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古诗山行教案
杜牧《山行》优秀教案(优秀9篇)

杜牧《山行》优秀教案(优秀9篇)教学内容:篇一《山行》是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十版块的第三篇文章。
杜牧古诗《山行》教案篇二课前透视:本课中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
读了之后,我们会被诗中所描绘的深秋美景所深深陶醉。
《赠刘景文》写的是秋末的景色。
荷枯,菊败,橙黄,橘绿,色彩鲜明,突出了秋天的特点。
其中描写菊花傲寒斗霜的气慨,间接表达了对人的敬佩之情;《山行》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秋色图。
内容形象生动,色彩明丽,尤其“霜叶红于二月花”给了使我们以美的享受。
两首诗都配有插图,便于对诗意的理解。
二年级的学生虽小但对于古诗的了解并不少,这两首诗有不少学生早已会吟诵。
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经验,创设特定的情境,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意境。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其他古诗,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学生的积累。
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感悟信息资料1、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收集作者资料以及其它相关的诗句。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切入举偶1、诵诗导入。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
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呀?(学生背诵古诗)古诗为我们呈现出美的意境,让我们获得美的感受。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看看诗中写了哪些内容?(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欣赏他人的学习劳动成果,也会起到促进的作用,激发了学习古诗的兴趣。
)2、看图导入。
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诗中所写的内容与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板题)(借助美妙的`图画吸引住学生,在感受画面后,启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话平台初读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山行》教学设计(优秀5篇)

《山行》教学设计(优秀5篇)古诗《山行》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首古诗生字枫,读准斜,理解词语。
2,读懂《山行》,用自己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
3,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古诗激趣1,学生交流古诗,背诵古诗。
2,回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1)理解课题,认识作者(2)解释词语,说说诗意(3)联系实际,发挥想象(4)感情朗读,体会诗境二,揭题学习《山行》1,认真读诗,想一想哪些你能读懂了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交流。
(1)山行:在山路上行走。
(2)作者:杜牧(唐)学生用课外知识交流对杜牧的认识,加深记忆,更方便的理解诗意。
(3)交流: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深处(学生发现交流,在结合学生质疑,解读古诗词鱼。
)3,句子的理解:a,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远远伸向已是深秋时节的山头。
b,山上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
c,因为留恋这枫林傍晚的美景而停下车来(观赏).d,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盛开的红花还要鲜红。
4,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古诗的诗意。
(自己说,同桌说,指名说)5,联系实际,发挥想象6,介绍古诗(可用小导游,小画家,小诗人来表达古诗的意思。
)7,交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在朗读熟练的基础上,体会感情。
8,美读古诗形式多样,体会情感。
三,作业《山行》教学设计篇二一、设计理念古诗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它必须建立在每个学生独特的心灵体验上,尊重学生自身的知识构建以及多元认识是本节课的出发点。
其二,古诗文化博大精深,贵在积累,教给学生一些古诗学习的基本方法,使他们能在课外迁移运用,在更广泛的学习天地中,丰富自身的文化积淀。
杜牧的小学语文《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
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各种形式的朗读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二、教学目标1、学会多音字“斜”,理解这首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山行教案(12篇)

山行教案山行教案(一):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目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诗歌资料,有感情地朗读。
2、潜力目标:优等生能透过学法自学古诗,能创意地表达古诗内容,富有想象潜力。
中等生能抓住重点词,了解古诗学习的方法。
差等生在优等生的帮忙下能基本了解古诗的学习方法。
3、情感目标:激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欣赏古诗的意境美。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教师:投影幻灯片、音乐磁带。
生:准备两首描述四季景色的诗句。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观看录像《山行》,先向学生交代学习任务,然后简介作者,理解诗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了解下文的兴趣。
让学生背出一两首杜牧写的诗。
谈谈对杜牧的了解,透过查字典,翻找资料,请A级生总结杜牧是唐朝诗人,擅长写景,人称“小李杜”。
二、新授1、初读古诗,回顾学法。
1、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初步感知资料。
(1)透过学生自由读、分组读、指名读、齐读等手段,初步了解古诗资料。
(2)请B级生说说学习古诗的方法,A级生补充点评。
总结出拆散、释词、理顺、连贯。
2、透过学法自学古诗。
2、小组讨论,主动探究。
(1)小组讨论,抓住关键词“坐”、“于”、“霜”、“寒”、“斜”等词语,用查字典、查找资料理解。
(2)逐句逐句地理解,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提出来小组共同解决。
3、总结学习状况,师生共同评价。
3、汇报学习过程(1)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汇报学习古诗的过程,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2)不懂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
(3)请B级生说出文中的重点词“坐”、“于”、“霜”、“寒”、“生”的意思,请A级生说出“斜”、“生”、“寒”、“霜”这些词的用法好在哪里。
(4)请A、B、C级生用自己的话将古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要求A级生有创意地表达古诗资料,B级生能准确理解并表达无误,C级生能在A级生帮忙下基本理解古诗资料。
三、赏意境请学生看黑板上的简笔画,听着音乐,随着老师的描述,想象一下山林的景色。
山行古诗教案

山行古诗教案【教案】山行古诗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古代文人墨客对山水的赞美和表达方式,理解古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山行古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通过学习这首诗,帮助学生了解古人对山水的赞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力量。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山水画作品,引发学生对山水的兴趣和热爱,并提出问题:你们有没有去过山水名胜区?你们对山有什么感受?有没有写过关于山的诗?2.学习古诗《山行》(20分钟)通过朗读和解读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感受诗中对山水的赞美之情和对人生的思考。
3.诗词赏析(15分钟)让学生分组朗读诗词,然后每组选出一人进行诗词解读,分享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扩展讲解诗词中的生僻词汇和句式结构,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
4.诗词创作(20分钟)学生根据对山水的感受和对自然的热爱,自由创作一首关于山水的诗歌。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古诗的写作方式和表达技巧,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5.诗歌分享(15分钟)让学生逐一朗读自己创作的诗歌,并进行互相欣赏和点评。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激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
四、课堂小结通过学习山行古诗,使学生了解古代文人的山水赞美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五、教学反思此教案通过展示山水画作品导入,引发学生对山水的兴趣和热爱,并通过学习古代诗人对山的赞美,激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
在课堂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朗读、解读、赏析、创作和分享等,使学生全面参与课堂,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山行》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山行》教学设计(通用12篇)《山行》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山行》。
2.学会古诗《山行》中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理解古诗《山行》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用具:小黑板,音乐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多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山行》1.板书课题。
2.介绍作者。
这首诗是晚人杜牧写的,他写的七言绝句,意境清新,最为后人传颂。
3.解题。
“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
过渡:诗人在山上行走时,看到了什么景色呢?三、学生自学课文。
1.轻声读课文,读对字音。
画出生字。
2.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什么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四、检查自学效果1.认读生字“径”“飘”2.读这两个字,应注意什么?3.指名读课文。
4.回答问题:深秋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枫林美景。
五、理解诗句。
1.讲读第一句:理解“远山”“石径”“斜”回答问题:2.为什么称为“寒山”?3.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看图,说说诗人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走着,往远处看到了什么?读第二句。
理解“白云生处”。
说说第二行诗的意思。
指名把一二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4.读第三行诗。
理解“坐”“爱”诗人为什么要停下来不走呢?看图。
诗人眼前看到的是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句话的意思。
5.读第四行诗。
理解“霜叶”“红于”。
红叶比什么还红?(比春天的花儿还红)说说第四句话的意思。
再把三、四句连起来说说它的意思。
6.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六、总结全文,体会感情。
七、指导朗读,背诵这首诗。
八、作业: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山行》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3、通过“山”“小路”“枫林”“霜叶”等词引领学生通过想象,在诗境中感受深秋山色的美丽。
古诗《山行》的优秀教案(精选5篇)

古诗《山行》的优秀教案(精选5篇)古诗《山行》的优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山行》的优秀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古诗《山行》的优秀教案1教学要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会本诗中的2个生字。
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是感情。
山行一、渲染意境,激趣揭题。
同学们,刚才的阅读课里,我们读了《陕北八月天》这篇文章,感受到了陕北八月的浓浓秋意,欣赏了西部高原的秋色美景。
那么,秋天的山林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这节课我们学习《山行》这首古诗。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要求: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检查:指名朗读,学生评价。
三再读课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听课文录音,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整体感知。
学生读,提出不懂的问题。
分小组交流讨论教师适当点拨。
四、美读古诗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课件展示(配上优美的音乐,展示美丽的山林图片,师旁白)走在深秋的山路上,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方,斜斜地向山顶延伸。
诗人杜牧边走边望,只见那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住着几户人家。
诗人不禁停下了车,因为美丽的枫林晚景把他吸引住了。
他赞叹道:齐读--------霜叶红于二月花刚才我们和诗人一起观赏了山林美景,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能把这样的感受读出来吗?(感情朗读)五、诵读古诗,练习背诵。
六、写字出示生字霜径师范写描习字册古诗《山行》的优秀教案2一、教材简析《山行》是晚唐诗人杜牧所写的一首清新俊逸的小诗,诗歌描绘了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一幅浓郁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热爱之情。
深秋在诗人笔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意盎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
让我们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到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
《山行》教学设计优秀9篇

《山行》教学设计优秀9篇杜牧古诗《山行》教案篇一设计思路: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
《山行》描写了诗人行走在深秋时节的山中看到的美景。
教学时将多媒体课件与古诗巧妙融合,使课堂充满灵动的气韵和优美的意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以读为主,引导学生从读中感悟、读中品情,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独特体验,关注学生对古诗的积累,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色的热爱,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写的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默写诗句。
3、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欣赏图画,导入新课1、同学们,一年有四季,分别是哪四个季节呢?(学生回答)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美景,比方说:春天的桃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枫叶、冬天的梅花。
(展示PPT图片)因为有了春、夏、秋、冬的不同美景,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奇妙、美丽的大自然。
2、过渡: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屏幕上的动画,猜一猜这是哪个季节呢?这幅优美的画描绘的是哪首诗?(学生回答)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我们来听一听(播放动画)。
大家都猜得很准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秋天的经典之作——《山行》。
3、理解题目,了解诗人。
师:谁能说说“山行”是什么意思?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他是哪个朝代的诗人?4、资料展示:诗人简介。
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古诗。
《山行》优秀教案(精选13篇)

《山行》优秀教案《山行》优秀教案(精选1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山行》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山行》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的】1、会认10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诗歌,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背诵其它写秋的古诗。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背诵《赠刘景文》。
2、导语:丰收的秋天令人欣喜,秋天的山林又是一番怎样的景像呢?3、出示教学挂图。
4、讲枫林美,要求用上学过的词汇:层林尽染、叠翠流金。
5、诗人是怎样描绘这美景呢?6、自由读诗《山行》。
7、找出生字。
二、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组词认读。
3、出示生字果树一棵测认读情况。
4、指导书写:于首枫(注意“首”字下面是“自”而不是“白”。
)三、学习诗歌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2、听录音,画出节奏。
3、自由读诗、齐读后找出疑难之处。
4、略知诗意。
⑴课件演示山路弯弯曲曲伸向深山的情况,诗意: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走向秋天的深山。
⑵提问:秋天的山里有什么呢?(看图)有寒冷的秋风、飘飘的白云、几户人家、火红的枫林。
⑶诗人登上寒冷的山坐在石头上是为了看什么?(火红的枫林)⑷引导:能否读出诗人爱看枫林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⑸出示春花与枫叶比较图:谁红?枫叶比二月花(春花)还红。
⑹了解“二月”之意:二月即春天。
⑺教师在学生讲后归纳诗意: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登上秋天的深山,在飘着白云的地方居住着人家。
停下车是因为爱这傍晚的枫林,秋天的霜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花还红。
⑻出示平时的枫叶与经霜的枫叶进行对比。
认识霜叶红的原因。
5、朗读诗歌。
⑴这时候的枫林像什么?(火炬、花海。
)⑵这么美的枫林该怎么读?(读出快乐、欢喜……)6、齐诵诗歌,注意重读以下词语:寒山石径斜生处,枫林晚二月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古诗山行教案
【篇一:中班幼儿学古诗】
回乡偶书贺知章(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
何处来。
咏柳贺知章(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
似剪刀。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清明杜牧(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杏花村。
凉州词王之涣(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渡
玉门关。
【篇二:幼儿园古诗大全】
幼儿园古诗大全
1、《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2、《咏柳》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
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春晓》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
落知多少?
5、《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
头思故乡。
6《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
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
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8、《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
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9、《草》---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
吹又生。
10、《悯农》---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1、《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
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2、《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
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3、《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溪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
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4、《所见》---袁枚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
口立。
15、《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
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6、《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
最相思。
17《村居》-- 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9、《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0、《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篇三:幼儿园古诗大全】
幼儿园古诗大全
1、《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2、《咏柳》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
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春晓》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
落知多少?
5、《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
头思故乡。
6《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
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
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8、《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
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9、《草》---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
吹又生。
10、《悯农二》---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1、《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2、《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
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3、《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
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4、《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牧童骑黄牛,歌声
振林樾。
15、《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
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6、《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
最相思。
17《村居》-- 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9、《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0、《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1、《悯农一》—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22、《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
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3、《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4、《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严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古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6、《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山雪。
28、《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9、《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天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0、《绝句》三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
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1、《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32、《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
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3、《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
共沾巾。
3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6、《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
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7、《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8、《题都城南庄》崔护去日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
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39、《秋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
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40、《七步诗》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
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1、《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2、《春江晚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43、《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