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革命历史简介
湖北武穴红色基地讲解

湖北武穴红色基地讲解
湖北武穴红色基地是位于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的一座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
该景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时期的历史见证,也是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红色基地主要包括三个景点:红色革命文化广场、红色革命历史陈列馆和穴东县署旧址。
红色革命文化广场是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而建立的。
广场上有一座高大的雕塑,雕塑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和英勇斗争的场面。
广场的周围种植着各种花草,形成了一个优雅的旅游景点。
红色革命历史陈列馆是一个展示中国共产党和武穴地区革命历史的重要场所。
陈列馆内陈列着大量的珍贵文物、图片和实物,包括革命英雄的照片、手稿、武器等。
馆内通过图片、文字介绍和实物展示,向游客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武穴地区的光辉历史和艰苦斗争,让人们更加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穴东县署旧址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项宗山曾经工作和居住的地方。
这座古老的建筑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见证,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在武穴地区的早期活动的痕迹。
参观者可以在这里看到宗山的办公室、居住区和会议室,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早期阶段的工作和斗争环境。
湖北武穴红色基地是一处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它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武穴地区的光辉历史,也让人们更加深入
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苦斗争。
同时,它也是一处优美的旅游胜地,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美篇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美篇黄麻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重要农民起义,发生在1927年至1928年期间。
该起义在湖北黄麻县爆发,后扩大到湖南、江西和安徽等地,形成了广大的农民武装力量,建立了鄂豫皖苏区。
鄂豫皖苏区纪念园作为对这段历史的纪念和传承,是一座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纪念园。
黄麻起义的背景是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国民党的反共统治。
当时,国共两党曾经达成过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等合作,但合作很快破裂,国民党推行反共政策,压迫共产党和农民。
黄麻县广大农民受到土地兼并、苛捐杂税和农民工农分离的剥削,他们怀抱着反抗和解放的愿望,组织起义反抗统治。
黄麻起义得到了周恩来等共产党领导人的支持和帮助,发展成为以黄麻县为中心的农民武装斗争,迅速席卷了湖南、江西和安徽等地。
黄麻起义的影响是深远的。
该起义的成功鼓舞了全国各地农民的斗争热情,进一步壮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农村基础,为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地区建立苏维埃政权奠定了基础。
黄麻起义的成功也引起了国民党的警惕,他们采取军事手段镇压起义,但未能彻底压服农民的反抗,最终导致了南昌起义的爆发和红军的长征。
鄂豫皖苏区纪念园是对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的重要纪念和传承场所。
纪念园位于鄂豫皖苏区的核心地区,占地面积广大,以建筑群和纪念碑为主要景观,展示了起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弘扬了起义的英雄主义精神。
纪念园中有黄麻起义纪念碑、鄂豫皖苏区博物馆、起义指挥部旧址等重要纪念建筑,游客可以通过参观和学习了解起义的历史,感受到那段历史的伟大意义。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是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革命斗争精神,是对农民阶级的崇高敬意。
同时,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也是对中国革命历史的见证和纪念,是我们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
总之,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是中国革命历史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们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革命斗争的崇高精神,成为我们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
作文我的家乡黄冈1000字左右

作文我的家乡黄冈1000字左右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作文我的家乡黄冈1000字左右篇1我的家乡是一个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地地方,地处华中,享誉“鱼米之乡”,她就是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
说道湖北省第一就想起大别山,这是一片红色土壤,是革命根据地。
无数革命先辈们在这里留下了战斗地足迹。
在这里不仅可以饱览奇峰险岭、怪石、云海之神奇,让你尽情领略天堂秀水的风润,保证你看了久久不能忘记,还有道不尽的美食,让你垂涎三尺!我的家乡是一个村庄,这里每个村庄见的最多的就是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别光看是一条小溪沟,你仔细地瞧瞧,就能发现里面不光只有鱼虾在水草之间穿梭,还有泥鳅、黄鳝、甲鱼、田螺······,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看不到的。
记得有一次,我们回老家,爸爸说“夏天到了,这种季节最适合去河里、池塘里抓龙虾了,待会儿到了之后,我们就去抓龙虾”。
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到达了目的地,小心脏蹦个不停,像一只活泼的'小兔子在广阔的原野上活蹦乱跳。
我们一手拿着弓网,一边走向小河,隐隐约约看到了小河的一角,不知为什么越近,心就往上一提,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
我学着爸爸的样子,脚往水里轻轻一荡,弓网往上一提,“天哪!这么多龙虾呀!而且还不只是有龙虾,还有泥鳅、小鱼······,今晚要撑死我啦!哈哈哈!”我一边调皮地拍着手,一边兴奋地说道。
这段美好的回忆,使我永远难忘!家乡的土特产也有很多,不过我最喜欢吃的是——鸭脖子、鱼面、豆粑和苕果(用番薯做的)。
湖北黄梅县还有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
“黄梅戏”为中国五大戏曲之一,家喻户晓,又叫“采茶戏”,早期的黄梅戏大多是把当地的民歌小调直接搬上舞台。
从上世纪二十年代一直流传至今,历史是多么悠久啊!我爱我的家乡,爱这个美丽、朴实的家乡。
作文我的家乡黄冈1000字左右篇2作文题目:我的家乡黄冈大家好,我叫小明,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家乡黄冈。
黄麻起义简介

黄麻起义简介1927年(民国十六年)11月至12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在湖北省黄安、麻城两县发动和领导的农民武装起义,又称第二次黄麻起义。
9月,中共黄安(今红安)、麻城两县委员会,为贯彻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关于武装起义的总方针和中共湖北省委员会“秋收暴动计划”,发动黄安、麻城两县贫苦农民举行起义。
因缺乏武装起义的经验,未获成功。
中共湖北省委于10月中旬派符向一巡视黄麻区,不久又派刘镇一、黄赤光前去指挥(黄赤光未到)。
11月3日,省里派来的代表在七里坪文昌宫召开了黄麻两县党团活动分子会议,成立了中共黄麻区特委和鄂东革命委员会,符向一任特委书记,刘镇一为革命委员会负责人。
同时改组了黄安县委,麻城县委依旧。
随后,成立黄麻起义总指挥部,潘忠汝任总指挥,吴光浩任副总指挥,统一领导起义的准备工作。
会后,两县县委负责人和党团员分别下到各区,组织发动群众,准备发动更大规模的武装暴动。
11月10日,国民党第三十军魏益三部一个营由黄安城进犯七里坪,黄麻两县县委决定由麻城调一部分快枪,帮助黄安农民自卫军去缴该营的枪。
因走漏消息,该营逃去。
11月11日,农民自卫军进驻七里坪,并召开了两万多人的庆祝大会,接着,黄麻特委在文昌宫召开了第二次会议,认为暴动工作已准备就绪,决定夺取县城,成立黄麻暴动行动指挥部,由潘忠汝、吴光浩、戴季英、曹学楷、戴克敏、吴焕先,刘文蔚等组成,潘忠汝为总指挥,吴光浩为副总指挥。
1927年11月13日,黄麻起义爆发。
当天,黄麻特委调集黄安农民自卫军全部,麻城农民自卫军两个排,及七里、紫云等区千余精锐义勇队,组成攻城部队,与先期打进黄安城内的12名农民自卫军队员组成的尖刀班里应外合。
在农民群众的积极配合下,于当夜10时,自七里坪向黄安县城进发。
麻城农民自卫军另一个排留在黄安、光山,麻城交界的北界河负责警戒,以防河南红枪会的进犯。
李先念、詹才芳、王树声、陈再道分别率领农民武装参加了暴动。
黄冈简介

黄冈简介黄冈,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南麓,东与安徽、江西两省接壤,北连河南信阳,素有“吴头楚尾”和“湖北东大门”之称。
全市辖一区(黄州区)、七县(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团风)、二市(武穴、麻城)和国营龙感湖农场,版图面积1.74万平方公里,人口740万。
黄冈,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这里人才荟萃,英杰辈出。
湖北省人物志稿中,黄冈籍占三分之一。
中国四大分明之一活字印刷术的创始人毕升的、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地质科学家李四光、文学家闻一多、文艺评论家胡风、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位国家主席、五位国务院副总理、200多名将军,都诞生和成长在这块土地上。
黄冈,是一块美丽的土地。
全市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及风景名胜三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森林公园14处,真乃处处皆风景,比比是名胜。
置身那隐奇藏秘遍及全市各县的森林公园,你会深深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美妙;茫茫林海,遮天蔽日,棵棵松柏,苍劲挺拨;其浩翰之气势,其飘逸之秀色,其勃勃之生机,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此外,古迹名胜黄州东坡赤壁、黄梅五祖寺和高塔寺塔,武穴郑公塔,蕲春李时珍陵园,红安红军长征微宿景,麻城龟峰山风景区,英山毕升纪念馆,浠水闻一多纪念馆等众多的旅游景点各具特色,不胜枚举。
黄冈,是一块富饶的土地。
全市初步探明的金属、非金属矿藏40多种,特别是非金属矿储量大、品位高,石英石储量2亿吨,含硅量达98%;花岗石储量37亿立方米;大理石储量10亿立方米;陶土4亿吨;黄砂17亿吨。
黄砂、石材等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
野生植物资源1100多种;动物资源300多种,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
全市现有耕地478万亩,山地1180万亩,水面270万亩,有6个商品粮县,3个优质棉基地和4个油料基地县,是全省粮棉油、畜禽鱼主产区之一,黄冈农副产品尤为丰富,蚕吐丝,蜂酿蜜,树结油(油茶、油桐、乌柏),被称为鄂东三宝,板栗、茶叶、水果、中药材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一定的地位。
黄冈简介

黄冈ㆍ中国[黄冈简介]熊阳2012-5-26黄冈黄冈市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京九铁路中段,位于东经114°25`~116°8`,北纬29°45`~31°35'。
东邻安徽省六安、安庆,南与江西省九江、本省鄂州、黄石隔江相望,西连武汉、孝感,北接河南省信阳。
现下辖黄州区和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团风7个县以及一个县级龙感湖农场,代管武穴、麻城两个县级市。
版图面积17453平方千米,总人口740万。
北部和东部为大别低山丘陵,海拔多在500~800米;中部为海拔100~250米的丘陵岗地;南部为长江冲积平原,多湖泊,河流主要有巴河、佛河、新河等,均自北向南注入长江。
目录市区简介 (3)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3)革命传统光辉灿烂 (4)区位交通得天独厚 (4)自然人文交相辉映 (4)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5)历史沿革 (6)夏商时代 (6)汉高祖 (6)三国时 (6)晋武帝 (6)隋朝 (7)唐朝 (7)宋朝 (8)元代 (8)明朝 (8)清代 (9)民国 (9)建党后 (9)中华人民共和国 (10)革命之乡 (11)行政区划 (12)地形地貌 (15)交通运输 (17)市区简介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黄冈有2000多年的建置历史,孕育了中国佛教禅宗四祖道信[黄梅县]、五祖弘忍[黄梅县]、六祖慧能[河北涿州],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升[英山县],明代医圣李时珍[蕲春县],现代地质科学巨人李四光[团风县],爱国诗人学者闻一多[浠水县],国学大师黄侃[蕲春县]、汤用彤[黄梅县],哲学家熊十力[团风县],文学评论家胡风[蕲春县],著名作家废名[黄梅县]、《资本论》第一个中文全译本译者王亚南[团风县],翻译家、儿童文学家叶君健[红安县]等等一大批科学文化巨人,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历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革命传统光辉灿烂。
黄冈是中共早期建党活动的重要驻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组建了红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革命武装力量,发生了“黄麻起义”、新四军中原突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等重大革命史事件。
黄冈:让历史铭记的人物

黄冈:让世界铭记的人物李洁穿越历史的隧道,仰望浩瀚的银河,繁星璀璨,耀眼闪烁。
黄冈自古人杰地灵,才俊辈出。
千百年来,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我们的祖辈和先烈为了与大自然抗争,为了民族的独立解放,演绎了一场场可歌可泣的史剧,谱写了一曲曲雄奇悲壮的华章,也涌现出一批批功勋卓著、影响久远的杰出人物。
清乾嘉陈诗所著《湖北通志·人物志序》中云:“吾闻光黄多异人,出则鸾翔,处则豹隐。
夫皆孕灵光岳,文行表表,绝尘而驰,殆指不胜层云,高贤流商所至,仰始九鼎……。
”又云:“唯楚有才,黄郡实当其半。
”另据《湖北人物词典》载,宋元所录鄂东人物占12%,明代占30%,前清占36%,近现代占34%。
另据有关史志资料记载,自北宋以来鄂东有历史文化名人790余人,其中有专著留传于世者360余人。
收入《鄂东人物志》472人。
收入《鄂东当代名人录》建国后至1992年当代名人413人。
明代276年中,黄州府考中进士317名,举人1465名。
《明史》有传者46人。
清代黄州府刘子壮、陈沆中状元,帅承瀛、陈銮中探花,金德嘉中会元。
仅嘉庆至咸丰65年中,黄冈府即考中进士86名,举人466名。
时光追溯到1380年前的公元624年(唐武德七年),一代佛教禅宗四祖道信大师偶遇23岁的弘忍,系点化出家并于永徽二年传之衣法使之成为禅宗五祖。
而五祖弘忍因“菩提本无树,明净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偈语认定了其衣钵袈裟的传人慧能。
于是四祖、五祖、六祖为我国佛教禅学的形成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中华文化史涂抹了神秘的一笔。
一部《梦溪笔谈》让后世从浩渺如烟的历史长河中,再现了活字印刷的发明者、英山出身的科学家毕升。
“活字印刷术”位列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在评论中国古代发明时说:“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黄冈起义

黄冈起义编辑潮州黄冈起义,又称丁未黄冈之役,是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5月22日同盟会在广东潮州饶平县黄冈发动的反清起义。
中文名黄冈起义时间1907年地点潮州市饶平县黄冈又称丁未黄冈之役目录1. 1事件过程2. ▪起义中3. ▪失败后4. 2历史功绩5. 3起义领导6. 4后世纪念事件过程编辑些省份地处边陲,群众基础较好,易于发动;地域宽广,便于迂回作战;尤其有利于从国外输送武器和人员。
为此,孙中山决定先在广东西部的钦州(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廉州(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与东部的潮州、惠州四府同时起义;许雪秋仍负潮州方面起义之责。
许通过会党首领余既成、陈涌波、何子渊、萧惠长等人在会党中做发动组织工作。
但由于走漏风声,引起清潮州总兵黄金福、黄冈都司隆熙的警觉。
5月21日(四月初十),黄金福派兵勇数十名进驻黄冈镇,并借故捕去会众2人。
次日余既成等聚集党众200余人于黄冈城外起义。
经一夜血战,攻克黄冈。
23日(十二日),起义者在旧都司衙门成立军政府,举陈涌波为司令,余既成、张跃为副司令,以“广东国民军大都督孙(指孙中山)”或“大明都督府孙”名义布告安民。
起义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因此深受群众拥护,附近贫民纷纷参加义军,队伍很快发展到五、六千人。
但这次起义事出仓促,具体主持者不了解通盘计划,事发后才派人去香港请许雪秋来督率义军。
适时黄金福部清军已抵离黄冈20里的潮州。
起义军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陈涌波率领,直趋潮州、汕头,目标是乘黄金福带兵外出之时,攻占其巢穴;一路由余既成率领,直接奔向潮州,攻击黄金福部。
25日(十四日)两路军队同时出发。
余部抵达潮州时,天已黎明,而清军早有准备,因此初战失利。
进攻潮汕之义军,得知潮州失利,即改变计划,转援余部义军。
两路会攻黄金福清军,敌势危急。
恰于此时,清广东水师提督李准所派援军到来,双方夹攻义军,因而潮州未能攻下。
27日(十六日),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陈、余决定解散队伍,转往香港,起义遂宣告失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革命开始早 旧民主革命从创 建同盟会开始,新民主革命从五四 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创立开始,黄冈 就分别有一大批先进分子参加。
2.持续时间长 从1921年中国共产 党成立开始,黄冈各地党的活动从未 停止;从1927年黄麻起义开始,黄冈 各地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从未间断;从 1928年创建鄂东北革命根据地开始, 黄冈各个时期的革命根据地始终坚持。
惯于长夜过春时,絜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张浩(林育英)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 为张浩送葬
林育英(1898——1942),黄冈县人,1922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湖北党组织最早的党员之一。 长期在上海等白区工作,曾两次入狱,两次赴苏 联。1933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派林育英担任全国 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和中国共产党驻共产 国际代表团成员。 1935年7月,共产国际召开第 七次代表大会。为了向正在长征途中的中共中央 传达共产国际七大会议精神,共产国际决定派林 育英回国,“张浩”就是他回国时用的化名。张 浩经过艰苦跋涉,终于找到了与共产国际长期失 去电讯联系的中共中央。张浩对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3.重大事件多 各个时期中在黄冈 发生的对中国革命全局产生重大影 响的事件有:黄麻起义,鄂豫皖革 命根据地创立,红四方面军诞生, 红二十五军重建及其长征先期到达 陕北,中原突围,刘邓大军挺进大 别山及鄂豫解放区的创立与坚持。
4、波及范围广 大革命时期,黄冈8
县(当时英山属安徽省)都建立了共产党县 级组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黄冈全境先后 发生了党领导的黄麻暴动、黄(梅)广(济) 秋收暴动、蕲(春)北暴动、黄冈回龙山暴 动、英山“三二”暴动等著名的革命武装斗 争,创立并发展了鄂东北革命根据地和黄广 革命根据地,它们后来分别成为鄂豫皖苏区 和湘鄂赣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时 期,黄冈是华中抗日根据地和华东抗日根据 地的组成部分;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挺 进大别山,黄冈成为鄂豫解放区的核心部分, 是后来举行渡江战役的重要基地。
10.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 创建同盟会,第一次入盟的会员70 多人,其中黄冈籍的有9人。到 1907年全国同盟会员986人,湖北 省103人,而黄冈有36人。黄州的 革命志士吴贡三、殷子衡等还在黄 州城创办鸠译书社,印刷了大量宣 传反清的革命书籍,对鼓动革命起 了很大作用。
二、黄冈革命历史特点
红色的土地 英雄的人民
——黄冈革命历史简介
程 仪
黄冈是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在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中,黄冈正逐步发展和繁荣起来。黄冈不仅有 着美好的未来,还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在党领导的为 创建新中国而奋斗的革命斗争中,黄冈人民曾经作出 了巨大的历史贡献。黄冈的土地是红色的土地,黄冈 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当此全党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 四中全会精神之时,学习与回忆黄冈革命历史,重温 共和国的艰难缔造史,抚今追昔,不仅会使我们更加 热爱黄冈,还会使我们从中吸取力量和智慧,受到教 育和鼓舞,从而为又好又快地建设和发展黄冈作出贡 献。
国共第二次合作时,陕北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8路 军,下设115、120、129三个师,林彪任115师师长,林育 英(张洁)任129师政委,毛泽东当时曾同他们开玩笑的 说:“如果林育南还活着的话,八路军这三个师就由你们林 家全包啦!”。三兄弟中林育南最帅气也最有魄力,但却 在1931年因反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被开除出党,后被 国民党杀害。林育英办事谨慎认真,素有“钢人”之称, 1931年至1932年间,林育英担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由于 叛徒出卖,被关进了日本抚顺监狱,数九寒冬,日本人撬 开他的嘴巴,向肚子里灌冷水,然后用大头皮靴猛踩他涨 大的肚子,水渗着血从鼻子、口腔、肛门向外涌,他却一 字不吐,以致于日本怀疑他是个“疯子”,后经组织营救 后出狱,在担任八路军129师政委期间,由于在狱中饱受 摧残的原因,他百病缠身,最后由邓小平接任他的政委职 务,1942年3月6日,45岁的林育英在延安病逝,毛泽东、 朱德、任弼时、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亲自执拂、抬棺为他送 行,毛泽东还亲自为他题写墓碑。
红二十五军政委 吴焕先
吴焕先(1907-1935) 男,汉族,中共 党员。 1907年生于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 县)箭厂河乡竹林村四角曹门(箭厂河乡 在1933年被划归经扶县,即今河南省新 县)。吴焕先在麻城蚕业学校学习期间, 受先进思想的影响,积极参加反对帝国主 义和封建军阀的活动。革命烈士,鄂豫皖 根据地创始人之一,红25军政委。1935年8 月21日在甘肃泾川县牺牲。
5. 从 1934 年 10 月 开始,南方各革命 根据地先后有 4 支红 军队伍经过长征陆 续到达陕北,这 4 支 队伍中有 2 支(红四 方面军和红二十五 军)是在黄冈诞生 和组建的。而红二 十五军是长征第一 支到达陕北的队伍。
红二十五军军长徐海东
毛
泽
东
给红二十五军以很高的评价
1937年2月9日,毛泽东对 范长江说:“徐海东部之 由陕南经陇东入陕北,乃 偶然作成了中央红军之向 导。” 毛泽东说“徐海东是中国 工人阶级的一 面旗帜”, “是对中国革命立了大功 的人”。
8.1989年中央军委确定的 33名(1994年增加3名)军事家 中,黄冈籍的有3名。他们是:
林 彪
李先念
王树声
9. 黄冈在革命战争年代英勇牺 牲和被敌人杀害的有44万人,其中 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的有 5.5 万人, 他们中最著名的有:陈潭秋、林育 南、张浩、吴焕先、宛希先、洪超、 李子芬、邓雅声、戴克敏等。
宛希先
井冈山革命烈士 陵园宛希先塑像
宛希先(1906——1930),湖北黄梅人。 1924年在黄梅八角亭高等小学读书时,在堂兄宛 希俨和黄梅县进步知识青年的影响下,接受革命 思想,参加革命活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秋到武汉,入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 挥部警卫团5连当兵,后任连长。1927年9月参加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1团1营党 代表。起义部队到达三湾后,宛希先响应毛泽东 的号召,是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坚决革命到底的人。 三湾改编后,任1团政治部主任兼1营党代表,并 被增补为前敌委员会委员。从此,他跟着毛泽东 奔上井冈山,在实现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中,做 出了卓越的贡献。1930年2月牺牲,1945年在党的 七大上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董必武
陈潭秋
包惠僧
董必武1956年 为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题词
3.1922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 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全国 党员 195 人,而这时黄冈有党员约 20人。黄冈早期共产党员中著名的 除董必武、陈潭秋外,还有林育英 ( 张 浩 ) 、 林 育 南 等 。
4. 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在 湖北兴起,全省农民协会会员 284万,黄冈有55万,约占全省 20%。其中黄冈县24万,黄梅县 10万,麻城县12万,黄安县6万。
一、从一组数字看黄冈革命历史
1 .1920 年秋在武昌成立武汉共产 党早期组织时,第一次入党的7名党员 有5名是黄冈人。他们是:董必武、张 国恩、赵子健、陈潭秋、包惠僧。
2.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 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出席大会的13名代表中有3名是 黄冈人。他们是:董必武、陈 潭秋、包惠僧。陈潭秋1922年2 月在他的家乡陈策楼建立的党 组织是湖北省最早的农村党组 织。
谢 谢!
为什么要学习党的历史: 1.是学习党的理论和指导思想 的需要; 2.是继承和发扬党的成功经验 和优良传统的需要; 3.是吸取党的失误的教训的需 要; 4.是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党的需 要。
关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 标志着人民解放军由以战略防 御转入战略进攻;而选择大别山所在 的中原地区作为战略进攻目标,这是 党中央准确分析当时敌我态势后作出 的果断决策,后来战争的进程充分证 明 这 个 决 策 是 正 确 英 明 的 。 2.是人民军队英勇顽强敢于斗争 的革命精神的胜利
陈潭秋(1896——1943)
红军长征图(局部)
二、鄂豫皖苏区的创建与坚持
林育南
林育南牺牲地——上海龙华
曾在上海龙华国民党监狱坐牢的张恺 帆(解放后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写过一 首诗:
龙华千载仰高风, 壮士身亡志未终。 墙外桃花墙内血, 一般鲜艳一般红。
与林育南一同遇难的20多位烈士中有
左翼作家李求实、胡也频、柔石、殷夫、 冯铿,他们都是鲁迅的朋友。鲁迅在他们 牺牲后写了《为了忘却的纪念》,文中有 一首著名的诗:长征到达陕北 Nhomakorabea的毛泽东
6. 中国共产党 1945 年 4 — 6 月在 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 次大会选举的 44 名中央委员中有 5 名是黄冈人。他们是董必武、陈潭 秋、郑位三、林彪、李先念。
董必武
陈潭秋
郑位三
林 彪
李先念
7.1955—1964年授衔的开国将帅 1614 名,其中黄冈籍的有元帅 1名,大将 1 名,上将 8 名,中将 17 名,少将 76 名, 合计103名。1名元帅是林彪,1名大将是 王树声,8名上将分别是韩先楚、陈锡联、 陈 再 道 、 郭 天 民 、 周 纯 全 、 王建安、王宏坤、谢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