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能力测试(时间:60 满分100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7分)一、听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6分)1.广东唯一一个海岛县是,景点可用“”来概括。
2.一路上,我除了看见和大大小小的礁石外,还看见岛民晾晒的满山遍野的。
3.经过海岛最大的港口时,我看到数以百艘渔船的船头全都,这是为了。
二、把下面的生字和相应的拼音连起来。
(4分)mèi zhuì mián dǐnɡ yì gǔn súzhèn坠昧鼎滚俗屹震眠三、看拼音,写词语。
(4分)cháo dùn pú táo lóng zhào观()()时()()shú yóu zhuāng jià zhú jiàn成()()如()()四、根据意思写词语。
(6分)1.光彩鲜明耀眼。
( )2.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 )3.山倒塌,地裂开。
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 )4.形容又多又密。
()5.形容有时明亮,有时昏暗。
()6.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固。
()五、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3分)簇:①聚集。
②聚集成的团或堆。
③量词,用于聚集成团成堆的东西。
1.孩子们簇.拥着乐队老师走进少年宫。
()2.炎夏,花园里花团锦簇.,分外娇艳。
()3.一进院,一簇.菊花引起我的注意。
()六、按要求写词语。
(16分)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3分)()崩()裂若()若()人山()()月光()()星群()()齐头()()2.给下面的字先换个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哟。
(4分)沸()哦()怀()滔()3.照样子写出形容声音大的四字词语。
(3分)山崩地裂人声鼎沸4.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6分)顿时()颤动()逐渐()纳凉()疲倦()静寂()七、句子训练营。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分)1.那声音如同山崩(bēn bēng)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zhèn zhèng)动得颤抖起来。
2.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hào háo)浪吼。
3.归巢的鸟儿,尽(jǐn jìn)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二、看拼音,写词语。
(8分)三、辨字组词。
(8分)四、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6分)据:①按照;②占有;③可以用作证明的事物;④凭借,依靠。
1.如果我们捡到东西据为己有,那丢东西的人得多着急呀!()2.议论文论点要鲜明,论据要充分。
()3.病人要依据医生开的药方用药。
()逐:①强迫离开;②依照先后次序,挨着;③追赶。
4.下课了,同学们一窝蜂似的跑到操场上追逐着,嬉戏着。
()5.宸宸刻若钻研,不懂就问,学习成绩逐步提高。
()6.考试时不得偷看别人答卷,他却明知故犯,所以被逐出考场。
()五、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8分)震()()聋响()云()风( )( )静( )( )无声()()私语若( )若( )1.将上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3分)2.画“”的词语形容非常安静,这类的四字词语还有:、、。
(3分)3.选择上面的词语填空。
(2分)(1)海面上,太阳在天上懒懒地挂着。
(2)夜深了,远处的灯光。
六、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4分)虽然……但是……不仅……而且……不是……而是……因为……所以……1.我和阿妈走月亮,我们()看到了成熟的稻谷,()看到了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
2.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的()一株蒲公英,()一穗剪秋罗。
3.()在星星的怀抱中我感到宁静而舒服,( )我很快就睡着了。
4.( )江潮还没有来,( )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七、按要求写句子。
(8分)1.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改为陈述句)2.钱塘江大潮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套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分)1. 在风号.(háo hào)浪吼的江面上,他独自一人站在船头,唱着船工号.(háo hào)子。
2. 归巢的鸟儿,尽.(jǐn jìn)管是倦了,还是拼尽.(jǐn jìn)全力向家飞去。
3. 夏夜,屋里太闷.(mēn mèn)热了。
突然,外面响起了闷.(mēn mèn)雷。
二、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9分)1.一年一度的guān cháo()日这天,dīàn()上人山人海,浪潮gǔngǔn()而来。
突然,那声音如同shān bēng dì liè( ),好像发生了dì zhèn()一样。
2.秋天来了,pú tɑo()成熟了,dào gǔ()也笑弯了腰,妈妈qiān zhe ( )我,来到zhuāng jiɑ()地里。
三、同音字组词。
(6分)[zhuānɡ]()稼服()红()仪表端()[yóu] ()泳()如()票()然而生[yì] ()义()立()力受()匪浅四、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4分)()()喧天()()欲聋()()无声()声()语1.运动会上观众的加油声( )。
2.上课铃响后,教室里( )。
3.春节时,人民广场上人山人海,( )。
4.她有些胆小,说话总是( )的。
五、选择题。
(10分)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葡萄庄稼蔓天卷地 B.余波依旧齐头并进C.风俗修补坑坑哇哇 D.震惊成熟人声顶沸2.“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句中“阔”的意思是( )。
A.时间长或距离远 B.富有;讲究 C.不切实际 D.宽广,广阔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一、看拼音,写词语。
(10分)fènɡ xì báo wù jìnɡ jìyìnɡjiē bù xiá()() ( ) ( ) lónɡ zhào zhào yào fèi ténɡ hénɡɡuàn jiānɡ miàn ( ) ( ) ( ) ( ) 二、把这些字先换个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8分)沸____()杆____()梢____()栏____()滔____()津____()蓬____()你____()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9分)若()若()昂首()()()头()进漫()卷()人声()()震耳()()风()浪()()()奕奕()()抖擞四、选词填空。
(6分)继续陆续连续1、我()三次来到“鸟的天堂”。
2、我们()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
3、探险家们()来到人迹罕至的大峡谷。
镇静安静平静4、西湖的水很(),湖面像一面大镜子。
5、教室里真()。
6、洪水来了,张大伯()地指挥大家撤离。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
(10分)1、林木和花卉生长在大峡谷里。
(把句子写具体)2、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改为陈述句:)3、妈妈说:“我给你买了一本好书。
”(改为转述句)4、他是四年级的学生。
(改为反问句)5、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缩句)六、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选一选,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4分)A、比喻B、拟人C、夸张D、排比E、反问1、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清风,我将吹走所有的尘埃;如果我是春雨,我将滋润每一片土地。
()2、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3、几只小鸟在树上欢乐的唱歌。
()4、不同高度的自然带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犹如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基础积累一、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6分)秋天到了,ɡuǎnɡ kuò()的田野里,zhuānɡ jiɑ()都chénɡ shú()了,dào zi()金黄,高粱火红……果园里也处处都是丰收的景象,那紫色的pú tɑo()犹如一串串珍珠,那红红的苹果像táo qì()的孩子躲在树叶后面……二、选择题。
(1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屹.立(yì)顿.时(dèn)B.霸占.(zhàn)坠.落(zhuì)C.霎.时(chà)怀.抱(huái)D.田埂.(ɡěn)稻穗.(sèi)2.“摇摇欲坠”中“欲”的意思是()A.欲望,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
B.想要,希望。
C.将要,表示动作就要开始。
D.需要。
3.《观潮》中,与“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所描绘的情景相对应的句子是()A.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B.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C.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D.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4.《繁星》一文的作者是____,全文一共描述了_____幅繁星图。
横线处应填()A.巴金三B.老舍三C.冰心三D.徐志摩二5.“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句中所描述的画面中没有提到的景物是()A.鸟儿B.天空C.斜阳D.芦苇三、把词语补充完整,再结合语境选词填空。
(9分)鸦()无()()耳()聋若()若()风()浪()()()私语人()人()1.伴随着的轰鸣声,瀑布从百丈悬崖上飞奔而下。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8套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8套第一单元测试提优卷一、积累与运用。
(共41分)1.根据语境写词语。
(8分)(1)清晨,我独自到江边的dī àn()上散步,只见kuān kuò()的江面上还笼罩着一层薄雾。
偶见一群鱼yuèchū()水面,平静的水面dùnshí()漾起道道波纹。
(2)黄昏的乡村道上,洒落一地斜阳,给辽阔的zhuāng jia()地也披上了柔软的金黄绸衫。
guīcháo()的水鸟落入lúwěi()的huáibào()中,然后就是一片寂静。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朝水俗填补鹅卵石B.沸腾横贯稻穗摇摇欲坠C.滚动静寂入眠剪秋萝D.恢复斜阳逐渐半明半味3.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成另外一个词语,不改变句子原意。
(4分)(1)据说盐官镇是观潮最好的地方。
()..(2)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
()..(3)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4)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4.设想画面,选择恰当的比喻,填进句中的括号内。
(填序号)(2分)A.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B.如流水普通月光(),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
(11分)(1)月亮牵着小星星散步。
(扩句,最少扩两处)(2分)(2)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按请求仿写排比句)(3分)秋风送来了,送来了,也送来了。
(3)按要求补充句子,描述雷雨的景象。
(2分)午餐过后,一阵雷声响起。
霎时,。
一会....儿工夫,。
...(4)仿照例子,展开想象,把由词语想到的画面写下来。
(4分)鸦雀无声:课堂上,老师提的问题没有人回答,同学们都静静地坐着。
交头接耳:响彻云霄:6.给下面的句子排序。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盐.官镇(yán)屹.立(qì)霎.时(shà)B.昂.首(áng)鼎沸.(fú)崩.裂(bēng)C.横贯.(guān)顿.时(dùn)浩.浩荡荡(hào)D.薄.雾(bó)大堤.(dī)震.动(zhèn)2.“胸有成竹”说的是画家()的故事。
A.文与可B.董其昌C.石涛3.“信誓旦旦”这一成语出自()A.《三字经》B.《千字文》C.《弟子规》D.《诗经》4.“指鹿为马”与下列历史人物()有关。
A.赵高B.秦始皇C.李斯5.“三顾茅庐”中的“茅庐”指的是()的住处。
A.诸葛亮B.刘备C.徐庶D.庞统6.“阳春白雪”“下里巴人”这两个成语最初是用来指()A.文章B.画作C.歌曲D.舞蹈7.“破釜沉舟”说的是历史人物()的故事。
A.刘邦B.项羽C.吕布8.下列词语全部形容声音的一项是()A.低声细语坑坑洼洼B.锣鼓喧天齐头并进C.震耳欲聋响彻云霄D.人声鼎沸人山人海9.关于“咫尺天涯”中的咫和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尺比咫长B.咫比尺长C.咫和尺一样长10.下面这句话应该插在语段的哪一处最恰当?日子久了,他竟然发现花园中的花木长得格外旺盛。
植物还会听音乐!(A)一位印度的科学家喜欢在花园里拉小提琴放交响乐。
(B)于是,他开始正式对水稻进行试验。
(C)他在一块稻田里每天播放25分钟交响乐。
(D)一个月后,他发现这块田里的水稻比其他没听音乐的水稻要长得更加茂盛。
A.A B.B C.C D.D11.下列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B.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C.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一、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并打上“√”。
(4分)号称.(chēnɡchèn) 闷.雷(mēn mèn) 停泊.(bópō)不禁.(jìn jīn) 切.割(qièqiē) 秘.鲁(bìmì)风号.浪吼(hào háo) 一模.一样(múmó)二、读拼音,写词语。
(5分)三、辨字组词。
(8分)四、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4分)若( )若( ) 昂( )东( ) ( )( )江水不( )置( )千( )百( ) 人( )罕( ) ( )崩( )裂( )头( )进五、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8分)镇静()光明()咫尺()恍恍惚惚( )巨大()奇特()模糊()人声鼎沸( )六、选词填空。
(4分)奇怪奇异奇妙奇特1.大峡谷的( )景观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2.雅鲁藏布江的下游围绕喜马拉雅山东端的最高峰,形成一个( )的马蹄形大拐弯。
3.网络真是一个( )的世界。
4.这几天,他遇到了一件( )的事情。
七、照样子,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6分)例: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1. 的岩石上绽开了的花朵。
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2.那么多的鸟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3.高高的瀑布从上游山峡里倾泻下来,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读句子,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画面。
(6分)例: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我仿佛看到了:榕树周围千鸟竞飞、百鸟齐鸣的景象。
1.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我仿佛看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雅鲁藏布大峡谷,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云遮雾涌,神秘莫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四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诊断测试一、基础知识(20分)1、给加黑的字注音沁园春()莽莽()红装素裹()折腰()略输()稍逊()成吉思汗()今朝()田圃( ) 禁锢( ) 留滞( ) 蓑衣 ( )襁褓 ( ) 林霏( ) 叩门()喑哑()2、填空:(1)《沁园春·雪》的作者是________,“沁园春”是__________,“雪”是____________。
(2)在《沁园春·雪》中上下阕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词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能揭示全词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说》中表明“雨”的来意的诗句:。
3、下列作家、作品、出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毛泽东——《沁园春雪》——《毛泽东诗词集》B.郑愁予——《雨说》——《郑愁予诗的自选I》C.江河——《星星变奏曲》——《上海文学》D.济慈——《夜》——《世界流派诗选》二、能力迁移(20分)(一)欣赏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各用了什么表达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阕第一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上文的写景与下文的抒情之间有什么作用6.上阕写景中,所选的景物有哪些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画线的句子写的是虚景,有人评价说这与毛泽东追求真理的人生观不符。
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词人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对成吉思汗的评价态度是否相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欣赏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雨说(节选)郑愁予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当我临近的时候你们也许知悉了可别打开油伞将我抗拒别关起你的门窗,放下你的帘子别忙着披蓑衣,急着戴斗笠雨说: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我是四月的客人带来春的洗礼为什么不扬起你的脸让我亲一亲为什么不跟着我走,踩着我脚步的拍子9.第一节诗句写出春雨什么样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里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画线诗句将雨描绘成了一个什么形象寄托了诗人的什么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朗读这几节诗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雨说“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说说春雨来临时的情景,尽可能用上一些拟声词,增添你的文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拓展阅读(20分)(一)欣赏下面的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朵野花陈梦家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不想到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上帝给他的聪明他自己知道,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他看见春天,看不见自己的渺小,听惯风的温柔,听惯风的怒号,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
14.阅读全诗,简要说说诗中的“野花”有着怎样的优秀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写出你最欣赏的一句诗,并简要谈谈欣赏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现代文《爱,从不卑微》,回答问题。
爱,从不卑微①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困扰,譬如关于人生价值,关于人间真情,等等。
心灵的空间里满是楼宇隔绝起来的如壁的冷漠,是我因为这个年龄而丰富起来的心像一株水仙在沙漠里渐渐枯竭。
②一个午后,校园里播放着一首不知名的美国歌曲,我和几个同学站在一栋楼房的角落里聊天,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为灾区的孩子们募捐的纸箱。
为了引起过往行人的注意,我们把一组放大的黑白照片贴在一块长幅的红布上,照片上的那些孩子坐在用帐篷搭起来的教室里。
纯真而渴求的目光齐齐的望着前方。
③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学校西三食堂前的路旁,放着几只超负荷的垃圾箱,我每次拎着饭盒掩鼻而过时,总看到一个老头正专注的用铲子或手翻腾着什么。
久而久之,便带着很强的不屑,眼熟了这个蓄着半撮白胡子的可怜老头。
④我没有在意这个拾垃圾老头的到来。
他佝偻着身子吃力的背着脏兮兮的尼龙袋从我面前走过时,忽然停下来,在那幅红布面前站定,眯着眼仔细的瞧着那组照片,很久才从一张移向另一张。
我不禁哑然失笑,一旁的伟子拽拽我:“小心点,别不留神让他把捐赠的衣服当垃圾收跑了!”⑤我笑笑,低头清理那些或大或小的、或新或旧的捐款。
突然感觉眼前有什么东西在晃动,我吃惊地抬起头,老头不知何时已来到我的面前,一只枯黑的像老松树皮的手抖抖地递过来拾元钱。
⑥我惊讶的不知怎么办才好,回过神时,他已把钱放到了桌子上,摆摆手,像完成了一个伟大的使命似的微昂着头离开了……⑦我仍呆呆地站着,望着他佝偻着远去的背影,一股莫名的敬意从心底缓缓流过。
这个曾在我眼中渺小而卑微的生命,以它朴实的力量深深震撼了我。
⑧在真情有些消瘦的年代里,这位或许因为贫穷而被人们淡忘的老人,却用生命里那条流淌着朴实的爱的血脉,尽了许多人冷漠地认为是义务的一点责任。
⑨心中种种命题忽然有了答案---在我们只知用华丽的文字呼喊爱渐迷失的时候,又有多少真正宝贵的东西被自己不屑的丢掉。
老人弓腰拾起的,难道仅仅是我们丢弃的垃圾吗16. (2分)如何理解⑧段加点的“消瘦”一词的含义。
17. (2分)为什么说老人的生命里流淌着的是“朴实的爱的血脉”18. (4分)文章开头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困扰”,结尾又说“心中种种命题就有了答案”。
请问“我”为什么而“困扰”我找到了什么“答案”19. (2分)文章前面部分多次写“我”对拾垃圾老头的“不屑”,后面却说“我”对老头的行为赶到“惊讶”、“震撼”,并产生了“敬意”。
作者为什么这样写20.(3分)有人常常抱怨这个世道的势力和冷漠,但人性的光辉却在汶川大地震中熠熠闪耀,每时每刻都有令人感动的爱心故事发生。
请结合链接材料,说说你对“爱,从来不卑微”的理解。
四、写作训练(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作文。
打开自己的抽屉,你会发现抽屉里面的一切,都会唤起你对往事的回忆。
一张照片可以将你引向快乐美好的同年;你本书可以带你感受曾经获取知识的喜悦;一张试卷可以让你总结自己的学习状况……抽屉里的一切虽是那么的平淡,可又那么的神奇。
请以“抽屉里的记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也可用话题作为标题;②立意自定;③文体不限,如果写成诗歌,不少于10行;④可以写感受和认识,也可以写自己或别人的故事以及给自己的汽启迪,但要有真情实感;⑤字数不少于600字。
附相关题目答案:4.上阕写祖国壮丽的山河之景,抒发壮志豪情,用了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下阕写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
5.承上启下的作用。
6.黄河、长城等。
因为这些景物是北国的代表、是祖国的代表,并且景物有雄伟的气魄,与全词开阔的意境相符。
7.不正确。
这样写是为了直抒胸臆地表达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8.不同。
评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用的是“稍”、“略”,而对成吉思汗,则是:“只识弯弓射大雕”,表现了作者对只懂得武治而不懂得文治的人的批评。
9.步履轻盈,润物无声的特点。
10.拟人、比喻、反问。
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地写出春雨来临时的情形。
11.将春雨描绘成了一个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寄托了诗人对中国大地的儿童的关爱之情。
12.用轻柔、亲昵而恳切的语气13、略14.平凡,乐观,自信,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15.略。
(符合诗意即可)16.“消瘦”原指身体瘦弱,这里指感情淡漠。
17.因为老人是把帮助他人当作自己应尽的一份责任,而不是所谓的“义务”。
18、“我”被人生有无价值、人间有无真情等问题所困扰。
从拾垃圾老人的举动中,“我”认识到人间真情仍在,只要我们自己的心不“冷”,世界就会充满爱,人生也会焕发出光彩。
19.这样写是为了突出“爱从不卑微”的文章主题,是人物形象更鲜明,行文也显得有波澜。
20.从文章和连接材料可以看出,爱心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是“富贵”如明星大款,还是“贫贱”如拾垃圾老者或乞丐,只要真诚地帮助、关心他人,都是高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