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古诗两首山行_枫桥夜泊

合集下载

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9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课件

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9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课件

而且暗示了夜的深沉,衬托出诗人孤寂忧愁的心情。
核心问题: 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点?分别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图? 这两首诗都是描写秋景的古诗。《山行》写的是 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 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 山林秋色图。《枫桥夜泊》写的是诗人夜间停泊在枫
导思:诗人看到了哪些景物?
诗人看到了寒山、石径、白云、人家四种景物,
一个“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一个“寒”字巧 妙地点出了季节,一个“斜”字写出了山路的蜿蜒 曲折。“白云生处”突出了山势之高。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两句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用二月花来和枫叶作对比,写出霜叶胜花的美景, 将原本萧条的秋景写得生机勃勃,令人耳目一新。这 两句寄托了诗人对枫叶的喜爱之情。
2.理解诗的主题,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 3.背诵课文,默写课文,积累语言。(难点)
走进作者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
西西安)人。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 文家,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 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 文集》。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代表作品:《江南春》《泊秦淮》
串珠问题: 1.《山行》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山行》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 人家、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山行》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课文结构
远景 ——寒山 石径 白云 人家
山 行
近景 ——枫林 霜叶
秋景迷人
课文主旨
《山行》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 白云、人家、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 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及赞美之情。
有几户人家。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课件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课件

在这充满寒意的夜半,只有城外寒山寺的钟
声悠扬回荡,传到船上来。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
13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
14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
15
寒山寺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16夜里Fra bibliotek船停靠在枫桥岸边。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
8
张继:唐代诗人。《枫桥夜 泊》是他最有名的一首诗。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
9

夜泊
chéng
城外
chóu

对愁眠 姑苏

寒山寺
zhōng
钟声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
10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
11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江枫:江边的枫树。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对:伴随;相伴
愁:愁思。
月亮落下去了,乌鸦在啼叫,到处弥漫着寒霜,面对 江边的枫树,渔船上的灯火,我愁得难以入眠。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
12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 寒山寺:苏州枫桥附近 的寺庙。 到:传到,送到。
3古诗两首
山行
枫桥夜泊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
1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
2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
3
山行 山行 远远上上寒寒山山石石径径斜斜,, 白白云云生生处处有有人人家家。。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ppt课件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ppt课件


《枫桥夜泊》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看
到的景物有:(月落)、(霜满天 )、(江枫)、(渔火)、(寒山 寺)、(客船),听到的声音是( 乌啼)、(钟声)。诗中的一个“ 愁”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孤独 寂寞)的心情。
作业
背诵这两首诗。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
思。
下课啦 同学们再见
注词释义 白云生处:山向远处伸展。 坐:因为。 红于:比……还要红。 于:比。
读第一行诗,用自己的话说说 第一行诗的意思。
深秋时节,
山间有一条 小路,弯弯 曲曲的伸向 远方。
2、白云生处:指飘浮白云的地方。 在山林深处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 户人家。 3、坐:因为。 爱:喜爱。
山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 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的意思。 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寒山:深秋天凉,山带寒意。 石径:石头砌成的小路。
斜:xié.弯曲。
作者背景: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 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 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 杜”。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行诗 的意思?
我停下车子
不走,是因 为我喜欢这 夕阳照耀下 的枫树林。
于:比。 红于:比……还红。 霜叶:被秋霜打过的枫叶。 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
还要红艳。 这两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作者背景: 张继[唐]字懿孙,襄州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肃宗至德初 前后在世。博览有识,好谈论, 知治体。继诗以枫桥夜泊一首最 著名,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 文志》传于世。
枫桥夜泊:(1)泊:停船靠岸。 (2)就是夜晚把船停在枫桥附

古诗翻译山行 枫桥夜泊

古诗翻译山行 枫桥夜泊

山行在山间小路行走远上寒山石径斜,深秋时节,山间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白云生处有人家。

在山林深处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我停下车子不走,因为我喜欢这深秋时节枫树林的晚景,霜叶红于二月花。

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红艳。

枫桥夜泊夜晚,把船停泊在枫桥下月落乌啼霜满天,月亮渐渐落下去了,栖息在树上的乌鸦又在啼叫,到处弥漫着寒霜。

江枫渔火对愁眠。

江边的枫树黑乎乎的一片,渔船上的灯火在风中摇动,我与愁思相伴难以入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这充满寒意的夜里,只有城外寒山寺的钟声传到了船上。

山行在山间小路行走远上寒山石径斜,深秋时节,山间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白云生处有人家。

在山林深处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我停下车子不走,因为我喜欢这深秋时节枫树林的晚景,霜叶红于二月花。

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红艳。

枫桥夜泊夜晚,把船停泊在枫桥下月落乌啼霜满天,月亮渐渐落下去了,栖息在树上的乌鸦又在啼叫,到处弥漫着寒霜。

江枫渔火对愁眠。

江边的枫树黑乎乎的一片,渔船上的灯火在风中摇动,我与愁思相伴难以入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这充满寒意的夜里,只有城外寒山寺的钟声传到了船上。

山行在山间小路行走远上寒山石径斜,深秋时节,山间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白云生处有人家。

在山林深处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我停下车子不走,因为我喜欢这深秋时节枫树林的晚景,霜叶红于二月花。

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红艳。

枫桥夜泊夜晚,把船停泊在枫桥下月落乌啼霜满天,月亮渐渐落下去了,栖息在树上的乌鸦又在啼叫,到处弥漫着寒霜。

江枫渔火对愁眠。

江边的枫树黑乎乎的一片,渔船上的灯火在风中摇动,我与愁思相伴难以入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这充满寒意的夜里,只有城外寒山寺的钟声传到了船上。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ppt课件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ppt课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远处高山山间小路曲曲弯弯 深山密林中升腾着缕缕炊烟 停车是因为我爱看枫林晚景, 经霜的红叶比春花更加鲜艳。
诗文解释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 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停下来欣 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 月的花还要红。
简析 这 是 一 首 优 美 的 写 景诗 诗 中 描 绘 了 深 秋 季 节 山 行时 所 见到的枫林晚景。写秋景的 诗 历 来 悲 凉 可 是 ,诗 人 笔 下的秋景却充满了生机,真 可 谓 是 秋 天 里 的春 天 。
三古诗两首
山行
枫桥夜泊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山行:在山里走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径:小路
远处高山山间小路曲曲弯弯 深山密林中升腾着缕缕炊烟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坐:因为、由于 于:比
停车是因为我爱看枫林晚景 经霜的红叶比春花更加鲜艳
枫桥夜泊
注解 一、枫桥:在苏州阊门 外 二、夜泊:夜里船停泊 在岸边。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注解 江枫:江边枫树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解 一、姑苏:今江苏省苏 州市 二、寒山寺:苏州枫桥 附近的寺院。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注解
姑苏城外寒山寺,
枫桥:在苏州阊门外 夜半钟声到客船。
夜泊:夜里船停泊在岸边。
江枫:江边枫树。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
寒山寺:苏州枫桥附近的寺院。
秋夜江边 残月西沉,乌鸦啼叫, 清霜满天 满怀乡愁孤卧客船,只有火红的江枫, 明灭的渔火相伴。 夜深难眠,又听到从苏州城西寒山寺 传来的悠扬的钟声,幽静得更令人难 耐。

3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

3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

【注解】 江枫:江边枫树。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解】 1、姑苏:今江苏省苏州 市。 2、寒山寺:苏州枫桥附 近的寺院。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注解】 枫桥:在苏州阊门外。 夜半钟声到客船。
远景: 寒山 石径 白云 人家 深秋美景 山行
生机活力 近景: 枫林 霜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坐:因为、由于。 于:比。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千古名句
1远 处 高 山 山 间 有一条小 路 弯弯曲曲 的伸向远方。 2深 山 密 林 中 升 腾 着 缕 缕 炊 烟,隐 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3停 车不走 是 因 为 我 喜欢看 深秋时节 这枫 树林的 傍晚景 色。 4被 霜 打过的 枫 叶 比 春 花 更 加 鲜 艳 。
枫树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山行:在山里走。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径:小路。
远景: 寒山 山行
石径
白云 人家
诗人坐在马 车上边走边看, 为什么停车呢?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hán)山石径(jìnɡ)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fēnɡ)林晚, 霜(shuānɡ)叶红于二月花。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735~?)字懿 孙,唐代襄州(今湖北襄樊) 人。他擅长用白描手法写景, 诗歌清丽自然,不刻意雕琢, 有道者风范。有《张祠部诗 集》
寒山寺中的石碑
远望寒山寺
枫桥夜泊码头
这个“夜” 点明了什么?

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9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课件

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9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课件

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石径 ﹒(jìn 苏州 ﹒ (sū
寺庙(sì ﹒
jìng)
shū) shì)
停泊(bó pō) ﹒ 乡愁(cóu chóu) ﹒ 枫林(fēn fēng) ﹒
二、看拼音,写字词。
bó chuán
zhōng shēng
gū sū
泊 船
shuāng yè
钟 声
chóu sī
2.理解诗的主题,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 3.背诵课文,默写课文,积累语言。(难点)
走近作者
张继:唐代诗人,字懿孙,襄
州(今湖北襄阳)人。生卒年不详。
代表作品:《枫桥夜泊》等。
我会写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白”的横 画分布要均匀。


书写指导
“艹”的点撇向内收。


书写指导
六、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 误的打“×”。 1.“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对”是“正确”的
意思。( × )
2.“姑苏城外寒山寺”中的“姑苏”指的是苏州。 ( √ )
课后作业
串珠问题: 1.《山行》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山行》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 人家、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山行》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课文结构
远景 ——寒山 石径 白云 人家
山 行
近景 ——枫林 霜叶
秋景迷人
课文主旨
《山行》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 白云、人家、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 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及赞美之情。
而且暗示了夜的深沉,衬托出诗人孤寂忧愁的心情。

小学三年级语文《枫桥夜泊》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枫桥夜泊》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枫桥夜泊》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枫桥夜泊》原文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1、枫桥: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枫桥街道阊门外。

有人说“枫江古为封江”、“枫桥旧作封桥”(宋周遵道《豹隐纪谈》),也有人说,“旧把此桥误作封桥,到王珪才改正为枫桥”(《吴郡图经续记》),还有人说,“本为封江、封桥,王珪改封为枫,人们震慑权势,只得趋附”。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2、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3、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

另外有人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

“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张继此诗而改为“枫桥”。

柯继承等指出,“唐以前早先枫桥称作封桥,吴语封、枫同音,以封桥误为枫桥,因河边有经霜红叶树之故。

根据张诗所表明的物候及月相分析推算,张诗当作于农历十月深秋时分,江南水边多植乌桕之类树木,经霜叶红,古人诗中多混作为‘枫’。

故江枫,是泛指江边的红叶类树,不必是枫。

”渔火: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

《全唐诗》“渔火”作“渔父”。

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

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人,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一种讲法,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

4、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

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

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

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

寺曾经数次重建,现在的寺宇,为太平天国以后新建。

寺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人运走,下落不明。

5、夜半钟声:当今的佛寺(春节)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注解】 枫桥:在苏州市西郊。 夜半钟声到客船。
夜泊:夜晚把船停泊在岸边。 江枫:江边枫树。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姑苏:苏州的别名,今江苏省苏州市。 。 寒山寺:苏州枫桥附近的寺院,寺庙名。
月亮渐渐落下去了,栖息在树上的乌鸦又在 啼叫,到处弥漫着寒霜,使夜空充满了凉意。江 边的枫树黑糊糊的一片,渔船上的灯火在风中摇 曳,我与愁思相伴难以入眠。 在这充满寒夜的夜半,只有城外寒山寺的钟 声悠扬回荡,传到船上来。
深秋时节,山间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在山林深处,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坐:因为、由于。 于:比。
我停下车子不走,是因为我喜欢这深秋时节 枫树林的晚景,要尽情观赏。 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红艳 。
深秋时节,山间一条石头小路, 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在山林深处,白云缭绕的地方, 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我停下车子不走,是因为我喜欢 这深秋时节枫树林的晚景,要尽情观 赏。 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 花还要红艳 。
古诗两首
山行 枫桥夜泊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பைடு நூலகம்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山行:在山里走。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径:小路。
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一副由 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动人 的山林秋色图,赞美了大自然旺盛的 生命力。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 月落 月落乌啼霜满天, /乌啼/霜满天, 江枫 江枫渔火对愁眠。 /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 姑苏城外寒山寺, /寒山寺, 夜半钟声 夜半钟声到客船。 /到客船。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 桥
寒山寺
作业
1.背诵这两首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 的意思
枫桥夜泊
【注解】 1、枫桥:在苏州市西郊。 2、夜泊:夜晚把船停泊 在岸边。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注解】 江枫:江边枫树。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解】 1、姑苏:苏州的别名, 今江苏省苏州市。 2、寒山寺:苏州枫桥附 近的寺院,寺庙名。
枫桥夜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