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课件

合集下载

五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词三首-枫桥夜泊课件(共24张PPT)

五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词三首-枫桥夜泊课件(共24张PPT)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拓展阅读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 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
孤独、清冷、忧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
借景抒情
月落西沉,夜凉如水。 此时,诗人的耳边突然响 起了什么?
——【明】高启《泊枫桥》 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宋】陆游《宿枫桥》
流连的钟声, 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 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布置作业
1.背诵《枫桥夜泊》。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明.高启《泊枫桥》
张继 唐代诗人,字懿(yì)孙,汉族,
湖北襄州(今湖北襄阳)人。生平事迹不详, 与刘长卿为同时代人。
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 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
代表作:千古名篇《枫桥夜泊》等。
读古诗,要读出诗的韵味,要使诗歌读得有 韵味,就要读出诗的抑扬顿挫;大家可以划 出诗的节拍,也可以模仿古人“摇头晃脑” 的去读。大家尝试一下。
流连的钟声, 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 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9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课件

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9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课件

而且暗示了夜的深沉,衬托出诗人孤寂忧愁的心情。
核心问题: 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点?分别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图? 这两首诗都是描写秋景的古诗。《山行》写的是 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 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 山林秋色图。《枫桥夜泊》写的是诗人夜间停泊在枫
导思:诗人看到了哪些景物?
诗人看到了寒山、石径、白云、人家四种景物,
一个“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一个“寒”字巧 妙地点出了季节,一个“斜”字写出了山路的蜿蜒 曲折。“白云生处”突出了山势之高。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两句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用二月花来和枫叶作对比,写出霜叶胜花的美景, 将原本萧条的秋景写得生机勃勃,令人耳目一新。这 两句寄托了诗人对枫叶的喜爱之情。
2.理解诗的主题,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 3.背诵课文,默写课文,积累语言。(难点)
走进作者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
西西安)人。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 文家,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 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 文集》。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代表作品:《江南春》《泊秦淮》
串珠问题: 1.《山行》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山行》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 人家、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山行》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课文结构
远景 ——寒山 石径 白云 人家
山 行
近景 ——枫林 霜叶
秋景迷人
课文主旨
《山行》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 白云、人家、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 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及赞美之情。
有几户人家。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之枫桥夜泊》教学课件(共14张PPT)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之枫桥夜泊》教学课件(共14张PPT)


课后作业
背诵这首古诗。
感谢聆听
解释古诗
乌鸦啼鸣。
月落乌啼霜满天,
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句意: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渔船上的灯火。
解释古诗
江枫渔火对愁眠。
伴愁眠之意。
句意: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
解释古诗
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 姑苏山而得名。
姑苏城外寒山寺,
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
句意: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
解释古诗
夜半钟声到客船。
半Hale Waihona Puke 敲钟。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古诗赏析
全诗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通过描绘秋江月夜的 美景,间接而自然地把诗人旅途寂寞的郁结愁 思寄托于景物而抒发出来。欲抒情,先绘景, 情随景发,是这首古诗显著的艺术特点。
板书设计 枫桥夜泊
看到:月落 枫桥 渔火 霜满天
听到:乌啼 钟声
五年级语文古诗三首
《枫桥夜泊》
作者简介
张继:字懿孙,汉族,湖北襄州人。唐代 诗人,与刘长卿为同时代人。他的诗爽朗 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 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多。 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同学们,你们知道关于愁 绪的古诗吗?
秋浦歌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会写字
泊愁寺
初读感知
1.这首古诗介绍了什么内容? • 愁绪
2.根据古诗词内容填空。
《枫桥夜泊》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___深___秋__夜___景____的观察和感受。
课文解读
朗读古诗,展示古诗。
枫桥夜泊
唐代:张继

《枫桥夜泊》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枫桥夜泊》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LX
诗空上诗
寺诗
人 心 情 愁 闷 , 久 久 不 能 上 的 灯 火
的 乌 鸦 不 停 地 鸣 叫 着 , 寒 霜 弥 漫 在 夜
意 : 月 亮 落 下 去 的 时 候 , 栖 息 在 树
江月 枫落 渔乌 火啼 对霜 愁满 眠天 。,
敲意
抬 头 仰
2
所闻
声偶 乌尔 鸦能 的听 啼见 叫几 。
3
所感
的感
寒受
意 。
到 霜


4
动静 结合
独诗的景破月 。人静衬了落
此谧静天时 时,景空乌 此同,的鸦 刻时衬静的 内也托谧啼 心衬了,叫 的托月用, 孤了夜动划
到读 了诗 怎句 样, 的你 画想 面象 ?
夜姑 半苏 钟城 声外 到寒 客山 船 寺@LX 。,
的了“反过这 深夜夜衬描两 沉的半出写句 。静钟诗寒是
谧声人山诗 ,”烦寺人 还不乱的的 衬仅的夜所 托衬心半闻 了托境钟, 夜出。声通

板 书 设
所 闻
4

霜乌月 满啼落 天
2
对渔江 愁火枫
夜 半 钟 声
凄 凉 愁 闷
1

3
所见、所感
闷幽桥
的静的本
心的所诗
情秋见写

。江所的 夜闻是 泊,一 图勾位
旨 概 括
,画游
表了子
达一夜
了幅间
诗凄停
人清泊
愁、枫
@LX
钟: 的半
夜姑
声夜 音的
半苏
传时 到候
钟城
了, 客姑 船苏
声外 到寒
上城 。外
客山
寒 山
船寺
。,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ppt课件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ppt课件
古诗两首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 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 名诗人写的,我们先学习第 一首
目录
❖1.山行 ❖2.枫桥夜泊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ppt课件
山 行 杜牧
❖ 远上寒山石径斜, ❖ 白云生处有人家。 ❖ 停车坐爱枫林晚, ❖ 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者背景: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
Hale Waihona Puke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 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 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 杜”。
注词释义 寒山:深秋天凉,山带寒意。 石径:石头砌成的小路。 斜:为了押韵,这里能够按古
音读作xiá。 白云生处:山向远处伸展。 坐:因为。 红于:比……还要红。
读第一行诗,用自己的话说说 第一行诗的意思。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作者背景: 张继[唐]字懿孙,襄州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肃宗至德初 前后在世。博览有识,好谈论, 知治体。继诗以枫桥夜泊一首最 著名,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 文志》传于世。
江枫:寒山寺旁边的两座桥 “江村桥”和“枫桥”的名称。
❖深秋时节, 山间有一条小 路,弯弯曲曲 的伸向远方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行诗 的意思?
❖我停下车子 不走,是因为 我喜欢这夕阳 照耀下的枫树 林
清代诗人王士祯这样写道:十年旧约江南梦, 独听寒山半夜钟?
明代高启如是说: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 又钟声?
宋代陆游曾感慨: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 半夜钟?
姑苏:苏州的别称。
读第一 二行,这是什么季节? 从哪儿看出来的?
❖从“霜满天” 可以看出这是 深秋

古诗两首山行 枫桥夜泊课件(共30张PPT)

古诗两首山行 枫桥夜泊课件(共30张PPT)
“霜叶红于二月花”用来形容深秋的 枫叶形象生动,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据说是杜牧在游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市 )岳丽山时所写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 不再是常被描述成萧瑟灰暗,而是挺拔
向上和充满了生命力。诗人通过描写了 一幅秋景图,从而赞颂了秋色的美丽 。
【诗文解释】
深秋时节,这充满凉意的山林里, 有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向远处伸展 。在那白云飘浮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 户人家。我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夕 阳照耀下的枫林景色,被秋霜打过的枫 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
这首诗通过描写“寒山” 、“石径”、“白云”、“人家”等 景物,突出表现“枫林”的“红 叶”,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 、喜爱秋天的感情。
[简 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秋景诗。
诗中描绘了深秋季节山行时所 见到的枫林晚景。写秋景的诗 历 来 悲 凉 , 可 是 ,诗 人 笔 下 的 秋 景却充满了生机,真可谓是秋 天里的春天。
月亮西沉乌啼声声, 霜气布满了整个秋天; 江枫瑟瑟渔火点点, 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划破了 寂静的秋夜。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霜”字点明诗人写的 是秋季。从“月落”、“ 渔火”、“夜半”可以看 出,当时的时间是深夜。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后两行描绘了深秋枫林的景色。一个“爱”字是诗人 感情的由衷表露。此时,“白云”、“人家”已被撇在一边, 眼中只有枫林。“霜叶红于二月花”一行,生机勃勃,鲜艳 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 感。这行诗成为千百年来人们广为传诵的名句 。
【诗文赏析】

21古诗三首 《枫桥夜泊》课件(共24张PPT)

21古诗三首 《枫桥夜泊》课件(共24张PPT)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唐】王安石
那无尽的愁绪化作这一行行的诗句
生不逢时的叹息 :月 落 乌 啼 霜 满 天 身处乱世的苦楚 :江 枫 渔 火 对 愁 眠 漂泊异乡的无奈 :姑 苏 城 外 寒 山 寺 心系国家的忧虑 :夜 半 钟 声 到 客 船
所见:渔火
星星点点,若隐若现
月落乌啼霜满天
霜满天?
所感:张继感觉特别冷,寒 气从四面八方袭来。他的心
也像寒霜一样非常的冷。
月落乌啼霜满天
所听:乌啼
凄厉的乌啼打破了夜的 沉寂。
姑苏城外寒山寺
寒山寺在枫桥西一 里,初建于梁代,唐 代高 僧寒山曾住于 此,因而得名。枫桥 的诗意美,有了这所 古刹,便带上了历史 文化的色泽,而显得 更加丰富,另人遐想。
姑苏∕到客船。
自学提示: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诗句的 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并用横线 画出诗人看到的景物,用波浪线画出诗 人听到的声音。
月落乌啼霜满天
所见:月落
月亮渐渐落下,天地之间 一片幽暗,一片朦胧。
江枫渔火对愁眠
所见:江枫 江风瑟瑟,落叶飘零
* 点明了江边所看到的景象
• 一千二百多年前, 在一个秋天的夜 晚,苏州城外的 江边小船上,有 一位满面愁容的 年轻人。
• 他叫张继......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枫桥: 地名
夜:
夜晚
泊:
停靠
谁停的? 张继
夜晚张继把船停靠在枫桥边
枫桥夜泊(bó)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枫桥夜泊》课件(共31张PPT)

《枫桥夜泊》课件(共31张PPT)

诗意:
月亮落下去的时候,栖息在树上的乌 鸦不停地啼叫着,寒霜弥漫在夜空中。面 对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心情愁闷, 久久不能入睡。半夜的时候,姑苏城外寒 山寺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中心:
描绘了诗人夜间在苏州枫桥停泊的船 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思 亲难眠的愁苦之情。
月落
枫桥
枫树
姑苏城外寒山寺
• 寒山寺在枫桥西一里,初建于梁代, 唐 诗僧寒山曾住于此,因而得名。 枫桥的诗意美,有了这所古刹,便 带上了历史文化的色泽,而显得更 加丰富,动人遐想。
寒山寺
怎样?
夜半钟声到客船
• “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 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 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 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202“3-枫2024”学年是电教季组节全新;完整“版课桥件 ”是地点; “夜”是时间。
枫桥夜泊
作者简介:
• 張继, 唐朝襄州人 (今湖北省襄 樊), 公元七五三年考上进士, 做 过监城判官和祠部员外郎等官职。 他所写的诗不事雕饰, 富有自然美, 以 “枫桥夜泊” 一诗闻名中外。
枫桥夜泊
唐代诗人张继
总结
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 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 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 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 境深远的小诗。
由于这首诗情景描写真切,画面清新, 因而历来为人传诵,甚至使得枫桥和寒 山寺也因而名扬天下。 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主题
所见
月落 霜满天 江枫 渔火
所闻
乌啼
钟声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怎样的秋景?表 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这充满寒意的夜半,只有城外寒山寺的钟
声悠扬回荡,传到船上来。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
13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
14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
15
寒山寺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16夜里Fra bibliotek船停靠在枫桥岸边。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
8
张继:唐代诗人。《枫桥夜 泊》是他最有名的一首诗。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
9

夜泊
chéng
城外
chóu

对愁眠 姑苏

寒山寺
zhōng
钟声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
10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
11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江枫:江边的枫树。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对:伴随;相伴
愁:愁思。
月亮落下去了,乌鸦在啼叫,到处弥漫着寒霜,面对 江边的枫树,渔船上的灯火,我愁得难以入眠。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
12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 寒山寺:苏州枫桥附近 的寺庙。 到:传到,送到。
3古诗两首
山行
枫桥夜泊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
1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
2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
3
山行 山行 远远上上寒寒山山石石径径斜斜,, 白白云云生生处处有有人人家家。。
山行:在山 里走。 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
5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
6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
7
枫桥夜泊
枫桥:在苏州阊门外。 泊:停船靠岸。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径:小路。
深秋时节,山间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 远方。在白云飘浮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
4
停车停坐车爱坐枫爱林枫晚林,晚, 霜叶霜红叶于红二于月二花月。花。
坐:因为、由于。 于:比。
我停车不走,是因为我喜欢看枫林的晚景 , 被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红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