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隙碎笔读后感
病隙碎笔读后感7篇

病隙碎笔读后感7篇病隙碎笔读后感1散文给人美感,诗歌助人畅想,而哲思类的文字往往更能够启迪心智、引人深思。
《病隙碎笔》作为史铁生为数不多的思想随笔集,显然是沉重而深刻的。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要了解一本书,首先要从了解作者的个人经历和写作背景开始。
1972年,在延安插队的史铁生,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1998年病情转为尿毒症,《病隙碎笔》是出版的长篇哲思抒情散文随笔集,被称为史铁生“最具灵性光辉的生命笔记”。
之所以叫做“碎笔”,是因为本书是在史铁生生病治疗期间写成的片段随笔,总共243则,写作过程长达三年。
一个人在肉体和精神饱受摧残的同时,却坚持让思想一步步行走,去追寻关于生命的各种意义和价值,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史铁生在书中所说的一句话:“生命本无意义,是‘我’使(自己的)生命获得了意义。
”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震撼,是文字背后强大的信念和坚毅的精神。
虽然史铁生无法行走,但他却是思想的行者,是敢于与命运作斗争的勇士。
他在书中自嘲地说,自己的职业是生病,兴趣爱好是写作。
在他二十多岁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年纪,老天爷夺去了他的双腿,理想被残疾取代,生活被苦难填充。
在往后的日子里,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三次透析维持生命,“每次把浑身的血都弄出来洗,洗干净了再装回去”。
他一定不止一次地问命运,究竟跟他“什么仇、什么怨”,就像他在《秋天的怀念》里写的那样:“望着望着窗外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但是,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史铁生仍然没有放弃,他选择了写作,选择了与灵魂对话,用一支笔支撑起自己的生命,字里行间传达出他对爱情、对信仰、对命运的思考。
史铁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面对挫折和打击,自暴自弃、哀怨惆怅都无济于事,只有调整心态、自我解救,才是生命正确的“打开方式”。
本书的篇幅很长,但语言平易朴实,仿佛在和作者面对面地交流。
《病隙碎笔》读后感(通用21篇)

《病隙碎笔》读后感《病隙碎笔》读后感(通用21篇)《病隙碎笔》读后感篇1《病隙碎笔》是史铁生坐在轮椅上完成的一部,让很多人做出迷茫,建立信心的文章。
为什么这么说?史铁生的一生是不幸的。
因为肾功能的逐渐衰竭,二十岁之后,他就只能躺在病榻上或者坐在轮椅上。
但它又是幸运的。
因为他有自己的信仰。
他有勇气去接受现实。
这是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去学习的。
当我在读《病隙碎笔》时,我很少从文字中读出史铁生的悲观。
没有悲天悯人,没有愤世嫉俗,他只是淡淡的道出自己的不幸,也乐观的去对待。
这对我感触很深。
是什么支持着他呢?从《我与地坛》不难看出,在他的母亲还未过世前,是母亲支持着他,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
但在母亲过世之后,信仰成为了他生活的一个部分。
初读《病隙碎笔》时,我对于其中的信仰问题只是一知半解。
在我的思想中,信仰,不过是迂腐之人的自我安慰罢了。
但细细品位才对信仰有了更深的理解。
也许在经历了天灾人祸,病痛的折磨时,史铁生无依无靠。
但他相信着老天为你关闭了一扇门,必定会为你开启一扇窗。
他过,但在之后能重新站起来的人不多。
史铁生就是一个。
他信仰着,坚强着,自由的生活着。
让我钦佩史铁生的还有一点,在独到几篇关于史铁生对社会的看法时,我看到了他依旧满怀热血。
他悲叹着世界的黑暗。
他鄙视着贪污的官员,没有人性的家伙。
有人说,细读一本书,可以更了解作者这个人。
读了史铁生的《病隙碎笔》,我强烈的感受到了这点。
史铁生的坚强,乐观,深深打动了我。
我想,在接下来的成长道路上,他的精神也会随时激励着我!《病隙碎笔》读后感篇2最早知道史铁生这个名字,源于中学语文课本里他的一篇文章“我与地坛”,那时候只知道老师要求背诵某些文字非常优美的段落,背诵的过程中自己会把那段描写立体化,在脑海中编织一个个唯美的画面,还能惊叹作者在悲惨的境地下对于生活的观察竟那般细微。
但无法体会一个命运多舛的人要写出如此轻盈、唯美的文字需要多大的勇气,内心做了多少挣扎与叹息,才能化悲痛为文字的力量。
《病隙碎笔》读后感心得体会7篇

《病隙碎笔》读后感心得体会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病隙碎笔》读后感心得体会7篇《病隙碎笔》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7篇《病隙碎笔》读后感心得体会怎么写?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记录下来很重要,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病隙碎笔》读后感(13篇)

《病隙碎笔》读后感(13篇)《病隙碎笔》读后感篇1作家总是需要在文字里隐含什么东西,对于残疾人来说这显得很便利,由于他们往往可以对生命有更多的感悟,或者可以让人以为他们对生命有更多的感悟。
史铁生对生命世界和各种深刻问题的熟悉,不是他依靠自己的特别身份哗众取宠的工具,而是他与生俱来的深邃的思想和睿智的头脑带给他的弥补内心伤痕的礼物。
他很难有机会拥抱自然,接触社会,这使得他能拥有这种层次的思想境界显得更为珍贵。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文学成就和思想水平并不是因残疾而生。
假如没有身体上的缺陷,史铁生或许不会从事作家这个行业,但他对世界的熟悉依旧可以获得我们的认可。
可以认为史铁生的人生是凄惨的,连生命最终的一些作品也要在疾病的缝隙里完成。
到了末日前夕的史铁生饱尝病痛的熬煎,每三天就要去医院作一次透析,而剩余的日子里状态也不行能很好。
但是我们不肯定要怜悯他。
究竟人在临终前大都是凄惨的,在花丛里含笑而逝的也许只是少数。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凄惨的自己。
我们会由于一些一时的惨剧而怜悯某个人,但那种怜悯是不行能恒久的。
我们最终怜悯的还是自己。
《病隙碎笔》读后感篇2《病隙碎笔》中有很多对于信仰的思索,皆发人深省。
一句点睛的话是:所谓天堂即是人的仰视。
人的精神性自我有两种姿势。
当它登高俯察尘世时,它看到限制的必定,产生达观的熟悉和超脱的心情,这是才智。
当它站在尘世仰视天空时,它因永久的缺陷而憧憬完满,因肉身的限制而寻求超越,这便是信仰了。
完满不行一日而到达,超越永无止境,彼岸永久存在,如此信仰才得以连续。
所以,史铁生说:皈依并不在一个处所,皈依是在路上。
这条路没有一个最终能够到达的目的地,但并非没有目标,走在路上本身即是目标存在的证明,而且是惟一可能和惟一有效的证明。
物质抱负和社会抱负的实现要用外在的可见的事实来证明,精神抱负的实现方式只能是内在的心灵境界。
所以,凡是坚持走在路上的人,行走的坚决就已经是信仰的成立。
对于职业是患病,业余才写作的史铁生,假如说这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和疾病斗争,我想他肯定赢了。
《病隙碎笔》读后感范文5篇

《病隙碎笔》读后感范文5篇《病隙碎笔》中,史铁生用生动而通俗甚至是优美的语言追寻和探索了关于我们人生的书籍和未知的道理: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健康的心态、成功的途径和价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纽带共分六部分,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病隙碎笔》读后感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病隙碎笔》读后感范文5篇(一)这篇文章是史铁生写于生病治疗间隙的片断随笔,篇幅很长,语言十分通俗易懂,主要涉及到了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等方方面面的思考,没有繁琐的考证、推理或判断,也没有精彩优美的语词、段落或引文,只有作者于病痛的折磨中记录下的文字和思考,是平易的又是精辟的,是朴实无华的,又是鲜活无比的。
文章开始的第一句话就谈到了命运,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
他把生活比作戏剧,诠释的那么准确,要让一出戏剧吸引人,必要有矛盾、有人物间的冲突,矛盾和冲突的前提,是人物的性格、境遇各异,乃至天壤之异然而生活何尝不是这样呢,生活就是由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命运来组合的。
每个人的命运不同造成了人生的差异,才显示出生活的五彩缤纷。
所以每个人的命运都不可以随意调换,也不可能千般一律。
正如他在《我与地坛》说的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为,也都可以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
所以我们必须要承认生活存在差别的,必须接受上帝安排的命运,不要过于埋怨上帝对自己的不公。
之所以喜欢他的作品,是因为他对生活的坦然豁达。
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面对命运的玩笑,他是那样理智,直面命运的挑战与不公。
他那调侃的言语,让人觉得这仿佛不是一个身患残疾的人,而是一个在人生旅途中都十分顺利的成功人士。
《病隙碎笔》读后感

《病隙碎笔》读后感病隙碎笔读后感篇一:我一向不喜欢看随笔的,但史铁生的随笔《病隙碎笔》却一下子吸引了我。
这部作品是史铁生在重病时躺在轮椅上所写的。
他把他的文字命名为《病隙碎笔》是很有道理的。
1998年之后,史铁生的病情转为尿毒症,病情一直在恶化。
发展到后来,每隔三天就要透析一次。
靠血液透析的他只能在一天的某个空闲时刻才能动动笔,而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和病魔作斗争。
他的写作是不折不扣的病隙写作。
这样的空隙又是小得可怜的。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在病床上瘫痪二十多年的的人是怎样写作的。
在他的《我的地坛》和《务虚笔记》里我们读到的是一个唯物论者对于人生对于命运深刻的思考。
而就在他的《病隙碎笔》里我们依然看到的是一个坚强的智者对于神性和人生终极意义所做的一次艰苦卓绝而有辉煌壮丽的追问与眺望。
读完这本书,我在思考,史铁生到底是一个什么人,为什么他的文字里就看不到病的痛苦和阴影呢?是的,在他的文字里我们丝毫看不到痛苦和阴影,我们看到的是他对生命、信仰、、神性、写作和艺术的深刻坦直的思考。
在写作时,他已经完全忘记了他是一个重症病患者,他的思想已经完全游离于自己所创造的心魂世界里,“可以这样说,在史铁生身上业已形成了一种坚固的东西,足以使他的精神历尽苦难而依然健康,备受打击而不会崩溃”。
这种坚固的东西我认为就是对文字的热爱和信仰。
在他的《碎笔3》中有这样一句话:“写作不过是为心魂寻一条活路,要在汪洋中找到一条船。
”史铁生文中所谓的心魂就是超出或分裂于肉体的思想灵魂。
在病床上的他是一个患者,随时都可能死亡。
而在写作时的他却是一个人格思想完全健全、能够静观和俯视尘世一切的哲学家。
他认为一个人的缺陷残疾不完美是普通的,困境也并不是绝对的。
“残疾,其最危险的一面,就是太渴望被社会承认了,渴望之后又走进残疾”。
史铁生真正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在病痛折磨二十多年内从不气馁妥协,而是心平气和地完成了他的一部部作品。
基于此,他就是一个生命的强者,一个有着无限崇高思想的智者,一个可以蔑视一切灾难和痛苦的先行者!困在轮椅上的史铁生的心魂已经超出了他的肉体,他不再像常人一般萎缩在自己的病体中,他的头脑里是另一个世界,开阔而丰厚,精神自我在他的世界里变得如此的高大,他可以“居高临下俯瞰自己的尘世命运”,可以“冷眼旁观自己的执迷和嘲笑自己的妄念”,可以不被病体限制而天马行空。
《病隙碎笔》读后感(3篇)

《病隙碎笔》读后感读完《病隙碎笔》后,我不禁深受触动。
这是一本描写疾病与生活的自白性散文集,作者将自己在抵抗疾病过程中的种种心理和感受真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病隙碎笔》通过作者个人的病痛经历,探讨了人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作者用散文的方式诉说自己在经历病痛折磨中的日常琐碎,以及在医院里与病痛抗争的心路历程。
作为读者,我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疾病的痛苦和恐惧,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作者对生活的坚强和勇气。
通过读《病隙碎笔》,我意识到疾病是无法避免的,每个人都有可能会受到疾病的困扰。
而面对疾病时,我们不能放弃,必须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去战胜它。
作者在书中的描述让我深深地明白了这一点,他用文字将内心的挣扎和奋斗展示出来,让读者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同时,《病隙碎笔》还让我思考到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当面临死亡的威胁时,人们往往会反思自己的人生是否有所遗憾,是否有所留下。
这本书就给了我启示,生活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追求物质的满足,而是要珍惜每一天,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种种美好。
总的来说,《病隙碎笔》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它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写作手法上都带给我很大的震撼。
读完这本书,我更加坚定了积极面对生活的信念,也对作者的坚强和勇敢深表钦佩。
希望能够有更多人读到这本书,从中汲取力量,明白生活的真谛。
《病隙碎笔》读后感(二)《病隙随笔》是当代作家余秋雨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以性情感慨和生命哲学为主题的随笔集。
作者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抒发自己对于生活、疾病、矛盾等问题的思考和触动,展现出一种与世隔绝、独特的思辨之美。
这本书以其颇具个人特色的文风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深深吸引了我。
《病隙随笔》一书共分为九个篇章,每个篇章都以一个主题为中心,通过对生活、疾病、爱情、死亡等方面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意义和存在感的探索。
作者的笔法独特,既有叙事的情感渲染,又有思辨的思考和启示,使得整本书充满了哲学和诗意的魅力。
病隙碎笔读后感

病隙碎笔读后感病隙碎笔读后感精选8篇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病隙碎笔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病隙碎笔读后感1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你可以在阳光下看到在风中摇曳的绚丽花海,你可以在茫茫的草原上策马奔腾,你可以在浩瀚的大海边享受海风带来的丝丝凉意,可以在高山田野间感受自然的味道……但再温暖的阳光也会被乌云遮盖,再美丽的花朵,也抵挡不住狂风暴雨的侵袭。
人生中有喜有悲,但要在病痛中寻找积极乐观的人生,却实属不易。
在这个寒假前,对于史铁生我无一了解。
而看完《病隙碎笔》后,我对他便有了新的认识,对他心生敬仰。
史铁生是一位优秀的作家,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但上帝却和他开了一个玩笑,让他在最美好的年纪失去了双腿。
也许是天妒英才,不幸的事接踵而来,但这并没能击垮他,反而使他在痛苦中寻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对于史铁生而言,《病隙碎笔》不仅仅是一部属于自己的作品,也是一部充满生活体验的人生笔记。
这本书是他在生病治疗间隙写下的片段随笔。
篇幅很长,语言精简易懂,主要涉及到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等方面没有繁琐的考证,推理和判断,只有作者在那时的亲身经历和感受。
从文字间可看出他对生活的坦然豁达,“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在任何灾难的面前,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面对命运的玩笑,他是那样理智地直面命运的挑战与不公。
他在病痛中渐渐悟出一条人生的道理,“只有生病了才会想起没有生病的好,只有发烧了,才会知道不发烧的日子有多么惬意。
”史铁生以一种调侃的口吻说道,“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或胜或蒜的意向,别开生面的游历。
”他以一种平静的心态面对病魔,并为自己的生病观上另一种名称“生活体验”。
史铁生对这个世界是多么的热爱,苦难于他是一种折磨,而是一种生命的馈赠,让他体会出了生命更深层的意义,生命似乎正如他书中所说的,生命本无意义,是我使自己的生命获得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隙碎笔》读后感
平凡的人生,惊险不断的命运;质朴的爱情,意想不到的苦难。
史铁生的一生是惨淡的,双腿瘫痪,疾病缠身。
但面对命运的玩笑,他是那样理智,直面命运的挑战。
他那调侃的言语,让人觉得这仿佛不是一个身患残疾的人,而是一个在体验生活的,体验病情也算得上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
这篇文章是史铁生写于生病治疗间隙的片断随笔,篇幅很长,语言十分通俗易懂,主要涉及到了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等方方面面的思考,没有繁琐的考证、推理或判断,也没有精彩优美的语词、段落或引文,只有作者于病痛的折磨中记录下的文字和思考,是平易的又是精辟的,是朴实无华的,又是鲜活无比的。
文章开始的第一句话就谈到了命运,“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
”他把生活比作戏剧,诠释的那么准确,“要让一出戏剧吸引人,必要有矛盾、有人物间的冲突,矛盾和冲突的前提,是人物的性格、境遇各异,乃至天壤之异”然而生活何尝不是这样呢,生活就是由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命运来组合的。
每个人的命运不同造成了人生的差异,才显示出生活的五彩缤纷。
所以每个人的命运都不可以随意调换,也不可能千般一律。
正如他在《我与地坛》说的“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为,也都可以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
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
所以我们必须要承认生活存在差别的,必须接受上帝安排的命运,不要过于埋怨上帝对自己的不公。
之所以喜欢他的作品,是因为他对生活的坦然豁达。
“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面对命运的玩笑,他是那样理智,直面命运的挑战与不公。
他那调侃的言语,让人觉得这仿佛不是一个身患残疾的人,而是一个在人生旅途中都十分顺利的成功人士。
我们这些四肢健全的人都无法把人生的意义想得透彻,而史铁生却把人生的许多哲理问题阐析得那样简单明了。
每个活着的人都害怕死亡,甚至不敢提及死亡,而史铁生却把死亡想得那么简单。
文章的第二部分谈到了作者想用徐志摩的诗“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作为自己的墓志铭,这是何其正确啊。
人初来这个世界时,有几个人会在意你的到来,然而当你走了又有几个人为你流下悲伤的眼泪呢?人生本来就应该是平静地出场然后默然地离场。
史铁生以一种调侃的口吻说到“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经过了这么多的挫折,史铁生不再像《我与地坛》里描述的那样,为自己残缺的躯体而发愁,没办法接受身边发生的一切,而是以一种很平静的心态面对病魔,并为自己的生病冠上了另一种名称“生活体验”,曾经那些忐忑不安的想法早已灰飞烟灭,满腔的爱,让他重拾对生活的信心,他学会了以乐观的态度诠释自己的命运。
然而试想如果换做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恐怕早已痛不欲生了,不可能还以笑脸来迎接这个世界。
也许这是中国
人的一种特殊情愫吧,生活中很多人一旦遇上挫折或灾难感到无可奈何时,情不自禁地把希望寄托于在我们观念上主宰人类的佛主,求神明保佑,然而史铁生在面临接踵而来的灾难,也从不曾像平常人一样,把希望寄托于佛,他觉得怀着满腔的功利之心去拜佛是对佛的不敬,“为求实惠去烧香磕头念颂词,总让人摆脱不掉阿谀、行贿的感觉”。
史铁生认为我们应该接受包含苦难的世界,谁也不能摆脱苦难,“生而为人,终难免苦弱无助,你便是多么英勇无敌,多么厚学博闻,多么风流倜傥,世界还是要以其巨大的神秘置你于无知无能的地位”。
作为一个虔诚的信者就应该遭受苦难,因为不断的苦难才是不断地需要信心的原因,倘若没有了苦难,信心很容易被福乐蜕变为谋略,终究会与众人同流合污;倘若没有了苦难,信心很可能被光荣腐蚀。
后来上帝让撒旦夺走了约伯的儿女和财产,也使其身染恶病,但是信者约伯始终没有怨言,这就是苦难对信心的作用,但是在约伯的思想里涌出了另一种念头“你之所以遭受苦难,料必是你得罪过上帝”,约伯开始觉得委屈,开始埋怨上帝的不公,开始对生活丧失信心。
这种埋怨在我们生活中屡见不鲜了,正如作者在文中提到“好几次有人对我说过,也许是我什么时候不留神,说了对佛不够恭敬的话,所以才病而又病”。
然而作者领悟到了生活从来就布设了凶险和苦难的,不会因为谁不因谁虔敬就给谁特别的优惠。
只要生活的希望不灭就有机会化解苦难,找到生存的意义。
忏悔意识并非人人都有的,即使有他们也不会轻易说来。
然而史铁生的忏悔意识随处可见,自己对母亲的任性和年少轻狂感到悔
恨以及对奶奶满满的悔意我们在《我与地坛》和《老海棠树》都深深感受到了。
文革期间出现的暴力事件出来证明的只是那些被打者,而那些打人者却没有出来忏悔,只是把这种事情的发生归咎于当时的历史。
对于文革,作者认为那些主导者过于强调区分“我们”与“他们”而导致出的一场历史悲剧,文革在那些受害者的内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痕。
其实“‘我们’的位置并不在与‘他们’的对立之中,而在与神的对照之时”。
对于死亡后是否存在灵魂之说,作者认为信其者有,不信其者无,这不是正确与错误之分,因为两者皆不能被证实。
相信有神论的认为“会有地狱,会有天堂,会有末日审判,总之善恶终归要有个结论”,然而这只是人内心对自己的行为的一种约束,对自身的监督,也相当于当今所说的以德治国。
相信无神论的当然是“没有什么因果报应,没有地狱,没有天堂,也没有末日审判”,然而这就促使人的恶念的产生,使人的所作所为更加肆无忌惮,有恃无恐。
作恶者往往会相信无神论,因为“死即是一切的结束,恶行便告轻松”他们便可以无所畏惧地为所欲为。
作者认为无神论难以证实是一个好消息,对于那些作恶者有一种精神的监督和良心的审判。
作者在文章里一直强调命运,也显出了其似乎相信命运。
在《我与地坛》中写到“万事万物,你若预测它的未来,你就会说它有无数种可能,可你若回过头去看它的以往,你就会知道其实只有一条命定的路”,而在本文又谈到“好在"铁"之后父母为我选择了"生"字,当初一定也未经意,现在看看倒像是我屡病不死的保佑”“我其实未必
合适当作家,只不过命运把我弄到这一条(近似的)路上来了”。
写作对于史铁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并非如同他说的由于他的记忆力低下,而是他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具有很强的洞察力,遭遇的挫折如此多而致使他对人生的思考,这一切都有利于个人的创作,丰富的想象力让他对身边的事联系在一起,而洞察力则为他添加了很多写作素材,对人生的思考则让他的文章具有很强的哲理性。
《病隙碎笔》是一部哲学,是史铁生用灵魂书写的,读这本书就像在读他的内心,善良的、虔诚的、平易近人而又复函哲理的语句,让我感受到苦难也是一种幸福,命运是不接受挑战的。
我们每天都会为一些事情烦恼伤心,但是我们要学会知足,史铁生是悲惨的,但是他收获了美满的爱情和事业,我们更应该知足,因为我们拥有健全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