?因为秦穆公所在时的秦朝是积弱小国,随时有可能
被大国给吞并,而在秦始皇时代,秦国已经一统天下,所以他自称为始皇,也就是初代皇
帝的意思。
第二,秦穆公治理天下时后更多施行的是仁政,是同甘共苦,是共同患难;而在秦始
皇时代则大兴暴政,以暴制暴,导致了大量重臣能士的冤死。
秦穆公的一生过得很波折,但是却很精彩,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做人办事的道理,同样
也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谈资,他的生平有很多个小故事,都彰显了他的为人豪情仗义,能
急人之所急,心胸开阔,不为小利而丧失大义。
这里我们只从中截取一段故事来阐明他的性格,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秦穆公刚刚继位,晋国觉得秦国常年积弱,而且又经国君的更迭,现在肯定是一个青黄不接的时间点,
这时正好是一个进攻的好机会,于是晋公夷吾听信了下属的谏言,便决定发兵攻打秦国,
以图能杀死穆公,占领秦国国土。
晋公发兵秦国,秦穆公虽然刚刚即位,但心中的抱负和志向一直极为远大,对于晋国
的反目,穆公虽觉得措手不及但仍能稳固自己的心态,并对于晋国的进攻,有理有节的组
织着防守,秦国和晋国大战,已到白热化阶段,秦穆公已被晋国军队包围,性命堪忧之际,曾经被帮助过穆公的三百勇士及时出现,解救了穆公的姓名,并帮助穆公成功扭转了此战
的成败,要研究其如何出现的这三百勇士,他们为何要救穆公的姓名,并帮助穆公战败晋国,乃是因穆公微时的以德报怨,当初三百勇士吃掉穆公之马,穆公不但不追究反而赏赐
美酒以救其命的美德,正可谓施恩不望报,后期福祉深远。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故事,是穆公人生中的一瞥,但我们从这一瞥中却能看出穆公品德
之高尚。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