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拉丁美洲音乐
新课标高一人音版《音乐鉴赏》第六单元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教案》教案

新课标高一人音版《音乐鉴赏》第六单元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提高学生对拉丁美洲音乐的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对跨文化音乐的包容性和理解能力。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拉丁美洲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拉丁美洲音乐中的乐器和韵律。
3.常见的拉丁美洲音乐类型和舞蹈。
4.拉丁美洲音乐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和影响。
三、教学过程1. 自主学习教师为学生提供有关拉丁美洲音乐的材料,让学生自主阅读和了解。
同时,鼓励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2. 分析音乐特点教师为学生播放多个不同类型的拉丁美洲音乐,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音乐特点、韵律和乐器使用。
让学生对拉丁美洲音乐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 学习拉丁美洲舞蹈教师为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拉丁美洲舞蹈,让学生尝试学习其中的简单舞步和动作,并结合音乐进行实践。
4. 团体表演学生分组进行小型组合创作,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喜欢的类型和风格,将舞蹈和音乐进行组合,完成小型表演。
5. 回顾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表演,并分析其中的亮点和不足。
同时,让学生拉丁美洲音乐和文化的特点,以及他们在此次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四、教学评估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自主学习成果,对学生进行评分。
同时,让学生对自身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估。
五、教学资源1.有关拉丁美洲音乐的书籍、资料和音乐CD。
2.舞蹈教学视频和音乐合辑。
3.班级舞台和音响设备。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活动,学生能够了解并欣赏跨文化音乐,增强了学生的文化包容性和理解能力。
同时,学生在小组创作中能够独立思考和进行问题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评估,教师也能够对活动的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拉丁美洲的音乐特点和风格,包括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
2. 通过欣赏和分析拉丁美洲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3.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音乐的理解和尊重,拓宽音乐视野。
二、教学内容:1. 拉丁美洲音乐概述:介绍拉丁美洲音乐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
2. 拉丁美洲音乐形式:探讨桑巴、恰恰、伦巴等拉丁舞蹈音乐的形式和节奏特点。
3. 拉丁美洲著名作曲家及作品:介绍阿瓜多、皮亚佐拉等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4. 拉丁美洲乐器:讲解拉丁美洲特有的乐器,如吉他、班多铃、康加鼓等。
5. 拉丁美洲音乐欣赏:欣赏《巴西之风》、《探戈的历史》等经典音乐作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拉丁美洲音乐的起源、发展、特点、形式、著名作曲家及作品等。
2. 示范法:教师演奏或播放拉丁美洲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风格和节奏特点。
3.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拉丁美洲音乐作品的旋律、和声、节奏等方面的特点。
4.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演奏拉丁美洲乐器,或进行拉丁舞蹈练习。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拉丁美洲音乐相关的教材、乐谱、音响资料等。
2. 乐器:准备拉丁美洲特有的乐器,如吉他、班多铃、康加鼓等。
3. 音响设备:确保音响设备正常运行,以便播放音乐作品。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讨论等。
2. 音乐欣赏能力:通过学生对拉丁美洲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评价其音乐欣赏能力。
3. 实践操作能力:观察学生在演奏拉丁美洲乐器、进行拉丁舞蹈练习等方面的表现。
4. 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对拉丁美洲音乐的兴趣和热情,鼓励其在课后进行相关音乐的学习和欣赏。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单元共需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安排:第1-2课时:介绍拉丁美洲音乐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
第3-4课时:探讨桑巴、恰恰、伦巴等拉丁舞蹈音乐的形式和节奏特点。
高中音乐《拉丁美洲音乐》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拉丁美洲音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和体验三种舞蹈,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和多元的文化。
2、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认识拉美三种舞蹈的特点。
3、学会用简单的肢体语言来表现拉美歌舞。
教学重点:对三个舞蹈的节奏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学一段舞蹈。
教学过程:壱、播放《生命之杯》,学生入教室。
然后跟节奏打拍子。
问:1、这首歌有什么特点?(节奏强烈,热情奔放、富有感染力)2、这首歌曲和我们平常听的有哪些不一样?和非洲歌舞音乐有异曲同工之处,有拉美音乐的特征二、拉丁美洲音乐了解拉丁美洲的来历和地理位置。
拉丁美洲是美国以南所有美洲各国和地区的通称,包括巴西、阿根廷、秘鲁、墨西哥等国家拉丁美洲音乐大体上可以分为印第安人音乐,拉丁美洲民间音乐和以黑人音乐为中心的非洲--美洲音乐三个类型。
三种音乐互相融合,歌舞音乐是它民间音乐的主要形式。
这节课我们通过三种拉丁美洲舞蹈来管窥一下拉美音乐的风格特点。
三、探戈是一种双人舞蹈,源于非洲,但流行于阿根廷。
伴奏音乐是顿挫感非常强烈的断奏式演奏,因此在实际演奏时,将每个四分音符化为两个八分音符,使每一小节有四个八分音符。
目前探戈是国际标准舞大赛的正式项目之一。
男女双方不对视,定位时男女双方都向自己的左侧看。
3、欣赏视频,注意节奏、速度、音乐特点是什么样的?节奏:强烈,2/4 拍,连续的切分音速度:中速、徐缓特点:深沉、含蓄、洒脱学生回答,老师归纳总结。
4、节奏型练习:四、伦巴:1、简介:源自非洲的黑人歌舞的民间舞蹈,流行于拉丁美洲,后在古巴得到发展。
在古巴把一切即兴的黑人歌舞都称为伦巴。
这种舞蹈完全是自娱性的,有时可以一男一女相互追逐,也可以成为多人的集体舞。
舞步以扭胯、捻步为主,加抖肩。
伴奏以打ft乐为主,舞者呼喊歌唱,节奏为2/4 拍,灵活多变。
民间伦巴气氛十分热烈欢腾。
2、欣赏视频,注意节奏、速度、音乐特点是什么样的?节奏:多为4/4 拍,速度:中速稍慢特点:缠绵、舞态优美、动作婀娜多姿学生回答,老师归纳总结。
第6单元第13节拉丁美洲音乐教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3)

拉丁美洲音乐
1、上课礼节
2、情境设计:今天,我们所要上的内容是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说起拉丁美洲让我想到拉丁美洲的(排箫、盖那笛、恰朗戈)等乐器以及拉丁美洲的舞蹈(如:恰恰、拉丁、探戈、桑巴等)。
问题1:不知道有哪位同学会跳(恰恰、拉丁、探戈、桑巴等)这些舞蹈的上来展示一段?(学生才艺展示)
3、教学导入:①介绍拉丁美洲的名字由来;
②介绍拉丁美洲的音乐特点;
4、欣赏《告别》
①介绍《告别》:这首曲子是安第斯高原印第安人的民间乐曲,是使用流行于安第斯高原的民间乐器—排箫、盖那笛和恰朗戈等演奏。
②乐曲为G大调,四四拍的节奏型,采用的是五声音阶。
③旧课回忆:什么是五声音阶?(五声音阶为五声民族调式—宫、商、角、徵、羽—1、2、3、5、6)
④乐曲的形式:引子—前奏—主旋律—间奏。
5、欣赏《美丽的小天使》
①介绍《美丽的小天使》:这是一首具有浓郁的拉美民间音乐风格的歌曲,是一种极具墨西哥民族个性的、被称为“松”的歌舞曲。
主要
2。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6.13拉丁美洲音乐》

——安第斯高原 探戈 音乐文化的融合
Cielito lindo
美丽的小天使
我
我
马里阿契乐队
Mariachi 西班牙语 “流浪”
马里阿契乐队
美丽的小天使
歌曲旋律
伴奏乐器
七声音阶 自然唱法 有装饰音 变化节奏
小提琴 小号 吉他 低音贝斯
盖那笛 quena
盖那笛是一种竖笛,音色 独特,使用广泛。在古代曾 用动物腿骨制成,现在多采 用竹和木制作。盖那笛一般 有5至7个音孔,音色粗犷、 明亮。
课堂结语
五声音阶 单纯质朴 没有和声
七声音阶 自然唱法 增加和声
丰富的 色彩
独特的 节奏
美妙的 旋律
笛、排箫 摇响器 没有弦乐器 小提琴 小号、吉他
融合
拉丁美洲音乐
伦巴
桑巴
探戈
无比的 热情
充沛的 活力
神奇的 风貌
拓展与探究
1.拉丁美洲音乐文化是哪几种音乐文化的融合?结 合拉丁美洲的地理和历史加以说明。 (教材第100页)
“蟹行猫步” ,舞姿十分沉稳有力。
《自由探戈》
皮亚佐拉(1921-1992) 阿根廷作曲家以及班多纽手 风琴演奏家。
他将探戈音乐从通俗流 行的舞蹈伴奏音乐提升为可 以单独在舞台上展示的具有 高度艺术性,并能表达深刻 哲理的纯音乐形式,创立了 “新探戈音乐”乐派。
《
皮
自
亚
由
佐 拉
探 戈 》
12345678
2.你还知道哪些拉丁美洲音乐?把你喜欢的拉丁美 洲音乐的曲名填入表中,并搜集拉丁美洲音乐的音 像资料,供大家欣赏。 (教材第101页)
3.试探索拉丁美洲音乐与中国音乐之间的异同。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拉丁美洲音乐》课件

非洲音乐的特征是:呼喊声,极具穿 透力,略微带着淡淡的乡愁。
印第安音乐的特征是:十分的粗犷而 又极具热情。
歌舞曲“松”与马里阿契乐队
墨西哥民族歌舞曲被称为“松”。为“松”伴奏的乐 队叫做马里阿契乐队,乐队有小提琴、吉他、小号、 大吉他等几种乐器组成。马里阿契乐队被视为墨西哥 名族音乐的精华和民族的象征,现在墨西哥总统外出 访问时也往往带上一个马里》
探戈,是一 种集音乐、歌唱、 诗词和舞蹈于一 体的综合艺术, 是阿根廷早期移 民创造了这个舞 蹈。反映了其创 造者思乡怀旧的 情绪,寄托着他 们对爱情的渴望 和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
《小伙伴》
七度大跳和八度大跳与半音级进并存, 使乐曲既有平稳、持重的情调,又有紧张、 激越的情绪。
恰朗戈: 恰朗戈,亦称“五弦琴”,是一种高音弹拨乐器。
排箫: 排箫,是秘鲁安第斯高原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古代用
石头、陶土及金属制作,现代多用竹、芦苇等制作。排箫 的形制的演奏技法多种多样,一般能吹出五声音阶,少数 地区也用七声音阶。
《美丽的小天使》
美丽的小天使
拉丁美洲音乐具有欧洲音乐,印第安音 乐和非洲音乐相混合的特点。
拉丁美洲指美国以南的 美洲地区,包括墨西哥、 中美洲地区、加勒比海地 区和南美洲。
16世纪以前,拉丁美 洲生活着印第安部族,古 代印第安人曾创造了辉煌 的玛雅、阿兹台克、印加 三大文化,音乐在当时也 得到了较高的发展。
盖那笛: 盖那笛,是一种竖笛。音色独特,使用广泛。在古代
曾用动物腿骨制成,现在多采用竹和木制作。盖那笛一般 有5至7个音孔,音色粗犷、明亮。
拉丁美洲音乐特点:
1、来源:拉丁美洲音乐是印第安音乐、 欧洲音乐、非洲音乐的混合体。 2、节奏:节奏鲜明强烈,连续切分音的 使用,使音乐别具一格 3、旋律:以欧洲七声大小调为基础,旋 律与和声来源于欧洲民间音乐。 4、形式:载歌载舞,歌舞音乐是拉丁美 洲音乐的灵魂。 5、风格:热情奔放、粗犷豪迈。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

拉丁美洲音乐(第1课时,共1课时)选用教材:人教版《音乐鉴赏》第六单元第十三节(第94—101页)授课年级:高一授课老师: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鉴赏》第六单元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
拉丁美洲音乐与欧洲民间音乐、亚非民间音乐一样,是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6世纪以前,拉丁美洲的原住民印第安人(自亚洲迁徙而来)已经创造了辉煌的玛雅,阿兹台克,印加三大文明,音乐得到较高的发展,后来经过300多年的殖民统治,音乐发生了巨大变化。
随着欧洲移民和非洲黑人奴隶的到来,欧洲音乐,印第安音乐,黑人音乐互相融合。
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拉丁美洲音乐。
因此,拉丁美洲音乐与欧洲音乐,非洲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是亚非拉音乐的融合、延伸和发展,学习“拉丁美洲音乐”这一章节,有利于学生巩固亚非拉音乐的知识,同时,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认识世界音乐文化,开阔视野。
二、学生情况分析:(1)高一学生好奇心强,自我探索意识强烈,对音乐能进行一定的概括归纳。
本课题材,符合高一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对初中阶段音乐知识的补充与衔接。
(2)学生在现有知识基础上,对拉丁美洲音乐缺乏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音乐综合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与提高,本课旨在激发学生接受音乐审美教育的兴趣,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同时,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和谐发展。
与印第安音乐因素与少量非洲音乐的混合。
(调式来自欧洲、色彩来自印第安、节奏来自非洲)★3、阿根廷探戈音乐(1)视听:探戈舞蹈视频,简要介绍探戈的起源和舞蹈特点。
(2)弹奏《小伙伴》主题旋律,运用不同的伴奏音型为其伴奏(流动的、和弦的、带切分节奏与不带切分节奏的等),请学生说出不同伴奏形式带来的效果区别,并说说哪种伴奏形式更适合探戈音乐,为什么?(3)学习几种代表性的探戈节奏,用手或脚打出节奏,并想办法表达出重音的位置。
3、(1)视听探戈舞蹈(2)聆听、跟随音乐律动。
思考并回答问题。
(3)学习并准确打出探戈节奏。
《拉丁美洲音乐》教学设计

《拉丁美洲音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起源、发展和特点;2.能够辨别拉丁美洲音乐的各种风格;3.能够体会和欣赏拉丁美洲音乐的美妙之处;4.能够通过学习和表演拉丁美洲音乐来提高音乐技能。
二、教学内容1.拉丁美洲音乐的起源和发展;2.拉丁美洲音乐的主要风格和代表作品;3.拉丁美洲音乐的乐器和演奏方式;4.拉丁美洲音乐的舞蹈形式。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拉丁美洲音乐的视频或音频,引导学生感受拉丁美洲音乐的热情和活力。
2.学习拉丁美洲音乐的起源和发展:讲解拉丁美洲音乐由来自西班牙、葡萄牙和非洲等地的音乐元素混合而成,通过种种历史背景的发展对拉丁音乐的深入了解。
3.学习拉丁美洲音乐的主要风格和代表作品:介绍拉丁美洲音乐的主要风格包括萨尔萨、探戈、桑巴、雷鬼等,并播放一些代表作品给学生听,帮助学生辨别不同风格音乐。
4.学习拉丁美洲音乐的乐器和演奏方式:介绍拉丁美洲音乐中常用的乐器如古巴鼓、马拉卡、铃铛等,并讲解演奏的技巧。
5.学习拉丁美洲音乐的舞蹈形式:介绍拉丁美洲音乐中常见的舞蹈形式如桑巴、探戈等,并教学相关的舞蹈动作。
6.学习和表演拉丁美洲音乐:分组让学生选择一种拉丁音乐的风格,学习该风格的曲目,并在班内进行表演。
7.总结与展示:通过学生的表演和讨论,总结拉丁美洲音乐的特点和魅力,让学生对拉丁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欣赏。
四、教学评价1.学生对拉丁美洲音乐的认识和理解;2.学生在表演和讨论中展示的综合能力;3.学生表演的技巧和表现。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技巧,让他们通过学习和表演拉丁美洲音乐来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和综合素质。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
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拉丁美洲音乐的魅力,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
内容更加丰富、升华 对生命的思考
器乐
我的探戈是给耳朵听的,不是给伴 舞用的。
——皮亚佐拉
皮亚佐拉 Pantaleón Piazzolla:(1921—1992)
阿根廷作曲家、手 风琴演奏家。
把传统和流行元素 结合,创立了“新探戈 音乐”乐派,成为阿根 廷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
《自由探戈》
走进拉丁美洲——阿根廷探戈
古巴歌曲 《鸽子》
阿根廷探戈舞曲 《Orquesta Tipica Victor》
“哈巴涅拉” 节奏
“哈巴涅拉”
阿根廷探戈舞曲
“米隆加”
“哈巴涅拉” 节奏
2/4和4/4最为常见
si
ririsiriri旋律:七、八度跳进 半音级进
聆听音乐,请思考:
力度如何?
低音声部 有何特点?
自由探戈
节拍
2/4 4/4 为主
阿根廷探戈
节奏
哈巴 涅拉
旋律
七、八 度跳进 半音阶 级进
乐器
六角 手风琴
音乐 特点
顿挫感 稳定性 紧张感
表演 创作 特点
即兴性
多元混合型文化
欧洲 人
印第 安人
非洲 黑人
装饰音的 作用?
顿挫感 音乐风格:激越、持重
稳定性
紧张感
音乐特点:顿挫感、稳定性、紧张感
曲式结构 回旋曲式
A+B+ A+C+ A
练习
改编
即兴性
探戈
舞蹈 歌唱 诗词 器乐
歌唱
加尔德尔 Carlos Gardel:(1890—1935)
探戈歌曲的创始 者,演唱家。录制了 770首歌曲,其中包 含514首探戈歌曲。 使探戈音乐在他的时 代达到了巅峰。