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双垄面全膜覆盖玉米间作套种大豆栽培

合集下载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占据农作物种植的前列。

而玉米的大垄双行覆膜高产栽培技术,则是玉米高产栽培中较为先进、高效的技术之一。

下文将从准备工作、栽培技术、管理措施三个方面详细介绍该技术的要点。

一、准备工作1.选种。

选用适应本地区土壤条件、气候特点的优良玉米品种,如鲁单12等玉米新品种。

2.土地平整。

为方便覆膜、使用农机插秧、采收,应在播种前对耕地进行适当平整。

3.施肥。

在上一茬作物收获后立即进行基肥施用,如施用有机肥、磷肥等。

同时需要结合土壤肥力测试,进行必要的追肥措施。

4.配置农机。

根据双行覆膜栽培技术的特点需要搭配相应的农机,如双行拖拉机、覆膜机、插秧机等。

二、栽培技术1.双行栽培。

采用双行栽培技术,即在一个垄上同时种植两行玉米苗,每行苗之间相距约50cm。

可以有效利用土地空间,增加产量。

2.覆膜栽培。

在双行之间用覆膜机覆盖薄膜,在栽培过程中能够达到保温、防渗、控制土壤湿度等功能。

同时,覆膜也可以水土保持、抑制杂草生长。

3.密植栽培。

在覆膜下开一刀,插入玉米秧苗,按照每亩种植4.5万株,增加叶面积、光合产物和干物质积累,同时也可以提高产量。

但密植栽培需要注意,过密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和成熟。

三、管理措施1.浇水。

玉米喜欢湿润的环境,因此需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但也需要避免过度浇水,造成根系缺氧等问题。

2.施肥。

根据土壤肥力和玉米生长的需要,进行追肥补充,保证生长发育所需养分的供给。

3.防虫防病。

根据农艺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的常识,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降低病虫害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4.采收。

当玉米种子发育成熟时,应及时采收。

采收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玉米的表皮,避免破损导致受粉率下降,从而影响产量。

总之,玉米大垄双行覆膜高产栽培技术的核心在于双行栽培、覆膜栽培和密植栽培。

同时也需要注意浇水、施肥、防虫防病和采收等管理措施。

只有科学地实施这些技术和措施,才能够实现玉米高产栽培的目标。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高产玉米的栽培技术也是农业生产的重点之一。

在许多玉米种植区,采用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已经成为普遍的选择。

这种技术通过一定的栽培方法和措施,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下面是玉米大垄双行覆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一、环境要求玉米适应性广,生态适应性广泛,在我国各省区均可以栽培。

一般情况下,玉米要求气温适宜、土壤肥沃和湿度适宜。

气温:玉米的温度适应范围比较广,其中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8~30摄氏度。

土壤:玉米喜欢肥沃、透气、潮湿的土壤,以沙壤土和壤土最为适宜。

湿度:在生长初期需要保持较高的土壤水分,不过成长后期还是要控制土壤湿度,以防止耳芒变白或者裂芒现象的发生。

二、高产栽培技术1. 行距及密度采用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时,行距和密度都可以根据地形和质量进行调整,但一般来说,建议设置以下的标准:1) 行距:130~140厘米。

3) 栽植密度:每亩20~50万株,株距12~20厘米,行距30~45厘米,每行2棵玉米。

2. 施肥玉米的施肥需要分析土壤,并进行总量合理分配,同时根据时期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施肥。

在行间施入复合有机肥、速效磷钾肥和土壤微生物肥等。

早期:幼苗期到前期(5~7叶期),需施用大量氮肥和磷酸二铵,保持土壤湿度。

生长期:组氨酸发酵液可增加植物体内可溶性糖分的含量、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提高玉米成熟度。

成熟期:可用速效磷钾肥,玉米的物质有机质需要有一定的时间来分解,土壤会得到改善。

3. 病虫害防治玉米在成长过程中要防止玉米螟、玉米象、玉米细菌性皮肤病等的发生,可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4. 剪芒措施可在花丝长约1cm左右时进行。

利用剪刀或刀片剪掉上部耳芒,剩下的部分使之迅速生长。

在玉米壮苗的情况下,不要剪除顶花和顶芽,避免影响光合作用和肥料输入。

5. 农药使用农药的使用应当符合规定,要注意环保和安全,对金黄色斑驳病、丝核菌病等的防治时需注意药剂的使用量和次数。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玉米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技术和方法不断改进和创新,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其中,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是一种较新的耕作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玉米的栽培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

首先,在播种前要做好土壤准备工作。

选择种植地块要求土质疏松、肥沃,土壤PH值在6~7之间,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在整地过程中,要加入大量的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以提供充足的营养供给。

然后,进行全膜覆盖。

全膜覆盖是该技术的关键步骤之一,它可以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湿度、减少蒸发和水分流失,还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

覆膜前要将地面整平,并将防风扣附在地面上。

选择适量的农用塑料薄膜,将其平铺在整地的土壤表面,用土块将薄膜固定住,并预留好播种口和排水口。

接下来,进行双垄沟的开沟工作。

双垄沟的沟宽通常为60~80厘米,沟深为15~20厘米,两沟之间的距离通常为120~150厘米。

同时,在种植季节,要根据气象情况调整地温,保证玉米苗的正常生长。

最后,进行定时的灌溉和施肥工作。

玉米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才能正常生长。

在全膜覆盖下,要做到定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同时,根据作物生长的需要,在玉米苗期和生长期适时进行补充施肥,以满足其对养分的需求。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还要注意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定期巡查玉米田,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的问题,以避免对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以上就是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主要步骤和要点。

该技术可以提高玉米的生长环境,增加产量和质量,同时也减少了杂草的生长和病虫害的发生。

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技术对土壤要求较高,需要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以保护环境和土壤健康。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
作 者:余慧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宁夏彭阳,756500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2009 ""(2) 分类号:S513 关键词:玉米 栽培技术 全膜双垄沟播
介绍了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包括选地选茬整地施肥划行起垄覆膜种子准备与处理田间管理和收获等方面内客以期促进玉米大面积优质生产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
介绍了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包括选地茬、整地施肥、划行起垄、覆膜、种子准备与处理、田间管理和收获等方面内客,以期促进玉米大面积优质生产.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种植面积和产量都较大的粮食作物之一。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高产栽培技术是一种现代化、高效的玉米种植技术,采用这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农民的收入。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玉米大垄双行覆膜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

一、选址和前茬作物1. 选址: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地,适宜的土壤酸碱度为6.5-7.5,阳光充足,气候条件适宜的地块进行种植。

2. 前茬作物:前茬作物选择应以绿肥、豆类或油料作物为主,这些作物在生长期间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为玉米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

二、栽培品种选择在玉米大垄双行覆膜高产栽培技术中,选用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玉米种子是非常重要的。

栽培时应选择抗倒伏性、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在增加产量的同时减少病虫害的危害。

三、施肥和土壤处理1. 基肥:在播种前进行基肥施用,一般每亩施用有机肥2000-3000公斤、磷肥10-15公斤、钾肥10-15公斤,充分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结构。

2. 杀菌消毒:将覆膜前的土壤进行杀菌消毒,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3. 覆膜:使用黑色地膜进行玉米地的覆盖,可以提高土壤表面温度,促进种子发芽生长,增加土壤湿度,保持土壤肥力,减少水分蒸发,减少杂草生长,提高玉米产量。

四、密植和配套栽培1. 密植:采用双行密植技术,行距60cm,株距25cm,每亩种植玉米植株将达到40000株以上,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2. 配套栽培:在玉米栽培的过程中,同时进行深翻和膜下灌溉,增施钾肥,及时进行植保措施,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五、管理技术1. 定期浇水:在生长期间,根据土壤湿度情况,适时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提高玉米产量。

2. 均匀施肥:生长期间要根据玉米生长的需要,适时进行追肥,增施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保证玉米的健康生长。

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栽培技术

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栽培技术
1 选 地 与 整 地
作 业 完 成 起 垄 、覆 膜 、播 种 选 用 厚 度 0 . o 0 8 ~ 0 . 0 1 mm, 幅 宽
1 2 0 c m 的地 膜 。 大 垄 宽 7 0 c m, 高l O c m, 小垄宽 4 0 c m, 高1 5 c m, 4 月2 5 日播 种
有 效 防 治 田间 杂 草 . 可 减 轻 土 壤 表 面 的 风蚀 和降 雨 冲刷 . 减 少 水
土 流失 , 有 利 于保 护生 态 环境 。 ( 责 任 编 辑 王 千 里 )
苗期有脱肥症状 , 应及时追肥 , 一般追施尿素 5 l O k  ̄ 6 6 7 m 2 。
注 意 观察 , 如果 发 现病 虫 危 害苗 头 . 要 及早 进 行 综合 防治 。
全 膜 双 垄 沟 播 用 地膜 将 田块 全 部 覆 盖 , 膜 与膜 相 接 . 形 成 一
玉米全膜覆盖 较常规半 覆膜提早 成熟 5 ~ 8 d .选 择 较 当地 主推品种生育 期略大 、 株 型紧凑 、 抗 逆抗病性 强 、 适应性 广 、 品 质优良、 增 产潜力 大 的品种 , 如 南 北 l号 、 丰田 1 2 。 种 植 密 度
3 测 土 配 方 施肥 依 据玉米需肥规律 、 土壤肥 力 、 产 量 目标 , 随 整地 施 优 质 农
家肥 1 5 0 0 — 2 0 0 0 k  ̄ 6 6 7 m z . 化 肥施 用量 为配方 肥 ( 1 6 — 1 6 — 8 ) 3 0 — 4 0 k  ̄ 6 6 7 m , 加 碳胺 4 0 5 0 k g / 6 6 7 m 2 。旱 地 应 重 施 底 肥 , 一 次 性 施
足. 提高肥效。
4 适 时 覆 膜 播种 根据气候干旱情况 . 随整 地 随 播 种 . 全 膜 双 垄 沟 播 机 一 次 性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技术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技术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技术一、土壤准备在栽种之前,首先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选择肥沃疏松的土壤作为种植地,进行犁地、耕地、平整土壤等作业,使土壤松软透气,便于玉米的生长。

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添加有机肥料,搅拌均匀,保证玉米的养分供应。

二、全膜覆盖全膜覆盖是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一个重要步骤,通过全膜的覆盖,可以有效地保持土壤湿润,并提高土壤温度,促进玉米的生长。

选择透气性好的地膜,先将地膜铺展开来,然后用锨或者机械工具将地膜铺设在整片土地上,确保地膜完全覆盖土地,并将地膜固定在地面上。

三、双垄沟播在地膜上开沟种植玉米,双垄沟种植玉米是为了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减少灌溉水量。

在地膜上分别开两条平行的直线沟,沟间距约30-40厘米,沟深约5-10厘米。

将玉米种子均匀撒播在沟中,每隔20-25厘米撒一颗玉米种子,然后用土覆盖种子,压实沟壑,保证种子的生长。

四、基肥追肥在播种前,在双垄沟中撒施基肥,以提供玉米初期生长所需的养分。

基肥一般包括有机肥和无机肥,有机肥主要是粪肥、秸秆等,无机肥包括复合肥和氮、磷、钾等肥料。

稍后再进行追肥,注重在玉米生长关键期施肥,及时补充玉米生长所需的养分。

五、灌溉管理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需要进行合理的灌溉管理,尤其是在干旱的地区。

玉米是一种喜水作物,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正常生长。

建议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减少水分的流失。

在生长期间,要根据玉米生长的需水量,合理测定灌溉的时间和水量,保证玉米生长的需水需肥。

六、病虫害防治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生长过程中,要及时监测玉米的生长状况,注意观察是否有病虫害的发生。

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选择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来防治病虫害,保护玉米的生长。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是一种高效、节水、节药的种植技术,能够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采取上述种植技术,可以帮助农民实现玉米的高产高效栽培,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
1 、 选 地

米耕层 5天稳定通过 5 摄 氏度或略早时开始覆膜播种 。 2 . 5 播种方法 播种采用机械播种 。大豆平播行间覆膜播种机可选用 黑龙 江省 白桦耕作机械有 限公 司生产 的 2 B M一 4型 四膜八 行平播覆膜播种机 ; 辽宁省瓦房 店生产 的 2 B M 一 4型 四膜八 行覆膜播种机 ;黑龙江省大西江农场生产 的 2 MB J 一 8型四 膜八行或 2 M B J 一 1 0型五膜十行平播覆膜播种机 。 可一次完 成施肥 、 覆膜 、 播种 、 镇压等作业 。 苗带间距 为 6 5厘米。 膜外 精量点播 , 种子距膜 3 — 5厘米 。 株距基本是 6厘米。 播种量
用量 。 4 . 2施 肥 方 法
由于机械精播对种子要求严格 ,所以要求种子在播种 前要进行机械精选 。 种子精选的质量标 准 , 是要求纯度大于 9 9 %, 净度大于 9 8 %; 芽率大于 9 5 %, 水 分小 于 1 3 . 5 %, 粒 型 均匀一致。 精选后的种子要进行包衣 ,在根腐病发生严重 ,土壤 P H值在 5 . 5 — 6 . 5的土壤 选用 每 1 0 0公斤 大豆 种子用 3 5 % 多克福 1 5 0 0毫升+ 益微 1 0 0 — 1 5 0毫 升 ( 克) 。在 p H值 大于 6 . 5的 土 壤 选 用 每 1 0 0公 斤 大 豆 种 子 用 2 %菌 克 毒 克 1 0 0 0 - - - 1 5 0 0毫升+ 益微 1 0 0 — 1 5 0毫升 。包衣要包全 , 包匀 。 包衣好 的种子要及时晾晒 , 装袋。 2 . 4播种期 采用覆膜技术种植大 豆的地块 , 可以提早播种 。 一般可 以比正常播种期 提早 5 — 7天。确定播期 的原则是 : 当 5厘
为6 0 — 7 0 公斤 。 2 . 6 覆膜标准 覆膜 的作业标 准 , 要求覆膜 笔直 , 百米偏差不超过 5厘 米, 两边压土各 l O厘米 , 风沙小 的地 区每间隔 1 O 一 2 0米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双垄面全膜覆盖玉米间作套种
大豆栽培技术研究
兰雪燕2009级农学专业
摘要:通过试验研究表明,双垄面全膜覆盖玉米间作套种大豆技术,在生物产量上单作玉米平均达448.3㎏/667㎡,较间作大豆两作物合计增产54.0㎏/667㎡,增幅13.7%,比套种大豆合计增产40.8㎏/667㎡,增幅10.0%,比较单作增产229.3㎏/667㎡,增幅187.4%.该技术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双垄面全膜覆盖玉米间作套种大豆技术研究
在我县西部黄土丘陵区,采用全膜覆盖集雨补灌技术(双垄面全膜覆盖),通过双垄面全膜覆盖栽培技术,玉米间作套种大豆,可有效利用降雨,光热等资源,达到充分挖掘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为大面积推广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间作套种是植株高矮、株型、叶片大小以及对光强的反应都。

不同的作物组成合理的复合群体,可以增加叶面积指数,提高光能利用效率。

玉米与矮秆作物间作或套种,可以改善群体通风条件,不断补充二氧化碳。

能使玉米原来的平面采光变为立体采光,行间风速可提高60%,二氧化碳浓度可增加20ppm,从而提高光合效率;同时还可以延长光合作用时间,以延长玉米的总光合作用时间,从而提高产量。

1 示范地基本情况
该示范西部黄土丘陵干旱区,为中温带半干旱到干旱过渡地区,东经105°29′62″,北纬35°56′66″,海拔高度1860m,年降水量300—400毫米,且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1%以上,农作物生育期有效降水少。

蒸发强烈,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490毫米。

年均气温5.8℃,≥0℃活动积温2811.6℃,≥5℃活动积温2617.3℃,≥10℃活动积温2168.7℃,≥15℃活动积温1245.5℃,日照时数2425.8小时,无霜期140d。

土壤为黑垆土, PH值8.75,土壤有机质 12.30g/kg,全氮0.85g/kg,全盐0.28g/kg,水解氮58.75mg/kg,有效磷 12.02mg/kg,速效钾193.71mg/kg,前茬作物为玉米。

2 材料与方法
2.1 参示品种Zh30由宁夏农林科学院提供;酒单3号由西吉县种子公司提供。

2.2种植结构处理①间作玉米带宽110cm,种2行,行距55cm, 株距40cm,保苗3031株,占地面积67%;大豆种植在大垄中间,种1行,行距35cm,株距25cm,保苗7623株,占地面积33%。

处理②套种玉米带宽110cm,种2行,行距55cm, 株距40cm,保苗3031株;大豆带宽110cm,种2行,行距55cm,株距15cm,保苗8085株,二者各占地面积50%。

处理③单种玉米3031株。

处理④单种大豆12000株。

3 玉米间作套种大豆的生理、生态效益
3.1 玉米间作套种大豆是充分利用生长季节,提高光、热、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该示范区日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但低温偏低,热量不够充足,降雨量少且分配不均。

因此充分利用充足的光能资源提高对有限热量与降水资源利用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

3.2 改善田间小气候,形成两种作物间相辅相成的生态环境促进了作物生长发育,间作套种改变了作物群体结构状态,使平面布局与空间布局合理地结合起来,配置成一个植株高矮交叉,生育期长短错开的立体种植结构,进而使田间小气候综合性状得到显著改善。

4玉米间作套种大豆的生产效益
4.1作物生育效益示范结果(表1)表明,间作套种大豆比单种大豆单株分枝数多0.57个、单株结荚数多0.6个、单株粒数多3.7粒、
百粒重高8.7g、单株粒重高7.7 g。

说明玉米间作套种大豆提供了良好的复合群体,使通风透光及温湿度条件得到改善作物生长发育。

表1玉米间作套种大豆作物生长发育效应
处理
玉米大豆
穗行
粒数
行粒

百粒
重(g)
单穗
粒重
(g)
单株
分枝

单株
结荚

单株
粒数
百粒
重(g)
单株
粒重
(g)

16.
3 32.
4
31.
5
166
.4
1.9 6.7 13.5 24.8 2
2.4

17.
1 34.
2
33.
2
194
.2
2.6 7.8 14 25.6 28

15.
8 30.
8
30.
4
147
.9
0 0 0 0 0
④0 0 0 0 1.8 6.3 12.7 24.1 19.3
4.2 生物产量效益生物产量包括籽粒产量茎叶产量,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③单作玉米产量平均达448.3kg/667㎡,较处理①玉米间作大豆两作合计增产54.0kg/667㎡,增幅13.7%;比处理②玉米套种大豆两作合计增产40.8kg/667㎡,增幅10.0%;比处理④大豆单种增产229.3kg/667㎡,增幅187.4%。

表2玉米间作套种大豆的生物产量表现处理
籽粒产量(kg/667㎡)茎叶产量(kg/667㎡)
玉米大豆合计玉米大豆合计
①337.9 56.4 394.3 439.3 101.5 540.8
②294.3 113.2 407.5 382.6 203.8 586.4
③448.3 0 448.3 582.8 0 582.8
④0 156.0 156.0 0 202.8 202.8
4.3 玉米间作套种大豆的经济效益从表3可知,处理②玉米套种大豆两作物产值1154.2元/667㎡,比处理①玉米间作大豆两作物产值高223.4元/667㎡,比处理③单种玉米产值高320.3元/667㎡,处理④单种大豆产值高333.6元/667㎡;不同处理之间的投产比分别为1.9元/元、2.1元/元、1.8元/元和1.6元/元。

表3玉米间作套种大豆的经济效益
处理
经济产值
(元/亩)
秸杆产值
(元/亩)
产值
(元/亩)
投入
(元/亩)
纯收入(元/
亩)
投产比(元
/亩)
①822.6 108.2 930.8 485.6 445.2 1:1.9
②1036.9 117.3 1154.2 545.2 609.0 1:2.1
③717.3 116.6 833.9 467.3 366.6 1:1.8
④780.0 40.6 820.6 503.0 317.6 1:1.6
5 小结
一是玉米间作套种大豆在生物产量上单作玉米平均达448.3kg/667㎡,较玉米间作大豆两作物合计增产54.0kg/667㎡,
增幅13.7%;比玉米套种大豆两作物合计增产40.8kg/667㎡,增幅10.0%;比大豆单种增产229.3kg/667㎡,增幅187.4%。

二是玉米间作套种大豆在经济效益上玉米套种大豆两作物产值1154.2元/667㎡,比玉米间作大豆两作物产值高223.4元/667㎡,比
单种玉米产值高320.3元/667㎡,单种大豆产值高333.6元/667㎡;不同处理之间的投产比分别为1.9元/元、2.1元/元、1.8元/元和1.6元/元。

参考文献:《宁夏农林科技》2009年第八期
通讯地址:西吉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
二○一一年二月十七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