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春晓》《草》教学设计2
古诗两首《春晓》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春晓》教课方案学情剖析:这首古诗,很多孩子学前就已经会背了。
假如我们再一味注重读背,那就如我们所说的:学生不过在数白嘴、背天书,毫无心义。
因此这节课的教课我们一定掌握一点:着重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学定教。
教课目的:1、正确认读“眠、啼、觉、少、晓”5个生字,会写“春、处、多、少”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课文,初步认识诗意。
3、充足感觉春季的美好与乐趣,培育对春季、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课要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课准备:多媒体课件(或挂图)、生字卡片、游戏卡片教课过程:一、情境导入1、学生背诵从前累积的古诗。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课下收集背诵了很多的古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一个展现的时机,来,英勇地站起来给我们背一首吧!2、出示图片,察看。
师:你们真是勤劳勤学,背诵了这么多古诗,今日老师奖赏你们看个图片,示图。
真是太美了!老师想用一首古诗来描绘一下这幅图,你猜是什么诗?(学生猜想,会背的背给大家听)二、认读古诗。
1、师生合作,认读古诗老师想背的就是唐朝大诗人孟浩然写的这首《春晓》,(板书课题,解题)我们的课本上也有这首诗呢,赶忙看看它和我们背的这首《春晓》是否是同样呢!请同学们翻开书1 2 页,自己仔细地拼一拼、读一读这首诗,假如碰到不认识的字,仍是圈下来,一会儿想方法解决,好吗?(生自由读,师板书诗)2、指名读,相互评论。
谁愿意把书上的这首诗给大家读一读?3、这么好听的诗,老师也想给大家读一读,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4、生评论老师三、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
知道老师为何能读这么好吗?由于老师交了很多的生字朋友,瞧:春、晓、眠、觉、啼、多、少、处2、合作识字。
来看第一位生字朋友,谁认识它?生逐各念出读音。
3、让我们一齐来认认他们吧!师领读,生个别读,齐读。
四、指导朗诵1、联合图片,认识诗意你知道此刻是什么季节吗?(春季)是呀,春季到了,天气温暖起来啦,(出示图片)你瞧,花开得多美呀,各处都是鸟儿飞来飞去。
古诗两首春晓草教案

古诗两首《春晓》和《草》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春晓》和《草》两首古诗。
学生能够解释古诗中的关键词和短语。
学生能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主题。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创作,培养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学生通过分析古诗的韵律和结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古诗中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感。
学生能够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春晓》:孟浩然的《春晓》描绘了春天的早晨,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声音和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和珍惜。
《草》:白居易的《草》以草为比喻,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春晓》和《草》两首古诗的理解、背诵和鉴赏。
教学难点:古诗中关键词和短语的解释,以及对古诗意境和主题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或播放春天的声音,引导学生进入春天的氛围。
教师简要介绍孟浩然和白居易,激发学生对古诗作者的兴趣。
3.2 朗读与理解:教师带领学生朗读两首古诗,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中的关键词和短语,解释其含义。
3.3 讨论与分析: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古诗的韵律结构,讨论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四、应用与拓展4.1 创作与展示:教师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古诗,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展示并进行分享。
教师引导学生从形式、内容和表达技巧等方面评价自己的作品和他人的作品。
4.2 延伸阅读:教师推荐其他有关春天和自然的古诗,供学生课后阅读和欣赏。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的文学创作或研究,进一步拓展对古诗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朗读、讨论和创作等环节的表现。
5.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在创作和展示环节中的表现,包括对古诗的理解、表达技巧和创意等。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春晓》《草》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春晓》《草》教案古诗两首《春晓》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觉”、“知”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学习“见”“矢”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读出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3、初步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背诵《春晓》教学难点理解眠、觉、晓等字的意思及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诗意导入。
1、感受春天的美丽。
(1)由练习1春天图片引入,由旧知做起点。
这幅图描写的什么季节?书上怎么说的,咱们一起背一下。
生:春天。
“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2)出示春天的图片,感受春天的景色和特点。
师:对,这是春天的图画。
看,老师这儿还有一幅图,你从哪儿看出春天来了?请学生单个说,然后再请学生完整地说出图画。
(设计目的:现在是秋季,孩子们不能很好地感受到春天的特点和美丽。
这个环节就是为学生融入到春天的美景,感受春天之美所做的铺垫。
)2、出示古诗图,以讲故事的形式渗透诗的意思。
师:春天多美呀!我们都喜欢春天,古代的许多大诗人也被春天陶醉了。
他们写出好多好多诗文歌颂春天,赞美春天。
出示图师:看,这位就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
在一个雨后的清晨,他刚刚从香甜的梦中醒来,推开窗户,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淡淡的花香,清脆的鸟叫,还有那些被雨水梳洗变得鲜艳的花草,真让他心旷神怡;可是再一看到那些被昨夜风雨打落的花瓣,又令他无限惋惜。
大诗人把这种感受和景色写入诗中,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春晓》里。
3、老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师:春晓的晓是早晨的意思,那春晓就指什么。
学生: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
二、初读古诗,学习诗中生字。
1、初读古诗。
师:这首诗的内容就在老师发给大家的书页纸上。
要求:(1)认真拼一拼读一读,把字音读准。
(2)遇到不认识的圈出来,多读两遍。
学生开始读古诗。
2、学认三个生字。
师:孩子们,谁来拼读一下诗中的三个字宝宝。
(1)请带着拼音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他读对了,你也跟着拼读一次。
古诗两首 《春晓》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古诗《春晓》课时目标:1、学会5个生字,掌握“春晓、眠、觉、闻、啼鸟、知”等词语。
2、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能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4、到郊外或公园去找春天,把看到的大自然的变化,先说说,再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进程:一、复习导入1、指名背诵、齐背《春雨》2、揭题,认识诗人。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
他写的田园山水诗很有名。
二、精读古诗,理解体会1、范读课文,注意停顿。
2、请学生反复读诗,在注意停顿的基础上,注意生字读音。
3、联系挂图,说说个诗句的意思。
第一行:讲春天的晚上人们睡得很熟,很沉,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眠:睡觉晓:天亮)第二行:讲醒来以后,听到到处都有鸟的叫声。
(闻:听到啼:鸟叫)第三、四行:昨夜又刮风又下雨,不知花被打落多少。
4、问:《春晓》写了怎样的景象?仔细看图,展开讨论《春晓》写的是百花盛开,小鸟在枝头欢快地鸣叫,风雨过后,地上满是落花的春天清晨的景象。
5、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6、议一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自由发言、评议、交流。
7、教师小结:这首诗既写了春天的早晨,雨过天晴,小鸟在枝头鸣叫跳跃的欢乐场面,又抒发了作者对昨夜风雨交加,满地落花的惋惜之情。
诗中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意境清新、自然,构成了一幅情景交融的春晓图。
布置作业:查找有关春天的其他古诗,和同桌交流。
板书设计: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古诗两首春晓草教案

古诗两首《春晓》和《草》教案一、教学目标:1.1 让学生通过学习《春晓》和《草》两首古诗,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1.2 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1.3 教育学生珍惜时光,热爱生活,保护自然环境。
二、教学重点:2.1 掌握《春晓》和《草》两首古诗的字词含义。
2.2 理解诗文的意境和诗人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3.1 诗中某些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3.2 体会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4.1 教学课件或黑板。
4.2 诗词朗诵音频。
4.3 相关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5.2 学习《春晓》:5.2.1 教师朗读《春晓》,学生跟读。
5.2.2 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理解诗词内容。
5.2.3 分析诗文意境,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的早晨。
5.2.4 讨论诗中的意象,如“风雨”、“花落”等,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
5.3 学习《草》:5.3.1 教师朗读《草》,学生跟读。
5.3.2 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理解诗词内容。
5.3.3 分析诗文意境,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草的赞美。
5.3.4 讨论诗中的意象,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等,引导学生珍惜生命。
5.4 诗歌朗诵:学生分组朗诵《春晓》和《草》,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5.5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珍惜时光、热爱生活的重要性。
5.6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背诵《春晓》和《草》,并请家长签字确认。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诗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6.1 评价学生对《春晓》和《草》两首古诗的字词理解、意境感受和诗人情感的把握。
6.2 评价学生的朗读、背诵能力以及课堂参与度。
6.3 评估学生对珍惜时光、热爱生活、保护自然环境的理解和实践。
七、教学反思:7.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古诗两首《春晓》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春晓》。
(2)理解古诗《春晓》的内容,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古诗内容。
(2)采用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古诗所描绘的场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
(2)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珍惜大自然的情感。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春晓》。
(2)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某些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古诗意境的体会和感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春天的音频,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3)出示古诗《春晓》,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 教学古诗:(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2)解释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古诗内容。
(3)分析诗句,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古诗的主题。
(2)小组合作,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古诗中所描绘的场景。
(3)进行古诗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古诗的掌握程度。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古诗《春晓》的内容,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珍惜大自然的情感。
五、课后作业:1. 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所学古诗《春晓》,并背诵给家长听。
2. 运用所学生字词,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
3.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手段,营造春天的氛围,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古诗内容。
小学语文古诗两首《春晓》教案

小学语文古诗两首《春晓》精品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春晓》。
理解古诗《春晓》中的主要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分析古诗《春晓》的韵律和节奏。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学会通过古诗描绘的画面来感受诗人的情感。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诗人孟浩然和古诗《春晓》的背景。
解释古诗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2.2 课文分析:分析古诗《春晓》的结构和韵律。
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谈论春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3.2 朗读与理解:学生朗读古诗《春晓》,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中的意思,解答学生的疑问。
3.3 讨论与表达:学生分组讨论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通过绘画或写作表达对古诗的感受和想象。
第四章:作业与评价4.1 作业:学生回家后背诵古诗《春晓》。
选择一幅春天的画面,用古诗《春晓》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描绘。
4.2 评价:教师检查学生对古诗的背诵情况。
评价学生的描绘作业,关注其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表达。
第五章:拓展与延伸5.1 相关古诗介绍:介绍其他描写春天的古诗,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
5.2 创作与表演: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学生可以选择扮演诗人或古诗中的角色,进行表演活动。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春晓》。
通过问答、讨论和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6.2 教学组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活动,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给予鼓励和反馈。
第七章:教学评估7.1 评估方法:观察学生的朗读和背诵情况,评估其对古诗的掌握程度。
《春晓》教学教案二

教学教案二:《春晓》一、教学目标本课通过学习李白的《春晓》,使学生在欣赏诗歌的同时,通过情景再现,了解诗人的思维方式,理解诗歌的内在意境,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诗歌的内在意境,在欣赏诗歌的同时加深对文学的理解。
2.通过情景再现,展开诗歌的视觉,听觉,感觉等多方面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语言鉴赏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诗歌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三、教学内容1.李白的诗歌作品2.《春晓》3.〈春晓〉诗歌赏析四、教学步骤第一步:诗歌欣赏1.教师播放《春晓》的音频,让学生听一遍。
2.让学生回忆整首诗的内容,由教师进行解读,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意境和语言特点。
第二步:诗歌分析1.教师解析诗歌的结构,形式,语言技巧等方面。
第三步:情景再现1.根据诗歌的情景,让学生进行情景再现,让学生通过想象,表现出在春天早晨的情景,以及春天早晨的气息,声音等。
2.让学生用语言进行表述,让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第四步:讨论交流1.就几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对诗歌的思考和理解加深。
2.比如说:-诗歌的主题是什么?-诗歌中的语词和表述手法有哪些,有什么特点?-你觉得诗歌的意境有哪些,有什么感受?第五步:搜集资料1.让学生通过图书馆或者网络,搜集一些和李白以及《春晓》相关的资料,如他的生平,其他作品等,做一个简单的报告。
五、教学评估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进行及时的评价,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增强他们的表述能力。
2.在学完这堂课后,可以进行一个小测验,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比如说:-《春晓》的什么内容给你的印象最深?-诗歌的主题是什么?有何深意?-你觉得诗歌在表现春天早晨时,怎样运用了语言和意象?六、教学建议1.老师要注意制造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保持专注,积极参与。
2.教师在讲解诗歌时,可以运用多媒体,音频,视频等形式,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教师在讨论时要多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在不同的角度进行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克服惰性,多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练习背诵。指名背诵,齐背。
理解“知”
男生女生比赛
读
指名背诵
朗读第三、四行
诗句
赛读
指名背,齐背
三、总结古诗的学习方法
四、拓展练习
1、出示两组词语,读一读。
2、启发学生观察思考:你发现这样的两组?
出示两组词语, 读一读
学生思考
拓展 延伸 总结 提升
思
行诗的意思。
4)、指导朗读第一、二仃诗句。
(2)、学习第三四行诗句。
图文结合,展
1)、指名读,生提出不懂的字词。
开想象
学习第三四行诗
尽:完。
生:生长。
3)、说说第三、四行诗句的意思。
3、诵诗句,悟诗情。
学习第三四行
句
(1)、指导读出古诗的节奏,学生根据
诗句
标出的停顿,熟读成诵。
说说诗句的意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
3、理解“晓”字的意思,说说这首诗 描写的是什么。
4、出示资料,简介诗人。
二、精读《春晓》
1、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古诗。
(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 通诗句。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正音。
2)、齐读古诗。
2、读中想象,理解诗意。
(1)、学习第一,二行诗句。
1)、指名读。
诗句。
要求读准字
1)、指名读古诗,正音。
音,读通诗句
齐读古诗
心
2)、齐读古诗。
2、明字义,懂诗意。
(1)、学习第一,二行诗句。
1)、指名读。
齐读古诗
过
2)、观察插图,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理解词语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原:原野。 岁:年。
理解词语的意
程
枯:枯萎。
荣:茂盛。
3)、图文结合,展开想象,说说第一二
朗读并背诵古诗,读出 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教 学 过 程
活动 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_Lb.父流万式
常规性 积累
古诗积累
学生自主背诵古 诗
全班齐背。
核
心 过 程
1.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会背诵哪些古诗?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板 书:古诗二首。
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唐代诗人孟 浩然写的一首诗《春晓》,(板书)指名读诗 题,读准“晓”,齐读试题。
全班齐背。
积累
诗
一、复习检杳
1、背诵《春晓》。
2、复习上节课总结的古诗学习方法。
背诵《春晓》
背诵《春晓》
(出示)
(1)、解诗题,知诗人。
(2)、明字义,懂诗意。
(3)、诵诗句,悟诗情。
核
二、学习《草》
1、解诗题,知诗人。
(1)、板书诗题,了解诗人。
(2)、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
学生自由读,
读准字音,读通 诗句
2、朗读并背诵古诗,读出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3、初步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春天的美好和田野顽 强的生命力。
重点 与
难点
朗读并背诵古诗,读出 古诗的韵律和节奏初 步了解古诗的意思,感 受春天的美好和田野 顽强的生命力。
教 学 过 程
活动 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_Lb.父流万式
常规性
古诗积累
学生自主背诵古
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首诗的意思。
板书设计
草 一枯荣 烧不尽顽强的生命力
吹又生
学习第三、四行 诗句
读准“晓”,正
齐读诗题。
读古诗,正音
图文结合,展开 想象
指名读,齐读。
1)、指名读。
2)、理解“知”的意思:知道。
3)、展开想象,说说第三、四行诗的意思。
4)、朗读第三、四行诗句。
3、熟读成诵,感悟诗情,。
(1)、指导读出古诗的节奏,学生根据标出 的停顿,熟读成诵。男生女生比赛读。
五、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觉、知,认读,组词。
2、这两个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3、生自主识记字形,师指导书与,范与。
4、生描红、临写,反馈,集体评议。
认读,组词
自主识记字形, 师指导书写,范 写
描红、临写、评 议
春晓
风雨声
课题
7、古诗两首教时第二课时日期月日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6个生字, 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学习5个新偏旁。
思
尽,春风/吹又生。
(2)、学了这首诗,你明白了什么?
生交流讨论
交流反馈
三、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二原、岁、尽、吹,认读。
2、生自主识记字形,师指导书与,范 写。
3、生描红、临写,反馈,集体评议。
出示生字卡片,
认读
描红,临写
生自主识记字形
描红,临写
拓展 延伸 总结 提升
四、布置作业
1、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课题
课文乙古诗两首
教时
第一课时
日期
月日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6个生字, 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学习5个新偏旁。
2、朗读并背诵古诗,读出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3、初步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春天的美好和田野顽 强的生命力。
重点 与
难点
认识本课13个生字, 会写田字格里的6个 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学习5个新偏旁。
2)、观察插图,理解词语的意思。
3)、图文结合,展开想象,说说第一、 二行诗的意思。
4)、指导朗读第一、二行诗句,感受诗人被 鸟鸣声唤醒的欣喜,读出对明媚春光的喜爱 之情。指名读,齐读。
(2)、学习第三、四行诗句。
学生背诵古诗
指名读诗题,读 准“晓”,齐读 试题。
自由读,要求读 准字音,读通诗 句
观察插图,理解 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