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单

合集下载

茶叶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单

茶叶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单
试样质量M0(g)
计算公式
M1-M2
水分(%)=-------------- ×100
M0
测定结果
备注
3、粉末检验原始记录
检验依据
DB52/T
检验标准
(%)≤
检验环境条件
温度: 天气状况:
主要仪器
茶叶筛分机;分析天平;粉末筛.
重复
重复Ⅰ
重复Ⅱ
筛下粉末重量M1(g)
试样重量M2(g)
计算公式
M1
粉末(%)=-------------- ×100
抽检数量
原料来源
生产日期
二、检验记录
1、感官品质检验原始记录
执行标准
DB52/T




外形
香气
滋味
汤色
叶底
备注
2、水分检验原始记录
检验依据
DB52/T
检验标准
水分含量≤
检验环境条件
正常
主要仪器
电热恒温干燥箱;分析天平;干燥器;烘皿.
重复
重复Ⅰ
重复Ⅱ
试样和烘皿烘前质量M1(g)
试样和烘皿烘后质量M2(g)
茶叶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单
样品名称
出厂批号
出厂数量
抽检数量
原料来源
生产日期
执行标准
DB52/T
检验项目
检验指标
技术要求
实测数据
单项判定




外形
滋味
叶底
香气
汤色
理化指标
水分(%)

粉末(%)

净含量
标示净含量
实测数据
检验结论

凤庆茶厂检测报告

凤庆茶厂检测报告

凤庆茶厂检测报告1. 引言凤庆茶厂是一家专注于生产高品质茶叶的知名茶叶企业。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凤庆茶厂每年都会进行一系列的检测和分析。

本报告旨在总结最近一次的检测结果,并向相关方面反馈。

2. 检测目的本次检测的目的是评估凤庆茶厂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确定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具体检测项目包括茶叶成分分析、微生物检测、农药残留检测和重金属检测。

3. 方法与过程3.1 茶叶成分分析茶叶成分分析是评估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次检测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对茶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和氨基酸等成分进行分析。

3.2 微生物检测微生物检测是评估茶叶卫生质量的关键环节。

本次检测使用标准微生物培养方法,对茶叶样品进行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的检测。

3.3 农药残留检测农药残留是评估茶叶食品安全的重要方面。

本次检测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HPLC-MS/MS)对茶叶样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3.4 重金属检测重金属是茶叶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影响。

本次检测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AAS)对茶叶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分析。

4. 检测结果与分析4.1 茶叶成分分析结果经过茶叶成分分析,得到以下结果:•茶多酚含量:每克茶叶中含有约300mg茶多酚,符合国家标准。

•咖啡碱含量:每克茶叶中含有约20mg咖啡碱,符合国家标准。

•氨基酸含量:茶叶中的氨基酸含量较高,为每克茶叶中含有约5g氨基酸。

综合分析茶叶成分结果显示,凤庆茶厂产品的茶多酚含量和咖啡碱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并且茶叶的氨基酸含量较高,品质优良。

4.2 微生物检测结果经过微生物检测,得到以下结果:•细菌总数:茶叶样品中细菌总数为1000 CFU/g,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制。

•霉菌和酵母菌:茶叶样品中未检测到霉菌和酵母菌,符合国家标准限制。

综合分析微生物检测结果显示,凤庆茶厂产品的微生物卫生质量良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茶叶检测报告

茶叶检测报告

茶叶检测报告茶叶是我国传统的饮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茶叶的品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饮用体验,因此茶叶的质量安全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茶叶的质量安全,我们对茶叶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和分析,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一、外观检测。

经过外观检测,茶叶整体外观干净整齐,无明显异物和杂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叶片色泽翠绿,整体形态完整,未见受损或变质情况。

经过放大镜观察,未见有虫蛀、霉变等现象,外观合格。

二、感官检测。

通过感官检测,茶叶散发出清香浓郁的茶香,回甘醇厚,口感舒适,无苦涩味和异味。

冲泡后茶汤澄清明亮,汤色清澈,叶底嫩绿匀整。

整体口感和观感良好,符合一级茶叶的品质标准。

三、理化指标检测。

在理化指标检测中,茶叶的水分含量、灰分含量、儿茶素含量、咖啡碱含量等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未检出有害物质和重金属残留。

各项理化指标均在合格范围内,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四、农药残留检测。

经过农药残留检测,茶叶未检出任何农药残留,符合有机茶叶的标准要求。

茶叶的种植和加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无公害农业标准,未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和化肥,保证了茶叶的纯天然和有机健康。

五、微生物检测。

微生物检测结果显示,茶叶未检出霉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微生物,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茶叶品质安全。

六、重金属检测。

重金属检测结果显示,茶叶未检出铅、汞、镉、铬等重金属残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保证了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总结:经过全面的茶叶检测和分析,茶叶的外观、感官、理化指标、农药残留、微生物和重金属等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茶叶品质安全,适宜饮用。

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严格把控茶叶的质量安全,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更放心的茶叶产品。

同时,也欢迎消费者对我们的产品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不断改进,为大家提供更好的茶叶产品。

茶叶检测报告到此结束,谢谢阅读。

乌龙茶-替代饮品出厂检验报告单

乌龙茶-替代饮品出厂检验报告单

乌龙茶-替代饮品出厂检验报告单
检验概述
本次检验旨在对乌龙茶作为替代饮品的质量进行评估,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安全要求。

检验对象
产品名称:乌龙茶
生产厂家:(请填写生产厂家名称)
检验日期:(请填写检验日期)
检验内容
1.外观检验
茶叶形状是否均匀一致
色泽是否饱满自然
茶叶纹理是否清晰可见
2.感官评估
香气是否纯正、浓郁
口感(滋味、涩感等)是否适宜
饮用后口咽是否舒适
3.化学成分检验
检测茶叶中的咖啡因含量是否符合标准
检测茶叶中的重金属(如铅、汞等)含量是否在安全范围内检测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是否符合标准
4.包装和标签检验
包装是否完好无损
是否标明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必要信息
是否有相关认证标志(如QS认证等)
检验结果
经过上述检验项目的评估,乌龙茶-替代饮品符合相关标准和安全要求,可确保产品质量。

结论
乌龙茶-替代饮品在外观、感官、化学成分以及包装标签等方面均符合要求,可以正常出厂和销售。

此报告仅针对乌龙茶-替代饮品的出厂检验,不对后续流通和使用过程中的品质负责。

检验人员签名: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

茶叶质检报告

茶叶质检报告

茶叶质检报告
茶叶质检报告
品种:绿茶
外观检验:
外形整齐,色泽鲜绿,无杂质或异物,符合绿茶的外观标准。

气味检验:
茶叶散发出清香的气味,无任何异味,符合绿茶的气味标准。

色泽检验:
冲泡后茶汤呈黄绿色,清澈透明,色泽鲜艳,符合绿茶的色泽标准。

水液含量测定:
茶叶含水量为6%,符合绿茶的水液含量标准。

苦涩度测试:
茶叶冲泡后苦涩度适中,不过分苦涩,符合绿茶的苦涩度标准。

嫩叶比例测试:
茶叶中嫩叶比例为30%,符合绿茶的嫩叶比例标准。

嗅味浓度测试:
茶叶的嗅味浓度适中,具有清香的味道,符合绿茶的嗅味浓度标准。

总体评价:
经过质检,该绿茶样品符合相关的咖啡标准,并且保持了绿茶的特点,品质优良,没有发现任何质量问题。

茶叶检测报告

茶叶检测报告

茶叶检测报告
根据我们的茶叶检测报告,以下是我们的分析和结果:
1. 外观:茶叶整体颜色鲜绿,均匀度较好,无明显杂质。

2. 香气:茶叶散发出清香的气味,没有任何异味或污染的气味。

3. 湿气含量:茶叶湿气含量符合标准要求,不会影响茶叶的品质和保存期限。

4. 纯度:茶叶样品经过鉴定,未检测到任何有害或禁用物质的存在,符合卫生及食品安全标准。

5. 酸碱度:茶叶样品酸碱度适中,符合标准范围,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6. 品质评价:茶叶口感醇厚,回甘良好,茶汤清亮透明,滋味浓郁香醇,汤色金黄明亮,茶叶嫩芽完整,叶底鲜嫩。

请注意,此报告仅基于我们对茶叶样品进行的实验和分析。

结果仅适用于所提供的样品,并且不包括对其他批次或品牌的茶叶的评估。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茶叶检验原始记录表(含水分、灰分)

茶叶检验原始记录表(含水分、灰分)
灰分:
(%)
平均灰分值(%)
检验员:审核:
4
5
6
7
8
9
10
500
计算公式
差重=M1-M2
平均值
测定结论
三、水分测定
A、恒重干燥称量瓶的重量(g)
B、样品+称量瓶的重量(g)(恒重前)
C、样品+称量瓶的重量(g)(恒重后)
水分:
(%)
平均水分值(%)
四、灰分测定
M2、坩埚质量(g)
M0、样品质量(g)
M1、样品+坩埚的质量(g)(灼烧后)
m、样品干物质含量(%)
茶叶产品检验原始数据记录表NO:
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批号:
取样地点:取样数量:取样基数:
产品规格:检验日期:检验依据:
一、感官检验
项目
评价
、净含量测定
检验依据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75号令)
品名称:
铁观音
出厂数量:
序号
实衡净重M1(g)
标明净重M2(g)
偏差(g)
1
2
3

茶叶成品检验记录

茶叶成品检验记录
检验结果:□特级□一级 □二级□三级□四级□五级检验员/日期:
不合格处置:
□ 返工挑选 □降价处理
批准/日期:
返工记录:
返工人/日期:
返工检验:
检验员/日期: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御茗茶叶经营部
茶叶成品检验报告
产品名称
批号
生产数量
规格
生产日期
抽查数量
检验依据
GB/T18650-2008《地理标志产品龙井茶》
序号
项目
标准要求
检验结果
判定
检验员
1
感官指标

香气
依据GB/T18650-2008
滋味
依据GB/T18650-2008
汤色
依据GB/T18650-2008
叶底
依据GB/T18650-2008
2
净含量
3
水分含量
特级、一级、二级≤6.5%
三级、四级、五级≤7.0%
4
碎末茶含量
成品检验原始记录
产品名称
批号
生产数量
抽样数量
等级
生产日期
规格
检验依据
GB/T18650-2008《地理标志产品龙井茶》
序号
项目
检验结果
判定
检验员
1
感官指标
外形
香气
滋味
汤色
叶底
其他要求
2
净含量
3
水份含量
样品:g;含水率:%
样品:g;含水率:%
4
碎末茶含量
样品:g;碎末茶:g;含量:%
样品:g;碎末茶:g;含量:%
≤1.0%
5
包装标签
符合GB7718规定
检验结果:□特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样品标记
样品名称
出厂批号
出厂数量
抽检数量
原料来源
生产日期
二、检验记录
1、感官品质检验原始记录
执行标准
DB52/T 442.2-2010




外形
香气
滋味
汤色
叶底
备注
2、水分检验原始记录
检验依据
DB52/T 442.2-2010
检验标准
水分含量≤7.0
检验环境条件
正常
主要仪器
电热恒温干燥箱;分析天平;干燥器;烘皿.
计算公式
差重= M1-M2
测定结论
重复
重复Ⅰ
重复Ⅱ
筛下粉末重量M1(g)
试样重量M2(g)
计算公式
M1
粉末(%)=--------------×100
M2
测定结果
4、净含量检验原始记录
检验依据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75号令)
检验环境条件
正常
主要仪器
分析天平
序号
实衡净重M1(g)
标明净重M2(g)
偏差(g)
1
2
3
4
5
6
7
8
9
10
茶叶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单
样品名称
出厂批号
出厂数量
抽检数量
原料来源
生产日期
执行标准
DB52/T 442.2-2010
检验项目
检验指标
技术要求
实测数据
单项判定




外形
滋味
叶底
香气
汤色
理化指标
水分(%)
≤7.0
粉末(%)
≤1.2
净含量
标示净含量
实测数据
检验结论
备注
检验员:审核人:批准人:
茶叶检验原始记录
重复
重复Ⅰ
重复Ⅱ
试样和烘皿烘前质量M1(g)
试样和烘皿烘后质量M2(g)
试样质量M0--------------×100
M0
测定结果
备注
3、粉末检验原始记录
检验依据
DB52/T 442.2-2010
检验标准
(%)≤1.2
检验环境条件
温度:天气状况:
主要仪器
茶叶筛分机;分析天平;粉末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