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山行》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教案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感悟教学准备:收集作者资料以及其它相关的诗句。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切入举偶:1、诵诗导入。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

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呀?(学生背诵古诗)古诗为我们呈现出美的意境,让我们获得美的感受。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看看诗中写了哪些内容?2、看图导入。

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诗中所写的内容与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板题)二、初读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合作学习,轮读交流自己的理解。

研读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像画面。

2、出示多课件展示诗中描绘画面,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

3、自由读,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

4、汇报交流诗意。

5、多种方式朗读。

三、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怎样书写。

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4、学生练习。

小组展示,欣赏评价。

四、拓展你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第二课时一、复习1、多种方式认读古诗(一)中的生字。

2、挑战背诵古诗(一)。

二、自学1、出示《山行》,引导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学习。

2、按自己的喜欢的方法来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

说说学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4、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三、细读1、学生自由练读,想像画面。

2、指名读,读后评价。

3、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学生评点。

四、诵读1、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枫叶满山的美丽情景。

2、挑战读。

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

3、观看插图,练习背诵。

4、背诵展示。

五、写字1、出示生字:枫、于。

学生认读,2、观察字形,说说怎样识记和书写。

二年级语文知识点山行

二年级语文知识点山行

《二年级语文知识点《山行》》二年级语文知识点《山行》小学为各位同学整理了,供大家参考学习。

更多小学请关注小学。

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者简介】杜牧(803~852)唐代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

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注释】1、山行:在山里走。

2、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3、径:小路。

4、坐:因为、由于。

5、于:比。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诗:1、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

“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2、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在山中行走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

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

“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人家的通道。

3、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

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⑴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

⑴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

⑴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

⑴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4、“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

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

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山行》课件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山行》课件

停车坐爱枫林晚,
坐:因为 因为喜爱这傍 晚:傍晚
·
·
晚的枫树林, 不由得停下车 来观赏。
这经霜打过的枫叶,比 二月的鲜花还要红火。
红于:比· · · · · · 还红 霜叶:经霜打的枫叶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文解释】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 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 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二年级语文上册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在山里走
远上寒山石径斜,
·· ·
一条羊肠小道由山下通 向远处的山顶
径:小路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白云生处有人家。
抬眼望去,白云升腾 的地方,隐隐约约地 有几户人家。
[简 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写景诗 。诗 中描绘了深秋季节山行时所见到的 枫林晚景。写秋景的诗历来悲凉, 可是,诗人笔下的秋景却充满了生 机,真可谓是秋天里的春天。
【诗文赏析】
“霜叶红于二月花”形容深秋 的枫叶形象生动,成为千古流传的 名句。据说是杜牧在游潭州(今湖 南省长沙市)岳丽山时所写的。秋 天在诗人的笔下不再是常被描述成 的样子,不是萧瑟灰暗的,而是挺 拔向上和充满生命力的。诗人通过 描写了一幅秋景图,从而赞颂了秋 色的美丽。

《山行》古诗鉴赏

《山行》古诗鉴赏

《山行》古诗鉴赏《山行》古诗鉴赏《山行》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山行》古诗鉴赏,一起来看一下吧。

【原文】山行1远上2寒山3石径4斜5,白云深6处有人家。

停车7坐8爱枫林晚9,霜叶10红于11二月花。

【注释】山行:在山中行走。

远上:登上远处的。

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石径:石子的小路。

斜:此字读xiá ,为倾斜的意思。

深:另有版本作“生”。

(“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 “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车:轿子。

坐:因为。

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白话译文】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

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

“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深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

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

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

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

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

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一定会有另一种景色。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

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

(二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两首》之《山行》

(二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两首》之《山行》

《古诗两首》之《山行》二年级语文教课设计教课要求:1.读懂诗句 ,理解内容 ,想象大自然的漂亮风景2.领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3.背诵课文 ,默写课文教课重难点:在朗诵诗句中进入情境,有感情朗诵教课时间: 2 课时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导入新课。

(一)讲故事,让学生在认识古诗粗心的基础上感觉诗人作诗时的情形。

(二)介绍《山行》诗人。

二、初读古诗,感觉古诗内容。

(一)配乐范读古诗 ,让学生在老师的范读中感觉古诗的神韵。

(二)学生自由。

1、真,想想哪些你能懂了?2、学生用自己喜的方式,沟通。

(1)山行:在山路上行走。

(3)沟通:石径、坐、霜叶、于、白云深⋯⋯(学生沟通,在合学生疑,解古。

)3、句子的理解:( 1)指朗第一句 : “ 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有人家”① 指名学生沟通研状况:依据学生指出的“小径太直、人家地点”的画面,相机操作。

[ 小径由直曲、人家移至白云生。

]② 个人、学生、生共、相合。

要点领会“斜”“生出”。

③ 教引:白云人家,曲折石径,有些寒意了!究竟是暮秋啊,人望去,感道:“ 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有人家”。

④ 吟想象配。

( 2)指导朗诵第二句:“泊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大家都沉醉在浓浓的秋意之中啊!来,我们再来看看画,读读诗,还有什么问题吗?①依据学生指出的“人物马车不见”的画面问题,相机操作。

[ 多媒体演示:马车出现。

]a、诗人坐在马车上面走边看,为何泊车呢?b、依据学生感觉,相机操作:枫叶变红。

诗人没有想到,暮秋的山林中,居然有一片红红的枫林,他泊车就是由于爱这漂亮的枫林!c、师生齐读。

②指引学生角色换位体验:你就是诗人,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③学生沟通个人感觉,进一步领会“坐爱”、“红于”、“晚”。

④练读,读出各自不一样的感觉。

⑤多种方式读诗:指名读、小组共读、师生读、两人读等。

⑥配乐齐读a、石头铺成的小道弯曲折曲,远远伸向已经是暮秋节气的山头。

b、山上白云缭绕的地方,朦朦胧胧能够看见几户人家。

《山行》课文原文及赏析

《山行》课文原文及赏析

《山行》课文原文及赏析
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早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了,另一位著名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读了杜牧的这首红叶诗,也写了一首红叶诗,名叫《和杜录事题红叶》。

“和”在这里读hè,意思是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杜录事就是指杜牧。

白居易的诗这样写道:
寒山十月旦,霜叶一时新。

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

连行排绛帐,乱落剪红巾。

解驻篮舆看,风前唯两人。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旦”,就是早晨;“霜叶”,经霜打了的树叶;“一时”,四季的一季,在这里指秋季。

头两句的意思是:农历十月的早晨,寒山上的树叶经霜打了以后,在秋天里一下子都变了样。

“因”,因为;“待”,等到。

诗的中间两联写得最美:你看,漫山的红叶,就像燃烧的火焰一样火红火红的,但却不是因为火才使它这样红的;又像盛开的鲜花红红的,但却没有等到春天就开放了。

一行接一行的树,就像排列成行的深红*的帷帐;零乱飘落的树叶,就像剪碎的红*头巾,一块块地飘呀飘。

诗人展开了想象的翘膀,把秋天的红叶写得如火、如花、如绛帐、如红巾。

在诗人眼中,秋*中的寒山也是那样美丽,那样可爱,那样动人。

全诗的最后两句“解驻篮舆看,风前唯两人”,意思是:能停下竹轿临风欣赏这秋天红叶的美丽景*的,只有我和杜牧两个人。

诗人用他那生动的语言,在我们面前描绘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使我们好像也置身于诗情画意之中了。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山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山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山行体裁:诗题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者:名字:杜牧年代:唐代描述: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翻译:原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原文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秋霜染过的枫叶比二月春花还要红艳。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这首诗记述了一次远山旅行,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证。

作者秋登寒山,有了充满诗意的发现,于是创作此诗以记之。

赏析二:思想内容《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描绘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

作者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

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

赏析三:艺术特色“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头。

“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这样写,从题意来说,写出了“行”的特点,而从构图来说,却借勾画山路逶迤绵远之特点山势幽深平缓的形体特点,同时自然地把人们的视线沿着山路引向白云生处的人家。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

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

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石径”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

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

白云仿佛从山岭中生出,飘浮缭绕,既可见山之高,又表现云之淡白与山之苍翠相映衬,点染出明快色调。

山行是几年级的古诗

山行是几年级的古诗

山行是几年级的古诗
《山行》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

原文: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白话译文:
弯曲的石头小路远远地伸至深秋的山巅,在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霜染后枫叶那鲜艳的红色胜过二月春花。

此诗描绘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

作者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浑然一体,情景互为一体。

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huānɡ yè hónɡ yú èr yuè huā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坐:因为。
于:比。
山行
[唐] 杜牧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远处高山山间小路曲曲弯弯, 深山密林中升腾着缕缕炊烟。
停车是因为我爱看枫林晚景, 经霜的红叶?
山 行(杜 牧)

径斜,





小结:
• 1、《山行》写的是诗人杜牧在:(山间)所看 到的( 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 (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构成 的秋色图,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 之情。
• 2、 “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诗中的“坐”的意 思是:(因为 )
山行
山行
[唐] 杜牧 yuǎn shànɡ hán shān shíjìnɡ xié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bái yún shēnɡ chù yǒu rén jiā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tínɡ chē zuò ài fēnɡ lín wǎn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shuānɡ yè hónɡ yú èr yuè huā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yuǎn shànɡ hán shān shíjìnɡ xié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径:小路。
bái yún shēnɡ chù yǒu rén jiā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tínɡ chē zuò ài fēnɡ lín wǎn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