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应急处置技能
传染病应急预案

传染病应急预案一、背景。
近年来,传染病疫情频发,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传染病的突发情况,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内容。
1. 预防控制措施。
(1)建立健全传染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2)加强对传染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监测和管理,包括密切接触者、医护人员等。
(4)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障公共场所的清洁和卫生。
2. 应急处置措施。
(1)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例,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隔离、治疗等措施。
(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隔离,阻断传播途径。
(3)加强医疗资源的调配和保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4)加强对疫情的信息发布和舆情引导,避免恐慌和造成社会不稳定。
3. 救援和恢复措施。
(1)组织医疗队伍,加强救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死亡率。
(2)加强对疫情的动态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应对措施。
(3)恢复社会秩序,帮助受影响的人群恢复正常生活。
三、应急预案的执行。
1. 应急预案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负责,建立健全的指挥体系和工作机制。
2. 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配合,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
3. 社会各界要积极支持政府的工作,配合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四、其他事项。
本应急预案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改,由主管部门负责并向社会公布。
五、结束语。
传染病的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的共同努力。
希望通过本应急预案的实施,能够有效防控传染病的蔓延,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与处置流程

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与处置流程传染病职业暴露是指在从事医疗、护理、实验室等与传染病相关的职业中,可能接触到病原体或受到传染的情况。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个关于传染病职业暴露后的应急预案与处置流程的例子。
一、应急预案1.培训和教育: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传染病防控培训和教育,了解传染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和职业暴露应急处理流程。
2.设备和装备: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确保相关人员在工作环境中的防护设施完备。
3.监测和检测:建立相应的监测和检测机制,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体检和病原体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感染风险。
4.应急处置物资:准备应急处置物资,如消毒剂、急救药品等,以应对传染病职业暴露事件。
二、处置流程1.首次接触:若是首次接触传染病患者或潜在感染源,应立即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并遵循相关防护措施,如手部卫生、消毒等。
2.伤口处理:若发生工作中的刺伤、溅泼或其他伤害,应立刻将伤口处理干净,并进行血液暴露的风险评估。
必要时,向相关感染管理部门报告。
3.暴露后处理:在接触到病原体后,可进行暴露后预防性治疗,如接种相关疫苗、使用抗病毒药物等,以降低感染风险。
4.报告和记录:对每一次传染病职业暴露事件,应立即向相关管理部门报告,并记录详细的情况,包括时间、地点、受伤者信息等。
5.隔离和观察:对于疑似或确认感染的情况,应立即进行隔离,并进行观察,以保护其他人员的安全。
必要时,进行相关病原体检测。
6.反馈和调查:对每一次职业暴露事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回访和调查,以了解相关情况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防控措施的有效性。
7.心理支持:对于受到职业暴露的人员,应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应对可能的精神压力和焦虑。
以上是一份关于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与处置流程的简要说明,实际情况可以根据不同的传染病和职业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
在任何情况下,保护相关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始终是最重要的原则。
急性传染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急性传染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一、现场应急处置要点
1.筛查人员:及时发现患者的临床症状,发现有病历的病患,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佩戴口罩,洗手及正确佩戴口罩,帮助患者寻求诊疗。
2.采取隔离措施:发现急性传染病患者后,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将相关病患及与其有接触的病患分离开来,进行离患隔离,防止病毒的传播到其他人群。
3.阻断传播渠道:严格控制传播渠道:比如,调整就诊或出行流程,做好医疗环节及聚集场所的卫生消毒、护理间的消杀等,不断强化从防范源头到防止传播的防控措施,阻断传播途径。
4.开展消杀除菌:对急性传染病现场,实施消杀除菌,采用除菌剂、紫外线消毒等方式,彻底消除病毒的污染,以防止病毒的传播。
5.加强人员和物品的查验:对当地居民及外来人员的健康状况、出入检查,加强和改善对重点人群、特殊对象、特殊物品的查验,防止病毒的进入。
二、应急预案管理
1.建立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对急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让管理更加形式化、规范化,有效的防范和控制传染病及风险的发生。
2.组建应急管理团队:根据急性。
新发和输入性传染病应急处置

新发和输入性传染病应急处置引言:新发和输入性传染病是指凡未曾在我国大规模传播过或曾在我国大规模传播过但已被根除,并存在再次输入或自发传入的传染病。
针对这些传染病,我们需要进行应急处置,以控制传播范围,保护公众的健康。
本文将介绍新发和输入性传染病应急处置的一般原则和措施。
一、应急处置的一般原则:1.及早发现,迅速报告:及早识别病例并及时报告卫生部门,以便快速采取应对措施。
2.快速反应,及时控制:采取紧急措施,快速反应并尽早控制传播范围,减少病例数量。
3.多方合作,协同处置:卫生部门、医疗机构、社区以及公众之间要建立密切的合作机制,共同努力进行疫情防控。
4.公开透明,减少恐慌:及时传递疫情信息,包括病例数量、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等,以减少公众的恐慌和焦虑情绪。
5.注重科学,依据证据:所有的应急措施和处理决策都应该基于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证据。
二、应急处置的具体措施:1.预防控制:a.制定和完善相关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确保疫情的及时掌握和报告。
b.加强口岸和边境的监测和检疫,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避免疫情的输入或扩散。
c.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和监测,如旅行者、接触者等。
d.与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建立合作机制,分享信息和资源,共同进行疫情监测和控制。
2.病例管理:a.对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进行隔离和治疗,降低传播风险。
b.追踪和监测接触者,对其进行隔离观察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新的感染病例。
c.提供有效的治疗和支持,提高治愈率和降低病亡率。
d.加强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做好医疗废物的处理,防止继续传播。
3.健康教育和公共宣传:a.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提高预防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b.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传递及时、准确的疫情信息,避免谣言传播。
c.进行社区宣传活动,提醒居民注意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安全。
d.组织专家团队进行科普讲座,解答公众疑问,增加对疫情的理解和合作意愿。
4.物资保障和资源整合:a.提前做好各类防护物资的储备,确保物资的供应和分配。
传染病处置应急预案及流程

一、背景传染病是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蔓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等组织在发生传染病疫情时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应急处置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以预防为主,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积极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2. 快速反应,高效处置:发现传染病疫情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3. 依法依规,科学应对: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科学合理处置传染病疫情。
4. 全民参与,共同防控: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形成全民参与、共同防控的良好局面。
四、应急处置组织机构及职责1. 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1)组长:单位主要负责人。
(2)副组长:分管负责人。
(3)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专业人员。
(4)职责:负责制定传染病防控政策和措施,协调各部门开展防控工作。
2. 传染病防控工作小组(1)组长: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副组长。
(2)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专业人员。
(3)职责:负责传染病疫情的监测、报告、处置等工作。
3. 传染病防控应急队伍(1)成员:由医务人员、防疫人员、志愿者等组成。
(2)职责:负责传染病疫情的现场处置、救治、消毒等工作。
五、应急处置流程1. 监测与报告(1)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等组织应建立传染病监测网络,对传染病疫情进行监测。
(2)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时,应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 疫情评估(1)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组织专家对疫情进行评估。
(2)评估内容包括:疫情严重程度、传播途径、感染人数、防控措施等。
3. 启动应急预案(1)根据疫情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2)启动应急预案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等组织应按照预案要求,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传染病应急处置技能 PPT课件

2020/3/31
6
• 洗手方法
个人防护
• 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 取适量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 按六步洗手法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
,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
• 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用一次性纸巾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非感应式水龙头采用一次性纸巾开关龙头。
2020/3/31
2
个人防护
2020/3/31
3
个人防护
根据可能的暴露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防护措 施。
以埃博拉出血热流调人员个人防护为例
属于中度暴露风险 防护装备:一次性工作帽、双层一次性手套、防护
眼罩或防护面屏、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工作鞋、一次性防水靴套。如 环境中有大量体液、血液、呕吐物、排泄物,加穿 防水围裙、长筒胶靴;如进行产生大量气溶胶的操 作(引起咳嗽的或产生气溶胶的支气管镜检、气管 内插管、气道抽吸、使用呼吸面罩进行正压通气或 使用气溶胶发生式的或喷雾式治疗、织物整理等), 宜佩戴全面型自吸过滤式呼吸器或动力送风呼吸器 等。
21
流行曲线绘制与解释
推断可能的暴露时间
点源暴发的流行曲线,如果已知疾病的潜伏期, 还可推断可能的暴露时间。
首例病例的发病时间往前推一个最短潜伏期 中位数病例的发病时间往前推一个平均潜伏期 末例病例的发病时间往前推一个最长潜伏期
2020/3/31
22
流行曲线绘制与解释
手套应大小合适,在佩戴之前做简易充气检漏检 查,确保手套没有破损;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 面;手套、靴套穿戴后都应做好固定。
2020/3/31
11
个人防护
选择大小合适的医用防护服,检查其完整性、拉 链是否顺畅,防护服门襟胶条粘合严密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和应急处置技能竞赛试题库

一、单选题(361题)1、甲类传染病由哪个部门决定?(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B.国务院C.省政府D.省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答案:B2、对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菌种、毒株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确需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的,须经哪一级部门批准?()A.卫生部B.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C.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D.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E.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和公安部门联合批准答案: B3、公共卫生应急演练如需要公众参与,需报请何部门同意?()A.本级卫生行政部门B.上级卫生行政部门C.本级人民政府D.上级人民政府E.本级公安部门答案: C4、某城市(X市)第一中学分为初中、高中部两个大院,初、高中部大院隔街相望,分属A和B行政区。
初中、高中部使用同一储水箱供水,水箱位于A区初中部大院内;6月份发生波及两个大院的诺如病毒水型暴发事件,发病人数达320人。
请问本起事件处置工作最终应由何部门负责?()A.A区人民政府 B.B区人民政府 C.X市人民政府D.A区卫生行政部门 E.A、B区卫生行政部门共同负责答案: C5、处于G省A、B两市相邻地区的风景区发生了霍乱水型暴发事件,涉及相邻的几个村落,其中属于A市AX县的AY村发病15人、AZ村发病20人,属于B市BX县的BY村发病30人。
经调查,主要原因为景区溪流受到上游污染所致。
请问本起事件处置工作最终应由何部门负责?()A.AX县、BX县卫生行政部门共同负责B.AX县、BX县人民政府共同负责C.A市、B市卫生行政部门共同负责D.A市、B市人民政府共同负责E.G省卫生厅答案: D6、村民A某在禽类加工厂工作,因民事纠纷而成为被告,在既定出庭前2天,其所在车间发现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A某在同一时间出现发热、咳嗽症状。
下列哪一措施是合理合法的?()A.对A某进行隔离观察,出庭暂缓B.对A某进行采样检测,如禽流感病毒指标阴性,则及时出庭C.要求A某服用达菲,及时出庭D.要求A某佩带口罩,及时出庭E.法官等工作人员服用达菲,A某及时出庭答案: A7、2014年,某县1月报告甲肝确诊病例70例;2月报告87例,且县(区)级疾控中心对1月报告5例临床诊断病例订正为实验室诊断病例。
传染病应急处置技能

流行曲线绘制与解释
显示卫生部门反应的速度以及评价控制措施效 果
卫生部门在疫情的哪个阶段开始调查
采取控制措施后疫情是否开始下降
注意很多疫情的暴露往往是短时间和一次性的, 即使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也会自然结 束,因此不能仅仅依据采取控制措施后出现疫 情下降的趋势,就做出控制措施发挥了效果的 结论;但是如果采取控制措施后疫情仍然在上 升,则说明控制措施未发挥作用,需进一步调 查暴发的原因
步骤1:更换外层一次性手套 步骤2:一次性防水靴套 步骤3: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如使用防护面屏,则先行
摘掉) 步骤4:外层一次性手套 步骤5:里层一次性手套消毒 步骤6:防护眼罩 步骤7: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 步骤8:一次性工作帽 步骤9:内层一次性手套,手卫生 步骤10:换回个人衣物
流行曲线绘制与解释
判断疾病的传播模式
复合型流行曲线
点源暴露后继而人人传播
流行曲线绘制与解释
推断可能的暴露时间
点源暴发的流行曲线,如果已知疾病的潜伏期, 还可推断可能的暴露时间。
首例病例的发病时间往前推一个最短潜伏期 中位数病例的发病时间往前推一个平均潜伏期 末例病例的发病时间往前推一个最长潜伏期
个人防护
个人防护
根据可能的暴露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防护措 施。
以埃博拉出血热流调人员个人防护为例
属于中度暴露风险 防护装备:一次性工作帽、双层一次性手套、防护
眼罩或防护面屏、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工作鞋、一次性防水靴套。如 环境中有大量体液、血液、呕吐物、排泄物,加穿 防水围裙、长筒胶靴;如进行产生大量气溶胶的操 作(引起咳嗽的或产生气溶胶的支气管镜检、气管 内插管、气道抽吸、使用呼吸面罩进行正压通气或 使用气溶胶发生式的或喷雾式治疗、织物整理等), 宜佩戴全面型自吸过滤式呼吸器或动力送风呼吸器 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经过培训的人员指导、监督和协助下穿脱个人 防护装备
个人防护
选用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时,应做适合 性检验;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 后,应做佩戴气密性检查。 手套应大小合适,在佩戴之前做简易充气检漏检 查,确保手套没有破损;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 面;手套、靴套穿戴后都应做好固定。
点源暴露后继而人人传播
流行曲线绘制与解释
推断可能的暴露时间
点源暴发的流行曲线,如果已知疾病的潜伏期, 还可推断可能的暴露时间。 首例病例的发病时间往前推一个最短潜伏期 中位数病例的发病时间往前推一个平均潜伏期 末例病例的发病时间往前推一个最长潜伏期
流行曲线绘制与解释
识别特殊病例 若流行曲线上显示某些病例的发病时间与多数病例的时间间隔较长, 则称为特殊病例,深入调查特殊病例,可为形成病因假设提供重要线 索。首先要核实病例的发病时间是否不准确或数据录入错误等;如不 存在以上错误,则需进一步考虑“特殊”的原因,早于其他病例发病 的特殊病例发病的原因可能包括:①与本次暴发无关,为该疾病的基 线发生的病例;②是本次暴发的传染源;③暴露时间早于其他病例或 暴露剂量较大。晚于其他病例发病的特殊病例发病的原因可能包括: ①与本次暴发无关,为基线病例;②暴露时间晚于其他病例;③潜伏 期长的病例;④发生人传人后的二代病例。图4-6中显示Oswego晚餐 后发生的胃肠炎暴发,流行曲线提示有2例发病特别早和特别晚的病 例,通过对这两例特殊病例的调查,发现他们曾食用过晚餐中的香草 冰淇淋,为假设形成提供了信息。
个人防护积较大的物品,后脱 呼吸道、眼部等最关键防护部位的防护装备
脱除防护服时注意内裹外原则,避免双手和防护服外表面 及内层衣物接触,脱除后的个人防护用品应里面朝外 脱掉过程中,避免接触面部等裸露皮肤和粘膜 使用后的一次性防护用品放入医疗废物收集袋,外层消毒 后放入新的医疗废物收集袋,按医疗废物处理;或就地高 压灭菌后,按医疗废物收集、处理 防护眼罩经有效氯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 以上,可重复使用
流行曲线绘制与解释
判断疾病的传播模式
点源流行曲线
快速上升伴相对缓慢下降的单峰曲线 对于已知病原体的疫情,流行曲线的首末例发病间 隔时间应小于(最长潜伏期-最短潜伏期)的1.5倍
流行曲线绘制与解释
判断疾病的传播模式
持续同源型流行曲线
快速上升,然后保持一个高峰平台期,当传染源去 除,对人群采取保护措施或易感人群减少后,病例 快速下降 如果暴露不是持续存在,而是间断发生的,则流行 曲线成为不规则的曲线
个人防护
• 洗手方法
• 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 取适量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 按六步洗手法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 ,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 • 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用一次性纸巾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非感应式水龙头采用一次性纸巾开关龙头。
判断疾病的传播模式
流行曲线绘制与解释
增殖型流行曲线
呈现明显周期性 疫情缓慢上升,达到高峰后迅速下降 增殖型流行曲线可以是人和人之间的直接传播,如 流感、水痘、麻疹等疾病,也可以是通过媒介在人 和人之间传播的疾病,如登革热、乙脑、疟疾等。
判断疾病的传播模式
流行曲线绘制与解释
复合型流行曲线
流行曲线绘制与解释
③X轴的起点时间应尽量与病例定义中规定的起点 时间一致,如病例定义中为“X村2010年6月10日 -6月20日,出现腹泻(≥3次/24小时)或呕吐的 居民”,横轴起点至少应从2010年6月10日开始。 横轴的结束日期应该在末例病例发病日期后再留 出1-2个平均潜伏期的间隔,以表示不再有新病例 发生。
个人防护
穿戴顺序:
步骤1:更换个人衣物 步骤2:一次性工作帽 步骤3: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 步骤4:防护眼罩 步骤5:手卫生后戴一次性手套 步骤6: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如使用防护面屏,则 戴在防护服外) 步骤7:工作鞋、一次性防水靴套 步骤8:外层一次性手套
个人防护
• 快速手消毒方法
• 取适量快速手消毒剂,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 按六步洗手法认真揉搓双手至干燥,应注意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 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整个过程30秒钟左右。
个人防护
六步洗手法
个人防护
个人防护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人员应熟悉装备的性能,并 掌握使用方法
选用有效期内的个人防护用品 进入污染区之前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进入清洁 区之前小心脱下个人防护装备。
传染病应急处置技能简介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潘静静 2015年10月
主要内容
个人防护 流行曲线绘制与解释 调查问卷设计 调查报告撰写 风险评估 风险沟通 数据库建立 暴发疫情调查处置步骤及方法 案例分析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办公软件应用 采样、包装、运输 实验室检测方法
个人防护
个人防护
根据可能的暴露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防护措 施。 以埃博拉出血热流调人员个人防护为例
属于中度暴露风险 防护装备:一次性工作帽、双层一次性手套、防护 眼罩或防护面屏、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工作鞋、一次性防水靴套。如 环境中有大量体液、血液、呕吐物、排泄物,加穿 防水围裙、长筒胶靴;如进行产生大量气溶胶的操 作(引起咳嗽的或产生气溶胶的支气管镜检、气管 内插管、气道抽吸、使用呼吸面罩进行正压通气或 使用气溶胶发生式的或喷雾式治疗、织物整理等), 宜佩戴全面型自吸过滤式呼吸器或动力送风呼吸器 等。
个人防护
选择大小合适的医用防护服,检查其完整性、拉 链是否顺畅,防护服门襟胶条粘合严密 穿着轻便的鞋子,便于穿戴鞋套 如有必要,可用胶带将接合部位密封,如门襟、 防护服袖子和防护手套接合处、防护服帽子和全 面具接合处。 做抬手、抬腿、下蹲、弯腰等动作以检查防护服 是否合身,是否有妨碍作业
流行曲线绘制与解释
④将重要的信息标记在流行曲线上,包括相关的 暴露信息(如聚餐、维修管道、停水、暴雨等)、 开展调查的时间、采取的控制措施(接种疫苗、 停课、水井消毒、预防性服药等)等,这些重要 的信息可以提示疫情发生的可能原因,控制措施 的效果以及卫生部门反应的速度。
流行曲线绘制与解释
(一)从本次痢疾暴发的发病时间分布图中,可以看出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从7月17日到7月22日,发病病例比较集中,快速上升,下降相对比较缓慢; 2. 从7月17日到7月22日,这段发病高峰时间段,正好在痢疾的最短潜伏期至最 长潜伏期内。间隔时间小于(最长潜伏期-最短潜伏期)的1.5倍。 3. 从7月23日开始,病例减少,但持续时间较长,形成两个小高峰,高峰间隔3 天,最后1例病例是7月31日。 (二)提示:单次同源暴露后继之以人-人传播模式。
流行曲线绘制与解释
流行曲线绘制与解释
流行曲线是描述疫情时间分布特征的一种方法。
常用直方图表示 横轴(X轴)是病例的发病时间 纵轴(Y轴)是相应时间段内发生的病例数
流行曲线绘制与解释
流行曲线的作用
判断疾病的传播模式(常见的有点源、持续同 源、增殖型及复合型) 推断可能的暴露时间 识别特殊病例 显示卫生部门反应的速度以及评价控制措施效 果
流行曲线绘制与解释
制作流行曲线时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①选择直方图绘制流行曲线,避免使用条图或 线图。
流行曲线绘制与解释
②横轴时间间隔一定要相等,而且长度要合适,时 间间隔小于1/2平均潜伏期,通常为1/3至1/8平均 潜伏期 如果病例数较多,时间间隔可以适当再短些,若横 轴间隔太长,则可能掩盖住暴发的传播模式。如果 病原体未知,则可选择不同的时间间隔做流行曲线, 看哪种间隔的图形能提示出比较明显的流行模式。
脱摘顺序:
步骤1:更换外层一次性手套 步骤2:一次性防水靴套 步骤3: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如使用防护面屏,则先行 摘掉) 步骤4:外层一次性手套 步骤5:里层一次性手套消毒 步骤6:防护眼罩 步骤7: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 步骤8:一次性工作帽 步骤9:内层一次性手套,手卫生 步骤10:换回个人衣物
流行曲线绘制与解释
显示卫生部门反应的速度以及评价控制措施效 果
卫生部门在疫情的哪个阶段开始调查 采取控制措施后疫情是否开始下降
注意很多疫情的暴露往往是短时间和一次性的, 即使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也会自然结束, 因此不能仅仅依据采取控制措施后出现疫情下降 的趋势,就做出控制措施发挥了效果的结论;但 是如果采取控制措施后疫情仍然在上升,则说明 控制措施未发挥作用,需进一步调查暴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