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古诗二首(山行、枫桥夜泊)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

两首诗在意境营造上各具特色,《山 行》更注重自然元素的描绘和情感的 抒发,而《枫桥夜泊》则更注重人文 元素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
《枫桥夜泊》则以人文意象为主,通 过描绘江南水乡的枫桥、渔火和钟声 等人文元素,营造出一种静谧、孤独 、略带忧伤的意境。
04 诗歌情感与主题 思想探讨
《山行》表达情感及主题思想
热爱自然
诗中描绘了秋日山林的美丽景色 ,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
向往。
豁达开朗
诗人在漫步山林中感受到自然的 壮美,从而抒发了自己豁达开朗
的情怀。
追求自由
诗中的“山行”象征着诗人追求 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枫桥夜泊》表达情感及主题思想
孤独寂寞
诗中描绘了夜晚停泊在枫桥边的孤独景象,表达 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创造出深远而富有象征性的艺术境界。
情感表达含蓄
02
中国古典诗歌在情感表达上往往含蓄内敛,通过象征、暗示等
手法,让读者在品味中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
语言简练
03
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简练,注重炼字和音韵的和谐,追求言简意
赅的表达效果。
西方现代派诗歌审美特点概述
个性化表达
西方现代派诗歌强调诗人的个性化表达,追求独特的艺术风格和 语言形式。
生命意识
两首诗都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发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慨 。
05 诗歌艺术手法与 技巧鉴赏
《山行》运用修辞手法举例
比喻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将山路比作斜挂在山间的石径, 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山路的险峻和深远 。
拟人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将枫叶拟人化,赋予其生命和情 感,表现出作者对枫叶的喜爱之情。
古诗两首山行 枫桥夜泊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解】 1、姑苏:今江苏省苏州 市。 2、寒山寺:苏州枫桥附 近的寺院。 3到:送到、传到。
寒山寺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注解】 枫桥:在苏州阊门外。 夜半钟声到客船。
夜泊:夜里船停泊在岸边。 江枫:江边枫树。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 寒山寺:苏州枫桥附近的寺院。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看到了(所见):月落、霜
满天、江枫、渔火、寒山寺、 客船。
听到了(所闻):乌啼、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声。 这是一幅意境独特的秋江夜 泊图,抒发了作者旅途中孤独、 寂寞的心情。
月亮渐渐落下去了,栖息在树 上的乌鸦又在啼叫,到处弥漫着寒 霜,使夜空充满了凉意。江边的枫 树黑糊糊的一片,渔船上的灯火在 风中摇曳,我与愁思相伴难以入眠。 在这充满寒意的夜半,只有城外寒 山寺的钟声悠扬回荡,传到船上来。
这是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诗。 首句写所见(月落),所闻(乌啼),所感 (霜满天);二句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色和愁 寂的心情;三、四句写客船卧听古刹钟声。 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 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造,就构成 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的夜景 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名胜。
山行:在山里走。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径:小路。斜:曲折。
深秋时节,山间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 向远方。在山林深处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 约有几户人家。
第19课 古诗两首 山行 枫桥夜泊 (课件)

课堂练习
2.组词 径(石径) 经(经济)
泊(停泊) 城(城市) 拍(拍手) 诚(真诚)
作业布置
1.吟诵古诗两首。 2.完成课后练习题。
板书设计
古诗两首
山行
对自然秋 白日远景:(静)寒山 石径 人家 (动)白云 景的喜爱 傍晚近景:枫林 →寓情于景 ← 霜叶
枫桥夜泊
所见:月落 霜满天 江枫 渔火 所闻:乌啼 钟声。
枫林
精读感悟
远上 向山的远处伸展。 寒山 深秋时节的山。
石径 :石头小路。
斜
曲折不直。
精读感悟
“你白是云怎生样处理”解的?
“白云生处”就是白云缭绕的地方, 给人高原、飘渺的感觉,同时又有 云腾雾涌、白云飘忽的动态感。
精读感悟
能把“白云生处”换成“ 白云深处吗”?为什么?
不能。“白云深处 ” 是浓浓白云掩映的 地方。它与“生处 ” 相比较,缺乏一种 动态的美感。
古诗两首
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
自读课文
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诗句。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古诗内容。 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
书写指导
jìnɡ
径
我会写
书写指导
左部细长,右部稍宽。 “工”的下横宜长。
bó
泊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白”的横 画分布要均匀。
sū
苏
书写指导
啼 文中哪个词直接点明 了诗人此时的心情?
精读感悟
月亮渐渐落下来,寒气阵
阵,仿佛秋霜布满了天
空。只听见乌鸦在啼叫。
自己对自诗己人说话。
前两句诗句的画面
面对着江边的枫树和渔船 上的灯火,愁思起伏,久
3古诗两首 山行 枫桥夜泊.

山行 枫桥夜泊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山行:在山里走。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径:小路。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坐:因为、由于。 于:比。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寒山寺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
【注解】 1、枫桥:在苏州阊门 外。 2、夜泊:夜里船停靠 在岸边。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注解】 江枫:江边枫树。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解】 1、姑苏:今江苏省苏州 市。 2、寒山寺:苏州枫桥附 近的寺院。
这是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诗。 首句写所见(月落),所闻(乌啼),所感 (霜满天);二句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色和愁 寂的心情;三、四句写客船卧听古钟声。平 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 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造,就构成 了一幅幽静的江南水乡的夜景图,成为流传 古今的名作、名胜。
枫桥夜泊
[ 简 析] 这 是 一 中 描 绘 见 到 的 诗 历 来 下 的 秋 可 谓 是
首 了 枫 悲 景 秋
优 深 林 凉 却 天
美 秋 晚 , 充 里
的 写 景诗 。 诗 季 节 山 行时 所 景 。 写 秋 景 的 可 是 ,诗 人 笔 满 了 生 机 , 真 的春 天 。
【诗文赏析】 “霜叶红于二月花”形容深秋的 枫叶形象生动,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据说是杜牧在游潭州(今湖南省长沙 市)岳丽山时所写的。秋天在诗人的 笔下不再是常被描述成的样子,不是 萧瑟灰暗的,而是挺拔向上和充满生 命力的。诗人通过描写了一幅秋景图, 从而赞颂了秋色的美丽。
19古诗二首(山行、枫桥夜泊)

二、这两首古诗有什么异同?
相同之处是作者都是唐代诗人,描写的都是秋季的景 色。不同的是《山行》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 赞美 之情,而《枫桥夜泊》则抒发了作者孤寂忧愁 的思绪。
下课啦
Hale Waihona Puke 渔船上的灯火苏州有姑苏山,因 而称苏州为姑苏
句子品析
寺名,在枫桥附近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这充满寒意的半夜,
只有寒山寺的钟声悠 扬回荡,传到船上来。
半夜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
[ 唐 ]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总结概括
主题思想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名篇。 诗人通过月落、乌啼、寒霜、钟声等 意象,抒发了自己浓浓的愁绪。
结构导图
月 乌鸦 霜
枫
桥
忧伤
夜
江枫 渔火
泊
钟声
写法指导
定义:即把事物当做人,将本来不具 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 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拟人
特点: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 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 词语。
精读细研
枫桥夜泊
[ 唐 ]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句子品析
月亮渐渐落下去了,栖息 在树上的乌鸦又在啼叫,
月落乌啼霜满天,
到处弥漫着寒霜,夜空充 满了凉意。江边的枫树
江枫渔火对愁眠。
黑糊糊一片,渔船上的灯 火在风中摇曳,我与愁思
相伴难以入眠。
江边的枫树
例句:成熟的高粱一个个笑红了脸, 笑弯了腰。
小练笔
19古诗二首(山行、枫桥夜泊)

《枫桥夜泊》评测练习
一、直呼其名我最棒(给加点字注音)
()()()()停泊.江枫.对愁眠.姑苏.
二、辨字组词露一手
落()啼()眠()船()
洛()谛()眼()舷()
三、解释词语看我的
泊:
愁:
四、句子品析台(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枫桥夜泊》这首诗,作者是代诗人。
诗人看到的景物有,听到的声音有。
诗中的一个“”字,表达了诗人当时的心情。
五、你还会背哪些古诗呢?请默写一首你最喜欢的诗。
【参考答案】
一、bó fēng mián sū
二、答案略
三、解释词语
泊:停泊
愁:忧愁
四、句子品析台(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枫桥夜泊》这首诗,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
诗人看到的景物有月落、霜满天、江枫、渔火,听到的声音有乌啼、钟声。
诗中的一个“愁”字,表达了诗人当时的心情。
五、答案略。
3、古诗两首山行 枫桥夜泊

这是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诗, 抒发了诗人愁闷的心情。 首句写所见(月落) (霜满天) ,所 闻(乌啼);二句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色和 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写客船卧听古刹钟 声。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 凡的寺,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 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 南水乡的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 名胜。
[ 简 析] 这 诗 中 描 所 见 到 的 诗 历 笔 下 的 真 可 谓
是 绘 的 来 秋 是
一 了 枫 悲 景 秋
首 深 林 凉 却 天
优 秋 晚 , 充 里
美 的 写 景诗 。 季 节 山 行时 景 。 写 秋 景 可 是 ,诗 人 满 了 生 机 , 的春 天 。
【诗文赏析】
“霜叶红于二月花”形容深秋的枫叶 形象生动,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据说是 杜牧在游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市)岳丽山 时所写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不再是常被 描述成的样子,不是萧瑟灰暗的,而是挺 拔向上和充满生命力的。诗人通过描写了 一幅秋景图,从而赞颂了秋色的美丽,表 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远景: 寒山 石径 白云 人家 深秋美景
山行 近景: 枫林 霜叶 生机活力
枫 桥 夜 泊
[唐]张继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山行:在山里走。 远上:向远处伸展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径:小路。 斜:弯弯曲曲
白云生处:白云飘浮的地方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坐:因为、由于。 于:比。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山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2份(教学反思参考3份)

19 古诗二首—山行教学要求:1. 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想象大自然的美丽景色2. 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3. 背诵课文,默写课文教学重难点:在朗读诗句中进入情境,有感情朗读课前准备:课件、学生书写纸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领入诗。
喜欢旅游吗?让我们跟随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去秋游吧——(音乐)这是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笔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山行》(板书诗题)1、齐读诗题。
2、配乐范读。
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自由读诗。
要求:读准读顺。
2、同桌互读。
3、指名读诗。
重点指导“生”“斜”。
4、齐读全诗。
三、再读想象,整体感知。
1、诗人被这美丽的山景深深打动,再读读诗,边读边想象深秋那迷人的景色!学生自读想象。
2、同桌互说。
3、指名说。
(相机板书: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四、以画为媒,研读感悟。
1、课件出示图画。
(图画内容:石径不斜,人家太显,枫叶不红,人物不见)这幅画把诗人描绘的景象画出来了吗?边读诗边思考。
(1)学生个人自读思考。
(2)小组讨论研读,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反馈,读中悟诗。
根据学情,相机指导:(1)指导朗读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①指名学生交流研读情况:根据学生指出的“小径太直、人家位置错误”的画面问题,相机操作。
[ 多媒体演示:小径由直变曲、人家移至白云生处。
]②个人读、学生练读、师生共读、齐读相结合。
重点体会“斜”“生出”。
③教师引读:白云人家,蜿蜒石径,有些寒意了!到底是深秋时节啊,诗人远远望去,感叹道:“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④边吟诵边想象配乐齐读。
(2)指导朗读第二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大家都沉浸在浓浓的秋意之中啊!来,我们再来看看画,读读诗,还有什么问题吗?①根据学生指出的“人物马车不见”的画面问题,相机操作。
[ 多媒体演示:马车出现。
]a、诗人坐在马车上边走边看,为什么停车呢?b、根据学生感受,相机操作:枫叶变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iā
白 云 生 处/有 人 家 。
诗词展示
山行
杜牧
停 车 坐 爱/枫 林 晚 , 霜 叶 红 于/二 月 h花uā。
诗词展示
山行
杜牧
xiá
远 上 寒 山/石 径 斜 ,
jiā
白 云 生 处/有 人 家 。 停 车 坐 爱/枫 林 晚 , 霜 叶 红 于/二 月 h花uā。
山行
杜牧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 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 、散文家。杜牧人称“小 杜”,以别于杜甫,"大杜“。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诗词展示
山行
杜牧
xiá
远上寒山石径斜,
jiā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h花uā。
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尝试读出古诗的节奏之 美
诗词展示
山行
杜牧
xiá
远 上 寒 山/石 径 斜 ,
ji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白 云 生 处/有 人 家 。 停 车 坐 爱/枫 林 晚 , 霜 叶 红 于/二 月 h花uā。
生字展示
径
1.小路;亦指道路,方法 2.直,直捷了当 3.数学上指连接圆心和圆 周的直线
诗词展示
山行
杜牧
xiá
远 上 寒 山/石 径 斜 ,
jiā
白 云 生 处/有 人 家 。 停 车 坐 爱/枫 林 晚 , 霜 叶 红 于/二 月 h花uā。
诗词展示
山行
杜牧
xiá
远 上 寒 山/石 径 斜 ,
jiā
白 云 生 处/有 人 家 。
诗词展示
几户人家在白云
的地方
诗词展示
山行
杜牧
xiá
诗词展示
山行
杜牧
诗词拓展
秋词
刘禹锡
自 古 逢 秋/悲 寂 寥 , 我 言 秋 日/胜 春 朝 。 晴 空 一 鹤/排 云 上 , 便 引 诗 情/到 碧 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