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优质高产栽培年历
种植生姜几年才能收获高产

种植生姜几年才能收获高产种植生姜的生长周期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一般需要大约8-10个月的时间才能收获高产。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生姜的种植周期和管理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来种植生姜。
生姜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摄氏度。
而土壤方面,生姜适合生长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最好是排水性好的砂质壤土或粘壤土。
在选择种植地点时,最好避免选择在之前种植过姜、马铃薯和番茄的地方,以避免土壤病虫害的传播。
其次,生姜的种植时间一般选择在春季,3-4月份是个较为适宜的时间段。
选好地块后,我们需要进行土壤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进行深翻和耙地,将土壤中的杂草和根系清理干净,然后施入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有利于生姜的生长。
接着是生姜的种植方法。
生姜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分株繁殖和种子繁殖,其中以分株繁殖为主。
分株繁殖是指将姜块分成若干小块,每块都有芽眼和根系,然后进行种植。
种植时,我们可以选择直接在田间定植或者先进行苗床育苗。
苗床育苗可以控制温度和湿度,有利于生姜的生长。
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栽植深度和株距的控制,一般栽植深度为3-5厘米,株距为20-25厘米。
生姜的生长周期主要分为幼苗期、生长期、块根膨大期和成熟期。
在幼苗期,生姜需要适当的灌溉和施肥,保持土壤的湿润和肥力。
在生长期和块根膨大期,要加强管理,及时除草、松土和施肥。
特别是在块根膨大期,生姜需要大量的养分来支持块根的膨大。
在成熟期,我们可以适当减少施肥和灌溉量,有利于块根的坚实和干燥。
在生长过程中,生姜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如白粉病、煤烟病、蚜虫、蓟马等。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巡田防治,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同时,适当的间作和轮作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到了收获的季节,生姜的叶子开始逐渐枯黄,块根变得肥大,表皮开始变硬。
这时,就可以进行收获了。
收获时,要小心谨慎,避免损伤块根皮肤,影响存储质量。
2023年最新的生姜高产栽培技术

2023年最新的生姜高产栽培技术生姜高产栽培技术一.栽培季节生姜喜温,不耐寒,不耐霜,从出苗到初霜适于生姜生长的天数应达135 150天以上,生长期内有效积温达到1200 1300℃以上,要将其整个生长期安排在无霜的温暖季节。
适期播种是获得优质高产的前提,终霜后地温稳定在15℃以上开始播种(龙口、莱州4月中旬),播种过早,地温低,出苗慢,极易造成烂种和死苗;播种过晚,生长期短,影响产量。
二.培育壮芽幼芽是幼苗生长的基础,只有健壮的幼芽才能长出茁壮的幼苗,也才能为植株的旺盛生长和根茎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1.壮芽的形态及其影响因素壮芽芽身粗短,顶部钝圆,芽长0.5 2cm,粗0.5 1cm。
弱芽芽身细长,顶端尖,稍有弯曲。
姜芽健壮与否与以下因素有关:(1)种姜营养状况。
姜球肥胖,色泽鲜亮体内营养丰富,发出的幼芽多数比较肥壮。
(2)幼芽着生位置。
上部芽和外侧芽比较肥壮,内侧芽和基部芽比较瘦弱。
(3)催芽温度和湿度。
22 25℃为适温,可使幼芽肥胖健壮,温度长期高于28℃幼芽细弱。
催芽期间保持一定的湿度,过低易引起表皮失水干缩,影响发芽速度和幼芽质量。
2.培育壮芽的方法(1)晒姜和困姜。
晒姜:播种前20 30天将洗净的姜种晾晒1 2天。
作用:提高姜块温度,打破休眠,促进体内养份分解,加快发芽速度;减少姜块中水分含量,防止姜块腐烂;带病而症状不明显的姜块会因失水干瘪皱缩,色泽暗淡,利于选种。
不可过度暴晒,以防高温引起灼伤或失水过多影响幼芽萌发。
困姜:将晒好的种姜放在室内堆放2 3天,并用草苫覆盖。
作用:促进种姜养份分解,以利提早发芽。
(2)选种。
选取姜块肥大,色泽鲜亮、肉质新鲜、不干缩、不腐烂、未受冻、质地硬、无病虫害的姜块做种姜。
(3)催芽。
目的是促使幼芽快速萌发,使幼苗出土快而整齐,相对延长生长期。
催芽温度22 25℃,时间20 25天。
在保证透气的条件下,尽量增加覆盖物的厚度,减少水分蒸发。
三.整地、施基肥生姜根系不发达,吸收能力差,既不耐旱,又不耐涝,应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能灌能排、松软透气,呈微酸性土壤,并实行3 4年以上轮作。
不同种植年限生姜土壤质量变化规律

㊀㊀2023年第64卷第10期2413收稿日期:2022-10-31基金项目:武义院县合作项目(2023R19T77D02)作者简介:唐宁(1995 ),女,安徽池州人,硕士,主要从事农业环境安全方面的工作,E-mail:tndyx1995@㊂通信作者:叶雪珠(1974 ),女,浙江龙游人,研究员,硕士,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工作,E-mail:yexz@㊂文献著录格式:唐宁,吕健飞,谢奇玕,等.不同种植年限生姜土壤质量变化规律[J].浙江农业科学,2023,64(10):2413-2417.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090不同种植年限生姜土壤质量变化规律唐宁1,吕健飞2,谢奇玕2,胡静1,高娜1,黄晓磊1,陈德1,叶雪珠1∗(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浙江杭州㊀310021;2.武义县粮油技术推广站,浙江金华㊀321000)㊀㊀摘㊀要:本研究通过采集不同种植年限的土壤和生姜样品,分析土壤理化指标㊁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含量,探索了不同种植年份对土壤微生物和生姜品质的影响㊂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增长,土壤的质量有下降趋势,pH 值降低,电导率和盐分明显增加,土壤的重金属Cu 和Zn 含量在种植10a 和6a 时较种植2a 显著增加,Ni和As 含量在10a 时也显著增加,物种丰富度有降低趋势,物种差异显著,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相关,生姜中蛋白质㊁总糖和微量元素含量无明显变化㊂关键词:生姜;不同年限;土壤;质量变化中图分类号:S632.5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0528-9017(2023)10-2413-05㊀㊀生姜是我国重要特色蔬菜之一,其根茎肥大㊁养分丰富,具有抗氧化㊁抗炎㊁抗血栓形成和抗动脉粥样硬化㊁降血脂和降低胆固醇作用,嫩姜是人们喜食蔬菜之一[1-3]㊂生姜产地广泛,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出产,浙江㊁四川㊁山东栽培较为普遍[4-5]㊂然而生姜以设施蔬菜栽培为主,随着连年种植和多年的避雨栽培,已经引起了生姜设施土壤酸化㊁盐渍化㊁保肥能力下降,生姜产量和品质下降等问题,优质的土壤是生姜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基础㊂有研究表明[6],连作可以短时间内提高经济效益,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但长期连作会导致土壤加速退化㊁作物减产以及对土壤内微生物结构的平衡造成破坏,不利于土壤的可持续发展㊂近年来,对于不同种植年限土壤和生姜的质量变化的研究较少,为提高资源利用,考虑经济效益提升,本研究选取了武义县生姜种植区不同种植年限的大棚进行土壤理化指标和生姜品质的比较,探索长期种植下对土壤和生姜的质量影响规律,以期为促进农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和技术㊂1 材料与方法1.1㊀样品采集㊀㊀在浙江省武义县生姜基地采集种植2a㊁6a 和10a 生姜和对应的土壤样品,样品编号分别为WY2a㊁WY6a㊁WY10a㊂于生姜根茎膨大采收期采集样品,每个点采集3个平行样品㊂土壤样品取深度0~20cm,采集5~6点,混合成一个样品,从中先取部分装入自封袋,立即冷藏,用于测土壤微生物,其他土壤样品取回后风干,研磨过0.50(10目)㊁0.25(60目)和0.15mm (100目),用于测土壤其他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含量㊂采收回来的生姜清洗干净,用无污染纱布擦干或晾干,匀浆待测㊂1.2㊀样品理化指标分析㊀㊀土壤样品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全量的测定按照鲁如坤[7]推荐的方法㊂pH 值按土液比1ʒ2.5(m /V ),pH 计(PHS-3C,上海雷磁)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电导率采用电导率仪法,水溶性盐分按水土比5ʒ1烘干残渣法,Na㊁K㊁Ca㊁Mg 采用X 射线荧光仪法;土壤Cd㊁Pb㊁Cr㊁Cu㊁Zn 和Ni 采用H 2SO 4-HClO 4-HF 消解,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X-series 2,Thermo Fisher Scientifc Inc.,USA)测定,Hg㊁As 采用王水消解原子荧光仪测定㊂每批样品检测时带有2个空白和国家标准物质GBW10048和GBW07405㊁GBW07412进行质量控制㊂1.3㊀土壤微生物分析㊀㊀采用E.Z.N.A. 土壤DNA 试剂盒(美国2414㊀㊀2023年第64卷第10期Omega Biotek公司)提取DNA㊂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DNA质量测定,NanoDrop ND-1000进行DNA数量测定㊂16S rRNA基因扩增选用V4区域515F(5ᶄ-GTGCCAGCMGCCGCGGTAA-3ᶄ)和806R(5ᶄ-GGACTACHVGGGTWTCTAAT-3ᶄ)引物扩增试验㊂反应步骤:预变性98ħ30s;变性98ħ15s,退火58ħ15s,延伸72ħ15s,25个循环;终延伸72ħ1min,PCR产物采用Agencourt AM(Beckman Coulter,Indianapolis,IN)纯化,PicoGreen DNA 检测试剂盒(Invitrogen,Carlsbad,CA,USA)量化㊂定量后使用Illlumina HiSeq2000平台双末端(pair-end)2ˑ150bp进行测序㊂根据Barcode序列和引物序列从原始数据中拆分各个样本的数据㊂截去Barcode和引物序列后使用Vsearch v2.4.4对每个样品的reads进行拼接,得到原始Tags数据(Raw Tags)㊂同时对序列质量进行质控和过滤㊂筛选低质量序列的标准是:序列小于150bp,平均质量值低于20,含有不明确碱基的序列,以及含有>8bp的单核苷酸重复序列,去除嵌合体序列,得到最终有效数据(Effective Tags)㊂使用Vsearch v2.4.4对有效数据按照97%相似性进行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 OTU)聚类,用于后续数据分析㊂使用Qiime软件(v1.8.0)计算α多样性指数,R软件(V 2.15.3)绘制PCA图㊂筛选相对丰度>1%的属,绘制物种分布直方图和丰度组成热图㊂1.4㊀数据统计分析㊀㊀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通过Excel2016软件完成㊂2 结果与讨论2.1㊀不同种植年限土壤理化指标变化分析㊀㊀不同种植年份土壤pH值㊁有机质含量㊁电导率和盐分含量变化见表1㊂结果表明,生姜连续种植2a㊁6a㊁10a土壤中pH值有下降趋势,种植年限6a㊁10a比2a土壤中pH值降低了0.26和0.27㊂分析原因,生姜连年种植,农户使用的肥料强度较大,可能导致土壤酸化,这与前人的研究一致,在陈晓婷等[8]的研究中,百香果连作3a后,土壤的pH值从5.89下降到4.16,导致百香果对养分的吸收利用率下降,影响其生长㊂土壤电导率随着种植年份增长增加明显,种植10a土壤电导率分别是2a和6a的2.63倍和1.45倍,种植6a 是2a的1.81倍㊂电导率含量反映了土壤中水溶性盐含量,为此,进一步分析了土壤中水溶性盐含量,发现种植2a的土壤水溶性盐含量为0.8g㊃kg-1,到6㊁10a分别增加到1.7g㊃kg-1和2.7 g㊃kg-1,可见,种植年份增加土壤的盐分含量也增加㊂具体分析水溶性盐主要离子成分,发现土壤中Na+㊁K+㊁Ca2+㊁Mg2+离子均有明显变化,见图1,种植10a土壤中Na+㊁K+㊁Ca2+㊁Mg2+含量显著增加㊂究其原因,可能是在设施栽培条件下,大量肥料的投入,土壤盐类缺少雨水淋洗,同时地表温度较高,土壤毛细管蒸腾作用较强,导致了耕层土壤盐分的聚集[9]㊂土壤水溶性盐是判定土壤中盐类离子是否限制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10],掌握盐分动态对拟订改良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㊂因农户每年施用有机肥作底肥,不同年份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不大㊂表1㊀不同种植年份土壤理化指标含量变化样品编号种植时间/a pH值有机质含量/(g㊃kg-1)电导率/(mS㊃m-1)水溶性盐含量/(g㊃kg-1) WY2a2 4.9323.825.30.8 WY6a6 4.6725.545.8 1.7 WY10a10 4.6625.766.5 2.7图1㊀不同种植年限土壤水溶性盐分含量变化趋势2.2㊀不同种植年限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分析㊀㊀生姜连续种植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见图2㊂土壤铜和锌有明显增加趋势,在种植6a㊁10a含量均达到显著增加水平,镍和砷含量在种植10a时也有显著增加,而镉㊁铬㊁铅㊁汞含量增加不明显㊂分析原因,因生姜连续种植,农户每年均施入有机肥,有机肥中含有重金属,如果质量未作控制,容易造成土壤中重金属成分的增加,尤其是铜和锌[11],在邓红等[12]的研究中有类似的结果,石河子垦区长年种植棉花,且棉花施肥量大,磷肥施入土壤后易被固定吸附,使得耕层土壤中磷的残留量逐年累积㊂图2㊀不同种植年限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趋势2.3㊀不同种植年限对土壤微生物影响㊀㊀对于不同种植年限土壤中细菌菌群进行α多样性指数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揭示细菌群落组成与结构的变化规律㊂结果表明(表2),物种丰富度趋势是WY2a略高于WY6a,但差异不显著,WY2a和WY6a的物种丰富度均明显高于WY10a,主成分分析PCA图说明,WY2a㊁WY6a㊁WY10a之间物种存在显著差异(图3)㊂说明大棚生姜连作年限增加,土壤细菌种类和数量都呈现减少趋势,与已有研究结果表现一致[13],可见生姜连作会导致土壤微生物朝着有害方向发展,成为了生姜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㊂通过不同种植年限菌种丰度比较,随着种植时㊀㊀表2㊀不同种植年份土壤微生物α多样性指数样品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Chao1指数ACE指数WY2a8.97890.00822656.112668.74 WY6a8.88680.00832650.112665.62 WY10a8.39320.00722028.142048.712a为WY2a样品,6a为WY6a样品,10a为WY10a样品㊂图4~5同㊂图3㊀不同种植年限组间物种差异性PCA图间增加,酸杆菌(Acidobacteriales)㊁芽单胞菌(Gemmatimonadaceae)㊁罗河杆菌(Rhodanobacter)的丰度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㊁弧菌(Vibrionimonas)的丰度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㊂结果见图4㊂通过冗余分析(RDA)来探讨影响细菌群落的主要驱动因子,图5可以看出,种植10a的土壤微生物群落改变比较大主要是受电导率㊁可溶性盐㊁有机质㊁K㊁S㊁Na等因素影响㊂图4㊀不同种植年限微生物菌群组成2.4㊀不同种植年限生姜质量影响分析㊀㊀连续种植生姜中微量元素变化不明显,其中Ca 和K在种植10a分别增加15%和16%,而Mg含量有所降低,降低28%,生姜蛋白质(Pr)㊁总糖(Ts)含量差异不明显(图6)㊂不同种植年限对生姜重金属含量影响见图7㊂随着种植时间增长,生姜的Cr有吸收增加的趋势,种植6a㊁10a生姜Cr含量分别增加57%和105%,其他重金属含量影响不明显㊂2416㊀㊀2023年第64卷第10期图5㊀不同种植年限环境因子RDA分析图6㊀不同种植年限生姜微量元素和品质含量变化3 结论大棚生姜不同种植年限土壤质量发生变化㊂随种植时间增长土壤pH值下降,种植10a比2a降低了0.27,土壤电导率㊁盐分含量则随着种植年限增长明显增加,可见长期大棚连作土壤质量有下降的趋势[14]㊂种植年限也带来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图7㊀不同种植年限生姜重金属含量变化变化,其中Cu和Zn明显增加,种植6a和10a较种植2a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Ni和As含量在种植10a时也有显著增加,可能与农户每年施入有机肥相关,如有机肥质量未作控制易造成土壤重金属增加[15]㊂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表明,随着种植年限增加物种丰富度有降低趋势,且物种存在显著差异,微生物群落变化与电导率㊁可溶性盐㊁有机质㊁K㊁S㊁Na等环境因子相关㊂连续种植生姜中蛋白质㊁总糖含量和微量元素变化不明显㊂参考文献:[1]㊀张传文,李运伦.生姜活血化瘀作用探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6(1):58-61.[2]㊀周洁,覃竹山,吴金平,等.生姜品质成分及姜辣素的比较[J].中国调味品,2021,46(12):151-154.[3]㊀杜金城.嫩姜日光温室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错季富硒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2012(1):69-70.[4]㊀陈雨然,罗黎明,刘志勇.不同产地生姜挥发油化学成分比较与分析[J].江西中医药,2022,53(4):67-70. [5]㊀郭杰,蒋姗,王悦,等.经典名方中生姜的本草考证及其质量评价[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2,28(2):27-37.[6]㊀孙子欣,蔡柏岩.连作对土壤微生物菌群影响及修复研究进展[J].作物杂志,2022(6):7-13.[7]㊀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8]㊀陈晓婷,王裕华,林立文,等.连作百香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特性的影响及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2):495-502.[9]㊀蔡达明,王海锋,沈秋兰,等.花卉连作年限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22,63(7):1524-1525,1538.[10]㊀余海英,李廷轩,周健民.设施土壤盐分的累积㊁迁移及离子组成变化特征[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7,13(4):642-650.[11]㊀卢维宏,张乃明,包立,等.我国设施栽培连作障碍特征与成因及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J].土壤,2020,52(4):651-658.[12]㊀邓红,林海荣,张泽,等.绿洲连作棉田土壤重金属富集特征及评价[J].西北农业学报,2014,23(8):92-98. [13]㊀陈政.连作生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3.[14]㊀鲍颖.寿县大棚蔬菜土壤连作障碍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21,27(3):111-112. [15]㊀叶雪珠,肖文丹,赵首萍,等.浙江省商品有机肥中重金属含量变化趋势及风险管控对策[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0,26(5):954-965.(责任编辑:汪亚芳)。
贵州名姜遵义大白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瘪益吴上塁區2021.06DOI:10.3865/j.issn.1001-3547.2021.06.020贵州名姜遵义大白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梅映雪,刘建梅,吕昌置,罗仁发(贵州湄潭县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564100-中图分类号:S632.5文献标识码:B据《湄潭县志》记载,遵义大白姜已有300 a 以上 的历史,最先在湄潭一带种植,又称湄潭大白姜,后引种到遵义各县市 现贵州其他县市也有少量种植。
嫩姜鲜食、凉拌或腌制后食用,味美多汁、鲜嫩可口、香辣协调,是贵州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因种植难度大、种植技术要求较高,而成为贵州名姜;老姜香辣醇和,多用作调味品,有袪腥提味之功效,也可入药 或作种姜。
遵义大白姜667 m 2嫩姜平均产量 2 000 kg ,产值可达1万元;老姜平均产量2 500 kg ,产值可达2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1栽培技术1.1种姜处理①选种消毒播前选择表皮颜色正常、形状梅映雪(1981-),女,农艺师,研究方向为蔬菜栽培技术推广,E-mail : *****************罗仁发(1964-),通讯作者,男,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为蔬菜栽培技术推广,E-mail :****************收稿日期:2020-12-22 --------------------------文章编号:1001-3547(2021)06-0060-03扁平、节间短、无病虫害的肥大姜块,用20%噻菌酮悬浮剂90~120 g+0.136碧护(赤•吲乙•芸薹-可湿性粉剂6 g 对水50 kg 浸泡30 min ,进行消毒,防止姜腐败病(姜瘟)的传播为害。
选种时,发 现表皮容易脱落、肉质变色的姜块应立即清除,不 能作种。
②晒种为了催出整齐的姜芽,加快出芽速度,一般在催芽前的晴天晒种3d 左右。
根据种姜数量决定催芽方式,数量较少的可用垫有稻草的箩筐进行催芽;数量多的则放进木板屋内进行堆放催芽,一般姜头朝内,逐层摆放好后,用稻草覆盖,稻草外再覆盖塑料薄膜加温,保持堆内20~ 30益的温度,一般20 d 左右,幼芽长1 cm 左右时停止催芽。
豫东生姜优质高产高效栽培要点

豫东生姜优质高产高效栽培要点作者:陈昆赵跃峰张清华来源:《长江蔬菜·技术版》2018年第02期导读:生姜肉质根茎肥大、营养丰富,是广大消费者喜食的香辛保健蔬菜之一,但品种选择、栽培技术及保鲜贮藏技术的不配套制约着生姜的高产优质。
针对当前这种现状,商丘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结合多年种植经验并根据豫东地区生姜栽培现状,从种姜处理、整地施肥、掰姜播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与适期收获6个方面深入探讨和分解各个时期重点难点及技术要领,以期为生姜高产高效栽培理论的完善作必要补充,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为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以地下肥大的肉质根茎作食用器官,在我国多进行一年生栽培。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深加工产业的不断转型,生姜种植面积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但生产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依然制约着生姜的优质高产与稳产,如长期的无性繁殖导致种性退化,栽培管理方法粗放、栽培技术不配套、化肥盲目滥施、高毒高残留农药大量使用和贮藏保鲜技术落后等问题进一步导致农户经济收入的不稳定。
因而,针对栽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商丘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结合多年种植经验并根据豫东地区生姜栽培现状,从种姜处理、整地施肥、掰姜播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与适期收获6个方面深入探讨和分解各个时期重点难点及技术要领,以期为生姜的高产高效栽培理论的进一步完善作必要补充,为农户进行生姜高产高效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1 种姜处理种姜处理是播前解除姜块休眠,促进提早发芽的重要措施,具体步骤为晒姜和困姜、选种、催芽[1]。
1.1 晒姜和困姜当外界月平均气温10~12℃时,播种前20~30天[2],从窖中取出种姜,洗掉泥土,均匀平铺于地面或草苫上晾晒1~2天,这个过程称为晒姜。
晒姜的优点在于:促进酶的活化,打破休眠;降低姜块含水量,减少腐烂;淘汰病姜、烂姜,利于选种。
晒姜的原则是在弱光照射下晾晒,中午光强过大时要覆盖草苫遮阳,防止高温引起姜块失水过度和造成高温灼伤影响幼芽萌发。
“辐育一号”大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辐育一号”大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辐育一号”大姜是莱芜市农科所近年来成功培育出的生姜新品种。
它取材于莱芜大姜,是利用常规诱变育种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经CO60放射源辐射处理,诱导其变异,再用组培快繁技术,加速其繁育。
从辐射处理的莱芜大姜种植田中选出目标单株进行种植复选,经过5年的连续筛选试验,成功选育出的性状优良而稳定的生姜新品种,取名为“辐育一号”大姜。
该品种与莱芜大姜相比,主要优点为:1、单产高,增产幅度大。
亩产高达4252.1kg(鲜姜5002.5kg),同等条件下比莱芜大姜增产18.7%。
2、商品性状好,市场竞争力强。
姜块大且以单片为主,奶头肥胖,姜丝少,肉细而脆,辛辣味适中。
而莱芜大姜复片多,奶头小,姜丝偏多。
3、姜苗少且壮。
相同栽培条件下,地上茎分枝只有10~15个,而莱芜大姜一般有15~20个。
地上茎较莱芜大姜粗壮。
4、叶片开展,色深,抗逆性强。
该品种叶片平展、开张,叶色浓绿。
上部叶片集中,有效光合面积大。
抗寒性强,进入10月份后,莱芜姜上部叶片明显变黄,而该品种仍维持绿色。
5、姜根少且壮。
在同等栽培条件下,地下肉质根较莱芜大姜数量少,但根粗壮。
该品种发展前景看好,姜块大,奶头少而肥,单片为主,商品性好,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对发展对外贸易具有重要价值。
另外,该品种耐寒性强,可提早种植和延迟收获,利于产量的提高和营养成分的积累,利于品质的改善。
该品种的推广应用,对提高产量,增强商品市场竞争力,扩大出口,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值,增加农民收入,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有着美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其栽培技术如下:一、整地施肥选择疏松而肥沃的土壤,即选择有机质丰富、松软透气、排灌良好的沙壤土或中壤土地块,土壤酸碱度以中性或微酸性为好(PH5-7)。
姜的生长期长,要求土壤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性。
通常于前茬作物收获后,便进行秋耕,深翻25~30cm,第二年土壤解冻后,细耙1~2遍,将地面整细整平,播种前开沟做垄。
姜的栽培日历

7月下旬—9月上旬
防治斑点病
(白星病、俗称:黄叶病)
选用75%达科宁、70%甲基托布津,分别于7月20—30日、8月5—10日、8月16—25日打3遍关键药。
重点喷大姜的嫩梢、上层叶片和叶的反面。
7月下旬—8月上旬
防治第2代钻心虫
15℃以下不能晾晒,密闭催芽
3月中旬至4月上旬
播种
露天地膜栽培可于4月上中旬播种,小拱棚栽培可于3月底4月初进行播种,大拱棚栽培可在3月20日前后播种,提起打沟施肥,播后喷除草剂,覆膜。
行距60-70厘米,株距20-25厘米,深度15厘米,覆土2-3厘米。
4月上旬至5月初
破膜放苗,防治小地老虎
及时破膜放苗,进入4月中旬及时防治地老虎
追肥以钾肥为主,钾肥后移分次冲施,促进姜块的膨大
1亩1次60—80斤高钾,隔10天1次,连续4—5次,一共300—400斤钾宝。
9月下旬—10月上旬
药剂润沙,姜窖四壁喷药杀菌
选用农用链霉素和1.8%阿维菌素分别防治姜瘟病和癞皮病
时间
工作
工作内容
注意事项
2月下旬至3月上旬
拿姜种/晒姜种、催芽
晾晒2-选用“有机硅”新技术,于晴天傍晚日落时打药,间隔10—15天打1次药
8月上旬
防治甜菜夜蛾
选用杜邦安打、印响、凯恩、甲维盐等,于晴天傍晚日落时打药,重点喷大姜的嫩梢。
6月中下旬—7月下旬
追肥以氮肥为主,补施钾肥
1亩1次20—30斤冲施高钾宝,隔15天1次,连续3次,一共80斤诺尔高钾宝。
8月上旬—10月上旬
防“烤苗”,慎浇水
5月
遮阴,浇水
生姜优质高产栽培年历

生姜优质高产栽培年历张俊杰生姜俗名黄姜,为姜属姜科宿根草本单子叶植物,原产中国及东南亚等热带地区。
在适合的条件下,可无限期生长,在我国作为一年生蔬菜栽培,以其肥大的肉质根茎供食用。
一、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温度:生姜对温度反应敏感,属喜温暖性,不耐寒冷,也不耐霜冻。
在不同的生长期对温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种姜在16℃以上才能发芽,但发芽速度极慢,在22-25℃时姜芽最适宜,(在此温度下,经过25天左右,幼芽可长成长1.5-1.8公分、粗1-1.4公分符合播种的肥壮芽);在高温条件下,发芽虽然很快,但不健壮。
在茎叶生长期,保持25-28℃较为适宜。
在根茎旺盛生长期,因需要大量积累养分,要求保持着一定的昼夜温差,白天温度为24-29℃,夜温17-18℃最适宜根茎分生。
生姜在15℃以下停止生长,达40℃时发芽仍无妨碍。
但低于10℃以下,姜块容易腐烂。
2、光照:生姜是耐阴作物,不耐强日照,在高温及强光照射条件下,植株矮小,叶片发黄,生长不旺,叶片中的叶绿素减少,光合作用下降。
若连阴多雨,光照不足,对姜苗的生长亦不利。
姜苗在花阴状态下生长良好。
生姜根茎的形成,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
因此,栽培时应搭荫棚或利用间作物适当遮荫,避免强烈阳光的照射。
3、水分:生姜为浅根作物,根系不发达而且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耐旱抗涝性能差,因此,对于水分的要求格外讲究。
幼苗期虽然需水量小,但正值高温干旱季节,土壤及植株的蒸腾作用强,为保证幼苗健壮,应保障土壤湿润,切不可缺水。
若苗期干旱,会严重抑制姜苗的生长,造成植株矮小,生长不旺,后期难以弥补。
生姜旺盛生长期,生长速度加快,生长量大,需要较多的水分,尤其是进入根茎膨大期,应及时补充水分,以促进根茎的迅速生长。
同时,在雨季应做好排涝措施。
在生长期间土壤过干或过湿对姜块的生长膨大均不利,不但影响大姜的产量与品质,而且容易引起发病腐烂。
4、土壤:生姜对土壤质地的要求不甚严格,适应性较广,不论在砂壤土、轻壤土、中壤土或重壤土上都能正常生长,但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丰富、通气排水良好的土壤栽培生姜最为适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姜优质高产栽培年历张俊杰生姜俗名黄姜,为姜属姜科宿根草本单子叶植物,原产中国及东南亚等热带地区。
在适合的条件下,可无限期生长,在我国作为一年生蔬菜栽培,以其肥大的肉质根茎供食用。
一、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温度:生姜对温度反应敏感,属喜温暖性,不耐寒冷,也不耐霜冻。
在不同的生长期对温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种姜在16℃以上才能发芽,但发芽速度极慢,在22-25℃时姜芽最适宜,(在此温度下,经过25天左右,幼芽可长成长1.5-1.8公分、粗1-1.4公分符合播种的肥壮芽);在高温条件下,发芽虽然很快,但不健壮。
在茎叶生长期,保持25-28℃较为适宜。
在根茎旺盛生长期,因需要大量积累养分,要求保持着一定的昼夜温差,白天温度为24-29℃,夜温17-18℃最适宜根茎分生。
生姜在15℃以下停止生长,达40℃时发芽仍无妨碍。
但低于10℃以下,姜块容易腐烂。
2、光照:生姜是耐阴作物,不耐强日照,在高温及强光照射条件下,植株矮小,叶片发黄,生长不旺,叶片中的叶绿素减少,光合作用下降。
若连阴多雨,光照不足,对姜苗的生长亦不利。
姜苗在花阴状态下生长良好。
生姜根茎的形成,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
因此,栽培时应搭荫棚或利用间作物适当遮荫,避免强烈阳光的照射。
3、水分:生姜为浅根作物,根系不发达而且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耐旱抗涝性能差,因此,对于水分的要求格外讲究。
幼苗期虽然需水量小,但正值高温干旱季节,土壤及植株的蒸腾作用强,为保证幼苗健壮,应保障土壤湿润,切不可缺水。
若苗期干旱,会严重抑制姜苗的生长,造成植株矮小,生长不旺,后期难以弥补。
生姜旺盛生长期,生长速度加快,生长量大,需要较多的水分,尤其是进入根茎膨大期,应及时补充水分,以促进根茎的迅速生长。
同时,在雨季应做好排涝措施。
在生长期间土壤过干或过湿对姜块的生长膨大均不利,不但影响大姜的产量与品质,而且容易引起发病腐烂。
4、土壤:生姜对土壤质地的要求不甚严格,适应性较广,不论在砂壤土、轻壤土、中壤土或重壤土上都能正常生长,但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丰富、通气排水良好的土壤栽培生姜最为适宜。
虽然生姜对土壤质地要求不甚严格,但不同土质对生姜的产量和品质却有一定的影响。
沙性土一般透气性良好,春季地温提升较快,姜苗生长也快,根茎光洁美观,含水量较少,干物质较多,但由于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保水保肥性能稍差,往往产量较低;粘性土春季发苗较慢,但有机质比较丰富,保肥保水能力较强,肥效持久,根茎质地细嫩并含水量较高,产量较高。
土壤PH值5-7的范围内,生姜生长正常。
PH值4以下或PH8以上,对生姜地上茎叶的生长或地下根茎的生长,都有明显的影响。
5、养分生姜在生长过程中,对钾肥的需要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
除了吸收三元素以外,还需吸收钙、锌、硼等各种中、微量元素。
据测定,在中等水肥条件下,每生产1000公斤鲜姜,需吸收氮(N)10.4公斤,磷(P2O5)2.64公斤,钾(K2O)13.58公斤。
二、栽培年历三月1、整地、施底肥、备种肥适宜选择旱能浇、涝能排、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土质松软、富含有机质、微酸性、且3年未种过姜及茄科作物的中壤田作姜田,在进行冬耕的基础上,春季及早进行精细整地,结合整地每亩(667平方米)撒施优质腐熟鸡粪3-4立方米或优质圈肥5000-10000公斤作基肥。
深耕25-30公分,精细耥耙,耥实耙透,使土壤平整、碎细、上松下实。
在高肥水地块按60-65公分行距开沟备播,亩(667平方米)沟施“海状元”有机无机海藻复混肥(15-5-10、12-6-12含量)120-160公斤、“海状元”微生物菌肥60-80公斤或“海状元”重茬剂30-40公斤,锌肥2公斤,硼肥1公斤作种肥。
2、选、晒、困姜母选姜母:姜母选择姜块肥大、丰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不干缩、不腐烂、未受冻、无病虫害的健康姜块作种,严格淘汰姜块瘦弱干瘪、肉质变褐及发软的种姜,以确保出芽均匀一致。
每块姜母以重50-80克为宜。
过大,浪费姜种,成本高;过小,苗期发棵慢,不利于根系生长。
每亩(667平方米)用姜母300-350公斤。
晒姜母:选择晴天,用清水冲净姜母上的泥土,单摆在草苫或干净地面上晾晒1-2天。
晒姜时散射光照射最好,如果阳光过强,要适当遮阳;每天傍晚将姜母收回房中,以免姜种受到冷害。
困姜母姜母晾晒1-2天后,要进行困姜。
困姜就是把姜母堆放在屋内,上面盖草苫或苇席,暗处理3-4天。
困姜和晒姜要交替进行2-3次。
一定要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同时将干瘪皱缩、颜色为灰褐色的淘汰掉,然后进行催芽。
催芽:催芽前,把困好的姜母用“海状元818”植物卫士1000倍液浸泡10-20分钟,然后晾干,分层堆放在屋内,层与层之间铺2-3公分厚的干净麦秸,底部垫、周围盖上7-8公分厚的干燥麦秸,保持姜堆内温度为22-25℃,经过20天左右,姜芽长1.0-1.5公分时,进行栽种。
在催芽时,一是控制好催芽时间,一般掌握在3月中旬左右催芽;二是控制好催芽的温度,将其控制在22-25℃,防止温度过高造成姜芽瘦弱、细长或者温度过低出芽缓慢,不利于形成壮芽或影响适时播种;三是控制好姜芽大小,掌握在芽长1-1.5公分,芽基部有根的突起时播种。
若有的已见根则要分批播种。
四月4月20日前后,气温稳定在15℃以上,地温16℃以上即可露地播种,最好根据各地情况播种,一般适期为清明至谷雨,在这段时间内,以早播较好。
播种前,把姜母多余的芽去掉,每块只留一至两个长势强的壮芽,用“海状元818”生根剂800-1000倍液浸种15分钟。
种植行距60-65公分,起垄,垄高15-20公分。
在垄上开沟,沟深8-10公分。
沟施种肥,亩(667平方米)施“海状元”有机无机海藻复混肥(15-5-10、12-6-12含量)120-160公斤、锌肥2公斤,硼肥1公斤,然后沟内浇满水,浇足底墒,待水渗下后,趁墒采用平摆法播种,单行栽植,按株距18-22公分栽种,每667平方米种植3500-4500株。
让幼芽朝一个方向,种植深度不超过6公分,用“海状元”微生物菌肥60-80公斤或“海状元”重茬剂30-40公斤撒施在姜母上,然后覆土2-3公分,耧平垄面。
播种后至出苗前一般不浇水。
覆土后喷洒除草剂,除草剂可选用33%的施田补乳油、24%的果尔乳油或40%姜蒜草克乳油,亩(667平方米)用120毫升对水30-40公斤。
各种除草剂要在播后苗前及杂草尚未出土前喷,并作土壤封闭处理,喷后尽量不动表土,药量不够或施药过晚会影响姜的安全性和药效。
喷完后即可覆膜,为了不使姜芽出土后受膜的灼伤,畦面要形成“凹”形,使膜不直接与土壤接触。
五月5月上旬开始,10-15%的姜芽出土,要及时破膜引苗。
破膜方法:用直径4-6公分的易拉罐,剪平口,口朝下扣在姜芽上,往下按,在膜上打孔,孔周围用土压实,以防灌风揭膜。
出苗30%时,及时插姜草或用遮阳网遮荫等多种形式为姜苗遮荫。
出苗60-70%时,浇第一次水,三天后洗第二次水。
可促进幼苗生长,防止生理扭卷叶,但浇水时应注意清沟沥水,严防渍水烂姜。
针对生姜根系不发达,吸水能力差,生长过程中既怕旱又怕涝的特点,前期以浇小水为宜。
幼苗期保持土壤相对湿度65-80%,以利于生姜器官的迅速形成。
当姜苗二股杈出土时,每亩(667平方米)随水冲施“海状元818”膏状肥10公斤,“海状元818”生根剂500克。
六月6月初当姜苗四股杈出土时,每亩(667平方米)随水冲施“海状元818”膏状肥10公斤,促进分枝。
同时,开始注意钻心虫的危害,每隔7-10天喷一次溴氰菊脂类杀螟药剂,或用90%敌百虫或敌敌畏1000倍液喷叶或灌心。
注意防治姜瘟病,发病初用20%AC抗枯宁400倍液与4%春雷霉素500倍液、“海状元818”植物卫士800倍液混合淋蔸灌水进行防治,用50%代森铵、多菌灵或托布津1000倍液与“海状元818”植物卫士800倍液混合喷雾防治白星病、炭疽病。
七月7月高温干旱,要注意灌水抗旱,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灌水必须于早晚进行,急灌急排,不留渍水。
注意防治姜瘟病、钻心虫、甜菜夜蛾等。
甜菜夜蛾防治,可用10%安打乳油2500倍液,或5%夜蛾毖杀与菊酯伴侣配套使用,对甜菜夜蛾有特效,还可用5%抑太保等。
7月下旬结合撤出遮盖物及浇水随水冲施“海状元818”膏状肥10公斤。
八月8月注意抗旱保湿,一般每隔5天左右要浇一大水,但不能造成姜田积水,降雨后要及时排渍。
于立秋至处暑间重施追肥一次,每亩(667平方米)施“海状元”有机无机海藻复混肥(15-5-10、12-6-12含量)100-120公斤,追肥要在距离姜苗植株基部约15公分处挖一浅沟施入。
并结合追肥进行第一次培土,把原来的沟背的土壤培在姜株基部,变沟为垄。
以后培土结合浇水进行。
一般共培土三次左右。
继续注意防治姜瘟病、白星病、炭疽病、钻心虫等。
九月9月上中旬,姜苗6-8个分枝时,对土壤肥力较差和植株长势弱者,要进行姜田的第三次追肥,可每亩(667平方米)施“海状元”有机无机海藻复混肥(15-5-10、12-6-12含量)20-30公斤,对于长势好的,这次追肥不可进行,以免徒长。
上中旬可采收嫩姜上市。
中下旬应及时拆除阴棚。
同时,每隔7天喷施一次“澳洛珈”高钾海藻精1500倍液,连喷2-3次。
且要及时排除沟内渍水,以防姜瘟病发生。
十月、十一月10月从本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初霜来临前收获鲜姜,带有少量潮湿泥土,不用晾晒直接入窖贮藏。
贮藏的关键是满足贮藏温度15±2℃,相对湿度90-95%,利用地窖或防空洞,或坑埋贮藏。
兰亭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