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直角三角形PPT课件(1)

合集下载

《解直角三角形》数学教学PPT课件(3篇)

《解直角三角形》数学教学PPT课件(3篇)
b
获取新知
B
对边 a C
c 斜边
b 邻边 A
定义:一般地,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 还有五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两个锐角.由直角三 角形中的已知元素,求出其余未知元素的过程 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中,未知的5个元素之间的关系
B
①三边之间的关系
a
c
a2 b2 c2
C
A
b
已知任意两边可求出第
直角三角形中,未知的5个元素之间的关系
解:过点 A作 AD⊥BC于D.
在△ACD中,∠C=45°,AC=2,
∴CD=AD=sinC·AC=2sin45°= 2 .
在△ABD中,∠B=30°, ∴BD= AD 2 6
tan B 3
∴BC=CD+BD=3 2 + 6
A
D B
归纳总结
C

AD
BB
A D
CE

提 求解非直角三角形的边角问题,常通过添加适 示
解:∵△ABD是等边三角形,∴∠B=60°.
在Rt△ABC中,AB=2,∠B=60°,
BC
AB cosB
2 1

4,AC
AB
tanB
2
3.
2
△ABC的周长为2+ 2 3 +4=6+ 2 3 .
3.在Rt△ABC中,∠C=90°,tanA= 12 ,△ABC 5
的周长为45cm,CD是斜边AB上的高,求CD的长.(精 确到0.1 cm)
例5 在Rt△ABC中,∠C=90°,∠A,∠B,∠C的对边分
别为a,b,c,且c=100,∠A=26°44′.求这个三角形
的其他元素.(长度精确到0.01)

26.4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 第1课时仰角、俯角、方位角问题课件(共23张PPT)

26.4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 第1课时仰角、俯角、方位角问题课件(共23张PPT)
解:如图,α = 30° , β= 60°,AD=120. ∵ , ∴BD=AD·tanα=120×tan30︒, =120× =40 . CD=AD·tanβ=120×tan60︒, =120× =120 . ∴BC=BD+CD=40 +120 =160 ≈277(m).答:这栋楼高约为277m.
例1 如图,小明在距旗杆4.5 m的点D处,仰视旗杆顶端A,仰角(∠AOC)为50°;俯视旗杆底部B,俯角(∠BOC)为18°.求旗杆的高.(结果精确到0.1 m)
例题示范
知识点2 方向角方位角:由正南或正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构成的锐角叫做方位角.如下图中的目标方向OA,OB,OC,OD的方向角分别表示________60°,________45°(或__________),_________80°及_________30°.
拓展提升
1.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看一栋楼顶部的仰角为30°,看这栋楼底部的俯角为60°,热气球与楼的水平距离为120 m,这栋楼有多高(结果取整数)?
分析:如图,α=30°,β=60°.在Rt△ABD中,α =30°,AD=120,所以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出BD;类似地可以求出CD,进而求出BC.
第二十六章 解直角三角形
26.4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第1课时 仰角、俯角、方位角问题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重点
难点
1.巩固解直角三角形有关知识,了解仰角、俯角、方向角的概念.2.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与仰角、俯角和方位角有关的实际问题.
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与仰角、俯角和方位角有关的实际问题.
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直角三角形中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回顾复习

解直角三角形PPT课件

解直角三角形PPT课件
正切函数
已知一条直角边和一个锐角,可以利用正切函数求出另一条直角边。例如,已知直角边$a$和锐角$A$,则可以 利用$tan A = frac{a}{b}$求出另一条直角边$b$。
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灵活运用勾股定理、正弦、余弦、正切定理及函数,根据题目给出的不同条件,选择合适的 方法进行求解。
注意观察题目中的特殊条件,如等腰直角三角形、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等,这些特殊条件 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找到解题思路。
解直角三角形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直角三角形基本概念与性质 •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 三角函数定义与性质 • 解直角三角形方法与技巧 • 实际问题中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
例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直角三角形基本概 念与性质
直角三角形的定义
01
有一个角为90度的三角形称为直 角三角形。
02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即 它们的角度和为90度。
直角三角形各元素名称
01
02
03
直角边
直角三角形中两条与直角 相邻的边称为直角边,通 常用a和b表示。
斜边
直角三角形中直角所对的 边称为斜边,用c表示。
锐角
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 分别用α和β表示。
直角三角形性质总结
勾股定理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即 c² = a² + b²。
勾股数及常见类型
勾股数定义
满足勾股定理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常见类型
常见的勾股数有3-4-5、5-12-13、7-24-25等,还有一类特殊的勾股数,即费 马大定理中的整数解。
03
三角函数定义与性 质

解直角三角形-ppt课件

解直角三角形-ppt课件



,∴




∴CH = ,
∴AH=

∴AB=2AH=



.

=

,∵∠B=30°,

=



26.3 解直角三角形
重 ■题型 解双直角三角形

例 如图,在 Rt△ABC 中,∠C=90°,D 是 AC 上一



点,BD=10
,∠BDC=45°,sinA=
,求 AD 的长.

∴S






AB·AE= ×4×4 =8 ,


CD·DE= ×5 ×15=
四边形 ABDC=S△CDE-S△ABE=






(方法二)如图 2,过点 A 作 AF⊥CD 于点 F,过点
B 作 BG⊥AF 于点 G,则∠ABG=30°,
∴AG=


AB=2,BG= − =2 ,
况讨论,求出不同情况下的答案.
26.3 解直角三角形
■方法:运用割补法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割补法是求不规则图形面积问题的最常用方法,割补法

巧 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分割原有图形成规则图形;二

拨 是通过作辅助线将原有图形补为规则图形;三是分割和补
形兼而有之.
26.3 解直角三角形
例 如图,在四边形 ABDC 中,∠ABD=120°,AB⊥AC,


2

=25
26.3 解直角三角形
变式衍生 如图,在Rt△ABC中,∠ACB=90°,D 是 AB

解直角三角形完整版PPT课件

解直角三角形完整版PPT课件

余弦或正切函数计算得出。
已知一边和一角求另一边
02
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边长和一个锐角大小可以求出另一边
长,通过正弦、余弦或正切函数计算得出。
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03
例如测量建筑物高度、计算航海距离等。
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测量问题
在测量问题中,可以利用三角函数计算高度、距离等未知量。例如,利用正切函数可以计算 山的高度或者河的宽度。
直角三角形重要定理
勾股定理
如上所述,勾股定理描述了直角三角 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射影定理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
若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则 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根据此定理, 可以推导出一些重要的直角三角形性 质和定理。
射影定理涉及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 高与斜边及两直角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02
三角函数在解直角三角形中应用
• 性质:正弦、余弦函数值域为[-1,1],正切函数值域为R;正弦、余弦函 数在第一象限为正,第二象限正弦为正、余弦为负,第三象限正弦、余 弦都为负,第四象限余弦为正、正弦为负;正切函数在第一、三象限为 正,第二、四象限为负。
利用三角函数求边长和角度
已知两边求角度
01
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边长可以求出锐角的大小,通过正弦、
注意单位换算和精确度
在求解过程中,要注意单位换算和精确度的控制,避免因单位或精 度问题导致答案错误。
拓展延伸:非直角三角形解法简介
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解法
对于非直角三角形,可以通过作高线或利用三角函数等方法将其转化为直角三角形进行 求解。
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和面积公式
了解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和面积公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非直角三角形问题。

《解直角三角形》-完整版PPT课件

《解直角三角形》-完整版PPT课件

整理,得4t2-26t+39=0
解之,得
t1
13413,t2
13 13 4
∴台风抵达D港的时间为 1 3 1 3 小时.
B
∵轮船从A处用 1 3
≈25.5.
4
13
4
小时到达D港的速度为60÷
1
3413∴为台风抵达D港之前轮船到D港,轮船至少应提速6里/时.
例7 如图,公路MN和公路N上沿PN方向行驶时,学校是否会受 到噪声影响?请说明理由(2)如果受影响,已知拖拉机的速 度为18千米/时,那么学校受影响的时间为多少秒?
(1)切割法:把图形分成一个或几个直角三角形与 其 他特殊图形的组合;
(2)粘补法:此方法大都通过延长线段来实现
例1 要求tan30°的值,可构造如图所示的直角三角形进行
计算:作Rt△ABC,使∠C=90°,斜边AB=2,直角边AC=1,
那么BC= ,
3
∴tan30°= AC 1 3 BC 3 3
A
D
C
B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再见!
∴C1D0=201208(02米)
学校受噪声影响的时间t=120米÷18千米/时= 时=1 24秒
150
小结:
1、将实际问题经提炼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 型转化为数学问题 2、设法寻找或构造可解的直角三角形,尤其 是对于一些非直角三角形图形,必须添加 适当的辅助线,才能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 问题来解决
C FG
∵ sinB= ,AG AB
D E
AG=AB•sinB=415•sin37°=415 06=
A
37 °B
249 25cm,
即EF 25cm
答:球的直径约为25cm

解直角三角形ppt课件

解直角三角形ppt课件

A
60°
30°
B 12 D F
15
解:由点A作BD的垂线交BD的延长线于点F, 垂足为F,∠AFD=90°
由题意图示可知∠DAF=30°设DF= x , AD=2x
AF AD2 DF 2
2x2 x2 3x
A 60°
在Rt△ABF中,
B
DF
tan ABF AF tan 30 3x 30°
视线

仰角

线
俯角
水平线
视线
5
例4: 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看一栋高楼顶部的仰角为 30°,看这栋高楼底部的俯 角为60°,热气球与高楼的水平距 离为120m,这栋高楼有多高(结果精确到0.1m)
仰角
分析:我们知道,在视线与水平线所
B
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是仰角,
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是俯角,因此, 在图中,a=30°,β=60°
分析:从飞船上能最
远直接看到的地球上的 点,应是视线与地球相 切时的切点.
如图,⊙O表示地球,点F是 飞船的位置,FQ是⊙O的切线, 切点Q是从飞船观测地球时的最 远点,弧PQ的长就是地面上P、 Q两点间的距离,为计算弧PQ 的长需先求出∠POQ(即a)
F P
Q α O·
3
解:在图中,FQ是⊙O的切线,△FOQ是直角三角形.
灯塔P的南偏东34°方向
34°
上的B处,这时,海轮所
在的B处距离灯塔P有多
B
远? (精确到0.01海里)
10

【方位角】
指南或指北的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构成小
于900的角,叫做方位角. 如图:点A在O的北偏东30° 点B在点O的南偏西45°(西南方向)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PPT教学课件(第1课时)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PPT教学课件(第1课时)
10 3
2
10 3 10
∴渔船不会进入危险区.
例题分析
思考:用三角函数求边长,什么情况下需要设未知数、列方程?什么情况下不需要设未知
数,可以直接求?
C
F
北 E
60°
A
F
北 E
30°

60°
是直角三角形的边长
D

A
C
2
30°
0
1
B
2
0 已知边
2
2
0
角三角形的边长
B
D
是直
总结分析
用三角函数求边长时的注意事项
随堂练习
2.如图,在高出海平面100米的悬崖顶A处,观测海平面上一艘小船B,并
测得它的俯角为45°,则船与观测者之间的水平距离BC=____
100 米.
解析:由题意知,从A处观测B,其俯角为450,
∴∠BAC=900-450=450,
又AC⊥BC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C=AC=100米.

在Rt△AOC中,tan ∠AOC=
∴AC=OC ×tan500 ≈4.5 ×1.9 ≈5.36
∴AB=AC+BC=1.44+5.36=6.8
O
C
D
B
4.5
认识方位角

D
E
H
45°
(1)正东,正南,正西,正北
45°
射线OA OB OC OD

西
C
射线OE
A (2)西北方向:_________

3
CD
∴ =
=
tan∠
3
B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进行测量时,从下向上看,视线与水平线 的夹角叫做仰角; 从上往下看,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叫做俯角.
视线 铅 直 线
仰角 水平线 俯角 视线来自1、如图,为了测量电线杆的高度AB,在离 电线杆22.7米的C处,用高1.20米的测角仪 CD测得电线杆顶端B的仰角a=22°,求电 线杆AB的高.(精确到0.1米)
=220 1.20 22.7
2、在山脚C处测得山顶A的仰角为45°。问 题如下: 1)沿着水平地面向前300米到达D点,在D点 测得山顶A的仰角为600 , 求山高AB。
A
3x
45° 60°
C
D
x B
2、在山脚C处测得山顶A的仰角为450。问题如下:
变式: 沿着坡角为30 °的斜坡前进300米到达D 点,在D点测得山顶A的仰角为600 ,求山高AB。
α
2. 两座建筑 AB及CD,其 地面距离AC为50.4米,从 AB 的顶点 B 测得 CD 的顶 部 D 的仰角 β = 250, 测得 其 底 部 C 的 俯 角 a = 500, 求两座建筑物 AB 及 CD 的 高.(精确到0.1米)
A
C
B
课本P92 例4
(第 2 题)
3.国外船只,除特许外,不得进入我国海洋100海里 以内的区域,如图,设A、B是我们的观察站,A和B 之间的距离为157.73海里,海岸线是过A、B的一条 直线,一外国船只在P点,在A点测得∠BAP=450,同 时在B点测得∠ABP=600,问此时是否要向外国船只 发出警告,令其退出我国海域.
A
D 30°
C E
x x
F B
3、在山顶上处D有一铁塔,在塔顶B处测得地面上一 点A的俯角α=60o,在塔底D测得点A的俯角β=45o,已 知塔高BD=30米,求山高CD。 B α
D
β
C
A
1.如图,某飞机于空中 A处探测到目标C,此 时飞行高度AC=1200米, 从飞机上看地平面控制 点B的俯角α=16031`,求 飞机A到控制点B的距 离.(精确到1米)
10m
F
4 3m
1.5m
A
0.9m
E D C
1、解直角三角形的关键是找到与已知和未知相关联
的直角三角形,当图形中没有直角三角形时,要通过 作辅助线构筑直角三角形(作某边上的高是常用的辅 助线);当问题以一个实际问题的形式给出时,要善 于读懂题意,把实际问题化归为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 关系。 2、一些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往往与其他知识联系, 所以在复习时要形成知识结构,要把解直角三角形作 为一种工具,能在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时合理运用。
P
A
B
4、如图,为了测量高速公路的保护石堡坎与地面 的倾斜角∠BDC是否符合建筑标准,用一根长为 10m的铁管AB斜靠在石堡坎B处,在铁管AB上量 得AF长为1.5m,F点离地面的距离为0.9m,又量 出石堡坎顶部B到底部D的距离为 m ,这样能计 算出∠BDC吗?若能,请计算出∠BDC的度数,若 不能,请说明理由。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